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奈命运何(二)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风起龙城、第九特区、英雄联盟:我的时代、问道章、创业吧学霸大人、道君、未来天王、主神崛起、天机之神局
海娜小说网 www.hainazuche.com,最快更新洛阳诡话最新章节!
“哎呀,我想起来上回父亲交代我的事情还没回话,我回头再来看母亲。”历重光说着,赶紧立起身来,忙不迭朝外走。
“唉……等等,我还没说完呐。”历夫人出声制止。
“回头再说。”哪里留得住历重光,他一阵风似的去了。
聂如风憋住笑,将茶递给历夫人,才与挽妆一起告退,先行下去整理衣物。
历夫人手一挥,回身独自坐在榻上,不禁又想起太极殿的那场宴席。尽管已经过去那么多年,尽管自己与将军已经儿女成群,尽管她以为自己的幸福固若金汤,在他们俩相见的那一面,她能够感受到所有人探究好奇的目光。哪怕他和她甚至未曾共同举杯对饮,未曾目光交汇,似乎仍像演了一场酣畅淋漓的对手戏,激发了在场众人的无穷想象。
最苦涩的莫过于,那一霎那,作为堂堂正正的将军夫人,自己竟然心虚了。
上一次这样自乱阵脚是在八年前。
她的姐夫萧赜继位三年整。正月期间,百官进京朝正(当时习俗,正月期间拜皇帝),建康城十里繁华,大雪茫茫中人来人往,络绎不绝。挑担的货郎走街串巷。绸缎铺、珠玩店、客栈酒楼,天下货物集于一市,人满为患。
新春的鞭炮声里,八百里加急快件。
“报!会稷唐禹之结党数百人,举兵暴动,富阳失守。”
正举杯欢饮的会稽太守王敬则手一抖,双膝一软,整个人与手中酒杯一起跌落在地。
天子震怒,朝堂上百官噤声。王太守战战兢兢,长跪不敢起。昨日与他一同饮酒的张太守第一个站出来。
“王敬则玩忽职守,治下无方,才引得暴民作乱。身为臣子,不仅不能为君分忧,反而给陛下,给百姓带来无妄之灾,其罪当诛。”义正辞严,振聋发聩,全然不记得昨夜与王太守推杯换盏,称兄道弟。
楚涉江站在不远处,低眉敛额,心里却不屑地嗤了一声。暴*乱理由,人人都知道地清楚,乃是被却籍者不满检籍政策,求告无门,不得不反,而这政策的制定者与坚定推行者正是皇上本人。自然不能说皇上一时糊涂导致了暴*乱,张太守此时跳出来,将责任全部归于王敬则,正是全了天子脸面。想必在圣上面前博了个好印象罢。
天子眼底闪过一抹难以察觉的满意之色,这种“善解人意”的臣子真是让人心内熨帖。
张太守舔了舔嘴唇,恭恭敬敬退回队伍中。今天这一幕演得甚好,真是时来运转。天时地利人和,他抓机会抓得很是精准。
想张太守所辖地区山穷水恶,而那会稽郡想来富庶,怕是垂涎已久了罢。
嗡嗡之声顿起,皆是对王敬则口诛笔伐,严厉声讨。
他跪在地上,连脊髓都冷了。
历辰阳越众而出,不说责任功过,只是自请领兵前往平乱。天子满意地点点头,有人出来背黑锅不难,关键还是要有人出来收拾烂摊子。
历辰阳领禁军三千前往平叛。一路上,噩耗接连而来,桐庐、钱塘、余杭相继失守。唐禹之自立为帝,建了行宫,设了百官。
他又愤怒,又觉得可笑。唐禹之麾下皆是平头百姓,识字的人都不多,行军对战之中毫无章法可言,在禁军面前抱头鼠窜,毫无还击之力。
这一场平乱毫无悬念。
关键却是不在于平乱,而在于检籍。
他手里握着楚涉江写来的信,在灯下沉思。
检籍自宋朝后期开始,到本朝更为严格,先皇设校籍官,专门清查伪造士籍者,一经查出,一律发配戍边或者征做劳役,引得民怨沸腾。新帝登基以来,不仅沿用先皇政策,而且更为严厉。
