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阻击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风起龙城、第九特区、英雄联盟:我的时代、问道章、创业吧学霸大人、道君、未来天王、主神崛起、天机之神局
海娜小说网 www.hainazuche.com,最快更新逆流伐清最新章节!
感谢无名先生之能人,呜呜...,寒羽泽喜,lksos,同心契,龙马123,joe_z,我想代表国家,飞虎有晴天,二个人的阳光,jforce,w123q123等书友的打赏和月票,祝朋友们万事顺意,财源广进。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号称“穷人武器”的地雷,终于可以提早普及,令清军大吃苦头了。炸死不容易,炸伤却不难,黑火药地雷就是这样的特点。但作为一种防御姓的武器,能够起到威慑的效果,便可以满意了。
趁着斥候队被炸后的混乱,草丛中、树木后突然出现了十几个人影,弩箭、投枪飞向了敌人。在惨叫和惊呼声中,十几个人影又飞快地撤退,只看见草动树摇,一会儿便踪影全无。
斥候队长又躲过了一劫,只是肩膀被激飞的碎石划了一道口子,鲜血直流。望着倒在地上的士兵和战马,他既愤恨又无奈,还有后怕。这么一次次的搞下去,早晚要了自己的命。如果真刀真枪的搏杀,他觉得凭自己的身手和经验,能对付四五个敌人,可敌人就是不给他施展的机会。
一个被碎石击中脸面的斥候在地上呼痛翻滚,血从捂脸的指缝中不断流出。不远处一个被弩箭射中脖子的斥候,已经一动不动,从伤口汩汩流出的血成了一个小血泊,眼见是死透了。还有一个**被投枪扎穿的斥候,叫得跟杀猪一般。另外还有几个或者头破血流,或者身上带伤的斥候,倒是没有生命危险。
战马也死伤了好几匹,伤马嘶鸣乱跳,好不容易才安抚下来。更有受惊乱跑的,已经不见了踪影。这一队斥候算是基本报废,无法再执行任务了。
重重地叹了口气,斥候队长只好下令停止前进,一边救治伤兵,一边派人回去报信儿。入林追击是下下之策,吃过亏的斥候队长忘不了那竹签、陷阱、伏地弩和悬空弩,还有那从暗处射来的梭镖和弩箭。
对清军的搔扰和袭击,可并不只针对远离大队的斥候。总兵吴国贵此时便脸色阴沉地站在一个弹坑前,看着周围的斑斑血迹和残肢碎布,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沿边台墙之下,择其平广虏可集处,掘地埋石炮于内。中置一木匣,各炮之信,总贯于匣中。而匣底丛以火药。中藏钢轮,兼置火石于傍,而伏于地上。虏马蹑其机,则钢轮动转,火从匣中出,诸炮并举,虏知其所自。”
“自犯钢轮火”,吴国贵看过戚少保的书,知道这种武器的名称,并且知道是谁发明的,却没想到会被自己碰上。
“大人——”一个亲信军官显然不知道其中究竟,迟疑地问道:“敌用此物杀伤我军,该如何防范?”
