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3章:热闹的百工坊
推荐阅读:宇宙职业选手、斗罗大陆V重生唐三、万相之王、星门、剑道第一仙、雪中悍刀行、一剑独尊、牧龙师、临渊行、万古第一神
海娜小说网 www.hainazuche.com,最快更新大唐第一巨商最新章节!
第二天上午,秦威一早就来到了众乐坊,从柜上支了一些钱,然后骑马去了西市瓷器行找牙郎田七,准备去牲口市和车行为百工坊买车马。
秦钺之前让秦威委托一家木工坊加工了三百支马球杆毛坯,先期的一百支已经加工好了,今天就是木工坊交货的日子。
秦威走后,秦钺带人去木工坊拉马球杆时,顺便在东市上买了一些搭建工棚用的木料和修缮屋顶用的苇帘和鱼鳞瓦,另外还买了几张桌子、十几把椅子和一口生铁大锅,然后让高旺和林宽赶着马车拉回了众乐坊。
秦钺他们回到众乐坊不久,秦威也和牙郎田七赶着新买的马车回来了。
因为用来拉货的车,秦钺这次给百工坊买的马车不是篷车,而是一辆平板货车。
吃过中饭,秦钺和秦威带着崔八郎、武定、彭彪、焦三娘、田七、高旺、林宽拉着马球杆和物料再次来到了曲池里。
来到曲池里中的那处大院门前,秦钺让大家把马拴在门外的大树上,然后让高旺和林宽把马车赶进了院子。
进到院子里,秦钺并没有看到黄蕴章和韩三郎,估计已经返回农庄去了。
鲁师傅和陈忠正带着另外两名工匠和几名来自农庄的泥瓦匠整理院落,有的在清除花圃里枯死的花木和院子里的杂草,有的架起木梯爬到了屋顶上修理屋顶,院子里还和了一大堆黄泥,是用来修缮那两间坍塌的厢房屋顶用的。
见秦钺来了,鲁师傅和陈忠迎上来,鲁师傅指着角落里的一堆柴草满脸堆笑地对秦钺道:“少东家,我和陈师傅正带着大家清理院子,清理出来的杂草都堆放了起来,留作将来生火用。您看看哪里还有不满意的地方,我们再带人清理。”
秦钺背着一只手在院子里转了一圈,看到花圃里枯死的花木和院子里的杂草都已经清理得差不多了,屋顶上的瓦楞草也都拔掉了,移位的瓦片也都用黄泥打底重新铺好了。
那两间坍塌的厢房内部也已清理干净,就连正房前面铺着青砖的地面也已打扫了出来,整个院子给人一种焕然一新的感觉。
看完院子,秦钺又带着大家到所有的房子里里看了看,发现房子里面也已打扫干净了。
从房间里出来,秦钺点点头道:“很好,大家干的很好,本东家很满意。”
秦钺说完,又对鲁师傅和陈忠道:“鲁师傅,陈师傅,你们先带着大家把桌子和椅子搬进正房最东面的两间厅堂摆好,那里以后就是咱们百工坊的议事厅了。”
院子里只有八间正房和六间厢房,剩下的都是闲置的空地。
现在最西面的两间正房临时做了工人宿舍,最东面的两间正房做了议事厅,剩下中间的四间,秦钺打算临时做马球杆加工车间。
当然,这只是临时安排,秦钺计划等到过了年天气暖和了,就在正房西面的空地上再建造几排房子,将整个大院分割成几个小院落,作为木器、金银器、玉器、皮具等各个工种的独立作坊,加工区、办公区和生活区也要分开,彼此互不影响。
布置好议事厅后,秦钺便让泥瓦匠们开始修缮那两间坍塌的厢房。
因为那两间厢房只是屋顶坍塌了,房屋的整体结构包括房梁和檩条都没有损坏,而且很多完整的瓦片挑出来还可以重新利用,修缮起来并不会太麻烦,只要将屋顶上铺上厚厚的苇帘,再在苇帘上铺上一层黄泥,然后再铺上鱼鳞瓦就可以了。
趁着其他两名工匠配合泥瓦匠们修房子的工夫,秦钺把鲁师傅和陈忠叫进了议事厅。
焦三娘去了一趟厨房,从火炉上提了一壶开水,拿了茶具来为秦钺他们沏茶。
有人说唐代人不喝茶,想买茶得去药铺里买。
这纯属胡说八道,中国人从上古年间就开始饮茶,到唐代茶叶种植业和加工业已经相当发达,而且茶叶还是丝绸之路上仅次于瓷器和丝绸的第三种大宗货物。
唐代茶圣陆羽的《茶经》里也有“野者上,园者次”的描述,意思是说野生的茶叶最好,种植的茶叶次之。陆羽明明是根据前人的饮茶习俗,考察了南方几十个州府,访问了数不清的茶农和村老,历经二十多年才写成的《茶经》,可有些所谓的砖家就是喜欢睁着眼睛说瞎话,愣说唐代人不喝茶。
估计这和唐代以前没有“茶”这个字有很大关系,唐代以前的“茶”都写作“荼”,陆羽的《茶经》成书后,也许是因为雕版印刷的工匠粗心大意,不小心把雕版上刻好的“荼”字弄掉了一横,结果就变成了“茶”,从那以后就有了“茶”字。
还有人说,就算唐代人喝茶,也会在茶叶里加上葱、姜、枣、橘皮等杂七杂八的东西。
这已经不是胡说八道了,简直就是放屁!
