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 风波暂息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盛唐风华、银狐、逆鳞、续南明、大明1617
海娜小说网 www.hainazuche.com,最快更新文娱行者最新章节!
张斯的回复,不仅给了许多读者猜测依据,也让人重新想起了君莫愁:
张若虚先生的回复,来的不算及时,不过终究还是来了。
这让人想起君先生前些日子的言语,只是,君先生再也不能说‘藏头露尾,暗中伤人”这样的话了。
若虚先生就像我想象中一样有风度,或者说,比我想象中还要有风度。文中既没有解释,也没有反驳,更没有讽刺责骂。
反倒是温和地照顾了一下批评自己的人,对读者温言相劝,这种气度,在现今的作家中,是何等难得。
我不是在批评其他作家,只是对一部分年轻人,想劝告几句。
因为如今的年轻作家,无论成就高低,不管入行先后,却总有一种共同点,那就是自负的厉害。
似乎除自己之外,便没人算是作家了,常要批评一下这个,讽刺一下那个,这种目高于顶行为,在我看来是相当愚蠢的。
作家该有自信,相信自己的东西比别人强,这无可厚非。
却大可不必表现在骂战上,能证明能力的,永远只是作品而已。就连别人对自己的误解,也不用急着辩解,时间总会证明一切的。
张先生的行为,算是一个不错的表率吧,许多人,包括我在内,还是很值得学一学的。
至于君先生,虽然不是作家,却要克制一下才是。
评论别人的事,也分高上低下,一个值得人敬重的评论家,一定要对自己的评论负责。并且涉及别人名誉,无论成名与否,都不算是小事,还是谨慎为上
赵志鹏(知名作家)
赵志鹏作为一名作家,他的意见,很能代表一批人的倾向。主要也是因为此次张斯的回复,确实给他自己赢了不少分,许多老作家对他这种温和的风度,很表赞同。
至于文坛对《射雕》的讨论,则又是另外一回事了。
与读者和君莫愁的争论不同,读者在这次争论占了胜势,作家们的讨论,却是张若虚占了劣势。
许多人对武侠小说的看法,还是颇为陈旧的,一概视之不入流。
倒是一些青年作家,态度比较激烈,非常坚决地支持《射雕》。
专业性的争论,自然又比读者们来的精彩许多。
只是,因为高手太多,争论来争论去,也没个结果。
倒是另一封来信的刊载,使得争论逐渐平息了下来:
看武侠小说,读书人或多或少,都有过这种经历。
记得笔者小时候,将父母给的零花钱省下来,偷偷买了武侠小说,未免被家中人责骂,只得一个人藏起来看,整天都鬼鬼祟祟的。现在想起来,也还能体味出其中的乐趣,让人不禁感慨唏嘘。
近来,有一本极受追捧的小说,名为《射雕英雄传》。笔者年纪大了,多年不曾接触武侠小说了,能看到这本书,还是家中小朋友推荐的。
初时倒没怎么在意,毋庸讳言,武侠小说总体而言,格调还是低了些。小时候翻一翻无妨,如今却看不下去的。
因架不住小朋友的热情,勉强看了几页,没想到一看便再也止不住了。看了好久,一口气看到了尚在连载的部分,如此“得意忘形”,弄的腰酸背痛的,被老伴责骂了一顿。
可是,爱书的人,遇着喜爱的文字,宁愿不吃饭也要看的。
如今,我便整天等着报纸送来,好一睹为快。连载的小说,就是这一点不好,不能让人一气看完,刚看出点趣味,却已没有了,真是让人有拍桌子的冲动。
白秋原
白秋原的书,许多学生可能不愿意看,但肯定知道此人。
因为学生的课本上,经常出现这个名字。
而作为文坛的泰山北斗,仅有的几位大师之一,他的年事已高,基本上不些什么文章了。
如今,忽然为《射雕》写了份评论,真把许多人震了一下。
通篇没有盛赞的地方,也没有分析《射雕》的什么什么之类的价值,只是简单地说自己喜爱看。
可这比任何评论的威力都要大,因为作为大师,谁比他更具眼光?谁比他更权威?
这样一来,文坛的风向有些转变。
原本激烈的批评变得温和起来,原本支持的文章也变得理直气壮起来。
当然,这也有张斯回信的功劳,再加上赵志鹏的那份评论,谁还好意思穷追猛打?
