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一章礼品型客机
推荐阅读:
海娜小说网 www.hainazuche.com,最快更新镇军将军最新章节!
对于北面的那个大国,赵云一直是保持着二战时的印象,这个国家的胜利是用人命堆出来的——老毛子暴的是陆军海,包括坦克海+人海+炮兵海组成,不过现在坦克还没有普及,所以主要对付的是骑兵海+步兵海+炮兵海。这和我国以往的战例主要是由人海组成的,有很大的不同——不过幸好这个时代很多专门对付人海战术的武器并没有在中原大地上普及,北洋军一个陆军营的机枪只有两挺,这还是正规军的配备。
在一战爆发的时候,真正认识到机枪重要性的只有德国,当时,整个德国陆军装备的马沁克机枪超过12500挺。索姆河战役是机枪史上最精典的战例。德国人以平均每百米一挺马沁克机枪的火力密度,向40公里进攻正面上的14个英国师疯狂扫射,一天之内就使6万名英军士兵伤亡。机枪吐出的死神的火镰成就了机枪的威名,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时,机枪才真正变成了战场上的主流枪械。法国平均每个步兵师装备机枪684挺(包括轻机枪576挺)、英国400挺(包括轻机枪336挺)、德国324挺(包括轻机枪216挺),大大超过了战争爆发时每个师只有24挺机枪的数字。而机枪在战争的暴发户美国发展最快,从战前的每个师18挺发展到1000挺(包括轻机枪775挺)。如果这个数字放在中原大地上,那死的人绝对海了去了。
因为日本人的关系,欧洲达成了对华禁运的条例,所以即使一战后,流到华夏的机枪也不是很多,而且还都以垃圾货为主。所以,北洋军的武器装备还是和以前一样,并没有太大的改变。
赵云生产的机枪只是大量的装备自己手中的羊皮卷中军队,同时却严格控制着国内机枪的交易量,赵云可不想国内大战的时候,出现一大批的机枪,那死得可都是华夏人。所以这次临近年关的拍卖会,赵云推出的几乎都是奢侈品。武器也有,而且比机枪更贵,你想想镶金的大马士革刀,能不贵吗?但是效用,和机枪就没的比了。
华夏人的送礼情节,自古有之,特别是逢年过节!
除了日本太刀、印度大马士革刀等三大名刀,赵云还准备了一样好东西,正在日夜加班赶制。新款汉德利-佩季400客机。
在原来的运输机上进行的改装,由于长期的飞行证实了这是一款不错的飞机,飞行的稳定型较好。
而这次难得请来的飞机方面的高手,赵云可不会让他们给跑掉,直接把一架大型运输机,放在他们的面前,让难得接触到大型飞机的中国本土飞机工程师有了一次解剖它的机会。
由于赵云大力的提供经费,在拆了一架飞机,又把它给装了起来后,一些这个时代最先进的设备加入了飞机。
首先飞机的双发模式,改为了三台450马力的“木星”星型发动机,功率更大。油路管道也重新进行了布置。给起落架加了个减震支柱和充气轮胎,螺旋桨也换成了合金的,还弄了个防冰系统。
在舱内加装通风和加温装置,可对风挡玻璃加温防冰。舱罩两侧开了4个320毫米双层玻璃结构圆窗,向下视界良好。对舱内的地板进行了加固装了两排6人座椅,增设行李柜。客舱内加装内饰蒙皮、天花板,其外表贴乳白色装饰膜,下裙部贴壁毯,地板上铺设阻燃地毯;机身外蒙皮与装饰蒙皮之间加装棉垫,用以隔热降噪,改进通风系统,加装了风机,大大改善了客舱环境条件。料想到那些达官贵人的命较值钱,还特意增加了客舱内的跳伞设备,增设应急窗口;