陆羽在《茶经》里确实说过有些唐代人喝茶喜欢在茶叶里加上葱、姜、枣、橘皮、茱萸、薄荷等杂七杂八的东西一起煮了喝。但人家陆羽说的是“或用葱、姜、枣、橘皮……”煮之百沸,一个“或”字就已经说明一切,意思是说有人喜欢这样喝茶,并不是所有人都喜欢这样喝茶。有些砖家文言文都没学好,就出来写论文骗人了,真不知这些人的语文老师看了他们的论文后,会不会气得顶开棺材盖从棺材里跳出来!
不过,唐人喝茶确实大多是煮茶喝,沏茶喝完全是秦钺的个人喜好。
秦钺在桌子上铺开一张用粗麻纸和炭笔画的图纸,对鲁师傅和陈忠道:“鲁师傅,陈师傅,你们都坐下,我和你们说一下咱们百工坊未来的营建计划。”
为了建造百工作坊,秦钺前几天就画好了一张平面图。
鲁师傅和陈忠坐下,秦钺指着图纸道:“这是咱们百工坊的未来营建图,不过因为季节的关系,我想等到来年春天再建造房子。咱们现在急需要做的是把圣上要的一百支球杖加工出来。我打算把剩下的四间正房作为加工木料的作坊,另外再把东面的三间厢房改造一下,最南面的两间改造成蒸煮房,用来蒸煮木料,北面的一间改造成烘烤房,用来烘干木料。你们看,这里是灶台的位置,这里是烟囱的位置,这里是烘烤房夹层火墙的位置……”
秦钺对着图纸为鲁师傅和陈忠做着详细讲解。
鲁师傅有些不解:“少东家,木料为什么还要蒸煮?”
秦钺解释道:“这是加工木料的一道工序,因为木料经过蒸煮后,既可以达到除虫的效果,又可以使木料的内部质地变得更加紧密结实。”
鲁师傅明显有些惊奇:“少东家,不瞒您说,小人虽然做了大半辈子木匠,但还是第一次听说加工木料还要蒸煮的。”
陈忠也问道:“少东家,木料放在外面就可以晒干,为什么还要烘烤?”
秦钺道:“这是因为把木料放在太阳底下暴晒,既耽误时间又容易发生翘曲变形和开裂,而把木料放在烘烤房里烘干,因为温度高,加之木料四周受热均匀,既可以节省时间,也可以避免木料发生翘曲变形,这也是加工木料的一道必不可少的工序。”
秦钺前世的家里是开红木家具厂的,当然对木料的加工工序了如指掌。
等鲁师傅和陈忠搞明白了蒸煮房和烘烤房到底是怎么回事,三人便开始研究怎样垒砌灶台、烟囱和火墙。
鲁师傅和陈忠都是老工匠,接受能力都很强,加上又有秦钺画的图纸作为参照,很快就明白了秦钺的意思,心里对蒸煮房和烘烤房的样子也有了一个大概印象。
秦钺又道:“陈师傅,虽然你是铁匠出身,但我听说你还做过石匠和泥瓦匠,对土木营建诸事比较熟悉。我把这张营建图留给你,你今天下午就把建造蒸煮房和烘烤房所需要的砖石计算出来。等黄叔叔和韩三郎下午回来后,你们明天一早就赶上百工坊的两辆马车去众乐坊,去柜上找红姑娘支取材料费,然后去东市上采买砖石。”
秦钺给百工坊买了一辆马车,韩三郎从农庄赶来一辆马车,这样百工坊就等于临时有了两辆马车。
陈忠道:“好的少东家,我马上就开始计算。”
秦钺又问道:“陈师傅,你觉得两天的工夫能不能把蒸煮房和烘烤房全部建造完毕?”
