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节 远方消息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盛唐风华、银狐、逆鳞、续南明、大明1617
海娜小说网 www.hainazuche.com,最快更新阿奴最新章节!
朦胧中,阿奴听见有铃声在响,她跳起来,撩开厚厚的天蓝色窗帘,这是她每日起床必做的事情,这里可以看见进庄园的路。天还没亮,昨夜下了大雪,白皑皑一片,外面什么也没有,只有雪地反射的微光,似乎一切都静止了。其实早就开始下雪霰(米雪),弄的道路一片泥泞,人人抱怨,今天全被大雪遮盖住了。
她老是恍恍惚惚的听见铃声,是那种系在牦牛身上的铃铛,在漫漫长路中发出的‘铃铃’声,幽幽微微,无时不刻缠绕着她,好像她还走在那千年古道上,青草曼曼,花香隐隐,阿岩和哥哥一直在陪着她。思念顿时如潮水一样涌来,他们从来没有离开她这么久。
卓嘎也惊醒了,问她怎么啦。卓嘎极端迷信,有些话不敢对她说,若是说一直听见铃声,不知道卓嘎会不会让她去找喇嘛收惊。阿奴只好说以为天亮了,昨天的功课还没有做。
这是实话,她的功课很重。
沈嘉木见阿奴毛笔字写的不好,所以每日都要她在‘萨雄木’(沙盘)上用铁签练习隶书,罗桑有样学样,也要阿奴每日在沙盘上练习写吐蕃文。吐蕃的书法有很多种,最流行的是由大译师丹玛孜芒独创的丹体,罗桑要她学这种字体,可怜她地地道道的一个吐蕃文盲,吐蕃文还不认识几个,每日里悬腕,写的手指发僵。
吐蕃人用‘扭固’(竹笔)写字,样子像铅笔,顶端削的很尖,一枚竹签可以削很多次。阿奴笑说这个省钱的很,一物三用,可以做筷子,还可以做防身武器。
罗桑摇头说道,吐蕃人都把竹笔和纸张当做宝贝似的珍惜。因为吐蕃不产竹子,竹子都要由中原或者印度、尼泊尔、缅甸等地方输入,还要放在骨髓或酥油里浸润,再削制而成,价格非常昂贵。
吐蕃地处高原,资源有限,造纸的材料不如中原丰富,所以吐蕃的纸也很珍贵,大都是寺院里的僧人还有贵族在用,平民和奴隶不识字也用不着。最常用的一种纸是由一种有毒的叫‘日加’(狼毒草)的野草制成,这种毒草被视为造纸的下等材料。匠人从山上挖回毒草根,趁新鲜剥去褐色的外皮,把内根放石臼内捣烂,然后放入锅煮,一般半天即可,等煮熟后,取出再捣,直到成茸,倒入纸浆池,搅拌后便成为纸浆。这种纸厚如铜钱,比较粗糙,适合竹笔书写。因为有毒,该纸具有不蛀虫、可长期保存等特点。经书卷册、政府文札、档案卷宗都用它,因此在林芝、山南、江孜等地都产这种纸。不过也因为有毒,造纸的匠人们都被毒气熏得脸孔红肿,双手蜕皮露出红肉,非常痛苦。
此外,还有野茶花树可任意抄造各种厚薄纸张,被视为上等原料;沉香制造的纸质地较厚,宜作写经用,视为中等。
多金、桑杰、云丹等人都有基础,吐蕃文的教程比阿奴他们高深许多,每次轮到给他们上课的时候,刘仲和阿奴,李长风三人如同鸭子听雷,只好埋头苦练书法,写出的吐蕃文似蚯蚓在爬,被那三人拼命耻笑。
