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节 生计(二)
推荐阅读:宇宙职业选手、斗罗大陆V重生唐三、万相之王、星门、剑道第一仙、雪中悍刀行、一剑独尊、牧龙师、临渊行、万古第一神
海娜小说网 www.hainazuche.com,最快更新大明之朔风疾最新章节!
“汉民能想到这么多,说明学问见长了,”李槐赞赏地看着李榆,轻声对大家说道,“建州的八旗制存在弊端,大明的卫所制更是千疮百孔,其有三大弊害,其一兵民不分、武备荒弛,按大明太祖定制,每一军户可分田五十亩,但须交屯田子粒十八石,军户负担太重,到正统年间朝廷不得不改为六石,但仍然远高于民户,军户生计艰难、苦于劳作,训练操演几近荒废,大明之初尚能做到军户七成耕作、三成守城,再往后就不行了,军户为养家糊口,不得不种田谋生,士兵变成农夫,兵民不分的后果就是无可战之兵;其二军官权重、无法无天,大明卫所军官在卫所既管兵事也管民事,权力过大,不但把军户为奴任意驱使,而且霸占军户土地为私产,军户无以聊生只得大量逃亡,如今的大明卫所实际上已经成了空架子;其三军户世袭、赏罚失当,大明将卫所官职作为世袭官职大量用于封赏,造成为官者世代为官,卫所军官不习弓马者比比皆是,无能之辈充斥军中,而士兵则世代军户受人欺压,永无出头之日,这群毫无士气的农夫又何以能战?大明武力日衰就不难理解了,可以说大明的卫所如今已成为大明甩不掉的包袱,谁都知道卫所已经毫无用处了,可谁也不敢动它。笃行兄,你想借用大明的卫所制摆脱目前的困境,我非常赞成,但它的弊端如此明显,我们必须谋定而后动啊!”
李槐的话把鄂尔泰吓住了,看着鄂尔泰瞠目结舌的样子,李富贵笑了起来:“笃行兄,你别被李玉山吓回去呀,其实你那法子的确能把蛮汉山整合起来,我就赞成你,卫所制是老朱家的太祖一拍脑袋想出来的,他糊涂咱们可不糊涂,咱们用不着你的军户交屯田籽粒,咱们是田里长的粮食、草上跑得牛羊全部上缴,然后再统一分配,反正大家都在挨饿,有口大锅饭吃就没人计较了,世袭官职那一套离我们还远着呢,咱们这里能打的不是马贼就是大头兵,他们还想不到那么远,以后咱们的百户所、千户所不但设统兵官还设民事官,各管各的事谁也别一支独大,咱们还要给榆子一支像模像样的骑兵,这就是我们的常备兵力。”
鄂尔泰一听松了口气,是啊,现在是吃饭和生存问题,想那么远干什么,不过他嘴上却说:“可不敢马虎,这可是国事啊!”
“其实说到底还是钱,老朱家的太祖要不是抠门,也不会想出这么个馊主意,这主意在唐朝时就用烂了,现在还是想办法挣钱吧,”李富贵摇晃着大脑袋又说起来,“想赚钱就得做生意,我已经把丰州滩干过铁匠、木匠、纸匠、皮匠、裁缝这些手艺活的人都找到了,我打算设个匠作营把这帮人聚起来干活,手艺不好也不怕,先干起来再说,马市在明国手里,但出了马市就是我们的地盘,以后那些明国商人想到我这里赚钱,就得跟我合伙干,我不信这帮家伙不下水,有这帮家伙入伙,钱和手艺都好办。”
“念丰好主意,丰州这地方还是太穷,不做生意根本养不起兵,我们把蛮汉山做过生意的人召集起来,让他们出面赚钱,我们在后面给他们撑腰。”李槐也兴致勃勃说道。
“我回头找一下毕力格,这家伙管过买卖有经验,让他去干这个,”李富贵说着扔了个小布袋到李槐面前,“我还打算做这买卖,你别说我贩卖私盐啊。”
李槐接过来看了看,又用指头蘸着尝了一口,一本正经地说:“丰州只有官盐没有私盐,谁想买都可以买,买去干什么那就不是我们管的事了。”
四个人都笑了起来,李榆笑了一会儿,突然哭丧个脸说道:“你们的主意倒不错,可我们这里能识字算账的人都数得出来,我们弄这么大个架子,到哪儿找会当官的人啊!”
