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7|1.28|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盛唐风华、银狐、逆鳞、续南明、大明1617
海娜小说网 www.hainazuche.com,最快更新一代武后最新章节!
次日,再上朝。
萧安就说到了阵亡将士抚恤银两之事,请户部尽快调出银两发放下去。
阵亡将士最低五两期,并不是一个小数目,要一两万人加起来更不是小数目,户部尚书不得不站出来道:“陛下,因这一年多的战事,户部负责筹集粮草等,又有之前发放抚恤银。此回兵部报在户部的账目,有十万余两,户部还未曾秋收,这笔银子一时间实在是拿不出来啊。”
十万两银子,于之前的户部,也不过是九牛一毛,可如今确实是不行了,户部尚书道:“还请陛下裁决。”
裁决什么呢?
户部没银子了,不只是朝廷里打仗这一年多花费了许多,还有之前没多久江南遭灾,江南人口众多,都是要吃饭的,就是混着沙子,也得给每人一天一顿稀饭才行。
而商户们手中的粮食,也大多流向了边关,并无多少可用到江南,如此压力之下,国库为了四处购买别处没有受灾害之地的存食,也出了一大笔血的。
在这之前,户部还在与皇帝请示,是否约束江南种植棉花面积,好让江南不至于灾害之时无存粮可应急。
皇帝揉了揉头,之前江南水患之时,朝廷就已经有了不允边关再动武之说,后来为江南筹集灾粮,他才登基,为不伤民心,也并未要求别处百姓无偿供粮,全数令户部出了银子购买,如今户部不想出这十万,也实属正常。倒不是户部真拿不出这十万银子,而是户部要用的地方太多了,一笔一笔的都是出账,却不到进账之时。
皇帝沉默不语,朝臣也纷纷说着朝廷之艰辛,萧安不得不开口道:“阵亡将士,为的是谁死守边关,驱逐蛮子?为的是陛下,为的是天下百姓!可有没有为的也有诸公?百姓服兵役,略有薄产之家为免兵役也出钱财,只有诸公因有功名在身,全家得以免除兵役。边关两万男儿,为了诸公能安稳站在此处,抛头撒血,战死不渝。如今诸公连予他们家人一份安慰也不想,是否欺人太甚!”
“五两银子,一条命也就如此低廉。不值诸公一双鞋面,更不值诸公一月茶水!想这些男儿当初若无兵役,就是在家种地,上山打猎,这五两银子也不过几年就能赚得!何须去边关卖命,做了天大的好事,也没人领情,只当他们是应当的?”萧安冷喝道。
“边关十余万男儿,无人不是妈生父母养!谁人上无双老下无弱弟?诸公每日上朝端的是为国为民,为何连这点怜悯也没有?边关十万将士,竟不如诸公内宅仆人!仆人生老病亡,还得主家几两碎银安抚!”
“陛下,边关十万男儿,也是陛下的臣民呐!”萧安说得义愤,脸庞已泪流满面。
这事其实不用闹到这个地步的,户部尚书他只是顺口叫个穷而已,只是想让皇帝看见自己的辛苦,让皇帝明白国库银子不多,没事儿少耗费一点,可哪是说不给阵亡将士抚恤银之事呢!
户部尚书赶紧上前,也顾不得什么男女大别了,他比萧安亲爹年纪还大呢,掏出袖中干净的手帕给萧安,连忙叫屈,“萧元帅这话说到哪去了?何至于此!何至于此啊!户部困难元帅你也知道,可也不是说不给,不过是延迟一两月,等秋收后,定然是要往下发的。”
萧安这一哭,得了哦,满朝文武都被骂了,这还是脾气好哦,脾气不好下朝找人蒙着米袋子打人的时候也有哦。
这鼻头一红,眼睫微闪,紧抿嘴角一脸严肃,没有半分让人觉得扭捏的模样,说得是心酸,脸上也一脸的心酸,就是皇帝也都忍不住落下了眼泪,“是朕之罪!”
完了,户部尚书暗想,新帝登基才一年多,能有什么罪,有罪也是臣子的罪!
噗通噗通的一长串,臣子们的膝盖就跪下来了,纷纷道:“陛下,是臣等有罪。”
群臣有什么罪?
国库不丰是事实,边关打仗太耗费也是事实,江南水患更是事实,老百姓的存粮被商贾高价收得流向边关是事实,皇帝不忍百姓受苦,愿意花银子寻百姓买口粮救助江南也是事实。
虽然群臣们各自都带了些小心思,可从大义上他们是没错的,反而是皇帝支持萧安有些穷兵黩武了。
皇帝只得道:“诸位的忠心,朕都知晓。国库空虚,朕也明白。边关的艰辛,朕更是清楚。”
就是绝口不提十万银子能不能从他内库里出,不过皇帝内库里,也不可能有多少银子,也大多都是些平时看着老值钱,要真到卖钱的时候就不值钱的东西。
皇帝与萧安道:“萧卿啊,那也是朕的子民,边关将士为守国门阵亡,朕也心中悲痛不已。但这笔银子,缓上两月,想也是无碍的。”
人也死了,就是要发银子下去,早发与晚发有什么区别?萧安这还是冲动了一些,户部尚书每发一笔银子都得叫一回穷,谁还不知道谁啊!