吴国贵轻轻摇了摇头,说道:“无须防范,此物名‘自犯钢轮火’,制造复杂,敌人有亦极少,不过恐吓我军,使我军行进缓慢而已。”
如果真是按图所造的“自犯钢轮火”,当然零件很多,制造困难。但吴国贵显然是错误的,当然,现在还没有排雷技术,也没有排雷工兵这个兵种,这种武器又数量极少,当然无须防范。再说,死伤些士兵算什么,吴国贵只是为敌人有这种武器而感到惊讶,却不为被视为草芥的士兵而心痛。
事情的发展让吴国贵觉得判断正确,虽然不时有“自犯钢轮火”带来死伤,但数量真的不多。在给斥候增派了步兵保护后,尽管侦察的距离缩短,部队的行进速度受到影响,但离预定的目标——石屏城却也越来越近。
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并不是地雷不够,而是能够埋设地雷的人员太少。虽然在现代人看来很简单,但经过专门训练的明军士兵本就不多,又要搔扰袭击,又要教会别人,显然不是短时间能够完成的任务。
在实战中学习、进步,这是朱永兴根据时间仓促而推行的办法。尽管在前期的使用次数并不多,可随着使用经验的不断积累,埋设的方法不断改进,培训出的人员不断增多,清军的梦魇也离之不远了。
而需要在实战中锻炼、成长的还有元江的土兵,许家山山势陡峻,大洼子立栅掘壕,新寨岭谷岭纵横。三场阻击战打得越来越有模样,参战兵力中明军的比例也不断减少。到了第四场白夷冲阻击战时,负责指挥的还是明军军官,而一线参战的便只是明军炮兵,其余三千明军已成了后面的预备队。
胸墙上的火光连成一片,伴着无数爆响发出浓重的白烟,两百多支火铳几乎同时击发,铅弹瞬间飞越五十步的距离,轻松撕裂清兵的盾牌甲胄,在他们体内变形解体,形成空腔效应,伤者的血液顺着那些孔道向体外激喷而出,化为一股股血箭。
清军前进的队伍不再从容不迫,一名军官大声叫骂着,让弓箭手加速射击,命令辅兵上前填壕。
叫骂声戛然而止,比士兵要精良的甲胄没有能挡住那颗便宜的铅弹,这名军官捂着肚子在地上拼命挣扎,发出非人的大声惨叫,流出的血水中,还有着粪便的颜色。
火枪射击不断,被阻于壕沟前的清军死伤得越来越多,弓箭手已经手软筋疲,对面虽然也遭到了损失,但防守一方有战壕、胸墙、盾牌等掩护,又是在坡上占有地利,伤亡比清军要少很多。
吴国贵的拳头握得紧紧,在这处并不算险要的山坡上,付出的伤亡已经超出了他的预计。而更令他感到心情沉重的是对面的守军明显是服色杂乱的土兵,只在脖子上系红巾,但打起仗来已经颇为沉稳。
第一次阻击面对的是多是红衣明军,土兵只有很少一部分投入战斗,其余则是充当辅兵;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明军的数量逐渐减少,土兵则不断增加,从忙乱到沉稳,这样的变化让吴国贵不得不感到心惊。
当然,这是依托阵地的防守,不是野战,守军占着很大的便宜,对土兵的心理压力也不是那么大,射击,以及装弹的动作便不致过于慌乱。但朱永兴和明军将领的要求也不高,元江战役也是以守为主。
总兵赵得胜在山顶举着单筒望远镜瞭望着战场,作为参加过高黎贡山阻击战的老将,他对壕沟、战壕、胸墙,再结合火枪兵攒射的战术并不陌生,并且能够根据具体的地形地势进行调整。
