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推荐阅读:弃宇宙、剑来、渡劫之王、天下第九、三寸人间、大符篆师、飞剑问道、仙宫、大侠萧金衍、大华恩仇引
海娜小说网 www.hainazuche.com,最快更新北洋权魔段祺瑞最新章节!
与北京府学胡同相比,天津日租界寿街要小得多。这是老段第二次搬家了。头一次是在1918年大总统选举时,他与冯国璋相约下野。不过,那一次只在天津住了二三个月就杀回北京,做了权倾当朝的“太上皇”。那次的搬迁只是“以进为退”的手段,对重返政坛他从未怀疑过;而这一次他是在军队丧失殆尽,地盘十失**,人员几乎全军覆灭的情况下回来的,成了名符其实的“丧家之犬”。
长期以来,他过着养尊处优的生活,一切日常开支他从不过问,钱由陆军部参陆办、参谋部拨付,粮食由那里领,棋手们的费用都由公家开支,甚至连打牌的钱都有人奉送。来到天津第二天,佩蘅就哭丧着脸说:“芝泉哪,日子没法过了。”
他不得不过问生活。公馆男女佣人再次精减,棋手只剩下两位,各屋丫环减到一二人。他亲自过问帐目,一元一角的计较……生活还是那么刻板:早晨起来捶腿、冰腿;上午已无衙门可去,改成看书或会客;午休后仍是下棋、作诗,晚饭后打牌消遣。不过,过去的牌友已经寥寥,凑手越来越不容易。“树倒猢狲散”,真应了那句俗话。为此,他很长吁短叹了一阵子。
这天上午,段祺瑞正在书房看书。突然,夫人佩蘅兴冲冲地走进来说:“芝泉,看谁来了?”
段祺瑞抬头一看,原来是内弟吴光新站在面前。只见他衣衫破旧,面色憔悴,头发蓬松脏乱,精神萎靡不振,看得出经过长途跋涉,历尽艰辛,往日风流倜傥的影子荡然无存,完全是一副失魂落魄的穷酸相……吴光新比段祺瑞小16岁,时年9岁。他16岁只身东渡日本,考上士官学校第期炮科,年后学成回国,借重段的势力,很快当上第镇炮兵管带。6岁当上第0师师长,7岁当上长江上游总司令、四川查办使,统辖着六七万兵马,成为皖系一名举足轻重的大将。由于他有强硬的后台和飞黄腾达的独特资历,所以,为人十分蛮横骄傲,几乎谁也看不上眼,谁的话也不听。背后人们都叫他“段老怪第二”
二人相见,悲喜交加,不禁热泪盈眶。吴光新唏嘘道:“我以为今生今世再也见不到你了。光新无能,我把军队地盘全丢了,成了丧家之犬……”“自堂啊,别说了,而我丢的是江山哪!”
说罢,二人捶胸顿足,嚎啕痛哭。张佩蘅也在一旁陪泪。但她还是劝道:“唉,你们这是怎么啦?弟弟平安回来应该高兴啊。”
一句话提醒大家。段、吴这才回到自己位置上。佩蘅给他们倒茶拿烟。段说:“自堂你快说,怎么逃出虎口?”
……直皖战争中,吴光新被王占元用计扣押在武汉。王占元为稳住吴光新部将,分别给他的师旅长拍了电报,大意是:本人与吴总司令乃多年袍泽,久共患难,一向推诚相见。近日武汉谣言大炽,不得已请吴总司令在敝处暂住多日,以息谣诼,并无它意。希望所部各驻原防,稍安勿躁,幸勿误会……旅长刘文明阅电后放声大哭,痛心吴光新不听劝告自投罗网。赵云龙、陶云鹏、费国祥等也知凶多吉少,又害怕投鼠击器。所以都不敢轻举妄动。
王占元当然不会就此罢休。他在发电同时,已分别派兵日夜兼程,赶赴吴部所属驻地,把驻岳州的赵云龙部,驻宜昌的陶云鹤和费国祥部,驻沙市的刘文明部团团围住。由于战争局势飞转直下,皖系危在旦危。他们不敢抵抗,分别被迫缴械投降。
旅长刘长明的父亲曾任北洋骑兵管带,王占元在他手下当过马弁。因有些渊源,王占元电令部下把刘文明释放,并聘为少将参议。刘文明赴武昌两湖巡阅使署上任不久,即通过同学打听到吴光新的底细,在一个月黑风高的深夜,他伙同日本士官学校同学和使署几位朋友,潜入军法处,将吴光新化装成外出就医的伙夫,帮他逃出虎口,刘文明等不敢稍留,一同弃职而去……听罢吴光新的叙述,段祺瑞既高兴又伤心。刚听到吴光新全军覆没的消息时,段祺瑞恨不得杀了他,随着时间的流逝,渐渐原谅了他。用人不疑疑人不用,为部下承担责任,是段祺瑞的两大特点。对傅良佐、张敬尧等,段祺瑞都采取宽囿态度,并没有一棍子打死。为此,博得“知人善任”的美名,才使那么多部将追随于他……段祺瑞说:“唉,不管怎么说,回来就好啊。”吴光新说:“为怕直军追杀,我取道湖南、广州、香港,然后坐船到达上海,又从水路回到天津。”
张佩蘅虽非胞姐,而且年龄与吴光新不相上下,但由于佩蘅通情达理,很拿弟弟当回事,桀骜不驯的吴光新也很尊敬这位姐姐。
吴光新说:“多谢姐姐,姐姐侍候好姐夫,便是大功一件,姐夫也老多了。”
段祺瑞问:“你途经上海时,可见到子嘉?”
