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六章 朱老四:闲的难受
推荐阅读:宇宙职业选手、斗罗大陆V重生唐三、万相之王、星门、剑道第一仙、雪中悍刀行、一剑独尊、牧龙师、临渊行、万古第一神
海娜小说网 www.hainazuche.com,最快更新大明优秀青年最新章节!
所谓“表现好的劳工”,基本上就是纪纲特意按照杨少峰的要求挑选出来的几个锦衣卫校尉,然后这些人就顺理成章的和一休宗纯成为了朋友,并且被杨三“挑选”出来,给他们和一休宗纯一起“放假”,让他们好好逛逛顺天府。
然后一休宗纯知道了很多以前从来都不知道的事情。
比如大明的百姓不需要缴纳民赋民税,因为大明皇帝朱老四下旨免除赋税,只要大明还存在一天,大明就不会收取民赋民税。
比如大明的百姓再怎么穷苦,也一样能看得起病,就算死了也会有人埋,因为大明有惠民药局和漏泽园之类的福利待遇。
比如大明的读书人不能讨论政治,但是寻常百姓们却可以议论政治,也可以堵着皇帝的家门口去骂皇帝,因为这是大明开国皇帝允许的。
然后一休宗纯就越发的不满,就连刚开始时那激动的心情都激动不起来了。
同样是平民,大明的平民百姓福利待遇之好,是倭国百姓无法想象的。
看病?死了都不知道怎么死的倭国平民还指望幕府替他们拿钱看病?
骂皇帝?骂个武士都有可能被人一刀给宰了,骂幕府更是有可能连累一家老小。
就连幕府、大名、武士们都能骂的倭国天皇,也不是平民百姓可以骂的,骂了一样有被人宰掉的风险。
逛了半晌之后,一休宗纯就再没有逛下去的兴致了,早早的回了工地上,一休宗纯就寻到了杨三,行了礼之后问道:“一休有许多疑问,望杨三哥能替我解惑?”
杨三好奇的道:“什么疑问?估计我读的书还没有你读的多,我能替你答疑解惑?”
一休宗纯道:“我想让倭国百姓不用再像现在一样饱受欺凌,我想让倭男百姓也能吃饱穿暖,我想让倭国举国内附大明。”
当一休宗纯将心里的疑惑说出来之后,杨三却笑了:“这你就问错人了。我大字不识得几个,这些问题你来问我,却不是难为我么?”
想了想,杨三又接着说道:“这样儿吧,改天我去寻伊逍,看看他是否愿意来跟你说说话,如果他愿意的话,你倒是可以向他请教一番。”
一休宗纯迟疑道:“可是高天原神使伊逍伊相公?想不到杨三哥竟识得这般人物?”
杨三呵呵笑道:“伊逍是我家少爷的学生,当初也是一起厮混过的,我在他那里,倒也有几分面子。今天毕竟是小年,该休息的还是要好好休息,等年后再上工。”
工地的一处小楼上,朱瞻基笑眯眯的道:“按你的说法,这一休宗纯是已经坐上了轮椅,甚至是直接躺在了担架上,那你下一步准备怎么办?”
杨少峰轻轻晃着手中的葡萄酒,淡定无比的说道:“再等等,等伊逍跟他好好聊聊天,等他彻底坐稳了轮椅之后,就找个理由把他放了,让他回倭国。”
说完之后,杨少峰又有些嫌弃的说道:“你别看倭国地方不大,可是那边乱七八糟的破事儿却不少。
南朝,北朝,幕府,各地的大名,这些乱七八糟的势力都不是什么省油的灯。等一休和尚回了倭国,到时候就有乐子看了。”
朱瞻基不以为意的道:“那是他一休宗纯的事情,跟我们有什么关系?”
杨少峰哼了一声,说道:“怎么没有关系?他想要干掉倭国的天王和幕府还有那些大名,就得起兵造反,起兵造反的前提是有兵,然后得有武器和银子,要不然谁愿意跟着他造反?”