“殿下曾言生死四百步,发火攒射只百步。亦即布置阵地须在四百步,或壕沟,或木桩,或鹿砦,只为迟缓敌军冲击,打乱其阵形。”赵得胜放下望远镜,随手递给身旁的许名臣,继续说道:“而火枪只在百步内才威力强横,远了则空耗弹药,自乱手脚。”
许名臣接过望远镜,观察一番后,又递给了高应凤。
朱永兴得到望远镜后,立刻派人坐船直下元江,给元江城送了四副,元阳马宝处送了三副。这东西虽然稀罕,那嵩和吴子圣也知道是战场急需,不好私留。所以,这四副都送到了前线,而其中三副都被赵得胜分给斥候使用,只留了一副临阵指挥。
斥候有了望远镜,侦察距离大大增加。在远方高处观察到清军动向后,便可以用旗号通知后面,这样一路传递,情报传送十分快速。
高应凤观察片刻,终于对现在的阻击阵地有了新的认识,原来不解之处也豁然开朗。
火枪兵所防守的战壕和胸墙之前,有两道阻遏的壕沟,距离正在火枪射程之内;而更远的地方又有数道壕沟,却不是完全挖开的,有宽两尺的过道。形象一点的话,就是一个个方形大坑,坑底是尖利的竹子,坑边则可以行走。
这样看似方便了清军通过,清军也确实是这样做的。但却造成了一个后果,那就是猬集于壕沟之间,施展和躲避的空间狭小,败退时更容易在那几条预留的窄道上挤撞踩踏。
看明白阵地的布置后,高应凤觉得最稳妥的办法便是把壕沟尽数填平,不管能否通过。然后再调火枪兵和弓箭手压制,填塞最后两道壕沟,最后形成短兵相接的厮杀。
当然,无论怎样进攻,死伤是免不了的,而且会高于防守一方。如果再多设几个阻击阵地,怕是到了石屏城下,清军的前锋便会被消耗殆尽了吧?高应凤浮起了这样的念头。
“还有火炮呢!”赵得胜指着山坡,微抿起嘴角,不是惊讶,而是有些不屑。
清军把几门小炮连扛带拉地向山坡上运输,是类似于虎蹲炮的轻型火炮,射程不远,但容易携带。吴国贵所率的前锋部队,由于要快速行进,所以只带了几门五百斤以下的火炮,且数量不多。
“命令,炮兵准备轰击!”赵得胜下完命令,便在旁边的大石上坐了下来,招了招手,一个亲兵立刻拿过铜制水烟袋,塞上烟丝,火石火镰啪啪作响,点着了烟。赵得胜一边望着清军的行动,一边悠闲地抽起水烟来。
中国的烟草历史可以追溯到明朝,万历三年烟草由吕宋传入台湾、福建,后来,崇祯为了禁烟,勒令以斩首示众惩罚私种私售者。
禁烟令下达后,辽东与后金苦战的兵部尚书洪承畴却上奏说“辽东士卒,嗜此若命”,导致禁烟无疾而终。而水烟袋起源于古代的波斯,十六世纪后期传入东欧,后经丝绸之路传入我国,流行于明代末年,盛行于清代、**时期。
无论是军中,还是民间,嗜烟者已经不少。朱永兴前世也吸烟,但属于那种耍烟儿的,没有太大的烟瘾。所以,他也没有禁烟的打算,甚至还想着以后生产卷烟,把红河、红塔山、玉溪等牌子先搞出来。
一窝烟抽过,赵得胜又等了一阵,在望远镜中看见清军的火炮差不多架设完毕,冷笑一声,命令开炮。
红旗接连摆动,直传到火枪兵阵地的侧后土坡,炮兵已经观瞄调整好,闻令而动,二十几门轰天炮发出怒吼,把炮弹射向两百米外的清军。
二十几颗炮弹凌空飞起,有的在空中分散成小炮弹,有的原封不动,在天空中划过死亡的弧线,落在清军的头上。片刻后,爆炸象一串雷鸣,疯狂卷起的黑色硝烟,淹没了夹在壕沟之间的清军和火炮。
