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 有所不如
推荐阅读: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夜的命名术、最强战神、全职艺术家、龙王殿、重生之都市仙尊、财运天降、花娇、好想住你隔壁
海娜小说网 www.hainazuche.com,最快更新全能大画家最新章节!
第108章 有所不如
从民国以来,
东夏的大画派就在不断的受到世界艺术潮流的影响,对油画完全一窍不通的很少。
恰恰相反,
艺术精神是开放的,
固步自封只能被时代所抛弃。
很多成名的大画家,比如获得了法国卢浮宫银奖、作品被卢浮宫所馆藏的著名艺术家黄建南、吴冠中等等。这些屡屡拍卖交易额破亿的老先生,全都属于国画、油画左右开工,都能画,且都能画的好的类型。
曹老本人不常画油画。
但不代表他不懂油画。
曹老的早年弟子,包括英年早逝的大师兄、林涛教授自己,以及三师妹周茗都属于油画方面很有建树的艺术家。
倒是最后收的两位徒弟,似乎心中憋着一股劲,想要接班老师在国画界的地位,对油画倾注的心血较少。
林涛教授看到这幅画的第一瞬间,就惊讶于顾为经所展现出来的独特的油画肌理和线条造型。
水平很不错。
完全不逊色于他的画室中一些更高年级的学生。
放到被誉为亚洲美术家摇篮的央美校园中,也许还算不上惊世骇俗,但绝对已经可以说是未来优秀艺术家的好苗子。
更加让他惊艳的是,这段时间顾为经的进步之迅速。
顾为经的线条能力,林涛从不久前,在那幅有关大金塔的钢笔写生画上,窥出个八九不离十。
原本就不错,
如今相比月许时间以前,又是一番不可同日而语的新气象。
“有努力,也有天赋。”
林涛教授点点头。
练习工笔画本身就是对一名画家的线条造型功力全方面的提高,对素描和油画造型有触类旁通的功效。
可是,触类旁通也因人而异,
不是谁都能“通”的如此之快的。
这进步幅度,让林教授都有一点羡慕了。
只是这幅画的整体感觉,怎么……这么怪呢。
“呵,我当是什么,原来是工笔油画,蛮有野心的呀。”
林涛从眼镜盒中取出老画镜戴上,揣摩了这幅画片刻,就感受到了这幅画整体所散发出的割裂感。
“想法是好的,可惜……”
顾为经在这幅画上倾注的想法和意图,在林教授这种经验丰富的老艺术家面前,几乎是一望便知。
林涛教授对融合画法不陌生。
杂糅东西方艺术潮流的绘画之路,可是一条步步险峻的登天之路。
此路确实登天。
过去二百年凡是走这条路走通了的,都是随便一幅画都能在拍卖场掀起腥风血雨的世界级艺术家。
大名鼎鼎的印象派和东方绘画的渊源就不必说了。
开宗立派,是任何一个美术家毕生的梦想。
东夏能成功将中国画心得融入油画技法里的画家,无论是赵无极,还是吴冠中,绘画风格几乎都自成一体,
已经有了开宗立派的雏形。
更可贵的是。
它能无视艺术审美的差别。
老外欣赏不来中国画,亚洲市场也对非洲未来主义风格比较冷淡。
但是融合画法,无论东西南北,中法德日。
几乎在任何艺术市场上,全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就像一枚硬币的两面性。
这种画法潜力无限的同时,也步步险峻。
这条路真的非常难走。
不同艺术风格的相互弥合,是最考验绘画功力的领域。
融合画追求的是1+1大于2的效果。
工笔油画的画法,不是说你用工笔画画一串葡萄,再用油画画一组苹果的静态写生,放在一起就可以叫做融合画的。
这只能算是东拼西凑的东方人看不懂,西方人看不明白的奇葩而已。
“太晚了,又太早了。”
林涛望着这幅《阳光下的好运孤儿院》,惋惜的摇头。
以顾为经现在的年纪,和很多受过良好的专业美术教育的人一样,绘画风格都已经定型了。
工笔画的斡、点、接、染。油画的薄擦、罩染、印压、点彩等等技巧都已经形成了肌肉记忆一样的习惯。
这决不能算是一件坏事。
只是融合画追求的是打破界限,跳出传统。
画家对于固有学过的技法教科书式的肌肉记忆,在两种画法相互融合的时候,容易让人陷入往日思维局限中,造成阻碍。
顾为经画画时的违和感,不少就来源于此。
这是思维和旧有习惯相互冲突的结果。