而刘仲他们的汉文水平也比那三个高,轮到给阿奴和刘仲上课的时候,沈嘉木也要三个吐蕃少年练习汉字书法。这回轮到他们愁眉苦脸,汉字写的颤颤巍巍,好像被冻的发抖一般,阿奴和刘仲在旁边趁机打击报复。最后,不过六个人的课堂,俨然分成两派,云丹两头不好得罪,只好装锯嘴葫芦。
而多金他们用纸,不像阿奴等初学者用沙盘。吐蕃的写法也与中原不同,他们不用桌子。沈嘉木写道:“蕃人书,不用几案,但席地坐,左手持纸,以指托之,右手执笔,就指托处书写,自右蟹行,节节移动。或捺纸于两膝之羊皮袄而书之,均若甚便。。。”
罗桑找了十个小娃子进娃子学堂,五男五女,大的十三岁,小的九岁,大都出自对他忠心耿耿的朗生家庭。罗桑将他们交由阿奴管理,她规定每个进学的娃子,都有两顿饭管饱,课间有热腾腾的酥油茶,还发了一身新的羊皮袍子和靴子,学得好的还有奖励,视进步程度而定,所以这些小娃子们动力十足。汉文是李长风教的,现价段不过是识字,吐蕃文是阿波教的,孩子们很喜欢他。
阿波也教阿奴他们吐蕃的历史,风土人情,还有算术历法,有时候还会讲经,他学识渊博,多金等人非常尊敬他。阿奴倒是跟他没大没小习惯了。
卓玛的课不多,学生主要是阿奴,李长风有空也来,刘仲云丹完全是跟风,还有就是沈嘉木,眼神晶亮,一开始倒把卓玛唬了一跳。卓玛主要讲锅庄的运转和如何待人接物,她从小在锅庄长大,耳濡目染,又做了十来年的‘阿加’,经验很丰富,口才也好。阿奴学完消化后,会挑一些讲给小娃子们听,所以阿奴也算半个小夫子。
还有就是跟着沈家几个护卫学武术,阿奴继续练她的绳镖,刘仲跟着十七十九练温家拳和刀法。他们也在娃子中间挑了几个身手灵活,资质上佳的学武艺,阿奴原来是想在阿依寨训练人手,现在不过是换了地方换了人。见十二等人辛苦,阿奴还付了不少工钱。
罗桑貌似非常有钱,他跟阿奴算过他的财产,珠宝,牦牛,马匹,茶叶,盐巴,还有买来的农田和牧场,以及上面的收成,还没有算完,阿奴就睡着了,在梦里咯咯的笑。
沈青娘也动了收徒心思。她的本姓也是沈,剑法是家传,没有名字,祖上曾是福建古田凤翔寺的武僧,父亲是屠夫,在她八岁时,父亲与人斗殴错手杀人,被判偿命,那家是当地大豪,将沈青娘母女俩赶出古田。母亲受惊病重,耗完所有钱财后去世,沈青娘孤身一人四处游荡,她自幼跟着父亲学的一身武艺,虽然年幼但饱经人情世故,人又机灵,倒没有吃大亏,但是在城镇,一个小女孩独自讨生活艰难异常,常常被人欺凌。她渐渐避往山中,一日无意中听见土匪要打劫沈浙沈纨父女,她报信救了他们,沈浙见她孤苦伶仃,却古道热肠,就带着她回到福州。沈浙那时已经辞官,父女二人带着家仆扶着妻子灵柩返回福州,沈浙妻子出身福州大族林氏,她的遗愿是归葬故乡旗山。沈浙安葬妻子后,在旗山开办了书院。沈浙见她聪慧,很是喜欢,收她为女弟子,女儿沈纨出嫁时,担心老父,沈浙又认了沈青娘为义女,后来她与沈浙弟子齐恒相恋,成婚十二载,两人感情甚笃,她一无所出,齐恒也不在意,原以为此生就此终了,不想中途发生如此惨变。
