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娜小说网 > 断案大明:我老板是朱元璋 > 第355章
第355章
推荐阅读:宇宙职业选手、斗罗大陆V重生唐三、万相之王、星门、剑道第一仙、雪中悍刀行、一剑独尊、牧龙师、临渊行、万古第一神
海娜小说网 www.hainazuche.com,最快更新断案大明:我老板是朱元璋最新章节!
朱棣的靖难之役,是领着几十万大军大摇大摆的进入南京城,却见有人胆敢拦住去路,一时间,所有的人都以为燕王朱棣要大开杀戒了,可谁知道朱棣却是笑眯眯的说:“拦路为何?!”
朱棣靖难成功直奔皇宫,一小官将其拦住,最终成四朝重臣
史小晋
原创
2022-4-25 11:48·来自山东·优质历史领域创作者
公元1402年,朱元璋的第四个儿子朱棣率军抵达南京城城下;
而此时城内的守军已经无力抵抗,谷王朱惠是个名副其实的墙头草,靖难刚开始的时候,率领3000人来南京为朱允炆护驾;
而当看到朱允炆大势已去,直接倒向朱棣,打开城门,迎接北军。
朱允炆见大势已去,无力回天,直接放火烧掉皇宫。
然后冒充僧人逃出皇宫,在这以后再也没有了朱允炆的消息;
还有一种说法:就是朱允炆已经葬身火海。
但无论如何,经历了4年的靖难之役,
最终还是以朱棣的胜利而告终。
朱棣进入南京城以后,直接带人直奔皇宫。
那时候的朱棣心里估计会想:应该不会有人再敢出来阻拦她了吧?
但是就是朱棣马上要进入皇宫的时候,
还真有一个不怕死地站了出来,直接拦住朱棣的去路。
朱棣当时非常生气,但是并没有直接发脾气。
很淡定地问对方:你是何人?
不过声音中已经有了杀意。
询问一番得知,这个敢拦住朱棣去路的人叫杨容。
是建文帝(朱允炆)二年的榜眼,只有31岁。
杨容并没有直接回答为什么要拦住朱棣的去路,
而是反问朱棣:此次入京,是先拜谒朱元璋寝陵,还是先登基称帝?
杨容的话刚说完,朱棣才恍然大悟:
按照礼制:藩王登基之前,要先拜谒先帝的陵寝。
就是想要向天下人说明:朱棣是继承朱元璋得来的地位,而不是从自己的侄子中抢走的皇位
朱棣为了不背负骂名,只能是对外说:我朱棣才是朱元璋的接班人。
所以,朱棣更应该在继位之前,先去拜谒朱元璋的陵寝。
正是因为这个提醒,让朱棣对杨容非常的赏识,直接让他进入文渊阁参知政务。
成为明朝第四位内阁首辅,杨容的出现,也让明朝进入了非常着名的“三杨时期”。
这个杨容究竟是什么人呢?
杨容原名并不是叫杨容,而是杨子荣、杨道应,是福建人。
他在明代是非常着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和军事家,他所开创的“三杨时期”极大地完善了明朝的内阁制度。
杨容从小就非常的聪明,过目不忘,参加福建的乡试,得了第一名;
礼部的会试,得了第三名;
建文帝的殿试,得了第二名;
然后进入翰林院当编修,
不了解翰林院的可能不理解编修究竟是个什么职务?
说得直白一点就是:翰林院是培养人才的地方,翰林院编修就是让你从实习生开始,能不能转正?能不能升职加薪都是能力说了算。毕竟会考试的不一定能力强,还得先培养看看。
不过翰林院也是论资排辈的地方,自然是需要熬资历的。
不过他倒“挺幸运的”,靖难之役开始以后,之前论资排辈的顺序被打乱。
杨容这个人,其实后人对他的评价有好有坏,有的人认为他是墙头草,看到朱棣靖难成功就直接临阵倒戈;
其实我倒觉得这个人一点都不迂腐,而且会识人:
他认为朱棣要比建文帝更加适合做皇帝。
所以很多腐朽的老臣坚决地抵制朱棣的时候,他会审时度势,朱棣继位难道不更加有利于稳定吗?