因为上海是皖系唯一完整的据点,卢永祥是资望素著的部将,所以段祺瑞看得很重。吴光新说:“见到了,我一直住在他的公馆里。子嘉对姐夫依然崇敬有加,未稍改变。他对当前局势和皖系复兴谈了许多好的意见。”果然,段祺瑞很感兴趣:“噢,你快说说。”
吴光新说:“他说,世界上没有常胜将军。失败不是好事,但并非全是坏事。只要善于总结经验,汲取教训,即会从中获益,皖系仍大有所为。他说,‘墙高基下,虽得必失’,过去因为基础打得不牢,所以才失败。他还说,通观北洋历史,没有几个人的合作是贯穿始终的。直奉合作也不例外。他们的矛盾已露端倪,而且愈演愈烈。尤其张作霖与吴佩孚,更形同水火,早晚要反目成仇的。吴佩孚一个小小师长,转眼间成了豫鲁巡阅使,跟张作霖平起平坐,张作霖岂能容他?我们只要善于利用他们的矛盾,卧心尝胆,休养生息,还是有前途的。”
段祺瑞连连点头:“嗯,言之有理,言之有理呀。”
吴光新另辟话题:“我在行船途中,百无聊赖,悲观厌世,几欲轻生。幸遇一前清遗老,他有种种不幸遭遇,后来皈依佛门,四大皆空,从此找到精神寄托,再无弃世之苦。我听了他的劝告,也信奉了佛教,每日参禅打坐,果然得以超脱。姐夫和姐姐也皈依佛门吧,不然如何打发这漫长岁月?”段祺瑞喜出望外:“好啊,我早有此意,只恨投拜无门。”
吴光说:“这好说,这位老者可为引介。天津佛教正处鼎盛时期,除有不少子孙小庙外,尚有大悲寺、海光寺、河北大寺等大庙。香火都很旺盛,善男信女甚多。尤其一些下台的军人政客官僚和前清遗老遗少,王公权贵,他们多避难天津做了寓公。他们官场商场失意,便想用佛学来麻醉自己。”段祺瑞说:“佛教戒律甚严,我怕耐不住寂寞啊。”
吴光新说:“只要佛祖在心,虔诚敬奉,何必注意形式。不必剃度,不必四大皆空,只要基本吃素便可以了。”段祺瑞说:“好,我跟你姐姐都皈依佛门,可为引介。”
吴说:“好,我请高僧为你们讲经说法,只要给点布施就行了。”
几日后一个上午,段祺瑞在吴光新引导下,驱车来到海光寺。住持知道他系皖系首脑,中国政坛首届一指的人物,虽然落魄,影响犹存,结纳这样的人不会有亏吃。所以,听说到来,早已降价而迎。一见面双手合十,满脸堆笑,“阿弥陀佛善哉善哉”叫个不停,热情地把二人引入内室。老住持直直地看着段祺瑞,足有二三分钟,又让段祺瑞伸出双手观看指纹,然后煞有介事地说:“哎呀段公,请受老朽一拜!”说罢,倒头便拜,段祺瑞莫名其妙,赶忙起而搀扶,连说:“不敢不敢,大师快快请起!”