如今,她下半辈子要做的事情,就是看顾阿仲,义父只剩这一根血脉,还有就是传下沈家剑法。沈家剑法从不外传,但是她想起故乡千里,山长水恶,谁知道以后会不会埋骨异乡,决定还是找个传人。她看见那个阿霞家的果儿不过十岁,根骨上佳,问过阿奴,想收她为徒弟,她原本想传给阿奴和刘仲,可惜刘仲喜刀,阿奴不适合习武。
阿奴一口答应,将果儿的奴籍去掉,送到沈青娘那里。
不久,格列将仁钦卓玛接回来。她进门后,首先在灶中煨桑烟(烧松柏枝的烟气)、祭五谷,做祈祷后,再去触摸一摸灶具和耕牛,并开始做家务事。从此,他们的婚期结束。
白珍将管家的权利交给了仁钦卓玛。
天越来越冷,到了哈气成冰的地步,连河上都结着一层薄冰。
阿奴每日里忙个不停,卓嘎笑她比刚刚管家的仁钦卓玛还忙。阿奴不敢停下来,她还有很多事情要学要做。
这天清晨,阿奴又听见铃响,迷迷糊糊中,像是在梦里飘荡。忽然卓嘎跑进来叫:“看看,那支牦牛队是从东边来的。”这时候从这里路过的牦牛帮马帮都是从西往东走,过邦达草坝回到中原一带的。好长一段日子没有商队从东往西去拉萨了。
阿奴一个激灵,爬起来冲到窗前,刚打开窗户,一股寒风灌进来,她打个寒噤,顾不得冷,一看远远的一队牦牛队向这里走来,是东边来的,沿着阿奴他们走过的路来的。
阿奴的心砰砰地跳,她紧张的咽了咽口水,好像这样就能把心脏咽下去。前几批商队都没能带来什么实质性的消息,只知道汉蕃胶着不下。
庄园里的獒犬狂吠起来,骚动不安。那支牦牛队渐渐近了,刚才还静无人声的庄园里沸腾起来,娃子们来回穿梭奔跑。马帮牦牛帮所到之处很受欢迎,尤其是这种寒冷的天气,他们总会带来一些外界的消息和有趣的东西。
庄园沉重的大门被打开,发出‘咿呀咿呀’的呻吟,齐美告诉格列:“门轴该上油了。”
格列点点头。罗桑也忙忙的赶出来,奇怪的是,他不在自己的房间里,阿奴撇了他一眼,他慌慌张张的转开头。
那是一只小牦牛队,只有大约益西多吉的三分之一,就是这样,人们还是很兴奋,在寒冷的冬日,远方的客人们总会带来快乐。
阿奴忽然拔足飞奔而下:“昆达!昆达!是你吗?”
齐美吓了一跳:“是谁来了。”
罗桑眯着眼,看清楚后说:“昆达,阿奴的表叔,上次在金沙江被冲走的一个。”他记得是个约二十来岁的高瘦青年,眼角有颗小黑痣。
只见阿奴冲进那个短发青年的怀里,又哭又笑,然后往他身后找人,没有,罗桑的心一沉,后面都是吐蕃人。
只见阿奴摇晃着昆达,昆达急急说了什么,阿奴安静下来,开始抹眼泪,带他来见罗桑。
进屋后,昆达顾不得跟罗桑等人见礼,从怀里掏出几张纸,还有一个粗大暗沉的金耳环,那还是纳达岩的。
阿奴抹掉眼泪,接过那几张纸,是纳达岩用阿依族的文字写的信。信上说,他,昆达和苏普尔被冲出去很远,撞在礁石上,苏普尔被旋窝卷走,十天后,那些船夫找到了他们,他大腿受了伤,昆达状况也不好,船夫带着他们四处找喇嘛郎中,遇见了西俄洛的次央出嫁的队伍,她嫁给了她的情人,那个吟游诗人。次央派人将他送回打箭炉,那里有拉巴顿丹。昆达将伤养好后,就出发到洛隆来送平安信。他想阿奴不会肯回阿依寨,那只有洛隆罗桑这里一个去处。
阿奴问:“苏普尔呢?”
