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推荐阅读: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夜的命名术、最强战神、全职艺术家、龙王殿、重生之都市仙尊、财运天降、花娇、好想住你隔壁
海娜小说网 www.hainazuche.com,最快更新蒲公英最新章节!
果然,在宴会之后的第二天,谭所长就带领一班人马把照相机亲手送到了鲍福家里。
所长一进门就满脸堆笑地嚷道:“鲍福兄弟,误会,全都是误会,千错万错都错在那天我不在所里。都是这帮龟儿子办的好事儿。”然后冲着大伙:“你们还愣着干什么?还不快给鲍福认个错?”
一帮匪徒似的办事人员像炸了锅似的嚷嚷开了。这个说:“鲍福哥,您大人不记小人过,您宰相独里能撑船,别跟我们一般见识啊!”那个说:“鲍福哥,您海涵,都怪我们有眼不识泰山,您千万别往心里去。”
鲍福何尝不清楚,他本身就是从钢丝上沿过来的?这事儿只能哈哈一笑。于是他立刻摆出一副笑脸:“弟兄们这是说哪里的话?你们都把我鲍福当成什么人了?我鲍福不才,但毕竟在江湖上混了多年。江湖上有句老话:‘一回生,两回熟。’还有:‘不打不成交。’从此以后,你们若不嫌弃的话,咱们都是朋友啦,有福同享,有难同当。”
“痛快。”所长叫嚷道“你们都听见了吗?从今往后鲍福就是咱们的哥们儿了,谁再有半点对不住他的地方,别怪我翻脸不认人。”
众人齐声拥护:“谁敢不听大哥的!”
鲍福道:“既然弟兄们都来了,我也没什么好表示的,但家里有的是酒,无论如何也要请弟兄们来个一醉方休,‘热热闹闹是年下’嘛!我可把丑话说在前边,谁都不兴当孬种!”
“使不得,使不得。”所长首先挂了免战牌“我们空手而来,实在无礼,改日吧。”说着,就要拔腿。
鲍福一把将他拉住:“你这话是什么意思?你真要拿我当哥们儿,哪有这么多废话?有道是:‘菜好做,客难请。’你是不是成心要看我的笑话?”
“兄弟,别别别,我根本没那个意思。既然这样,那就恭敬不如从命了。”然后冲着大伙喊:“弟兄们,今天都别走了,大家热热闹闹喝个痛快。有道是:‘有来无往非礼也。’元宵节过后,我做东,给鲍福兄弟还席。”
那天,大家一直喝到太阳落山,一个个都喝得东倒西歪。
没过多久,鲍福又跟税务所的大小人物喝了个昏天黑地。
就这样,不到一个月的光景,鲍福就把程彰集及周遍公社的执法部门玩儿得风风转,他的势力范围还在不断地向四周扩展着
那位张老板原计划将鲍福一口吃掉,现在看来,不仅不能如愿以偿,反而有朝不保夕之患。因为他的地盘正在一天天缩小,眼看就要四面楚歌了。这时,他不得不放下架子,借助外界力量化干戈为玉帛了。
那位曾在江湖上名扬一时的卞铁嘴更是狼狈不堪,他千方百计地想跟鲍福尽释前嫌。然而他一听见鲍福的名字,心里就发怵,连二次登门的勇气都没了。
鲍福毕竟是久混江湖之人,他深深懂得“与人方便,自己方便”的道理,再加上桂晴经常晓之于“得饶人处且饶人”之理,鲍福很快就跟张老板握手言和。两人同时达成共识:程彰集以东地盘归张老板,以西归鲍福,双方不得侵犯。张老板非常满意,还专门宴请了鲍福。鲍福不知不觉中在江湖上又多了一个朋友。
一九七七年,从春节到麦收后的半年内鲍福是一路绿灯、左右逢源。屈指算来,这半年的收入要超过过去好几年的收入,因为照相在当时能称得上暴利,况且这个行业最发财的路子就是一年一度的照毕业相,鲍福和桂晴是豁出命来对待这件事的。
就在鲍福正在宏图大展,如日中天时,政治阴云却悄悄地降临到他的头顶。原来在这年的夏季,**邑城县委、邑城县革命委员会联合出台了一份文件:关于限制资产阶级法权若干问题的规定。规定通过引用有关方面对“资产阶级法权”这一极具时代特色的社会现象所做的理论性的概括,从而采用列举法详细地描述了这一现象在邑城县境内的具体表现形式。私人照相馆就在形式之列。规定视“资产阶级法权”为洪水猛兽,号召全县人民积极行动起来,广泛开展一场以深入揭批“四人帮”为形式,以割除资本主义尾巴为内容的群众运动。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高音喇叭里不分白天黑夜地响彻着播音员奋发激昂的声音:“我们的国家是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国家,公有制的原则决定了国家公民必须具有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的思想品德。任何私有制形式的存在都是历史的倒退,都是社会主义制度所不允许的。列宁同志早就告诫我们:‘小生产者是经常地,每日每时地,自发地或大批地产生着资本主义和资产阶级。’”
非常可笑的是,这场运动跟以往大多数运动一样,风声大,雨点小。因为县委、县革委不可能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这场运动中去,他们还有着更比这更严峻、更艰巨的工作任务,比如:农业学大寨。另外,就规定本身而言,由于它是领导者在对全县形势缺乏全面估计的基础上草率制定的,因此带有严重的不完善性。如:规定指出:“私人经营者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将经营所需工具、器具转让给集体单位。”此处的“转让”是有偿转让,还是无偿转让?如果是无偿转让,那么,有些转让者非得砸锅卖铁倾家荡产不可;如果是有偿转让,那么作价的原则又该如何掌握?还有,对于那些已经列入“资产阶级法权”行列的经营者,是把他们打翻在地,还是让他们戴罪立功?等等。不久,在实际落实这一重大部署时,县里对原来的思路又做了这样的调整:只要那些走资本主义道路的人迷途知返,愿意为社会主义建设出力,我们就欢迎他,对于他从前的过错就不予追究。
根据规定的精神,鲍福下一步的任务就是把照相机转让给大队。他和桂晴要在大队党支部的直接领导下开展工作,全部收入归大队所有,鲍福和桂晴只能根据劳动量获得工分。就当时的情况来讲,一个工值一般在三毛钱左右;而一份一寸照片的价格是三毛八分钱,扣去成本,毛利也在三毛钱左右。如此天壤之别,鲍福岂能心悦诚服?因此,从文件下发的那一刻起,鲍福就慌张得如热锅上的蚂蚁。他四处奔走,探听各方面的消息,不日便获悉:其他几家民间照相馆基本上是明里归公,实则为私。在此之前,鲍福一直按每天一元钱的数额向生产队里上交“买工费”这对于生产队来说,无疑是一笔不小的收入,所以社员们还是比较满意的。鲍福认为,既然自己为生产队里做了贡献,那么此项行为也应该是合情合理的了,因此还想沿着这条路子继续走下去,他宁可在现有的基础上再增加一点上交额。总之,只要让他跟生产队打交道,不管采取什么样的方式他都乐意。可是大队方面坚决不认账,并声明一定要按照原则办事。鲍福好话说了一大堆,就差跪下给他们磕头了,全无济于事。经验告诉他,这一次是在劫难逃了。他不由得心灰意冷起来。这时,昭懿等人献计说:“你为啥不利用罗部长这座靠山?你要是打着罗部长的旗号到县里跑一趟,还怕他们不给你网开一面?”鲍福摇头道:“哪像你们想的那么简单!常言道:‘远水解不了近渴。’何况我跟罗部长还是八杆子打不着那点儿的小关系。我若狐假虎威地在外面咋呼一阵子,兴许还能蒙住一些人,要跟大队的那帮老小玩儿这个,没戏。他们谁不知道我的底细?再说啦,就算我跟罗部长有八拜之交,也无济于事。你们没看到,紫寅大爷的亲弟弟在外省当的那可是正儿八经的省委副书记,紫寅大爷不是照样在家里挨饿受冻吗?咱芦花村跟别的村不一样,他们只要用不上你,任你是天王老子都不顶用。”
鲍福冷静下来的时候,琢磨过这样一个思路:谁也不用管,还像从前一样,该咋干咋干,真正到了有人找上门来的时候,就让母亲和祖母学着机枪的样子大闹一场。反正她们都是烈属,谁也不敢动弹她们一指头。他把这个想法告诉了母亲和祖母。谁知两位老太太一听这话,纷纷摇头叹息:“这事儿我们做不来。”鲍福气急败坏地回到自己屋里,冲着桂晴咆哮道:“我就知道她们办不成事儿。你瞧瞧她们,在家里搞内讧,一个比一个勇敢,一轮到办正经事儿,都傻眼了!这就叫大门里面的英雄。我看她们在这方面就不如机枪。”桂晴揶揄道:“那你为什么不请机枪给她们办办学习班?”鲍福苦笑道:“她们天生就不是吃这碗饭的料!”
