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去来兮六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盛唐风华、银狐、逆鳞、续南明、大明1617
海娜小说网 www.hainazuche.com,最快更新尘星文集最新章节!
时间过得很快,马上就要到新年了。每逢佳节倍思亲,过年过节恐怕是在外的人最难过的日子了,尤其是什么中秋节,过年的。这种节日一定要人多一点热热闹闹的才有过节气氛,通常不是哪个来的比较久的师兄师姐同乡邀请一大群人到家里庆祝,就是凑一些人到哪个没有房东的家伙那里热闹一下,在不然就一群人到外面去玩。中秋节是张静带着丁岚到老爸一个同学的女儿家里过的,算是老乡吧,她来新加坡已经有五六年了,老公小孩还有父母现在也都在这边,有自己的房子和车。她是一个很热情的人,常常会叫上一大群朋友到家里去玩,刚来的时候张静还常常去,那时候也没有很多地方可以去,慢慢的就越来越少去了,后来听说他们一家都去了美国。
在新加坡的中国人心态都很不稳定,虽然近年来新加坡以其较优厚的条件和简易的入学手续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中国留学生把她作为留学的一个选择。可是真正想安下心来一辈子呆在新加坡的人并不多,新加坡毕竟还是一个小国,无论从国家实力还是先进的科学技术都无法和欧美国家相提并论。在新的人都说,出国来到新加坡就好像镀了一层铜,看着好像也闪闪发亮,其实一文不值,甚至有人声称只有中国末流的人才才会来新加坡。这样讲对所有在新加坡的人来说并不公平,可的确反映了在新加坡的中国人的心态。一方面是经济日益繁荣的中国,一方面是金光闪闪极乐天堂的欧美,夹缝中的中国人时刻处于观望之中,是去,是留,还是回的问题时刻盘旋在他们的心头。
新加坡的确有她的一些优势,干净美丽的生活环境,严格的法制和良好的社会治安,相对稳定的工作和收入,比较容易适应的以华人为主的社会文化环境。可是也有她的一些劣势,气候炎热,没有四季,生活单调,枯燥。外来的中国人还是不能真正融入当地社会,在一些方面受到不太公平的待遇,甚至歧视,不能适应当地的生活,饮食习惯等等。种种的问题和好处,让人对这个城市又爱又恨。每次聊天的时候总是少不了说起这个人回国了,那个人移民加拿大了,那个去了美国,还有的又回来了,在这来来回回之间,让人不知道到底该何去何从。
这是张静第一次在外面过年,早早就把节目排满了。三十晚上和丁岚,高峰还有另外几个朋友去一个教堂为外国学生组织的新年晚会。很多刚来的学生都去过教堂,而基督教徒们也把中国刚来新加坡的学生作为一个重要的发展对象。大概刚来的学生朋友比较少,平时也没什么消遣,也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因为承受不了独在异乡的艰辛和寂寞入了教。新加坡的基督教徒都十分热情,让张静很是有点吃不消。不论什么时候,什么地点,也不管你愿意不愿意,就会上来向你传教,一副要拯救你罪孽深重的灵魂的样子。
一次张静,丁岚和另外两个朋友在餐厅吃饭,两个新加坡学生过来向她们传教。这两个人大概道行尚浅,又不善言辞,被她们用唯物辩证法大战基督教的唯心论,最后支支吾吾地走掉了。可是让张静百思不得其解的是后来其中一个战友转换了战营,先是参加了圣经学习小组,后来还差一点洗了礼。真的相信有上帝存在吗?每次问那个朋友。她也没有正面回答过,只是说圣经教的是让人怎么去为人处世,而且说的都很有道理。那些教友非常友善,就算多交一些朋友也没有什么坏处。每次攻击她们根本不了解基督教的基本教义就盲目反对是很不正确的。这次过年的活动就是她所在的教堂发起的,张静她们也是实在没有什么地方可去。大家住的都是有房东的房子,也没有地方可以聚一下,过年总是要热闹一下的,总不能在他们的小屋里,你看我,我看你的。于是就在她的怂恿下,到教堂见识一下。