老住持摇唇鼓舌道:“老朽早闻段公大名,无缘一见,是为憾事;今日一见,果然气度非凡,你乃菩萨转世,为普渡众生而下凡。眼下烽烟遍地,民不聊生,从此以住,国将不国,今后收拾残局,使人民安居乐业者,非段公莫属。段公能皈依佛门,乃佛门造化。”
几句话说得段祺瑞心里美滋滋,甜丝丝,那么舒服。他已经好久没有听到这种恭维话了,仿佛真的修仙得道,成了救民水火的神仙。他马上跪倒在地,信誓旦旦地说:“大师在上,请受弟子一拜。从今后我立志皈依三宝,遵守教规戒律,每日参禅诵经,多行善事,早日修成正果”。
住持说:“好,我赐你法名为‘正道居士’,你好自为之。”“多谢法师指点迷律。”
从此,段祺瑞成了佛门信徒,他在后院辟了一间佛堂,供奉着一尊从海光寺请来的小型如来佛。每天早晨洗漱更衣,与夫人参禅打坐,焚香诵经。每逢阴历初一十五,便到海光寺去做佛事。他在讲经说法会上,经常发表慷慨激昂的讲演。段祺瑞爱吃南方豆豉,吃素后豆豉成了家常便饭。他还令家人养了几十只母鸡,不养公鸡,供他吃素蛋。他的佛堂里工工正正抄写着《佛门十一诫》、《修习止观坐禅法要》。没事时,不是钻研佛经,便是抄写经文。书房里写着《坛经》偈语: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
段祺瑞所担心者仍是徐树铮,他曾不止一次地暗自为他祈祷,祝他早日平安归来,共图复兴大业。别人攻击他,诋毁他,几乎没有人说他好话,但段祺瑞对他仍一往情深。小徐傲慢无理,刚愎自用,不能容人;但他忠心事上,有胆有识,敢作敢为,这就足够了。求全责备是不足取的。很难想象这世界上如果没有徐树铮,段祺瑞还能作什么?
11月中旬的一天,段家来了一位小客人。当管家把他引入客厅时,一家人都很诧异。他身材瘦瘦高高,周身放射着天真、稚气和茁壮的气韵。他深邃的眼睛,高高的鼻峰和浑圆的下颌,越来越像他的父亲。他只有14岁,一口好听的京腔。段祺瑞问:“你叫什么?”“晚辈徐审交。”“你父亲是谁?”“家尊徐树铮。”“啊,你是又铮的儿子道邻吧?”“是的,您是段爷爷吧?”“我是段祺瑞。叫我伯父吧。”“爷爷——!”审交大叫一声,跨前两步“卟通”跪伏在地,激动地说,“家尊命我来看爷爷奶奶,代他向您老人家请罪,向您老人家叩头!他说他令您失望,对不起您,无颜见您……”
段祺瑞冲上前去把他扶起来,激动地说:“好孩子,快起来,起来!是我无能,是我对不起你爸爸。”
“爷爷——!”审交投到段祺瑞怀里。段祺瑞紧紧抱着审交、鼻子一酸,眼睛湿润了。在场的人张佩蘅、段宏业、管家等无不伤心垂泪。
徐树铮有4子女,其中子1女不幸夭折。这审交是在日本生的,乳名旭郎,字道邻。“旭”取“日之初”,“道邻”取孟子“交邻国有道乎”之意,都有讨好日本的意思。段祺瑞让审交坐在对面椅子上,问:“你从哪里来?”“晚辈从上海来。”“这么说,你父亲已经到达上海。孩子,快说说你父亲。我想听,想听啊!”
……徐树铮逃到六国饭店不久,即感到生命的威胁。于是,通过驻屯军司令小野,硬把他接到日本兵营。不久,日本便衣特务,把他的两位如夫人接到兵营,徐树铮用贪污来的公款。过着养尊处优的生活。
北洋政府的通缉令从来没有权威性和严肃性。在通辑对象和态度上,直奉两系从一开始就存有分岐。明知几个首犯藏匿在六国饭店,但没有办法把他们绳之以法。个月后,通缉之风逐渐冷了下来。小野和徐树铮商定,帮助小徐逃出兵营。他们研究了许多方案,诸如化装成日本女人、日本军官或日本商人等等,但都一一否定了。因为不仅有许多人认识他,而且政府也以几万元赏格通缉他。最后,才以日本军官搬家的方式,把他藏在一只大柳条箱内,作为细软运出兵营,带进火车头等包厢,一路上提心吊胆他来到天津,然后转乘轮船到上海……刚到上海时,住在英租界麦根路,卢永祥部下陈乐山师长家里,不久,搬进公共租界南洋路4号一座带花园的小洋楼里。从此,徐树铮过上“息影林下”的优闲生活。每天以阅读《全唐诗》。《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练习隶书来打发生活。他还请了一位昆曲名家,教二位如夫人吹笛子、学昆曲。“朱栊记曲人如画,翠袖谈经更起予”,生活过得优哉游哉。余下的时间。赶写他叙述政治见解的《建国诠真》。他用清笔正楷的手写本由有正书局影印,寄赠中外友人一千余部,并让审交给段祺瑞带来一本书和一首诗:
大酺·雨后凭栏看柳垂烟,山凝黛,又是江城梅落。茫茫明日事,有古愁如海,乱魂飞越。对酒当歌,人生朝露,还怕韶华虚设。天涯多风雨,况倦销英气,易成哀乐。问身世能禁,几番欢笑,几番愁绝?望中云水阔,买征七棹,轻悔当年别,更换得,三生石梦,万感琼丝,那堪容易朱颜歇。及蚤宜归去,听杜宇,声声幽咽。试低唤,双蝴蝶,微波寄语,奈隔沉沉帘幕,祗今向谁细说?
