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娜小说网 > 朕的大明朕做主 > 第419章 合资办厂产业升级

第419章 合资办厂产业升级

推荐阅读: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夜的命名术最强战神全职艺术家龙王殿重生之都市仙尊财运天降花娇好想住你隔壁

海娜小说网 www.hainazuche.com,最快更新朕的大明朕做主最新章节!

    在很多人眼里,招商引资是个政治活,但这实际上上却是个技术活。

    招商引资的目的是给本地增加产业,带动经济发展,但稍不注意,就容易一脚踩进坑里。

    在后世,这种情况屡次发生,其中的坑人方式的多种多样,根本就不是普通人能想到的,什么言行不一、混水摸鱼、命运捆绑、以假乱真、引狼入室、一鱼N吃,花样多的根本就数不过来。

    而若是招商引资用的好,那就是你超越别人的机会。

    二零二四年,欧洲杯开了。

    看足球的高兴,开车的也高兴。

    因为在一众赞助商中,有个叫BYD的小伙儿,跑的那叫一个一骑绝尘。

    靠着自研的混插技术,在一众欧洲老牌名车企业的老家,打的本地政府为了保护车企,只能加征保护性关税,最终他靠着天价赞助,将大众从世界杯赞助商名单上给踹了下去。

    同时,某汽车制造业国还提出了想要进入市场,就需要合资办厂的条件。

    等等,合资办厂这个词语怎么那么的耳熟呢?

    在三十多年前,华夏那地儿的车厂,还处于一个那里不对敲那里的状态,车间里的一众工人人手一把榔头,造车用到的榔头比扳手都多,零件货不对版全靠敲。

    为了满足人民日益增加的生活需求,最终政府提出了用市场换技术的解决办法,让一众外国车厂进入华夏。

    招商引资,合资办厂,给当时的华夏带来了现代化的经营理念,制造技术、方法流程、市场营销、员工管理等等,曾经落后,或缺少的东西。

    当然,窗户开的大了,也就难免会飞进来几只苍蝇。

    在合资办厂的过程中,不乏有浑水摸鱼、不思进取,躺平等死的,但也存在一批愿意钻研,勇于探索的自主车企,最终将华夏制造,推向世界。

    当然,现在的孙承宗是没有那么多想法的。

    现在的辽东,真可谓是穷的令人惊心动魄。

    衙门是刚建起的,官员是新选的,百姓是心怀怨恨的,赋税是少的可怜的,建奴是刚败不久的。

    这种局面下,用将木材出口到山东,然后换回物资的办法,才勉强保持着衙门的运转。

    而且,如今的辽东,根本就不知道往哪个方向发展。

    种地,还没有培养出足够抗寒的作物。

    打猎,打不过山里的建奴不说,啥时候打猎能维持稳定的生活了,饥一顿饱一顿那都是形容猎人技艺精湛的。

    这种外部环境,你指望发展第一产业,那肯定是难上加难的。

    对此,孙承宗也就只能想一些个歪办法了。

    当他收到杨嗣昌关于有人想在辽东开造船厂的消息时,是高兴的。

    虽然本人没见过造船,但孙承宗也是有想法的。

    造船嘛,一方面可以消耗木材,一方面可以提供就业。

    而且,造船厂造出的船,大船能参与到物资运输,小船则可以租借给百姓捕鱼,来获得食物,这是一举多得埃

    而在高兴之余,孙承宗还有一个顾虑就是,怕售卖木材被压价,那些木头可都是辽东巡抚衙门的资产!

    他还要靠着卖木头买粮来养活屯田军呢。

    为此,孙承宗就有了扯虎皮当大旗,拉上内廷一起干这个买卖的想法。

    当然,孙承宗此举,也算是投帝之所好了,皇帝喜欢搞商会,那就大家一起搞好了。

    而且,说不定还能从内帑拿一笔投资。

    对于孙承宗心里的小九九,赵吏是不知道的。

    此时,赵吏正在思索孙承宗说的买卖,到底能不能做。

    能被朱由校挑选出来,负责到辽东开办矿尝铁厂,赵吏的能力,还是可以的。

    “据杂家所知。”

    沉思了好长一段时间后,赵吏才看向孙承宗道。

    “我大明的船厂,以南京的龙江船厂、淮安的清江船厂,以及位于山东的北清河船厂为最。”

    “这些来寻孙巡抚的人,是那里人士?可靠吗?”