鲍福又在想,既然已经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我为什么不去投靠张老板?这个念头刚刚冒出,鲍福就把它掐断了。因为他得顾及面子。
鲍福不得不陷入极度苦闷之中
经过两昼夜的思考,他终于沉静下来。他对几位大队支委做了一下评估:
昭珙:无论讲亲族关系,还是个人感情,都不应该跟自己过不去。可是这人一贯看似沉静如水,其实内心沟壑纵横交错,在大的是非面前,只要不牵涉到他个人的切身利益,他是轻易不表态的。
冯保才:这人一贯昏头昏脑,好事坏事到很少找着他。
另外几位年轻的支委乍一看跟个人似的,其实他们坐在办公室里只是摆摆样子罢了,他们最终还得看昭珙的脸色行事。
剩下的就只有文圭汝了,这老儿从头到脚都流着坏水,他无时无刻不想着挤对我。另外在他的身边还活跃着几个不三不四的家伙,如汪清贤等人。他们一伙人有一个共同特点:成事不足,败事有余。从我插上照相机的那一天起,他们就染上了红眼病,无时无刻不想制我于死地。眼看天赐良机,他们岂肯善罢甘休?看来他们才是我的真正对手。
想到这里,鲍福的心里一下子亮堂的许多。你们不是成心要放我的血吗?那好吧,咱就来个破罐子破摔。我得不到的,你们也休想得到。反正技术掌握在我的手里,你们只能远远地看,离近了就别怪我恶语伤人。咱们走着瞧,谁大谁小还不一定呢。
再说文圭汝早把照相馆看成了一块肥肉。他为大队谋划是假,为自己谋划是真。他总共生了四个儿子,出落得一个比一个丑陋。四个儿子,四条光棍儿。除了小四儿,其他三位都是二十郎当岁。最让他头疼的就是老二,这家伙不仅貌丑,还弱智。都二十好几了,脸上还时常挂满鼻涕和口水。人还没到呢,就远远地飘来一股臭味。很少有人愿意跟他接近。文圭汝正愁着没法打发他,忽然看到了鲍福手里的照相机。何不来个浑水摸鱼?让二儿子在照相馆里混上几天,技术学到学不到那都是小事儿,关键是能借此机会混个媳妇。不过文圭汝并非等闲之辈,他决不会一亮相就使出绝招,他深知鲍福非常难对付。他得先让身边的人先试探试探,然后再决定下一步采取何种手段。
鲍福认为,既然老子已经归顺,咱们之间就没有上下大小之分了,什么领导呀,被领导呀,老子不管你们那一套,老子就认准一个理儿:外行永远不能领导内行。将来大家相处,平安无事万事皆休,倘若吹毛求疵,吹胡子瞪眼,别怪老子说话噎人。所以他头一天去大队上班,就故意表现得大大咧咧,他不仅不把文圭汝放在眼里,就是见了昭珙,都是爱答理不答理的。
好在大家都知道他的脾性:高兴的时候,说什么都行,不高兴的时候,就像老虎的屁股一样摸不得,大家都处处谦让着他。尽管如此,鲍福还是觉得看见谁都不顺眼。工作刚刚开始,大家就被弄了个大不愉快。原来照相馆归公后的第一件事儿就涉及到照相材料的问题。
鲍福没好声气地告诉他们:“现在相纸和胶片都用完了,咋办?你们总不能让我拿小学生的作业本当相纸用吧?”
“去买啊。”不知谁顺口说了一句。
“买?说得容易。你知道北京在哪个方向吗?告诉你吧,去北京可不像赶程漳集一样,一支烟卷的工夫就能走个来回趟,那得需要坐火车。你以为火车票就像烟卷那样容易买到吗?那得需要排队,你也别以为排个十天八天的就一定能买到,那还得看你的运气。”
大家都不吱声了。
鲍福一看大伙儿都变成哑巴了,于是找茬道:“你们怎么都不说话了?谁去买相纸啊?是我去啊,还是在座的哪位去啊?”
“当然是你去了!”又不知是谁顺口说了一句。
“我去?说得轻巧。我去你们能放心吗?”鲍福几乎用鼻子哼道。
“那就请你带一位同志一块去。”文圭汝接口道。
“说来说去还是怕我捣鬼啊!文副支书,敢不是带你一块去吧?别怪我说话难听,我带不动你。要去你自己去。”
“你”文圭汝气得说不出话来。
昭珙示意文圭汝不要多言。最后大家商量的意见,还是让鲍福自己去,并且在工分及生活补助方面都给予了特别的照顾。这件事儿总算平定下来。
下一步就是研究照相馆如何开张以及开张后人员如何配备等问题了。大队党支部很快拿出了方案:业务仍然由鲍福和桂晴来处理,另外为鲍福安排一位助手,具体管理款项的收取和照片的发放。鲍福非常清楚他们的意图:什么狗屁助手!说得好听,你们不就是为了掌握照相馆的经济命脉吗?