其实萧安闹这一场,倒不是真怕户部不出银子,而是别有目的。
“朝廷艰难,臣也是知道的,也并未说是朝廷想要赖掉这笔银子。只是臣想起边关的将士的艰难,难免就失态了。”萧安也退了一步。
不过朝廷延迟延迟再延迟的事情,倒也不是没发生过,总是有些意外比这些抚恤更重要的。
她要不闹一闹,后来你那要银子,我那要银子,要把这笔银子拖到哪一日去就难说了。
皇帝与萧安保证,“萧卿放心,这一笔银子,年内怎么都会放下去的,若不能,朕将户部尚书下罪!”
户部尚书是怎么样都得躺枪了,反正也不能更坏了,跟着萧安保证道:“萧元帅且放心,此事定然不会有错的。”
萧安这才放心,与皇帝道:“如此,臣也放心了,总不能让边关将士十余万寒了心。”
户部尚书暗想,也就你当元帅的时候,我这户部出血得最快最多,这要还寒心,天下就得完了。
当然,萧安也得趁机提出条件来,“还有一事,臣想请陛下恩准。”
皇帝点头,“说。”
只要别扯什么边关将士寒心,满朝文武都不是好东西就好。边关将士是为老百姓守边关的,这是大义;是为皇帝守边关的,这是大忠。当然守边关里保护的人里面也有群臣,这个就不好说了,也不怪群臣不敢搭话。
“臣请陛下到时请专人送发这笔银子,务必将此笔银子下发在阵亡将士家属手中。”萧安道。
萧安这一回来,就开始得罪人了。
户部发银子出去,发到地方知府手中的时候是一个数,知府发到县令手中之时是一个数,县令发到下面时是一个数,各地里长手里是一个数,最后到达阵亡将士家属手中又是另一个数了。
这里面多少弯弯绕绕,就是皇帝都未必愿意去查,她干脆就绝了他们的路了。
十万银子,发到最后许有五万就是万幸,被吞没的五万一层一层下去虽各自分得也不会很多,但蚊子腿也是肉,谁也不嫌弃肉少啊,这可真是得罪人的活儿。
别说萧安要断人家的路,就是皇帝答应了,这活儿怕也没人愿意干,毕竟此事一旦形成惯例,断的就不是蚊子腿而是大块肉了,干事儿的都得担心自己被人报复。
皇帝也想清明吏治,可并不是这个时候,毕竟朝廷里战事才了,江南水患方平,不好引起人心惶惶。
但萧安代表的是边关的十多万将士的民意,他也不可能拒绝,就道:“如此也可。”
君子一诺,一字千金。
话虽是这么说,可最后到底如何,只要不是写在白纸黑字上的,都是会变的,还是先把这人哄了再说才好。何况就是白纸黑字,最后也有变的呢。
等着散朝,皇帝召萧安与程谨安及常凤在勤政殿见。本也是昨日散朝就见的,然而皇帝也忙着,这才推到了今日。
皇帝问及关外部落情景,程谨安与皇帝细细说了这一年的战果。
因之前蛮子围困九关,还在九关拿下一城,萧安带着人马把蛮子们杀退出关后,蛮子就再也聚不起来了,纷纷随着各部落散去。
程谨安就跟常凤带着两万人马,还有之前三关和六关里的约莫三四万人马一道,在草原里杀了半年,先集中兵力把大的部落打散了,然后才随意对之。
随后季节变换,关外部落纷纷前往草原深处,死亡之海的方向前进,程谨安跟常凤又带着三万余兵马紧追着那些部落而去,到春季又跟着杀回来,算得上是把草原上的部落杀得都有些人心惶惶了。
这一路,虽是三万多的将士回来只有两万,阵亡将士差点过了一半,但到底是把蛮子们杀怕了。
如此,就算蛮子不与大庆投降说和,短时间里也不敢与大庆如何。
草原上的血腥之事,极尽残忍,程谨安不想多说,只怕污了圣人的耳,便都点到为止。
皇帝拍着程谨安的肩膀,“谨安之能,果真不容小觑啊!没想到如此年轻,就有此本事了。”
萧安就在旁边插嘴道:“那陛下就赐他个爵位呗!”
皇帝看了萧安一眼,还没跟她算在朝廷上胡说八道的账,哼声道:“还用你说?”
这就是会给了,萧安心里高兴,面上就带了出来。
皇帝本想骂萧安几句,但看着她那只空荡荡的袖口,话到嘴里就变得缓和了一些,“之前阵亡将士的也都做了帐,已经发得七七八八了,怎的这回阵亡一万多人,却要抚恤银十万多了?”
