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一十五章 学徒导游
推荐阅读: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夜的命名术、最强战神、全职艺术家、龙王殿、重生之都市仙尊、财运天降、花娇、好想住你隔壁
海娜小说网 www.hainazuche.com,最快更新顶级漂哥最新章节!
北京开春的时候,游客的衣服渐渐变薄,可时冷时热的气候还是让人们在穿衣服这件事上六神无主,朴京今天要去考导游证,在去的路上,他想起了上个月一个西班牙老板大冷天来北京旅游的情景,那是一段难忘的回忆。
那时候父亲的葬礼刚刚结束,家里可以说是“百废待兴”,随着天气越来越冷,所谓的煎饼生意开始不好了,这种街边小吃只能等着老主顾来光顾,年轻人大都懒得冒着寒风来买煎饼,而且现在吃东西的品种那叫一个眼花缭乱,人们的早餐不再局限于那些传统的品种,随着经济的发展,全国天南地北的早点都涌入了北京,就连外国早点也纷纷在北京开店,试图在北京这个大市场里分一块蛋糕。用现在时髦的话来说,这叫选择的多样性,别说说来自世界各地的人,就连北京北地本地人也挡不住这些引诱人尝鲜的攻势,现在这种症状就算每天只吃一种早点也能做到一年之内不重样。用左梅的话来说,现在的生意越来越不好做了,不仅仅是竞争变得更激烈,而是对产品本身的要求也更高了,现在的消费者很挑剔,如果说做的不好,人家大可以选择其他的产品,选择的多样性再次让左梅这样的小摊子举步维艰。
一个月前的左梅干脆直接闲在在李冰家附近租住的出租屋里,反思着准备转行了。
“妈,你的煎饼做的这么好,为什么不重新开始呢?”朴京问。
左梅正在从容的看报纸,抬起头来说:“这样的产品毫无竞争力,长时间做下去只会配个底朝天,我们已经没有多少钱可以赔下去了,这样还不如不做。”
“我只是觉得好不容易创立的品牌就这样不做了,而且你就是原创者,实在让人觉得可惜。”
“当时公司破产的时候,我们这个牌子就已经把所有专利都卖给别人了,要不是那个时候卖了个好价钱,现在我们还贴着一屁股债呢,你看现在梅姐烧饼这个牌子被人家买去,人家是正宗的受法律保护的品牌,谁还在乎我就是真正的梅姐呢?如果我硬要叫梅姐烧饼,那我就侵权了,变成我违法了。”左梅说完笑了笑,戴上老花镜,继续看报纸。
朴京拍了拍,胸脯信誓旦旦的说:“妈,你也到了该休息的年纪了,别这么操劳,当时年轻的时候为了卖烧饼弄的腰部毛病,现在还没好呢,这好日子都没过几年,现在起早贪黑的卖煎饼这也实在不是件好事,我会努力的把导游证考到手,在北京混口饭吃,保证咱三人的起居生活。”
“你有这样的想法很好,但我提醒你,凡事总得有个过程,不能操之过急,但你觉得事业突飞猛进的时候,那个时候就是应该注意自己问题的时候了,我和你爸在生意好的时候就是没注意到这一点,所以现在就是回头补课的时候。”
一阵短暂的聊天之后,朴京又开始在简易搭起来的书桌前开始学习了,这国际资质的导游证可不是好考的,这不但涉及了英语、日语,还有朴京从未接触的西班牙语,虽说西班牙语的字母什么的和英语很类似,但西班牙语属于拉丁语系,而英语属于日耳曼语系,两者在语法和使用习惯上有很多不同,所以需要重新学习,况且西班牙语作为世界使用第二广泛的语言,自然有其学习的必要,拉美和西班牙的游客也算得上一大市场,对熟练运用西班牙语的导游也比较紧缺。