一段争论终于平歇了,渐渐地只能听到一些余音。
可对于张斯来说,另一件麻烦才刚刚开始。
电视台的教育类节目,已经开始制作了,最终听取了张斯的意见,定名为《百家讲坛》。按理,节目应该去电视台录的,可秦正远他们与张相文商谈之下,却将地点定在了学校。
这正是张相文愿意看到的,张斯讲张斯的,电视台录电视台的,两不相干,这样才符合他心目中读书人的行为准则,尽管,有些掩耳盗铃的味道。
演播室与阶梯教室不同,所以经过了好一番修整,将阶梯教室改建了。
好在得到了学校的支持,不然,又得费上不小的功夫。
很快进入了正题,张斯开讲。
依然是一身长袍,这是秦正远特别要求过的,说是这样更上镜。
令张斯反感的是,每次开讲,都得被喊去化老一阵妆,头发弄的油亮华丽,脸上被化妆笔扫了好上时间,更令他难以接受的是,化妆师坚持要为他擦唇膏,尽管颜色很浅。
灯光,背景效果,音响,屏幕……把这一切东西都加上,效果确实非常棒,跟以前简陋的教室相比,好上的太多了。在这些东西的配合下,也更突出张斯的风度,在屏幕上看来,非常吸引人。
至于观众,倒不用秦正远操心。
他们平日里做节目,观众都是特意去用车拉的,或是请一些没事做的人,给工资让他们捧场,有时还要搭上一顿饭。
而张斯在此地已经小有名气,愿意来听演讲的人,多的数不过来。
许多学生是愿意来的,可座位有限,倒是被校外人占去了大半。
秦正远曾开玩笑地说过,按这种情况看,如果收门票的话,可以挣不少钱呢。
张斯根据电视播出的特点,将讲稿与演讲方式都重新整合了一遍,许多东西,正好也能在特写镜头表现出来。
至于后期的制作,他就没再过问。
这次的合作,在秦正远的要求下,单云清亲身参与了。
当秦正远得知她原是个单亲妈妈,心中的佩服,难以言喻。
尤其见了张斯的行为风度,这岂是一般妈妈能教育出来的?
当然,单云清对这些并不了解,所以,最终只是听从张斯的指挥而已。
倒是具体的操作,全是由张倩依来做的。
一者,她也算是媒体人,对其中的门路比较熟悉;二者,作为一家正在崛起报刊的主要负责人之一,还没什么人敢去糊弄她。
制作的相当顺利,效果也非常出众,简直是超出秦正远的预料。
作为一个带有创新性的节目,秦正远对它的情感很复杂。
一是教育类节目向来做的不好,台里的期望并不很高,若是出了意外,都不会怎么怪罪他。而他又确实对它很期待,对于一个刚进省台不久的人,他太需要一个节目是自己站住脚了。
所以,虽然配合的很棒,拍摄的也很顺利,他却还有中战战兢兢的感觉。
张斯对这些不怎么感兴趣,因为他要关心其它事了。
首先是学校的文学社,开始时事情不多,要不是杨雨薇时常来提醒他一下,他怕是早忘了还有这么一回事了。
后来事情逐渐增多了,倒没逼他写稿,因为他的演讲稿已经成为每期必登的内容了。
只是递了许多来稿给他,有社内人员的,有其他人投稿的,纷纷扬扬的很多。
杨雨薇的意思,是让他来作个鉴别,判定能否登稿。
文学社取名《九歌》,至于为什么,张斯没过问,反正只是个名字而已。
仗着张斯这个“才子”与朱红、楚韵等“四大校花”的名号,说文学社是校里第一大学生组织,应该不算过分。
经过增删挑选,确实留下了一批很有文采的社员,当然,张斯的几位朋友也浑水摸鱼的藏在了里面。
稿件尽管多,写的都还不错,对于中学生水平而言,已是难能可贵。
所以,张斯读来倒不是怎么痛苦,甚而有几份写的很有新意,给了他一些惊喜。为了节省时间,他把王闯,顾郁馨拉来当苦力,陪他一起看。
顾郁馨还得意地向朱红撅嘴呢,表示她自己的魅力。
气的朱红也嚷着要帮张斯,可惜她实在不是这方面的人才,看了几份就喊着无聊,只得中途放弃了。
因为得到了学校的公费支持,每次印地份数都不少,然后免费发放给每个班级几份。
《九歌》在学生中很受欢迎,就连一些向来不爱读书的学生,也非常喜爱。
还有令他们惊喜的是,那些好的稿件,被张斯直接塞进了《桃源报》。
为了适应报纸风格,《九歌》有专门为短篇小说留的篇幅,只登载那些极具创意,和极具美感的小说。
学生们对此响应热烈,因为凡登在文学社杂志上的,必定会在《桃源报》上出现,这成了一个规矩。