突然间又是一声猛烈的大爆炸,紧接着又是一次。爆炸中心十几米范围内的清军非死即伤,尘土碎石在硝烟中飞扬而起,连壕沟也被泥土填平了不少。
硝烟还未散去,又是一轮轰击,爆炸一声接着一声,烟雾中,一个火点一个火点陆续闪亮,每闪起一个,就伴着一声爆炸,连清军的惨叫和惊呼都被压了下去。
吴国贵大吃一惊,立时明白上了敌人的当。本以为在火枪射程之外便没有问题,没想到敌人的打击范围却是在三百米以内,这下子可是损失惨重,连推上去的火炮也是凶多吉少。
硝烟淡薄了一些,热浪夹着硫磺的味道涌来,刺得吴国贵睁不开眼睛。突如其来的打击,让他头脑发蒙。
吴国贵数不清落下来多少炮弹,但他知道,在被硝烟所笼罩的那个区域内,有多少自己的人马。视线依旧被隔断,几匹受惊了的战马嘶鸣着,从浓烟中逃出。爆炸、烟柱、尘沙成了浓烟中偶而能见的全部景色。火光闪起的刹那,未曾出击的清兵们,能看见浓烟里被掀翻在地,绝望而痛苦的同伴。火光消散,一切又被掩盖在浓烟当中。
延迟引信总是要留得长一些,这使得爆炸并不受控制,有的炸得快,有的半天才轰然作响。
血和硫磺的味道越来越重,幸存者从浓烟后逃了出来,跌跌撞撞地向本阵跑。一个,两个,三个,更多,脸上是灰土和恐惧,身上沾着血污,丢了兵器,亡命地跑。
硝烟慢慢散去,惨叫声听得清晰,有的是倒地的伤员,有的则是视线不清掉下壕沟、被尖锐的竹枪刺穿身体。一片凄惨的景象终于显现在清兵的视野中,
残肢断臂、兵器碎布,散落在被轰炸的区域内,血肉遍地,尸体枕籍,伤员哀嚎,几门火炮横七竖八地倒着,带上去的几桶火药被引爆,炸出的弹坑还在袅袅冒烟。
“能攻三百步,却只示敌一百步,待其松懈不备,再突以袭敌。”赵得胜很得意,这样的诡诈战术,还有遮断防守,都在腾冲之战时使用过,如今再施展,依然效果菲然。
“赵将军高明啊!”“赵将军智勇双全,前途无量啊!”许名臣和高应凤作为反正的将领,还是有些自卑,趁机赶紧恭维。
赵得胜口中谦虚,心中却喜悦,此战过后,怕是少不得一个伯爵吧!这两个土包子,还没见到元江的城防,那才真是固若金汤呢!有些可惜的是没能跟随岷殿下,没法让岷殿下看见自己的功劳和长进。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任何一个封建王朝开国之初,都按“元勋”们立功大小,进行封爵。功高而受皇帝信任的,往往授予一方重任。因为皇帝把整个国家视为一人一姓所私有,希望传之万代,便妄图让功臣后嗣也效忠和辅翼自己的子孙。即使功臣后嗣昏愦无能,毫无建树,也依然让之袭爵袭职。
被封镇一方的功臣,其后人在安乐富厚的环境中成长,多半耽于享乐,骄横自恃,盘剥治下百姓,借以满足其奢靡生活。这便如同一个封建王朝的兴衰,政治由清明而[***]的过程,此类勋臣也基本如此。
世镇云南的沐家也是如此,从第三代的沐晟开始蜕化,由全盛开始走下坡路。残民敛财、搔扰地方的恶行,到第七代国公沐朝弼时发展到顶点。家族内部也是争权夺利,谋兄财产、歼**亲嫂、凌逼幼侄,甚至要杀害亲子,其道德败坏,骇人听闻。
到了末代国公沐天波时期,沐府与明朝一样,也是千疮百孔,积重难返,在云南的影响力更是大为削弱。沐天波对南明小朝廷前来助饷的要求,一毛不拔,而沐府党羽则继续贪墨残酷,先是激起了元谋土司造反,接着又有觊觎沐家豪富的沙定洲起兵作乱,沐府差点遭到灭顶之灾。
