海娜小说网 > 大国崛起之东方日不落 > 第二十九节 借错了刀(2)
第二十九节 借错了刀(2)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风起龙城、第九特区、英雄联盟:我的时代、问道章、创业吧学霸大人、道君、未来天王、主神崛起、天机之神局
海娜小说网 www.hainazuche.com,最快更新大国崛起之东方日不落最新章节!
本来看着科林意气风发,一路叨叨的走向战场,周琅还以为自己是在给科林发丧,一路上都失去了跟对方斗嘴的兴趣,只是一个劲的迎合对方的吹嘘。
而且周琅心中真的是有些过意不去,毕竟他以为自己在设局让科林跳,无奸不商,商人的道德感一般来说达不到洁癖的程度,商场中的龌龊手段什么都有,但到把人坑死这一步,那还是有些触碰底线了,因此周琅还是颇有些自责的,好几次他都想放弃,劝一劝科林,别带着这些杂牌军去硬杠清军了,虽说清军也烂,可毕竟是軍队,而且还占有地利优势防守,看起来这边有四五百的人数优势,可实际上能打的就那几十个雇佣兵,而且还要分出一些来指挥这些主要由城里地痞组成的士兵,这怎么看都不可能打赢。
不过周琅还是战胜了内心的道德,因为他知道,他这回要做的事,可不是以前那些普通的商业项目,不是一次一次敲钟上市,而是一次国势的转型,做生意做到买卖天下,这是中国商人的巅峰,历史上就只有吕不韦一个人做到过,现在周琅也在走这条路,不死人,那是不可能的,将来恐怕连自己最亲近的人都有危险,那么牺牲科林这么一个傲慢的英国殖民者,也就不那么难以接受了。
他们要去攻打的是北边半屏山上的清军,从龟山阵地出发,距离对方只有五里路,可这五里路并不好走,因为都是蜿蜒的山路,但因为左营过去两百多年一直是凤山县的县城,所以道路状况还不错,算是有正规的官道,因此除了因为曲折和坡度让人比较费力之外,其他难度倒是没有,甚至连炮车都可以行进。
清军的阵地在官道旁一个山头,山头挤压下,官道在这里转了一个湾,因此在山头上建立的清军阵地可以控制整条官道的进出,居高临下不说,根据科林的情报,清军在阵地上还布置了五门大炮。
解决掉这五门大炮是进攻的前提,因此大家前进到距离清军阵地还有两里地的距离时,就停止了前进,清军装备的大炮,最远可以射击到1500 米的距离,但有效射程也就三四百米,超过这个距离根本就没有准确度可言。因此距离两里地是非常安全的,可两里地却是西方步兵炮的有效射程,因为这些炮普遍较大,之前是船上的舰炮。
英国軍队一般装备四种炮种,长管加农炮、榴弹炮、臼炮和舰炮。舰炮的特点是威力大,射程远,跟加农炮的区别在于,尾部有一个圆孔,可以用绳索穿过这个圆孔,将火炮固定在甲板上。
正常情况下,陆军是不会使用舰炮的,但也不是不能用,早在进攻左营之前,科林就请木匠跟铁匠帮忙打造了炮车,虽然手艺上可能跟欧洲制造有一些差距,不能够完全发挥出大炮的火力,可综合性能上,依然胜过粗制滥造的清军大炮。
尤其是这些舰炮,全都是18磅炮,根据西方的经验,可以在800米的距离上轻易的打穿整个连纵队,有效射程超过1000米。所以现在清军的大炮还够不着他们,他们却可以吊打清军炮兵。
于是科林命令士兵开始构筑炮兵阵地,也就是在地面上挖一些坑,将炮车放在里面,用堆起的土来阻挡炮车的后坐力。
操作大炮的都是雇佣兵,周琅已经知道,这些人是东印度公司派来作为骨干军官的,因此很多人炮兵、步兵都能干。加上有几百个华人士兵可以利用,这些士兵的军事技能目前还不靠谱,但是做苦工却是一流。让他们帮忙挖掘炮坑,帮忙推运炮车,都十分胜任。
所以炮车很快就进入了进攻位置,装填好了弹药,在单发三发炮弹进行较射之后,雇佣兵中专业炮兵军官出身的一个上尉开始喊各种参数,其他指挥操作大炮的雇佣兵则命令开始调准。