李榆的话像给大家泼了桶冷水,大家马上都沉思不语了,蛮汉山这里有的是老实巴交大字不识一个的农夫、牧人,当过兵的和干过马贼的也不少,就是没几个当过官的,把这帮粗人硬赶鸭子上架,以后指不定要出什么事。
“干还是要干的,我们这几天再摸摸底,总会想出好法子的。”李槐过了好一会才说出一句话,其他三人也只好垂头丧气地点头。
天气渐渐热起来,已经进入夏季了,蛮汉山这段日子还算平静,察哈尔人的游骑骚扰过几回,毫不意外地被李榆和赵吉打得头破血流狼狈而逃,察哈尔人很快意识到这伙躲在山里的穷光蛋又臭又硬惹不起,见到他们马上就远远躲开,被抓住的俘虏很羡慕地交待:你们这里还有口粥喝,我们那里都在吃糠咽菜了,大汗打了大胜仗,地盘、人口抢了不少,可也把喀喇沁、土默特草原打成一片糜烂,过去的盟友明国不但不理他们,而且对他们进行封锁,现在吃没吃的喝没喝的,人马疲困之极,大汗急红了眼,成天忙着跟明国要市赏,蛮汉山这帮穷骨头他还没放在眼里。
察哈尔汗顾不上蛮汉山,李榆正求之不得,他的日子也不比察哈尔汗好多少,进入夏季大雨很快就要来了,他们的帐篷、板升数量远远不够,每间房子、每顶帐篷都挤了几户人家,李榆有点明白老汗**哈赤为什么进入辽东时要搞同居、同食、同耕那一套了,这几万人突然到了一个地方,要想解决他们的生计问题确实太难了,而且李榆比老汗当初还穷,所以他比老汗干得更彻底,不但要一起干活一起睡觉,还得一起吃大锅饭,唯一不同的是这里的人为了活下去都心甘情愿这样过,用不着像老汗那样拿刀逼着尼堪接纳诸申。
蛮汉山做什么事都是热火朝天,建房子可是大事,除了必要的值守人员,其他的男丁都有活干,就连乌兰也带着女人、孩子们忙着烧水做饭——乌兰是个好姑娘,身份虽然尊贵,但只要是李榆要做的事,她一定会紧随其后,李榆有时甚至想,这要是换成二妞,恐怕早就溜之大吉了吧。
李榆和白塔村的达布老人正锯着一块木头,李榆看着老人有些吃力,关切地说道:“大叔,这活太累,您还是歇歇吧!”
“人老了,就是有点不中用了,你也累了大半天了,歇一会儿跟大叔说会话。”达布看到他的两个儿子苏和、吉达扛着一根木头过来了,向他们招招手,自己拉着李榆在一旁坐下。
“榆子,这段日子可苦了你了,大叔知道要说这蛮汉山里谁最辛苦,那就一定是你了,这几万人活命的担子全压在你身上,换其他人说不定早跑了,”达布坐下说道,李榆没说话,把旁边苏和的两个孩子叫过来,一手抱一个逗着他们玩,扎布叹了口气接着说:“可这里除了你没别人挑得起这幅担子,咱们这里有蒙人、汉人,有种田的、放牧的,只有你才能把大家聚起来拧成一股劲。”
“大叔,我没那么大的本事,这副担子太重,一个闪失就会害了乡亲们,我挑在身上心惊肉跳的,以后有合适的人我就让给他干。”李榆摇着头回答。
“那可不行,我们大家就信得过你,”达布老人急忙说道,他气呼呼地说着,“那些台吉老爷们个个都说自己有本事,可察哈尔人一来,他们就想着逃命,部众的死活他们根本不管,这样的人我们不要。”
“榆子,你就干吧,你说什么我们就做什么,出点差错也不要紧,大伙都知道你心眼好。”苏和也插了一句,他招呼自己的女儿,“琪琪格,不要老坐在你榆子叔身上了,快给爷爷和榆子叔倒碗水喝。”
李榆喝了一口水,轻声问道:“大叔,地里的活怎么样?”
