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五章 大乱前奏
推荐阅读:
海娜小说网 www.hainazuche.com,最快更新镇军将军最新章节!
而滑翔机与飞机显着不同之处,在于那狭长的机翼(即较大的机翼展弦比),机身外形细长,呈流线体。有的滑翔机的机翼展弦比可达30以上,在设计上趋向于驾驶员躺卧舱中,以便减小机身截面积。机体表面光滑,甚至打蜡,借以提高滑翔机的升阻比,减小滑翔飞行中的下滑角。有的滑翔机机翼上还装有可操纵打开的减速板,用于在必要时增加阻力,或是在着陆下滑时调整下滑角,以便在指定地点准确着陆。
当然,赵云的目的是为了让他们通过学会滑翔机,然后进入动力滑翔机的教程。
动力滑翔机装有小型辅助发动机,无须外力牵引即可自行起飞,当到达预定高度时关闭发动机进行基本的滑翔飞行。动力滑翔机可提高训练飞行的效率和安全性。
为了尽快的发挥华夏的人口优势,赵云把飞行训练级别,一分数档,第一级的就只能飞飞滑翔机,第二级的则是飞动力滑翔机,第三级的则是飞超轻型飞机,第四级才是真正的飞机,不过还是一战的福克战机。
福克战机之前已经介绍过,那我们来看看第三级的超轻型飞机。
一架超轻型飞机的空机重量只有一、二百千克,大多是由铝合金和尼龙布,轻木,硬泡沫等材料构成,再装上一台几十马力的小发动机即可飞行,多数为无座舱或半座舱式,有简单的飞行仪表和发动机仪表组成。多数超轻型飞机都可以拆成散装件,运到使用地点后装配起来。出厂时全部零、构件装在包装箱中,送至指定地点后,一天内就可完成全机装配。超轻型飞机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地勤人员很少,一般都是飞行员兼地勤,只在少数情况下才须人帮助。
在目前连飞行员都只有寥寥数百人的华夏,那地勤人员更是个令人头疼的问题,这也是为什么赵云会选择超轻型飞机的重要原因之一。
超轻型飞机的起飞和着陆滑跑距离短,一般只有几十上百米,有的飞机只有十几米。由于滑跑距离短,所需场地小,这就给飞机的使用和推广带来了许多方便。超轻型飞机对地面条件要求也不高,可以从土路,草地起降、也可以人河滩、田地等平坦开阔的地方起降。
至于一直制约华夏飞机发展的发动机,由于并不需要最先进的大功率发动机,那些一战时被德法等国淘汰的发动机就通过欧洲的派遣人员以“破铜烂铁”的价格购买回来了一批,经过修复,仿制后开始大规模列装。
华夏人举一反三的能力是世界各国公认的,赵云只是负责把发动机引进,又大把大把的拿出钞票供上,福建、南京、上海等地的飞行爱好者就接连研制出各种用途的超轻型飞机,如水上超轻型飞机、水陆两栖超轻型飞机。主要有“蜜蜂”、“小鹰”等。
“蜜蜂”是一款赵云模仿直升机而弄出来的“山寨品”,用航空业专业术语来说,应该称为超轻型旋翼飞机,而不是直升机。
超轻型旋翼机实际上是一种介于直升机和飞机之间的飞行器,它除去旋翼外,还带有一副垂直放置的螺旋桨以提供前进的动力,后段还装有较小的机翼在飞行中提供部分升力。旋翼机与直升机的最大区别是,旋翼机的旋翼不与发动机传动系统相连,发动机不是以驱动旋翼为飞机提供升力,而是在旋翼机飞行的过程中,由前方气流吹动旋翼旋转产生升力,象一只风车,旋翼系统仅在起动时由自身动力驱动,称之为预旋,起飞之后靠空气作用力驱动;而直升机的旋翼与发动机传动系统相连,既能产生升力,又能提供飞行的动力,象一台电风扇。由于旋翼为自转式,传递到机身上的扭矩很小,因此旋翼机无需单旋翼直升机那样的尾桨,但是一般装有尾翼,以控制飞行。