彼时,士族享有特权,低税赋,免徭役,于是众多庶族贿赂官员,改换庶籍,导致国家税收下降,兵役短缺。为除弊端,先皇以宋元嘉27年为准,严查户籍,凡不合格者,一律改正,是为“却籍”。
清查下来,被却籍者何止千万,民急生变,甚至闹出叛乱。
历辰阳整了整案上书卷,忧愁更甚。虽说改换户籍者违法在先,但是已然更改多年,况且有能力更改者,多为有钱有势之人,其中不乏富商地主,再将他们户籍改为庶籍,引来的反弹可想而知。他们的反抗也比普通平民百姓激烈和有效得多。
若想长治久安,势必废除检籍。她与楚涉江不谋而合。
于是,笔走龙蛇,洋洋洒洒数千言,历辰阳痛陈检籍之弊。
天子将奏折一把扔在地上,怒容满面,咆哮出声:“历辰阳居功自傲,目无圣上,竟敢出此大逆不道之言。”
朝堂之上,天子面色阴沉,痛斥历辰阳倨傲、目无法纪,为罪民开脱。
百官震惊,集体下跪。
历辰阳却独自站起,朗声而道:“臣虽为武将,却也知君为峰,民为山,若无群山连绵,何来山峰挺拔?陛下贵为天子,为天下计,便是为民计。”
天子震怒,呼喝左右:“脱去他的官服,摘去冠冕,打为平民。”
楚涉江跪地而出,以死相谏,力保历辰阳。眼见楚涉江出头,跟随历辰阳的武将才纷纷替其求情。
历辰阳的官位到底是保住了,可是流言传满了整个京师。说楚涉江为救历辰阳不惜一死;说两人情深意重,早已是说不清道不明的关系;又说两人政见吻合,其实是一唱一和,为却籍者奔走。
民间更是感念两人恩德,编成歌谣,传唱二人故事。故事里,二人皆是天上星宿临凡,救民于水火,但是遭人陷害,二人难以双宿双栖。
连皇后亦亲自来问,历夫人垂了头,多想靠在姐姐身上大哭一场,为何她为历家绵延香火,主持中馈,劳心劳力,可是所有人却说他和她才是天生一对?
可是端庄惯了,她只是微微一笑:“市井流言而已。”
历辰阳在朝堂上碰见楚涉江,两个人的目光刚刚交汇,却逃一样迅速闪开,连打个招呼都要引来旁人一番探究和指指点点。
历辰阳的话越发少了,表情越发凝重。之后,他自请镇守边关,举家搬迁,再不轻易进京。
银白的月光照着榻前散乱的布鞋。挽妆发出均匀的呼吸,聂如风一双黑白分明的眼睛仍在滴溜溜地转。
她起身,穿衣,推门,一闪而出。
历辰阳与历重光在花厅对酌,醇香的酒气勾引着黑瓦之上聂如风肚中的酒虫。她艰难地吞了口吐沫,安慰自己这趟差事结束以后,定要寻那二十年陈酿的杜康来犒劳自己。
“你娘亲对你的终身大事,还有仕途,一直颇为担心。”历辰阳开口提到。
历重光灌了一口酒,轻风乍起,发丝拂过左脸,又散落至肩头:“说来是孩儿不孝,但是却无法违背心意,去走娘亲设想的道路。”
他的白袍映着如水月光,一张脸如同刀刻出来的:“我去过那么多地方,却始终觉得万里山川还值得我一步步接着走。”
“那人呢?也没有人让你想停留么?”历辰阳突然笑得有些狡黠,历重光今年已经二十六了,怎可能没有一个挂在心上的姑娘?
他端着酒杯的手顿了顿,若有所思般说道:“是有一个姑娘,蛮有意思。”眼前浮现起一个红衣身影,他不自觉笑了笑。
聂如风伏在屋顶上,将他父子二人的话一句也没有漏掉。听见历重光的话,突然心头一喜,不禁想到这个姑娘大约是指自己罢。
历重光将杯中酒一饮而尽,却觉得有些许苦涩,垂下头,一手把玩着空杯,“只是,她已经有了心上人。”
聂如风的心如被重锤集中,震得五脏六腑都要碎了,原来不是自己!只因她自己心中并无其他人,适才听到历重光说喜欢的姑娘已有意中人,便直觉那姑娘不是自己。哪里想到竟是他误会自己已有心上人。
她一颗心似从高空跌落,还以为他那么竭尽全力来救自己,应该是有两分情意。原来不是啊!是了,他一向对谁都是很好的,在路边见了只受伤的狗都要救上一救的。
可是,可是她聂如风又不是狗!