舱外部也进行了改装。在左侧隔框间装了一个大舱门,门上装有旅客登机门。飞机上还配了一台直流发电机和一个蓄电池。单相和三相交流电用变流器转换后提供给用电设备和客舱内的照明。机载设备也弄上了美国人的空速表、高度表、地平仪等航行仪表,通信设备有短波和超短波无线电电台、机内通话器。
应该说,这个时代内装的都有了,要不是考虑到重量问题,赵云都想把一台冰箱抬上去。
不过这些东西要三个月以后才能完全安装、调试好,但赵云已经把这架客机当成了最新的拍卖物品,列上了清单。
有了新技术才能吸引这些高手的兴趣,而有了订单才能让福建船政和江南船厂在利益上和自己捆绑起来。
20年代初期,飞机的制造工艺和一战时期并没有太大的区别,欧洲和美国因为国内的民众反对把大笔的金钱花在武备上,所以都把主要精力放在了民用航空方面。这个时期的华夏航空业有了一批国外留学回来的高材生为主干,在飞机制造的数量上比不上国外,但在质量上并没有落后世界各国太多。只是所有的飞机都以小型为主,对于大型飞机也只有看看的份,缺少实际上的制造能力。
但以这些大拿的实力,改个飞机还是没问题的,所以赵云也就放心的交给他们去摆弄了,大不了损失一架而已。
在外蒙,攻下赛音山达,消除车臣汗部侧翼的威胁后,帖木尔的大军就整天窝在车臣汗乌尔格训练军队。
蒙古军自从清朝灭亡后已经很久没有大的征战了,军队素质不用说了,就是一团乱麻,连基本的军令都要从头开始教。当然不是说蒙古的男子已经把祖先的军令都忘光了没有传承,而是传承中出现了一些乱七八糟的信息,各个部落的军令都不一样。
既然整合了东部的外蒙势力,那所有的军令都要规范。
于是一天两场的叼羊活动开始了。冬天的草原可没什么地方用来围猎,所以也只能靠这个活动来锻炼各个部落的配合了。
城中一片暖洋洋,城外却是一片寒冬。
“呼呼呼”正在克鲁伦城西进行侦查的格里采韦夫听到耳边传来的异响,警觉的一夹马腹,胯下的坐骑立刻人立而起。
下一霎那,一串石流星从马前腿的位置横扫过去。
不过格里采韦夫能依靠强悍的马术躲过去,他一个十二人的侦查小队的其他人可没能全躲过去。
八匹马被扫中,马上的骑士纷纷倒地,幸好现在草原上的积雪很多,侦查队都是小跑前进,行进速度不快,给了他们反应的空间,否则所有人都躲不过去。
不过第一波的石流星扫过去后,第二波又快速被挥舞而出,向着马腿“呼呼呼”而去。
“敌袭!”格里采韦夫所在小队的队长克拉夫斯基那洪钟般的声音喊到。
不过下一刻,他就喊不出来了,他已经无法指挥他的侦查小队了。他突然只感觉身体中有什么崩裂而出,低头一看胸口心脏处一枚血红色的箭头露了出来。
一个玛雅羽箭兵,从藏身的雪窝里站了起来,精准的箭术,加上相当不错的奔跑速度,在丛林战中验证了他的灵活,南美基本平定后,他已经成为了赵云手中伏击、游击战的首选兵种。
可趴在雪窝里伏击的不止一个玛雅羽箭兵,下一刻,整个战场上的天空就到处是箭羽飞扬了。
这样近距离的伏击战怎么可能少了诸葛连弩。
“冲出去!”几个没有落马的侦查兵,知道如果在此地作战那肯定是全军覆没,现在最重要的是把此次侦查的情报带回库伦。
但第二波的石流星扫来,只有一名骑士在三四串飞舞的石流星中逃出了伏击圈,在伏击圈外围那个方向上埋伏的四名雄鹰战士立刻手持短矛跟了上去。
俄军采用的都是后伏尔加地区的良马,具有短程加速的优势,可是在覆盖着积雪的草原上,那肯定是跑不过雄鹰战士的。
而且即使俄军返身射击,雄鹰战士的远程护甲好得惊人,顶个几枪没什么事。
落马的俄军已经被伏击人员围上了。
斯克什维奇刚从雪地上爬起来,就想举枪,一个民兵已经近到眼前挥舞着手中的长柄斧头劈了过来,“啪!”把枪砍为两截。此次为了避免俄军发警报,必须全部拿下,而且所有人都不许开枪。