在飞行中,旋翼机同直升机最明显的分别为直升机的旋翼面向前倾斜,而旋翼机的旋翼则是向后倾斜的。
“小鹰”则是超轻型三角翼飞机,三角翼又称为悬挂式三角翼,具有硬式基本构架,用活动的整体翼面操,为安全救助还配有备份伞。只要有合适的山坡、逆风跑5-6步,即可翱翔天空。由塔架、龙骨、三角架、吊带四部分组成,各部分由钢索连接。
超轻型三角翼飞机比三角翼多加装了动力装置,使得其能够适应更加复杂的飞行环境,在空中滞留更长时间,并且能够在平地起降,可以称为真正意义上的飞机。
动力三角翼是一种配备发动机的悬挂滑翔机,最大飞行高度4000米、巡航速度可达300公里。座位后方是航空发动机和螺旋桨,驾驶员主要靠推、拉操纵杆来控制这只“大鸟”。
这些“山寨”的飞机对于连真正飞机都能制造的福建飞机所来说,那只是小儿科,因而在制造上并没有什么困难。
这句“不困难”令福建飞机制造所的人,为此后悔了很久很久。由于
超轻型三角翼飞机单座不超过超过115公斤双座不超过150公斤,于是赵云也动了把它们拎上战舰,组建“航母”的念头。
于是,不差钱的赵云第一批的订单,就下了4000架。差点把福建飞机制造所的几位大佬都砸的幸福的背过去。
飞机慢慢造,飞行员的培养更是急不得。赵云又把眼光望向了北方。
外蒙,现在都快成菜市场了,各路人马都涌向了库伦。赵云只是听了帖木儿十分钟的汇报,就抱着脑袋疼了。
“拖!”赵云听的云里雾里,但还是理清了一个大概。
4月上旬,库伦召开的那达慕大会,或者说是库伦争权大会,在会上,会下,总的来说就是那么几点。
日本、在远东的白俄代表,为了让蒙古牵制远东的苏俄军队;
英美为了蒙古不投入苏俄的怀抱,也是大把的好处给着;
北洋蓟县,直系为了收回蒙古,将功补过,在声誉上竖立起自己的威望;
蒙古的那王,为了收回自己的失地,纠结着;
奉系为了拉拢盟友一块给直系下刀子;
西疆,为了联合蒙古对抗苏俄的步步蚕食;
内蒙为了,团结蒙古部族……好吧,这就是大杂烩,这就是政治,赵云不懂,对于不懂,又伤脑筋的事情,赵云一向是有多远跑多远。
珍爱生命,远离……
不过刚刚准备躺下休息,美美睡上一觉的赵云又接到了帖木儿发来的一份确认文件和一份加急文件。
看着这两份文件,正准备睡觉的赵云吓得连被子都掉地上了。
不是赵云胆子小,而是赵云经历的太少。
经所俘第35师师部人员和相关文件以及多方在苏俄内部的“自己人”证实,苏俄第五集团军下辖:斯摩棱斯克步兵第1师,彼得格勒步兵第4师,西伯利亚步兵第1师,步兵第2、第5师,辛比尔斯克铁军第24师,步兵第25、第26、第27、第29、第30师,土耳其斯坦步兵第31师,西伯利亚步兵第35师,步兵第40、第51、第59、第62师,叶尼塞步兵师,第三国际步兵师,骑兵第13师和混编骑兵师。
1920年5月,集团军归分管西伯利亚的武装力量副总司令指挥,后编入东西伯利亚军区。
集团军司令,1920年2月—1921年8月为马季亚谢维奇;1921年8月—1922年8月为乌博列维奇;
该军成立于俄国国内战争和外国武装干涉年代,于1918年8月在东方面军首次组建。由在喀山地域平定捷克斯洛伐克军叛乱的作战军队组成。
本来赵云认为,给予了第35师以毁灭性的打击至少灭了第五集团军一半。但很疑惑为什么没逮到他们的集团军司令?
结果派人去查了一下,这一查就得到了上面的内容,看到第五集团军下辖的部队番号时,吓得后世只是小白领的赵云腿都软了。
赵云的第一反应就是骂人,后世的第十八集团军才几个师,老毛子一个集团军怎么会有这么多的师级编制?