当然,这类小说不是那么好找,为了保持质量,许多时候《九歌》这块是空白的。
出乎意料的,倒是顾郁馨投了两次稿,两次都中了。
等在《桃源报》上读到自己的小说,让小姑娘惊喜了好半天。那些许稿费对她来说,并不算什么,可这份荣誉感,却在她心中占了很重的分量。
《桃源报》这种做法,可不仅仅是为了“讨好”《射雕》作者,而是内部计划的一部分。
张倩依是这次改革计划的领导者,《桃源报》以前的主要受众是中老年,而《射雕》为它打开其他读者道路,尤其是青少年。
为了巩固和扩大这一读者群,张倩依对报纸板块进行了更改,这种创意短篇就是其中一种。
因为情节诡谲,或是语言唯美,受到了许多年轻读者的欢迎。
专业人士对此的评价是“虽还稚嫩,前途无量”,稚嫩主要是因为供稿者多是学生,创意倒不缺,严谨老练却差了许多。
好在一般读者并不在乎在乎这些,反倒引来了更多人投稿。
这种互助双赢的局面,确实不错,张斯静下来的时候,也会想一想,看能不能再进一步地合作。
另外一件事是暑假将近,这也就说明,快考试了。
以他的见闻与阅读量,知道的当然比这些学生多的多。
可若是论考试,就不见得这么轻松了。
无聊的时候,他也拿出试卷看一看,随即就放弃了,因为,他会得东西还真不多。
当然,这种事,也就稍微烦了他一下,谁让他根本不在乎考分呢?
所以,想了想,也就丢开了,继续过他的逍遥生活。
以前的时候,家中过的颇为艰辛,他心中还有些难过,不时会对妈妈感到内疚。如今有了两份报纸的稿费,一份杂志的稿费,一份录节目的出场费,虽说单算起来都不是很多,可加在一起,却算是标准的高薪阶层了。
家中的开支全由他一力承担,也是绰绰有余,更何况,书籍出版与改编这个真正的大头还在后面呢,到时候就更不必为生活担忧了。
学习不好?
怕什么,他又不靠这个吃饭。
所以,考完试后,几家欢喜几家愁,就他一人满不在乎,优哉游哉地读书写字。
出乎意料的是,成绩下来之后,他的排名还不算倒数,勉强是个中流水平。
也算得上是意外之喜吧,他想到。
暑假无事,他又不是爱玩的性子,大部分时间都宅在家里。
过着悠闲而规律的生活,读书,写作,打拳……不然就是被妹妹缠着讲故事,他带着恶趣味,给小彤讲了些鬼故事,把小姑娘脸都吓白了,偏偏还要坚持听完。
这样的生活虽显平淡,却也温馨。
朱红与顾郁馨结伴来过几次,都是直接住在他家里的。单云清对两位小姑娘很热心,尤其对顾郁馨,每次到来,她都显得很快活。
一次她把张倩依拉到一边,问道:“倩依,你看阿红好呢,还是郁馨好?”
张倩依疑惑地问道:“问这个干嘛?”
“不干你的事,你回答我就行了。”单云清说道。
张倩依不知她的葫芦里卖的什么药,还是照实回答道:“这种事不大好比较,就我个人看来,我还是比较喜爱阿红的。”
“哦……这样……”单云清沉吟了一下,又问道:“你说,阿斯是喜爱哪一个呢?”
张倩依一听这话,猜到了她在想什么,有些责备地说道:“妈,你想这种事可有点儿早哦,小孩子的事,现在还说不准呢。”
单云清狡黠地一笑,说道:“早准备早好,反正也不费什么事……”
张倩依斜了她一眼,说道:“也没见你为我准备过……”
单云清说道:“你有什么好准备的,现在的女孩子,哪里需要愁嫁出去呢?再说了,以你的模样事业,还怕没人追求?倒是你弟弟……”
“妈,这话你就错了。”张倩依说道:“第一呢,我没这么受欢迎;第二呢,弟弟的事,其实反倒不用你担心。这小子跟以前不一样了,变得多才又……好色,我可知道,他在学校与很多女生关系暧昧呢,那些追随者……能把咱们家都盛满。”
“瞎说。”单云清轻拍下她的额头,说道:“你弟弟可不是这样的人,被你说的,跟个浮华浪子似的。”
“嘿”张倩依反驳道:“不相信是吧?好吧,就算现在不是,有了你这样的妈妈,以后一定也会变成这样的。”
“真成了也不怕,以后有钱了,都娶回家好了。”单云清笑道:“老张家一向男丁单薄,说不定就能改变这种状况呢。”
“你以为这是古代呢。”张倩依白了她一眼。
“说说。”单云清用胳膊抵了抵她的腰,说道:“阿红跟郁馨,哪个更适合些?”