朱瞻基道:“纪纲啊,回头让纪纲派人去联系一休宗纯,卫所淘汰下来的那些兵器卖给他,这种事儿本来就是锦衣卫擅长的。”
……
永乐十六年腊月二十七,朱老四下旨大赦天下,凡十恶不赦之外,并且已经在顺天府工地上服役的囚徒,一概赦免其罪行,许其归家。
一休宗纯有幸得到了这样儿的一个名额按照杨三的说法,一休宗纯是个和尚,又是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人拐卖到工地上,到工地上之后也尽心尽力的干活,看得杨三都不忍心了,所以替他争取了放归的名额。
不知道有多少人暗中羡慕着这个好运的倭国和尚。
杨三不仅仅替他争取到了放归的名额,还替他争取到了五两银子的遣散补贴,这五两银子已经足够一休宗纯活上好长一段时间了。
然后一休宗纯就带着这五两银子,又带了一个潜心向佛的“好朋友”,一起向着登莱卫而去。
一休宗纯打算回倭国去,他要解救倭国的百姓于水火,他要带领倭国的百姓反抗倭国天王和幕府,他要带领倭国的百姓内附大明。
这是他所能想到的,通往天堂的最快捷径。
……
永乐十六年十二月底,一年一度的盘点之后,朱老四意外的发现,大明的国库里面有了许多的银子,而民间丁口也增加了三百多万。
要知道,民赋民税已经被彻底免除了,这也就意味着,这许许多多的银子,基本上都是银行用宝钞兑回来的,或者是商税之类的。
而民间的丁口,则更加的神奇了持平了好几年的人口,居然莫名其妙的就多出来三百万,由此可见,以前的丁口瞒报有多疯狂了。
有了钱,有了人,朱老四觉得浑身都难受。
没办法啊,阿鲁台和马哈木那哥几个没办法,一个比一个老实,一个比一个乖,就连朵颜三卫现在不闹腾了,一个个薅羊毛薅的开心,今天阿鲁台遣使贡马,明天马哈木遣使贡羊毛毯,一个个就跟争宠的小妾一样用尽心机。
就连朵颜三卫那边也是一个鸟样,时不时的就派人贡马,目的和阿鲁台他们是一样的,就是想要探探口风,看能不能彻底内附或者干脆迁移到关内来居住。
然后朱老四就很头疼。
以前是阿鲁台不乖,打他,马哈木不乖,打他,然后慢慢的打着打着就打习惯了。
如果这哥几个都老实成这样儿了,怎么打?难道就像杨癫疯说的那样儿,随便找个理由,比如阿鲁台上厕所不用纸,然后出兵打他?
别开玩笑了,杨癫疯可以不要脸,朱老四身为大明皇帝,肯定还是得要点儿脸的。
最重要的是,夏原吉不给军费,因为打了阿鲁台,会影响国库的收入。
朱老四只能把目光投向了交趾。
李彬没有张辅那么凶残,虽然在交趾大杀特杀,抓起劳工来更是心狠手辣,可是对比张辅好几年杀出来的赫赫凶名,李彬还是有些不够看,所以交趾那边时不时的就会出现叛乱。
然后朱老四就觉得打不成阿鲁台,打交趾其实也差不多?
然后夏原吉不同意:“交趾已经在丰城侯的管控之下,陛下出兵交趾,反而会打乱丰城后的布置,反为不美。臣觉得,与其出兵交趾,不如让缅甸彻底改土归流?”
朱老四一脸懵逼的瞧着夏原吉这脑回路很神奇啊,交趾和缅甸虽然离得不远,但是缅甸原本就是属于宣慰司治下,也算是比较听话,说起来和阿鲁台他们现在的情况差不多,夏原吉现在忽然想要让缅甸改土归流?
夏原吉吭哧了半晌,最终还是解释了起来:“臣记得状元公曾经说过,云南有铜,缅甸也有铜……云南和缅甸由土司管辖,终究不如由布政使司来管辖……”
张辅悄然抬头打量了一眼夏原吉,然后就死死的低下了脑袋论不要脸,还得是这些文官!
尽管早就知道夏原吉的性子,可是朱老四依旧被夏原吉的无耻给惊呆了。
见朱老四不说话,旁边的张辅也明显是在强忍着笑意,忍不住恼羞成怒的夏原吉说道:“启奏陛下,永乐十六年,我大明民间所用铜钱为五百万贯,实际所需为三千万贯。
永乐十七年,预计民间所用铜钱为六百万贯,实际所需为五千万贯。
也就是说,仅仅这一年的时间,民间的铜钱缺口就多了近两千万贯,更别说永乐十八年十九年或者更远的以后了。
依着户部的计算,待到永乐二十年的时候,民间的铜钱缺口将达到一万万贯的程度,宝钞并不足以弥补铜钱的缺口。
尤其是在进行一文两文之类的交易时,百姓更喜欢使用铜板而不是宝钞,所以缺口极大,许多人到银行兑换铜钱时,都是给付的宝钞,民间反响极大。
而国库之中虽然有铜三千斤六百斤,可是这些铜既要用之于火炮的铸造,还要用来铸造铜钱,根本就不够用。”
是的,很多穿越者们到了明朝就喜欢搞滇铜北运,这点是没错的,可是真要说到滇铜,实际上在元朝的时候,就已经有开采运输滇铜的记录,只不过是受制于开采和冶炼的手段,产量不高而已。
朱老四点了点头,又将目光投向了张辅:“英国公以为如何?”