而且原本以为灭了的第35师,又再次复活。苏俄军队内向来有“影子部队”的传统,第35师留在入蒙西征军的一个团成了漏网之鱼,此次又从各个兄弟部队拉来了骨干和新兵组建了第35师。
那个集团军司令马季亚谢维奇没有被抓到,也不是因为逃跑,而是调到了另一个集团军,或者说是两个集团军的合体,第1革命劳动集团军和第3集团军组成的远东援军。
马季亚谢维奇在1919年10月—1920年1月曾为第1革命劳动集团军司令。
该集团军的前身为苏俄第3集团军,编有乌拉尔步兵第1、第2、第3、第4、第5师,步兵第29、第30、第51、第62师,乌拉尔步兵师,骑兵第10师等以及1个特务旅。
于1918年6月首次组建,在苏俄国内战争和外国武装干涉时期,由东方面军在彼尔姆、叶卡捷琳堡(斯维尔德洛夫斯克)、伊希姆地域对捷克斯洛伐克叛军和白卫军支队作战的兵团和部队组成。
而滑翔机与飞机显着不同之处,在于那狭长的机翼(即较大的机翼展弦比),机身外形细长,呈流线体。有的滑翔机的机翼展弦比可达30以上,在设计上趋向于驾驶员躺卧舱中,以便减小机身截面积。机体表面光滑,甚至打蜡,借以提高滑翔机的升阻比,减小滑翔飞行中的下滑角。有的滑翔机机翼上还装有可操纵打开的减速板,用于在必要时增加阻力,或是在着陆下滑时调整下滑角,以便在指定地点准确着陆。
当然,赵云的目的是为了让他们通过学会滑翔机,然后进入动力滑翔机的教程。
动力滑翔机装有小型辅助发动机,无须外力牵引即可自行起飞,当到达预定高度时关闭发动机进行基本的滑翔飞行。动力滑翔机可提高训练飞行的效率和安全性。
为了尽快的发挥华夏的人口优势,赵云把飞行训练级别,一分数档,第一级的就只能飞飞滑翔机,第二级的则是飞动力滑翔机,第三级的则是飞超轻型飞机,第四级才是真正的飞机,不过还是一战的福克战机。
福克战机之前已经介绍过,那我们来看看第三级的超轻型飞机。
一架超轻型飞机的空机重量只有一、二百千克,大多是由铝合金和尼龙布,轻木,硬泡沫等材料构成,再装上一台几十马力的小发动机即可飞行,多数为无座舱或半座舱式,有简单的飞行仪表和发动机仪表组成。多数超轻型飞机都可以拆成散装件,运到使用地点后装配起来。出厂时全部零、构件装在包装箱中,送至指定地点后,一天内就可完成全机装配。超轻型飞机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地勤人员很少,一般都是飞行员兼地勤,只在少数情况下才须人帮助。
在目前连飞行员都只有寥寥数百人的华夏,那地勤人员更是个令人头疼的问题,这也是为什么赵云会选择超轻型飞机的重要原因之一。
超轻型飞机的起飞和着陆滑跑距离短,一般只有几十上百米,有的飞机只有十几米。由于滑跑距离短,所需场地小,这就给飞机的使用和推广带来了许多方便。超轻型飞机对地面条件要求也不高,可以从土路,草地起降、也可以人河滩、田地等平坦开阔的地方起降。
至于一直制约华夏飞机发展的发动机,由于并不需要最先进的大功率发动机,那些一战时被德法等国淘汰的发动机就通过欧洲的派遣人员以“破铜烂铁”的价格购买回来了一批,经过修复,仿制后开始大规模列装。
华夏人举一反三的能力是世界各国公认的,赵云只是负责把发动机引进,又大把大把的拿出钞票供上,福建、南京、上海等地的飞行爱好者就接连研制出各种用途的超轻型飞机,如水上超轻型飞机、水陆两栖超轻型飞机。主要有“蜜蜂”、“小鹰”等。
“蜜蜂”是一款赵云模仿直升机而弄出来的“山寨品”,用航空业专业术语来说,应该称为超轻型旋翼飞机,而不是直升机。
超轻型旋翼机实际上是一种介于直升机和飞机之间的飞行器,它除去旋翼外,还带有一副垂直放置的螺旋桨以提供前进的动力,后段还装有较小的机翼在飞行中提供部分升力。旋翼机与直升机的最大区别是,旋翼机的旋翼不与发动机传动系统相连,发动机不是以驱动旋翼为飞机提供升力,而是在旋翼机飞行的过程中,由前方气流吹动旋翼旋转产生升力,象一只风车,旋翼系统仅在起动时由自身动力驱动,称之为预旋,起飞之后靠空气作用力驱动;而直升机的旋翼与发动机传动系统相连,既能产生升力,又能提供飞行的动力,象一台电风扇。由于旋翼为自转式,传递到机身上的扭矩很小,因此旋翼机无需单旋翼直升机那样的尾桨,但是一般装有尾翼,以控制飞行。
在飞行中,旋翼机同直升机最明显的分别为直升机的旋翼面向前倾斜,而旋翼机的旋翼则是向后倾斜的。