陈忠道:“房子是现成的,砖石也是现成的,无非是垒砌一个灶台,一个烟囱和几道夹层火墙,咱们现在有七八名泥瓦匠,如果蕴章兄和韩三郎再从农庄带来几名徒工,如果顺利的话,我想一整天的时间就应该差不多了。”
秦钺点点头道:“好,越快越好,不过也要注意质量,别太马虎了。”
陈忠道:“少东家,您就放心吧,我一定会把好关的。”
秦钺正和鲁师傅、陈忠说话,院子里忽然热闹了起来。
秦威从外面进来道:“三哥,黄叔叔和韩三郎带着徒工们来了。”
秦钺站起身道:“那咱们抓紧去外面看看。”
几人来到外面,果然看到黄蕴章和韩三郎带着八名少年人回来了,每名少年都带了一卷行李。
这些少年一进入院子,就纷纷从马车上跳下来,好奇地在院子里到处张望起来。
见秦钺从房间里走出,黄蕴章连忙对少年们道:“孩子们,这就是咱们的少东家,大家快来给少东家见礼。”
少年们都很听话,都对秦钺施礼道:“少东家好!”
秦钺注意道,这八名少年最大的不过十五六岁,最小的只有十三四岁,一个个看上去都很活泼。
虽然秦钺现在的年龄也只有十五岁,但他的心理年龄却是前世的二十四岁,加上又穿着华丽的衣裳,举手投足间都透着几分和年龄不相符的成熟。
秦钺觉得还是唐朝好,十四五岁的少年人不但可以出门做工,还能像成年人一样结婚生子成家立业,甚至还可以去当兵打仗或者入仕为官。这要是放在后世的二十一世纪,他这样的老板非得被劳动稽查部门当做雇佣童工的黑心老板处理了不可。
第二天上午,秦威一早就来到了众乐坊,从柜上支了一些钱,然后骑马去了西市瓷器行找牙郎田七,准备去牲口市和车行为百工坊买车马。
秦钺之前让秦威委托一家木工坊加工了三百支马球杆毛坯,先期的一百支已经加工好了,今天就是木工坊交货的日子。
秦威走后,秦钺带人去木工坊拉马球杆时,顺便在东市上买了一些搭建工棚用的木料和修缮屋顶用的苇帘和鱼鳞瓦,另外还买了几张桌子、十几把椅子和一口生铁大锅,然后让高旺和林宽赶着马车拉回了众乐坊。
秦钺他们回到众乐坊不久,秦威也和牙郎田七赶着新买的马车回来了。
因为用来拉货的车,秦钺这次给百工坊买的马车不是篷车,而是一辆平板货车。
吃过中饭,秦钺和秦威带着崔八郎、武定、彭彪、焦三娘、田七、高旺、林宽拉着马球杆和物料再次来到了曲池里。
来到曲池里中的那处大院门前,秦钺让大家把马拴在门外的大树上,然后让高旺和林宽把马车赶进了院子。
进到院子里,秦钺并没有看到黄蕴章和韩三郎,估计已经返回农庄去了。
鲁师傅和陈忠正带着另外两名工匠和几名来自农庄的泥瓦匠整理院落,有的在清除花圃里枯死的花木和院子里的杂草,有的架起木梯爬到了屋顶上修理屋顶,院子里还和了一大堆黄泥,是用来修缮那两间坍塌的厢房屋顶用的。
见秦钺来了,鲁师傅和陈忠迎上来,鲁师傅指着角落里的一堆柴草满脸堆笑地对秦钺道:“少东家,我和陈师傅正带着大家清理院子,清理出来的杂草都堆放了起来,留作将来生火用。您看看哪里还有不满意的地方,我们再带人清理。”
秦钺背着一只手在院子里转了一圈,看到花圃里枯死的花木和院子里的杂草都已经清理得差不多了,屋顶上的瓦楞草也都拔掉了,移位的瓦片也都用黄泥打底重新铺好了。
那两间坍塌的厢房内部也已清理干净,就连正房前面铺着青砖的地面也已打扫了出来,整个院子给人一种焕然一新的感觉。
看完院子,秦钺又带着大家到所有的房子里里看了看,发现房子里面也已打扫干净了。
从房间里出来,秦钺点点头道:“很好,大家干的很好,本东家很满意。”