段祺瑞读罢诗文,又是一番感慨。又铮的政治生涯,迭有起伏,当今又遭劫难,自不必说,家庭不幸也是接踵而至。先是欢活蹦跳的二子突然夭折,又是天真活泼的四子更生染疾身亡,5岁的小女书环也在徐州死去;其爱妄沈氏,又因肺结核命归黄泉。想起又铮,自然联想到自己的不幸,不禁生出一番哀叹。
一位伟大的哲人说过:“中国各派军阀的矛盾和斗争,反映着帝国主义各国的矛盾和斗争。只要帝国主义分裂中国的状况存在,各派军阀的妥协都是暂时的。今天的暂时妥协,即酝酿着明天更大的战争。”
直奉两系经过短暂的苟合后,正在酝酿着新的战争。
这些日子,段宅的客人逐渐多起来。有前清遣老遗少,下台军人政客,安福分子,有失意的门生、部下等等。他们议论的热点是:徐世昌和靳云鹏的明争暗斗,直奉两系的激烈角逐,内阁的危机,北京的“闹穷”风潮,部员的欠薪罢工和怠工,华盛顿会议,九国公约,山东问题等等。这些趋炎附势的家伙,见段祺瑞的“价码”逐渐高起来,纷纷恭维、吹捧。说什么“收拾残局,拨乱反正者,非芝老莫属”,“老帅东山再起之日为时不远了”……听到这些恭维话,段祺瑞嘴上不说,心里却美滋滋的。他的平静生活打乱了,他在作着再起东山的美梦,搞得他彻底难眠……1月17日下午,段祺瑞正跟棋友下围棋,管家通报靳云鹏总理来访。
他十分纳闷儿:一位在职总理,突然造方一位下台的政客所为何事?莫非……是喜是忧他不敢多想。赶忙说:“快请,”他提前来到客厅,不一会儿靳云鹏迈着沉重的步履来了。一见面强作笑颜地说:“老师,我来看你。你好吗?”
段祺瑞诧异地问:“翼青,你怎么有时间来看我?”他苦涩地说:“以后我可以天天陪老师下棋聊天了,我辞职了。”段惊问:“啊,为什么?”靳说:“仕途险恶,我实在干不下去了!”
段祺瑞这才注意到,细碎的皱纹爬满靳云鹏的脸,本来就稀疏枯黄的头发更稀少了,精神萎靡不振,一副惶惶然难以自持的疲惫相。段祺瑞顿生同病相怜之感,也多少有幸灾乐祸的欣快。他问:“为什么要辞职?”
靳云鹏仰靠在沙发上,眼泪汪汪地说:“唉,说辞职好听,实际上是被人家赶下台的呀。”
……那是直皖战争结束不久,北京军政要员齐集天津论功行赏。曹锟站起来说:“此次战争子玉当属首功。大家说该赏给他哪块地盘呀?”
张作霖以不屑的口吻说:“那小子嘛,我看让他弄个督军干干就满不错了。”
其时,吴佩孚就在会议室隔壁一间屋子里。听到这种污辱人格的话十分生气。心想,日后与我争雄者必此人也!从此,吴佩孚对张作霖耿耿于怀……次日,讨论国家大计。吴佩孚在会上侃侃而谈,倡导召开国民大会解决国是。张作霖阴阳怪气地说:“那位夸夸其谈的人是谁呀?”
吴佩孚趾高气扬地说:“本人乃日之内打败皖系10几万军队的师长吴佩孚!”
张作霖冷嘲热讽道:“我所合作者乃曹经略使,全国有师长几十个,光我手下就有十来个,你一个小小师长如此不知天高地厚,怕不妥吧?”
吴佩孚没有唾面自干的涵养,岂能容忍这种污辱,他嘻嘻冷笑道:“哼哼,全国师长是不少,可胡匪出身的督军却不多,所以就显得弥足珍贵了。活宝呀!”
“哗——”人们忍俊不禁,笑出声来。张作霖的脸胀成猪肝色,恨不得有个地缝钻进去。他老羞成怒,“啪”——一拍桌子,说:“曹经略使,请问你有没有能力驾驭部下?”
吴佩孚反唇相讥:“你还是问问有没有能力驾驶你自己吧。”
“我抗议!”说着,张作霖想以退席相威胁。曹锟不敢得罪张作霖,赶忙上前阻拦,扭头扳着脸斥退吴佩孚。一气之下,吴佩孚拒绝封赏,跑到洛阳苦练军队,发誓要报一箭之仇!