“小鹰”则是超轻型三角翼飞机,三角翼又称为悬挂式三角翼,具有硬式基本构架,用活动的整体翼面操,为安全救助还配有备份伞。只要有合适的山坡、逆风跑5-6步,即可翱翔天空。由塔架、龙骨、三角架、吊带四部分组成,各部分由钢索连接。
超轻型三角翼飞机比三角翼多加装了动力装置,使得其能够适应更加复杂的飞行环境,在空中滞留更长时间,并且能够在平地起降,可以称为真正意义上的飞机。
动力三角翼是一种配备发动机的悬挂滑翔机,最大飞行高度4000米、巡航速度可达300公里。座位后方是航空发动机和螺旋桨,驾驶员主要靠推、拉操纵杆来控制这只“大鸟”。
这些“山寨”的飞机对于连真正飞机都能制造的福建飞机所来说,那只是小儿科,因而在制造上并没有什么困难。
这句“不困难”令福建飞机制造所的人,为此后悔了很久很久。由于
超轻型三角翼飞机单座不超过超过115公斤双座不超过150公斤,于是赵云也动了把它们拎上战舰,组建“航母”的念头。
于是,不差钱的赵云第一批的订单,就下了4000架。差点把福建飞机制造所的几位大佬都砸的幸福的背过去。
飞机慢慢造,飞行员的培养更是急不得。赵云又把眼光望向了北方。
外蒙,现在都快成菜市场了,各路人马都涌向了库伦。赵云只是听了帖木儿十分钟的汇报,就抱着脑袋疼了。
“拖!”赵云听的云里雾里,但还是理清了一个大概。
4月上旬,库伦召开的那达慕大会,或者说是库伦争权大会,在会上,会下,总的来说就是那么几点。
日本、在远东的白俄代表,为了让蒙古牵制远东的苏俄军队;
英美为了蒙古不投入苏俄的怀抱,也是大把的好处给着;
北洋蓟县,直系为了收回蒙古,将功补过,在声誉上竖立起自己的威望;
蒙古的那王,为了收回自己的失地,纠结着;
奉系为了拉拢盟友一块给直系下刀子;
西疆,为了联合蒙古对抗苏俄的步步蚕食;
内蒙为了,团结蒙古部族……好吧,这就是大杂烩,这就是政治,赵云不懂,对于不懂,又伤脑筋的事情,赵云一向是有多远跑多远。
珍爱生命,远离……
不过刚刚准备躺下休息,美美睡上一觉的赵云又接到了帖木儿发来的一份确认文件和一份加急文件。
看着这两份文件,正准备睡觉的赵云吓得连被子都掉地上了。
不是赵云胆子小,而是赵云经历的太少。
经所俘第35师师部人员和相关文件以及多方在苏俄内部的“自己人”证实,苏俄第五集团军下辖:斯摩棱斯克步兵第1师,彼得格勒步兵第4师,西伯利亚步兵第1师,步兵第2、第5师,辛比尔斯克铁军第24师,步兵第25、第26、第27、第29、第30师,土耳其斯坦步兵第31师,西伯利亚步兵第35师,步兵第40、第51、第59、第62师,叶尼塞步兵师,第三国际步兵师,骑兵第13师和混编骑兵师。
1920年5月,集团军归分管西伯利亚的武装力量副总司令指挥,后编入东西伯利亚军区。
集团军司令,1920年2月—1921年8月为马季亚谢维奇;1921年8月—1922年8月为乌博列维奇;
该军成立于俄国国内战争和外国武装干涉年代,于1918年8月在东方面军首次组建。由在喀山地域平定捷克斯洛伐克军叛乱的作战军队组成。
本来赵云认为,给予了第35师以毁灭性的打击至少灭了第五集团军一半。但很疑惑为什么没逮到他们的集团军司令?
结果派人去查了一下,这一查就得到了上面的内容,看到第五集团军下辖的部队番号时,吓得后世只是小白领的赵云腿都软了。
赵云的第一反应就是骂人,后世的第十八集团军才几个师,老毛子一个集团军怎么会有这么多的师级编制?
而且原本以为灭了的第35师,又再次复活。苏俄军队内向来有“影子部队”的传统,第35师留在入蒙西征军的一个团成了漏网之鱼,此次又从各个兄弟部队拉来了骨干和新兵组建了第35师。
那个集团军司令马季亚谢维奇没有被抓到,也不是因为逃跑,而是调到了另一个集团军,或者说是两个集团军的合体,第1革命劳动集团军和第3集团军组成的远东援军。
马季亚谢维奇在1919年10月—1920年1月曾为第1革命劳动集团军司令。
该集团军的前身为苏俄第3集团军,编有乌拉尔步兵第1、第2、第3、第4、第5师,步兵第29、第30、第51、第62师,乌拉尔步兵师,骑兵第10师等以及1个特务旅。
于1918年6月首次组建,在苏俄国内战争和外国武装干涉时期,由东方面军在彼尔姆、叶卡捷琳堡(斯维尔德洛夫斯克)、伊希姆地域对捷克斯洛伐克叛军和白卫军支队作战的兵团和部队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