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二战”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风起龙城、第九特区、英雄联盟:我的时代、问道章、创业吧学霸大人、道君、未来天王、主神崛起、天机之神局
海娜小说网 www.hainazuche.com,最快更新袁腾飞讲历史最新章节!
第二次世界大战给交战双方都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对很多国家形成的影响不尽相同。那么,“二战”对交战双方都形成了怎样的影响?“二战”后的资本主义经济有着怎样的发展?
(一)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在这节内容里,我们需要主要讲三点:布雷顿森林体系、世界货币体系的建立以及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1.布雷顿森林体系
第二次世界大战给交战双方都带来了巨大的冲击,西欧国家普遍衰落;美国的经济实力空前膨胀,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债权国。由于英国在战争中遭到巨大的损失和破坏,以英镑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已经难以维系。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如何建立一个有利于世界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机制,成为重建战后世界秩序的关键。美国企图建立以自己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
1944年7月,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的布雷顿森林,美国、英国、法国、苏联、中国等44个国家的代表举行了联合国国际货币金融会议。会议通过了以美国怀特计划为基础的《联合国货币金融会议最后决议书》及附件,这些文件统称为《布雷顿森林协定》。
2.世界货币体系的建立
1945年,根据《布雷顿森林协定》,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成立。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宗旨是稳定国际货币体系,主要任务是稳定国际汇率,消除妨碍世界贸易的外汇管制。在货币问题上促进国际合作,对在国际收支出现暂时困难的成员国提供短期贷款。
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又称世界银行,成立初期的宗旨是致力于战后欧洲经济复兴,后来则转向全球性的发展援助,为成员国提供长期贷款和技术援助。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的总部都设在华盛顿,由美国人担任关键职务。美国凭借其强大的经济实力,认缴的资金最多,获得了最大的投票权。因此,美国取得了对这两个机构的绝对控制权。一个以美元为中心的世界货币体系建立起来,这就是布雷顿森林体系。
《布雷顿森林协定》规定美元与黄金直接挂钩,美元充当黄金的等价物或代表,官价为每盎司黄金等于35美元。协议还规定,国际货币基金会员国的货币与美元保持固定的汇率。通过布雷顿森林体系,美国掌握了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命脉。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为世界货币关系提供了统一的标准和基础,有利于维持战后世界货币体系的正常运转,为世界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创造了条件。但是,这个体系也加强了美国在国际金融领域的特权和支配地位。
3.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资本主义进入垄断阶段,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逐渐放弃自由贸易政策,纷纷实行贸易保护主义。1929—1933年的世界性经济危机促使各国政府加强了贸易保护主义措施,造成国际贸易进一步萎缩。深刻的教训促使各国开始认识到国际贸易协调与合作的必要性。
1947年,美国、中国等23个国家在日内瓦签署了《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关贸总协定的宗旨是降低关税,减少贸易壁垒,在实施互惠和非歧视的基础上实现国际贸易自由化。它在客观上创造了一个自由贸易的环境,推动了战后世界经济的发展。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和“关贸总协定”这三大经济支柱,调整了世界经济贸易和金融。三大经济支柱的出现,是世界经济朝着体系化和制度化方向发展的反映。在此基础上,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形成。
虽然今天美元不再跟黄金挂钩,但是,作为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三大支柱: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关税贸易总协定(就是今天的WTO),都还存在。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今天的世界经济体系仍然是布雷顿森林体系。
(二)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新变化拥有了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了世界货币体系。这些体系的建立,促使战后资本主义经济有了哪些新变化?
1.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从“二战”结束到20世纪70年代初期,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盛行主张国家干预经济的凯恩斯主义经济理论,普遍奉行国家干预的经济政策,实行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并取得一定成功,出现了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
到70年代初,美国和西欧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出现“滞胀”现象,经济增长停滞或下降,物价则持续猛涨,通货膨胀严重。各国立即进行调整,适当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美、英等国逐渐发展出一种将政府干预与市场相结合的、国有制与私有制并存的“混合经济”。
2.建立“福利国家”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为缩小贫富差距,减少因贫困引发的社会问题,进行了政策调整,使“福利国家”发展了起来。“福利国家”的实质是国家运用社会保障政策和社会服务开支,来保障个人和家庭的最低收入,保障其经济安全,并保证所有公民都能享受到较好的社会服务。
“福利国家”制度是在政府干预与市场相结合、国有制与私有制并存的“混合经济”下,实现充分就业、收入均等、社会福利、社会保障这些政策目标的总称。
随着社会福利政策的推行,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逐步建立起包括医疗保健服务、养老、住房、失业保险、教育等在内的福利国家制度。20世纪六七十年代,“福利国家”的发展日渐完备。1973年经济危机后,“福利国家”的发展在一些国家受挫,但仍在继续发展。覆盖社会多方面的福利项目使穷人受惠不少,对社会稳定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但是,“福利国家”制度也有许多弊端,导致国家财政不堪重负。20世纪80年代以后,美、英、法等国在不同程度上减少政府的公共开支,缩小“福利国家”的规模。
第二次世界大战给交战双方都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对很多国家形成的影响不尽相同。那么,“二战”对交战双方都形成了怎样的影响?“二战”后的资本主义经济有着怎样的发展?