1402年,朱棣率领军队进入南京城,并且直奔皇宫的时候,
杨容直接拦住朱棣,问他:
殿下先谒陵乎,先即位乎?
这句话的意思是:殿下,你要是先去拜谒先帝的陵寝,还是先登基称帝呢?
其实杨容的这句话就是在提醒朱棣:你想要合法登基称帝,有些事情是需要先做的,而不是直接以胜利者的姿态登基称帝,坐实了自己篡权夺位。
朱棣也是一个聪明人,自然明白杨容的意思,先拜谒黄陵,再登基。
明朝历来有一个规矩:非进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内阁。
杨容原本在建文帝时期就在翰林院,也有进入内阁的基础。
聪明人自然喜欢聪明人,朱棣直接让杨容进入文渊阁,杨容也因此成为文渊阁最年轻的一位,而他的开挂的人生才刚刚开始。
但凡是受到皇帝重用的人,都会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会察言观色,机智灵敏。
杨容就是这样的人,而且杨容还非常善于谋划边防军务、整顿军备,而这恰恰是朱棣所需要的,杨容也因此被称为“唐代明相姚崇一般的人物”。
所以,朱棣五次御驾亲征都会带着杨容,可见朱棣对杨容的信任跟认可。
1410年,朱棣称帝以后第一次御驾亲征,对于朱棣来说自然意义特殊,容不得有丝毫的闪失
不是有这样一句话: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没有粮草,不管是再英勇的将士都无用。
但是因为补给线太长,粮草不能及时地供应,朱棣这边面临着要断粮的困境。
这时候杨容想出了两招,确实厉害:
第一:就近粮仓调粮;
第二:民间借调,并且加倍地偿还。
确实效果不错,缓解了明军缺粮草的局面。
1414年,朱棣第二次御驾亲征,不过这次朱棣带着自己的皇太孙朱瞻基(朱棣长子朱高炽的长子,后来的明宣宗)一起,杨容还是一起跟随出军。
这次杨容的任务就是给朱瞻基当老师,除了经史子集以外,对于未来的皇帝战略筹谋、军事补给等等也是很重要的。
一个是皇太孙,未来的皇帝;
一个是朱棣非常重用信任的重臣;
可见在当时来说,朱棣的考虑是非常长远的。
朱棣第三次御驾亲征,以及第四次御驾亲征都是无功而返;
1年以后朱棣再次御驾亲征,杨容谏言:对蒙古人可否采取分化瓦解的策略,为的就是防止蒙古人齐心协力一起对抗明军。
朱棣采纳了杨容的建议,即刻下旨。
但是在这次御驾亲征班师回朝的途中,朱棣去世。
杨容非常清楚如果处理不好的话,朱高炽很难平安登基称帝,毕竟朱高煦(朱高炽的二弟)一直对皇位虎视眈眈。
所以杨容与金幼孜秘商,暂且秘不发丧,先由杨容带着少监海寿秘密回京,向朱高炽报丧,并且筹谋登基的事情。
在朱高炽顺利登基的事情上杨容可以说是大功臣,同样可见他确实有明确的是非观,知道朱高炽、朱瞻基才是最适合当皇帝的。
我们都知道明代建立初期建都南京,毕竟明代兴起于江南,不管是政治、经济还是文化都集中在南方,但是朱棣在位的时候决定迁都北京。
其实明朝建立以后,元朝的政权是依然存在的,只不过是北迁了而已,所以称为“北元”。
对于明朝来说,北元虽然偏安于蒙古,但是对明朝的威胁是很大的;