张倩依说道:“这种事谁知道,还要看阿斯的……我不是说了么,你想的有些早了,现在他才高中呢。”
“随便想想怕什么。”单云清说道:“我感觉呢,郁馨更适合些。我自然也喜爱阿红的,可惜,她的性格不大适合管家务,而且好像有点……暴力倾向,我担心你弟弟以后受苦。郁馨家与我们家熟悉,郁馨这孩子我也了解,贤惠温柔,最适合作妻子了……”
她至今尚对朱红打人的模样记忆犹新,想着都有些害怕。
张倩依好笑说道:“你看阿红倚在弟弟身边那副模样,小鸟依人的,就算弟弟送给他打,我猜她也舍不得,你不要想太多。我们在这儿乱猜也没用,反正这事我们说了也不算。”
话题就这样不了了之,因为谈不出什么头绪。
朱红与顾郁馨最后一次来,带了许多衣服,除了张斯,每人都有份。
张倩彤最兴奋,蹦蹦跳跳地就回房换上了。
待大家齐聚了,一片旗袍,包括朱红与顾郁馨也都换上了,乱花纷纷,迷人眼目。
尤其单云清,穿着旗袍,温柔雍容,华贵典雅,十分迷人。
张倩彤穿的可爱,朱红穿的性感,张倩依与顾郁馨穿的清秀,单云清则最显气质,加上身材出众,与旗袍最为贴合,这样一来,其她人倒成了她的陪衬。
张倩彤提议,要去照一张全家福。
其她人纷纷响应,于是催张斯也换了衣服,张斯无奈,只得少数服从多数,换了长袍。
诸位女性嫌他动作磨蹭,一齐冲上去,七手八脚地帮他换。
整理头发的整理头发,掖袖子的掖袖子,抚下摆的抚下摆,穿袜子的穿袜子……可是,女性在穿衣上的挑剔,天性就生成了,无法更改。
所以,张斯的衣服总在穿与脱之间徘徊,发型也一变再变,一时间鸡飞狗跳,吵吵嚷嚷。
张斯因为出言建议就会被训,动辄得咎,所以一言不发,静静地任她们摆弄。
这样一来,时间反倒比他自己穿花的多,还挺讽刺。
终于在一个小时候后,结束了战斗。
众位女性对他的穿着细节,还存在着争议,因为赶时间的缘故,最后由单云清拍板决定,立即出发。
张斯舒了口气,心中默念:“感谢上苍”
在摄影店中,完成了拍照。
因为只有一个男性,在大家的站位上做了些特殊安排,张斯与单云清并列坐在椅上,其她人则全站在两人身后。
乍看之下,倒真像个民国时代的富贵人家。
至于原来说是“全家福”,则早被忘记了。
朱红与顾郁馨倒也自觉,一声不响地跑到人群中,等着照相,绝不提自己是否应该出现在“全家福”里这个话题。
单云清见了这种情形,抿着嘴,止不住地乐。
至于为什么乐,外人就无从得知了。
除了张斯,大家有各照了几张,或一人或多人,有的端正,有的活泼,兴致颇高。
张斯在一旁见了,对于女**照相的心理,十分不解。
他反正对这个是没什么兴趣,前世常见一些小姑娘,不时拿手机自拍,一拍就是数十张,乐在其中,他也没办法理解。
照片不能及时就拿,还要等上一段时间。
一行人又缓缓地回去了,一路上笑谈打闹,十分热闹。
张斯缓步跟在他们身后,独自思考自己的事,对于她们的谈话内容,听不真切。
只隐约知道,似乎与自己相关。
待细细听来,似乎听到了“杨雨薇”“楚韵”等等名字,单云清不时点头,皱眉作思考状。
他走上前去,要听个究竟。
却被张倩依止住了,“去,去”她摆手说道:“女孩子讲悄悄话,你凑什么热闹”
张斯没办法,只得由退了回去,索性装的大方些,手背在身后,学着宗师气度,将目光尽洒向路旁风景。
女性们把头靠在近处,窃窃私语。
张倩彤不时听上两句,然后转头来看自己的哥哥,面上带着好奇佩服的神色。
张斯被她弄的更好奇,不知道这群女人在说自己什么坏话。
本书首发来自,第一时间看正版内容!
