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知识?方法?能力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盛唐风华、银狐、逆鳞、续南明、大明1617
海娜小说网 www.hainazuche.com,最快更新百感小集最新章节!
在当今教学中,强调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这是无可非议的,但怎样培养呢?这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在实际中,有一种偏差,就是单纯地抓能力培养,忽视了对知识的掌握。在学生中也出现了轻视知识注重了做题的现象,尤其是高考试题绝大多数是课外内容,更使学生忽视书本知识,认为书本知识没有用处,这是错误的也是危险的现象。
培养能力,必须用知识来做它的基础,加上方法(规律)做为它不可缺少的辅助手段,否则,培养能力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要提高教学质量也是一句空话。
知识是判断正误的试金石
无论哪一门学科的试题(包括训练题)答者对它们都必须得出结论(答案),即使是选择型的,也要求答者对错误的能识别出来加以否定,对正确的给以判断加以肯定。这相互矛盾的答案,哪个错,哪个对,必须用一定的标准来衡量,这个标准就是知识,知识是辨别正误的试金石。用知识来辨别答案是否合乎题干的内涵、范围、语境等,只要有一不符合,这个答案就是错的,如,“谬“字的读音有1miuliàoniu4miu四个答案,哪个对?我们用相关的知识来判断,是偏旁部首(造字法)之误,是方言之误4是标调之误,只有1合乎要求,是正确的。就是自己做答案(简答题)也得用知识来规范(例略)。
上述明,没有知识,无法判断正误,即使做出了答案,也是“瞎猫碰死耗子”的偶然现象。所以,我们必须重视知识,更何况人们从多年的实践中得出了经验,知识能使人们从愚昧野蛮中解放出来走上智慧与文明之路,可以,没有知识就没有一切。
方法是开锁的钥匙
知识固然是正误(解题)的试金石,不可缺少,但只有它还不够,还必须有方法来做得力的助手,才能又快又准地得到正确的结论。我们用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做打比方,题是一把锁,方法是开锁的钥匙,俗话,一把钥匙一把锁,即是指钥匙和锁十分吻合,不能有丝毫的误差。用这个道理来类推我们的解题与方法是十分恰当的,没有方法是“瞎子摸鱼”,又蠢又笨,方法不当,又开不了锁,弄巧成拙。所以,在教知识的同时教方法,这是完全正确的举措。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有它的一定规律性,列宁:“规律就是关系”,“本质的关系或本质之间的关系”,人们掌握了它,就能更好地认识客观世界,改造客观世界,创造客观世界,解题就更不在话下了,如,答选择题的排除法就是一个很好的证明。
为画线处选一句子使上下文衔接:
————崖壁上有几处坟地,坟前立着的石碑许多已经破碎,字迹,模糊;枯水季节,伏在江里的石头有的已经露出水面,周围一片寂静。
a`、一列青黛,崭削的石壁夹江高矗,被夕阳烘炙成一道五彩的屏障。
b、没有太阳,天气相当冷,藤罗叶子多已萎落,显得这一条崖壁十分瘦削。
c、在夕阳的照射下,枯草和落叶闪着不定的光,崖壁像一道巨大的屏,矗立在江对岸。
d、一行白帆闪着透明的羽翼,从上游下来,山半掩,一道阳光射在对岸的峭壁上。
凭艺术语感会发现a描写色彩浓,d的风格明快与题干的文字(萧条寂静)的格调不一致,凭逻辑语感,c、d描写不合理,既然崖壁立在江对岸,坟前石碑上的文字当然看不清,也许根本看不见,先排除c、d,再排除a,只有b合格,色彩统一。
能力是结出的果实