萧安道:“臣想遣散一部分将士。”
皇帝眉头一皱,“裁军让他们回故乡从事田产,本也是应当,只此事还是等些时候了,到底蛮子们都还没所有表示,只怕贸然裁军,会让他们以为大庆边防不足有可再趁之机。”
萧安就道:“并非是裁减军队,而是……有些兵,已经不适合呆在军中了。”
皇帝道:“这话是何意。”
程谨安接过了萧安的话,后面的话还是由他才合适,毕竟敢作敢当,“陛下,臣等在关外一年有余,杀生无数,为绝后患,做过许多有违仁义之事,只恐成诸将士的心疾。那十万银子除了那一万多阵亡将士的抚恤,还有不愿意再留在军中的将士遣散所用。”
有违仁义之事,便是杀生过重,刀下亡魂不知凡几。有的人天性薄凉,心智坚定,杀多少人也不会改其志。有的人,心性柔软,虽是为家国拿起刀枪,不得不杀敌取生,最后还是会心魔缠身,恐成一生噩梦。
后者,就不适合再呆在军队了,而是该回到故乡里,拿着遣散的银子,过着平静的晚年。
新帝也并非是什么都不懂,只听得程谨安一句杀生无数,为绝后患,就知道他们手中沾满了多少人的血,做得有多彻底。
要说有违仁义已经是轻的,要被那些文官听见,史官知晓,只怕换来的就是残暴与屠戮任意二字了。
“有多少,这样的将士?”皇帝语气有些沉重。
程谨安道:“带回两万人,有回乡之心者,恐有七八千。多不是边关之人,自幼不如边关男儿多血性,也不如边关习惯了战事,对蛮子有足够的仇恨。”
生长在边关的军户或者从军的男儿,大多与蛮子有深仇大恨,是怎么杀也报复不够的,心中哪有仁慈,只会有憎恨。
“死者抚恤五两,活着的这些五两可够?”皇帝就道。
死者给家属五两抚恤,也是朝廷的慰籍,有总比没有强,也能让一小家改善一番生活。
而活人离开军中,又是于国有功,并非军龄到了而不再服役,五两银子就此打发,还不如死人,只怕这些将士心中也有不平。
萧安又插嘴道:“程谨安他娘留下的嫁妆,还剩下几万,他本想着再寻朝廷要一点,一人十余两银子,就说是朝廷给的,将人送回去,或是在别处哪,也能买两亩上等田,成家立业总是不难的。这人也安置了,也不怕再成隐患。”
皇帝倒不会小心眼到觉得程谨安拿出自己母亲留下的嫁妆分给那些即将离开的将士是有什么收拢人心之举,何况萧安还说了是以朝廷的名义。
“就你多话。”皇帝瞪了萧安一眼。
让萧安闭嘴了,皇帝才问道程谨安,“那是你母亲留给你的,你又何须如此,朝廷里这点银子还是拿得出来的。”
到底是自己表叔,想着先皇念念不忘,为了这层身份,皇帝都舍不得他没点自家的产业来。
程谨安倒不在乎这个,“臣没有妻室,也没有儿女,银钱也都是身外物,用在哪都是用,总比放在那,便宜别人的强。”
这是宁与外人,不与家贼了。
想起当初在京城里闹的那一出嫁妆的糊涂账,皇帝觉得好笑,又有些心酸,“如今仗也打了,你也该成亲啦。可莫要再推脱了,先陛下就是临终之前,都还记着这件事呢。”
这就是要给程谨安做媒了,虽然当今没有合适的女儿来配,也不可能拿自己的女儿来配,但王室里却还是有些县主郡君的。
程谨安依旧还是拒绝,却是不拿之前那婚约之事说了,只委婉道:“臣这一辈子杀生过重,只怕报应在妻儿身上,这成亲生子之事,还请陛下日后不复再提,臣不想害了别人。”
时人都有些信奉因果之说,程谨安的手里有多少人的血而难以算计,毕竟立场之下也不分冤枉不冤枉的,为的都是各自的家国。
可杀生多了,程谨安身上的杀气太重,还怕克着人家娇贵的姑娘,就是京城里来看他热闹的多,要说真嫁他,只怕都宁愿挂脖子。
杀人如麻,只这四个字都能吓死一堆高门贵女。
当今倒不是先帝的性子,万万没有赐婚的爱好,程谨安不愿意,也只得一叹,“总要续个烟火的,就是正妻不行,随身服侍的总要有一个才好。”
不过小妾这种事,皇帝就不会管了,操心程谨安会不会有后那是先帝在愁的事儿,自己问一句也就罢了。
以程谨安如今的身份,要真想娶,也不是娶不到何意的妻子,无非就是不想娶而已。
皇帝又看了被闭嘴的萧安一眼,硬是觉得其实这两人青梅竹马真的是挺合适的,谁也不嫌弃谁杀生重了。
萧安被皇帝看得背后一阵寒,连忙退了一步,一双眼睛无辜得很。
瞧这装怪的模样,皇帝也想笑,但对上萧安,那点笑就变成训斥了,“要银子就要银子!哪有得罪满朝文武的?你当你还小,不知事,人家心里就不恨你?”