这一番流程下来,已经过去了一个多小时,这时候才终于开始发起正式炮击。
清军也没有闲着,他们的大炮也响了起来,一开始倒是吓了周琅一跳,因为这边雇佣兵在慢条斯理的进行着各种炮击准备,清军的大炮却轰个不停,显得比这边火力猛多了。但很快周琅就不紧张了,因为他发现清军的炮弹根本就不知道飞到哪里去了。
可当雇佣兵的大炮开始轰击之后,很快清军那边就哑火了,清军炮兵阵地上倒是没有出现影视剧中那种连续不断爆炸的惊险画面,虽然雇佣兵们使用的是开花弹,可毕竟只有十门大炮,不可能有多么密集的火力覆盖,但每一颗炮弹基本上都有谱,即便没有在清军阵地上爆炸,却也落在阵地附近。
炮击持续了半个小时,将几百人辛苦运来的炮弹打掉了三分之一,然后才停止了炮击。
这时候周琅本以为科林会命令士兵冲锋,直接拿下清军阵地,可没想到他却是让士兵向前推进。
过程中一直没有受到清军的攻击,一直到推进到对方阵地一里左右,科林命令停止前进,然后继续上一轮的表演,还是炮兵压前,有条不紊的构筑临时阵地,接着开始炮击。
清军的大炮始终没有响起来,不由让人怀疑对方的大炮是不是在刚才那一轮炮战中,就被摧毁了。
但此时周琅依然认为位于八十米左右高度上的清军阵地不是容易打下来的,阵地外有势头修筑的寨墙,即便刚才雇佣兵开花弹的攻击,也没能摧毁这些石墙,显然不是粗制滥造,那么坚守其中的清军,将始终占据有利地势,而且他们的防御工事没有被摧毁,里面的士兵一定得到了保护,炮击并不能大量杀伤他们。况且根据周琅刚刚向科林的询问,他了解到炮击并不是最主要的杀伤手段,其实杀伤效果最大的还是步枪,而步枪杀伤最多的,还不是子弹的设计,令人惊奇的是,科林很确信死在刺刀下的敌人永远比死在子弹下的多。
周琅不知道的是,直到线膛步枪大规模装备之前,滑膛枪的准确率都十分有限,所以才出现了排队枪毙的战术,双方排成两条线性阵列,然后在近距离互相射击几轮之后,然后发起冲击,事实上最后是靠白刃战解决战斗,射击并不能摧毁对方,除非双方兵力差距很大。第一次子弹的杀伤大于刺刀的战争,其实是发生在美国南北战争期间,当时双方都已经装备了线膛步枪,可依然沿用的是陈旧的滑膛枪时代的战术,结果造成很多战斗,在双方发起冲锋之前,子弹就消灭了超过一半的敌人。
这一次的炮击依然持续了一个多小时,同样打光了大概三分之一的炮弹,但这时候科林依然没有让士兵直接冲锋,而是继续命令向前推进。
这一次推进到了距离清军阵地两三百米的距离,继续构筑工事,然后发起炮击。
周琅开始怀疑科林是不是真的打算依靠大炮打败对手,不一样的是,这一次的炮击开始大量使用实心弹,清军的寨墙在实心炮弹更近距离的轰击下,开始出现了多处垮塌,但依然没有整体被摧毁,依然保持着有效的防御力,周琅觉得使用步兵从下往上的佯攻,肯定会遭到重大损伤。
果然科林开始整队了,由于大量雇佣兵被集中起来,导致大炮不能全力开火,最终只有四门大炮还在继续工作,每门大炮有四个雇佣兵操作。华人雇佣兵也被集合起来,在指挥他们的雇佣兵军官的带领下,通过简单的军事口令开始排列队形。
三百个华人士兵分成了三个方队,中间和两翼各一个,互相之间的距离大概五十米,没个方队为三排,人人都上着刺刀。
周琅和他带领的六十多个南洋连队并没有被要求参与集结,但周琅还是命令这些人在位于大部队后方排成了一个方阵,也是三排横队,上了刺刀。可周琅并不是打算随时去战斗,而是打算随时制造混乱,他的目的是等科林的进攻正处于焦灼的节骨眼上,喊上一嗓子,然后大家一起跑,他相信那三百个城里地痞闲人组成的士兵不可能有什么军纪,肯定会立刻混乱,跟着一起跑,到时候科林必败无疑。历史教科书中不就有无数这样的案例吗,什么淝水之战,不都是因为内奸制造混乱,最后导致大溃败的吗。