我们知道,农民在春天播下了种子,经过一夏天的辛勤耕耘(铲、趟等),到了秋天方能收到果实,用这一循环规律来比喻我们教学上的事情是很贴切的。我们教的知识好比是种子,教方法(规律)好比是耕耘,能力好比是果实,三者之间密不可分,紧紧地联系着,“知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现象和规律的认识成果,而技能是通过训练而获得的能够在实际中顺利地完成某项任务的动作方式。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掌握知识,而且同时还要获得相应的技能”,这话就是强调知识、能力的并重。我们以同等的态度对待,不断地用实践加以磨练,学生的能力就会水到渠成地培养出来,而且这样得到的能力才是扎实的、过硬的。
知识、方法、能力同等重要,关系又是如此密切,做题是实践,方法是钥匙,能力是效果,我们来各个“击破”。
具体做法:
关于知识方面
首先,针对忽视知识的情况来个思想教育,向这种学生讲明知识的巨大作用。其次,在基础的一、二年级把知识讲好,做到“全、精、细”。“全”,指把高中阶段的六本书中知识讲到无有遗漏,使学生知识面有广度。“细”,把知识,尤其是重知识讲细,只有细,才能“透”,才能“懂”,领会好。“精”在“全”、“细”的基础上,突出难和重,使学生的知识面有深度。其三,在高三阶段,复习知识,做到个性化、系统化、深刻化。个性化,是按两纲规定把知识各自独立,充分显示它们与众不同的面目,在学生的头脑里打下清晰的烙印,以备考哪个知识都不“卡壳儿”。系统化,是把知识分门别类,各成一统,使学生既掌握个性又掌握共性,在解决综合题型时不至于“蒙门儿”。深刻化,是在普遍掌握知识面的基础上,有一定深度,高考试题中有难度大的,学生一见不至于“打颤儿”。总之,“在教学时必须注意传授知识,把知识讲深讲活,使学生牢固地加以掌握。”其四,正确地运用知识,即学和用的关系问题。学生掌握知识是对客观世界的认识,而认识世界的目的则在于改造世界。因此,“一切教学活动都存在着学和用的关系”。我们不但要教会学生知识,还要指导他们正确地运用知识。如,“无微不至”和“无所不至”两个成语,两者都有做得全、细之意,但前者是褒义后者是贬义。学生在习作中写道:“我们的老师对学生无所不至”,这就用错了。我们要指明这是用错了对象,使学生不仅了解词的内涵,还要懂得用词时注意词的外延、场合、对象等。要多用实例来指导,让学生在对与错的混合中辨别出青红皂白,以达到正确地使用知识。
关于方法方面
第一,交给学生成法,像难度大的实践问题,例如,现代文阅读,人们已经总结出方法了,我们可以直接交给学生,否则,他们是老虎吃天无从下口。我们利用实例,一边讲(整体把握,局部精读……)一边印证,具体而又形象。第二,引导学生自己总结方法,这适合于难度不太大的实践问题。这对学生是个锻炼,他们完全可以做到。一九九九年三月,我曾让学生任德权在黑板上一边做题,一边总结方法,把长句改成相互衔接的短句(例略)他总结的方法:1读懂全句,掌握句意。抓主干成一句修饰成分为一句(或几句)4能用的词语尽量用5注意不能改变原意。第三,反复实践,熟能生巧。不管是我们交给学生的成法,还是引导他们自己总结的方法,教师都要引导学生反复实践,多次印证,并且要灵活地、综合地运用,好处颇多。
关于能力方面
“教学是传授文化科学知识的过程,也是培养和发展学生能力的过程,在一定意义上,后者更重于前者。”**有句话得好:在干中学。这干,就是实践。这实践,就是我们平时的教学活动。我们从引导学生动脑筋,发挥主观能动性起始。为什么现代教育反对传统教育,这里关键性的问题就是传统教育的弊病在于它不以启发引导为主,以讲授为主,老师一言堂,学生只是被动地“受”,能力难以形成。其实,孔子不是不提倡启发教学,他:“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学记》中发展了这一教学思想,提出:“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的精辟见解。这些见解,只是在封建时代没有引起广泛的重视,当时的社会制度和客观条件不可能像今天这样。今天,我国大力提倡启发式,这有利于学生能力的形成。因此,教师要在课堂上多多启发学生积极主动思维,像“设疑”就是一个绝对的妙着了。