一斧子劈断了枪杆,紧接着又是一斧子劈在了斯克什维奇的右肩窝上,“咔!”的一声,肩胛骨脆脆的声音,是斯克什维奇听到的最后的声音。
哈格做为队伍中的蒙古向导,避开了飞舞的箭羽,但也从马上摔了下来。在地上滚了几下,缓冲了落马的冲击,虽然也被摔的七荤八素,但已经离落马的地方有一两米的距离了,躲开了敌人的围攻。刚想把身后的马枪端起,一把飞斧就剁在了自己扣扳机的手臂上,厚厚的冬季军装并没有挡住斧子的力道,手臂在手腕部直接和手掌分离,断臂中的血一下子飚出了一米多远,留在了洁白的雪地上。哈格艰难的抬起头想看清敌人的相貌,抬头后看到的却是迎面而来的一把斧子。
法兰克的掷斧兵的威力首次显现。
格里采韦夫在跃马躲避飞舞的箭羽时也落马了,凭着当兵四年的经历,知道自己落马的时候,对方的步兵一定围上来了,除非有速射武器,否则马刀就是最稳妥的武器了。
马枪在落马的时候就甩掉了,免得待会碍手,就地一滚,顺势抽出了腰间的马刀,刚刚站稳就看到一个黑影向自己飞来,还没看清,下意识的向那个黑影砍了一刀,“当!”两样武器在空中迸溅出了火花,劈飞了一把飞斧。
手上传来的一股劲道,让格里采韦夫无力举刀继续劈砍,等好不容易缓掉马刀上传来的劲道,再次转身准备防御的时候,发现周围空地上的俄军中就只有自己还站在了。
十二人的小分队,九个都躺在地上了。其他也都被网给兜住了,伏击他们的敌人正在慢慢的围了过来。
“今天走不了了!”格里采韦夫此刻想到了家中等待自己的妈妈。
“呼!”一个飞来的渔网直接把他绑了个结实。然后一柄斧子的背部朝他的脑袋上狠狠的来了下。
格里采韦夫很幸福的晕了过去。
对于北面的那个大国,赵云一直是保持着二战时的印象,这个国家的胜利是用人命堆出来的——老毛子暴的是陆军海,包括坦克海+人海+炮兵海组成,不过现在坦克还没有普及,所以主要对付的是骑兵海+步兵海+炮兵海。这和我国以往的战例主要是由人海组成的,有很大的不同——不过幸好这个时代很多专门对付人海战术的武器并没有在中原大地上普及,北洋军一个陆军营的机枪只有两挺,这还是正规军的配备。
在一战爆发的时候,真正认识到机枪重要性的只有德国,当时,整个德国陆军装备的马沁克机枪超过12500挺。索姆河战役是机枪史上最精典的战例。德国人以平均每百米一挺马沁克机枪的火力密度,向40公里进攻正面上的14个英国师疯狂扫射,一天之内就使6万名英军士兵伤亡。机枪吐出的死神的火镰成就了机枪的威名,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时,机枪才真正变成了战场上的主流枪械。法国平均每个步兵师装备机枪684挺(包括轻机枪576挺)、英国400挺(包括轻机枪336挺)、德国324挺(包括轻机枪216挺),大大超过了战争爆发时每个师只有24挺机枪的数字。而机枪在战争的暴发户美国发展最快,从战前的每个师18挺发展到1000挺(包括轻机枪775挺)。如果这个数字放在中原大地上,那死的人绝对海了去了。
因为日本人的关系,欧洲达成了对华禁运的条例,所以即使一战后,流到华夏的机枪也不是很多,而且还都以垃圾货为主。所以,北洋军的武器装备还是和以前一样,并没有太大的改变。
赵云生产的机枪只是大量的装备自己手中的羊皮卷中军队,同时却严格控制着国内机枪的交易量,赵云可不想国内大战的时候,出现一大批的机枪,那死得可都是华夏人。所以这次临近年关的拍卖会,赵云推出的几乎都是奢侈品。武器也有,而且比机枪更贵,你想想镶金的大马士革刀,能不贵吗?但是效用,和机枪就没的比了。
华夏人的送礼情节,自古有之,特别是逢年过节!