转念一想,又是哪个不长眼的姑娘,竟然放着历重光这样好的儿郎不上心,偏偏去牵挂哪里不知所谓的男人!看来历重光哪哪都好,就是眼光不够好,放着自己这么好的姑娘不喜欢,跑去搞单相思!
虽然心潮起伏,又是难过又是失望,聂如风的身体却绷得紧紧的,脊背微微弓起,呼吸轻微。饶是历辰阳这等高手,仍是没发现有人一直匍匐在屋顶。
第二天一大早,精神百倍的聂如风吓了挽妆一大跳。
她摸了摸聂如风的额头,奇怪到:“怎么这么红光满面,从来没见你这么精神过,像是打了鸡血一般。”说着,她将聂如风转了个圈,认认真真研究了一番。
聂如风扫开她的手,“有什么好奇怪,认真做事不好么?”
挽妆又狐疑地看了她一眼。
不好么?聂如风从小最擅长的事情,便是在越伤心的时候,笑得越开怀,越能集中精神做好一件事,或者杀掉一个人。
她的心底有一个洞。她将所有伤心难过埋葬其中,不给别人看,也不给自己看。一回头,便能戴上喜笑颜开的面具,与世人尽欢。
她不敢有弱点,不敢露出把柄,因为那会要了自己的命。
“赶快,做事,做事。”她拉着挽妆出去,“夫人昨天赏的裙子可真好看,你以前得过不少罢?”一脸艳羡,像极了没见过世面的小丫头。
繁琐却不甚沉重的一天。聂如风捏了捏肩膀,裹在被子里,辗转反侧。
她想,她跟历重光之间的纠葛终会解决。她要找到那个姑娘,把刀架在她脖子上,恶狠狠地告诉她,如果不开开心心跟历重光在一起,就划花她漂亮的脸蛋。他喜欢的姑娘,应该有一张漂亮的脸罢。
这样想着,她才略有睡意。上下眼皮正要打架,衣袖却鼓动起来,一起一伏,像是催促她赶紧起身。睡意一瞬间消退了。
历辰阳终于有所行动了。
这么晚,他会去哪里?要做什么?
聂如风一骨碌爬起来,循着白点追去。
下雪了,屋顶分外地滑。聂如风在黑沉沉的屋顶上转来转去,始终无法确定历辰阳的位置。她皱紧了眉头,眼里凶光大盛,像是要杀人一般。
这一片是池塘,只建了一座沧浪亭,用于夏季乘凉赏荷。他人就在这里,怎么就是看不见人影,亦听不到声音?聂如风的手冻得发红,鼻子很快变的脆脆的,冷得似乎一碰就要掉下去。
她轻轻一跃,跳至门口,里面黑黢黢一片。
她推开门,走进去,左摸摸,右敲敲。
这里肯定有密室,只是不知道机关在哪里。而且,若是自己贸然进入密室,碰到历辰阳如何是好?可是,《河图洛书》可能就在这下面。
聂如风正左右踟蹰,突然感应到历辰阳越来越近,于是一个闪身出了屋子,一跃而上房顶。
历辰阳从一扇书架后转了出来,面色沉郁。
白日里,他收到一封书信,来自京师的加急快件。娟秀却有些潦草的字迹,显然是仓促写成,警告他,传言说他藏有《河图洛书》,已经有人闻之而动,小心,小心!
虽然没有署名,他却一眼看出来了。这分明是她的笔迹,楚涉江。
有一年喝多了酒,月光像一匹白练铺在脸上。他依稀听到有人问他,你最想回到哪一年?
他想了一想,默默答道,回到二十四岁那年罢。
那年在做什么?
平江州乱。
兵荒马乱,有何特别,值得如此怀念?