当然了,这“设疑”不是简单地提出几个问题就能奏效的(关于设疑问题可见我的《浅谈课堂教学中的设疑标准》一文)。除了“设疑”之外,启发式的方法还有很多,此处就不一一列举了。我想每位教师能本着启发式的原则,就一定会想出怎样启发学生的办法来。其实,更重要的是教育引导学生主动地学习,真正地发挥主观能动性,成为学习的主宰者,而不是受治于人的“奴隶”,被硬灌“饲料”的北京烤鸭。第二个办法是询问答案的根据。有时,在学生答出正确答案时问他怎么得来的,他回答不出或是“凭感觉”,这就不行了。尽管他的答案是对的,却是稀里糊涂而得的,这正确的答案是偶然的,只有经过头脑已有的知识做依据,通过正确的方法,分析、判断这一系列的逻辑思维过程而得来的答案才是明晰的、扎实的。而在求答案的全部过程中,学生进行思维活动,智力得到了艰苦的磨练和充分的发挥,久而久之,能力得到了培养。第三个办法是在做题前,指导或提问学生做题的思路。学生做题前,我们可以指导或提问他们做题的思路,即从哪个角度入手解题。这样,学生的思维就有了明确的方向和一定的轨道,不至于蒙头转向或误入歧途。锻炼学生分析题干,设计解题方案,这本身就是开动了学生的脑筋,开发了智力因素,无形中培养了能力,尤其是综合性强或层次高、难度大的训练题更应如此。比如,鉴赏古代诗歌,刘禹锡的《乌衣巷》: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题干:对诗意和艺术特色解有误的一项:
a、这是一首咏史诗,抒发了作者对唐王朝由盛转衰的深沉的感叹。
b、此诗表现了诗人对黑暗腐朽统治的不满,体现了对现实的批判精神,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封建王朝没落的惋惜之情,这是封建文人忠君思想的体现。
c、这首诗与《诗经?王风?黍离》抒发的思想感情一致,与李清照的绝句《生当作人杰》的抒情方式一致。
d、言简意赅,以见大是这首诗的主要艺术特色。
这道题难度较大,也有综合性,既有内容又有艺术特,还要与其他两首诗比较。答题的思路是什么呢?我在课堂上提问学生,他们各抒己见,归纳有1联想诗人的时代背景作者个性及经历释字面抓关键词语(“野”、“斜”等)4典故(王谢堂)5四句诗连起来分析6另外两首诗的分析7三首诗比较异同。有的教师在评讲题时,只是对对答案或只结论,并不给学生讲为什么和怎么得来的,学生明白了就明白,不明白就糊涂着,学生对此是很反感的。讲明白了是怎么回事,学生才能模仿去做,无形中能力得到了培养。像选择题看似简单,实际上它蕴蓄着很复杂的道理。因为你在讲明是怎么回事时,是通过一步步推导过程,是学生的思维紧紧跟随着你,得到了实实在在的磨练,他获得了许多营养,逐渐地健壮起来。第五个办法是重实践多训练。邓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人们认识客观世界是通过多种途径进行的,一切认识都来自于实践。实践是认识的源泉,而认识的目的是实践。这些,都是强调实践的重要性。实践又是培养学生能力的最重要阵地,学生只有反复地实践(练习做题)才能掌握技能,还可以使技能达到熟练技巧的阶段。所谓的“拳不离手,曲不离口”即指此。因为从一次又一次的实践,学生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又从理性认识回到感性认识不断地循环往复,逐步地拓宽思路,不断地印证知识,不断地学会操作方法,熟能生巧。最后,会有所发明,有所创造。
综上所述,尽管知识、方法、能力各有各的特色,作用及传授方法、培养方法,但它们无一不是紧密联系的,学生的学习同他们的智力和其他能力的发展也是密切联系的,离开知识的学习,就谈不上智力的发展和能力的培养,因为“技能与技巧的获得必须以知识为基础,不能只是盲目地模仿”,“而没有相应的智力与能力,要学好知识也是不可能的”,“知识能力的获得又必须有一套正确的方法实施,否则,效果不佳”。“正确培养了学生的技能加技巧又会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巩固”。可见,知识、方法、能力三者谁也离不开谁,它们相辅相成,缺了哪一个,它们各自无法生存和发展。所以,我们在教学中对三者要一视同仁。