但是周琅远远的看着,却发现科林一直没有命令进攻,反而在军官们整理好华人士兵的队形之后,所有的雇佣兵开始集结,除了十六个炮兵之外,其他四十多个雇佣兵排成了一个单独的方阵,就位于所有人之前。
很快科林的的正式进攻就开始了,发起进攻的竟然就只有这四十多个人,其他三百多人就那么一直站在原地,支援科林的就只有四门大炮,而且也在他们向前冲了两百米之后,全部停了下来。
周琅就静静看着这四十来个人,先是排成队列,缓慢的向前推进,到了距离对方阵地一百米左右的时候,清军开始还击,主要是用弓箭还击,科林的士兵则以三段射击还击,这些雇佣兵确实精锐,竟然可以一边向前齐步走,一边不断的装填射击,还能保持基本的队形不乱,他们拿着高额佣金不是没有道理的,军事技能到了他们这种层次,就跟工匠做到了老师傅级别一样。
仅仅四十多个雇佣兵,用的还是准确度很低的滑膛枪,竟然就压制了依托石质阵地射箭的清军弓兵,等他们推进到四五十米左右的时候,已经没有人冒头射箭了,而此时双方的杀伤竟然是零,看不清雇佣兵给清军带来多少杀伤,反正四十多个雇佣兵全都没有受到创伤,连拿着军刀,一直大踏步走在前方的科林,都完好无损的样子。
这时候,突然科林回头向侧身后的雇佣兵们高喊一声,然后他带头发起了冲锋,四十多个雇佣兵同时跟进,几十个人的呐喊声,竟然有些震撼人心,震撼的不是他们的音量,而是迸发出来的勇气。
在这一刻,周琅突然有些感慨,倒在西方殖民者脚下的国家和民族众多,当年西班牙人几百人就能灭了美洲的印加帝国、阿兹特克帝国,用武器优势来解释这一切,恐怕是不公平的,倒在他们脚下的那些对手,恐怕在勇气上也输给了他们。
发展到这时,周琅心中已经感到不妙,可他心中还存有侥幸,他回忆着教科书中关于鴉片战争的描写,一段段关天培之类的武将手舞大刀英勇奋战的画面浮现眼前,白刃战而已,科林的兵力处于劣势,而且还是佯攻,清军如果有一个勇敢的将领站出来带领大家死战,应该是能够取得胜利的。
但周琅的幻想很快就破灭了,阵地上几乎没有爆发什么激烈的战斗声音,很快就看到科林站在高处,挥舞着圣乔治旗。
如此轻易占领这里,周琅不用上去也明白发生了什么事情,没有战斗,清军逃了!
不知道为什么,科林打赢这一仗,破坏了周琅心中的阴谋,周琅却不恼恨他,反而对清军充满了怨恨。
在之前,他很确定有自己作为内奸配合,清军只要稍微抵抗一下,就足以覆灭科林带领的这只軍队。可万万没想到,对方竟然不战而逃,别说杀死科林了,连一个士兵都没杀死。
不知道从什么地方看到的,有关鴉片战争的记载中,有一个十分夸张的数据,说是英军战死的数量是个位数,之前周琅是不相信的,现在他有点信了。
同时周琅不由有些脸红,他之前还以为凭借一些教科书中,以及类似三国演义中记载的军事故事,就能阴科林这样的军官一把。可他太天真了,至少在打仗上,科林是一个比他专业的多的正规军官。
周琅都能看到的这些华人士兵的弱点,科林怎么可能看不到,所以科林从一开始就没打算将这些训练只有十天的士兵投入战斗,至于让他们摆开队形,目的并不是为进攻做准备,恐怕是为了吓唬敌人。
此时周琅有些明悟,可能正是因为清军看到阵地外站着比自己数量更多的敌人,才给了他们理由,让他们选择了不战而退,当然此时的周琅还是太高看清军的节操了,就算没有这些理由,他们也能找到,甚至编造出合理的理由来。
周琅的军事经验还很浅薄,还无法从专业的军事角度看问题,但此时却不妨碍他发现一个隐患,那就是他看到三百个华人士兵站着整齐的队列,此时人人眼中都带着震惊。
恐怕这一场让三百人同时看到的战斗,会给这些士兵留下深刻的印象,清军在他们心中的威严将一扫而空,而雇佣兵们则将权威刻印在了他们心中。
如果下一次的话,这些人也许真的可以帮科林作战了!