张斯的回复,不仅给了许多读者猜测依据,也让人重新想起了君莫愁:
张若虚先生的回复,来的不算及时,不过终究还是来了。
这让人想起君先生前些日子的言语,只是,君先生再也不能说‘藏头露尾,暗中伤人”这样的话了。
若虚先生就像我想象中一样有风度,或者说,比我想象中还要有风度。文中既没有解释,也没有反驳,更没有讽刺责骂。
反倒是温和地照顾了一下批评自己的人,对读者温言相劝,这种气度,在现今的作家中,是何等难得。
我不是在批评其他作家,只是对一部分年轻人,想劝告几句。
因为如今的年轻作家,无论成就高低,不管入行先后,却总有一种共同点,那就是自负的厉害。
似乎除自己之外,便没人算是作家了,常要批评一下这个,讽刺一下那个,这种目高于顶行为,在我看来是相当愚蠢的。
作家该有自信,相信自己的东西比别人强,这无可厚非。
却大可不必表现在骂战上,能证明能力的,永远只是作品而已。就连别人对自己的误解,也不用急着辩解,时间总会证明一切的。
张先生的行为,算是一个不错的表率吧,许多人,包括我在内,还是很值得学一学的。
至于君先生,虽然不是作家,却要克制一下才是。
评论别人的事,也分高上低下,一个值得人敬重的评论家,一定要对自己的评论负责。并且涉及别人名誉,无论成名与否,都不算是小事,还是谨慎为上
赵志鹏(知名作家)
赵志鹏作为一名作家,他的意见,很能代表一批人的倾向。主要也是因为此次张斯的回复,确实给他自己赢了不少分,许多老作家对他这种温和的风度,很表赞同。
至于文坛对《射雕》的讨论,则又是另外一回事了。
与读者和君莫愁的争论不同,读者在这次争论占了胜势,作家们的讨论,却是张若虚占了劣势。
许多人对武侠小说的看法,还是颇为陈旧的,一概视之不入流。
倒是一些青年作家,态度比较激烈,非常坚决地支持《射雕》。
专业性的争论,自然又比读者们来的精彩许多。
只是,因为高手太多,争论来争论去,也没个结果。
倒是另一封来信的刊载,使得争论逐渐平息了下来:
看武侠小说,读书人或多或少,都有过这种经历。
记得笔者小时候,将父母给的零花钱省下来,偷偷买了武侠小说,未免被家中人责骂,只得一个人藏起来看,整天都鬼鬼祟祟的。现在想起来,也还能体味出其中的乐趣,让人不禁感慨唏嘘。
近来,有一本极受追捧的小说,名为《射雕英雄传》。笔者年纪大了,多年不曾接触武侠小说了,能看到这本书,还是家中小朋友推荐的。
初时倒没怎么在意,毋庸讳言,武侠小说总体而言,格调还是低了些。小时候翻一翻无妨,如今却看不下去的。
因架不住小朋友的热情,勉强看了几页,没想到一看便再也止不住了。看了好久,一口气看到了尚在连载的部分,如此“得意忘形”,弄的腰酸背痛的,被老伴责骂了一顿。
可是,爱书的人,遇着喜爱的文字,宁愿不吃饭也要看的。
如今,我便整天等着报纸送来,好一睹为快。连载的小说,就是这一点不好,不能让人一气看完,刚看出点趣味,却已没有了,真是让人有拍桌子的冲动。
白秋原
白秋原的书,许多学生可能不愿意看,但肯定知道此人。
因为学生的课本上,经常出现这个名字。
而作为文坛的泰山北斗,仅有的几位大师之一,他的年事已高,基本上不些什么文章了。
如今,忽然为《射雕》写了份评论,真把许多人震了一下。
通篇没有盛赞的地方,也没有分析《射雕》的什么什么之类的价值,只是简单地说自己喜爱看。
可这比任何评论的威力都要大,因为作为大师,谁比他更具眼光?谁比他更权威?
这样一来,文坛的风向有些转变。
原本激烈的批评变得温和起来,原本支持的文章也变得理直气壮起来。
当然,这也有张斯回信的功劳,再加上赵志鹏的那份评论,谁还好意思穷追猛打?