(000年月)
在当今教学中,强调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这是无可非议的,但怎样培养呢?这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在实际中,有一种偏差,就是单纯地抓能力培养,忽视了对知识的掌握。在学生中也出现了轻视知识注重了做题的现象,尤其是高考试题绝大多数是课外内容,更使学生忽视书本知识,认为书本知识没有用处,这是错误的也是危险的现象。
培养能力,必须用知识来做它的基础,加上方法(规律)做为它不可缺少的辅助手段,否则,培养能力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要提高教学质量也是一句空话。
知识是判断正误的试金石
无论哪一门学科的试题(包括训练题)答者对它们都必须得出结论(答案),即使是选择型的,也要求答者对错误的能识别出来加以否定,对正确的给以判断加以肯定。这相互矛盾的答案,哪个错,哪个对,必须用一定的标准来衡量,这个标准就是知识,知识是辨别正误的试金石。用知识来辨别答案是否合乎题干的内涵、范围、语境等,只要有一不符合,这个答案就是错的,如,“谬“字的读音有1miuliàoniu4miu四个答案,哪个对?我们用相关的知识来判断,是偏旁部首(造字法)之误,是方言之误4是标调之误,只有1合乎要求,是正确的。就是自己做答案(简答题)也得用知识来规范(例略)。
上述明,没有知识,无法判断正误,即使做出了答案,也是“瞎猫碰死耗子”的偶然现象。所以,我们必须重视知识,更何况人们从多年的实践中得出了经验,知识能使人们从愚昧野蛮中解放出来走上智慧与文明之路,可以,没有知识就没有一切。
方法是开锁的钥匙
知识固然是正误(解题)的试金石,不可缺少,但只有它还不够,还必须有方法来做得力的助手,才能又快又准地得到正确的结论。我们用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做打比方,题是一把锁,方法是开锁的钥匙,俗话,一把钥匙一把锁,即是指钥匙和锁十分吻合,不能有丝毫的误差。用这个道理来类推我们的解题与方法是十分恰当的,没有方法是“瞎子摸鱼”,又蠢又笨,方法不当,又开不了锁,弄巧成拙。所以,在教知识的同时教方法,这是完全正确的举措。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有它的一定规律性,列宁:“规律就是关系”,“本质的关系或本质之间的关系”,人们掌握了它,就能更好地认识客观世界,改造客观世界,创造客观世界,解题就更不在话下了,如,答选择题的排除法就是一个很好的证明。
为画线处选一句子使上下文衔接:
————崖壁上有几处坟地,坟前立着的石碑许多已经破碎,字迹,模糊;枯水季节,伏在江里的石头有的已经露出水面,周围一片寂静。
a`、一列青黛,崭削的石壁夹江高矗,被夕阳烘炙成一道五彩的屏障。
b、没有太阳,天气相当冷,藤罗叶子多已萎落,显得这一条崖壁十分瘦削。
c、在夕阳的照射下,枯草和落叶闪着不定的光,崖壁像一道巨大的屏,矗立在江对岸。
d、一行白帆闪着透明的羽翼,从上游下来,山半掩,一道阳光射在对岸的峭壁上。
凭艺术语感会发现a描写色彩浓,d的风格明快与题干的文字(萧条寂静)的格调不一致,凭逻辑语感,c、d描写不合理,既然崖壁立在江对岸,坟前石碑上的文字当然看不清,也许根本看不见,先排除c、d,再排除a,只有b合格,色彩统一。
能力是结出的果实
我们知道,农民在春天播下了种子,经过一夏天的辛勤耕耘(铲、趟等),到了秋天方能收到果实,用这一循环规律来比喻我们教学上的事情是很贴切的。我们教的知识好比是种子,教方法(规律)好比是耕耘,能力好比是果实,三者之间密不可分,紧紧地联系着,“知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的现象和规律的认识成果,而技能是通过训练而获得的能够在实际中顺利地完成某项任务的动作方式。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掌握知识,而且同时还要获得相应的技能”,这话就是强调知识、能力的并重。我们以同等的态度对待,不断地用实践加以磨练,学生的能力就会水到渠成地培养出来,而且这样得到的能力才是扎实的、过硬的。