果然不能让他们白来,进了教堂就每人发了一本圣经,听报告。报告讲的都差不多,说有很多科学没法解释的事情,有哪个著名的科学工作者也信仰上帝。哪个哪个人因为信仰上帝,上帝帮助他度过人生的难关。可能中毒太深,张静还是没有办法相信上帝的存在,也不相信上帝会帮助自己,觉得什么事还是的靠自己。不过她倒是挺赞同信上帝的人有福了的说法,想想一个人无论做什么事都相信有一个无所不能的上帝会帮助自己,这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啊。不过许多人并不是因为真的相信上帝才加入的,有的是因为可以认识更多朋友,扩大生活圈子,有的是寻找精神寄托。
做完报告,就是聚餐。没什么活动,唱了一会卡拉ok,看了一会录像。很多都是中国学生,倒也很容易混熟。其间,张静跑出去打了几次电话,都打不通。活动结束的时候还不到十点,上帝也要自己回家过年?时间还早,张静想不会回家睡觉这么凄凉吧,大过年的啊。幸好大家也多有同感,尤其是几个一起来的遇到了护士学校的窈窕淑女的男生,最积极的就是高峰了,于是有人提议去牛车水看灯。
牛车水在新加坡的唐人街,据说是以前在新加坡的华人聚集的地方,现在当然到处都是华人了,不过老一点的人还是喜欢到牛车水一带回忆一下往事,年轻的和外来的人也会去领略一下旧日风情。好像所有国家的唐人街都会显得比较破旧,凌乱,可能是因为建筑物比较老式,陈旧,而且唐人街也忠实地贯彻了华人一贯的风格,就是拥挤,人多,热闹。小摊,小店一家挨一家,挂在外面的东西也是凌琅满目,让人目不暇几,所以就都显得很乱,不过新加坡的唐人街还算好,相对来说比较有秩序。最让张静喜欢的是牛车水走过去一点,珍珠坊的对面有一排排的南洋旧式小楼,和电视里演的一模一样,走在里面感觉好像走在四五十年代的南洋,而二楼的窗子里随时会有一位南洋女孩探出她美丽的脸。唐人街还有另外一个用途,就是举办中式的传统庆典。比如过年,还是牛车水这里最有气氛了。
到了牛车水,大家发现果然很有过年气氛。其实灯也没什么好看的,事实上也没有机会停下来看灯,只记得在人群中奋力拼杀,最后终于杀出了一条血路。新加坡人也怪,大过年的,不在家里呆着,都挤到这儿干嘛呢。最后大家终于都杀了出来,清点人数,决定向新加坡河畔进发。走出闹市区,外面的街道就很冷清了。一路聊着,走着。大约午夜的时候,天空忽然绽放了五颜六色的烟火,一下子照亮了黑夜,照亮了每个人的心房,大家都很惊喜,噢,过年了
这时候,有人在路边发现了一排三个电话亭,大家于是停下来打电话。电话可真难打通,想着这时候全世界有多少人急着打电话回家报个平安,拜个年啊。大家排着队轮流着一遍又一遍努力地拨着,直到一点多才陆续打通。和父母简单拜了年,大家就继续前行。
终于到了新加坡河畔,也很热闹,不过也不会像牛车水那里挤做一团,只是三五成群地坐在灯光闪烁的河边,聊天,喝茶。张静他们十几人也围成一圈。中国学生到一起,谈的,说的,总也离不开中国,一时间,工人下岗啊,台独啊,中国加入世贸啊,乃至国内各地的风味美食啊,说的不异乐乎。张静记得看过一篇文章说中国人到哪里都还念念不忘中国,活得太沉重。张静倒没觉得有什么不好。那毕竟是她们成长,生活的故土,张静觉得无论自己走到哪里,都会把她沉甸甸地放在心里。后来有人提议唱歌,开始是小声哼唱,后来越唱越激动,从小芳,同桌的你到我的中国心,又到国歌,团结就是力量。唱的张静嗓子都哑了。后来又有几个中国人加入,有些新加坡人也远远地向他们望来,张静想尽管同为华人,新加坡人却永远无法理解他们的行为,无法理解他们的这种热情和对自己祖国和文化的这种热爱。那天晚上他们一直折腾到凌晨3,4点钟,大家兜里的食物早被瓜分干净了。最后终于熬不住了,又冷又饿,饥寒交迫。还好给他们找到一家昼夜营业的巴刹,吃了一些东西,休息了一会,六点多钟才搭地铁回了家。