对于文圭汝的小算盘,昭珙早已心知肚明。鉴于去年在学湘上大学的问题上,文圭汝是出过力的。所以在助手的人选上,昭珙完全遵从了文圭汝的意见。就这样,文圭汝很顺利地迈出了预定计划的第一步。
这位助手名叫大槐,是文氏集团的重要成员之一。此人四十多岁,读过高中,当过几年生产队会计,因生性古板,又不善于助人,故至今未有妻室。文圭汝安排此人的目的就是让他两眼死死地盯在钱上,决不能让鲍福沾到一分一文的便宜。
就当时的条件来说,芦花村虽然办起了照相馆,但照相生涯仍然以流动经营为主。就算照相馆归了公,其营业收入也主要来源于赶集及下乡收入。因此顾客心目中的照相馆,其实就是摄影师的家庭住址。基于这种状况,鲍福第二次去北京,就做好了自己的打算。他买了两份材料,一份归大队,一份归自己。归自己的那份就是为了应付上门来的顾客。鲍福不会那么傻,自己拼命挣来的财富供大队那伙人享用,而自己只能得到一点微不足道的工分。结果开张不几天,大槐就看出奥妙来了:“我说鲍福兄弟,咱们出发收到的钱我都有记录,平常收到的钱我一点儿都不清楚,这叫我咋向大队交代呀?”鲍福笑道:“大哥您尽管放心,大队那边你不用管,谁要问起来,你就往我身上推。另外您想抽烟啥的只管问我要就是了。”“那可不行,文圭汝交代过好几遍,照相收入一分都不能少,我得如数交给大队。”一听见文圭汝的名字,鲍福浑身不自在:“那你说咋办?人家找上门来我总不能拒之门外吧?再说啦,在家用的材料全是我自己的,我又没沾大队一分钱的光。”“那也不行,既然照相馆归了公,你就再不能单独行动了。”“你爱怎么着就怎么着吧。”
大槐把这个问题反映给文圭汝,文圭汝当即做出指示:“既然他这么说,那你就天天到他家里走一糟,只要有人去照相,你就向他们收钱。”大槐当然不辱使命,有事儿没事儿地都往鲍福家里跑。他这个人很不会办事,不管人家家里有没有客人,他都赖着不走,还随地吐痰,乱扔烟蒂。害得桂晴连澡也洗不成,连裤衩也不敢穿。没过几天,就把鲍福惹烦了。
“他妈的,真是岂有此理。”鲍福私下里冲着桂晴叫苦道。
“你说大槐这人也真是的,他咋就这么死板儿啊!”桂晴也不由得皱起了眉头。
“从明天开始,你看我怎么收拾他,我敢保证,不出三天,我让他给我灰溜溜地滚蛋。”
再说,大槐已经是四十多岁的人了,可从来还没有闻过女人味。自从当上鲍福的助手以后,他每次发放照片时,身边都被大姑娘小媳妇的围个水泄不通。有时候拥挤起来,那一张张娇嫩俊美、还散发着浓浓芳香的脸会不经意地贴在他的脸上,不是这个说:“大哥,您快点儿啊!”就是那个说:“都急死俺了。”那声音娇声足气的,乍听起来就跟做那事儿似的。他能不动心吗?这心里一动,脑子里就容易出乱,脑子里一乱,手上就要出错。结果不是把张姑娘的发给了李媳妇,就是把王太太的发给了刘老汉。这使得本来就乱哄哄的场面又增添了一连串的埋怨声。
有如此把柄,鲍福当然不会轻易放过:“大槐,你的心都用到哪里去了?有你这样当助手的吗?别在这里给我丢人现眼了。我就不信,文圭汝派你来就是让你干这些乱七八糟的事儿的。咱没这个本事就别在这里瞎搀和,别拉不拉屎的都占个茅坑。”
当着这么多人的面给他如此难看,他自然会心里更乱。然而心里再乱他也不敢顶嘴,因为事情本来就错在自己身上嘛。他只有千般地小心,万分地谨慎。等一天忙下来,他全身的衣服都紧紧贴在身上了。
如此忙乱,帐上未免又出了点儿差错。等把帐全部对清楚,已经是晚上九点以后了。他站起身来,只觉得头重脚轻,停了好一阵子才缓过劲儿来。他走出房门,只见门外漆黑一团。鲍福把门敞开。他不由得一阵惊喜,赶快趁着灯光大步流星地朝大门外走。刚走了几步,背后传来“咣”的一声关门声,随即眼前一片黑暗。由于步伐太快,他一不留神“嘭”地一声头撞在了大树上。他疼得“哎哟”“哎哟”地直叫唤,却没人过来安慰他一声。
第二天,他捂着隐隐作痛的眉头还要到鲍福家里去监督。他刚一进大门,就被一盆脏水浇成个落水鸭子。他气得浑身发抖,正要发作,却听到鲍福嬉笑道:“原来是你呀?怎么连招呼不打就进来了?我还以为是谁家的狗呢。”他瞪了瞪眼,却没敢说什么。回去换了衣服,他当即辞掉了这个倒霉的差事儿。
次日,第二位助手走马上任。他叫二华,同样属于死心塌地为文圭汝卖命的那种。跟前一位不同的是,二华更刻薄、更懒惰、也更虚伪。他上任前是这样给文圭汝表态的:“您等着瞧,有我在,鲍福一分钱也别想卷进自己的腰包。大槐能做到的我保证能做到,大槐做不到的,我也一定能做到。”
他上任的当天,就想给鲍福来个下马威:“鲍福兄弟,论个人感情,咱兄弟俩那是没说的。可是感情归感情,工作归工作,两者不能混为一体。我这个人谁都知道,钉是钉铆是铆,一点儿都不能马虎。从今往后,你把每天的工作情况都必须向我反映一下。另外我听大槐说了,过去出现不少废掉的照片。这也难怪,谁都会出错嘛!不过这没关系,你必须把废掉的照片拿给我看看,这样我心里也亮堂些。”
鲍福岂能吃他这一套?没等他说完,就坐不着了:“二哥,听口气,你像是来管制我的。你可别忘了你现在的身份:你是我的助手,而不是我的领导。按照常规,助手上任后,首先要听听领导对他有什么要求,而不是要求领导怎么做。要记住,在我这里干,任何时候你都不能喧宾夺主。”
“兄弟,你别误会,我”二华嗫嚅道。
“今天没什么事儿了,你可以回去了。”鲍福冰冷地说道。
望着二华远去的背影,鲍福啐道:“他妈的,也不掂量掂量自己有几斤几两,刚进门就给我玩儿硬的。哼,就这种人也配在我身边做事!”
两天后,二华明里来询问工作,实际上是想摸摸底:“鲍福兄弟,明天咱们有没有出发的任务?”
“明天你早早地来。”
次日一早,鲍福就开始在家里等侯了。二华来得稍微晚了一点儿。
鲍福没好声气地问:“我昨天说过的话你全当成耳旁风了?”
二华羞红着脸:“都怪我,昨晚多喝了几杯。”
鲍福得理不饶人,就像老师训斥学生那样训斥道:“多喝了几杯?这就是你的理由?我问你,你到底还想不想干?不想干就干脆拉倒,没人强迫你到这里来。你以为咱们是在做小儿游戏吗?这是在照相。咱们到底还讲不讲一点儿信用?你知道现在有多少人正在苦苦地等待着吗?人家的时间就那么不值钱?如果从今往后就这样拖拉下去,那咱们的照相馆还不如早早关门。你给我听好了,想干,你就得给我拿出个样子来。”
二华听了,顿时觉得矮了半截,尽管心里闷气,但不得不忍气吞声。
过了两天,又要出发。二华早早地起了床。当他来到鲍福的大门口时,太阳还没有出来。看见大门已经打开了,他便小心谨慎地走了进去。
鲍福好像还没有起床。他不敢去叫,随便找了个凳子在院子里坐了下来。
堂屋里隐隐传来鲍福两口子打情骂悄的声音。那声音时强时弱,时隐时现;时而被收音机里的音乐声覆盖着,时而又冲破那柔美的音乐声而清楚地扩散起来。再仔细听,那分明就是两人做*爱的声音。起初,桂晴的呻吟声就跟哼眠歌一样轻。随着动作的加快,那呻吟声夹杂着急促的喘息声就高了起来。他们似乎觉得床上的空间还太小,很快椅子和凳子便倒了霉,它们发出一阵阵“咯吱”“咯吱”的声音,仿佛在告诉人们它们的主人为了自己开心根本就不把它们当回事儿;又过了一会儿,他们似乎觉得里屋的空气太憋气,又转移到堂屋当门。他们从天不亮一直耍到太阳升起很高,足足耍了两个小时。
二华简直谗死了,他实在想象不出里面的这对鸳鸯到底达到怎样颠鸾倒凤如胶似漆的境界。他虽然是鳏夫,但也偷过女人。然而他何曾有这般工夫,他每次抽*动不过四五分钟,就一泄如注。他不知道鲍福使用的是什么魔法,他的心被调动得七上八下,他浑身的血液都沸腾了。就这样,人家在床上耍,他就缩到窗户底下听;人家在当门耍,他就跑到门口去听。等人家耍完了,他的头还死死地抵在门扇上。
房门猛然被打开了。二华猝不及防,一头磕在当门的砖地上。他爬起来摸摸额头,一个鸡蛋大的疙瘩骤然突起。
“二哥,你这是唱的哪一出啊?”鲍福衣冠整齐地站在他的对面,冷冷地问。
他羞得无地自容:“你不是说,今天咱们要出发吗?”