昆达摇摇头:“再没有见过他。船夫们也帮着往下找了,这次我从又经过那里,还是没有消息。”
被卷进漩涡意味着生还的可能很小,阿奴抽抽搭搭的哭起来。苏普尔虽然不喜欢她,但是上次她被土匪抢走,他也拼命救她来着。
他转向云丹:“牦牛队是次央的嫁妆,他们中间有个人跟悉登头人送你的勇士是兄弟,他说有事找你。”
随后那位云丹的勇士拉着一个年轻人进来,激动的大声说:“云丹少爷,有消息了。”
云丹‘嚯‘地站起来,那名青年接着说:“我们走察雅过来的,我惦记着哥哥,不知道他跟着云丹少爷有没有回到察雅,经过的时候,我和两个同伴就去察雅拉格老爷的庄园看了看。”
他吞了一口口水:“没看见你们的影子,我想,那就是没有回来。那我们帮哥哥打探一下情况也好啊。我们就潜进去摸索了一圈,防备还算严,不过,”他得意的一笑:“他们没有想到我们会爬放哨的碉楼,那里视野最好,那天没有月亮和星星,不容易被发现,佛爷都在帮忙。我们爬到碉楼的五层,把整个庄园都看的清清楚楚,连暗哨都看到啦。”
他继续说:“后来,我爬到窗口下面,听见一个放哨的说:‘楼上的两个这两天没有动静了,好像快死了。’另外一个说:‘不知道扎西少爷要做什么,干脆一刀杀了,,反正那棵病秧子也回不来。’我想啊,上面是不是关着什么人,想去看看,可是下面狐狸叫了一声,那是警告我赶紧走的信号,我只好爬下来走了。”
云丹一下子喜得抓耳挠腮,一下子忧心忡忡,看着罗桑满脸求恳,卓玛直接哭起来:“肯定是顿珠和拉格,该死的扎西怎么折磨他们了,他们快死了,呜呜。。。”贡布围着妻子转,不知道说什么好。
阿奴不管这个,抓着昆达问东问西,想套出纳达岩的伤势。阿依族人不善作伪,昆达结结巴巴的,被阿奴追问的满脸是汗,最好只好老实交代:“伤在左大腿上,左小腿还骨折了,拉巴顿丹老神医说,可能会瘸。那里的峡谷很窄,浪很急,他是那时候推我上岸后被撞在礁石上受伤的,苏普尔把他拱上了礁石,自己却没有力气上来。”
阿奴放声大哭,和卓玛两人的哭声搅得一屋子的男人心慌意乱。
注解
1.萨雄木,翻译成汉文是指"沙盘",即一块用核桃木制成的长方形木盘,一头有暗格盛放从草坯根部挖出的浮土,使用时将木盘倾斜45度使浮土流到木盘内,学生用铁签在浮土上学习算术,这就是"萨雄"教学。(未完待续)
朦胧中,阿奴听见有铃声在响,她跳起来,撩开厚厚的天蓝色窗帘,这是她每日起床必做的事情,这里可以看见进庄园的路。天还没亮,昨夜下了大雪,白皑皑一片,外面什么也没有,只有雪地反射的微光,似乎一切都静止了。其实早就开始下雪霰(米雪),弄的道路一片泥泞,人人抱怨,今天全被大雪遮盖住了。
她老是恍恍惚惚的听见铃声,是那种系在牦牛身上的铃铛,在漫漫长路中发出的‘铃铃’声,幽幽微微,无时不刻缠绕着她,好像她还走在那千年古道上,青草曼曼,花香隐隐,阿岩和哥哥一直在陪着她。思念顿时如潮水一样涌来,他们从来没有离开她这么久。
卓嘎也惊醒了,问她怎么啦。卓嘎极端迷信,有些话不敢对她说,若是说一直听见铃声,不知道卓嘎会不会让她去找喇嘛收惊。阿奴只好说以为天亮了,昨天的功课还没有做。
这是实话,她的功课很重。
沈嘉木见阿奴毛笔字写的不好,所以每日都要她在‘萨雄木’(沙盘)上用铁签练习隶书,罗桑有样学样,也要阿奴每日在沙盘上练习写吐蕃文。吐蕃的书法有很多种,最流行的是由大译师丹玛孜芒独创的丹体,罗桑要她学这种字体,可怜她地地道道的一个吐蕃文盲,吐蕃文还不认识几个,每日里悬腕,写的手指发僵。