“还能怎么样,这里地方小,又要放牧牛羊,哪有多少地种庄稼,今年前前后后就种了四五千多亩,麦子、小米、高粱还有玉蜀黍,能弄到的种子全种下去了,但这肯定不够吃,还得想其他办法,李富贵的土豆今年收成不知道会怎么,要是像他吹的一亩能有五百来斤,那可就解决大问题了。”
“再过段日子,关内的夏粮就要收了,也许粮食会便宜一些,我们设法用牲口换些粮,大伙的日子会好过一些。”
“换回粮食也不能随便吃,我们还得预备过冬,看着吧,今年冬天肯定不好过,榆子,你得留心了。”
李榆与达布老人正聊着,刘石头跑来叫李榆速回中军大帐,李先生有事要找他,李榆只好起身告辞,达布突然想起什么又叫住了他。
“榆子,还有件事你要当心,草原上每次经过一场大战或者一场大饥荒后,都有可能爆发瘟疫,今年也许我们躲过去了,但明年开春可就难说了,”达布心有余悸地说道,“我这辈子已经经历三四回了,每一次都眼睁睁看着周围的人不断死去,我以前的部落就是毁于瘟疫,部众死的死散的散,我带着活着的家人流落到板升,这才改行学会了种地。”
李榆听着胆战心惊,他在乌拉山也经历过一场瘟疫,亲眼看到几十条生命一个月之内消失了,哈达里的父母也死于这场瘟疫,库鲁部落经此一劫而一蹶不起,不得不向南迁移。
李榆心事重重回到中军大帐,李槐与李富贵、鄂尔泰、那木儿正在等他,他们几个这段时间也辛苦,既要处理日常杂务,又要准备计丁编户和制定军制,人手不够把那木儿也拉进来。
“汉民,你跟我去一趟大同,大同知府有要事找我们相商。”李槐一见李榆进来就打招呼。
“大同知府找我们干什么?”李榆有些疑惑,他的眼光不由自主地瞟向李富贵。
“你看我干什么,我煮的那点盐自己还不够用呢,别人想买我也拿不出来。”李富贵有点气恼,他的贩卖私盐计划严重受挫,他那几口破锅煮出来的盐,没等他收好,就被自己这里的伙夫就先抢光了,李富贵很气馁,这点盐自己人都不够用,还卖屁个私盐呀。
“可能是我们入关那些人的事吧,”李槐想了想说道,他摆了摆手,“不管他了,大同知府能见我们总是好事,正好可以与他谈谈互市的事,把毕力格也叫上,顺便混个脸熟。”
李槐、李榆带着毕力格和几名亲兵马上就动身了,蛮汉山与大同相距不远,他们从杀虎口入关,太阳落山时就到了大同。
大同知府马士英个头不高,还显得有点瘦弱,不过精神头十足,听说蛮汉山的人到了,饭都不吃就召见。马士英见到李榆,满脸堆笑地把李榆李都司夸奖了一番,又与李槐寒暄几句,马上让李榆、李槐坐下——李榆个头太高了,马士英总有一种仰视的感觉,还是让这个大家伙坐下看着顺眼些。
“知府大人叫我等来有何事吩咐?”李槐一坐下就问。
“玉山别急,一路辛苦了,先喝口茶,饭菜我已经安排了,吃完饭再说,”马士英已经打听到李槐的来历,他这人八面琳珑见人三分笑,听说李槐与总督大人和副使大人关系不错,他就更显得亲热了。
“知府大人太客气了,我等奔波至此来听大人的训示,大人不说我们饭也吃不好了。”李槐笑着拱手说道。
“其实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还不是滞留在关内的那些鞑靼的事。”马士英只好说了,入关的丰州人大部分都被赶出关,但还有两千多人听了李富贵的话赖在关内不走,这些人中有钱、有路子的有吃有喝自然守规矩,马士英也不难为他们,但绝大多数人无衣无食、居无定所,这就免不了骚扰地方,马士英打算把人都抓了交给他们。