萧安倒是挺直了胸,道:“臣又没说错,五两银子下去,能到阵亡将士家属手中有三两的,就已经是极致了。专人发银,好歹也能有四两吧?一两银子,普通老百姓能花一两年了。”
皇帝点了点萧安的头,“刁钻,朝廷自有朝廷的法度,哪是你说怎么就是怎么的?你得罪了一堆子的人,之后就有你好看的!”
萧安才不怕得罪他们,反而道:“陛下,我欲举荐程谨安为三关主将。陛下以为如何?”
皇帝没想到萧安说到这,竟是与朝廷里有些人声音暗合,就道:“辛辛苦苦拿到手,这么大方就让出来了?”
萧安要权柄捏得不紧,就压不住三关里的人了,这会儿摆出一副不为权势的模样,皇帝就是傻了都不信。
其实萧安也是没办法,道:“臣已不如当初,就是能再上战场,终究不如往日勇猛,如此倒不如换别人,至少能稳军心不散。”
一个不行的将军,如何压得住下面的将士们,萧安也并不是没有经过各种考量,现在的三关和六关一样,将军都是要有强大的武力做后盾的,她失去了一只手,等于失去了一半的武力,甚至还不如当初的一半,不退等着被逼着退,就难看了。
“何况独臂将军,臣也不喜欢这个名号么。”萧安有些委屈道。
因为自己独臂,连太子都不喜欢自己了,可冤得很。
皇帝自然是要命程谨安为三关主将的,自然比那些在朝廷上关系复杂的强,但也不爱听萧安这话,“独臂将军不要,最多也换成是独臂侯爷!”
萧安道:“臣立下这么大的功劳,陛下就不封个公什么的?这也太寒臣的心了!”
皇帝听得萧安这试探的话,道:“就是封个王,你又不成婚,有什么用?能传给子孙后代去?听说你娘怀孕了,这爵位也没听说可以传给旁家姓的。当初你怎的就不顺便跟着姓柳了呢?”
萧安嘴角一扯,“我哪想到有那一日?我爹以前也没跟我说过他喜欢我娘啊!早知道不用改姓魏,我何必还姓萧。”
你不姓萧,你还没那么轻易拿下三关,皇帝心里明白着,但萧安这种外家不喜欢,自家亲爹也不喜欢的德行,还是挺招他喜欢的。
独臣,无人拖累,也不会有私心,可惜就是独臂了,之前皇帝本答应了太子,如今又觉得还是不合适的,想想日后的太子妃是个一只手,到底还是不行。
皇帝心里的心思转了又转,最后跟萧安道:“那十万银子,迟早得给三关的,你也别再耍那些小心眼,以为朝廷跟军中一样看谁的拳头大就行,到底还是要讲理才成。”
萧安道:“臣知错。”
她要真知错就好了,皇帝明白萧安的名堂的,想起昨日太子召了太医之事,就道:“太子今日有些不好,并未上朝,你要没话跟朕说了,去看看他也好。”
到底还是心疼自己病儿子的,太子也是为了先帝才成的病秧子,自己最后顺利登基,没有被多疑的先帝多折磨,也亏得有个儿子在先帝面前说得上话。
萧安倒没什么跟皇帝说的了,反正一时半会儿也说不完,又看了看常凤,道:“陛下,那常凤?”
皇帝道:“走你的吧,朕有眼睛,不会亏待了忠臣!”
萧安这才放心的走了,其实她也想去见太子了,正好还在想寻个什么样的借口,没想到皇帝就命她去探病了,心中倒有些欢喜。
萧安一走,皇帝就看着下面的两人道:“你们运气不错,萧安这孩子,心性纯净,一心都在为你们打算。连自己都要后退一步了。”
程谨安就道:“臣与元帅及常将军自幼一道长大,自是情分非常,常人不可比。”
皇帝却是看向常凤,“常凤如今也并未成婚对吧?听你阿弟说,连婚事也不曾定下?”
常凤以为皇帝要给她赐婚,吓了一跳,忙道:“臣愿替陛下镇守六关,至此一生,死而后已!”
我呸,以为真想跟你们保媒呢。
程谨安还好,男人么,越厉害越有权势,想联姻的就越多,你一个女人,这般的厉害,谁敢娶进门。
皇帝被怄着了,也不过是随口一问而已,这些年轻小将就够能想的。
“虎门无犬子!朕也没想到,本朝治下,竟能有如此多的女将军!也是大庆之福啊!”皇帝感叹,又有些自得道。
这也是实话,自古一朝一代的,每一朝代能出一两个女将军,也就是天幸了,就先帝跟他运气不错,算上先帝时阵亡的萧安她外祖母,这女将都有四个,足可看出这两朝的兴盛来。
特别是,萧安跟这几个,打了个胜仗,自己能有机会拿个几十年休养生息,发展农事经济,万事农为本,百姓能过上好日子,自己百年后史书上能一个文字或者景字都是极为满意的。
皇帝也是坐在这个位置上了,才觉得先帝有时候许多话是很有道理的。
就比如说,这天下之人,也不分男女,对帝王而言,只要有用就成。
这句话放在此时来看,特别的精准,也特别的贴切。
次日,再上朝。
萧安就说到了阵亡将士抚恤银两之事,请户部尽快调出银两发放下去。
阵亡将士最低五两期,并不是一个小数目,要一两万人加起来更不是小数目,户部尚书不得不站出来道:“陛下,因这一年多的战事,户部负责筹集粮草等,又有之前发放抚恤银。此回兵部报在户部的账目,有十万余两,户部还未曾秋收,这笔银子一时间实在是拿不出来啊。”
十万两银子,于之前的户部,也不过是九牛一毛,可如今确实是不行了,户部尚书道:“还请陛下裁决。”
裁决什么呢?
