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守节不移
推荐阅读:宇宙职业选手、斗罗大陆V重生唐三、万相之王、星门、剑道第一仙、雪中悍刀行、一剑独尊、牧龙师、临渊行、万古第一神
海娜小说网 www.hainazuche.com,最快更新说说十六国最新章节!
第十七章守节不移
凉州,顾名思义,荒凉地方的意思,自从晋朝赵王司马伦篡位以来,中原大地战乱不断,众多百姓沿黄河西行,纷纷落户凉州,使得凉州日渐繁华,其首府姑臧(今甘肃武威)已然成为河西地区最大的城市。
公元301年,晋朝任命凉州汉人张轨担任凉州刺史,其面对众多流民迁居凉州,随即劝课农桑、建立学校,安抚流民,建树颇多,永嘉之乱,天下分崩,独张轨贡使不绝,并遣部将北宫纯带兵,多次勤王。
公元314年五月,张轨病世。部众奏请其子张寔代理张轨的职务,皇帝司马业念及其父志虑忠纯,随即准奏。张寔沿袭其父执政理念,使得凉州军政蒸蒸日上。
公元317年底,张寔因为皇帝遗诏不能发出而时常愁眉不展,谋臣张诜献计道:“主公可以遣人送重礼给予成汉国主李雄,让其开放关卡,让信使携带皇帝遗诏及主公劝进书信,顺江东去建业,诏命可达。”
张寔听从其意。遣使前往成汉国都成都,赠送成汉国主李雄重礼,求其让信使过境,李雄随即感叹张寔忠心,命沿途关卡放信使过境,信使随即沿江东下,赶往建业。
公元318年4月,司马睿收到诏书,并且得知司马业在同年2月已被汉赵皇帝刘聪杀害,随即继位,并给司马业上庙号,史称晋愍帝,定都建业。至此偏安江南的东晋政权拉开了序幕。
公元319年正月,驻守秦州的南阳王司马保知道司马睿称帝,心中不服,聚揽部众,自称晋王,任命百官,派使者加封张寔,然而张寔知其谋逆,坚决推辞。不久,司马保部将陈安反叛,勾结汉赵将军刘曜,讨伐司马保,秦州的氐、羌部族尽皆响应。司马
保不敌,于是逃往祁山,并派人向张寔求救,张寔闻之,随即问计张诜,张诜说道:“司马保虽然忤逆,不奉正朔,但其终究是皇族宗室,并未称帝,且在秦州尚有基础,主公可以派兵相助,可得秦州百姓将士之心。”
张寔遂派部将韩璞率步骑兵五千相救。陈安不敌,退守绵诸,司马保回到秦州。没多久,司马保又被陈安击败,再派使者到张寔处请救兵。张寔又派韩璞前往,陈安自知不敌随即投降刘曜。此时汉赵将军刘曜已带兵逼近秦州,司马保无法抗衡,又气又病,于是打算投奔张寔。张寔听从谋士张诜意见,派遣兵士前往迎接,然而兵士未到,司马保病逝,其部下数万人尽投凉州。张寔实力渐增,但是其福浅命薄。
公元320年,道士刘弘,客居在凉州的天梯山,在山穴中大搞迷信活动,跟其受道有千余人,张寔的卫士阎沙、赵仰也为其信徒,刘弘每每传道,必欺骗信徒说:“上天送吾神玺,将在凉州称王。”
阎沙、赵仰对此深信不疑,暗中在张寔身边侍卫中传播刘弘妖言,并蛊惑张寔身边的十多名侍卫密谋杀害张寔,准备拥刘弘为凉王。
终究有人对刘弘将信将疑,随即向张寔之弟张茂告发刘弘之事,张茂于是请求张寔诛杀刘弘。张寔便派张茂领兵前往天梯山搜捕刘弘。张茂刚刚上路,阎沙、赵仰等人见事将败露,提前行动,怀藏凶器进入刺史府,张寔被刺身亡。
张茂知道府中有变,率兵抓获刘弘并诛杀阎沙、赵仰等党羽数百人,并在姑臧闹市,将刘弘车裂处死。凉州众官吏随即推举张茂继任刺史,此时凉州已无法和朝廷联络,张茂便自称凉州刺史,任张寔之子张骏为将军。
公元321年12月,张茂见汉赵内乱,命令将军韩璞率领部众攻取汉赵陇西、南安地区,。次年初,刘曜不甘心失败,派兵进攻韩璞,附近各县尽降刘曜,凉州震动。众人不知是战是降
,谋士马岌献计道:“现在贼兵长途跋涉,劳师以远,秦陇人心,皆观本州,主上应表明心迹,以安人心,不可不战。”
张茂坚定地说道:“马先生之言,甚为有理。”
于是亲率兵马迎战。张茂问计部将陈珍说道:“刘曜声势浩大,士卒勇武,如果以精锐骑兵奔袭南安,长驱直入,为之奈何?”