吐蕃人用‘扭固’(竹笔)写字,样子像铅笔,顶端削的很尖,一枚竹签可以削很多次。阿奴笑说这个省钱的很,一物三用,可以做筷子,还可以做防身武器。
罗桑摇头说道,吐蕃人都把竹笔和纸张当做宝贝似的珍惜。因为吐蕃不产竹子,竹子都要由中原或者印度、尼泊尔、缅甸等地方输入,还要放在骨髓或酥油里浸润,再削制而成,价格非常昂贵。
吐蕃地处高原,资源有限,造纸的材料不如中原丰富,所以吐蕃的纸也很珍贵,大都是寺院里的僧人还有贵族在用,平民和奴隶不识字也用不着。最常用的一种纸是由一种有毒的叫‘日加’(狼毒草)的野草制成,这种毒草被视为造纸的下等材料。匠人从山上挖回毒草根,趁新鲜剥去褐色的外皮,把内根放石臼内捣烂,然后放入锅煮,一般半天即可,等煮熟后,取出再捣,直到成茸,倒入纸浆池,搅拌后便成为纸浆。这种纸厚如铜钱,比较粗糙,适合竹笔书写。因为有毒,该纸具有不蛀虫、可长期保存等特点。经书卷册、政府文札、档案卷宗都用它,因此在林芝、山南、江孜等地都产这种纸。不过也因为有毒,造纸的匠人们都被毒气熏得脸孔红肿,双手蜕皮露出红肉,非常痛苦。
此外,还有野茶花树可任意抄造各种厚薄纸张,被视为上等原料;沉香制造的纸质地较厚,宜作写经用,视为中等。
多金、桑杰、云丹等人都有基础,吐蕃文的教程比阿奴他们高深许多,每次轮到给他们上课的时候,刘仲和阿奴,李长风三人如同鸭子听雷,只好埋头苦练书法,写出的吐蕃文似蚯蚓在爬,被那三人拼命耻笑。
而刘仲他们的汉文水平也比那三个高,轮到给阿奴和刘仲上课的时候,沈嘉木也要三个吐蕃少年练习汉字书法。这回轮到他们愁眉苦脸,汉字写的颤颤巍巍,好像被冻的发抖一般,阿奴和刘仲在旁边趁机打击报复。最后,不过六个人的课堂,俨然分成两派,云丹两头不好得罪,只好装锯嘴葫芦。
而多金他们用纸,不像阿奴等初学者用沙盘。吐蕃的写法也与中原不同,他们不用桌子。沈嘉木写道:“蕃人书,不用几案,但席地坐,左手持纸,以指托之,右手执笔,就指托处书写,自右蟹行,节节移动。或捺纸于两膝之羊皮袄而书之,均若甚便。。。”
罗桑找了十个小娃子进娃子学堂,五男五女,大的十三岁,小的九岁,大都出自对他忠心耿耿的朗生家庭。罗桑将他们交由阿奴管理,她规定每个进学的娃子,都有两顿饭管饱,课间有热腾腾的酥油茶,还发了一身新的羊皮袍子和靴子,学得好的还有奖励,视进步程度而定,所以这些小娃子们动力十足。汉文是李长风教的,现价段不过是识字,吐蕃文是阿波教的,孩子们很喜欢他。
阿波也教阿奴他们吐蕃的历史,风土人情,还有算术历法,有时候还会讲经,他学识渊博,多金等人非常尊敬他。阿奴倒是跟他没大没小习惯了。
卓玛的课不多,学生主要是阿奴,李长风有空也来,刘仲云丹完全是跟风,还有就是沈嘉木,眼神晶亮,一开始倒把卓玛唬了一跳。卓玛主要讲锅庄的运转和如何待人接物,她从小在锅庄长大,耳濡目染,又做了十来年的‘阿加’,经验很丰富,口才也好。阿奴学完消化后,会挑一些讲给小娃子们听,所以阿奴也算半个小夫子。
还有就是跟着沈家几个护卫学武术,阿奴继续练她的绳镖,刘仲跟着十七十九练温家拳和刀法。他们也在娃子中间挑了几个身手灵活,资质上佳的学武艺,阿奴原来是想在阿依寨训练人手,现在不过是换了地方换了人。见十二等人辛苦,阿奴还付了不少工钱。