朱元璋在的时候,就多次派兵北征,但毕竟补给线太长,始终没有消除这个隐患。
朱棣登基以后,为了彻底地解决蒙古各部的威胁,决定迁都北京。
但是迁都不是儿戏,阻力是非常大,一是明代兴起于江南,二是朝中大臣南方人居多,让这些人背井离乡去北京他们肯定是不愿意的。
但是杨容非常有政治眼光,很理解朱棣迁都北京的意图,所以联合户部尚书以及礼部尚书等人一起支持朱棣迁都的决定。
正是因为杨容的极力支持,才让朱棣得以顺利迁都北京;
毫无疑问,这一次迁都,杨容毫无条件地支持朱棣,让两人之间的距离再一次拉近,成为朱棣名副其实的心腹大臣。
04
了解明朝历史的人,都知道朱棣成年的儿子就三个,而最有可能继承皇位的就是朱高炽跟朱高煦;朱高炽是嫡子,朱棣亲封的皇太子,按理说毫无疑问是未来的皇帝。
但是朱高炽因为身体不太好,体型也比较胖,不善于骑射,相对来说,朱棣更加喜欢二儿子朱高煦,能征善武。
也正因为朱棣对朱高煦的偏爱,才让他有了觊觎皇位的想法。
在朱棣第五次御驾亲征回来的路上突然去世,杨容为朱高炽能顺利登基称帝立了大功。
杨容本身就是太子右庶子,朱高炽登基以后直接晋升为太子少傅、谨身殿学士、工部尚书等职位,“食三禄”,可以说是拥立朱高炽登基的股肱之臣。
就这样杨容从朱棣的股肱之臣成功成为朱高炽的股肱之臣,这一点是很难做到的,毕竟“一朝天子一朝臣”是定律,而杨容就成了这个例外。
不过朱高炽在位仅仅10个月去世,朱瞻基,朱高炽的长子继位。
朱高炽之所以被称为“明仁宗”,就是因为他确实仁慈。
即便是知道朱高煦觊觎皇位的心思,但并没有对他怎么样。
而朱高煦仍然不知感恩,而是想要效法自己的父皇,夺取亲侄子的皇位。
朱高炽去世得太过仓促,将朱高煦这个隐患留给了自己的儿子。
果然,朱瞻基登基不久,朱高煦起兵造反;
杨容力荐朱瞻基御驾亲征,平定内乱。
不过朱高煦从靖难之役的时候就凸显出了军事才能,朱瞻基对自己的这个叔叔还是了解的,担心即便是自己御驾亲征都不一定能平叛。
杨容说:彼谓陛下新立,必不自行。今出不意,以天威临之,事无不济。
确实,杨容是非常具有战略眼光的,朱瞻基御驾亲征,朱高煦不战而降。
至此,杨容辅佐了朱棣、朱高炽、朱瞻基三位帝王,经历了堪比“文景之治”的“仁宣之治”。
说到最后
不过朱瞻基也是英年早逝,在位仅十年去世。
所以太子朱祁镇还是很年幼的,朝中事务继续由“三杨”负责,他们做的还是很不错的,继续了之前的繁荣。
但是随着朱祁镇长大成人,杨容也已经力不从心,毕竟已经年迈;
再加上朱祁镇重新太监王振,让宦官的权益日盛。
杨容竭尽自己最后的能力布局:极力推荐朱祁镇启用曹鼐、陈循等新人,为大明王朝尽了自己最后的一份力。
杨容回乡祭祖的路上去世,朱祁镇特地下旨停朝一日,追赠杨荣为太师和左柱国。
杨容的一生,辅佐四朝天子,得以重用;在中国古代五千年历史中能得此成就的确实屈指可数,而杨容就是其一。
不过杨容去世10年以后,因为朱祁镇过分的重新宦官,而遭遇“土木堡之变”,明朝也是从这个时候开始由盛转衰。
和如常一起最先向朱棣道贺迎接的张丹青,眯起眼睛看着他,心里却知道,这家伙怕是不会死,而且接下来还会辉煌腾达……
因为拦路的,正是三杨之一!