“人家昨天就捎信儿来了,时间变了,改在明天了。”
二华一看没戏了,只好揉着烈烈作痛的额头一步步回家。
从那以后,二华步步为难:早来有早来的苦处,晚到有晚到顾虑。无论怎样用心,都做不周正。没过过久,他只好以“不好伺候”为由向文圭汝递上了自己的辞呈。
两位助手的结果,都在文圭汝的预料之中。文圭汝比谁都清楚,他们俩哪是鲍福的对手!现在文圭汝可以无所顾忌地实施他的核心计划了。
那天,鲍福从朋友家里回来得很晚,一进门就看见桂晴耷拉着脸,非常不高兴,于是打趣道:“瞧你,愁眉苦脸的,我回来了你还不高兴?”
“还说呢,都是你惹的。”
“谁信啊!我一天都没在家,咋会惹你呀?不要一遇到烦心的事儿就往我身上推。”
“今儿大队里通知我了,从明天起,把照相机搬到大队部去。另外洗相设施也要搬过去。”
“他妈的,又是文圭汝这个老混蛋搞的鬼,我早料到他会这样做了。不过我还是不明白,照相在哪里凑合都行,可洗相得用房子啊,他们哪来的房子?”
“我烦就烦在这里。他们说把骨灰室腾出来当洗相室。我听了就害怕。可他们却说现在大家都在破除迷信,世界上根本就没有鬼神。”
“什么破除迷信!放他妈的狗屁。别说是一个妇道人家,就是把一个七尺大汉关在那里面,也会吓出一身鸡皮疙瘩。不行,我找他们去。”说着,起身要走。
“别忙,他们还有话呢。他们说如果我真的害怕,就再派一个人给我壮胆。”
“谁?”
“文圭汝的二儿子。”
“操他姥姥的,真是欺人太甚。”鲍福一气之下把玻璃杯摔得粉碎。
“你急什么呀,咱们不是在商量嘛!”
鲍福再也坐不住了:“你等着瞧,明儿早上我要让文圭汝那老儿像二华一样恭恭敬敬地站在咱的窗户底下,等着给我赔礼道歉。咱们还干那事儿,这回咱要干得再响一点儿,把房屋都晃动起来,非让那老流氓谗得裤裆里流鼻涕不可。”说完,他一挺脖子“蹭蹭”几步走出了大门。
鲍福径直来到文圭汝家里。
文先实老汉正在给羊加草,一看鲍福进来了,慌忙把箩筐提到一边儿,上前招呼道:“哎呀,爷们,你咋有空来了,咱们进屋说话。”
鲍福坐下,一脸的平静,仿佛什么事儿都没有发生过一样。
“爷们,你咋有空来了?我猜着你准得有事儿。”
“大爷爷,瞧您说的,我没事儿就不能找您说说话吗?”
“哈哈哈是这个理儿。爷们,说句心里话,我要是有一阵子见不到你还真想得慌哩。”
“这不正说明咱爷儿俩有缘分吗?”
“这话我爱听。要不,我弄两个菜,咱爷俩抿两口?”
“大爷爷,今儿我都喝了一天了,哪儿还有盛酒的地儿?改日到我家里去喝。”
“看来,你还是有事儿。”
“您还真猜着了。”鲍福忽然认真起来“是这样大爷爷,今儿我串了个朋友,虽然我跟这位朋友没有拜把子,但我们之间已经没有什么遮拦了。今儿朋友给我透了个信儿:他的老爹今年八十四岁,身体还硬朗着呢。可是最近老人家被火化这事儿闹得疯疯癫癫。老人家不知道哪辈子从谁那儿听到一种说法:人要是担心子孙不孝,怕死后葬礼办得不够风光,可以趁活着的时候把老亲少眷全都招来,就跟发大丧一样红红火火地热闹一场,该行礼的行礼,该摆供的摆供,该烧纸的烧纸。这样,他死后灵魂就得到安宁了。就算以后再火化,他也不必为这担忧了,因为他已经‘死’过一回了。这叫啥来着?哦,对了,他们说这叫‘发活丧’。这事儿我还是头一次听说,因此礼数上的事儿,一窍不通。大爷爷,您见多识广,您说,到那天我去了以后,该咋办?还哭不哭?”
“有这事儿?”老汉好像对礼数上的事儿不太关心,而对礼数之外的事儿很感兴趣:“我说爷们,这位老爷子跟前的人多么?他的儿孙们都干些啥事儿?”
“多倒不算太多,干啥事儿的都有。我朋友的大哥就是大队支书。”
文老汉顿时精神抖擞起来:“这么说,当干部的也敢搞这一套了?”
鲍福满不在乎地说:“比不得前几年了,除了咱村还像从前一样认真,其他村庄谁管谁啊!你只要不反对社会主义和**,你就是把老天爷请到家里来玩儿,也没人反对啊!你没听说吗,现在有的地方又兴唱老戏(传统戏)啦?”
文老汉更加感兴趣起来:“爷们。不瞒你说,我早就想过这回事儿,只是圭汝这个混帐羔子尽拿大道理来吓唬我。”
“圭汝大爷可能有他的想法,他一贯坚持原则嘛。”
“坚持个屁。你瞧瞧他那熊样,整天价没白没夜地在外面穷折腾,到头来落了个啥下场?儿子儿子没出息,日子日子没盼头。人家忙活也落个人缘,可他哪,谁提起来谁骂。我这辈子也没作恶呀,咋就生出这么个没心没肺的东西?爷们,这话我只能对你一个人说我每天夜里一躺在床上就伤心落泪,指不定哪一天我两腿一伸,只怕老少爷们连个抬一把的都没有。”文老汉说着说着,不觉滴下泪来。
“大爷爷,你看你,又来了,我不是早就跟您说了吗,只要我没有从这个村子里滚蛋,等到您百年的时候,您的事儿我帮忙张罗。我就不信,我叫谁谁敢不来!”
“爷们,有你这句话我就知足了。”老汉感激涕零道。
“谁让咱爷儿俩是忘年之交了!”
“不过我还有一句话,不知道该说不该说。”
“大爷爷,您又客气起来了!咱爷俩谁跟谁啊!只要我能办到的,我决不会让您失望。”
“说出来你可别笑话。刚才你一提那件事儿,我心里就直转悠。既然临村有人这样做了,我为啥不能?可是就怕圭汝这个混账东西不肯。你的办法很多,你能不能帮我想想办法?”
鲍福沉思了一会儿,显得很为难起来:“大爷爷,办法倒有,但不知您使得出使不出?”
“快说出来。”老汉迫不及待地说。
“你给圭汝大爷来个下马威。”
“怎么个来法?你教教我。”
“你先把家里所有老掉牙的或者闲着不用的瓶瓶罐罐准备好。等圭汝大爷回来,你就直截了当地跟他讲,他肯定不同意。于是你就装出寻死觅活的样子,一股脑儿的把这些旧东西噼里啪啦地砸个稀巴烂你别心疼,过后我给你钱买新的然后你把事情推到我的头上,只要他答应找我,后面的事儿你就甭管了。”
“这个办法好,我能做到。”老汉高兴得两眼迷成了一条线。
“要记住,闹得一定要凶,否则就前功尽弃了。还有,时间要快,最好赶在我朋友办这件事儿之前,这样才显得您遇事高明。”
“你放心吧。今儿晚我就办。”
“好!一言为定。明天一早我在家里等着他。不过咱还得把话说在前头,这事儿您还不能高兴得太早了,咱还得悠着点儿,成与不成,咱得做好两种准备,因为咱村跟别村不一样。不过您放心,今年咱办不成,咱就等到明年;明年不行,咱就再等到后年,反正您老的身体硬朗着呢,就是活到一百岁的都不成问题。”
“爷们,我全听你的。”
果然,在宴会之后的第二天,谭所长就带领一班人马把照相机亲手送到了鲍福家里。
所长一进门就满脸堆笑地嚷道:“鲍福兄弟,误会,全都是误会,千错万错都错在那天我不在所里。都是这帮龟儿子办的好事儿。”然后冲着大伙:“你们还愣着干什么?还不快给鲍福认个错?”