那年,与楚涉江一起,追缴叛将。他们身陷敌境,第一次听说《河图洛书》重现人世。
“哎呀,我想起来上回父亲交代我的事情还没回话,我回头再来看母亲。”历重光说着,赶紧立起身来,忙不迭朝外走。
“唉……等等,我还没说完呐。”历夫人出声制止。
“回头再说。”哪里留得住历重光,他一阵风似的去了。
聂如风憋住笑,将茶递给历夫人,才与挽妆一起告退,先行下去整理衣物。
历夫人手一挥,回身独自坐在榻上,不禁又想起太极殿的那场宴席。尽管已经过去那么多年,尽管自己与将军已经儿女成群,尽管她以为自己的幸福固若金汤,在他们俩相见的那一面,她能够感受到所有人探究好奇的目光。哪怕他和她甚至未曾共同举杯对饮,未曾目光交汇,似乎仍像演了一场酣畅淋漓的对手戏,激发了在场众人的无穷想象。
最苦涩的莫过于,那一霎那,作为堂堂正正的将军夫人,自己竟然心虚了。
上一次这样自乱阵脚是在八年前。
她的姐夫萧赜继位三年整。正月期间,百官进京朝正(当时习俗,正月期间拜皇帝),建康城十里繁华,大雪茫茫中人来人往,络绎不绝。挑担的货郎走街串巷。绸缎铺、珠玩店、客栈酒楼,天下货物集于一市,人满为患。
新春的鞭炮声里,八百里加急快件。
“报!会稷唐禹之结党数百人,举兵暴动,富阳失守。”
正举杯欢饮的会稽太守王敬则手一抖,双膝一软,整个人与手中酒杯一起跌落在地。
天子震怒,朝堂上百官噤声。王太守战战兢兢,长跪不敢起。昨日与他一同饮酒的张太守第一个站出来。
“王敬则玩忽职守,治下无方,才引得暴民作乱。身为臣子,不仅不能为君分忧,反而给陛下,给百姓带来无妄之灾,其罪当诛。”义正辞严,振聋发聩,全然不记得昨夜与王太守推杯换盏,称兄道弟。
楚涉江站在不远处,低眉敛额,心里却不屑地嗤了一声。暴*乱理由,人人都知道地清楚,乃是被却籍者不满检籍政策,求告无门,不得不反,而这政策的制定者与坚定推行者正是皇上本人。自然不能说皇上一时糊涂导致了暴*乱,张太守此时跳出来,将责任全部归于王敬则,正是全了天子脸面。想必在圣上面前博了个好印象罢。
天子眼底闪过一抹难以察觉的满意之色,这种“善解人意”的臣子真是让人心内熨帖。
张太守舔了舔嘴唇,恭恭敬敬退回队伍中。今天这一幕演得甚好,真是时来运转。天时地利人和,他抓机会抓得很是精准。
想张太守所辖地区山穷水恶,而那会稽郡想来富庶,怕是垂涎已久了罢。
嗡嗡之声顿起,皆是对王敬则口诛笔伐,严厉声讨。
他跪在地上,连脊髓都冷了。
历辰阳越众而出,不说责任功过,只是自请领兵前往平乱。天子满意地点点头,有人出来背黑锅不难,关键还是要有人出来收拾烂摊子。
历辰阳领禁军三千前往平叛。一路上,噩耗接连而来,桐庐、钱塘、余杭相继失守。唐禹之自立为帝,建了行宫,设了百官。
他又愤怒,又觉得可笑。唐禹之麾下皆是平头百姓,识字的人都不多,行军对战之中毫无章法可言,在禁军面前抱头鼠窜,毫无还击之力。
这一场平乱毫无悬念。
关键却是不在于平乱,而在于检籍。
他手里握着楚涉江写来的信,在灯下沉思。
检籍自宋朝后期开始,到本朝更为严格,先皇设校籍官,专门清查伪造士籍者,一经查出,一律发配戍边或者征做劳役,引得民怨沸腾。新帝登基以来,不仅沿用先皇政策,而且更为严厉。
彼时,士族享有特权,低税赋,免徭役,于是众多庶族贿赂官员,改换庶籍,导致国家税收下降,兵役短缺。为除弊端,先皇以宋元嘉27年为准,严查户籍,凡不合格者,一律改正,是为“却籍”。