“三杨”者,杨士奇、杨荣、杨溥也。这三人两个是朱高炽的亲信,一个是朱高炽拥立功臣。
杨士奇原本就是朱高炽的老师;杨荣有谋划防边之才,正常跟着朱棣,朱棣驾崩时,正是杨荣和金幼孜等人秘不发丧,偷偷回来报信,让朱高炽提前准备,才顺利即位的;杨溥原来也是朱高炽的属官(太子洗马),因为朱高炽朱高煦兄弟内斗牵连,结果被打入诏狱,杨溥在牢里坚持每天看书,使朱棣深为奇之。
明朝文官集团成型始于“三杨”,历史上“三杨”历经四朝,死后哀荣备至。
但同时明朝开始正式走向了全面的战略收缩,形成了闭关自守的格局。朱棣一生“五出漠北,三犁虏庭”,还倾尽国力“七下西洋宣国威”。于此同时明朝的确出现了疲弊之况,深受后世文人儒生诟病。
明仁宗朱高炽上位后,积极改革,重用“三杨”,改组内阁权力分配,不但提高了他们的品级,还让他们兼任各部尚书,这样一来,使得文官们正式参与大明决策,形成了实质性的文官政府。
文官集团彻底改变了此前秘书幕僚角色,第一次掌握了实权,并彻底影响了明朝的政治体制和权力格局。
在“三杨”的积极参与下,明朝废止一切朱棣耗费钱粮的重大工程,停止了北伐和下南洋。开始了“休养生息”。在“三杨”主政期间,百姓得到了休息,农业和工商业生产开始逐步恢复与发展。这段时期被称为“仁宣之治”。
而到了正统年间,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正统5年,杨荣在回乡的路上去世;正统9年,杨士奇去世;正统11年,杨溥去世。
而朱祁镇同学没有了一帮老头子教诲,也不再愿意受内阁的左右。他更信任自己的老师王振这个太监。
同时他爷更愿意学自己祖爷爷朱棣,干一番大事。于是在朱棣死后的20余年,大明的精锐尚在的情况下,正统14年开始了北伐。结果土木堡之变,差点酿成了另一个“靖康之变”。大明50万精锐尽失。明朝一直等到朱厚照的出现,才有勇气开始尚武。但很快朱厚照就被描绘成了一个顽皮的孩子。
朱棣的靖难之役,是领着几十万大军大摇大摆的进入南京城,却见有人胆敢拦住去路,一时间,所有的人都以为燕王朱棣要大开杀戒了,可谁知道朱棣却是笑眯眯的说:“拦路为何?!”
朱棣靖难成功直奔皇宫,一小官将其拦住,最终成四朝重臣
史小晋
原创
2022-4-25 11:48·来自山东·优质历史领域创作者
公元1402年,朱元璋的第四个儿子朱棣率军抵达南京城城下;
而此时城内的守军已经无力抵抗,谷王朱惠是个名副其实的墙头草,靖难刚开始的时候,率领3000人来南京为朱允炆护驾;
而当看到朱允炆大势已去,直接倒向朱棣,打开城门,迎接北军。
朱允炆见大势已去,无力回天,直接放火烧掉皇宫。
然后冒充僧人逃出皇宫,在这以后再也没有了朱允炆的消息;
还有一种说法:就是朱允炆已经葬身火海。
但无论如何,经历了4年的靖难之役,
最终还是以朱棣的胜利而告终。
朱棣进入南京城以后,直接带人直奔皇宫。
那时候的朱棣心里估计会想:应该不会有人再敢出来阻拦她了吧?
但是就是朱棣马上要进入皇宫的时候,
还真有一个不怕死地站了出来,直接拦住朱棣的去路。
朱棣当时非常生气,但是并没有直接发脾气。
很淡定地问对方:你是何人?
不过声音中已经有了杀意。
询问一番得知,这个敢拦住朱棣去路的人叫杨容。
是建文帝(朱允炆)二年的榜眼,只有31岁。
杨容并没有直接回答为什么要拦住朱棣的去路,
而是反问朱棣:此次入京,是先拜谒朱元璋寝陵,还是先登基称帝?