朴京每天的学习时间很紧张,他现在兼职无心实习生,跟着缺打杂跑堂的旅行社做一些辅助工作,在西班牙游客的团队里帮旅客跑跑腿,买个东西什么的,在朴京跟的这个团里导游的西班牙语说得很糟糕,很多时候西班牙游客或者拉美游客根本不知道导游在说什么,他只能通过英语来辅助讲解有关北京的一些事情,这造成了西班牙游客对这个旅行社的印象不太好西班牙游客不太喜欢导游跟他们说英语,西班牙游客似乎很在意他们自己的语言,或者说很忌讳这些导游把他们当成说英语的人。
一个月前的朴京虽说不能把西班牙语说得很溜,不过简单的日常交流还是没有障碍的。那个时候他虽然和游客经常近距离接触,但也只是简单的用微笑和点头来传达意思,没有和真正的西班牙人有交流的机会。
一个月前朴京跟的这个旅行团没什么特别的,还是一个常有的老人团,可里面有一个脾气暴躁的老人,和周围的老人相处的都不好,话也很少,不过看得出他精力旺盛,对北京的一切都很好奇,他总是相机不离手,对北京的每一个地方都拍很多照,似乎对北京这个地方情有独钟。
还是老套路,旅行团又带带着这些西班牙老人去到了购物商店,希望能通过这些老人的购物给自己加一些提成,其他老人都在羊群效应的带动下跟着导游进了那个他们本不想去的购物商店去买他们根本不感兴趣的中国土特产和商品。
老人用坐在车上不下车的方式表达不满。导游用英语说:“先生,你不准备下车买点东西给你的家人吗?大老远从西班牙来北京一趟也不买点东西,家人肯定认为你来北京玩的没意思。”导游的话语中极尽嘲讽的意味,不过导游说得很隐晦,只有对英语很熟悉,还懂一些英语俚语的人明白其中的讽刺。
老人用地道的英格兰英语说:“提出我刚来北京的时候,对北京乃至整个中国的印象都很好,因为中国的发展很快,让人惊叹,直到遇到这家旅行社,和你们这群导游之后,我才改变了那个最初想法,凡事不能只看外表,得看里子,中国的经济是腾飞了,世界似乎进入了中国时代,但我通过参加这次旅行,认识到中国还有一些亟需解决的问题。”
那导游面色铁青,和大巴车司机说了些什么,然后和大巴车司机一起离开了,他们忘记了车上还坐着一直被人忽视的朴京。
北京开春的时候,游客的衣服渐渐变薄,可时冷时热的气候还是让人们在穿衣服这件事上六神无主,朴京今天要去考导游证,在去的路上,他想起了上个月一个西班牙老板大冷天来北京旅游的情景,那是一段难忘的回忆。
那时候父亲的葬礼刚刚结束,家里可以说是“百废待兴”,随着天气越来越冷,所谓的煎饼生意开始不好了,这种街边小吃只能等着老主顾来光顾,年轻人大都懒得冒着寒风来买煎饼,而且现在吃东西的品种那叫一个眼花缭乱,人们的早餐不再局限于那些传统的品种,随着经济的发展,全国天南地北的早点都涌入了北京,就连外国早点也纷纷在北京开店,试图在北京这个大市场里分一块蛋糕。用现在时髦的话来说,这叫选择的多样性,别说说来自世界各地的人,就连北京北地本地人也挡不住这些引诱人尝鲜的攻势,现在这种症状就算每天只吃一种早点也能做到一年之内不重样。用左梅的话来说,现在的生意越来越不好做了,不仅仅是竞争变得更激烈,而是对产品本身的要求也更高了,现在的消费者很挑剔,如果说做的不好,人家大可以选择其他的产品,选择的多样性再次让左梅这样的小摊子举步维艰。
一个月前的左梅干脆直接闲在在李冰家附近租住的出租屋里,反思着准备转行了。
“妈,你的煎饼做的这么好,为什么不重新开始呢?”朴京问。
左梅正在从容的看报纸,抬起头来说:“这样的产品毫无竞争力,长时间做下去只会配个底朝天,我们已经没有多少钱可以赔下去了,这样还不如不做。”
“我只是觉得好不容易创立的品牌就这样不做了,而且你就是原创者,实在让人觉得可惜。”
