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花高洁君子卓然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盛唐风华、银狐、逆鳞、续南明、大明1617
海娜小说网 www.hainazuche.com,最快更新安德森文集最新章节!
宋代的周敦颐的爱莲说是一篇议论性散文小品。它之所以能超出一般的寄托抒情之作,在于它生动而又成功地塑造了“莲”这个高洁的“君子”的典型形象。使人在一种深深的美的欣赏中,情操得到美的熏陶。
开篇一句“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广而言之可爱之花多,爱花也是人之常情。为后面选出“莲”作了铺垫。进而用了三个不同历史时期名人爱花的句子说:“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从“菊”、“牡丹”的对比中选出不凡的“莲”花,为予所独爱,说明作者之爱的品味超群。当然“世界上决没有无缘无故的爱,”(1)作者抓住了“莲”的主要特征,紧扣着“莲”与“君子”之品质相通之处着笔。从“淤泥”和“清涟”的环境;到“中通外直,不蔓不枝”的形态;从“香远益清”的香气;到“亭亭净植”的仪表。全面而生动地描绘出了“莲”的高洁形象。同时又恰当地比喻了“君子”通达的胸怀:行为不邪曲,不拘烦文苛礼;广布远方,卓然自立的美德;可以瞻仰而不容亵玩的威仪,也说明了“予独爱莲”的缘故。“可远观而不容亵玩焉。”是说莲可以远看,不可以近去玩弄,这也流露出作者的清高和孤芳自赏之情,是不可取的。但是,他这种高雅纯洁之德不想毁于邪恶污秽的世俗,也是难能可贵的。从这段我们可以看出,正如马克思说的那样:“‘诗画寄情’文艺家决不是无目的地、客观地描写山画水,他总是企图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来抒发自己的思想、观点、情绪和愿望的,这就必然使他笔下的自然景物已不再是自然的本身,而成了打上作家阶级烙印的‘人化了的自然’了。”(2)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有两层意思:一是说陶渊明是隐士;二是说菊在众芳枯萎时菊独吐幽香。关于陶渊明爱菊,在续晋阳秋中有“陶潜尚九月九日无酒,于宅边东篱下摘菊盈把,俄见白衣人到,乃刺史王弘送酒。便就酣饮。”的记载。陶渊明的饮酒诗中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也可见他爱菊的一斑“隐逸者”即是隐居之人。在封建社会,不愿同流合污,自然可贵。作者用此事,是否在赞同陶的消极避世的态度,道值得研究。“牡丹,花之富贵者也;”据唐朝李肇的唐国史补记载:“京城(洛阳)贵游(贵:王公子弟;游:没有职务在身之人)尚牡丹。每春暮,车马若狂,种以求利,一本有直数万者。”“一丛深色花,十户中人赋。”(白居易买花);刘禹锡的赏牡丹诗说:“惟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反映了唐朝人对牡丹之喜爱。后世也把牡丹誉为“百花之王”和富贵的象征,如:“牡丹,花之富贵者也。”也为写“牡丹之爱宜乎众矣!”打下了伏笔。“莲,花之君子者也。”点出描绘“莲”的目的,是借“莲”之物,抒“君子”之情。这段前三个排比式句子,既照应了头段的“菊”、“牡丹”、“莲”又为这三个形象作了进一步的开拓,进而使“莲”的形象,在人们爱花的事实比较中,显得更加鲜明突出。一个“噫”字,用得妙,在于它既把议论进一步推入高潮,又使读者有喘气的机会。真可谓三咏一叹,在感叹中有隐隐的沉思,给读者以联想的天地。在结构上疏密有致,形成散文的错综美。紧接“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一“鲜”一“众”的鲜明对比,又是无人同我爱莲在照应前文的同时,又强调了“予独爱莲”之“独”字,间接地说明了“莲”(君子)不被人理解,在那种社会条件下,高洁之士又何寡也!这个反诘在强烈的语气中又带有深深的感叹,和令人深思的孤凄!