杨容的话刚说完,朱棣才恍然大悟:
按照礼制:藩王登基之前,要先拜谒先帝的陵寝。
就是想要向天下人说明:朱棣是继承朱元璋得来的地位,而不是从自己的侄子中抢走的皇位
朱棣为了不背负骂名,只能是对外说:我朱棣才是朱元璋的接班人。
所以,朱棣更应该在继位之前,先去拜谒朱元璋的陵寝。
正是因为这个提醒,让朱棣对杨容非常的赏识,直接让他进入文渊阁参知政务。
成为明朝第四位内阁首辅,杨容的出现,也让明朝进入了非常着名的“三杨时期”。
这个杨容究竟是什么人呢?
杨容原名并不是叫杨容,而是杨子荣、杨道应,是福建人。
他在明代是非常着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和军事家,他所开创的“三杨时期”极大地完善了明朝的内阁制度。
杨容从小就非常的聪明,过目不忘,参加福建的乡试,得了第一名;
礼部的会试,得了第三名;
建文帝的殿试,得了第二名;
然后进入翰林院当编修,
不了解翰林院的可能不理解编修究竟是个什么职务?
说得直白一点就是:翰林院是培养人才的地方,翰林院编修就是让你从实习生开始,能不能转正?能不能升职加薪都是能力说了算。毕竟会考试的不一定能力强,还得先培养看看。
不过翰林院也是论资排辈的地方,自然是需要熬资历的。
不过他倒“挺幸运的”,靖难之役开始以后,之前论资排辈的顺序被打乱。
杨容这个人,其实后人对他的评价有好有坏,有的人认为他是墙头草,看到朱棣靖难成功就直接临阵倒戈;
其实我倒觉得这个人一点都不迂腐,而且会识人:
他认为朱棣要比建文帝更加适合做皇帝。
所以很多腐朽的老臣坚决地抵制朱棣的时候,他会审时度势,朱棣继位难道不更加有利于稳定吗?
1402年,朱棣率领军队进入南京城,并且直奔皇宫的时候,
杨容直接拦住朱棣,问他:
殿下先谒陵乎,先即位乎?
这句话的意思是:殿下,你要是先去拜谒先帝的陵寝,还是先登基称帝呢?
其实杨容的这句话就是在提醒朱棣:你想要合法登基称帝,有些事情是需要先做的,而不是直接以胜利者的姿态登基称帝,坐实了自己篡权夺位。
朱棣也是一个聪明人,自然明白杨容的意思,先拜谒黄陵,再登基。
明朝历来有一个规矩:非进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内阁。
杨容原本在建文帝时期就在翰林院,也有进入内阁的基础。
聪明人自然喜欢聪明人,朱棣直接让杨容进入文渊阁,杨容也因此成为文渊阁最年轻的一位,而他的开挂的人生才刚刚开始。
但凡是受到皇帝重用的人,都会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会察言观色,机智灵敏。
杨容就是这样的人,而且杨容还非常善于谋划边防军务、整顿军备,而这恰恰是朱棣所需要的,杨容也因此被称为“唐代明相姚崇一般的人物”。
所以,朱棣五次御驾亲征都会带着杨容,可见朱棣对杨容的信任跟认可。
1410年,朱棣称帝以后第一次御驾亲征,对于朱棣来说自然意义特殊,容不得有丝毫的闪失
不是有这样一句话: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没有粮草,不管是再英勇的将士都无用。
但是因为补给线太长,粮草不能及时地供应,朱棣这边面临着要断粮的困境。
这时候杨容想出了两招,确实厉害:
第一:就近粮仓调粮;