一帮匪徒似的办事人员像炸了锅似的嚷嚷开了。这个说:“鲍福哥,您大人不记小人过,您宰相独里能撑船,别跟我们一般见识啊!”那个说:“鲍福哥,您海涵,都怪我们有眼不识泰山,您千万别往心里去。”
鲍福何尝不清楚,他本身就是从钢丝上沿过来的?这事儿只能哈哈一笑。于是他立刻摆出一副笑脸:“弟兄们这是说哪里的话?你们都把我鲍福当成什么人了?我鲍福不才,但毕竟在江湖上混了多年。江湖上有句老话:‘一回生,两回熟。’还有:‘不打不成交。’从此以后,你们若不嫌弃的话,咱们都是朋友啦,有福同享,有难同当。”
“痛快。”所长叫嚷道“你们都听见了吗?从今往后鲍福就是咱们的哥们儿了,谁再有半点对不住他的地方,别怪我翻脸不认人。”
众人齐声拥护:“谁敢不听大哥的!”
鲍福道:“既然弟兄们都来了,我也没什么好表示的,但家里有的是酒,无论如何也要请弟兄们来个一醉方休,‘热热闹闹是年下’嘛!我可把丑话说在前边,谁都不兴当孬种!”
“使不得,使不得。”所长首先挂了免战牌“我们空手而来,实在无礼,改日吧。”说着,就要拔腿。
鲍福一把将他拉住:“你这话是什么意思?你真要拿我当哥们儿,哪有这么多废话?有道是:‘菜好做,客难请。’你是不是成心要看我的笑话?”
“兄弟,别别别,我根本没那个意思。既然这样,那就恭敬不如从命了。”然后冲着大伙喊:“弟兄们,今天都别走了,大家热热闹闹喝个痛快。有道是:‘有来无往非礼也。’元宵节过后,我做东,给鲍福兄弟还席。”
那天,大家一直喝到太阳落山,一个个都喝得东倒西歪。
没过多久,鲍福又跟税务所的大小人物喝了个昏天黑地。
就这样,不到一个月的光景,鲍福就把程彰集及周遍公社的执法部门玩儿得风风转,他的势力范围还在不断地向四周扩展着
那位张老板原计划将鲍福一口吃掉,现在看来,不仅不能如愿以偿,反而有朝不保夕之患。因为他的地盘正在一天天缩小,眼看就要四面楚歌了。这时,他不得不放下架子,借助外界力量化干戈为玉帛了。
那位曾在江湖上名扬一时的卞铁嘴更是狼狈不堪,他千方百计地想跟鲍福尽释前嫌。然而他一听见鲍福的名字,心里就发怵,连二次登门的勇气都没了。
鲍福毕竟是久混江湖之人,他深深懂得“与人方便,自己方便”的道理,再加上桂晴经常晓之于“得饶人处且饶人”之理,鲍福很快就跟张老板握手言和。两人同时达成共识:程彰集以东地盘归张老板,以西归鲍福,双方不得侵犯。张老板非常满意,还专门宴请了鲍福。鲍福不知不觉中在江湖上又多了一个朋友。
一九七七年,从春节到麦收后的半年内鲍福是一路绿灯、左右逢源。屈指算来,这半年的收入要超过过去好几年的收入,因为照相在当时能称得上暴利,况且这个行业最发财的路子就是一年一度的照毕业相,鲍福和桂晴是豁出命来对待这件事的。
就在鲍福正在宏图大展,如日中天时,政治阴云却悄悄地降临到他的头顶。原来在这年的夏季,**邑城县委、邑城县革命委员会联合出台了一份文件:关于限制资产阶级法权若干问题的规定。规定通过引用有关方面对“资产阶级法权”这一极具时代特色的社会现象所做的理论性的概括,从而采用列举法详细地描述了这一现象在邑城县境内的具体表现形式。私人照相馆就在形式之列。规定视“资产阶级法权”为洪水猛兽,号召全县人民积极行动起来,广泛开展一场以深入揭批“四人帮”为形式,以割除资本主义尾巴为内容的群众运动。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高音喇叭里不分白天黑夜地响彻着播音员奋发激昂的声音:“我们的国家是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国家,公有制的原则决定了国家公民必须具有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的思想品德。任何私有制形式的存在都是历史的倒退,都是社会主义制度所不允许的。列宁同志早就告诫我们:‘小生产者是经常地,每日每时地,自发地或大批地产生着资本主义和资产阶级。’”
非常可笑的是,这场运动跟以往大多数运动一样,风声大,雨点小。因为县委、县革委不可能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这场运动中去,他们还有着更比这更严峻、更艰巨的工作任务,比如:农业学大寨。另外,就规定本身而言,由于它是领导者在对全县形势缺乏全面估计的基础上草率制定的,因此带有严重的不完善性。如:规定指出:“私人经营者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将经营所需工具、器具转让给集体单位。”此处的“转让”是有偿转让,还是无偿转让?如果是无偿转让,那么,有些转让者非得砸锅卖铁倾家荡产不可;如果是有偿转让,那么作价的原则又该如何掌握?还有,对于那些已经列入“资产阶级法权”行列的经营者,是把他们打翻在地,还是让他们戴罪立功?等等。不久,在实际落实这一重大部署时,县里对原来的思路又做了这样的调整:只要那些走资本主义道路的人迷途知返,愿意为社会主义建设出力,我们就欢迎他,对于他从前的过错就不予追究。
根据规定的精神,鲍福下一步的任务就是把照相机转让给大队。他和桂晴要在大队党支部的直接领导下开展工作,全部收入归大队所有,鲍福和桂晴只能根据劳动量获得工分。就当时的情况来讲,一个工值一般在三毛钱左右;而一份一寸照片的价格是三毛八分钱,扣去成本,毛利也在三毛钱左右。如此天壤之别,鲍福岂能心悦诚服?因此,从文件下发的那一刻起,鲍福就慌张得如热锅上的蚂蚁。他四处奔走,探听各方面的消息,不日便获悉:其他几家民间照相馆基本上是明里归公,实则为私。在此之前,鲍福一直按每天一元钱的数额向生产队里上交“买工费”这对于生产队来说,无疑是一笔不小的收入,所以社员们还是比较满意的。鲍福认为,既然自己为生产队里做了贡献,那么此项行为也应该是合情合理的了,因此还想沿着这条路子继续走下去,他宁可在现有的基础上再增加一点上交额。总之,只要让他跟生产队打交道,不管采取什么样的方式他都乐意。可是大队方面坚决不认账,并声明一定要按照原则办事。鲍福好话说了一大堆,就差跪下给他们磕头了,全无济于事。经验告诉他,这一次是在劫难逃了。他不由得心灰意冷起来。这时,昭懿等人献计说:“你为啥不利用罗部长这座靠山?你要是打着罗部长的旗号到县里跑一趟,还怕他们不给你网开一面?”鲍福摇头道:“哪像你们想的那么简单!常言道:‘远水解不了近渴。’何况我跟罗部长还是八杆子打不着那点儿的小关系。我若狐假虎威地在外面咋呼一阵子,兴许还能蒙住一些人,要跟大队的那帮老小玩儿这个,没戏。他们谁不知道我的底细?再说啦,就算我跟罗部长有八拜之交,也无济于事。你们没看到,紫寅大爷的亲弟弟在外省当的那可是正儿八经的省委副书记,紫寅大爷不是照样在家里挨饿受冻吗?咱芦花村跟别的村不一样,他们只要用不上你,任你是天王老子都不顶用。”
鲍福冷静下来的时候,琢磨过这样一个思路:谁也不用管,还像从前一样,该咋干咋干,真正到了有人找上门来的时候,就让母亲和祖母学着机枪的样子大闹一场。反正她们都是烈属,谁也不敢动弹她们一指头。他把这个想法告诉了母亲和祖母。谁知两位老太太一听这话,纷纷摇头叹息:“这事儿我们做不来。”鲍福气急败坏地回到自己屋里,冲着桂晴咆哮道:“我就知道她们办不成事儿。你瞧瞧她们,在家里搞内讧,一个比一个勇敢,一轮到办正经事儿,都傻眼了!这就叫大门里面的英雄。我看她们在这方面就不如机枪。”桂晴揶揄道:“那你为什么不请机枪给她们办办学习班?”鲍福苦笑道:“她们天生就不是吃这碗饭的料!”