李榆、李槐听了也没意见,这事早就说好了,逃入关的人都交给蛮汉山收留,大同方面提供部分粮食援助,马市也对蛮汉山开放,双方一直执行得很好,被赶出关的人没有再回去,而大同方面也确实给了粮食,只是为这个事,大同知府把他们喊来有点小题大做了。
马士英见他们一口答应,把两人又夸奖了一顿,马上就拉着他们去吃饭,李槐与李榆对视一眼,这位知府大人恐怕在饭桌上才会说实话,不过也难为他了,以李槐的举人身份去吃他一顿饭还说得过去,而李榆不过是个小小的武官,知府大人请他吃饭就太夸张了。
马士英带着他们出了知府衙门,七拐八拐到了一座酒楼,李榆奇怪的是这酒楼门口居然还布置了手握刀剑的卫兵,李榆还没想明白,他们就被马士英带到楼上的一间装饰华丽的雅座,李榆正看着雅座里的稀奇物件眼花缭乱,就听到有人在招呼他了。
“李都司,你还记得本镇吗?”里面早有一人在等候了,那人身材魁梧,穿着一身青布便装,正端坐在椅子上对着他微笑。
李榆一愣,但那人一开口就提醒了他,他紧忙躬身施礼:“总兵大人,末将不知大人在此,请大人恕罪。”
“哪里的话,你虽然出自督标,但也算是我大同镇的自家人,本镇念你在塞外劳苦功高,今天就请你好好吃一顿,”渠家祯挥手示意李榆坐到他旁边,然后痛心疾首地说,“本镇后悔啊,上次大同城外校阅时怎么没把你留下,要是你到本镇身边,一个都司算什么,三年之内本镇升你做游击,都怪那个老白没把你的事说清楚,还害得本镇把你训斥了一番。”
渠家祯喋喋不休地唠叨着,不住地夸奖李榆年少有为,李榆听得莫名其妙,上回还大喊大叫要把自己赶到关外当鞑靼的大同总兵怎么突然转性了,自己一个小小的都司用得着他一个劲说好话吗?
饭菜上桌了,马士英、渠家祯不住地招呼李榆、李槐多吃点,还给他们介绍了几个大同名菜,李榆望着这一桌子的精美菜肴简直不知怎么下筷子,他从没有见过这么多好吃的,能有几个白面馒头再加上几块肉对他来说就是过年了,桌子上的鸡鸭鱼肉让他觉得有点发晕。
“汉民受苦了,老渠,你以后要常把汉民叫到大同玩两天,像汉民这样老实厚道又肯卖力的人,你大同镇再也找不出第二个了。”马士英很同情地看着李榆傻乎乎对着酒席发愣,叹了口气往李榆碗里夹了块鱼肉,渠家祯马上拍胸脯说以后绝不会让自己的爱将受苦了。
“大人叫你吃你就吃嘛,你饭量大就多吃点。”李槐也悄悄捅了一下李榆,李榆这才放开胆子大吃起来。
看到李榆一副狼吞虎咽的样子,马士英与渠家祯相视一笑,干脆放下筷子,津津有味地欣赏李榆的吃相,李槐忍不住了,悄悄捅了李榆好几下,可李榆什么也顾不上了,他现在恨不得把盘子都吞下去。
李榆把菜吃得差不多了,又开始用白面馒头蘸着盘子上的油汁吃起来,马士英不耐烦了,有意无意间突然问起李榆向阳和总督府通报军情的事,李榆很老实地把自己每隔几天向阳和传递一次消息的事说了,马士英点点头说道:“塞外军情瞬息万变,有李都司在塞外探查,总督大人自然对边情了如指掌,朝廷也因此受益颇多,不过李都司现在从我大同拿粮,又受益于我大同马市,自然与我大同镇休戚相关,我大同镇也需要最快得知塞外边情,李都司给总督府的通报也应该及时通报大同镇,李都司说是不是啊?”