崇祯死于燕京时,沐天波曾号召各土司出兵为皇帝复仇,但应者寥寥,可见沐府权威已极为衰落。到了沐天波随驾入缅,有数百年历史的沐府可以说是势微难振,朱永兴自然不会放过兴利除弊的机会。
在安南甫一立足,朱永兴便下谕令,将所有在明军控制地区的沐氏勋庄的庄租改为有司代征。对在自己管辖区的更不客气,将沐府勋庄的管事儿全部罢职,送至安南安置,庄兵则就地解散,或入军伍,或授田为民。之后,朱永兴便将勋庄田地尽数收为国有,减租降赋,使庄户受到的盘剥大为缓解。
而在临安府南部沿边,也就是现在的元阳、金平和个旧的部分地区,正是沐氏勋庄的集中地。经过圈田还民,勋庄归籍,削减屯赋后,民心大定,成为了较为稳定的占领区。
………………
感谢无名先生之能人,呜呜...,寒羽泽喜,lksos,同心契,龙马123,joe_z,我想代表国家,飞虎有晴天,二个人的阳光,jforce,w123q123等书友的打赏和月票,祝朋友们万事顺意,财源广进。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号称“穷人武器”的地雷,终于可以提早普及,令清军大吃苦头了。炸死不容易,炸伤却不难,黑火药地雷就是这样的特点。但作为一种防御姓的武器,能够起到威慑的效果,便可以满意了。
趁着斥候队被炸后的混乱,草丛中、树木后突然出现了十几个人影,弩箭、投枪飞向了敌人。在惨叫和惊呼声中,十几个人影又飞快地撤退,只看见草动树摇,一会儿便踪影全无。
斥候队长又躲过了一劫,只是肩膀被激飞的碎石划了一道口子,鲜血直流。望着倒在地上的士兵和战马,他既愤恨又无奈,还有后怕。这么一次次的搞下去,早晚要了自己的命。如果真刀真枪的搏杀,他觉得凭自己的身手和经验,能对付四五个敌人,可敌人就是不给他施展的机会。
一个被碎石击中脸面的斥候在地上呼痛翻滚,血从捂脸的指缝中不断流出。不远处一个被弩箭射中脖子的斥候,已经一动不动,从伤口汩汩流出的血成了一个小血泊,眼见是死透了。还有一个**被投枪扎穿的斥候,叫得跟杀猪一般。另外还有几个或者头破血流,或者身上带伤的斥候,倒是没有生命危险。
战马也死伤了好几匹,伤马嘶鸣乱跳,好不容易才安抚下来。更有受惊乱跑的,已经不见了踪影。这一队斥候算是基本报废,无法再执行任务了。
重重地叹了口气,斥候队长只好下令停止前进,一边救治伤兵,一边派人回去报信儿。入林追击是下下之策,吃过亏的斥候队长忘不了那竹签、陷阱、伏地弩和悬空弩,还有那从暗处射来的梭镖和弩箭。
对清军的搔扰和袭击,可并不只针对远离大队的斥候。总兵吴国贵此时便脸色阴沉地站在一个弹坑前,看着周围的斑斑血迹和残肢碎布,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沿边台墙之下,择其平广虏可集处,掘地埋石炮于内。中置一木匣,各炮之信,总贯于匣中。而匣底丛以火药。中藏钢轮,兼置火石于傍,而伏于地上。虏马蹑其机,则钢轮动转,火从匣中出,诸炮并举,虏知其所自。”
“自犯钢轮火”,吴国贵看过戚少保的书,知道这种武器的名称,并且知道是谁发明的,却没想到会被自己碰上。
“大人——”一个亲信军官显然不知道其中究竟,迟疑地问道:“敌用此物杀伤我军,该如何防范?”