(一)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在这节内容里,我们需要主要讲三点:布雷顿森林体系、世界货币体系的建立以及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1.布雷顿森林体系
第二次世界大战给交战双方都带来了巨大的冲击,西欧国家普遍衰落;美国的经济实力空前膨胀,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债权国。由于英国在战争中遭到巨大的损失和破坏,以英镑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已经难以维系。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如何建立一个有利于世界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机制,成为重建战后世界秩序的关键。美国企图建立以自己为主导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
1944年7月,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的布雷顿森林,美国、英国、法国、苏联、中国等44个国家的代表举行了联合国国际货币金融会议。会议通过了以美国怀特计划为基础的《联合国货币金融会议最后决议书》及附件,这些文件统称为《布雷顿森林协定》。
2.世界货币体系的建立
1945年,根据《布雷顿森林协定》,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成立。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宗旨是稳定国际货币体系,主要任务是稳定国际汇率,消除妨碍世界贸易的外汇管制。在货币问题上促进国际合作,对在国际收支出现暂时困难的成员国提供短期贷款。
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又称世界银行,成立初期的宗旨是致力于战后欧洲经济复兴,后来则转向全球性的发展援助,为成员国提供长期贷款和技术援助。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的总部都设在华盛顿,由美国人担任关键职务。美国凭借其强大的经济实力,认缴的资金最多,获得了最大的投票权。因此,美国取得了对这两个机构的绝对控制权。一个以美元为中心的世界货币体系建立起来,这就是布雷顿森林体系。
《布雷顿森林协定》规定美元与黄金直接挂钩,美元充当黄金的等价物或代表,官价为每盎司黄金等于35美元。协议还规定,国际货币基金会员国的货币与美元保持固定的汇率。通过布雷顿森林体系,美国掌握了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命脉。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为世界货币关系提供了统一的标准和基础,有利于维持战后世界货币体系的正常运转,为世界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创造了条件。但是,这个体系也加强了美国在国际金融领域的特权和支配地位。
3.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资本主义进入垄断阶段,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逐渐放弃自由贸易政策,纷纷实行贸易保护主义。1929—1933年的世界性经济危机促使各国政府加强了贸易保护主义措施,造成国际贸易进一步萎缩。深刻的教训促使各国开始认识到国际贸易协调与合作的必要性。
1947年,美国、中国等23个国家在日内瓦签署了《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关贸总协定的宗旨是降低关税,减少贸易壁垒,在实施互惠和非歧视的基础上实现国际贸易自由化。它在客观上创造了一个自由贸易的环境,推动了战后世界经济的发展。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和“关贸总协定”这三大经济支柱,调整了世界经济贸易和金融。三大经济支柱的出现,是世界经济朝着体系化和制度化方向发展的反映。在此基础上,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形成。
虽然今天美元不再跟黄金挂钩,但是,作为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三大支柱: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关税贸易总协定(就是今天的WTO),都还存在。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今天的世界经济体系仍然是布雷顿森林体系。
(二)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新变化拥有了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了世界货币体系。这些体系的建立,促使战后资本主义经济有了哪些新变化?
1.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从“二战”结束到20世纪70年代初期,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盛行主张国家干预经济的凯恩斯主义经济理论,普遍奉行国家干预的经济政策,实行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并取得一定成功,出现了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
到70年代初,美国和西欧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出现“滞胀”现象,经济增长停滞或下降,物价则持续猛涨,通货膨胀严重。各国立即进行调整,适当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美、英等国逐渐发展出一种将政府干预与市场相结合的、国有制与私有制并存的“混合经济”。
2.建立“福利国家”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为缩小贫富差距,减少因贫困引发的社会问题,进行了政策调整,使“福利国家”发展了起来。“福利国家”的实质是国家运用社会保障政策和社会服务开支,来保障个人和家庭的最低收入,保障其经济安全,并保证所有公民都能享受到较好的社会服务。
“福利国家”制度是在政府干预与市场相结合、国有制与私有制并存的“混合经济”下,实现充分就业、收入均等、社会福利、社会保障这些政策目标的总称。
随着社会福利政策的推行,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逐步建立起包括医疗保健服务、养老、住房、失业保险、教育等在内的福利国家制度。20世纪六七十年代,“福利国家”的发展日渐完备。1973年经济危机后,“福利国家”的发展在一些国家受挫,但仍在继续发展。覆盖社会多方面的福利项目使穷人受惠不少,对社会稳定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但是,“福利国家”制度也有许多弊端,导致国家财政不堪重负。20世纪80年代以后,美、英、法等国在不同程度上减少政府的公共开支,缩小“福利国家”的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