“这是英国人在印度摸索出来的经验吗?”
周琅不由这样猜想。
本来看着科林意气风发,一路叨叨的走向战场,周琅还以为自己是在给科林发丧,一路上都失去了跟对方斗嘴的兴趣,只是一个劲的迎合对方的吹嘘。
而且周琅心中真的是有些过意不去,毕竟他以为自己在设局让科林跳,无奸不商,商人的道德感一般来说达不到洁癖的程度,商场中的龌龊手段什么都有,但到把人坑死这一步,那还是有些触碰底线了,因此周琅还是颇有些自责的,好几次他都想放弃,劝一劝科林,别带着这些杂牌军去硬杠清军了,虽说清军也烂,可毕竟是軍队,而且还占有地利优势防守,看起来这边有四五百的人数优势,可实际上能打的就那几十个雇佣兵,而且还要分出一些来指挥这些主要由城里地痞组成的士兵,这怎么看都不可能打赢。
不过周琅还是战胜了内心的道德,因为他知道,他这回要做的事,可不是以前那些普通的商业项目,不是一次一次敲钟上市,而是一次国势的转型,做生意做到买卖天下,这是中国商人的巅峰,历史上就只有吕不韦一个人做到过,现在周琅也在走这条路,不死人,那是不可能的,将来恐怕连自己最亲近的人都有危险,那么牺牲科林这么一个傲慢的英国殖民者,也就不那么难以接受了。
他们要去攻打的是北边半屏山上的清军,从龟山阵地出发,距离对方只有五里路,可这五里路并不好走,因为都是蜿蜒的山路,但因为左营过去两百多年一直是凤山县的县城,所以道路状况还不错,算是有正规的官道,因此除了因为曲折和坡度让人比较费力之外,其他难度倒是没有,甚至连炮车都可以行进。
清军的阵地在官道旁一个山头,山头挤压下,官道在这里转了一个湾,因此在山头上建立的清军阵地可以控制整条官道的进出,居高临下不说,根据科林的情报,清军在阵地上还布置了五门大炮。
解决掉这五门大炮是进攻的前提,因此大家前进到距离清军阵地还有两里地的距离时,就停止了前进,清军装备的大炮,最远可以射击到1500 米的距离,但有效射程也就三四百米,超过这个距离根本就没有准确度可言。因此距离两里地是非常安全的,可两里地却是西方步兵炮的有效射程,因为这些炮普遍较大,之前是船上的舰炮。
英国軍队一般装备四种炮种,长管加农炮、榴弹炮、臼炮和舰炮。舰炮的特点是威力大,射程远,跟加农炮的区别在于,尾部有一个圆孔,可以用绳索穿过这个圆孔,将火炮固定在甲板上。
正常情况下,陆军是不会使用舰炮的,但也不是不能用,早在进攻左营之前,科林就请木匠跟铁匠帮忙打造了炮车,虽然手艺上可能跟欧洲制造有一些差距,不能够完全发挥出大炮的火力,可综合性能上,依然胜过粗制滥造的清军大炮。
尤其是这些舰炮,全都是18磅炮,根据西方的经验,可以在800米的距离上轻易的打穿整个连纵队,有效射程超过1000米。所以现在清军的大炮还够不着他们,他们却可以吊打清军炮兵。
于是科林命令士兵开始构筑炮兵阵地,也就是在地面上挖一些坑,将炮车放在里面,用堆起的土来阻挡炮车的后坐力。
操作大炮的都是雇佣兵,周琅已经知道,这些人是东印度公司派来作为骨干军官的,因此很多人炮兵、步兵都能干。加上有几百个华人士兵可以利用,这些士兵的军事技能目前还不靠谱,但是做苦工却是一流。让他们帮忙挖掘炮坑,帮忙推运炮车,都十分胜任。
所以炮车很快就进入了进攻位置,装填好了弹药,在单发三发炮弹进行较射之后,雇佣兵中专业炮兵军官出身的一个上尉开始喊各种参数,其他指挥操作大炮的雇佣兵则命令开始调准。
这一番流程下来,已经过去了一个多小时,这时候才终于开始发起正式炮击。
清军也没有闲着,他们的大炮也响了起来,一开始倒是吓了周琅一跳,因为这边雇佣兵在慢条斯理的进行着各种炮击准备,清军的大炮却轰个不停,显得比这边火力猛多了。但很快周琅就不紧张了,因为他发现清军的炮弹根本就不知道飞到哪里去了。