“当时公司破产的时候,我们这个牌子就已经把所有专利都卖给别人了,要不是那个时候卖了个好价钱,现在我们还贴着一屁股债呢,你看现在梅姐烧饼这个牌子被人家买去,人家是正宗的受法律保护的品牌,谁还在乎我就是真正的梅姐呢?如果我硬要叫梅姐烧饼,那我就侵权了,变成我违法了。”左梅说完笑了笑,戴上老花镜,继续看报纸。
朴京拍了拍,胸脯信誓旦旦的说:“妈,你也到了该休息的年纪了,别这么操劳,当时年轻的时候为了卖烧饼弄的腰部毛病,现在还没好呢,这好日子都没过几年,现在起早贪黑的卖煎饼这也实在不是件好事,我会努力的把导游证考到手,在北京混口饭吃,保证咱三人的起居生活。”
“你有这样的想法很好,但我提醒你,凡事总得有个过程,不能操之过急,但你觉得事业突飞猛进的时候,那个时候就是应该注意自己问题的时候了,我和你爸在生意好的时候就是没注意到这一点,所以现在就是回头补课的时候。”
一阵短暂的聊天之后,朴京又开始在简易搭起来的书桌前开始学习了,这国际资质的导游证可不是好考的,这不但涉及了英语、日语,还有朴京从未接触的西班牙语,虽说西班牙语的字母什么的和英语很类似,但西班牙语属于拉丁语系,而英语属于日耳曼语系,两者在语法和使用习惯上有很多不同,所以需要重新学习,况且西班牙语作为世界使用第二广泛的语言,自然有其学习的必要,拉美和西班牙的游客也算得上一大市场,对熟练运用西班牙语的导游也比较紧缺。
朴京每天的学习时间很紧张,他现在兼职无心实习生,跟着缺打杂跑堂的旅行社做一些辅助工作,在西班牙游客的团队里帮旅客跑跑腿,买个东西什么的,在朴京跟的这个团里导游的西班牙语说得很糟糕,很多时候西班牙游客或者拉美游客根本不知道导游在说什么,他只能通过英语来辅助讲解有关北京的一些事情,这造成了西班牙游客对这个旅行社的印象不太好西班牙游客不太喜欢导游跟他们说英语,西班牙游客似乎很在意他们自己的语言,或者说很忌讳这些导游把他们当成说英语的人。
一个月前的朴京虽说不能把西班牙语说得很溜,不过简单的日常交流还是没有障碍的。那个时候他虽然和游客经常近距离接触,但也只是简单的用微笑和点头来传达意思,没有和真正的西班牙人有交流的机会。
一个月前朴京跟的这个旅行团没什么特别的,还是一个常有的老人团,可里面有一个脾气暴躁的老人,和周围的老人相处的都不好,话也很少,不过看得出他精力旺盛,对北京的一切都很好奇,他总是相机不离手,对北京的每一个地方都拍很多照,似乎对北京这个地方情有独钟。
还是老套路,旅行团又带带着这些西班牙老人去到了购物商店,希望能通过这些老人的购物给自己加一些提成,其他老人都在羊群效应的带动下跟着导游进了那个他们本不想去的购物商店去买他们根本不感兴趣的中国土特产和商品。
老人用坐在车上不下车的方式表达不满。导游用英语说:“先生,你不准备下车买点东西给你的家人吗?大老远从西班牙来北京一趟也不买点东西,家人肯定认为你来北京玩的没意思。”导游的话语中极尽嘲讽的意味,不过导游说得很隐晦,只有对英语很熟悉,还懂一些英语俚语的人明白其中的讽刺。
老人用地道的英格兰英语说:“提出我刚来北京的时候,对北京乃至整个中国的印象都很好,因为中国的发展很快,让人惊叹,直到遇到这家旅行社,和你们这群导游之后,我才改变了那个最初想法,凡事不能只看外表,得看里子,中国的经济是腾飞了,世界似乎进入了中国时代,但我通过参加这次旅行,认识到中国还有一些亟需解决的问题。”
那导游面色铁青,和大巴车司机说了些什么,然后和大巴车司机一起离开了,他们忘记了车上还坐着一直被人忽视的朴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