这篇散文不仅有深刻的思想寓意,在艺术表现手法和特色上也值得我们探求好学习。
一是,采用了层层叠衬。为了突出“莲”花的不凡,作者运用了“水陆草木之花”中的菊、牡丹来与莲衬托,是一层。进而用隐逸者之花—菊;花之富贵者的牡丹从寓意上又衬托了花之君子的莲。这是第二层。末了用少人爱菊,众人爱牡丹的事实相对照,突出了无人与本人爱莲的感慨和遗憾。从而衬托出高洁如玉的莲。
二是,散文的语言美。前段的“蕃”、“丹”、“染”三字押一韵;“直”、“枝”、“植”又押一韵。二段的三个“也”字押韵;三个“爱”的押韵。使通篇句子气韵贯通,构成了散文的音乐美。在三咏一叹的“噫”字中又体现了诗歌的建筑美。在描绘“莲”的三十七个字中,他把“莲”的自然、社会关系、以及“莲”的人格、品质、风度、胸怀作了高度的概括,惟妙惟肖地展示了“莲”之“君子”的完美形象,表现了语言的凝练和机构的严谨。
三是,作者在“牡丹之爱,宜乎众矣。”中对世间的争名夺利的人表示了憎厌,他没有明说,而是暗讽,显得意味深长。至于“莲”喻“君子”不过反映了封建社会的理学家的所谓的君子品德,具体内容也较抽象。“莲出之污泥而不染”比喻君子不为世俗所污,这里是指封建统治阶级内部争名夺利一类的污泥浊水,还是指儒家的所谓“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这种“小人”的“世俗”?尚指前者,似亦未可厚非,尚指后者,那就大有文章了。不过,对个人高尚品德的自我修养,大概是值得推崇的吧?当然。对“君子”的准则,原则上,还要历史地“检查它们对待人民的态度如何,在历史上有无进步意义,而分别采取不同的态度。”(3)
参考书目:(1)毛泽东选集第1卷,第827页,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2)马克思一八四四年的经济学—哲学手稿
(3)毛泽东选集第1卷,第826页,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1983。6。14
宋代的周敦颐的爱莲说是一篇议论性散文小品。它之所以能超出一般的寄托抒情之作,在于它生动而又成功地塑造了“莲”这个高洁的“君子”的典型形象。使人在一种深深的美的欣赏中,情操得到美的熏陶。
开篇一句“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广而言之可爱之花多,爱花也是人之常情。为后面选出“莲”作了铺垫。进而用了三个不同历史时期名人爱花的句子说:“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从“菊”、“牡丹”的对比中选出不凡的“莲”花,为予所独爱,说明作者之爱的品味超群。当然“世界上决没有无缘无故的爱,”(1)作者抓住了“莲”的主要特征,紧扣着“莲”与“君子”之品质相通之处着笔。从“淤泥”和“清涟”的环境;到“中通外直,不蔓不枝”的形态;从“香远益清”的香气;到“亭亭净植”的仪表。全面而生动地描绘出了“莲”的高洁形象。同时又恰当地比喻了“君子”通达的胸怀:行为不邪曲,不拘烦文苛礼;广布远方,卓然自立的美德;可以瞻仰而不容亵玩的威仪,也说明了“予独爱莲”的缘故。“可远观而不容亵玩焉。”是说莲可以远看,不可以近去玩弄,这也流露出作者的清高和孤芳自赏之情,是不可取的。但是,他这种高雅纯洁之德不想毁于邪恶污秽的世俗,也是难能可贵的。从这段我们可以看出,正如马克思说的那样:“‘诗画寄情’文艺家决不是无目的地、客观地描写山画水,他总是企图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来抒发自己的思想、观点、情绪和愿望的,这就必然使他笔下的自然景物已不再是自然的本身,而成了打上作家阶级烙印的‘人化了的自然’了。”(2)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有两层意思:一是说陶渊明是隐士;二是说菊在众芳枯萎时菊独吐幽香。