可当雇佣兵的大炮开始轰击之后,很快清军那边就哑火了,清军炮兵阵地上倒是没有出现影视剧中那种连续不断爆炸的惊险画面,虽然雇佣兵们使用的是开花弹,可毕竟只有十门大炮,不可能有多么密集的火力覆盖,但每一颗炮弹基本上都有谱,即便没有在清军阵地上爆炸,却也落在阵地附近。
炮击持续了半个小时,将几百人辛苦运来的炮弹打掉了三分之一,然后才停止了炮击。
这时候周琅本以为科林会命令士兵冲锋,直接拿下清军阵地,可没想到他却是让士兵向前推进。
过程中一直没有受到清军的攻击,一直到推进到对方阵地一里左右,科林命令停止前进,然后继续上一轮的表演,还是炮兵压前,有条不紊的构筑临时阵地,接着开始炮击。
清军的大炮始终没有响起来,不由让人怀疑对方的大炮是不是在刚才那一轮炮战中,就被摧毁了。
但此时周琅依然认为位于八十米左右高度上的清军阵地不是容易打下来的,阵地外有势头修筑的寨墙,即便刚才雇佣兵开花弹的攻击,也没能摧毁这些石墙,显然不是粗制滥造,那么坚守其中的清军,将始终占据有利地势,而且他们的防御工事没有被摧毁,里面的士兵一定得到了保护,炮击并不能大量杀伤他们。况且根据周琅刚刚向科林的询问,他了解到炮击并不是最主要的杀伤手段,其实杀伤效果最大的还是步枪,而步枪杀伤最多的,还不是子弹的设计,令人惊奇的是,科林很确信死在刺刀下的敌人永远比死在子弹下的多。
周琅不知道的是,直到线膛步枪大规模装备之前,滑膛枪的准确率都十分有限,所以才出现了排队枪毙的战术,双方排成两条线性阵列,然后在近距离互相射击几轮之后,然后发起冲击,事实上最后是靠白刃战解决战斗,射击并不能摧毁对方,除非双方兵力差距很大。第一次子弹的杀伤大于刺刀的战争,其实是发生在美国南北战争期间,当时双方都已经装备了线膛步枪,可依然沿用的是陈旧的滑膛枪时代的战术,结果造成很多战斗,在双方发起冲锋之前,子弹就消灭了超过一半的敌人。
这一次的炮击依然持续了一个多小时,同样打光了大概三分之一的炮弹,但这时候科林依然没有让士兵直接冲锋,而是继续命令向前推进。
这一次推进到了距离清军阵地两三百米的距离,继续构筑工事,然后发起炮击。
周琅开始怀疑科林是不是真的打算依靠大炮打败对手,不一样的是,这一次的炮击开始大量使用实心弹,清军的寨墙在实心炮弹更近距离的轰击下,开始出现了多处垮塌,但依然没有整体被摧毁,依然保持着有效的防御力,周琅觉得使用步兵从下往上的佯攻,肯定会遭到重大损伤。
果然科林开始整队了,由于大量雇佣兵被集中起来,导致大炮不能全力开火,最终只有四门大炮还在继续工作,每门大炮有四个雇佣兵操作。华人雇佣兵也被集合起来,在指挥他们的雇佣兵军官的带领下,通过简单的军事口令开始排列队形。
三百个华人士兵分成了三个方队,中间和两翼各一个,互相之间的距离大概五十米,没个方队为三排,人人都上着刺刀。
周琅和他带领的六十多个南洋连队并没有被要求参与集结,但周琅还是命令这些人在位于大部队后方排成了一个方阵,也是三排横队,上了刺刀。可周琅并不是打算随时去战斗,而是打算随时制造混乱,他的目的是等科林的进攻正处于焦灼的节骨眼上,喊上一嗓子,然后大家一起跑,他相信那三百个城里地痞闲人组成的士兵不可能有什么军纪,肯定会立刻混乱,跟着一起跑,到时候科林必败无疑。历史教科书中不就有无数这样的案例吗,什么淝水之战,不都是因为内奸制造混乱,最后导致大溃败的吗。
但是周琅远远的看着,却发现科林一直没有命令进攻,反而在军官们整理好华人士兵的队形之后,所有的雇佣兵开始集结,除了十六个炮兵之外,其他四十多个雇佣兵排成了一个单独的方阵,就位于所有人之前。