秦钺说完,又对鲁师傅和陈忠道:“鲁师傅,陈师傅,你们先带着大家把桌子和椅子搬进正房最东面的两间厅堂摆好,那里以后就是咱们百工坊的议事厅了。”
院子里只有八间正房和六间厢房,剩下的都是闲置的空地。
现在最西面的两间正房临时做了工人宿舍,最东面的两间正房做了议事厅,剩下中间的四间,秦钺打算临时做马球杆加工车间。
当然,这只是临时安排,秦钺计划等到过了年天气暖和了,就在正房西面的空地上再建造几排房子,将整个大院分割成几个小院落,作为木器、金银器、玉器、皮具等各个工种的独立作坊,加工区、办公区和生活区也要分开,彼此互不影响。
布置好议事厅后,秦钺便让泥瓦匠们开始修缮那两间坍塌的厢房。
因为那两间厢房只是屋顶坍塌了,房屋的整体结构包括房梁和檩条都没有损坏,而且很多完整的瓦片挑出来还可以重新利用,修缮起来并不会太麻烦,只要将屋顶上铺上厚厚的苇帘,再在苇帘上铺上一层黄泥,然后再铺上鱼鳞瓦就可以了。
趁着其他两名工匠配合泥瓦匠们修房子的工夫,秦钺把鲁师傅和陈忠叫进了议事厅。
焦三娘去了一趟厨房,从火炉上提了一壶开水,拿了茶具来为秦钺他们沏茶。
有人说唐代人不喝茶,想买茶得去药铺里买。
这纯属胡说八道,中国人从上古年间就开始饮茶,到唐代茶叶种植业和加工业已经相当发达,而且茶叶还是丝绸之路上仅次于瓷器和丝绸的第三种大宗货物。
唐代茶圣陆羽的《茶经》里也有“野者上,园者次”的描述,意思是说野生的茶叶最好,种植的茶叶次之。陆羽明明是根据前人的饮茶习俗,考察了南方几十个州府,访问了数不清的茶农和村老,历经二十多年才写成的《茶经》,可有些所谓的砖家就是喜欢睁着眼睛说瞎话,愣说唐代人不喝茶。
估计这和唐代以前没有“茶”这个字有很大关系,唐代以前的“茶”都写作“荼”,陆羽的《茶经》成书后,也许是因为雕版印刷的工匠粗心大意,不小心把雕版上刻好的“荼”字弄掉了一横,结果就变成了“茶”,从那以后就有了“茶”字。
还有人说,就算唐代人喝茶,也会在茶叶里加上葱、姜、枣、橘皮等杂七杂八的东西。
这已经不是胡说八道了,简直就是放屁!
陆羽在《茶经》里确实说过有些唐代人喝茶喜欢在茶叶里加上葱、姜、枣、橘皮、茱萸、薄荷等杂七杂八的东西一起煮了喝。但人家陆羽说的是“或用葱、姜、枣、橘皮……”煮之百沸,一个“或”字就已经说明一切,意思是说有人喜欢这样喝茶,并不是所有人都喜欢这样喝茶。有些砖家文言文都没学好,就出来写论文骗人了,真不知这些人的语文老师看了他们的论文后,会不会气得顶开棺材盖从棺材里跳出来!
不过,唐人喝茶确实大多是煮茶喝,沏茶喝完全是秦钺的个人喜好。
秦钺在桌子上铺开一张用粗麻纸和炭笔画的图纸,对鲁师傅和陈忠道:“鲁师傅,陈师傅,你们都坐下,我和你们说一下咱们百工坊未来的营建计划。”
为了建造百工作坊,秦钺前几天就画好了一张平面图。
鲁师傅和陈忠坐下,秦钺指着图纸道:“这是咱们百工坊的未来营建图,不过因为季节的关系,我想等到来年春天再建造房子。咱们现在急需要做的是把圣上要的一百支球杖加工出来。我打算把剩下的四间正房作为加工木料的作坊,另外再把东面的三间厢房改造一下,最南面的两间改造成蒸煮房,用来蒸煮木料,北面的一间改造成烘烤房,用来烘干木料。你们看,这里是灶台的位置,这里是烟囱的位置,这里是烘烤房夹层火墙的位置……”
秦钺对着图纸为鲁师傅和陈忠做着详细讲解。
鲁师傅有些不解:“少东家,木料为什么还要蒸煮?”