清查下来,被却籍者何止千万,民急生变,甚至闹出叛乱。
历辰阳整了整案上书卷,忧愁更甚。虽说改换户籍者违法在先,但是已然更改多年,况且有能力更改者,多为有钱有势之人,其中不乏富商地主,再将他们户籍改为庶籍,引来的反弹可想而知。他们的反抗也比普通平民百姓激烈和有效得多。
若想长治久安,势必废除检籍。她与楚涉江不谋而合。
于是,笔走龙蛇,洋洋洒洒数千言,历辰阳痛陈检籍之弊。
天子将奏折一把扔在地上,怒容满面,咆哮出声:“历辰阳居功自傲,目无圣上,竟敢出此大逆不道之言。”
朝堂之上,天子面色阴沉,痛斥历辰阳倨傲、目无法纪,为罪民开脱。
百官震惊,集体下跪。
历辰阳却独自站起,朗声而道:“臣虽为武将,却也知君为峰,民为山,若无群山连绵,何来山峰挺拔?陛下贵为天子,为天下计,便是为民计。”
天子震怒,呼喝左右:“脱去他的官服,摘去冠冕,打为平民。”
楚涉江跪地而出,以死相谏,力保历辰阳。眼见楚涉江出头,跟随历辰阳的武将才纷纷替其求情。
历辰阳的官位到底是保住了,可是流言传满了整个京师。说楚涉江为救历辰阳不惜一死;说两人情深意重,早已是说不清道不明的关系;又说两人政见吻合,其实是一唱一和,为却籍者奔走。
民间更是感念两人恩德,编成歌谣,传唱二人故事。故事里,二人皆是天上星宿临凡,救民于水火,但是遭人陷害,二人难以双宿双栖。
连皇后亦亲自来问,历夫人垂了头,多想靠在姐姐身上大哭一场,为何她为历家绵延香火,主持中馈,劳心劳力,可是所有人却说他和她才是天生一对?
可是端庄惯了,她只是微微一笑:“市井流言而已。”
历辰阳在朝堂上碰见楚涉江,两个人的目光刚刚交汇,却逃一样迅速闪开,连打个招呼都要引来旁人一番探究和指指点点。
历辰阳的话越发少了,表情越发凝重。之后,他自请镇守边关,举家搬迁,再不轻易进京。
银白的月光照着榻前散乱的布鞋。挽妆发出均匀的呼吸,聂如风一双黑白分明的眼睛仍在滴溜溜地转。
她起身,穿衣,推门,一闪而出。
历辰阳与历重光在花厅对酌,醇香的酒气勾引着黑瓦之上聂如风肚中的酒虫。她艰难地吞了口吐沫,安慰自己这趟差事结束以后,定要寻那二十年陈酿的杜康来犒劳自己。
“你娘亲对你的终身大事,还有仕途,一直颇为担心。”历辰阳开口提到。
历重光灌了一口酒,轻风乍起,发丝拂过左脸,又散落至肩头:“说来是孩儿不孝,但是却无法违背心意,去走娘亲设想的道路。”
他的白袍映着如水月光,一张脸如同刀刻出来的:“我去过那么多地方,却始终觉得万里山川还值得我一步步接着走。”
“那人呢?也没有人让你想停留么?”历辰阳突然笑得有些狡黠,历重光今年已经二十六了,怎可能没有一个挂在心上的姑娘?
他端着酒杯的手顿了顿,若有所思般说道:“是有一个姑娘,蛮有意思。”眼前浮现起一个红衣身影,他不自觉笑了笑。
聂如风伏在屋顶上,将他父子二人的话一句也没有漏掉。听见历重光的话,突然心头一喜,不禁想到这个姑娘大约是指自己罢。
历重光将杯中酒一饮而尽,却觉得有些许苦涩,垂下头,一手把玩着空杯,“只是,她已经有了心上人。”
聂如风的心如被重锤集中,震得五脏六腑都要碎了,原来不是自己!只因她自己心中并无其他人,适才听到历重光说喜欢的姑娘已有意中人,便直觉那姑娘不是自己。哪里想到竟是他误会自己已有心上人。
她一颗心似从高空跌落,还以为他那么竭尽全力来救自己,应该是有两分情意。原来不是啊!是了,他一向对谁都是很好的,在路边见了只受伤的狗都要救上一救的。
可是,可是她聂如风又不是狗!