吴国贵轻轻摇了摇头,说道:“无须防范,此物名‘自犯钢轮火’,制造复杂,敌人有亦极少,不过恐吓我军,使我军行进缓慢而已。”
如果真是按图所造的“自犯钢轮火”,当然零件很多,制造困难。但吴国贵显然是错误的,当然,现在还没有排雷技术,也没有排雷工兵这个兵种,这种武器又数量极少,当然无须防范。再说,死伤些士兵算什么,吴国贵只是为敌人有这种武器而感到惊讶,却不为被视为草芥的士兵而心痛。
事情的发展让吴国贵觉得判断正确,虽然不时有“自犯钢轮火”带来死伤,但数量真的不多。在给斥候增派了步兵保护后,尽管侦察的距离缩短,部队的行进速度受到影响,但离预定的目标——石屏城却也越来越近。
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并不是地雷不够,而是能够埋设地雷的人员太少。虽然在现代人看来很简单,但经过专门训练的明军士兵本就不多,又要搔扰袭击,又要教会别人,显然不是短时间能够完成的任务。
在实战中学习、进步,这是朱永兴根据时间仓促而推行的办法。尽管在前期的使用次数并不多,可随着使用经验的不断积累,埋设的方法不断改进,培训出的人员不断增多,清军的梦魇也离之不远了。
而需要在实战中锻炼、成长的还有元江的土兵,许家山山势陡峻,大洼子立栅掘壕,新寨岭谷岭纵横。三场阻击战打得越来越有模样,参战兵力中明军的比例也不断减少。到了第四场白夷冲阻击战时,负责指挥的还是明军军官,而一线参战的便只是明军炮兵,其余三千明军已成了后面的预备队。
胸墙上的火光连成一片,伴着无数爆响发出浓重的白烟,两百多支火铳几乎同时击发,铅弹瞬间飞越五十步的距离,轻松撕裂清兵的盾牌甲胄,在他们体内变形解体,形成空腔效应,伤者的血液顺着那些孔道向体外激喷而出,化为一股股血箭。
清军前进的队伍不再从容不迫,一名军官大声叫骂着,让弓箭手加速射击,命令辅兵上前填壕。
叫骂声戛然而止,比士兵要精良的甲胄没有能挡住那颗便宜的铅弹,这名军官捂着肚子在地上拼命挣扎,发出非人的大声惨叫,流出的血水中,还有着粪便的颜色。
火枪射击不断,被阻于壕沟前的清军死伤得越来越多,弓箭手已经手软筋疲,对面虽然也遭到了损失,但防守一方有战壕、胸墙、盾牌等掩护,又是在坡上占有地利,伤亡比清军要少很多。
吴国贵的拳头握得紧紧,在这处并不算险要的山坡上,付出的伤亡已经超出了他的预计。而更令他感到心情沉重的是对面的守军明显是服色杂乱的土兵,只在脖子上系红巾,但打起仗来已经颇为沉稳。
第一次阻击面对的是多是红衣明军,土兵只有很少一部分投入战斗,其余则是充当辅兵;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明军的数量逐渐减少,土兵则不断增加,从忙乱到沉稳,这样的变化让吴国贵不得不感到心惊。
当然,这是依托阵地的防守,不是野战,守军占着很大的便宜,对土兵的心理压力也不是那么大,射击,以及装弹的动作便不致过于慌乱。但朱永兴和明军将领的要求也不高,元江战役也是以守为主。
总兵赵得胜在山顶举着单筒望远镜瞭望着战场,作为参加过高黎贡山阻击战的老将,他对壕沟、战壕、胸墙,再结合火枪兵攒射的战术并不陌生,并且能够根据具体的地形地势进行调整。
“殿下曾言生死四百步,发火攒射只百步。亦即布置阵地须在四百步,或壕沟,或木桩,或鹿砦,只为迟缓敌军冲击,打乱其阵形。”赵得胜放下望远镜,随手递给身旁的许名臣,继续说道:“而火枪只在百步内才威力强横,远了则空耗弹药,自乱手脚。”
许名臣接过望远镜,观察一番后,又递给了高应凤。