一段争论终于平歇了,渐渐地只能听到一些余音。
可对于张斯来说,另一件麻烦才刚刚开始。
电视台的教育类节目,已经开始制作了,最终听取了张斯的意见,定名为《百家讲坛》。按理,节目应该去电视台录的,可秦正远他们与张相文商谈之下,却将地点定在了学校。
这正是张相文愿意看到的,张斯讲张斯的,电视台录电视台的,两不相干,这样才符合他心目中读书人的行为准则,尽管,有些掩耳盗铃的味道。
演播室与阶梯教室不同,所以经过了好一番修整,将阶梯教室改建了。
好在得到了学校的支持,不然,又得费上不小的功夫。
很快进入了正题,张斯开讲。
依然是一身长袍,这是秦正远特别要求过的,说是这样更上镜。
令张斯反感的是,每次开讲,都得被喊去化老一阵妆,头发弄的油亮华丽,脸上被化妆笔扫了好上时间,更令他难以接受的是,化妆师坚持要为他擦唇膏,尽管颜色很浅。
灯光,背景效果,音响,屏幕……把这一切东西都加上,效果确实非常棒,跟以前简陋的教室相比,好上的太多了。在这些东西的配合下,也更突出张斯的风度,在屏幕上看来,非常吸引人。
至于观众,倒不用秦正远操心。
他们平日里做节目,观众都是特意去用车拉的,或是请一些没事做的人,给工资让他们捧场,有时还要搭上一顿饭。
而张斯在此地已经小有名气,愿意来听演讲的人,多的数不过来。
许多学生是愿意来的,可座位有限,倒是被校外人占去了大半。
秦正远曾开玩笑地说过,按这种情况看,如果收门票的话,可以挣不少钱呢。
张斯根据电视播出的特点,将讲稿与演讲方式都重新整合了一遍,许多东西,正好也能在特写镜头表现出来。
至于后期的制作,他就没再过问。
这次的合作,在秦正远的要求下,单云清亲身参与了。
当秦正远得知她原是个单亲妈妈,心中的佩服,难以言喻。
尤其见了张斯的行为风度,这岂是一般妈妈能教育出来的?
当然,单云清对这些并不了解,所以,最终只是听从张斯的指挥而已。
倒是具体的操作,全是由张倩依来做的。
一者,她也算是媒体人,对其中的门路比较熟悉;二者,作为一家正在崛起报刊的主要负责人之一,还没什么人敢去糊弄她。
制作的相当顺利,效果也非常出众,简直是超出秦正远的预料。
作为一个带有创新性的节目,秦正远对它的情感很复杂。
一是教育类节目向来做的不好,台里的期望并不很高,若是出了意外,都不会怎么怪罪他。而他又确实对它很期待,对于一个刚进省台不久的人,他太需要一个节目是自己站住脚了。
所以,虽然配合的很棒,拍摄的也很顺利,他却还有中战战兢兢的感觉。
张斯对这些不怎么感兴趣,因为他要关心其它事了。
首先是学校的文学社,开始时事情不多,要不是杨雨薇时常来提醒他一下,他怕是早忘了还有这么一回事了。
后来事情逐渐增多了,倒没逼他写稿,因为他的演讲稿已经成为每期必登的内容了。
只是递了许多来稿给他,有社内人员的,有其他人投稿的,纷纷扬扬的很多。
杨雨薇的意思,是让他来作个鉴别,判定能否登稿。
文学社取名《九歌》,至于为什么,张斯没过问,反正只是个名字而已。
仗着张斯这个“才子”与朱红、楚韵等“四大校花”的名号,说文学社是校里第一大学生组织,应该不算过分。
经过增删挑选,确实留下了一批很有文采的社员,当然,张斯的几位朋友也浑水摸鱼的藏在了里面。
稿件尽管多,写的都还不错,对于中学生水平而言,已是难能可贵。
所以,张斯读来倒不是怎么痛苦,甚而有几份写的很有新意,给了他一些惊喜。为了节省时间,他把王闯,顾郁馨拉来当苦力,陪他一起看。
顾郁馨还得意地向朱红撅嘴呢,表示她自己的魅力。
气的朱红也嚷着要帮张斯,可惜她实在不是这方面的人才,看了几份就喊着无聊,只得中途放弃了。
因为得到了学校的公费支持,每次印地份数都不少,然后免费发放给每个班级几份。
《九歌》在学生中很受欢迎,就连一些向来不爱读书的学生,也非常喜爱。
还有令他们惊喜的是,那些好的稿件,被张斯直接塞进了《桃源报》。
为了适应报纸风格,《九歌》有专门为短篇小说留的篇幅,只登载那些极具创意,和极具美感的小说。
学生们对此响应热烈,因为凡登在文学社杂志上的,必定会在《桃源报》上出现,这成了一个规矩。