张辅躬身道:“缅甸之事,臣以为应当召黔国公进京奏对。”
所谓“表现好的劳工”,基本上就是纪纲特意按照杨少峰的要求挑选出来的几个锦衣卫校尉,然后这些人就顺理成章的和一休宗纯成为了朋友,并且被杨三“挑选”出来,给他们和一休宗纯一起“放假”,让他们好好逛逛顺天府。
然后一休宗纯知道了很多以前从来都不知道的事情。
比如大明的百姓不需要缴纳民赋民税,因为大明皇帝朱老四下旨免除赋税,只要大明还存在一天,大明就不会收取民赋民税。
比如大明的百姓再怎么穷苦,也一样能看得起病,就算死了也会有人埋,因为大明有惠民药局和漏泽园之类的福利待遇。
比如大明的读书人不能讨论政治,但是寻常百姓们却可以议论政治,也可以堵着皇帝的家门口去骂皇帝,因为这是大明开国皇帝允许的。
然后一休宗纯就越发的不满,就连刚开始时那激动的心情都激动不起来了。
同样是平民,大明的平民百姓福利待遇之好,是倭国百姓无法想象的。
看病?死了都不知道怎么死的倭国平民还指望幕府替他们拿钱看病?
骂皇帝?骂个武士都有可能被人一刀给宰了,骂幕府更是有可能连累一家老小。
就连幕府、大名、武士们都能骂的倭国天皇,也不是平民百姓可以骂的,骂了一样有被人宰掉的风险。
逛了半晌之后,一休宗纯就再没有逛下去的兴致了,早早的回了工地上,一休宗纯就寻到了杨三,行了礼之后问道:“一休有许多疑问,望杨三哥能替我解惑?”
杨三好奇的道:“什么疑问?估计我读的书还没有你读的多,我能替你答疑解惑?”
一休宗纯道:“我想让倭国百姓不用再像现在一样饱受欺凌,我想让倭男百姓也能吃饱穿暖,我想让倭国举国内附大明。”
当一休宗纯将心里的疑惑说出来之后,杨三却笑了:“这你就问错人了。我大字不识得几个,这些问题你来问我,却不是难为我么?”
想了想,杨三又接着说道:“这样儿吧,改天我去寻伊逍,看看他是否愿意来跟你说说话,如果他愿意的话,你倒是可以向他请教一番。”
一休宗纯迟疑道:“可是高天原神使伊逍伊相公?想不到杨三哥竟识得这般人物?”
杨三呵呵笑道:“伊逍是我家少爷的学生,当初也是一起厮混过的,我在他那里,倒也有几分面子。今天毕竟是小年,该休息的还是要好好休息,等年后再上工。”
工地的一处小楼上,朱瞻基笑眯眯的道:“按你的说法,这一休宗纯是已经坐上了轮椅,甚至是直接躺在了担架上,那你下一步准备怎么办?”
杨少峰轻轻晃着手中的葡萄酒,淡定无比的说道:“再等等,等伊逍跟他好好聊聊天,等他彻底坐稳了轮椅之后,就找个理由把他放了,让他回倭国。”
说完之后,杨少峰又有些嫌弃的说道:“你别看倭国地方不大,可是那边乱七八糟的破事儿却不少。
南朝,北朝,幕府,各地的大名,这些乱七八糟的势力都不是什么省油的灯。等一休和尚回了倭国,到时候就有乐子看了。”
朱瞻基不以为意的道:“那是他一休宗纯的事情,跟我们有什么关系?”
杨少峰哼了一声,说道:“怎么没有关系?他想要干掉倭国的天王和幕府还有那些大名,就得起兵造反,起兵造反的前提是有兵,然后得有武器和银子,要不然谁愿意跟着他造反?”