;
“汉民能想到这么多,说明学问见长了,”李槐赞赏地看着李榆,轻声对大家说道,“建州的八旗制存在弊端,大明的卫所制更是千疮百孔,其有三大弊害,其一兵民不分、武备荒弛,按大明太祖定制,每一军户可分田五十亩,但须交屯田子粒十八石,军户负担太重,到正统年间朝廷不得不改为六石,但仍然远高于民户,军户生计艰难、苦于劳作,训练操演几近荒废,大明之初尚能做到军户七成耕作、三成守城,再往后就不行了,军户为养家糊口,不得不种田谋生,士兵变成农夫,兵民不分的后果就是无可战之兵;其二军官权重、无法无天,大明卫所军官在卫所既管兵事也管民事,权力过大,不但把军户为奴任意驱使,而且霸占军户土地为私产,军户无以聊生只得大量逃亡,如今的大明卫所实际上已经成了空架子;其三军户世袭、赏罚失当,大明将卫所官职作为世袭官职大量用于封赏,造成为官者世代为官,卫所军官不习弓马者比比皆是,无能之辈充斥军中,而士兵则世代军户受人欺压,永无出头之日,这群毫无士气的农夫又何以能战?大明武力日衰就不难理解了,可以说大明的卫所如今已成为大明甩不掉的包袱,谁都知道卫所已经毫无用处了,可谁也不敢动它。笃行兄,你想借用大明的卫所制摆脱目前的困境,我非常赞成,但它的弊端如此明显,我们必须谋定而后动啊!”
李槐的话把鄂尔泰吓住了,看着鄂尔泰瞠目结舌的样子,李富贵笑了起来:“笃行兄,你别被李玉山吓回去呀,其实你那法子的确能把蛮汉山整合起来,我就赞成你,卫所制是老朱家的太祖一拍脑袋想出来的,他糊涂咱们可不糊涂,咱们用不着你的军户交屯田籽粒,咱们是田里长的粮食、草上跑得牛羊全部上缴,然后再统一分配,反正大家都在挨饿,有口大锅饭吃就没人计较了,世袭官职那一套离我们还远着呢,咱们这里能打的不是马贼就是大头兵,他们还想不到那么远,以后咱们的百户所、千户所不但设统兵官还设民事官,各管各的事谁也别一支独大,咱们还要给榆子一支像模像样的骑兵,这就是我们的常备兵力。”
鄂尔泰一听松了口气,是啊,现在是吃饭和生存问题,想那么远干什么,不过他嘴上却说:“可不敢马虎,这可是国事啊!”
“其实说到底还是钱,老朱家的太祖要不是抠门,也不会想出这么个馊主意,这主意在唐朝时就用烂了,现在还是想办法挣钱吧,”李富贵摇晃着大脑袋又说起来,“想赚钱就得做生意,我已经把丰州滩干过铁匠、木匠、纸匠、皮匠、裁缝这些手艺活的人都找到了,我打算设个匠作营把这帮人聚起来干活,手艺不好也不怕,先干起来再说,马市在明国手里,但出了马市就是我们的地盘,以后那些明国商人想到我这里赚钱,就得跟我合伙干,我不信这帮家伙不下水,有这帮家伙入伙,钱和手艺都好办。”
“念丰好主意,丰州这地方还是太穷,不做生意根本养不起兵,我们把蛮汉山做过生意的人召集起来,让他们出面赚钱,我们在后面给他们撑腰。”李槐也兴致勃勃说道。
“我回头找一下毕力格,这家伙管过买卖有经验,让他去干这个,”李富贵说着扔了个小布袋到李槐面前,“我还打算做这买卖,你别说我贩卖私盐啊。”
李槐接过来看了看,又用指头蘸着尝了一口,一本正经地说:“丰州只有官盐没有私盐,谁想买都可以买,买去干什么那就不是我们管的事了。”
四个人都笑了起来,李榆笑了一会儿,突然哭丧个脸说道:“你们的主意倒不错,可我们这里能识字算账的人都数得出来,我们弄这么大个架子,到哪儿找会当官的人啊!”