果然,他们的矛盾日深一日,其矛盾焦点集中在内阁上。
靳云鹏本是直奉两系和徐世昌都接受的人物。靳也尽量做到“不偏不倚”。军阀的好恶,是受个人利益驱动的。一方面,直奉双方同样贪婪,没有满足的时候,总怀疑对方占了便宜;一方面,靳云鹏也有偏心,不可能做到不偏不倚。因为靳与张是儿女亲家,难免偏袒奉方。(未完待续)
与北京府学胡同相比,天津日租界寿街要小得多。这是老段第二次搬家了。头一次是在1918年大总统选举时,他与冯国璋相约下野。不过,那一次只在天津住了二三个月就杀回北京,做了权倾当朝的“太上皇”。那次的搬迁只是“以进为退”的手段,对重返政坛他从未怀疑过;而这一次他是在军队丧失殆尽,地盘十失**,人员几乎全军覆灭的情况下回来的,成了名符其实的“丧家之犬”。
长期以来,他过着养尊处优的生活,一切日常开支他从不过问,钱由陆军部参陆办、参谋部拨付,粮食由那里领,棋手们的费用都由公家开支,甚至连打牌的钱都有人奉送。来到天津第二天,佩蘅就哭丧着脸说:“芝泉哪,日子没法过了。”
他不得不过问生活。公馆男女佣人再次精减,棋手只剩下两位,各屋丫环减到一二人。他亲自过问帐目,一元一角的计较……生活还是那么刻板:早晨起来捶腿、冰腿;上午已无衙门可去,改成看书或会客;午休后仍是下棋、作诗,晚饭后打牌消遣。不过,过去的牌友已经寥寥,凑手越来越不容易。“树倒猢狲散”,真应了那句俗话。为此,他很长吁短叹了一阵子。
这天上午,段祺瑞正在书房看书。突然,夫人佩蘅兴冲冲地走进来说:“芝泉,看谁来了?”
段祺瑞抬头一看,原来是内弟吴光新站在面前。只见他衣衫破旧,面色憔悴,头发蓬松脏乱,精神萎靡不振,看得出经过长途跋涉,历尽艰辛,往日风流倜傥的影子荡然无存,完全是一副失魂落魄的穷酸相……吴光新比段祺瑞小16岁,时年9岁。他16岁只身东渡日本,考上士官学校第期炮科,年后学成回国,借重段的势力,很快当上第镇炮兵管带。6岁当上第0师师长,7岁当上长江上游总司令、四川查办使,统辖着六七万兵马,成为皖系一名举足轻重的大将。由于他有强硬的后台和飞黄腾达的独特资历,所以,为人十分蛮横骄傲,几乎谁也看不上眼,谁的话也不听。背后人们都叫他“段老怪第二”
二人相见,悲喜交加,不禁热泪盈眶。吴光新唏嘘道:“我以为今生今世再也见不到你了。光新无能,我把军队地盘全丢了,成了丧家之犬……”“自堂啊,别说了,而我丢的是江山哪!”
说罢,二人捶胸顿足,嚎啕痛哭。张佩蘅也在一旁陪泪。但她还是劝道:“唉,你们这是怎么啦?弟弟平安回来应该高兴啊。”
一句话提醒大家。段、吴这才回到自己位置上。佩蘅给他们倒茶拿烟。段说:“自堂你快说,怎么逃出虎口?”
……直皖战争中,吴光新被王占元用计扣押在武汉。王占元为稳住吴光新部将,分别给他的师旅长拍了电报,大意是:本人与吴总司令乃多年袍泽,久共患难,一向推诚相见。近日武汉谣言大炽,不得已请吴总司令在敝处暂住多日,以息谣诼,并无它意。希望所部各驻原防,稍安勿躁,幸勿误会……旅长刘文明阅电后放声大哭,痛心吴光新不听劝告自投罗网。赵云龙、陶云鹏、费国祥等也知凶多吉少,又害怕投鼠击器。所以都不敢轻举妄动。
王占元当然不会就此罢休。他在发电同时,已分别派兵日夜兼程,赶赴吴部所属驻地,把驻岳州的赵云龙部,驻宜昌的陶云鹤和费国祥部,驻沙市的刘文明部团团围住。由于战争局势飞转直下,皖系危在旦危。他们不敢抵抗,分别被迫缴械投降。
旅长刘长明的父亲曾任北洋骑兵管带,王占元在他手下当过马弁。因有些渊源,王占元电令部下把刘文明释放,并聘为少将参议。刘文明赴武昌两湖巡阅使署上任不久,即通过同学打听到吴光新的底细,在一个月黑风高的深夜,他伙同日本士官学校同学和使署几位朋友,潜入军法处,将吴光新化装成外出就医的伙夫,帮他逃出虎口,刘文明等不敢稍留,一同弃职而去……听罢吴光新的叙述,段祺瑞既高兴又伤心。刚听到吴光新全军覆没的消息时,段祺瑞恨不得杀了他,随着时间的流逝,渐渐原谅了他。用人不疑疑人不用,为部下承担责任,是段祺瑞的两大特点。对傅良佐、张敬尧等,段祺瑞都采取宽囿态度,并没有一棍子打死。为此,博得“知人善任”的美名,才使那么多部将追随于他……段祺瑞说:“唉,不管怎么说,回来就好啊。”吴光新说:“为怕直军追杀,我取道湖南、广州、香港,然后坐船到达上海,又从水路回到天津。”
张佩蘅虽非胞姐,而且年龄与吴光新不相上下,但由于佩蘅通情达理,很拿弟弟当回事,桀骜不驯的吴光新也很尊敬这位姐姐。
吴光新说:“多谢姐姐,姐姐侍候好姐夫,便是大功一件,姐夫也老多了。”
段祺瑞问:“你途经上海时,可见到子嘉?”