除了日本太刀、印度大马士革刀等三大名刀,赵云还准备了一样好东西,正在日夜加班赶制。新款汉德利-佩季400客机。
在原来的运输机上进行的改装,由于长期的飞行证实了这是一款不错的飞机,飞行的稳定型较好。
而这次难得请来的飞机方面的高手,赵云可不会让他们给跑掉,直接把一架大型运输机,放在他们的面前,让难得接触到大型飞机的中国本土飞机工程师有了一次解剖它的机会。
由于赵云大力的提供经费,在拆了一架飞机,又把它给装了起来后,一些这个时代最先进的设备加入了飞机。
首先飞机的双发模式,改为了三台450马力的“木星”星型发动机,功率更大。油路管道也重新进行了布置。给起落架加了个减震支柱和充气轮胎,螺旋桨也换成了合金的,还弄了个防冰系统。
在舱内加装通风和加温装置,可对风挡玻璃加温防冰。舱罩两侧开了4个320毫米双层玻璃结构圆窗,向下视界良好。对舱内的地板进行了加固装了两排6人座椅,增设行李柜。客舱内加装内饰蒙皮、天花板,其外表贴乳白色装饰膜,下裙部贴壁毯,地板上铺设阻燃地毯;机身外蒙皮与装饰蒙皮之间加装棉垫,用以隔热降噪,改进通风系统,加装了风机,大大改善了客舱环境条件。料想到那些达官贵人的命较值钱,还特意增加了客舱内的跳伞设备,增设应急窗口;
舱外部也进行了改装。在左侧隔框间装了一个大舱门,门上装有旅客登机门。飞机上还配了一台直流发电机和一个蓄电池。单相和三相交流电用变流器转换后提供给用电设备和客舱内的照明。机载设备也弄上了美国人的空速表、高度表、地平仪等航行仪表,通信设备有短波和超短波无线电电台、机内通话器。
应该说,这个时代内装的都有了,要不是考虑到重量问题,赵云都想把一台冰箱抬上去。
不过这些东西要三个月以后才能完全安装、调试好,但赵云已经把这架客机当成了最新的拍卖物品,列上了清单。
有了新技术才能吸引这些高手的兴趣,而有了订单才能让福建船政和江南船厂在利益上和自己捆绑起来。
20年代初期,飞机的制造工艺和一战时期并没有太大的区别,欧洲和美国因为国内的民众反对把大笔的金钱花在武备上,所以都把主要精力放在了民用航空方面。这个时期的华夏航空业有了一批国外留学回来的高材生为主干,在飞机制造的数量上比不上国外,但在质量上并没有落后世界各国太多。只是所有的飞机都以小型为主,对于大型飞机也只有看看的份,缺少实际上的制造能力。
但以这些大拿的实力,改个飞机还是没问题的,所以赵云也就放心的交给他们去摆弄了,大不了损失一架而已。
在外蒙,攻下赛音山达,消除车臣汗部侧翼的威胁后,帖木尔的大军就整天窝在车臣汗乌尔格训练军队。
蒙古军自从清朝灭亡后已经很久没有大的征战了,军队素质不用说了,就是一团乱麻,连基本的军令都要从头开始教。当然不是说蒙古的男子已经把祖先的军令都忘光了没有传承,而是传承中出现了一些乱七八糟的信息,各个部落的军令都不一样。
既然整合了东部的外蒙势力,那所有的军令都要规范。
于是一天两场的叼羊活动开始了。冬天的草原可没什么地方用来围猎,所以也只能靠这个活动来锻炼各个部落的配合了。
城中一片暖洋洋,城外却是一片寒冬。
“呼呼呼”正在克鲁伦城西进行侦查的格里采韦夫听到耳边传来的异响,警觉的一夹马腹,胯下的坐骑立刻人立而起。
下一霎那,一串石流星从马前腿的位置横扫过去。
不过格里采韦夫能依靠强悍的马术躲过去,他一个十二人的侦查小队的其他人可没能全躲过去。