户部没银子了,不只是朝廷里打仗这一年多花费了许多,还有之前没多久江南遭灾,江南人口众多,都是要吃饭的,就是混着沙子,也得给每人一天一顿稀饭才行。
而商户们手中的粮食,也大多流向了边关,并无多少可用到江南,如此压力之下,国库为了四处购买别处没有受灾害之地的存食,也出了一大笔血的。
在这之前,户部还在与皇帝请示,是否约束江南种植棉花面积,好让江南不至于灾害之时无存粮可应急。
皇帝揉了揉头,之前江南水患之时,朝廷就已经有了不允边关再动武之说,后来为江南筹集灾粮,他才登基,为不伤民心,也并未要求别处百姓无偿供粮,全数令户部出了银子购买,如今户部不想出这十万,也实属正常。倒不是户部真拿不出这十万银子,而是户部要用的地方太多了,一笔一笔的都是出账,却不到进账之时。
皇帝沉默不语,朝臣也纷纷说着朝廷之艰辛,萧安不得不开口道:“阵亡将士,为的是谁死守边关,驱逐蛮子?为的是陛下,为的是天下百姓!可有没有为的也有诸公?百姓服兵役,略有薄产之家为免兵役也出钱财,只有诸公因有功名在身,全家得以免除兵役。边关两万男儿,为了诸公能安稳站在此处,抛头撒血,战死不渝。如今诸公连予他们家人一份安慰也不想,是否欺人太甚!”
“五两银子,一条命也就如此低廉。不值诸公一双鞋面,更不值诸公一月茶水!想这些男儿当初若无兵役,就是在家种地,上山打猎,这五两银子也不过几年就能赚得!何须去边关卖命,做了天大的好事,也没人领情,只当他们是应当的?”萧安冷喝道。
“边关十余万男儿,无人不是妈生父母养!谁人上无双老下无弱弟?诸公每日上朝端的是为国为民,为何连这点怜悯也没有?边关十万将士,竟不如诸公内宅仆人!仆人生老病亡,还得主家几两碎银安抚!”
“陛下,边关十万男儿,也是陛下的臣民呐!”萧安说得义愤,脸庞已泪流满面。
这事其实不用闹到这个地步的,户部尚书他只是顺口叫个穷而已,只是想让皇帝看见自己的辛苦,让皇帝明白国库银子不多,没事儿少耗费一点,可哪是说不给阵亡将士抚恤银之事呢!
户部尚书赶紧上前,也顾不得什么男女大别了,他比萧安亲爹年纪还大呢,掏出袖中干净的手帕给萧安,连忙叫屈,“萧元帅这话说到哪去了?何至于此!何至于此啊!户部困难元帅你也知道,可也不是说不给,不过是延迟一两月,等秋收后,定然是要往下发的。”
萧安这一哭,得了哦,满朝文武都被骂了,这还是脾气好哦,脾气不好下朝找人蒙着米袋子打人的时候也有哦。
这鼻头一红,眼睫微闪,紧抿嘴角一脸严肃,没有半分让人觉得扭捏的模样,说得是心酸,脸上也一脸的心酸,就是皇帝也都忍不住落下了眼泪,“是朕之罪!”
完了,户部尚书暗想,新帝登基才一年多,能有什么罪,有罪也是臣子的罪!
噗通噗通的一长串,臣子们的膝盖就跪下来了,纷纷道:“陛下,是臣等有罪。”
群臣有什么罪?
国库不丰是事实,边关打仗太耗费也是事实,江南水患更是事实,老百姓的存粮被商贾高价收得流向边关是事实,皇帝不忍百姓受苦,愿意花银子寻百姓买口粮救助江南也是事实。
虽然群臣们各自都带了些小心思,可从大义上他们是没错的,反而是皇帝支持萧安有些穷兵黩武了。
皇帝只得道:“诸位的忠心,朕都知晓。国库空虚,朕也明白。边关的艰辛,朕更是清楚。”
就是绝口不提十万银子能不能从他内库里出,不过皇帝内库里,也不可能有多少银子,也大多都是些平时看着老值钱,要真到卖钱的时候就不值钱的东西。
皇帝与萧安道:“萧卿啊,那也是朕的子民,边关将士为守国门阵亡,朕也心中悲痛不已。但这笔银子,缓上两月,想也是无碍的。”
人也死了,就是要发银子下去,早发与晚发有什么区别?萧安这还是冲动了一些,户部尚书每发一笔银子都得叫一回穷,谁还不知道谁啊!