因为上海是皖系唯一完整的据点,卢永祥是资望素著的部将,所以段祺瑞看得很重。吴光新说:“见到了,我一直住在他的公馆里。子嘉对姐夫依然崇敬有加,未稍改变。他对当前局势和皖系复兴谈了许多好的意见。”果然,段祺瑞很感兴趣:“噢,你快说说。”
吴光新说:“他说,世界上没有常胜将军。失败不是好事,但并非全是坏事。只要善于总结经验,汲取教训,即会从中获益,皖系仍大有所为。他说,‘墙高基下,虽得必失’,过去因为基础打得不牢,所以才失败。他还说,通观北洋历史,没有几个人的合作是贯穿始终的。直奉合作也不例外。他们的矛盾已露端倪,而且愈演愈烈。尤其张作霖与吴佩孚,更形同水火,早晚要反目成仇的。吴佩孚一个小小师长,转眼间成了豫鲁巡阅使,跟张作霖平起平坐,张作霖岂能容他?我们只要善于利用他们的矛盾,卧心尝胆,休养生息,还是有前途的。”
段祺瑞连连点头:“嗯,言之有理,言之有理呀。”
吴光新另辟话题:“我在行船途中,百无聊赖,悲观厌世,几欲轻生。幸遇一前清遗老,他有种种不幸遭遇,后来皈依佛门,四大皆空,从此找到精神寄托,再无弃世之苦。我听了他的劝告,也信奉了佛教,每日参禅打坐,果然得以超脱。姐夫和姐姐也皈依佛门吧,不然如何打发这漫长岁月?”段祺瑞喜出望外:“好啊,我早有此意,只恨投拜无门。”
吴光说:“这好说,这位老者可为引介。天津佛教正处鼎盛时期,除有不少子孙小庙外,尚有大悲寺、海光寺、河北大寺等大庙。香火都很旺盛,善男信女甚多。尤其一些下台的军人政客官僚和前清遗老遗少,王公权贵,他们多避难天津做了寓公。他们官场商场失意,便想用佛学来麻醉自己。”段祺瑞说:“佛教戒律甚严,我怕耐不住寂寞啊。”
吴光新说:“只要佛祖在心,虔诚敬奉,何必注意形式。不必剃度,不必四大皆空,只要基本吃素便可以了。”段祺瑞说:“好,我跟你姐姐都皈依佛门,可为引介。”
吴说:“好,我请高僧为你们讲经说法,只要给点布施就行了。”
几日后一个上午,段祺瑞在吴光新引导下,驱车来到海光寺。住持知道他系皖系首脑,中国政坛首届一指的人物,虽然落魄,影响犹存,结纳这样的人不会有亏吃。所以,听说到来,早已降价而迎。一见面双手合十,满脸堆笑,“阿弥陀佛善哉善哉”叫个不停,热情地把二人引入内室。老住持直直地看着段祺瑞,足有二三分钟,又让段祺瑞伸出双手观看指纹,然后煞有介事地说:“哎呀段公,请受老朽一拜!”说罢,倒头便拜,段祺瑞莫名其妙,赶忙起而搀扶,连说:“不敢不敢,大师快快请起!”
老住持摇唇鼓舌道:“老朽早闻段公大名,无缘一见,是为憾事;今日一见,果然气度非凡,你乃菩萨转世,为普渡众生而下凡。眼下烽烟遍地,民不聊生,从此以住,国将不国,今后收拾残局,使人民安居乐业者,非段公莫属。段公能皈依佛门,乃佛门造化。”
几句话说得段祺瑞心里美滋滋,甜丝丝,那么舒服。他已经好久没有听到这种恭维话了,仿佛真的修仙得道,成了救民水火的神仙。他马上跪倒在地,信誓旦旦地说:“大师在上,请受弟子一拜。从今后我立志皈依三宝,遵守教规戒律,每日参禅诵经,多行善事,早日修成正果”。
住持说:“好,我赐你法名为‘正道居士’,你好自为之。”“多谢法师指点迷律。”
从此,段祺瑞成了佛门信徒,他在后院辟了一间佛堂,供奉着一尊从海光寺请来的小型如来佛。每天早晨洗漱更衣,与夫人参禅打坐,焚香诵经。每逢阴历初一十五,便到海光寺去做佛事。他在讲经说法会上,经常发表慷慨激昂的讲演。段祺瑞爱吃南方豆豉,吃素后豆豉成了家常便饭。他还令家人养了几十只母鸡,不养公鸡,供他吃素蛋。他的佛堂里工工正正抄写着《佛门十一诫》、《修习止观坐禅法要》。没事时,不是钻研佛经,便是抄写经文。书房里写着《坛经》偈语: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
段祺瑞所担心者仍是徐树铮,他曾不止一次地暗自为他祈祷,祝他早日平安归来,共图复兴大业。别人攻击他,诋毁他,几乎没有人说他好话,但段祺瑞对他仍一往情深。小徐傲慢无理,刚愎自用,不能容人;但他忠心事上,有胆有识,敢作敢为,这就足够了。求全责备是不足取的。很难想象这世界上如果没有徐树铮,段祺瑞还能作什么?