鲍福又在想,既然已经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我为什么不去投靠张老板?这个念头刚刚冒出,鲍福就把它掐断了。因为他得顾及面子。
鲍福不得不陷入极度苦闷之中
经过两昼夜的思考,他终于沉静下来。他对几位大队支委做了一下评估:
昭珙:无论讲亲族关系,还是个人感情,都不应该跟自己过不去。可是这人一贯看似沉静如水,其实内心沟壑纵横交错,在大的是非面前,只要不牵涉到他个人的切身利益,他是轻易不表态的。
冯保才:这人一贯昏头昏脑,好事坏事到很少找着他。
另外几位年轻的支委乍一看跟个人似的,其实他们坐在办公室里只是摆摆样子罢了,他们最终还得看昭珙的脸色行事。
剩下的就只有文圭汝了,这老儿从头到脚都流着坏水,他无时无刻不想着挤对我。另外在他的身边还活跃着几个不三不四的家伙,如汪清贤等人。他们一伙人有一个共同特点:成事不足,败事有余。从我插上照相机的那一天起,他们就染上了红眼病,无时无刻不想制我于死地。眼看天赐良机,他们岂肯善罢甘休?看来他们才是我的真正对手。
想到这里,鲍福的心里一下子亮堂的许多。你们不是成心要放我的血吗?那好吧,咱就来个破罐子破摔。我得不到的,你们也休想得到。反正技术掌握在我的手里,你们只能远远地看,离近了就别怪我恶语伤人。咱们走着瞧,谁大谁小还不一定呢。
再说文圭汝早把照相馆看成了一块肥肉。他为大队谋划是假,为自己谋划是真。他总共生了四个儿子,出落得一个比一个丑陋。四个儿子,四条光棍儿。除了小四儿,其他三位都是二十郎当岁。最让他头疼的就是老二,这家伙不仅貌丑,还弱智。都二十好几了,脸上还时常挂满鼻涕和口水。人还没到呢,就远远地飘来一股臭味。很少有人愿意跟他接近。文圭汝正愁着没法打发他,忽然看到了鲍福手里的照相机。何不来个浑水摸鱼?让二儿子在照相馆里混上几天,技术学到学不到那都是小事儿,关键是能借此机会混个媳妇。不过文圭汝并非等闲之辈,他决不会一亮相就使出绝招,他深知鲍福非常难对付。他得先让身边的人先试探试探,然后再决定下一步采取何种手段。
鲍福认为,既然老子已经归顺,咱们之间就没有上下大小之分了,什么领导呀,被领导呀,老子不管你们那一套,老子就认准一个理儿:外行永远不能领导内行。将来大家相处,平安无事万事皆休,倘若吹毛求疵,吹胡子瞪眼,别怪老子说话噎人。所以他头一天去大队上班,就故意表现得大大咧咧,他不仅不把文圭汝放在眼里,就是见了昭珙,都是爱答理不答理的。
好在大家都知道他的脾性:高兴的时候,说什么都行,不高兴的时候,就像老虎的屁股一样摸不得,大家都处处谦让着他。尽管如此,鲍福还是觉得看见谁都不顺眼。工作刚刚开始,大家就被弄了个大不愉快。原来照相馆归公后的第一件事儿就涉及到照相材料的问题。
鲍福没好声气地告诉他们:“现在相纸和胶片都用完了,咋办?你们总不能让我拿小学生的作业本当相纸用吧?”
“去买啊。”不知谁顺口说了一句。
“买?说得容易。你知道北京在哪个方向吗?告诉你吧,去北京可不像赶程漳集一样,一支烟卷的工夫就能走个来回趟,那得需要坐火车。你以为火车票就像烟卷那样容易买到吗?那得需要排队,你也别以为排个十天八天的就一定能买到,那还得看你的运气。”
大家都不吱声了。
鲍福一看大伙儿都变成哑巴了,于是找茬道:“你们怎么都不说话了?谁去买相纸啊?是我去啊,还是在座的哪位去啊?”
“当然是你去了!”又不知是谁顺口说了一句。
“我去?说得轻巧。我去你们能放心吗?”鲍福几乎用鼻子哼道。
“那就请你带一位同志一块去。”文圭汝接口道。
“说来说去还是怕我捣鬼啊!文副支书,敢不是带你一块去吧?别怪我说话难听,我带不动你。要去你自己去。”
“你”文圭汝气得说不出话来。
昭珙示意文圭汝不要多言。最后大家商量的意见,还是让鲍福自己去,并且在工分及生活补助方面都给予了特别的照顾。这件事儿总算平定下来。
下一步就是研究照相馆如何开张以及开张后人员如何配备等问题了。大队党支部很快拿出了方案:业务仍然由鲍福和桂晴来处理,另外为鲍福安排一位助手,具体管理款项的收取和照片的发放。鲍福非常清楚他们的意图:什么狗屁助手!说得好听,你们不就是为了掌握照相馆的经济命脉吗?