其实萧安闹这一场,倒不是真怕户部不出银子,而是别有目的。
“朝廷艰难,臣也是知道的,也并未说是朝廷想要赖掉这笔银子。只是臣想起边关的将士的艰难,难免就失态了。”萧安也退了一步。
不过朝廷延迟延迟再延迟的事情,倒也不是没发生过,总是有些意外比这些抚恤更重要的。
她要不闹一闹,后来你那要银子,我那要银子,要把这笔银子拖到哪一日去就难说了。
皇帝与萧安保证,“萧卿放心,这一笔银子,年内怎么都会放下去的,若不能,朕将户部尚书下罪!”
户部尚书是怎么样都得躺枪了,反正也不能更坏了,跟着萧安保证道:“萧元帅且放心,此事定然不会有错的。”
萧安这才放心,与皇帝道:“如此,臣也放心了,总不能让边关将士十余万寒了心。”
户部尚书暗想,也就你当元帅的时候,我这户部出血得最快最多,这要还寒心,天下就得完了。
当然,萧安也得趁机提出条件来,“还有一事,臣想请陛下恩准。”
皇帝点头,“说。”
只要别扯什么边关将士寒心,满朝文武都不是好东西就好。边关将士是为老百姓守边关的,这是大义;是为皇帝守边关的,这是大忠。当然守边关里保护的人里面也有群臣,这个就不好说了,也不怪群臣不敢搭话。
“臣请陛下到时请专人送发这笔银子,务必将此笔银子下发在阵亡将士家属手中。”萧安道。
萧安这一回来,就开始得罪人了。
户部发银子出去,发到地方知府手中的时候是一个数,知府发到县令手中之时是一个数,县令发到下面时是一个数,各地里长手里是一个数,最后到达阵亡将士家属手中又是另一个数了。
这里面多少弯弯绕绕,就是皇帝都未必愿意去查,她干脆就绝了他们的路了。
十万银子,发到最后许有五万就是万幸,被吞没的五万一层一层下去虽各自分得也不会很多,但蚊子腿也是肉,谁也不嫌弃肉少啊,这可真是得罪人的活儿。
别说萧安要断人家的路,就是皇帝答应了,这活儿怕也没人愿意干,毕竟此事一旦形成惯例,断的就不是蚊子腿而是大块肉了,干事儿的都得担心自己被人报复。
皇帝也想清明吏治,可并不是这个时候,毕竟朝廷里战事才了,江南水患方平,不好引起人心惶惶。
但萧安代表的是边关的十多万将士的民意,他也不可能拒绝,就道:“如此也可。”
君子一诺,一字千金。
话虽是这么说,可最后到底如何,只要不是写在白纸黑字上的,都是会变的,还是先把这人哄了再说才好。何况就是白纸黑字,最后也有变的呢。
等着散朝,皇帝召萧安与程谨安及常凤在勤政殿见。本也是昨日散朝就见的,然而皇帝也忙着,这才推到了今日。
皇帝问及关外部落情景,程谨安与皇帝细细说了这一年的战果。
因之前蛮子围困九关,还在九关拿下一城,萧安带着人马把蛮子们杀退出关后,蛮子就再也聚不起来了,纷纷随着各部落散去。
程谨安就跟常凤带着两万人马,还有之前三关和六关里的约莫三四万人马一道,在草原里杀了半年,先集中兵力把大的部落打散了,然后才随意对之。
随后季节变换,关外部落纷纷前往草原深处,死亡之海的方向前进,程谨安跟常凤又带着三万余兵马紧追着那些部落而去,到春季又跟着杀回来,算得上是把草原上的部落杀得都有些人心惶惶了。
这一路,虽是三万多的将士回来只有两万,阵亡将士差点过了一半,但到底是把蛮子们杀怕了。
如此,就算蛮子不与大庆投降说和,短时间里也不敢与大庆如何。
草原上的血腥之事,极尽残忍,程谨安不想多说,只怕污了圣人的耳,便都点到为止。
皇帝拍着程谨安的肩膀,“谨安之能,果真不容小觑啊!没想到如此年轻,就有此本事了。”
萧安就在旁边插嘴道:“那陛下就赐他个爵位呗!”
皇帝看了萧安一眼,还没跟她算在朝廷上胡说八道的账,哼声道:“还用你说?”
这就是会给了,萧安心里高兴,面上就带了出来。
皇帝本想骂萧安几句,但看着她那只空荡荡的袖口,话到嘴里就变得缓和了一些,“之前阵亡将士的也都做了帐,已经发得七七八八了,怎的这回阵亡一万多人,却要抚恤银十万多了?”