理论上,学习融合画反而要做到类似张三丰教张无忌打太极拳,忘掉旧有的绘画规则,在大师的指点下,做到无招胜有招的地步。
比如央美的副校长朱乃正老爷子,就只取油画的精意,抛弃了油画的画法,喜欢用中国式的毛笔画油画。
理论上,这样的画法,似一张白纸一样的小孩子更加容易掌握。
说太早,
则是因为无论是国画还是油画,顾为经又都离达到融会贯通,举重若轻的地步还远。
真正能以画入道的大师们,
自然也能超脱于旧有习惯的阻碍。
然而这就更难了。
这种融合画的风格,林涛都没有尝试过。
不是他画不了。
只是以林涛的地位,自然不能以一般标准要求自己。
东夏画坛艺术家中将传统东方元素融入西方油画做的最好的艺术家大概有三人。
以林涛教授对自己的判断。
论对东方美学意象的把握他不如赵无极,论水墨结构和西方色彩的结合他不如吴冠中,论线条的工整和对油画用笔的改造,他也不如有几十年书法功底的大画家朱乃正。
自己毕竟是曹老在世最年长的弟子。
做不到最好,画不出自己的特点,
就有东施效颦的嫌疑。
地位更高,压力也就更大。
“毕竟是小朋友,不知道天高地厚。”
林涛有些好笑。
这幅画在他看来,实在是太过有野心了。
就像是小孩子尝试去挥舞两对沉重的大铁锤,踉踉跄跄的样子,未免让人想要莞尔一笑。
中国画和油画的两种不同的艺术风格把整个画面撞的七凌八落。 但是画面的布局和用笔本身,算的上是错落有致,让人惊喜。
至少,林涛认为,这一个月顾为经的整个画功相比进步还是很大的。
这个消息应该和老师分享一下。
他想了想,并没有单独私发给曹老,而是将这张照片转发到了师门群中。
“一个想要参加画展的年轻人画的,你们评价呢?”
林涛打字道。
“风格很割裂,不过瑕不掩瑜。笔触处理的可以,人物线条画的很精准,小细节也不错。如果画的人还是个学生的话,未来可期。”
三师妹周茗率先回复。
“这种画风,又是个年轻人,是香江画廊崔轩祐的儿子崔小明早期的作品么。”周茗追问道。
“是那个二十岁开个展的小画家?我几年前见过他的画,单论用笔水平并不比这幅画好太多,但整体感觉要和谐的多。小崔如今的一幅画能卖个三万美元了吧。”
林涛摇摇头。
融合画的风格过于难走。
目前年轻一代所有的新生代画家中,有些名气的,林涛能想到的唯一尝试走这条路的年轻人就是崔小明。
如果想要准确的概括这位年轻的绘画俊杰,那么大概就是“年长十岁的酒井胜子“版本。
崔小明的很多方面都和酒井胜子很像。
他父亲“大崔”是德裔华人艺术家崔轩祐,母亲则是德国的一位写实风格的油画家。
这就创造了他超过绝大多数普通绘画生的先天条件。
据说,他小时候还不会说话的时候,就拿着毛笔沾着油画颜料在画板上挥毫泼墨。
如母语教育类似。
有灵气的小孩子特意被父母暴露在这种融合文化的环境下,成长阶段处处特意往融合画的方向培养,就更加容易的不拘泥于界限的将两种画法相互融为一体。
说他父母艺术教育思路精明也好,敏锐也罢。
效果是显著的。
如今,崔小明本人的绘画技巧或许在职业画家中不算太过突出,
可就靠着这一手融合画,他的一些精品画作如今的价格也已经达到了三万美元的量级。
这个数额已经非常高了。
画家本身就是一个非常陡峭的金字塔,挣大钱的画家挣的比抢银行还快,但普通画家眼中,一两千美元都算的上是大单。
很多人都对画家的职业收入没有概念。
拿胡润艺术家富豪榜为例,榜单排名前十的东夏艺术家都是以亿为单位的,一年作品能总共拍个五亿人民币以上的有不少,小十亿的几乎年年都有。
前几名的画家个人总身家没个十几亿都不好意思见人。
但榜单的末尾处,也不乏一些“只能”卖个百万出头的画家。
有些艺术市场较为冷淡的年份,你一年全部作品加起来,能卖个八九十万人民币也就能杀进排行榜了。
这可是全球最大的美术市场之一,所有美术绘画从业者都算上的前一百名。
考虑到小崔才二十多岁。
市场普遍认为,只要他再在融合画的道路上走几年,市场价格超过自己的父亲大崔,只是单纯的时间问题而已,
前途不可限量。
“竟然不是他?又是哪个不知道天高地厚的学生想要挑战工笔油画了。”
周茗话语中的意思有些完味:“我是该说他不知道轻重呢,还是勇气可嘉呢,这条路可不好走。”
“谁画的?”