罗桑貌似非常有钱,他跟阿奴算过他的财产,珠宝,牦牛,马匹,茶叶,盐巴,还有买来的农田和牧场,以及上面的收成,还没有算完,阿奴就睡着了,在梦里咯咯的笑。
沈青娘也动了收徒心思。她的本姓也是沈,剑法是家传,没有名字,祖上曾是福建古田凤翔寺的武僧,父亲是屠夫,在她八岁时,父亲与人斗殴错手杀人,被判偿命,那家是当地大豪,将沈青娘母女俩赶出古田。母亲受惊病重,耗完所有钱财后去世,沈青娘孤身一人四处游荡,她自幼跟着父亲学的一身武艺,虽然年幼但饱经人情世故,人又机灵,倒没有吃大亏,但是在城镇,一个小女孩独自讨生活艰难异常,常常被人欺凌。她渐渐避往山中,一日无意中听见土匪要打劫沈浙沈纨父女,她报信救了他们,沈浙见她孤苦伶仃,却古道热肠,就带着她回到福州。沈浙那时已经辞官,父女二人带着家仆扶着妻子灵柩返回福州,沈浙妻子出身福州大族林氏,她的遗愿是归葬故乡旗山。沈浙安葬妻子后,在旗山开办了书院。沈浙见她聪慧,很是喜欢,收她为女弟子,女儿沈纨出嫁时,担心老父,沈浙又认了沈青娘为义女,后来她与沈浙弟子齐恒相恋,成婚十二载,两人感情甚笃,她一无所出,齐恒也不在意,原以为此生就此终了,不想中途发生如此惨变。
如今,她下半辈子要做的事情,就是看顾阿仲,义父只剩这一根血脉,还有就是传下沈家剑法。沈家剑法从不外传,但是她想起故乡千里,山长水恶,谁知道以后会不会埋骨异乡,决定还是找个传人。她看见那个阿霞家的果儿不过十岁,根骨上佳,问过阿奴,想收她为徒弟,她原本想传给阿奴和刘仲,可惜刘仲喜刀,阿奴不适合习武。
阿奴一口答应,将果儿的奴籍去掉,送到沈青娘那里。
不久,格列将仁钦卓玛接回来。她进门后,首先在灶中煨桑烟(烧松柏枝的烟气)、祭五谷,做祈祷后,再去触摸一摸灶具和耕牛,并开始做家务事。从此,他们的婚期结束。
白珍将管家的权利交给了仁钦卓玛。
天越来越冷,到了哈气成冰的地步,连河上都结着一层薄冰。
阿奴每日里忙个不停,卓嘎笑她比刚刚管家的仁钦卓玛还忙。阿奴不敢停下来,她还有很多事情要学要做。
这天清晨,阿奴又听见铃响,迷迷糊糊中,像是在梦里飘荡。忽然卓嘎跑进来叫:“看看,那支牦牛队是从东边来的。”这时候从这里路过的牦牛帮马帮都是从西往东走,过邦达草坝回到中原一带的。好长一段日子没有商队从东往西去拉萨了。
阿奴一个激灵,爬起来冲到窗前,刚打开窗户,一股寒风灌进来,她打个寒噤,顾不得冷,一看远远的一队牦牛队向这里走来,是东边来的,沿着阿奴他们走过的路来的。
阿奴的心砰砰地跳,她紧张的咽了咽口水,好像这样就能把心脏咽下去。前几批商队都没能带来什么实质性的消息,只知道汉蕃胶着不下。
庄园里的獒犬狂吠起来,骚动不安。那支牦牛队渐渐近了,刚才还静无人声的庄园里沸腾起来,娃子们来回穿梭奔跑。马帮牦牛帮所到之处很受欢迎,尤其是这种寒冷的天气,他们总会带来一些外界的消息和有趣的东西。
庄园沉重的大门被打开,发出‘咿呀咿呀’的呻吟,齐美告诉格列:“门轴该上油了。”
格列点点头。罗桑也忙忙的赶出来,奇怪的是,他不在自己的房间里,阿奴撇了他一眼,他慌慌张张的转开头。
那是一只小牦牛队,只有大约益西多吉的三分之一,就是这样,人们还是很兴奋,在寒冷的冬日,远方的客人们总会带来快乐。
阿奴忽然拔足飞奔而下:“昆达!昆达!是你吗?”