每次张静和别人讲起这个三十晚上都很兴奋,尤其是十几个留学生坐在新加坡河畔唱了一晚上的中国歌曲就很激动。可是不知道为什么,每次独自一人回想起那天晚上,首先映在张静脑子里的却是在满天绚丽的烟花,冷冷清清的街道旁,十几个人排着队一遍一遍地拨着电话
时间过得很快,马上就要到新年了。每逢佳节倍思亲,过年过节恐怕是在外的人最难过的日子了,尤其是什么中秋节,过年的。这种节日一定要人多一点热热闹闹的才有过节气氛,通常不是哪个来的比较久的师兄师姐同乡邀请一大群人到家里庆祝,就是凑一些人到哪个没有房东的家伙那里热闹一下,在不然就一群人到外面去玩。中秋节是张静带着丁岚到老爸一个同学的女儿家里过的,算是老乡吧,她来新加坡已经有五六年了,老公小孩还有父母现在也都在这边,有自己的房子和车。她是一个很热情的人,常常会叫上一大群朋友到家里去玩,刚来的时候张静还常常去,那时候也没有很多地方可以去,慢慢的就越来越少去了,后来听说他们一家都去了美国。
在新加坡的中国人心态都很不稳定,虽然近年来新加坡以其较优厚的条件和简易的入学手续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中国留学生把她作为留学的一个选择。可是真正想安下心来一辈子呆在新加坡的人并不多,新加坡毕竟还是一个小国,无论从国家实力还是先进的科学技术都无法和欧美国家相提并论。在新的人都说,出国来到新加坡就好像镀了一层铜,看着好像也闪闪发亮,其实一文不值,甚至有人声称只有中国末流的人才才会来新加坡。这样讲对所有在新加坡的人来说并不公平,可的确反映了在新加坡的中国人的心态。一方面是经济日益繁荣的中国,一方面是金光闪闪极乐天堂的欧美,夹缝中的中国人时刻处于观望之中,是去,是留,还是回的问题时刻盘旋在他们的心头。
新加坡的确有她的一些优势,干净美丽的生活环境,严格的法制和良好的社会治安,相对稳定的工作和收入,比较容易适应的以华人为主的社会文化环境。可是也有她的一些劣势,气候炎热,没有四季,生活单调,枯燥。外来的中国人还是不能真正融入当地社会,在一些方面受到不太公平的待遇,甚至歧视,不能适应当地的生活,饮食习惯等等。种种的问题和好处,让人对这个城市又爱又恨。每次聊天的时候总是少不了说起这个人回国了,那个人移民加拿大了,那个去了美国,还有的又回来了,在这来来回回之间,让人不知道到底该何去何从。
这是张静第一次在外面过年,早早就把节目排满了。三十晚上和丁岚,高峰还有另外几个朋友去一个教堂为外国学生组织的新年晚会。很多刚来的学生都去过教堂,而基督教徒们也把中国刚来新加坡的学生作为一个重要的发展对象。大概刚来的学生朋友比较少,平时也没什么消遣,也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因为承受不了独在异乡的艰辛和寂寞入了教。新加坡的基督教徒都十分热情,让张静很是有点吃不消。不论什么时候,什么地点,也不管你愿意不愿意,就会上来向你传教,一副要拯救你罪孽深重的灵魂的样子。
一次张静,丁岚和另外两个朋友在餐厅吃饭,两个新加坡学生过来向她们传教。这两个人大概道行尚浅,又不善言辞,被她们用唯物辩证法大战基督教的唯心论,最后支支吾吾地走掉了。可是让张静百思不得其解的是后来其中一个战友转换了战营,先是参加了圣经学习小组,后来还差一点洗了礼。真的相信有上帝存在吗?每次问那个朋友。她也没有正面回答过,只是说圣经教的是让人怎么去为人处世,而且说的都很有道理。那些教友非常友善,就算多交一些朋友也没有什么坏处。每次攻击她们根本不了解基督教的基本教义就盲目反对是很不正确的。这次过年的活动就是她所在的教堂发起的,张静她们也是实在没有什么地方可去。大家住的都是有房东的房子,也没有地方可以聚一下,过年总是要热闹一下的,总不能在他们的小屋里,你看我,我看你的。于是就在她的怂恿下,到教堂见识一下。