朱永兴得到望远镜后,立刻派人坐船直下元江,给元江城送了四副,元阳马宝处送了三副。这东西虽然稀罕,那嵩和吴子圣也知道是战场急需,不好私留。所以,这四副都送到了前线,而其中三副都被赵得胜分给斥候使用,只留了一副临阵指挥。
斥候有了望远镜,侦察距离大大增加。在远方高处观察到清军动向后,便可以用旗号通知后面,这样一路传递,情报传送十分快速。
高应凤观察片刻,终于对现在的阻击阵地有了新的认识,原来不解之处也豁然开朗。
火枪兵所防守的战壕和胸墙之前,有两道阻遏的壕沟,距离正在火枪射程之内;而更远的地方又有数道壕沟,却不是完全挖开的,有宽两尺的过道。形象一点的话,就是一个个方形大坑,坑底是尖利的竹子,坑边则可以行走。
这样看似方便了清军通过,清军也确实是这样做的。但却造成了一个后果,那就是猬集于壕沟之间,施展和躲避的空间狭小,败退时更容易在那几条预留的窄道上挤撞踩踏。
看明白阵地的布置后,高应凤觉得最稳妥的办法便是把壕沟尽数填平,不管能否通过。然后再调火枪兵和弓箭手压制,填塞最后两道壕沟,最后形成短兵相接的厮杀。
当然,无论怎样进攻,死伤是免不了的,而且会高于防守一方。如果再多设几个阻击阵地,怕是到了石屏城下,清军的前锋便会被消耗殆尽了吧?高应凤浮起了这样的念头。
“还有火炮呢!”赵得胜指着山坡,微抿起嘴角,不是惊讶,而是有些不屑。
清军把几门小炮连扛带拉地向山坡上运输,是类似于虎蹲炮的轻型火炮,射程不远,但容易携带。吴国贵所率的前锋部队,由于要快速行进,所以只带了几门五百斤以下的火炮,且数量不多。
“命令,炮兵准备轰击!”赵得胜下完命令,便在旁边的大石上坐了下来,招了招手,一个亲兵立刻拿过铜制水烟袋,塞上烟丝,火石火镰啪啪作响,点着了烟。赵得胜一边望着清军的行动,一边悠闲地抽起水烟来。
中国的烟草历史可以追溯到明朝,万历三年烟草由吕宋传入台湾、福建,后来,崇祯为了禁烟,勒令以斩首示众惩罚私种私售者。
禁烟令下达后,辽东与后金苦战的兵部尚书洪承畴却上奏说“辽东士卒,嗜此若命”,导致禁烟无疾而终。而水烟袋起源于古代的波斯,十六世纪后期传入东欧,后经丝绸之路传入我国,流行于明代末年,盛行于清代、**时期。
无论是军中,还是民间,嗜烟者已经不少。朱永兴前世也吸烟,但属于那种耍烟儿的,没有太大的烟瘾。所以,他也没有禁烟的打算,甚至还想着以后生产卷烟,把红河、红塔山、玉溪等牌子先搞出来。
一窝烟抽过,赵得胜又等了一阵,在望远镜中看见清军的火炮差不多架设完毕,冷笑一声,命令开炮。
红旗接连摆动,直传到火枪兵阵地的侧后土坡,炮兵已经观瞄调整好,闻令而动,二十几门轰天炮发出怒吼,把炮弹射向两百米外的清军。
二十几颗炮弹凌空飞起,有的在空中分散成小炮弹,有的原封不动,在天空中划过死亡的弧线,落在清军的头上。片刻后,爆炸象一串雷鸣,疯狂卷起的黑色硝烟,淹没了夹在壕沟之间的清军和火炮。
突然间又是一声猛烈的大爆炸,紧接着又是一次。爆炸中心十几米范围内的清军非死即伤,尘土碎石在硝烟中飞扬而起,连壕沟也被泥土填平了不少。
硝烟还未散去,又是一轮轰击,爆炸一声接着一声,烟雾中,一个火点一个火点陆续闪亮,每闪起一个,就伴着一声爆炸,连清军的惨叫和惊呼都被压了下去。
吴国贵大吃一惊,立时明白上了敌人的当。本以为在火枪射程之外便没有问题,没想到敌人的打击范围却是在三百米以内,这下子可是损失惨重,连推上去的火炮也是凶多吉少。
硝烟淡薄了一些,热浪夹着硫磺的味道涌来,刺得吴国贵睁不开眼睛。突如其来的打击,让他头脑发蒙。