小师妹唐宁言简意赅的问道。
“@唐宁。下个月在香江有伱的春拍专场吧,到时候我们约个时间聚一聚。在这里先祝小宁师妹的专场交易额突破两亿港币。”
见到一项很忙碌的小师妹冒了泡,周茗@了一下师妹。
“好,到时候再约。也预祝师姐今年在克勒兹画廊举办的巴黎个展一帆风顺。”
小师妹唐宁再度把画题切回了顾为经的画上。
“@林涛,是谁画的?”
她似乎对这个问题份外的有兴趣。
“林师兄画室里的优秀学生吧。应该让孩子收收心,踏踏实实的画油画或者中国画,有这个水平参加京城美术展的学生组并不难。这个风格还不是现在的他所能掌握的。”
周茗推测道。
“学生组可不够,曹老对他的期望可是新加坡双年展,大师组获奖。”
群里安静了十几秒钟片刻。
“@林涛,是那个……那个缅甸的小孩?”
周茗问道。
曹老和顾为经的赌约只在很小范围内流传,不过他们这几名弟子自然是知情的。
“对,是顾为经的画。”
“看上去有点意思,但也只是普通中的优秀。比小宁这个年纪差远了,小宁,你说呢?”
自从得到曹老可能想要再收一个徒弟的消息后,周茗就一直有些好奇自己的这位出身江南书画世家的小师妹心中是如何想的。
物以稀为贵。
曹老的亲传弟子,几乎可以说是亚洲绘画圈最响当当的一块金字招牌。
自然是人数越少越值钱。
面对可能随时多出一个小师弟,
林涛、周茗这样的年长些的徒弟虽然心中有些怪异,但也不是不能接受。
遭受最大“损失”的则是小师妹唐宁。
关门弟子和普通弟子的含义永远是不一样的。
就算在西方现代化师生关系中,实验室里大牛导师年纪最小的学生,都会被人高看一眼。
在东方式的更加亲密的师门关系中,关门弟子往往更是最受老师偏爱的那个。
曹老的大徒弟已经不在人世,谁是关门弟子,几乎就可以被外界认定为曹老的接班人。
如果所料不差的话,
也是艺术遗产的继承人。
不管你喜欢与否,客观上投机收藏家炒作艺术作品都更喜欢炒各种概念和故事。
关门弟子的身份能让唐宁小师妹的作品市场价格翻倍有些不切实际,单在基础价格上上浮十到十五个百分点还是很真实的。
听到曹老的决定,唐宁小师妹的心情想必会比较微妙难言。
“好高骛远,没学好走,就想要跑。光是曹老的中国画,就够他学一辈子了。”
果然,
唐宁的语气有些小小的不爽。
“我到是不这么认为。想当个画家,没有开创新风格的勇气,不如去当个油漆工好了。他要是只能亦步亦趋学我曹轩一辈子,反而让人失望。这小子很和我胃口。这一点,你们都不如他。”
这句话无人反驳,
因为说话的是曹轩本人。
(本章完)
第108章 有所不如
从民国以来,
东夏的大画派就在不断的受到世界艺术潮流的影响,对油画完全一窍不通的很少。
恰恰相反,
艺术精神是开放的,
固步自封只能被时代所抛弃。
很多成名的大画家,比如获得了法国卢浮宫银奖、作品被卢浮宫所馆藏的著名艺术家黄建南、吴冠中等等。这些屡屡拍卖交易额破亿的老先生,全都属于国画、油画左右开工,都能画,且都能画的好的类型。
曹老本人不常画油画。