果然不能让他们白来,进了教堂就每人发了一本圣经,听报告。报告讲的都差不多,说有很多科学没法解释的事情,有哪个著名的科学工作者也信仰上帝。哪个哪个人因为信仰上帝,上帝帮助他度过人生的难关。可能中毒太深,张静还是没有办法相信上帝的存在,也不相信上帝会帮助自己,觉得什么事还是的靠自己。不过她倒是挺赞同信上帝的人有福了的说法,想想一个人无论做什么事都相信有一个无所不能的上帝会帮助自己,这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啊。不过许多人并不是因为真的相信上帝才加入的,有的是因为可以认识更多朋友,扩大生活圈子,有的是寻找精神寄托。
做完报告,就是聚餐。没什么活动,唱了一会卡拉ok,看了一会录像。很多都是中国学生,倒也很容易混熟。其间,张静跑出去打了几次电话,都打不通。活动结束的时候还不到十点,上帝也要自己回家过年?时间还早,张静想不会回家睡觉这么凄凉吧,大过年的啊。幸好大家也多有同感,尤其是几个一起来的遇到了护士学校的窈窕淑女的男生,最积极的就是高峰了,于是有人提议去牛车水看灯。
牛车水在新加坡的唐人街,据说是以前在新加坡的华人聚集的地方,现在当然到处都是华人了,不过老一点的人还是喜欢到牛车水一带回忆一下往事,年轻的和外来的人也会去领略一下旧日风情。好像所有国家的唐人街都会显得比较破旧,凌乱,可能是因为建筑物比较老式,陈旧,而且唐人街也忠实地贯彻了华人一贯的风格,就是拥挤,人多,热闹。小摊,小店一家挨一家,挂在外面的东西也是凌琅满目,让人目不暇几,所以就都显得很乱,不过新加坡的唐人街还算好,相对来说比较有秩序。最让张静喜欢的是牛车水走过去一点,珍珠坊的对面有一排排的南洋旧式小楼,和电视里演的一模一样,走在里面感觉好像走在四五十年代的南洋,而二楼的窗子里随时会有一位南洋女孩探出她美丽的脸。唐人街还有另外一个用途,就是举办中式的传统庆典。比如过年,还是牛车水这里最有气氛了。
到了牛车水,大家发现果然很有过年气氛。其实灯也没什么好看的,事实上也没有机会停下来看灯,只记得在人群中奋力拼杀,最后终于杀出了一条血路。新加坡人也怪,大过年的,不在家里呆着,都挤到这儿干嘛呢。最后大家终于都杀了出来,清点人数,决定向新加坡河畔进发。走出闹市区,外面的街道就很冷清了。一路聊着,走着。大约午夜的时候,天空忽然绽放了五颜六色的烟火,一下子照亮了黑夜,照亮了每个人的心房,大家都很惊喜,噢,过年了
这时候,有人在路边发现了一排三个电话亭,大家于是停下来打电话。电话可真难打通,想着这时候全世界有多少人急着打电话回家报个平安,拜个年啊。大家排着队轮流着一遍又一遍努力地拨着,直到一点多才陆续打通。和父母简单拜了年,大家就继续前行。
终于到了新加坡河畔,也很热闹,不过也不会像牛车水那里挤做一团,只是三五成群地坐在灯光闪烁的河边,聊天,喝茶。张静他们十几人也围成一圈。中国学生到一起,谈的,说的,总也离不开中国,一时间,工人下岗啊,台独啊,中国加入世贸啊,乃至国内各地的风味美食啊,说的不异乐乎。张静记得看过一篇文章说中国人到哪里都还念念不忘中国,活得太沉重。张静倒没觉得有什么不好。那毕竟是她们成长,生活的故土,张静觉得无论自己走到哪里,都会把她沉甸甸地放在心里。后来有人提议唱歌,开始是小声哼唱,后来越唱越激动,从小芳,同桌的你到我的中国心,又到国歌,团结就是力量。唱的张静嗓子都哑了。后来又有几个中国人加入,有些新加坡人也远远地向他们望来,张静想尽管同为华人,新加坡人却永远无法理解他们的行为,无法理解他们的这种热情和对自己祖国和文化的这种热爱。那天晚上他们一直折腾到凌晨3,4点钟,大家兜里的食物早被瓜分干净了。最后终于熬不住了,又冷又饿,饥寒交迫。还好给他们找到一家昼夜营业的巴刹,吃了一些东西,休息了一会,六点多钟才搭地铁回了家。
每次张静和别人讲起这个三十晚上都很兴奋,尤其是十几个留学生坐在新加坡河畔唱了一晚上的中国歌曲就很激动。可是不知道为什么,每次独自一人回想起那天晚上,首先映在张静脑子里的却是在满天绚丽的烟花,冷冷清清的街道旁,十几个人排着队一遍一遍地拨着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