很快科林的的正式进攻就开始了,发起进攻的竟然就只有这四十多个人,其他三百多人就那么一直站在原地,支援科林的就只有四门大炮,而且也在他们向前冲了两百米之后,全部停了下来。
周琅就静静看着这四十来个人,先是排成队列,缓慢的向前推进,到了距离对方阵地一百米左右的时候,清军开始还击,主要是用弓箭还击,科林的士兵则以三段射击还击,这些雇佣兵确实精锐,竟然可以一边向前齐步走,一边不断的装填射击,还能保持基本的队形不乱,他们拿着高额佣金不是没有道理的,军事技能到了他们这种层次,就跟工匠做到了老师傅级别一样。
仅仅四十多个雇佣兵,用的还是准确度很低的滑膛枪,竟然就压制了依托石质阵地射箭的清军弓兵,等他们推进到四五十米左右的时候,已经没有人冒头射箭了,而此时双方的杀伤竟然是零,看不清雇佣兵给清军带来多少杀伤,反正四十多个雇佣兵全都没有受到创伤,连拿着军刀,一直大踏步走在前方的科林,都完好无损的样子。
这时候,突然科林回头向侧身后的雇佣兵们高喊一声,然后他带头发起了冲锋,四十多个雇佣兵同时跟进,几十个人的呐喊声,竟然有些震撼人心,震撼的不是他们的音量,而是迸发出来的勇气。
在这一刻,周琅突然有些感慨,倒在西方殖民者脚下的国家和民族众多,当年西班牙人几百人就能灭了美洲的印加帝国、阿兹特克帝国,用武器优势来解释这一切,恐怕是不公平的,倒在他们脚下的那些对手,恐怕在勇气上也输给了他们。
发展到这时,周琅心中已经感到不妙,可他心中还存有侥幸,他回忆着教科书中关于鴉片战争的描写,一段段关天培之类的武将手舞大刀英勇奋战的画面浮现眼前,白刃战而已,科林的兵力处于劣势,而且还是佯攻,清军如果有一个勇敢的将领站出来带领大家死战,应该是能够取得胜利的。
但周琅的幻想很快就破灭了,阵地上几乎没有爆发什么激烈的战斗声音,很快就看到科林站在高处,挥舞着圣乔治旗。
如此轻易占领这里,周琅不用上去也明白发生了什么事情,没有战斗,清军逃了!
不知道为什么,科林打赢这一仗,破坏了周琅心中的阴谋,周琅却不恼恨他,反而对清军充满了怨恨。
在之前,他很确定有自己作为内奸配合,清军只要稍微抵抗一下,就足以覆灭科林带领的这只軍队。可万万没想到,对方竟然不战而逃,别说杀死科林了,连一个士兵都没杀死。
不知道从什么地方看到的,有关鴉片战争的记载中,有一个十分夸张的数据,说是英军战死的数量是个位数,之前周琅是不相信的,现在他有点信了。
同时周琅不由有些脸红,他之前还以为凭借一些教科书中,以及类似三国演义中记载的军事故事,就能阴科林这样的军官一把。可他太天真了,至少在打仗上,科林是一个比他专业的多的正规军官。
周琅都能看到的这些华人士兵的弱点,科林怎么可能看不到,所以科林从一开始就没打算将这些训练只有十天的士兵投入战斗,至于让他们摆开队形,目的并不是为进攻做准备,恐怕是为了吓唬敌人。
此时周琅有些明悟,可能正是因为清军看到阵地外站着比自己数量更多的敌人,才给了他们理由,让他们选择了不战而退,当然此时的周琅还是太高看清军的节操了,就算没有这些理由,他们也能找到,甚至编造出合理的理由来。
周琅的军事经验还很浅薄,还无法从专业的军事角度看问题,但此时却不妨碍他发现一个隐患,那就是他看到三百个华人士兵站着整齐的队列,此时人人眼中都带着震惊。
恐怕这一场让三百人同时看到的战斗,会给这些士兵留下深刻的印象,清军在他们心中的威严将一扫而空,而雇佣兵们则将权威刻印在了他们心中。
如果下一次的话,这些人也许真的可以帮科林作战了!
“这是英国人在印度摸索出来的经验吗?”
周琅不由这样猜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