萧安道:“臣想遣散一部分将士。”
皇帝眉头一皱,“裁军让他们回故乡从事田产,本也是应当,只此事还是等些时候了,到底蛮子们都还没所有表示,只怕贸然裁军,会让他们以为大庆边防不足有可再趁之机。”
萧安就道:“并非是裁减军队,而是……有些兵,已经不适合呆在军中了。”
皇帝道:“这话是何意。”
程谨安接过了萧安的话,后面的话还是由他才合适,毕竟敢作敢当,“陛下,臣等在关外一年有余,杀生无数,为绝后患,做过许多有违仁义之事,只恐成诸将士的心疾。那十万银子除了那一万多阵亡将士的抚恤,还有不愿意再留在军中的将士遣散所用。”
有违仁义之事,便是杀生过重,刀下亡魂不知凡几。有的人天性薄凉,心智坚定,杀多少人也不会改其志。有的人,心性柔软,虽是为家国拿起刀枪,不得不杀敌取生,最后还是会心魔缠身,恐成一生噩梦。
后者,就不适合再呆在军队了,而是该回到故乡里,拿着遣散的银子,过着平静的晚年。
新帝也并非是什么都不懂,只听得程谨安一句杀生无数,为绝后患,就知道他们手中沾满了多少人的血,做得有多彻底。
要说有违仁义已经是轻的,要被那些文官听见,史官知晓,只怕换来的就是残暴与屠戮任意二字了。
“有多少,这样的将士?”皇帝语气有些沉重。
程谨安道:“带回两万人,有回乡之心者,恐有七八千。多不是边关之人,自幼不如边关男儿多血性,也不如边关习惯了战事,对蛮子有足够的仇恨。”
生长在边关的军户或者从军的男儿,大多与蛮子有深仇大恨,是怎么杀也报复不够的,心中哪有仁慈,只会有憎恨。
“死者抚恤五两,活着的这些五两可够?”皇帝就道。
死者给家属五两抚恤,也是朝廷的慰籍,有总比没有强,也能让一小家改善一番生活。
而活人离开军中,又是于国有功,并非军龄到了而不再服役,五两银子就此打发,还不如死人,只怕这些将士心中也有不平。
萧安又插嘴道:“程谨安他娘留下的嫁妆,还剩下几万,他本想着再寻朝廷要一点,一人十余两银子,就说是朝廷给的,将人送回去,或是在别处哪,也能买两亩上等田,成家立业总是不难的。这人也安置了,也不怕再成隐患。”
皇帝倒不会小心眼到觉得程谨安拿出自己母亲留下的嫁妆分给那些即将离开的将士是有什么收拢人心之举,何况萧安还说了是以朝廷的名义。
“就你多话。”皇帝瞪了萧安一眼。
让萧安闭嘴了,皇帝才问道程谨安,“那是你母亲留给你的,你又何须如此,朝廷里这点银子还是拿得出来的。”
到底是自己表叔,想着先皇念念不忘,为了这层身份,皇帝都舍不得他没点自家的产业来。
程谨安倒不在乎这个,“臣没有妻室,也没有儿女,银钱也都是身外物,用在哪都是用,总比放在那,便宜别人的强。”
这是宁与外人,不与家贼了。
想起当初在京城里闹的那一出嫁妆的糊涂账,皇帝觉得好笑,又有些心酸,“如今仗也打了,你也该成亲啦。可莫要再推脱了,先陛下就是临终之前,都还记着这件事呢。”
这就是要给程谨安做媒了,虽然当今没有合适的女儿来配,也不可能拿自己的女儿来配,但王室里却还是有些县主郡君的。
程谨安依旧还是拒绝,却是不拿之前那婚约之事说了,只委婉道:“臣这一辈子杀生过重,只怕报应在妻儿身上,这成亲生子之事,还请陛下日后不复再提,臣不想害了别人。”
时人都有些信奉因果之说,程谨安的手里有多少人的血而难以算计,毕竟立场之下也不分冤枉不冤枉的,为的都是各自的家国。
可杀生多了,程谨安身上的杀气太重,还怕克着人家娇贵的姑娘,就是京城里来看他热闹的多,要说真嫁他,只怕都宁愿挂脖子。
杀人如麻,只这四个字都能吓死一堆高门贵女。
当今倒不是先帝的性子,万万没有赐婚的爱好,程谨安不愿意,也只得一叹,“总要续个烟火的,就是正妻不行,随身服侍的总要有一个才好。”
不过小妾这种事,皇帝就不会管了,操心程谨安会不会有后那是先帝在愁的事儿,自己问一句也就罢了。
以程谨安如今的身份,要真想娶,也不是娶不到何意的妻子,无非就是不想娶而已。
皇帝又看了被闭嘴的萧安一眼,硬是觉得其实这两人青梅竹马真的是挺合适的,谁也不嫌弃谁杀生重了。
萧安被皇帝看得背后一阵寒,连忙退了一步,一双眼睛无辜得很。
瞧这装怪的模样,皇帝也想笑,但对上萧安,那点笑就变成训斥了,“要银子就要银子!哪有得罪满朝文武的?你当你还小,不知事,人家心里就不恨你?”