转念一想,又是哪个不长眼的姑娘,竟然放着历重光这样好的儿郎不上心,偏偏去牵挂哪里不知所谓的男人!看来历重光哪哪都好,就是眼光不够好,放着自己这么好的姑娘不喜欢,跑去搞单相思!
虽然心潮起伏,又是难过又是失望,聂如风的身体却绷得紧紧的,脊背微微弓起,呼吸轻微。饶是历辰阳这等高手,仍是没发现有人一直匍匐在屋顶。
第二天一大早,精神百倍的聂如风吓了挽妆一大跳。
她摸了摸聂如风的额头,奇怪到:“怎么这么红光满面,从来没见你这么精神过,像是打了鸡血一般。”说着,她将聂如风转了个圈,认认真真研究了一番。
聂如风扫开她的手,“有什么好奇怪,认真做事不好么?”
挽妆又狐疑地看了她一眼。
不好么?聂如风从小最擅长的事情,便是在越伤心的时候,笑得越开怀,越能集中精神做好一件事,或者杀掉一个人。
她的心底有一个洞。她将所有伤心难过埋葬其中,不给别人看,也不给自己看。一回头,便能戴上喜笑颜开的面具,与世人尽欢。
她不敢有弱点,不敢露出把柄,因为那会要了自己的命。
“赶快,做事,做事。”她拉着挽妆出去,“夫人昨天赏的裙子可真好看,你以前得过不少罢?”一脸艳羡,像极了没见过世面的小丫头。
繁琐却不甚沉重的一天。聂如风捏了捏肩膀,裹在被子里,辗转反侧。
她想,她跟历重光之间的纠葛终会解决。她要找到那个姑娘,把刀架在她脖子上,恶狠狠地告诉她,如果不开开心心跟历重光在一起,就划花她漂亮的脸蛋。他喜欢的姑娘,应该有一张漂亮的脸罢。
这样想着,她才略有睡意。上下眼皮正要打架,衣袖却鼓动起来,一起一伏,像是催促她赶紧起身。睡意一瞬间消退了。
历辰阳终于有所行动了。
这么晚,他会去哪里?要做什么?
聂如风一骨碌爬起来,循着白点追去。
下雪了,屋顶分外地滑。聂如风在黑沉沉的屋顶上转来转去,始终无法确定历辰阳的位置。她皱紧了眉头,眼里凶光大盛,像是要杀人一般。
这一片是池塘,只建了一座沧浪亭,用于夏季乘凉赏荷。他人就在这里,怎么就是看不见人影,亦听不到声音?聂如风的手冻得发红,鼻子很快变的脆脆的,冷得似乎一碰就要掉下去。
她轻轻一跃,跳至门口,里面黑黢黢一片。
她推开门,走进去,左摸摸,右敲敲。
这里肯定有密室,只是不知道机关在哪里。而且,若是自己贸然进入密室,碰到历辰阳如何是好?可是,《河图洛书》可能就在这下面。
聂如风正左右踟蹰,突然感应到历辰阳越来越近,于是一个闪身出了屋子,一跃而上房顶。
历辰阳从一扇书架后转了出来,面色沉郁。
白日里,他收到一封书信,来自京师的加急快件。娟秀却有些潦草的字迹,显然是仓促写成,警告他,传言说他藏有《河图洛书》,已经有人闻之而动,小心,小心!
虽然没有署名,他却一眼看出来了。这分明是她的笔迹,楚涉江。
有一年喝多了酒,月光像一匹白练铺在脸上。他依稀听到有人问他,你最想回到哪一年?
他想了一想,默默答道,回到二十四岁那年罢。
那年在做什么?
平江州乱。
兵荒马乱,有何特别,值得如此怀念?
那年,与楚涉江一起,追缴叛将。他们身陷敌境,第一次听说《河图洛书》重现人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