11月中旬的一天,段家来了一位小客人。当管家把他引入客厅时,一家人都很诧异。他身材瘦瘦高高,周身放射着天真、稚气和茁壮的气韵。他深邃的眼睛,高高的鼻峰和浑圆的下颌,越来越像他的父亲。他只有14岁,一口好听的京腔。段祺瑞问:“你叫什么?”“晚辈徐审交。”“你父亲是谁?”“家尊徐树铮。”“啊,你是又铮的儿子道邻吧?”“是的,您是段爷爷吧?”“我是段祺瑞。叫我伯父吧。”“爷爷——!”审交大叫一声,跨前两步“卟通”跪伏在地,激动地说,“家尊命我来看爷爷奶奶,代他向您老人家请罪,向您老人家叩头!他说他令您失望,对不起您,无颜见您……”
段祺瑞冲上前去把他扶起来,激动地说:“好孩子,快起来,起来!是我无能,是我对不起你爸爸。”
“爷爷——!”审交投到段祺瑞怀里。段祺瑞紧紧抱着审交、鼻子一酸,眼睛湿润了。在场的人张佩蘅、段宏业、管家等无不伤心垂泪。
徐树铮有4子女,其中子1女不幸夭折。这审交是在日本生的,乳名旭郎,字道邻。“旭”取“日之初”,“道邻”取孟子“交邻国有道乎”之意,都有讨好日本的意思。段祺瑞让审交坐在对面椅子上,问:“你从哪里来?”“晚辈从上海来。”“这么说,你父亲已经到达上海。孩子,快说说你父亲。我想听,想听啊!”
……徐树铮逃到六国饭店不久,即感到生命的威胁。于是,通过驻屯军司令小野,硬把他接到日本兵营。不久,日本便衣特务,把他的两位如夫人接到兵营,徐树铮用贪污来的公款。过着养尊处优的生活。
北洋政府的通缉令从来没有权威性和严肃性。在通辑对象和态度上,直奉两系从一开始就存有分岐。明知几个首犯藏匿在六国饭店,但没有办法把他们绳之以法。个月后,通缉之风逐渐冷了下来。小野和徐树铮商定,帮助小徐逃出兵营。他们研究了许多方案,诸如化装成日本女人、日本军官或日本商人等等,但都一一否定了。因为不仅有许多人认识他,而且政府也以几万元赏格通缉他。最后,才以日本军官搬家的方式,把他藏在一只大柳条箱内,作为细软运出兵营,带进火车头等包厢,一路上提心吊胆他来到天津,然后转乘轮船到上海……刚到上海时,住在英租界麦根路,卢永祥部下陈乐山师长家里,不久,搬进公共租界南洋路4号一座带花园的小洋楼里。从此,徐树铮过上“息影林下”的优闲生活。每天以阅读《全唐诗》。《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练习隶书来打发生活。他还请了一位昆曲名家,教二位如夫人吹笛子、学昆曲。“朱栊记曲人如画,翠袖谈经更起予”,生活过得优哉游哉。余下的时间。赶写他叙述政治见解的《建国诠真》。他用清笔正楷的手写本由有正书局影印,寄赠中外友人一千余部,并让审交给段祺瑞带来一本书和一首诗:
大酺·雨后凭栏看柳垂烟,山凝黛,又是江城梅落。茫茫明日事,有古愁如海,乱魂飞越。对酒当歌,人生朝露,还怕韶华虚设。天涯多风雨,况倦销英气,易成哀乐。问身世能禁,几番欢笑,几番愁绝?望中云水阔,买征七棹,轻悔当年别,更换得,三生石梦,万感琼丝,那堪容易朱颜歇。及蚤宜归去,听杜宇,声声幽咽。试低唤,双蝴蝶,微波寄语,奈隔沉沉帘幕,祗今向谁细说?