知识、方法、能力同等重要,关系又是如此密切,做题是实践,方法是钥匙,能力是效果,我们来各个“击破”。
具体做法:
关于知识方面
首先,针对忽视知识的情况来个思想教育,向这种学生讲明知识的巨大作用。其次,在基础的一、二年级把知识讲好,做到“全、精、细”。“全”,指把高中阶段的六本书中知识讲到无有遗漏,使学生知识面有广度。“细”,把知识,尤其是重知识讲细,只有细,才能“透”,才能“懂”,领会好。“精”在“全”、“细”的基础上,突出难和重,使学生的知识面有深度。其三,在高三阶段,复习知识,做到个性化、系统化、深刻化。个性化,是按两纲规定把知识各自独立,充分显示它们与众不同的面目,在学生的头脑里打下清晰的烙印,以备考哪个知识都不“卡壳儿”。系统化,是把知识分门别类,各成一统,使学生既掌握个性又掌握共性,在解决综合题型时不至于“蒙门儿”。深刻化,是在普遍掌握知识面的基础上,有一定深度,高考试题中有难度大的,学生一见不至于“打颤儿”。总之,“在教学时必须注意传授知识,把知识讲深讲活,使学生牢固地加以掌握。”其四,正确地运用知识,即学和用的关系问题。学生掌握知识是对客观世界的认识,而认识世界的目的则在于改造世界。因此,“一切教学活动都存在着学和用的关系”。我们不但要教会学生知识,还要指导他们正确地运用知识。如,“无微不至”和“无所不至”两个成语,两者都有做得全、细之意,但前者是褒义后者是贬义。学生在习作中写道:“我们的老师对学生无所不至”,这就用错了。我们要指明这是用错了对象,使学生不仅了解词的内涵,还要懂得用词时注意词的外延、场合、对象等。要多用实例来指导,让学生在对与错的混合中辨别出青红皂白,以达到正确地使用知识。
关于方法方面
第一,交给学生成法,像难度大的实践问题,例如,现代文阅读,人们已经总结出方法了,我们可以直接交给学生,否则,他们是老虎吃天无从下口。我们利用实例,一边讲(整体把握,局部精读……)一边印证,具体而又形象。第二,引导学生自己总结方法,这适合于难度不太大的实践问题。这对学生是个锻炼,他们完全可以做到。一九九九年三月,我曾让学生任德权在黑板上一边做题,一边总结方法,把长句改成相互衔接的短句(例略)他总结的方法:1读懂全句,掌握句意。抓主干成一句修饰成分为一句(或几句)4能用的词语尽量用5注意不能改变原意。第三,反复实践,熟能生巧。不管是我们交给学生的成法,还是引导他们自己总结的方法,教师都要引导学生反复实践,多次印证,并且要灵活地、综合地运用,好处颇多。
关于能力方面
“教学是传授文化科学知识的过程,也是培养和发展学生能力的过程,在一定意义上,后者更重于前者。”**有句话得好:在干中学。这干,就是实践。这实践,就是我们平时的教学活动。我们从引导学生动脑筋,发挥主观能动性起始。为什么现代教育反对传统教育,这里关键性的问题就是传统教育的弊病在于它不以启发引导为主,以讲授为主,老师一言堂,学生只是被动地“受”,能力难以形成。其实,孔子不是不提倡启发教学,他:“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学记》中发展了这一教学思想,提出:“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的精辟见解。这些见解,只是在封建时代没有引起广泛的重视,当时的社会制度和客观条件不可能像今天这样。今天,我国大力提倡启发式,这有利于学生能力的形成。因此,教师要在课堂上多多启发学生积极主动思维,像“设疑”就是一个绝对的妙着了。当然了,这“设疑”不是简单地提出几个问题就能奏效的(关于设疑问题可见我的《浅谈课堂教学中的设疑标准》一文)。除了“设疑”之外,启发式的方法还有很多,此处就不一一列举了。我想每位教师能本着启发式的原则,就一定会想出怎样启发学生的办法来。