    这话的言外之意就是,这来的人不是官船厂的吧。

    这桩买卖,皇帝肯定是会知道的,但若是让皇帝知道他们与外人挖官船厂的墙角,铁定吃挂落。

    “这点公公可以放心,他们是山东人,但却不是北清河船厂的。”

    闻言,孙承宗当即就笑着道。

    “早在一月之前,辽东转运使杨嗣昌就写信与我言明此事,我也已经派人到山东去查过了,这些人现有的船厂,在登莱治下,专造一桅海船。”

    “前番,杨嗣昌组建辽东转运司之时,就是向这些人购买了十几艘运粮海船。”

    “原来如此,是已经有过交际的熟人埃”

    听到这话,赵吏漏出了一个了然的脸色。

    “此事我看可行。”

    一只手摸了摸自己光滑的下巴,双眼放在远处正在等自己两人聊完的杨嗣昌等人身上,好一会儿后,赵吏才道。

    “我来辽东前,皇爷曾和我说过,凡辽东百姓,都是我大明的子民,不许我压榨百姓,克扣矿工钱粮。”

    “但我到了辽东,开了矿场之后才发现,辽东的百姓贫苦啊,挖矿,如此劳累的事,只要给口吃食,百姓们都抢着干。”

    “既然孙巡抚觉得在辽东开设船厂,建造海船对辽东百姓有好处,那杂家就不反对了。”

    “刚好,杂家在宫里这么些年,还是攒下了不少积蓄的,如今既然有这能帮辽东百姓的事儿,杂家也就当行善了。”

    “公公,陛下那边。”

    听到赵吏的话,孙承宗不由的皱了皱眉头。

    赵吏这话中的意思是,他可以帮孙承宗出面去压制那些个商人,甚至于能出钱入上一股,但却不能打着皇帝的名义去。

    “孙巡抚若是要上奏章,杂家可以署名,也可以专门写信和陛下说这件事。”

    “那。。。好吧。”

    听到赵吏如此拒绝了自己打出皇帝的名号,孙承宗最终还是点了点头。

    “那公公就去见一见他们?”

    “义不容辞。”

    闻言,赵吏当即点了点头,与孙承宗一起向山下走去。

    “杨嗣昌见过赵公公。”

    见到下来的两人,杨嗣昌连忙带着人上前见礼道。

    摆谱是不敢摆谱的,哪怕是历史上面对崇祯的夺情三辞,那也是在走流程。

    面对赵吏这种宫里的外派太监,别说他杨嗣昌了,就是他爹杨鹤在这儿,谱也摆不起来。

    “你我曾同乘一船,毋需这些虚礼。”

    对杨嗣昌挥了挥手,赵吏转头看向几位船商。

    “想来,诸位就是想要在娘娘宫开办船厂的人吧。”

    “在下卫耀,见过赵公公。”

    听到赵吏的话,卫耀连忙上前拱手行礼后,自我介绍道。

    “我等几人,本事在山东经营船厂生意的,近来,从杨转运使手中购入了不少的原木,想要等待晾干之后,制作船只。”      “但是,将原木从辽东运往山东,虽然比陆路方便一些,但终究是要远运,而且运来的还是湿木,需要晾晒之后,才能使用。”

    “所以,我等就想是否可以在辽东建厂,将木头就地处理之后,再运往山东,或者干脆就在辽东直接造船。”

    “好说,好说。”

    点了点头,赵吏笑着道。

    同孙承宗一样,对于造船业,赵吏不能说是了若指掌,那也是一窍不通。

    不过,虽然不懂造船,但赵吏懂人情。

    “诸位来的巧啊,今日上午,护矿队正好在附近的山林之中,猎得一头狍子,正好用来宴请诸位埃”

    “来,我们先入席,边吃边聊。”

    说着,赵吏做了一个请的手势。

    “赵公公客气了。”

    闻言,孙承宗笑了些,当即跟着赵吏向着他的住所而去。

    当赵吏得知孙承宗带人来到鞍山驿时,就已经令人前去准备宴席,此时正好邀请他们入席。

    华夏历来有酒桌上谈事情的传统,虽然在场的众人身份各异,有官员,有太监,有商人。

    但相同的目的,建船厂,却是让他们在酒桌上觥筹交错。

    待酒过三巡,趁着酒劲,几个人也是谈定了在娘娘宫附近开办船厂,赵吏入一份干股的事儿。

    当夜,一行人在鞍山驿留宿。

    在赵吏令人安排的住所里,几个醉意熏熏的商人正聚在一起闲聊。

    “二哥,你说我们这做真的行么。”

    手中拿着把瓜子,卫晃看着卫耀道。

    “会不会白花了银子,到最后什么都得不到?”

