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百一十七、老板(1)
推荐阅读: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夜的命名术、最强战神、全职艺术家、龙王殿、重生之都市仙尊、财运天降、花娇、好想住你隔壁
海娜小说网 www.hainazuche.com,最快更新罪恶中突围最新章节!
即使是卖凉水,也要自己当老板。这是叶明所在企业老板的感慨。
老板姓陈,大家便直截了当地叫他陈老板。陈老板也是内江人,老三届的高中毕业生,有头脑有魄力,也有脾气。可以这么说:如果没有他,就没有贾家标准件厂的今天。1985年他开始任贾家标准件厂厂长,从此以后企业规模越做越大,职工的住房越来越宽,工资越来越高。不过,企业有日子好过的时候,也有举步维艰的时候。日子好过的时候,人们都说陈老板好,陈老板能干,陈老板懂经济懂管理;困难的时候,人们便指指点点,说陈老板这也不是那也不是,鸡蛋里也能挑出骨头来。于是他便大发感慨:我这个老板是一个帮人的老板。因为企业不是自己的,当个老板也是图有虚名,而且还背个骂名。现在是市场经济,以后甚至可能完全是资本经济,得靠硬通货说话。“我当厂长这十来年,为企业创造了好几千万财富,少睡了好多的觉,多掉了好多的头发,可我得到了什么?也就比大家多拿了一倍的奖金。如果我自己干,怎么也会比现在强,即使干得不好,也不用看哪个的脸色行事。所以,最好是自己给自己当老板。”
老板也有当得很苦的时候。现实,会慢慢地改变人的思想。可是,陈老板走不掉。摊子扯大了,职工加家属,上千号人张着嘴巴要吃饭,怎么能够说不干就不干呢。即便真不想干了,也没有合适的人来替换他,主管部门的领导也不会轻易地放他走。于是他说自己生来就命苦,被卖给这个厂里了。不过,感慨归感慨,工作他还是照样干。只是,这无意中的感慨倒经常在叶明的耳边萦绕。
别人都认为叶明和陈老板的关系非同一般,实际上,他们之间并没有什么特殊关系,完全称得上是君子之交。他们本来是邻居,进出门经常打照面。陈老板喜欢思考,叶明也喜欢思考;他们很谈得来,内容包括国家大事,也包括产品的市场情况以及厂里的人和事。叶明待人真诚,在厂里人缘好,有见解,对决策者来说是一个非常好的耳目;有什么重大决定,陈老板很愿意和叶明探讨,听叶明的意见。叶明并不想巴结他,也不想从他那里得到什么好处,只是欣赏他的才能,才和他保持这种比较紧密的关系。陈老板也只是借用一下叶明的头脑,思考一下问题,仅此而已。
到了上世纪的九十年代中期,制造业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企业面临的形式越来越严峻。江苏和浙江的产品,以非常低廉的价格,大量涌入四川,冲击了四川的标准件市场。成渝两地的国营企业,纷纷倒闭,或者化整为零,变成了无数个个体企业。这时陈老板决定,成立一个公司,吃进一部分自己不能产生或者生产出来利润较低的产品,一方面可以扩充自己的品种并壮大自己的市场占有率,也可利用他们的产品和自己的品牌赚取利润;另一方面可以减少江浙产品对市场的冲击力。
这个公司由厂里出资,独立核算。公司一方面组织江浙产品销售给厂里,同时自己也可以销售一部分厂里的产品。公司所需的产品和资金,都由厂里作提供,条件应该是相当好的。但运行第一年,亏了好几十万元。第一任经理看形势不妙,请求厂里关闭公司,自己要求下课。这时,叶明想起了陈老板关于凉水与老板的感慨,于是找到他,希望他不要注销这个公司,而是把公司交给自己做,唯一的条件是和厂里完全脱钩。陈老板爽快地答应了。
就这样,叶明也当起了老板。当然,那是一个比卖凉水好却也好不了多少的老板。(未完待续)
即使是卖凉水,也要自己当老板。这是叶明所在企业老板的感慨。
老板姓陈,大家便直截了当地叫他陈老板。陈老板也是内江人,老三届的高中毕业生,有头脑有魄力,也有脾气。可以这么说:如果没有他,就没有贾家标准件厂的今天。1985年他开始任贾家标准件厂厂长,从此以后企业规模越做越大,职工的住房越来越宽,工资越来越高。不过,企业有日子好过的时候,也有举步维艰的时候。日子好过的时候,人们都说陈老板好,陈老板能干,陈老板懂经济懂管理;困难的时候,人们便指指点点,说陈老板这也不是那也不是,鸡蛋里也能挑出骨头来。于是他便大发感慨:我这个老板是一个帮人的老板。因为企业不是自己的,当个老板也是图有虚名,而且还背个骂名。现在是市场经济,以后甚至可能完全是资本经济,得靠硬通货说话。“我当厂长这十来年,为企业创造了好几千万财富,少睡了好多的觉,多掉了好多的头发,可我得到了什么?也就比大家多拿了一倍的奖金。如果我自己干,怎么也会比现在强,即使干得不好,也不用看哪个的脸色行事。所以,最好是自己给自己当老板。”
老板也有当得很苦的时候。现实,会慢慢地改变人的思想。可是,陈老板走不掉。摊子扯大了,职工加家属,上千号人张着嘴巴要吃饭,怎么能够说不干就不干呢。即便真不想干了,也没有合适的人来替换他,主管部门的领导也不会轻易地放他走。于是他说自己生来就命苦,被卖给这个厂里了。不过,感慨归感慨,工作他还是照样干。只是,这无意中的感慨倒经常在叶明的耳边萦绕。
别人都认为叶明和陈老板的关系非同一般,实际上,他们之间并没有什么特殊关系,完全称得上是君子之交。他们本来是邻居,进出门经常打照面。陈老板喜欢思考,叶明也喜欢思考;他们很谈得来,内容包括国家大事,也包括产品的市场情况以及厂里的人和事。叶明待人真诚,在厂里人缘好,有见解,对决策者来说是一个非常好的耳目;有什么重大决定,陈老板很愿意和叶明探讨,听叶明的意见。叶明并不想巴结他,也不想从他那里得到什么好处,只是欣赏他的才能,才和他保持这种比较紧密的关系。陈老板也只是借用一下叶明的头脑,思考一下问题,仅此而已。
到了上世纪的九十年代中期,制造业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企业面临的形式越来越严峻。江苏和浙江的产品,以非常低廉的价格,大量涌入四川,冲击了四川的标准件市场。成渝两地的国营企业,纷纷倒闭,或者化整为零,变成了无数个个体企业。这时陈老板决定,成立一个公司,吃进一部分自己不能产生或者生产出来利润较低的产品,一方面可以扩充自己的品种并壮大自己的市场占有率,也可利用他们的产品和自己的品牌赚取利润;另一方面可以减少江浙产品对市场的冲击力。
这个公司由厂里出资,独立核算。公司一方面组织江浙产品销售给厂里,同时自己也可以销售一部分厂里的产品。公司所需的产品和资金,都由厂里作提供,条件应该是相当好的。但运行第一年,亏了好几十万元。第一任经理看形势不妙,请求厂里关闭公司,自己要求下课。这时,叶明想起了陈老板关于凉水与老板的感慨,于是找到他,希望他不要注销这个公司,而是把公司交给自己做,唯一的条件是和厂里完全脱钩。陈老板爽快地答应了。
就这样,叶明也当起了老板。当然,那是一个比卖凉水好却也好不了多少的老板。(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