第二:民间借调,并且加倍地偿还。
确实效果不错,缓解了明军缺粮草的局面。
1414年,朱棣第二次御驾亲征,不过这次朱棣带着自己的皇太孙朱瞻基(朱棣长子朱高炽的长子,后来的明宣宗)一起,杨容还是一起跟随出军。
这次杨容的任务就是给朱瞻基当老师,除了经史子集以外,对于未来的皇帝战略筹谋、军事补给等等也是很重要的。
一个是皇太孙,未来的皇帝;
一个是朱棣非常重用信任的重臣;
可见在当时来说,朱棣的考虑是非常长远的。
朱棣第三次御驾亲征,以及第四次御驾亲征都是无功而返;
1年以后朱棣再次御驾亲征,杨容谏言:对蒙古人可否采取分化瓦解的策略,为的就是防止蒙古人齐心协力一起对抗明军。
朱棣采纳了杨容的建议,即刻下旨。
但是在这次御驾亲征班师回朝的途中,朱棣去世。
杨容非常清楚如果处理不好的话,朱高炽很难平安登基称帝,毕竟朱高煦(朱高炽的二弟)一直对皇位虎视眈眈。
所以杨容与金幼孜秘商,暂且秘不发丧,先由杨容带着少监海寿秘密回京,向朱高炽报丧,并且筹谋登基的事情。
在朱高炽顺利登基的事情上杨容可以说是大功臣,同样可见他确实有明确的是非观,知道朱高炽、朱瞻基才是最适合当皇帝的。
我们都知道明代建立初期建都南京,毕竟明代兴起于江南,不管是政治、经济还是文化都集中在南方,但是朱棣在位的时候决定迁都北京。
其实明朝建立以后,元朝的政权是依然存在的,只不过是北迁了而已,所以称为“北元”。
对于明朝来说,北元虽然偏安于蒙古,但是对明朝的威胁是很大的;
朱元璋在的时候,就多次派兵北征,但毕竟补给线太长,始终没有消除这个隐患。
朱棣登基以后,为了彻底地解决蒙古各部的威胁,决定迁都北京。
但是迁都不是儿戏,阻力是非常大,一是明代兴起于江南,二是朝中大臣南方人居多,让这些人背井离乡去北京他们肯定是不愿意的。
但是杨容非常有政治眼光,很理解朱棣迁都北京的意图,所以联合户部尚书以及礼部尚书等人一起支持朱棣迁都的决定。
正是因为杨容的极力支持,才让朱棣得以顺利迁都北京;
毫无疑问,这一次迁都,杨容毫无条件地支持朱棣,让两人之间的距离再一次拉近,成为朱棣名副其实的心腹大臣。
04
了解明朝历史的人,都知道朱棣成年的儿子就三个,而最有可能继承皇位的就是朱高炽跟朱高煦;朱高炽是嫡子,朱棣亲封的皇太子,按理说毫无疑问是未来的皇帝。
但是朱高炽因为身体不太好,体型也比较胖,不善于骑射,相对来说,朱棣更加喜欢二儿子朱高煦,能征善武。
也正因为朱棣对朱高煦的偏爱,才让他有了觊觎皇位的想法。
在朱棣第五次御驾亲征回来的路上突然去世,杨容为朱高炽能顺利登基称帝立了大功。
杨容本身就是太子右庶子,朱高炽登基以后直接晋升为太子少傅、谨身殿学士、工部尚书等职位,“食三禄”,可以说是拥立朱高炽登基的股肱之臣。
就这样杨容从朱棣的股肱之臣成功成为朱高炽的股肱之臣,这一点是很难做到的,毕竟“一朝天子一朝臣”是定律,而杨容就成了这个例外。
不过朱高炽在位仅仅10个月去世,朱瞻基,朱高炽的长子继位。
朱高炽之所以被称为“明仁宗”,就是因为他确实仁慈。
即便是知道朱高煦觊觎皇位的心思,但并没有对他怎么样。
而朱高煦仍然不知感恩,而是想要效法自己的父皇,夺取亲侄子的皇位。
朱高炽去世得太过仓促,将朱高煦这个隐患留给了自己的儿子。
果然,朱瞻基登基不久,朱高煦起兵造反;
杨容力荐朱瞻基御驾亲征,平定内乱。