秦钺解释道:“这是加工木料的一道工序,因为木料经过蒸煮后,既可以达到除虫的效果,又可以使木料的内部质地变得更加紧密结实。”
鲁师傅明显有些惊奇:“少东家,不瞒您说,小人虽然做了大半辈子木匠,但还是第一次听说加工木料还要蒸煮的。”
陈忠也问道:“少东家,木料放在外面就可以晒干,为什么还要烘烤?”
秦钺道:“这是因为把木料放在太阳底下暴晒,既耽误时间又容易发生翘曲变形和开裂,而把木料放在烘烤房里烘干,因为温度高,加之木料四周受热均匀,既可以节省时间,也可以避免木料发生翘曲变形,这也是加工木料的一道必不可少的工序。”
秦钺前世的家里是开红木家具厂的,当然对木料的加工工序了如指掌。
等鲁师傅和陈忠搞明白了蒸煮房和烘烤房到底是怎么回事,三人便开始研究怎样垒砌灶台、烟囱和火墙。
鲁师傅和陈忠都是老工匠,接受能力都很强,加上又有秦钺画的图纸作为参照,很快就明白了秦钺的意思,心里对蒸煮房和烘烤房的样子也有了一个大概印象。
秦钺又道:“陈师傅,虽然你是铁匠出身,但我听说你还做过石匠和泥瓦匠,对土木营建诸事比较熟悉。我把这张营建图留给你,你今天下午就把建造蒸煮房和烘烤房所需要的砖石计算出来。等黄叔叔和韩三郎下午回来后,你们明天一早就赶上百工坊的两辆马车去众乐坊,去柜上找红姑娘支取材料费,然后去东市上采买砖石。”
秦钺给百工坊买了一辆马车,韩三郎从农庄赶来一辆马车,这样百工坊就等于临时有了两辆马车。
陈忠道:“好的少东家,我马上就开始计算。”
秦钺又问道:“陈师傅,你觉得两天的工夫能不能把蒸煮房和烘烤房全部建造完毕?”
陈忠道:“房子是现成的,砖石也是现成的,无非是垒砌一个灶台,一个烟囱和几道夹层火墙,咱们现在有七八名泥瓦匠,如果蕴章兄和韩三郎再从农庄带来几名徒工,如果顺利的话,我想一整天的时间就应该差不多了。”
秦钺点点头道:“好,越快越好,不过也要注意质量,别太马虎了。”
陈忠道:“少东家,您就放心吧,我一定会把好关的。”
秦钺正和鲁师傅、陈忠说话,院子里忽然热闹了起来。
秦威从外面进来道:“三哥,黄叔叔和韩三郎带着徒工们来了。”
秦钺站起身道:“那咱们抓紧去外面看看。”
几人来到外面,果然看到黄蕴章和韩三郎带着八名少年人回来了,每名少年都带了一卷行李。
这些少年一进入院子,就纷纷从马车上跳下来,好奇地在院子里到处张望起来。
见秦钺从房间里走出,黄蕴章连忙对少年们道:“孩子们,这就是咱们的少东家,大家快来给少东家见礼。”
少年们都很听话,都对秦钺施礼道:“少东家好!”
秦钺注意道,这八名少年最大的不过十五六岁,最小的只有十三四岁,一个个看上去都很活泼。
虽然秦钺现在的年龄也只有十五岁,但他的心理年龄却是前世的二十四岁,加上又穿着华丽的衣裳,举手投足间都透着几分和年龄不相符的成熟。
秦钺觉得还是唐朝好,十四五岁的少年人不但可以出门做工,还能像成年人一样结婚生子成家立业,甚至还可以去当兵打仗或者入仕为官。这要是放在后世的二十一世纪,他这样的老板非得被劳动稽查部门当做雇佣童工的黑心老板处理了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