对于文圭汝的小算盘,昭珙早已心知肚明。鉴于去年在学湘上大学的问题上,文圭汝是出过力的。所以在助手的人选上,昭珙完全遵从了文圭汝的意见。就这样,文圭汝很顺利地迈出了预定计划的第一步。
这位助手名叫大槐,是文氏集团的重要成员之一。此人四十多岁,读过高中,当过几年生产队会计,因生性古板,又不善于助人,故至今未有妻室。文圭汝安排此人的目的就是让他两眼死死地盯在钱上,决不能让鲍福沾到一分一文的便宜。
就当时的条件来说,芦花村虽然办起了照相馆,但照相生涯仍然以流动经营为主。就算照相馆归了公,其营业收入也主要来源于赶集及下乡收入。因此顾客心目中的照相馆,其实就是摄影师的家庭住址。基于这种状况,鲍福第二次去北京,就做好了自己的打算。他买了两份材料,一份归大队,一份归自己。归自己的那份就是为了应付上门来的顾客。鲍福不会那么傻,自己拼命挣来的财富供大队那伙人享用,而自己只能得到一点微不足道的工分。结果开张不几天,大槐就看出奥妙来了:“我说鲍福兄弟,咱们出发收到的钱我都有记录,平常收到的钱我一点儿都不清楚,这叫我咋向大队交代呀?”鲍福笑道:“大哥您尽管放心,大队那边你不用管,谁要问起来,你就往我身上推。另外您想抽烟啥的只管问我要就是了。”“那可不行,文圭汝交代过好几遍,照相收入一分都不能少,我得如数交给大队。”一听见文圭汝的名字,鲍福浑身不自在:“那你说咋办?人家找上门来我总不能拒之门外吧?再说啦,在家用的材料全是我自己的,我又没沾大队一分钱的光。”“那也不行,既然照相馆归了公,你就再不能单独行动了。”“你爱怎么着就怎么着吧。”
大槐把这个问题反映给文圭汝,文圭汝当即做出指示:“既然他这么说,那你就天天到他家里走一糟,只要有人去照相,你就向他们收钱。”大槐当然不辱使命,有事儿没事儿地都往鲍福家里跑。他这个人很不会办事,不管人家家里有没有客人,他都赖着不走,还随地吐痰,乱扔烟蒂。害得桂晴连澡也洗不成,连裤衩也不敢穿。没过几天,就把鲍福惹烦了。
“他妈的,真是岂有此理。”鲍福私下里冲着桂晴叫苦道。
“你说大槐这人也真是的,他咋就这么死板儿啊!”桂晴也不由得皱起了眉头。
“从明天开始,你看我怎么收拾他,我敢保证,不出三天,我让他给我灰溜溜地滚蛋。”
再说,大槐已经是四十多岁的人了,可从来还没有闻过女人味。自从当上鲍福的助手以后,他每次发放照片时,身边都被大姑娘小媳妇的围个水泄不通。有时候拥挤起来,那一张张娇嫩俊美、还散发着浓浓芳香的脸会不经意地贴在他的脸上,不是这个说:“大哥,您快点儿啊!”就是那个说:“都急死俺了。”那声音娇声足气的,乍听起来就跟做那事儿似的。他能不动心吗?这心里一动,脑子里就容易出乱,脑子里一乱,手上就要出错。结果不是把张姑娘的发给了李媳妇,就是把王太太的发给了刘老汉。这使得本来就乱哄哄的场面又增添了一连串的埋怨声。
有如此把柄,鲍福当然不会轻易放过:“大槐,你的心都用到哪里去了?有你这样当助手的吗?别在这里给我丢人现眼了。我就不信,文圭汝派你来就是让你干这些乱七八糟的事儿的。咱没这个本事就别在这里瞎搀和,别拉不拉屎的都占个茅坑。”
当着这么多人的面给他如此难看,他自然会心里更乱。然而心里再乱他也不敢顶嘴,因为事情本来就错在自己身上嘛。他只有千般地小心,万分地谨慎。等一天忙下来,他全身的衣服都紧紧贴在身上了。
如此忙乱,帐上未免又出了点儿差错。等把帐全部对清楚,已经是晚上九点以后了。他站起身来,只觉得头重脚轻,停了好一阵子才缓过劲儿来。他走出房门,只见门外漆黑一团。鲍福把门敞开。他不由得一阵惊喜,赶快趁着灯光大步流星地朝大门外走。刚走了几步,背后传来“咣”的一声关门声,随即眼前一片黑暗。由于步伐太快,他一不留神“嘭”地一声头撞在了大树上。他疼得“哎哟”“哎哟”地直叫唤,却没人过来安慰他一声。
第二天,他捂着隐隐作痛的眉头还要到鲍福家里去监督。他刚一进大门,就被一盆脏水浇成个落水鸭子。他气得浑身发抖,正要发作,却听到鲍福嬉笑道:“原来是你呀?怎么连招呼不打就进来了?我还以为是谁家的狗呢。”他瞪了瞪眼,却没敢说什么。回去换了衣服,他当即辞掉了这个倒霉的差事儿。
次日,第二位助手走马上任。他叫二华,同样属于死心塌地为文圭汝卖命的那种。跟前一位不同的是,二华更刻薄、更懒惰、也更虚伪。他上任前是这样给文圭汝表态的:“您等着瞧,有我在,鲍福一分钱也别想卷进自己的腰包。大槐能做到的我保证能做到,大槐做不到的,我也一定能做到。”
他上任的当天,就想给鲍福来个下马威:“鲍福兄弟,论个人感情,咱兄弟俩那是没说的。可是感情归感情,工作归工作,两者不能混为一体。我这个人谁都知道,钉是钉铆是铆,一点儿都不能马虎。从今往后,你把每天的工作情况都必须向我反映一下。另外我听大槐说了,过去出现不少废掉的照片。这也难怪,谁都会出错嘛!不过这没关系,你必须把废掉的照片拿给我看看,这样我心里也亮堂些。”
鲍福岂能吃他这一套?没等他说完,就坐不着了:“二哥,听口气,你像是来管制我的。你可别忘了你现在的身份:你是我的助手,而不是我的领导。按照常规,助手上任后,首先要听听领导对他有什么要求,而不是要求领导怎么做。要记住,在我这里干,任何时候你都不能喧宾夺主。”
“兄弟,你别误会,我”二华嗫嚅道。
“今天没什么事儿了,你可以回去了。”鲍福冰冷地说道。
望着二华远去的背影,鲍福啐道:“他妈的,也不掂量掂量自己有几斤几两,刚进门就给我玩儿硬的。哼,就这种人也配在我身边做事!”
两天后,二华明里来询问工作,实际上是想摸摸底:“鲍福兄弟,明天咱们有没有出发的任务?”
“明天你早早地来。”
次日一早,鲍福就开始在家里等侯了。二华来得稍微晚了一点儿。
鲍福没好声气地问:“我昨天说过的话你全当成耳旁风了?”
二华羞红着脸:“都怪我,昨晚多喝了几杯。”
鲍福得理不饶人,就像老师训斥学生那样训斥道:“多喝了几杯?这就是你的理由?我问你,你到底还想不想干?不想干就干脆拉倒,没人强迫你到这里来。你以为咱们是在做小儿游戏吗?这是在照相。咱们到底还讲不讲一点儿信用?你知道现在有多少人正在苦苦地等待着吗?人家的时间就那么不值钱?如果从今往后就这样拖拉下去,那咱们的照相馆还不如早早关门。你给我听好了,想干,你就得给我拿出个样子来。”
二华听了,顿时觉得矮了半截,尽管心里闷气,但不得不忍气吞声。
过了两天,又要出发。二华早早地起了床。当他来到鲍福的大门口时,太阳还没有出来。看见大门已经打开了,他便小心谨慎地走了进去。
鲍福好像还没有起床。他不敢去叫,随便找了个凳子在院子里坐了下来。
堂屋里隐隐传来鲍福两口子打情骂悄的声音。那声音时强时弱,时隐时现;时而被收音机里的音乐声覆盖着,时而又冲破那柔美的音乐声而清楚地扩散起来。再仔细听,那分明就是两人做*爱的声音。起初,桂晴的呻吟声就跟哼眠歌一样轻。随着动作的加快,那呻吟声夹杂着急促的喘息声就高了起来。他们似乎觉得床上的空间还太小,很快椅子和凳子便倒了霉,它们发出一阵阵“咯吱”“咯吱”的声音,仿佛在告诉人们它们的主人为了自己开心根本就不把它们当回事儿;又过了一会儿,他们似乎觉得里屋的空气太憋气,又转移到堂屋当门。他们从天不亮一直耍到太阳升起很高,足足耍了两个小时。
二华简直谗死了,他实在想象不出里面的这对鸳鸯到底达到怎样颠鸾倒凤如胶似漆的境界。他虽然是鳏夫,但也偷过女人。然而他何曾有这般工夫,他每次抽*动不过四五分钟,就一泄如注。他不知道鲍福使用的是什么魔法,他的心被调动得七上八下,他浑身的血液都沸腾了。就这样,人家在床上耍,他就缩到窗户底下听;人家在当门耍,他就跑到门口去听。等人家耍完了,他的头还死死地抵在门扇上。
房门猛然被打开了。二华猝不及防,一头磕在当门的砖地上。他爬起来摸摸额头,一个鸡蛋大的疙瘩骤然突起。
“二哥,你这是唱的哪一出啊?”鲍福衣冠整齐地站在他的对面,冷冷地问。
他羞得无地自容:“你不是说,今天咱们要出发吗?”