    “呵呵,这你就不懂了。”

    虽然脸庞通红,但卫耀的双眼却是清明。

    “船厂能不能造起来,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给那位赵公公的那一份干股,能不能给送到宫里去。”

    从随从的手里接过水壶喝了一口,卫耀接着道。

    “大哥藏在侄女闺房里的账本被盗走了,但那些人偷了账本之后,就没了动作,我到现在也没打听到有什么风声,很让人不放心埃”

    “可是二哥,我们要找关系,找漕运衙门,找那些船行,找南方的海商都行,为什么要到辽东来?”

    听到这话,卫辉不解的问到。

    “辽东这鬼地方,天寒地冻的,还有建奴造反,而且用船的地方也不多,现在也只有朝廷为了平定建奴而新设的辽东转运司需要船,若是将来建奴被平定,辽东转运司被裁撤,那我们在这里建船厂造船,卖给谁?”

    “朝廷不要了,民间的百姓就不要了吗?”

    听到三弟的话,卫耀转头看了眼对方。

    “山东衙门可是招募了不少的人到辽东来屯田,这地方天寒地冻的,天知道能不能种活庄稼。”

    “我在娘娘宫时就已经注意到了,辽东巡抚衙门正组织人手在渤海湾上捕鱼,只要朝廷不禁止,将来民间百姓肯定是需要渔船的。”

    “可是。。。”

    “你哪来那么多的可是?”

    卫晃还打算再说,却被卫耀打断道。

    “自从我们到了辽东后,已经不止一次听说,我大明的军队在叶赫大胜建奴,想来很快就能平定。”

    “但今天在酒宴上,孙巡抚却说,要对娘娘宫的那个码头进行扩建,这就说明,将来的辽东,一定会依旧依靠辽东转运司将南方的物资向辽东运输,海船一定是不可或缺的。”

    “而且,木材砍伐出来后,最少需要八个月晾晒风干,再经过切削才能成可以造船的板材,就这也只能用来建造渔船,而若是想要建造大型的二桅海船,更是要经过两年的晾晒。而若是想要建大船,那么船厂从开建,到出船,最少需要三年。”

    “朝廷就算要裁撤辽东转运衙门,要么就在这几年,或者几十年之后。”

    “我们先造晾晒场,对场地进行平整,船厂并不急着建,这样我们就能左右逢源了。”

    “如果朝廷要裁撤辽东转运司衙门,不需要海船了,我们就不需要再建设船厂,将晾晒的原木运回山东,是亏不了多少钱的。”

    “而若是不裁撤,将来一直要用海船,那我们的船厂造起来,就又有了一个长久的饭碗了。”

    “嗯。”

    听完卫耀的话,卫晃点了点头。

    “那宫里。。。”

    “我们的那位小皇帝登基之后发生的事,你都了解过吗?”

    “都听说过,但知道的不多。”

    闻言,卫晃摇了摇头。

    “你说,都是一个爹娘生的,我和大哥这么精明的人,怎么有你这么蠢的一个弟弟埃”

    看着卫晃,卫耀颇为的不爽。

    “二哥,你1

    听到卫耀的话,卫晃不由得转过头去。

    虽然我人憨了点儿,但你这么说出来是不是就太伤人自尊了。

    “算了,跟你说这些没用。”

    看着二弟的后脑勺,卫耀翻了个白眼。

    “你只要知道,只要那个赵公公将我们的干股送到宫里去,我们就是皇商了,大哥的事情也就迎刃而解了。”

    “睡吧。”

    说着,卫耀挥了挥手,伸手脱去身上的外衣,在早已铺设好的土炕上睡下。

    但随即卫耀就有了一个疑问。

    “这火炕怎么不热?”

    脑子里冒出了这么个念头,卫耀想了想后,就将之抛在了脑后。

    酒劲上来了,还是先睡吧。

    伴随着卫耀的呼噜声响起,很快他身下的火炕就热了起来。

    唯一的小问题就是,炕面上冒出来的烟有点呛人,不过这都是小问题,死不了人。

    而与此同时,赵吏的房间内,他正在听着眼前一个黑不溜秋的人的汇报。

    至于这人为什么是黑不溜秋的,原因很简单,刚从炕低下钻出来,还没来得及去洗呢。

    听完了手下人的汇报,赵吏恍然的点了点头。

    “原来他们造船厂,是这个目的埃”

    “看样子,这方家是惹上了什么麻烦埃”(本章完)

本站推荐:重生之都市仙尊修仙高手混花都神级龙卫官场局中局我在万界送外卖惊世医妃,腹黑九皇叔总裁大人,放肆爱!权路迷局都市极品医神总裁爹地惹不起

朕的大明朕做主所有内容均来自互联网,海娜小说网只为原作者凉月凉了的小说进行宣传。欢迎各位书友支持凉月凉了并收藏朕的大明朕做主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