当然,这类小说不是那么好找,为了保持质量,许多时候《九歌》这块是空白的。
出乎意料的,倒是顾郁馨投了两次稿,两次都中了。
等在《桃源报》上读到自己的小说,让小姑娘惊喜了好半天。那些许稿费对她来说,并不算什么,可这份荣誉感,却在她心中占了很重的分量。
《桃源报》这种做法,可不仅仅是为了“讨好”《射雕》作者,而是内部计划的一部分。
张倩依是这次改革计划的领导者,《桃源报》以前的主要受众是中老年,而《射雕》为它打开其他读者道路,尤其是青少年。
为了巩固和扩大这一读者群,张倩依对报纸板块进行了更改,这种创意短篇就是其中一种。
因为情节诡谲,或是语言唯美,受到了许多年轻读者的欢迎。
专业人士对此的评价是“虽还稚嫩,前途无量”,稚嫩主要是因为供稿者多是学生,创意倒不缺,严谨老练却差了许多。
好在一般读者并不在乎在乎这些,反倒引来了更多人投稿。
这种互助双赢的局面,确实不错,张斯静下来的时候,也会想一想,看能不能再进一步地合作。
另外一件事是暑假将近,这也就说明,快考试了。
以他的见闻与阅读量,知道的当然比这些学生多的多。
可若是论考试,就不见得这么轻松了。
无聊的时候,他也拿出试卷看一看,随即就放弃了,因为,他会得东西还真不多。
当然,这种事,也就稍微烦了他一下,谁让他根本不在乎考分呢?
所以,想了想,也就丢开了,继续过他的逍遥生活。
以前的时候,家中过的颇为艰辛,他心中还有些难过,不时会对妈妈感到内疚。如今有了两份报纸的稿费,一份杂志的稿费,一份录节目的出场费,虽说单算起来都不是很多,可加在一起,却算是标准的高薪阶层了。
家中的开支全由他一力承担,也是绰绰有余,更何况,书籍出版与改编这个真正的大头还在后面呢,到时候就更不必为生活担忧了。
学习不好?
怕什么,他又不靠这个吃饭。
所以,考完试后,几家欢喜几家愁,就他一人满不在乎,优哉游哉地读书写字。
出乎意料的是,成绩下来之后,他的排名还不算倒数,勉强是个中流水平。
也算得上是意外之喜吧,他想到。
暑假无事,他又不是爱玩的性子,大部分时间都宅在家里。
过着悠闲而规律的生活,读书,写作,打拳……不然就是被妹妹缠着讲故事,他带着恶趣味,给小彤讲了些鬼故事,把小姑娘脸都吓白了,偏偏还要坚持听完。
这样的生活虽显平淡,却也温馨。
朱红与顾郁馨结伴来过几次,都是直接住在他家里的。单云清对两位小姑娘很热心,尤其对顾郁馨,每次到来,她都显得很快活。
一次她把张倩依拉到一边,问道:“倩依,你看阿红好呢,还是郁馨好?”
张倩依疑惑地问道:“问这个干嘛?”
“不干你的事,你回答我就行了。”单云清说道。
张倩依不知她的葫芦里卖的什么药,还是照实回答道:“这种事不大好比较,就我个人看来,我还是比较喜爱阿红的。”
“哦……这样……”单云清沉吟了一下,又问道:“你说,阿斯是喜爱哪一个呢?”
张倩依一听这话,猜到了她在想什么,有些责备地说道:“妈,你想这种事可有点儿早哦,小孩子的事,现在还说不准呢。”
单云清狡黠地一笑,说道:“早准备早好,反正也不费什么事……”
张倩依斜了她一眼,说道:“也没见你为我准备过……”
单云清说道:“你有什么好准备的,现在的女孩子,哪里需要愁嫁出去呢?再说了,以你的模样事业,还怕没人追求?倒是你弟弟……”
“妈,这话你就错了。”张倩依说道:“第一呢,我没这么受欢迎;第二呢,弟弟的事,其实反倒不用你担心。这小子跟以前不一样了,变得多才又……好色,我可知道,他在学校与很多女生关系暧昧呢,那些追随者……能把咱们家都盛满。”
“瞎说。”单云清轻拍下她的额头,说道:“你弟弟可不是这样的人,被你说的,跟个浮华浪子似的。”
“嘿”张倩依反驳道:“不相信是吧?好吧,就算现在不是,有了你这样的妈妈,以后一定也会变成这样的。”
“真成了也不怕,以后有钱了,都娶回家好了。”单云清笑道:“老张家一向男丁单薄,说不定就能改变这种状况呢。”
“你以为这是古代呢。”张倩依白了她一眼。
“说说。”单云清用胳膊抵了抵她的腰,说道:“阿红跟郁馨,哪个更适合些?”