陈珍道:“刘曜虽人多势众,但与关东石勒剑拔弩张,必将精锐士卒尽放关东,其部众多为老弱,主公可增兵,与之相持,勿急求战。如二十日之内,刘曜贼兵不退,吾亲率弱卒千人,为主公擒之。”
张茂大悦,遂命陈珍率兵救援韩璞。刘曜如陈珍所言,暗中思虑退兵,却声称要先取陇西。陈珍趁机进兵,刘曜只得败退。自此凉州稳固。
公元325年,张茂病重,在弥留之际,其拉着侄子张骏的手,流泪说道:“从前吾家先人以孝友著称。自从汉初以来,世代忠诚孝悌。现国家大乱,皇帝偏安,汝也应谨小慎微,遵守人臣之礼,不要丧失父祖基业。吾家逢此大乱之际,仰仗先人余德,暂代此州,苟活性命,汝要在上不辜负晋室,在下不戕害百姓。凉州与朝廷隔绝多年,官吏非朝廷任命,僚属出于众人推举,天之眷顾,让吾辈在此地成事,并无荣耀,吾死以后,戴白色便帽入殓,不穿朝服,以明吾心志。”
张骏哭道:“悉听教诲,铭记在心!”
不几日,张茂病逝,张骏继位。而此时凉州在张氏父子的统治下,打击凉州大族,安抚中原散居百姓,使得凉州宛如世外桃源,已有立国之资,后世史家将张轨出任凉州刺史当年划为凉国建国之年,对张氏之凉州称为前凉。
就在张寔、张茂兄弟执掌凉州的同时,汉赵爆发变乱,若知张骏继位之后前凉何去何从,汉赵又发何等变故,请看下章。
第十七章守节不移
凉州,顾名思义,荒凉地方的意思,自从晋朝赵王司马伦篡位以来,中原大地战乱不断,众多百姓沿黄河西行,纷纷落户凉州,使得凉州日渐繁华,其首府姑臧(今甘肃武威)已然成为河西地区最大的城市。
公元301年,晋朝任命凉州汉人张轨担任凉州刺史,其面对众多流民迁居凉州,随即劝课农桑、建立学校,安抚流民,建树颇多,永嘉之乱,天下分崩,独张轨贡使不绝,并遣部将北宫纯带兵,多次勤王。
公元314年五月,张轨病世。部众奏请其子张寔代理张轨的职务,皇帝司马业念及其父志虑忠纯,随即准奏。张寔沿袭其父执政理念,使得凉州军政蒸蒸日上。
公元317年底,张寔因为皇帝遗诏不能发出而时常愁眉不展,谋臣张诜献计道:“主公可以遣人送重礼给予成汉国主李雄,让其开放关卡,让信使携带皇帝遗诏及主公劝进书信,顺江东去建业,诏命可达。”
张寔听从其意。遣使前往成汉国都成都,赠送成汉国主李雄重礼,求其让信使过境,李雄随即感叹张寔忠心,命沿途关卡放信使过境,信使随即沿江东下,赶往建业。
公元318年4月,司马睿收到诏书,并且得知司马业在同年2月已被汉赵皇帝刘聪杀害,随即继位,并给司马业上庙号,史称晋愍帝,定都建业。至此偏安江南的东晋政权拉开了序幕。
公元319年正月,驻守秦州的南阳王司马保知道司马睿称帝,心中不服,聚揽部众,自称晋王,任命百官,派使者加封张寔,然而张寔知其谋逆,坚决推辞。不久,司马保部将陈安反叛,勾结汉赵将军刘曜,讨伐司马保,秦州的氐、羌部族尽皆响应。司马
保不敌,于是逃往祁山,并派人向张寔求救,张寔闻之,随即问计张诜,张诜说道:“司马保虽然忤逆,不奉正朔,但其终究是皇族宗室,并未称帝,且在秦州尚有基础,主公可以派兵相助,可得秦州百姓将士之心。”