李榆的话像给大家泼了桶冷水,大家马上都沉思不语了,蛮汉山这里有的是老实巴交大字不识一个的农夫、牧人,当过兵的和干过马贼的也不少,就是没几个当过官的,把这帮粗人硬赶鸭子上架,以后指不定要出什么事。
“干还是要干的,我们这几天再摸摸底,总会想出好法子的。”李槐过了好一会才说出一句话,其他三人也只好垂头丧气地点头。
天气渐渐热起来,已经进入夏季了,蛮汉山这段日子还算平静,察哈尔人的游骑骚扰过几回,毫不意外地被李榆和赵吉打得头破血流狼狈而逃,察哈尔人很快意识到这伙躲在山里的穷光蛋又臭又硬惹不起,见到他们马上就远远躲开,被抓住的俘虏很羡慕地交待:你们这里还有口粥喝,我们那里都在吃糠咽菜了,大汗打了大胜仗,地盘、人口抢了不少,可也把喀喇沁、土默特草原打成一片糜烂,过去的盟友明国不但不理他们,而且对他们进行封锁,现在吃没吃的喝没喝的,人马疲困之极,大汗急红了眼,成天忙着跟明国要市赏,蛮汉山这帮穷骨头他还没放在眼里。
察哈尔汗顾不上蛮汉山,李榆正求之不得,他的日子也不比察哈尔汗好多少,进入夏季大雨很快就要来了,他们的帐篷、板升数量远远不够,每间房子、每顶帐篷都挤了几户人家,李榆有点明白老汗**哈赤为什么进入辽东时要搞同居、同食、同耕那一套了,这几万人突然到了一个地方,要想解决他们的生计问题确实太难了,而且李榆比老汗当初还穷,所以他比老汗干得更彻底,不但要一起干活一起睡觉,还得一起吃大锅饭,唯一不同的是这里的人为了活下去都心甘情愿这样过,用不着像老汗那样拿刀逼着尼堪接纳诸申。
蛮汉山做什么事都是热火朝天,建房子可是大事,除了必要的值守人员,其他的男丁都有活干,就连乌兰也带着女人、孩子们忙着烧水做饭——乌兰是个好姑娘,身份虽然尊贵,但只要是李榆要做的事,她一定会紧随其后,李榆有时甚至想,这要是换成二妞,恐怕早就溜之大吉了吧。
李榆和白塔村的达布老人正锯着一块木头,李榆看着老人有些吃力,关切地说道:“大叔,这活太累,您还是歇歇吧!”
“人老了,就是有点不中用了,你也累了大半天了,歇一会儿跟大叔说会话。”达布看到他的两个儿子苏和、吉达扛着一根木头过来了,向他们招招手,自己拉着李榆在一旁坐下。
“榆子,这段日子可苦了你了,大叔知道要说这蛮汉山里谁最辛苦,那就一定是你了,这几万人活命的担子全压在你身上,换其他人说不定早跑了,”达布坐下说道,李榆没说话,把旁边苏和的两个孩子叫过来,一手抱一个逗着他们玩,扎布叹了口气接着说:“可这里除了你没别人挑得起这幅担子,咱们这里有蒙人、汉人,有种田的、放牧的,只有你才能把大家聚起来拧成一股劲。”
“大叔,我没那么大的本事,这副担子太重,一个闪失就会害了乡亲们,我挑在身上心惊肉跳的,以后有合适的人我就让给他干。”李榆摇着头回答。
“那可不行,我们大家就信得过你,”达布老人急忙说道,他气呼呼地说着,“那些台吉老爷们个个都说自己有本事,可察哈尔人一来,他们就想着逃命,部众的死活他们根本不管,这样的人我们不要。”
“榆子,你就干吧,你说什么我们就做什么,出点差错也不要紧,大伙都知道你心眼好。”苏和也插了一句,他招呼自己的女儿,“琪琪格,不要老坐在你榆子叔身上了,快给爷爷和榆子叔倒碗水喝。”
李榆喝了一口水,轻声问道:“大叔,地里的活怎么样?”