张倩依说道:“这种事谁知道,还要看阿斯的……我不是说了么,你想的有些早了,现在他才高中呢。”
“随便想想怕什么。”单云清说道:“我感觉呢,郁馨更适合些。我自然也喜爱阿红的,可惜,她的性格不大适合管家务,而且好像有点……暴力倾向,我担心你弟弟以后受苦。郁馨家与我们家熟悉,郁馨这孩子我也了解,贤惠温柔,最适合作妻子了……”
她至今尚对朱红打人的模样记忆犹新,想着都有些害怕。
张倩依好笑说道:“你看阿红倚在弟弟身边那副模样,小鸟依人的,就算弟弟送给他打,我猜她也舍不得,你不要想太多。我们在这儿乱猜也没用,反正这事我们说了也不算。”
话题就这样不了了之,因为谈不出什么头绪。
朱红与顾郁馨最后一次来,带了许多衣服,除了张斯,每人都有份。
张倩彤最兴奋,蹦蹦跳跳地就回房换上了。
待大家齐聚了,一片旗袍,包括朱红与顾郁馨也都换上了,乱花纷纷,迷人眼目。
尤其单云清,穿着旗袍,温柔雍容,华贵典雅,十分迷人。
张倩彤穿的可爱,朱红穿的性感,张倩依与顾郁馨穿的清秀,单云清则最显气质,加上身材出众,与旗袍最为贴合,这样一来,其她人倒成了她的陪衬。
张倩彤提议,要去照一张全家福。
其她人纷纷响应,于是催张斯也换了衣服,张斯无奈,只得少数服从多数,换了长袍。
诸位女性嫌他动作磨蹭,一齐冲上去,七手八脚地帮他换。
整理头发的整理头发,掖袖子的掖袖子,抚下摆的抚下摆,穿袜子的穿袜子……可是,女性在穿衣上的挑剔,天性就生成了,无法更改。
所以,张斯的衣服总在穿与脱之间徘徊,发型也一变再变,一时间鸡飞狗跳,吵吵嚷嚷。
张斯因为出言建议就会被训,动辄得咎,所以一言不发,静静地任她们摆弄。
这样一来,时间反倒比他自己穿花的多,还挺讽刺。
终于在一个小时候后,结束了战斗。
众位女性对他的穿着细节,还存在着争议,因为赶时间的缘故,最后由单云清拍板决定,立即出发。
张斯舒了口气,心中默念:“感谢上苍”
在摄影店中,完成了拍照。
因为只有一个男性,在大家的站位上做了些特殊安排,张斯与单云清并列坐在椅上,其她人则全站在两人身后。
乍看之下,倒真像个民国时代的富贵人家。
至于原来说是“全家福”,则早被忘记了。
朱红与顾郁馨倒也自觉,一声不响地跑到人群中,等着照相,绝不提自己是否应该出现在“全家福”里这个话题。
单云清见了这种情形,抿着嘴,止不住地乐。
至于为什么乐,外人就无从得知了。
除了张斯,大家有各照了几张,或一人或多人,有的端正,有的活泼,兴致颇高。
张斯在一旁见了,对于女**照相的心理,十分不解。
他反正对这个是没什么兴趣,前世常见一些小姑娘,不时拿手机自拍,一拍就是数十张,乐在其中,他也没办法理解。
照片不能及时就拿,还要等上一段时间。
一行人又缓缓地回去了,一路上笑谈打闹,十分热闹。
张斯缓步跟在他们身后,独自思考自己的事,对于她们的谈话内容,听不真切。
只隐约知道,似乎与自己相关。
待细细听来,似乎听到了“杨雨薇”“楚韵”等等名字,单云清不时点头,皱眉作思考状。
他走上前去,要听个究竟。
却被张倩依止住了,“去,去”她摆手说道:“女孩子讲悄悄话,你凑什么热闹”
张斯没办法,只得由退了回去,索性装的大方些,手背在身后,学着宗师气度,将目光尽洒向路旁风景。
女性们把头靠在近处,窃窃私语。
张倩彤不时听上两句,然后转头来看自己的哥哥,面上带着好奇佩服的神色。
张斯被她弄的更好奇,不知道这群女人在说自己什么坏话。
本书首发来自,第一时间看正版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