八匹马被扫中,马上的骑士纷纷倒地,幸好现在草原上的积雪很多,侦查队都是小跑前进,行进速度不快,给了他们反应的空间,否则所有人都躲不过去。
不过第一波的石流星扫过去后,第二波又快速被挥舞而出,向着马腿“呼呼呼”而去。
“敌袭!”格里采韦夫所在小队的队长克拉夫斯基那洪钟般的声音喊到。
不过下一刻,他就喊不出来了,他已经无法指挥他的侦查小队了。他突然只感觉身体中有什么崩裂而出,低头一看胸口心脏处一枚血红色的箭头露了出来。
一个玛雅羽箭兵,从藏身的雪窝里站了起来,精准的箭术,加上相当不错的奔跑速度,在丛林战中验证了他的灵活,南美基本平定后,他已经成为了赵云手中伏击、游击战的首选兵种。
可趴在雪窝里伏击的不止一个玛雅羽箭兵,下一刻,整个战场上的天空就到处是箭羽飞扬了。
这样近距离的伏击战怎么可能少了诸葛连弩。
“冲出去!”几个没有落马的侦查兵,知道如果在此地作战那肯定是全军覆没,现在最重要的是把此次侦查的情报带回库伦。
但第二波的石流星扫来,只有一名骑士在三四串飞舞的石流星中逃出了伏击圈,在伏击圈外围那个方向上埋伏的四名雄鹰战士立刻手持短矛跟了上去。
俄军采用的都是后伏尔加地区的良马,具有短程加速的优势,可是在覆盖着积雪的草原上,那肯定是跑不过雄鹰战士的。
而且即使俄军返身射击,雄鹰战士的远程护甲好得惊人,顶个几枪没什么事。
落马的俄军已经被伏击人员围上了。
斯克什维奇刚从雪地上爬起来,就想举枪,一个民兵已经近到眼前挥舞着手中的长柄斧头劈了过来,“啪!”把枪砍为两截。此次为了避免俄军发警报,必须全部拿下,而且所有人都不许开枪。
一斧子劈断了枪杆,紧接着又是一斧子劈在了斯克什维奇的右肩窝上,“咔!”的一声,肩胛骨脆脆的声音,是斯克什维奇听到的最后的声音。
哈格做为队伍中的蒙古向导,避开了飞舞的箭羽,但也从马上摔了下来。在地上滚了几下,缓冲了落马的冲击,虽然也被摔的七荤八素,但已经离落马的地方有一两米的距离了,躲开了敌人的围攻。刚想把身后的马枪端起,一把飞斧就剁在了自己扣扳机的手臂上,厚厚的冬季军装并没有挡住斧子的力道,手臂在手腕部直接和手掌分离,断臂中的血一下子飚出了一米多远,留在了洁白的雪地上。哈格艰难的抬起头想看清敌人的相貌,抬头后看到的却是迎面而来的一把斧子。
法兰克的掷斧兵的威力首次显现。
格里采韦夫在跃马躲避飞舞的箭羽时也落马了,凭着当兵四年的经历,知道自己落马的时候,对方的步兵一定围上来了,除非有速射武器,否则马刀就是最稳妥的武器了。
马枪在落马的时候就甩掉了,免得待会碍手,就地一滚,顺势抽出了腰间的马刀,刚刚站稳就看到一个黑影向自己飞来,还没看清,下意识的向那个黑影砍了一刀,“当!”两样武器在空中迸溅出了火花,劈飞了一把飞斧。
手上传来的一股劲道,让格里采韦夫无力举刀继续劈砍,等好不容易缓掉马刀上传来的劲道,再次转身准备防御的时候,发现周围空地上的俄军中就只有自己还站在了。
十二人的小分队,九个都躺在地上了。其他也都被网给兜住了,伏击他们的敌人正在慢慢的围了过来。
“今天走不了了!”格里采韦夫此刻想到了家中等待自己的妈妈。
“呼!”一个飞来的渔网直接把他绑了个结实。然后一柄斧子的背部朝他的脑袋上狠狠的来了下。
格里采韦夫很幸福的晕了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