“还能怎么样,这里地方小,又要放牧牛羊,哪有多少地种庄稼,今年前前后后就种了四五千多亩,麦子、小米、高粱还有玉蜀黍,能弄到的种子全种下去了,但这肯定不够吃,还得想其他办法,李富贵的土豆今年收成不知道会怎么,要是像他吹的一亩能有五百来斤,那可就解决大问题了。”
“再过段日子,关内的夏粮就要收了,也许粮食会便宜一些,我们设法用牲口换些粮,大伙的日子会好过一些。”
“换回粮食也不能随便吃,我们还得预备过冬,看着吧,今年冬天肯定不好过,榆子,你得留心了。”
李榆与达布老人正聊着,刘石头跑来叫李榆速回中军大帐,李先生有事要找他,李榆只好起身告辞,达布突然想起什么又叫住了他。
“榆子,还有件事你要当心,草原上每次经过一场大战或者一场大饥荒后,都有可能爆发瘟疫,今年也许我们躲过去了,但明年开春可就难说了,”达布心有余悸地说道,“我这辈子已经经历三四回了,每一次都眼睁睁看着周围的人不断死去,我以前的部落就是毁于瘟疫,部众死的死散的散,我带着活着的家人流落到板升,这才改行学会了种地。”
李榆听着胆战心惊,他在乌拉山也经历过一场瘟疫,亲眼看到几十条生命一个月之内消失了,哈达里的父母也死于这场瘟疫,库鲁部落经此一劫而一蹶不起,不得不向南迁移。
李榆心事重重回到中军大帐,李槐与李富贵、鄂尔泰、那木儿正在等他,他们几个这段时间也辛苦,既要处理日常杂务,又要准备计丁编户和制定军制,人手不够把那木儿也拉进来。
“汉民,你跟我去一趟大同,大同知府有要事找我们相商。”李槐一见李榆进来就打招呼。
“大同知府找我们干什么?”李榆有些疑惑,他的眼光不由自主地瞟向李富贵。
“你看我干什么,我煮的那点盐自己还不够用呢,别人想买我也拿不出来。”李富贵有点气恼,他的贩卖私盐计划严重受挫,他那几口破锅煮出来的盐,没等他收好,就被自己这里的伙夫就先抢光了,李富贵很气馁,这点盐自己人都不够用,还卖屁个私盐呀。
“可能是我们入关那些人的事吧,”李槐想了想说道,他摆了摆手,“不管他了,大同知府能见我们总是好事,正好可以与他谈谈互市的事,把毕力格也叫上,顺便混个脸熟。”
李槐、李榆带着毕力格和几名亲兵马上就动身了,蛮汉山与大同相距不远,他们从杀虎口入关,太阳落山时就到了大同。
大同知府马士英个头不高,还显得有点瘦弱,不过精神头十足,听说蛮汉山的人到了,饭都不吃就召见。马士英见到李榆,满脸堆笑地把李榆李都司夸奖了一番,又与李槐寒暄几句,马上让李榆、李槐坐下——李榆个头太高了,马士英总有一种仰视的感觉,还是让这个大家伙坐下看着顺眼些。
“知府大人叫我等来有何事吩咐?”李槐一坐下就问。
“玉山别急,一路辛苦了,先喝口茶,饭菜我已经安排了,吃完饭再说,”马士英已经打听到李槐的来历,他这人八面琳珑见人三分笑,听说李槐与总督大人和副使大人关系不错,他就更显得亲热了。
“知府大人太客气了,我等奔波至此来听大人的训示,大人不说我们饭也吃不好了。”李槐笑着拱手说道。
“其实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还不是滞留在关内的那些鞑靼的事。”马士英只好说了,入关的丰州人大部分都被赶出关,但还有两千多人听了李富贵的话赖在关内不走,这些人中有钱、有路子的有吃有喝自然守规矩,马士英也不难为他们,但绝大多数人无衣无食、居无定所,这就免不了骚扰地方,马士英打算把人都抓了交给他们。