关于陶渊明爱菊,在续晋阳秋中有“陶潜尚九月九日无酒,于宅边东篱下摘菊盈把,俄见白衣人到,乃刺史王弘送酒。便就酣饮。”的记载。陶渊明的饮酒诗中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也可见他爱菊的一斑“隐逸者”即是隐居之人。在封建社会,不愿同流合污,自然可贵。作者用此事,是否在赞同陶的消极避世的态度,道值得研究。“牡丹,花之富贵者也;”据唐朝李肇的唐国史补记载:“京城(洛阳)贵游(贵:王公子弟;游:没有职务在身之人)尚牡丹。每春暮,车马若狂,种以求利,一本有直数万者。”“一丛深色花,十户中人赋。”(白居易买花);刘禹锡的赏牡丹诗说:“惟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反映了唐朝人对牡丹之喜爱。后世也把牡丹誉为“百花之王”和富贵的象征,如:“牡丹,花之富贵者也。”也为写“牡丹之爱宜乎众矣!”打下了伏笔。“莲,花之君子者也。”点出描绘“莲”的目的,是借“莲”之物,抒“君子”之情。这段前三个排比式句子,既照应了头段的“菊”、“牡丹”、“莲”又为这三个形象作了进一步的开拓,进而使“莲”的形象,在人们爱花的事实比较中,显得更加鲜明突出。一个“噫”字,用得妙,在于它既把议论进一步推入高潮,又使读者有喘气的机会。真可谓三咏一叹,在感叹中有隐隐的沉思,给读者以联想的天地。在结构上疏密有致,形成散文的错综美。紧接“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一“鲜”一“众”的鲜明对比,又是无人同我爱莲在照应前文的同时,又强调了“予独爱莲”之“独”字,间接地说明了“莲”(君子)不被人理解,在那种社会条件下,高洁之士又何寡也!这个反诘在强烈的语气中又带有深深的感叹,和令人深思的孤凄!
这篇散文不仅有深刻的思想寓意,在艺术表现手法和特色上也值得我们探求好学习。
一是,采用了层层叠衬。为了突出“莲”花的不凡,作者运用了“水陆草木之花”中的菊、牡丹来与莲衬托,是一层。进而用隐逸者之花—菊;花之富贵者的牡丹从寓意上又衬托了花之君子的莲。这是第二层。末了用少人爱菊,众人爱牡丹的事实相对照,突出了无人与本人爱莲的感慨和遗憾。从而衬托出高洁如玉的莲。
二是,散文的语言美。前段的“蕃”、“丹”、“染”三字押一韵;“直”、“枝”、“植”又押一韵。二段的三个“也”字押韵;三个“爱”的押韵。使通篇句子气韵贯通,构成了散文的音乐美。在三咏一叹的“噫”字中又体现了诗歌的建筑美。在描绘“莲”的三十七个字中,他把“莲”的自然、社会关系、以及“莲”的人格、品质、风度、胸怀作了高度的概括,惟妙惟肖地展示了“莲”之“君子”的完美形象,表现了语言的凝练和机构的严谨。
三是,作者在“牡丹之爱,宜乎众矣。”中对世间的争名夺利的人表示了憎厌,他没有明说,而是暗讽,显得意味深长。至于“莲”喻“君子”不过反映了封建社会的理学家的所谓的君子品德,具体内容也较抽象。“莲出之污泥而不染”比喻君子不为世俗所污,这里是指封建统治阶级内部争名夺利一类的污泥浊水,还是指儒家的所谓“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这种“小人”的“世俗”?尚指前者,似亦未可厚非,尚指后者,那就大有文章了。不过,对个人高尚品德的自我修养,大概是值得推崇的吧?当然。对“君子”的准则,原则上,还要历史地“检查它们对待人民的态度如何,在历史上有无进步意义,而分别采取不同的态度。”(3)
参考书目:(1)毛泽东选集第1卷,第827页,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2)马克思一八四四年的经济学—哲学手稿
(3)毛泽东选集第1卷,第826页,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1983。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