“人家昨天就捎信儿来了,时间变了,改在明天了。”
二华一看没戏了,只好揉着烈烈作痛的额头一步步回家。
从那以后,二华步步为难:早来有早来的苦处,晚到有晚到顾虑。无论怎样用心,都做不周正。没过过久,他只好以“不好伺候”为由向文圭汝递上了自己的辞呈。
两位助手的结果,都在文圭汝的预料之中。文圭汝比谁都清楚,他们俩哪是鲍福的对手!现在文圭汝可以无所顾忌地实施他的核心计划了。
那天,鲍福从朋友家里回来得很晚,一进门就看见桂晴耷拉着脸,非常不高兴,于是打趣道:“瞧你,愁眉苦脸的,我回来了你还不高兴?”
“还说呢,都是你惹的。”
“谁信啊!我一天都没在家,咋会惹你呀?不要一遇到烦心的事儿就往我身上推。”
“今儿大队里通知我了,从明天起,把照相机搬到大队部去。另外洗相设施也要搬过去。”
“他妈的,又是文圭汝这个老混蛋搞的鬼,我早料到他会这样做了。不过我还是不明白,照相在哪里凑合都行,可洗相得用房子啊,他们哪来的房子?”
“我烦就烦在这里。他们说把骨灰室腾出来当洗相室。我听了就害怕。可他们却说现在大家都在破除迷信,世界上根本就没有鬼神。”
“什么破除迷信!放他妈的狗屁。别说是一个妇道人家,就是把一个七尺大汉关在那里面,也会吓出一身鸡皮疙瘩。不行,我找他们去。”说着,起身要走。
“别忙,他们还有话呢。他们说如果我真的害怕,就再派一个人给我壮胆。”
“谁?”
“文圭汝的二儿子。”
“操他姥姥的,真是欺人太甚。”鲍福一气之下把玻璃杯摔得粉碎。
“你急什么呀,咱们不是在商量嘛!”
鲍福再也坐不住了:“你等着瞧,明儿早上我要让文圭汝那老儿像二华一样恭恭敬敬地站在咱的窗户底下,等着给我赔礼道歉。咱们还干那事儿,这回咱要干得再响一点儿,把房屋都晃动起来,非让那老流氓谗得裤裆里流鼻涕不可。”说完,他一挺脖子“蹭蹭”几步走出了大门。
鲍福径直来到文圭汝家里。
文先实老汉正在给羊加草,一看鲍福进来了,慌忙把箩筐提到一边儿,上前招呼道:“哎呀,爷们,你咋有空来了,咱们进屋说话。”
鲍福坐下,一脸的平静,仿佛什么事儿都没有发生过一样。
“爷们,你咋有空来了?我猜着你准得有事儿。”
“大爷爷,瞧您说的,我没事儿就不能找您说说话吗?”
“哈哈哈是这个理儿。爷们,说句心里话,我要是有一阵子见不到你还真想得慌哩。”
“这不正说明咱爷儿俩有缘分吗?”
“这话我爱听。要不,我弄两个菜,咱爷俩抿两口?”
“大爷爷,今儿我都喝了一天了,哪儿还有盛酒的地儿?改日到我家里去喝。”
“看来,你还是有事儿。”
“您还真猜着了。”鲍福忽然认真起来“是这样大爷爷,今儿我串了个朋友,虽然我跟这位朋友没有拜把子,但我们之间已经没有什么遮拦了。今儿朋友给我透了个信儿:他的老爹今年八十四岁,身体还硬朗着呢。可是最近老人家被火化这事儿闹得疯疯癫癫。老人家不知道哪辈子从谁那儿听到一种说法:人要是担心子孙不孝,怕死后葬礼办得不够风光,可以趁活着的时候把老亲少眷全都招来,就跟发大丧一样红红火火地热闹一场,该行礼的行礼,该摆供的摆供,该烧纸的烧纸。这样,他死后灵魂就得到安宁了。就算以后再火化,他也不必为这担忧了,因为他已经‘死’过一回了。这叫啥来着?哦,对了,他们说这叫‘发活丧’。这事儿我还是头一次听说,因此礼数上的事儿,一窍不通。大爷爷,您见多识广,您说,到那天我去了以后,该咋办?还哭不哭?”
“有这事儿?”老汉好像对礼数上的事儿不太关心,而对礼数之外的事儿很感兴趣:“我说爷们,这位老爷子跟前的人多么?他的儿孙们都干些啥事儿?”
“多倒不算太多,干啥事儿的都有。我朋友的大哥就是大队支书。”
文老汉顿时精神抖擞起来:“这么说,当干部的也敢搞这一套了?”
鲍福满不在乎地说:“比不得前几年了,除了咱村还像从前一样认真,其他村庄谁管谁啊!你只要不反对社会主义和**,你就是把老天爷请到家里来玩儿,也没人反对啊!你没听说吗,现在有的地方又兴唱老戏(传统戏)啦?”
文老汉更加感兴趣起来:“爷们。不瞒你说,我早就想过这回事儿,只是圭汝这个混帐羔子尽拿大道理来吓唬我。”
“圭汝大爷可能有他的想法,他一贯坚持原则嘛。”
“坚持个屁。你瞧瞧他那熊样,整天价没白没夜地在外面穷折腾,到头来落了个啥下场?儿子儿子没出息,日子日子没盼头。人家忙活也落个人缘,可他哪,谁提起来谁骂。我这辈子也没作恶呀,咋就生出这么个没心没肺的东西?爷们,这话我只能对你一个人说我每天夜里一躺在床上就伤心落泪,指不定哪一天我两腿一伸,只怕老少爷们连个抬一把的都没有。”文老汉说着说着,不觉滴下泪来。
“大爷爷,你看你,又来了,我不是早就跟您说了吗,只要我没有从这个村子里滚蛋,等到您百年的时候,您的事儿我帮忙张罗。我就不信,我叫谁谁敢不来!”
“爷们,有你这句话我就知足了。”老汉感激涕零道。
“谁让咱爷儿俩是忘年之交了!”
“不过我还有一句话,不知道该说不该说。”
“大爷爷,您又客气起来了!咱爷俩谁跟谁啊!只要我能办到的,我决不会让您失望。”
“说出来你可别笑话。刚才你一提那件事儿,我心里就直转悠。既然临村有人这样做了,我为啥不能?可是就怕圭汝这个混账东西不肯。你的办法很多,你能不能帮我想想办法?”
鲍福沉思了一会儿,显得很为难起来:“大爷爷,办法倒有,但不知您使得出使不出?”
“快说出来。”老汉迫不及待地说。
“你给圭汝大爷来个下马威。”
“怎么个来法?你教教我。”
“你先把家里所有老掉牙的或者闲着不用的瓶瓶罐罐准备好。等圭汝大爷回来,你就直截了当地跟他讲,他肯定不同意。于是你就装出寻死觅活的样子,一股脑儿的把这些旧东西噼里啪啦地砸个稀巴烂你别心疼,过后我给你钱买新的然后你把事情推到我的头上,只要他答应找我,后面的事儿你就甭管了。”
“这个办法好,我能做到。”老汉高兴得两眼迷成了一条线。
“要记住,闹得一定要凶,否则就前功尽弃了。还有,时间要快,最好赶在我朋友办这件事儿之前,这样才显得您遇事高明。”
“你放心吧。今儿晚我就办。”
“好!一言为定。明天一早我在家里等着他。不过咱还得把话说在前头,这事儿您还不能高兴得太早了,咱还得悠着点儿,成与不成,咱得做好两种准备,因为咱村跟别村不一样。不过您放心,今年咱办不成,咱就等到明年;明年不行,咱就再等到后年,反正您老的身体硬朗着呢,就是活到一百岁的都不成问题。”
“爷们,我全听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