李榆、李槐听了也没意见,这事早就说好了,逃入关的人都交给蛮汉山收留,大同方面提供部分粮食援助,马市也对蛮汉山开放,双方一直执行得很好,被赶出关的人没有再回去,而大同方面也确实给了粮食,只是为这个事,大同知府把他们喊来有点小题大做了。
马士英见他们一口答应,把两人又夸奖了一顿,马上就拉着他们去吃饭,李槐与李榆对视一眼,这位知府大人恐怕在饭桌上才会说实话,不过也难为他了,以李槐的举人身份去吃他一顿饭还说得过去,而李榆不过是个小小的武官,知府大人请他吃饭就太夸张了。
马士英带着他们出了知府衙门,七拐八拐到了一座酒楼,李榆奇怪的是这酒楼门口居然还布置了手握刀剑的卫兵,李榆还没想明白,他们就被马士英带到楼上的一间装饰华丽的雅座,李榆正看着雅座里的稀奇物件眼花缭乱,就听到有人在招呼他了。
“李都司,你还记得本镇吗?”里面早有一人在等候了,那人身材魁梧,穿着一身青布便装,正端坐在椅子上对着他微笑。
李榆一愣,但那人一开口就提醒了他,他紧忙躬身施礼:“总兵大人,末将不知大人在此,请大人恕罪。”
“哪里的话,你虽然出自督标,但也算是我大同镇的自家人,本镇念你在塞外劳苦功高,今天就请你好好吃一顿,”渠家祯挥手示意李榆坐到他旁边,然后痛心疾首地说,“本镇后悔啊,上次大同城外校阅时怎么没把你留下,要是你到本镇身边,一个都司算什么,三年之内本镇升你做游击,都怪那个老白没把你的事说清楚,还害得本镇把你训斥了一番。”
渠家祯喋喋不休地唠叨着,不住地夸奖李榆年少有为,李榆听得莫名其妙,上回还大喊大叫要把自己赶到关外当鞑靼的大同总兵怎么突然转性了,自己一个小小的都司用得着他一个劲说好话吗?
饭菜上桌了,马士英、渠家祯不住地招呼李榆、李槐多吃点,还给他们介绍了几个大同名菜,李榆望着这一桌子的精美菜肴简直不知怎么下筷子,他从没有见过这么多好吃的,能有几个白面馒头再加上几块肉对他来说就是过年了,桌子上的鸡鸭鱼肉让他觉得有点发晕。
“汉民受苦了,老渠,你以后要常把汉民叫到大同玩两天,像汉民这样老实厚道又肯卖力的人,你大同镇再也找不出第二个了。”马士英很同情地看着李榆傻乎乎对着酒席发愣,叹了口气往李榆碗里夹了块鱼肉,渠家祯马上拍胸脯说以后绝不会让自己的爱将受苦了。
“大人叫你吃你就吃嘛,你饭量大就多吃点。”李槐也悄悄捅了一下李榆,李榆这才放开胆子大吃起来。
看到李榆一副狼吞虎咽的样子,马士英与渠家祯相视一笑,干脆放下筷子,津津有味地欣赏李榆的吃相,李槐忍不住了,悄悄捅了李榆好几下,可李榆什么也顾不上了,他现在恨不得把盘子都吞下去。
李榆把菜吃得差不多了,又开始用白面馒头蘸着盘子上的油汁吃起来,马士英不耐烦了,有意无意间突然问起李榆向阳和总督府通报军情的事,李榆很老实地把自己每隔几天向阳和传递一次消息的事说了,马士英点点头说道:“塞外军情瞬息万变,有李都司在塞外探查,总督大人自然对边情了如指掌,朝廷也因此受益颇多,不过李都司现在从我大同拿粮,又受益于我大同马市,自然与我大同镇休戚相关,我大同镇也需要最快得知塞外边情,李都司给总督府的通报也应该及时通报大同镇,李都司说是不是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