其实,更重要的是教育引导学生主动地学习,真正地发挥主观能动性,成为学习的主宰者,而不是受治于人的“奴隶”,被硬灌“饲料”的北京烤鸭。第二个办法是询问答案的根据。有时,在学生答出正确答案时问他怎么得来的,他回答不出或是“凭感觉”,这就不行了。尽管他的答案是对的,却是稀里糊涂而得的,这正确的答案是偶然的,只有经过头脑已有的知识做依据,通过正确的方法,分析、判断这一系列的逻辑思维过程而得来的答案才是明晰的、扎实的。而在求答案的全部过程中,学生进行思维活动,智力得到了艰苦的磨练和充分的发挥,久而久之,能力得到了培养。第三个办法是在做题前,指导或提问学生做题的思路。学生做题前,我们可以指导或提问他们做题的思路,即从哪个角度入手解题。这样,学生的思维就有了明确的方向和一定的轨道,不至于蒙头转向或误入歧途。锻炼学生分析题干,设计解题方案,这本身就是开动了学生的脑筋,开发了智力因素,无形中培养了能力,尤其是综合性强或层次高、难度大的训练题更应如此。比如,鉴赏古代诗歌,刘禹锡的《乌衣巷》: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题干:对诗意和艺术特色解有误的一项:
a、这是一首咏史诗,抒发了作者对唐王朝由盛转衰的深沉的感叹。
b、此诗表现了诗人对黑暗腐朽统治的不满,体现了对现实的批判精神,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封建王朝没落的惋惜之情,这是封建文人忠君思想的体现。
c、这首诗与《诗经?王风?黍离》抒发的思想感情一致,与李清照的绝句《生当作人杰》的抒情方式一致。
d、言简意赅,以见大是这首诗的主要艺术特色。
这道题难度较大,也有综合性,既有内容又有艺术特,还要与其他两首诗比较。答题的思路是什么呢?我在课堂上提问学生,他们各抒己见,归纳有1联想诗人的时代背景作者个性及经历释字面抓关键词语(“野”、“斜”等)4典故(王谢堂)5四句诗连起来分析6另外两首诗的分析7三首诗比较异同。有的教师在评讲题时,只是对对答案或只结论,并不给学生讲为什么和怎么得来的,学生明白了就明白,不明白就糊涂着,学生对此是很反感的。讲明白了是怎么回事,学生才能模仿去做,无形中能力得到了培养。像选择题看似简单,实际上它蕴蓄着很复杂的道理。因为你在讲明是怎么回事时,是通过一步步推导过程,是学生的思维紧紧跟随着你,得到了实实在在的磨练,他获得了许多营养,逐渐地健壮起来。第五个办法是重实践多训练。邓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人们认识客观世界是通过多种途径进行的,一切认识都来自于实践。实践是认识的源泉,而认识的目的是实践。这些,都是强调实践的重要性。实践又是培养学生能力的最重要阵地,学生只有反复地实践(练习做题)才能掌握技能,还可以使技能达到熟练技巧的阶段。所谓的“拳不离手,曲不离口”即指此。因为从一次又一次的实践,学生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又从理性认识回到感性认识不断地循环往复,逐步地拓宽思路,不断地印证知识,不断地学会操作方法,熟能生巧。最后,会有所发明,有所创造。
综上所述,尽管知识、方法、能力各有各的特色,作用及传授方法、培养方法,但它们无一不是紧密联系的,学生的学习同他们的智力和其他能力的发展也是密切联系的,离开知识的学习,就谈不上智力的发展和能力的培养,因为“技能与技巧的获得必须以知识为基础,不能只是盲目地模仿”,“而没有相应的智力与能力,要学好知识也是不可能的”,“知识能力的获得又必须有一套正确的方法实施,否则,效果不佳”。“正确培养了学生的技能加技巧又会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巩固”。可见,知识、方法、能力三者谁也离不开谁,它们相辅相成,缺了哪一个,它们各自无法生存和发展。所以,我们在教学中对三者要一视同仁。
(000年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