朱瞻基道:“纪纲啊,回头让纪纲派人去联系一休宗纯,卫所淘汰下来的那些兵器卖给他,这种事儿本来就是锦衣卫擅长的。”
……
永乐十六年腊月二十七,朱老四下旨大赦天下,凡十恶不赦之外,并且已经在顺天府工地上服役的囚徒,一概赦免其罪行,许其归家。
一休宗纯有幸得到了这样儿的一个名额按照杨三的说法,一休宗纯是个和尚,又是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人拐卖到工地上,到工地上之后也尽心尽力的干活,看得杨三都不忍心了,所以替他争取了放归的名额。
不知道有多少人暗中羡慕着这个好运的倭国和尚。
杨三不仅仅替他争取到了放归的名额,还替他争取到了五两银子的遣散补贴,这五两银子已经足够一休宗纯活上好长一段时间了。
然后一休宗纯就带着这五两银子,又带了一个潜心向佛的“好朋友”,一起向着登莱卫而去。
一休宗纯打算回倭国去,他要解救倭国的百姓于水火,他要带领倭国的百姓反抗倭国天王和幕府,他要带领倭国的百姓内附大明。
这是他所能想到的,通往天堂的最快捷径。
……
永乐十六年十二月底,一年一度的盘点之后,朱老四意外的发现,大明的国库里面有了许多的银子,而民间丁口也增加了三百多万。
要知道,民赋民税已经被彻底免除了,这也就意味着,这许许多多的银子,基本上都是银行用宝钞兑回来的,或者是商税之类的。
而民间的丁口,则更加的神奇了持平了好几年的人口,居然莫名其妙的就多出来三百万,由此可见,以前的丁口瞒报有多疯狂了。
有了钱,有了人,朱老四觉得浑身都难受。
没办法啊,阿鲁台和马哈木那哥几个没办法,一个比一个老实,一个比一个乖,就连朵颜三卫现在不闹腾了,一个个薅羊毛薅的开心,今天阿鲁台遣使贡马,明天马哈木遣使贡羊毛毯,一个个就跟争宠的小妾一样用尽心机。
就连朵颜三卫那边也是一个鸟样,时不时的就派人贡马,目的和阿鲁台他们是一样的,就是想要探探口风,看能不能彻底内附或者干脆迁移到关内来居住。
然后朱老四就很头疼。
以前是阿鲁台不乖,打他,马哈木不乖,打他,然后慢慢的打着打着就打习惯了。
如果这哥几个都老实成这样儿了,怎么打?难道就像杨癫疯说的那样儿,随便找个理由,比如阿鲁台上厕所不用纸,然后出兵打他?
别开玩笑了,杨癫疯可以不要脸,朱老四身为大明皇帝,肯定还是得要点儿脸的。
最重要的是,夏原吉不给军费,因为打了阿鲁台,会影响国库的收入。
朱老四只能把目光投向了交趾。
李彬没有张辅那么凶残,虽然在交趾大杀特杀,抓起劳工来更是心狠手辣,可是对比张辅好几年杀出来的赫赫凶名,李彬还是有些不够看,所以交趾那边时不时的就会出现叛乱。
然后朱老四就觉得打不成阿鲁台,打交趾其实也差不多?
然后夏原吉不同意:“交趾已经在丰城侯的管控之下,陛下出兵交趾,反而会打乱丰城后的布置,反为不美。臣觉得,与其出兵交趾,不如让缅甸彻底改土归流?”
朱老四一脸懵逼的瞧着夏原吉这脑回路很神奇啊,交趾和缅甸虽然离得不远,但是缅甸原本就是属于宣慰司治下,也算是比较听话,说起来和阿鲁台他们现在的情况差不多,夏原吉现在忽然想要让缅甸改土归流?
夏原吉吭哧了半晌,最终还是解释了起来:“臣记得状元公曾经说过,云南有铜,缅甸也有铜……云南和缅甸由土司管辖,终究不如由布政使司来管辖……”
张辅悄然抬头打量了一眼夏原吉,然后就死死的低下了脑袋论不要脸,还得是这些文官!
尽管早就知道夏原吉的性子,可是朱老四依旧被夏原吉的无耻给惊呆了。
见朱老四不说话,旁边的张辅也明显是在强忍着笑意,忍不住恼羞成怒的夏原吉说道:“启奏陛下,永乐十六年,我大明民间所用铜钱为五百万贯,实际所需为三千万贯。
永乐十七年,预计民间所用铜钱为六百万贯,实际所需为五千万贯。
也就是说,仅仅这一年的时间,民间的铜钱缺口就多了近两千万贯,更别说永乐十八年十九年或者更远的以后了。
依着户部的计算,待到永乐二十年的时候,民间的铜钱缺口将达到一万万贯的程度,宝钞并不足以弥补铜钱的缺口。
尤其是在进行一文两文之类的交易时,百姓更喜欢使用铜板而不是宝钞,所以缺口极大,许多人到银行兑换铜钱时,都是给付的宝钞,民间反响极大。
而国库之中虽然有铜三千斤六百斤,可是这些铜既要用之于火炮的铸造,还要用来铸造铜钱,根本就不够用。”
是的,很多穿越者们到了明朝就喜欢搞滇铜北运,这点是没错的,可是真要说到滇铜,实际上在元朝的时候,就已经有开采运输滇铜的记录,只不过是受制于开采和冶炼的手段,产量不高而已。
朱老四点了点头,又将目光投向了张辅:“英国公以为如何?”
张辅躬身道:“缅甸之事,臣以为应当召黔国公进京奏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