萧安倒是挺直了胸,道:“臣又没说错,五两银子下去,能到阵亡将士家属手中有三两的,就已经是极致了。专人发银,好歹也能有四两吧?一两银子,普通老百姓能花一两年了。”
皇帝点了点萧安的头,“刁钻,朝廷自有朝廷的法度,哪是你说怎么就是怎么的?你得罪了一堆子的人,之后就有你好看的!”
萧安才不怕得罪他们,反而道:“陛下,我欲举荐程谨安为三关主将。陛下以为如何?”
皇帝没想到萧安说到这,竟是与朝廷里有些人声音暗合,就道:“辛辛苦苦拿到手,这么大方就让出来了?”
萧安要权柄捏得不紧,就压不住三关里的人了,这会儿摆出一副不为权势的模样,皇帝就是傻了都不信。
其实萧安也是没办法,道:“臣已不如当初,就是能再上战场,终究不如往日勇猛,如此倒不如换别人,至少能稳军心不散。”
一个不行的将军,如何压得住下面的将士们,萧安也并不是没有经过各种考量,现在的三关和六关一样,将军都是要有强大的武力做后盾的,她失去了一只手,等于失去了一半的武力,甚至还不如当初的一半,不退等着被逼着退,就难看了。
“何况独臂将军,臣也不喜欢这个名号么。”萧安有些委屈道。
因为自己独臂,连太子都不喜欢自己了,可冤得很。
皇帝自然是要命程谨安为三关主将的,自然比那些在朝廷上关系复杂的强,但也不爱听萧安这话,“独臂将军不要,最多也换成是独臂侯爷!”
萧安道:“臣立下这么大的功劳,陛下就不封个公什么的?这也太寒臣的心了!”
皇帝听得萧安这试探的话,道:“就是封个王,你又不成婚,有什么用?能传给子孙后代去?听说你娘怀孕了,这爵位也没听说可以传给旁家姓的。当初你怎的就不顺便跟着姓柳了呢?”
萧安嘴角一扯,“我哪想到有那一日?我爹以前也没跟我说过他喜欢我娘啊!早知道不用改姓魏,我何必还姓萧。”
你不姓萧,你还没那么轻易拿下三关,皇帝心里明白着,但萧安这种外家不喜欢,自家亲爹也不喜欢的德行,还是挺招他喜欢的。
独臣,无人拖累,也不会有私心,可惜就是独臂了,之前皇帝本答应了太子,如今又觉得还是不合适的,想想日后的太子妃是个一只手,到底还是不行。
皇帝心里的心思转了又转,最后跟萧安道:“那十万银子,迟早得给三关的,你也别再耍那些小心眼,以为朝廷跟军中一样看谁的拳头大就行,到底还是要讲理才成。”
萧安道:“臣知错。”
她要真知错就好了,皇帝明白萧安的名堂的,想起昨日太子召了太医之事,就道:“太子今日有些不好,并未上朝,你要没话跟朕说了,去看看他也好。”
到底还是心疼自己病儿子的,太子也是为了先帝才成的病秧子,自己最后顺利登基,没有被多疑的先帝多折磨,也亏得有个儿子在先帝面前说得上话。
萧安倒没什么跟皇帝说的了,反正一时半会儿也说不完,又看了看常凤,道:“陛下,那常凤?”
皇帝道:“走你的吧,朕有眼睛,不会亏待了忠臣!”
萧安这才放心的走了,其实她也想去见太子了,正好还在想寻个什么样的借口,没想到皇帝就命她去探病了,心中倒有些欢喜。
萧安一走,皇帝就看着下面的两人道:“你们运气不错,萧安这孩子,心性纯净,一心都在为你们打算。连自己都要后退一步了。”
程谨安就道:“臣与元帅及常将军自幼一道长大,自是情分非常,常人不可比。”
皇帝却是看向常凤,“常凤如今也并未成婚对吧?听你阿弟说,连婚事也不曾定下?”
常凤以为皇帝要给她赐婚,吓了一跳,忙道:“臣愿替陛下镇守六关,至此一生,死而后已!”
我呸,以为真想跟你们保媒呢。
程谨安还好,男人么,越厉害越有权势,想联姻的就越多,你一个女人,这般的厉害,谁敢娶进门。
皇帝被怄着了,也不过是随口一问而已,这些年轻小将就够能想的。
“虎门无犬子!朕也没想到,本朝治下,竟能有如此多的女将军!也是大庆之福啊!”皇帝感叹,又有些自得道。
这也是实话,自古一朝一代的,每一朝代能出一两个女将军,也就是天幸了,就先帝跟他运气不错,算上先帝时阵亡的萧安她外祖母,这女将都有四个,足可看出这两朝的兴盛来。
特别是,萧安跟这几个,打了个胜仗,自己能有机会拿个几十年休养生息,发展农事经济,万事农为本,百姓能过上好日子,自己百年后史书上能一个文字或者景字都是极为满意的。
皇帝也是坐在这个位置上了,才觉得先帝有时候许多话是很有道理的。
就比如说,这天下之人,也不分男女,对帝王而言,只要有用就成。
这句话放在此时来看,特别的精准,也特别的贴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