不过朱高煦从靖难之役的时候就凸显出了军事才能,朱瞻基对自己的这个叔叔还是了解的,担心即便是自己御驾亲征都不一定能平叛。
杨容说:彼谓陛下新立,必不自行。今出不意,以天威临之,事无不济。
确实,杨容是非常具有战略眼光的,朱瞻基御驾亲征,朱高煦不战而降。
至此,杨容辅佐了朱棣、朱高炽、朱瞻基三位帝王,经历了堪比“文景之治”的“仁宣之治”。
说到最后
不过朱瞻基也是英年早逝,在位仅十年去世。
所以太子朱祁镇还是很年幼的,朝中事务继续由“三杨”负责,他们做的还是很不错的,继续了之前的繁荣。
但是随着朱祁镇长大成人,杨容也已经力不从心,毕竟已经年迈;
再加上朱祁镇重新太监王振,让宦官的权益日盛。
杨容竭尽自己最后的能力布局:极力推荐朱祁镇启用曹鼐、陈循等新人,为大明王朝尽了自己最后的一份力。
杨容回乡祭祖的路上去世,朱祁镇特地下旨停朝一日,追赠杨荣为太师和左柱国。
杨容的一生,辅佐四朝天子,得以重用;在中国古代五千年历史中能得此成就的确实屈指可数,而杨容就是其一。
不过杨容去世10年以后,因为朱祁镇过分的重新宦官,而遭遇“土木堡之变”,明朝也是从这个时候开始由盛转衰。
和如常一起最先向朱棣道贺迎接的张丹青,眯起眼睛看着他,心里却知道,这家伙怕是不会死,而且接下来还会辉煌腾达……
因为拦路的,正是三杨之一!
“三杨”者,杨士奇、杨荣、杨溥也。这三人两个是朱高炽的亲信,一个是朱高炽拥立功臣。
杨士奇原本就是朱高炽的老师;杨荣有谋划防边之才,正常跟着朱棣,朱棣驾崩时,正是杨荣和金幼孜等人秘不发丧,偷偷回来报信,让朱高炽提前准备,才顺利即位的;杨溥原来也是朱高炽的属官(太子洗马),因为朱高炽朱高煦兄弟内斗牵连,结果被打入诏狱,杨溥在牢里坚持每天看书,使朱棣深为奇之。
明朝文官集团成型始于“三杨”,历史上“三杨”历经四朝,死后哀荣备至。
但同时明朝开始正式走向了全面的战略收缩,形成了闭关自守的格局。朱棣一生“五出漠北,三犁虏庭”,还倾尽国力“七下西洋宣国威”。于此同时明朝的确出现了疲弊之况,深受后世文人儒生诟病。
明仁宗朱高炽上位后,积极改革,重用“三杨”,改组内阁权力分配,不但提高了他们的品级,还让他们兼任各部尚书,这样一来,使得文官们正式参与大明决策,形成了实质性的文官政府。
文官集团彻底改变了此前秘书幕僚角色,第一次掌握了实权,并彻底影响了明朝的政治体制和权力格局。
在“三杨”的积极参与下,明朝废止一切朱棣耗费钱粮的重大工程,停止了北伐和下南洋。开始了“休养生息”。在“三杨”主政期间,百姓得到了休息,农业和工商业生产开始逐步恢复与发展。这段时期被称为“仁宣之治”。
而到了正统年间,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正统5年,杨荣在回乡的路上去世;正统9年,杨士奇去世;正统11年,杨溥去世。
而朱祁镇同学没有了一帮老头子教诲,也不再愿意受内阁的左右。他更信任自己的老师王振这个太监。
同时他爷更愿意学自己祖爷爷朱棣,干一番大事。于是在朱棣死后的20余年,大明的精锐尚在的情况下,正统14年开始了北伐。结果土木堡之变,差点酿成了另一个“靖康之变”。大明50万精锐尽失。明朝一直等到朱厚照的出现,才有勇气开始尚武。但很快朱厚照就被描绘成了一个顽皮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