张寔遂派部将韩璞率步骑兵五千相救。陈安不敌,退守绵诸,司马保回到秦州。没多久,司马保又被陈安击败,再派使者到张寔处请救兵。张寔又派韩璞前往,陈安自知不敌随即投降刘曜。此时汉赵将军刘曜已带兵逼近秦州,司马保无法抗衡,又气又病,于是打算投奔张寔。张寔听从谋士张诜意见,派遣兵士前往迎接,然而兵士未到,司马保病逝,其部下数万人尽投凉州。张寔实力渐增,但是其福浅命薄。
公元320年,道士刘弘,客居在凉州的天梯山,在山穴中大搞迷信活动,跟其受道有千余人,张寔的卫士阎沙、赵仰也为其信徒,刘弘每每传道,必欺骗信徒说:“上天送吾神玺,将在凉州称王。”
阎沙、赵仰对此深信不疑,暗中在张寔身边侍卫中传播刘弘妖言,并蛊惑张寔身边的十多名侍卫密谋杀害张寔,准备拥刘弘为凉王。
终究有人对刘弘将信将疑,随即向张寔之弟张茂告发刘弘之事,张茂于是请求张寔诛杀刘弘。张寔便派张茂领兵前往天梯山搜捕刘弘。张茂刚刚上路,阎沙、赵仰等人见事将败露,提前行动,怀藏凶器进入刺史府,张寔被刺身亡。
张茂知道府中有变,率兵抓获刘弘并诛杀阎沙、赵仰等党羽数百人,并在姑臧闹市,将刘弘车裂处死。凉州众官吏随即推举张茂继任刺史,此时凉州已无法和朝廷联络,张茂便自称凉州刺史,任张寔之子张骏为将军。
公元321年12月,张茂见汉赵内乱,命令将军韩璞率领部众攻取汉赵陇西、南安地区,。次年初,刘曜不甘心失败,派兵进攻韩璞,附近各县尽降刘曜,凉州震动。众人不知是战是降
,谋士马岌献计道:“现在贼兵长途跋涉,劳师以远,秦陇人心,皆观本州,主上应表明心迹,以安人心,不可不战。”
张茂坚定地说道:“马先生之言,甚为有理。”
于是亲率兵马迎战。张茂问计部将陈珍说道:“刘曜声势浩大,士卒勇武,如果以精锐骑兵奔袭南安,长驱直入,为之奈何?”
陈珍道:“刘曜虽人多势众,但与关东石勒剑拔弩张,必将精锐士卒尽放关东,其部众多为老弱,主公可增兵,与之相持,勿急求战。如二十日之内,刘曜贼兵不退,吾亲率弱卒千人,为主公擒之。”
张茂大悦,遂命陈珍率兵救援韩璞。刘曜如陈珍所言,暗中思虑退兵,却声称要先取陇西。陈珍趁机进兵,刘曜只得败退。自此凉州稳固。
公元325年,张茂病重,在弥留之际,其拉着侄子张骏的手,流泪说道:“从前吾家先人以孝友著称。自从汉初以来,世代忠诚孝悌。现国家大乱,皇帝偏安,汝也应谨小慎微,遵守人臣之礼,不要丧失父祖基业。吾家逢此大乱之际,仰仗先人余德,暂代此州,苟活性命,汝要在上不辜负晋室,在下不戕害百姓。凉州与朝廷隔绝多年,官吏非朝廷任命,僚属出于众人推举,天之眷顾,让吾辈在此地成事,并无荣耀,吾死以后,戴白色便帽入殓,不穿朝服,以明吾心志。”
张骏哭道:“悉听教诲,铭记在心!”
不几日,张茂病逝,张骏继位。而此时凉州在张氏父子的统治下,打击凉州大族,安抚中原散居百姓,使得凉州宛如世外桃源,已有立国之资,后世史家将张轨出任凉州刺史当年划为凉国建国之年,对张氏之凉州称为前凉。
就在张寔、张茂兄弟执掌凉州的同时,汉赵爆发变乱,若知张骏继位之后前凉何去何从,汉赵又发何等变故,请看下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