段祺瑞读罢诗文,又是一番感慨。又铮的政治生涯,迭有起伏,当今又遭劫难,自不必说,家庭不幸也是接踵而至。先是欢活蹦跳的二子突然夭折,又是天真活泼的四子更生染疾身亡,5岁的小女书环也在徐州死去;其爱妄沈氏,又因肺结核命归黄泉。想起又铮,自然联想到自己的不幸,不禁生出一番哀叹。
一位伟大的哲人说过:“中国各派军阀的矛盾和斗争,反映着帝国主义各国的矛盾和斗争。只要帝国主义分裂中国的状况存在,各派军阀的妥协都是暂时的。今天的暂时妥协,即酝酿着明天更大的战争。”
直奉两系经过短暂的苟合后,正在酝酿着新的战争。
这些日子,段宅的客人逐渐多起来。有前清遣老遗少,下台军人政客,安福分子,有失意的门生、部下等等。他们议论的热点是:徐世昌和靳云鹏的明争暗斗,直奉两系的激烈角逐,内阁的危机,北京的“闹穷”风潮,部员的欠薪罢工和怠工,华盛顿会议,九国公约,山东问题等等。这些趋炎附势的家伙,见段祺瑞的“价码”逐渐高起来,纷纷恭维、吹捧。说什么“收拾残局,拨乱反正者,非芝老莫属”,“老帅东山再起之日为时不远了”……听到这些恭维话,段祺瑞嘴上不说,心里却美滋滋的。他的平静生活打乱了,他在作着再起东山的美梦,搞得他彻底难眠……1月17日下午,段祺瑞正跟棋友下围棋,管家通报靳云鹏总理来访。
他十分纳闷儿:一位在职总理,突然造方一位下台的政客所为何事?莫非……是喜是忧他不敢多想。赶忙说:“快请,”他提前来到客厅,不一会儿靳云鹏迈着沉重的步履来了。一见面强作笑颜地说:“老师,我来看你。你好吗?”
段祺瑞诧异地问:“翼青,你怎么有时间来看我?”他苦涩地说:“以后我可以天天陪老师下棋聊天了,我辞职了。”段惊问:“啊,为什么?”靳说:“仕途险恶,我实在干不下去了!”
段祺瑞这才注意到,细碎的皱纹爬满靳云鹏的脸,本来就稀疏枯黄的头发更稀少了,精神萎靡不振,一副惶惶然难以自持的疲惫相。段祺瑞顿生同病相怜之感,也多少有幸灾乐祸的欣快。他问:“为什么要辞职?”
靳云鹏仰靠在沙发上,眼泪汪汪地说:“唉,说辞职好听,实际上是被人家赶下台的呀。”
……那是直皖战争结束不久,北京军政要员齐集天津论功行赏。曹锟站起来说:“此次战争子玉当属首功。大家说该赏给他哪块地盘呀?”
张作霖以不屑的口吻说:“那小子嘛,我看让他弄个督军干干就满不错了。”
其时,吴佩孚就在会议室隔壁一间屋子里。听到这种污辱人格的话十分生气。心想,日后与我争雄者必此人也!从此,吴佩孚对张作霖耿耿于怀……次日,讨论国家大计。吴佩孚在会上侃侃而谈,倡导召开国民大会解决国是。张作霖阴阳怪气地说:“那位夸夸其谈的人是谁呀?”
吴佩孚趾高气扬地说:“本人乃日之内打败皖系10几万军队的师长吴佩孚!”
张作霖冷嘲热讽道:“我所合作者乃曹经略使,全国有师长几十个,光我手下就有十来个,你一个小小师长如此不知天高地厚,怕不妥吧?”
吴佩孚没有唾面自干的涵养,岂能容忍这种污辱,他嘻嘻冷笑道:“哼哼,全国师长是不少,可胡匪出身的督军却不多,所以就显得弥足珍贵了。活宝呀!”
“哗——”人们忍俊不禁,笑出声来。张作霖的脸胀成猪肝色,恨不得有个地缝钻进去。他老羞成怒,“啪”——一拍桌子,说:“曹经略使,请问你有没有能力驾驭部下?”
吴佩孚反唇相讥:“你还是问问有没有能力驾驶你自己吧。”
“我抗议!”说着,张作霖想以退席相威胁。曹锟不敢得罪张作霖,赶忙上前阻拦,扭头扳着脸斥退吴佩孚。一气之下,吴佩孚拒绝封赏,跑到洛阳苦练军队,发誓要报一箭之仇!
果然,他们的矛盾日深一日,其矛盾焦点集中在内阁上。
靳云鹏本是直奉两系和徐世昌都接受的人物。靳也尽量做到“不偏不倚”。军阀的好恶,是受个人利益驱动的。一方面,直奉双方同样贪婪,没有满足的时候,总怀疑对方占了便宜;一方面,靳云鹏也有偏心,不可能做到不偏不倚。因为靳与张是儿女亲家,难免偏袒奉方。(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