吴国贵数不清落下来多少炮弹,但他知道,在被硝烟所笼罩的那个区域内,有多少自己的人马。视线依旧被隔断,几匹受惊了的战马嘶鸣着,从浓烟中逃出。爆炸、烟柱、尘沙成了浓烟中偶而能见的全部景色。火光闪起的刹那,未曾出击的清兵们,能看见浓烟里被掀翻在地,绝望而痛苦的同伴。火光消散,一切又被掩盖在浓烟当中。
延迟引信总是要留得长一些,这使得爆炸并不受控制,有的炸得快,有的半天才轰然作响。
血和硫磺的味道越来越重,幸存者从浓烟后逃了出来,跌跌撞撞地向本阵跑。一个,两个,三个,更多,脸上是灰土和恐惧,身上沾着血污,丢了兵器,亡命地跑。
硝烟慢慢散去,惨叫声听得清晰,有的是倒地的伤员,有的则是视线不清掉下壕沟、被尖锐的竹枪刺穿身体。一片凄惨的景象终于显现在清兵的视野中,
残肢断臂、兵器碎布,散落在被轰炸的区域内,血肉遍地,尸体枕籍,伤员哀嚎,几门火炮横七竖八地倒着,带上去的几桶火药被引爆,炸出的弹坑还在袅袅冒烟。
“能攻三百步,却只示敌一百步,待其松懈不备,再突以袭敌。”赵得胜很得意,这样的诡诈战术,还有遮断防守,都在腾冲之战时使用过,如今再施展,依然效果菲然。
“赵将军高明啊!”“赵将军智勇双全,前途无量啊!”许名臣和高应凤作为反正的将领,还是有些自卑,趁机赶紧恭维。
赵得胜口中谦虚,心中却喜悦,此战过后,怕是少不得一个伯爵吧!这两个土包子,还没见到元江的城防,那才真是固若金汤呢!有些可惜的是没能跟随岷殿下,没法让岷殿下看见自己的功劳和长进。
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任何一个封建王朝开国之初,都按“元勋”们立功大小,进行封爵。功高而受皇帝信任的,往往授予一方重任。因为皇帝把整个国家视为一人一姓所私有,希望传之万代,便妄图让功臣后嗣也效忠和辅翼自己的子孙。即使功臣后嗣昏愦无能,毫无建树,也依然让之袭爵袭职。
被封镇一方的功臣,其后人在安乐富厚的环境中成长,多半耽于享乐,骄横自恃,盘剥治下百姓,借以满足其奢靡生活。这便如同一个封建王朝的兴衰,政治由清明而[***]的过程,此类勋臣也基本如此。
世镇云南的沐家也是如此,从第三代的沐晟开始蜕化,由全盛开始走下坡路。残民敛财、搔扰地方的恶行,到第七代国公沐朝弼时发展到顶点。家族内部也是争权夺利,谋兄财产、歼**亲嫂、凌逼幼侄,甚至要杀害亲子,其道德败坏,骇人听闻。
到了末代国公沐天波时期,沐府与明朝一样,也是千疮百孔,积重难返,在云南的影响力更是大为削弱。沐天波对南明小朝廷前来助饷的要求,一毛不拔,而沐府党羽则继续贪墨残酷,先是激起了元谋土司造反,接着又有觊觎沐家豪富的沙定洲起兵作乱,沐府差点遭到灭顶之灾。
崇祯死于燕京时,沐天波曾号召各土司出兵为皇帝复仇,但应者寥寥,可见沐府权威已极为衰落。到了沐天波随驾入缅,有数百年历史的沐府可以说是势微难振,朱永兴自然不会放过兴利除弊的机会。
在安南甫一立足,朱永兴便下谕令,将所有在明军控制地区的沐氏勋庄的庄租改为有司代征。对在自己管辖区的更不客气,将沐府勋庄的管事儿全部罢职,送至安南安置,庄兵则就地解散,或入军伍,或授田为民。之后,朱永兴便将勋庄田地尽数收为国有,减租降赋,使庄户受到的盘剥大为缓解。
而在临安府南部沿边,也就是现在的元阳、金平和个旧的部分地区,正是沐氏勋庄的集中地。经过圈田还民,勋庄归籍,削减屯赋后,民心大定,成为了较为稳定的占领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