齐美吓了一跳:“是谁来了。”
罗桑眯着眼,看清楚后说:“昆达,阿奴的表叔,上次在金沙江被冲走的一个。”他记得是个约二十来岁的高瘦青年,眼角有颗小黑痣。
只见阿奴冲进那个短发青年的怀里,又哭又笑,然后往他身后找人,没有,罗桑的心一沉,后面都是吐蕃人。
只见阿奴摇晃着昆达,昆达急急说了什么,阿奴安静下来,开始抹眼泪,带他来见罗桑。
进屋后,昆达顾不得跟罗桑等人见礼,从怀里掏出几张纸,还有一个粗大暗沉的金耳环,那还是纳达岩的。
阿奴抹掉眼泪,接过那几张纸,是纳达岩用阿依族的文字写的信。信上说,他,昆达和苏普尔被冲出去很远,撞在礁石上,苏普尔被旋窝卷走,十天后,那些船夫找到了他们,他大腿受了伤,昆达状况也不好,船夫带着他们四处找喇嘛郎中,遇见了西俄洛的次央出嫁的队伍,她嫁给了她的情人,那个吟游诗人。次央派人将他送回打箭炉,那里有拉巴顿丹。昆达将伤养好后,就出发到洛隆来送平安信。他想阿奴不会肯回阿依寨,那只有洛隆罗桑这里一个去处。
阿奴问:“苏普尔呢?”
昆达摇摇头:“再没有见过他。船夫们也帮着往下找了,这次我从又经过那里,还是没有消息。”
被卷进漩涡意味着生还的可能很小,阿奴抽抽搭搭的哭起来。苏普尔虽然不喜欢她,但是上次她被土匪抢走,他也拼命救她来着。
他转向云丹:“牦牛队是次央的嫁妆,他们中间有个人跟悉登头人送你的勇士是兄弟,他说有事找你。”
随后那位云丹的勇士拉着一个年轻人进来,激动的大声说:“云丹少爷,有消息了。”
云丹‘嚯‘地站起来,那名青年接着说:“我们走察雅过来的,我惦记着哥哥,不知道他跟着云丹少爷有没有回到察雅,经过的时候,我和两个同伴就去察雅拉格老爷的庄园看了看。”
他吞了一口口水:“没看见你们的影子,我想,那就是没有回来。那我们帮哥哥打探一下情况也好啊。我们就潜进去摸索了一圈,防备还算严,不过,”他得意的一笑:“他们没有想到我们会爬放哨的碉楼,那里视野最好,那天没有月亮和星星,不容易被发现,佛爷都在帮忙。我们爬到碉楼的五层,把整个庄园都看的清清楚楚,连暗哨都看到啦。”
他继续说:“后来,我爬到窗口下面,听见一个放哨的说:‘楼上的两个这两天没有动静了,好像快死了。’另外一个说:‘不知道扎西少爷要做什么,干脆一刀杀了,,反正那棵病秧子也回不来。’我想啊,上面是不是关着什么人,想去看看,可是下面狐狸叫了一声,那是警告我赶紧走的信号,我只好爬下来走了。”
云丹一下子喜得抓耳挠腮,一下子忧心忡忡,看着罗桑满脸求恳,卓玛直接哭起来:“肯定是顿珠和拉格,该死的扎西怎么折磨他们了,他们快死了,呜呜。。。”贡布围着妻子转,不知道说什么好。
阿奴不管这个,抓着昆达问东问西,想套出纳达岩的伤势。阿依族人不善作伪,昆达结结巴巴的,被阿奴追问的满脸是汗,最好只好老实交代:“伤在左大腿上,左小腿还骨折了,拉巴顿丹老神医说,可能会瘸。那里的峡谷很窄,浪很急,他是那时候推我上岸后被撞在礁石上受伤的,苏普尔把他拱上了礁石,自己却没有力气上来。”
阿奴放声大哭,和卓玛两人的哭声搅得一屋子的男人心慌意乱。
注解
1.萨雄木,翻译成汉文是指"沙盘",即一块用核桃木制成的长方形木盘,一头有暗格盛放从草坯根部挖出的浮土,使用时将木盘倾斜45度使浮土流到木盘内,学生用铁签在浮土上学习算术,这就是"萨雄"教学。(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