但不代表他不懂油画。
曹老的早年弟子,包括英年早逝的大师兄、林涛教授自己,以及三师妹周茗都属于油画方面很有建树的艺术家。
倒是最后收的两位徒弟,似乎心中憋着一股劲,想要接班老师在国画界的地位,对油画倾注的心血较少。
林涛教授看到这幅画的第一瞬间,就惊讶于顾为经所展现出来的独特的油画肌理和线条造型。
水平很不错。
完全不逊色于他的画室中一些更高年级的学生。
放到被誉为亚洲美术家摇篮的央美校园中,也许还算不上惊世骇俗,但绝对已经可以说是未来优秀艺术家的好苗子。
更加让他惊艳的是,这段时间顾为经的进步之迅速。
顾为经的线条能力,林涛从不久前,在那幅有关大金塔的钢笔写生画上,窥出个八九不离十。
原本就不错,
如今相比月许时间以前,又是一番不可同日而语的新气象。
“有努力,也有天赋。”
林涛教授点点头。
练习工笔画本身就是对一名画家的线条造型功力全方面的提高,对素描和油画造型有触类旁通的功效。
可是,触类旁通也因人而异,
不是谁都能“通”的如此之快的。
这进步幅度,让林教授都有一点羡慕了。
只是这幅画的整体感觉,怎么……这么怪呢。
“呵,我当是什么,原来是工笔油画,蛮有野心的呀。”
林涛从眼镜盒中取出老画镜戴上,揣摩了这幅画片刻,就感受到了这幅画整体所散发出的割裂感。
“想法是好的,可惜……”
顾为经在这幅画上倾注的想法和意图,在林教授这种经验丰富的老艺术家面前,几乎是一望便知。
林涛教授对融合画法不陌生。
杂糅东西方艺术潮流的绘画之路,可是一条步步险峻的登天之路。
此路确实登天。
过去二百年凡是走这条路走通了的,都是随便一幅画都能在拍卖场掀起腥风血雨的世界级艺术家。
大名鼎鼎的印象派和东方绘画的渊源就不必说了。
开宗立派,是任何一个美术家毕生的梦想。
东夏能成功将中国画心得融入油画技法里的画家,无论是赵无极,还是吴冠中,绘画风格几乎都自成一体,
已经有了开宗立派的雏形。
更可贵的是。
它能无视艺术审美的差别。
老外欣赏不来中国画,亚洲市场也对非洲未来主义风格比较冷淡。
但是融合画法,无论东西南北,中法德日。
几乎在任何艺术市场上,全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就像一枚硬币的两面性。
这种画法潜力无限的同时,也步步险峻。
这条路真的非常难走。
不同艺术风格的相互弥合,是最考验绘画功力的领域。
融合画追求的是1+1大于2的效果。
工笔油画的画法,不是说你用工笔画画一串葡萄,再用油画画一组苹果的静态写生,放在一起就可以叫做融合画的。
这只能算是东拼西凑的东方人看不懂,西方人看不明白的奇葩而已。
“太晚了,又太早了。”
林涛望着这幅《阳光下的好运孤儿院》,惋惜的摇头。
以顾为经现在的年纪,和很多受过良好的专业美术教育的人一样,绘画风格都已经定型了。
工笔画的斡、点、接、染。油画的薄擦、罩染、印压、点彩等等技巧都已经形成了肌肉记忆一样的习惯。
这决不能算是一件坏事。
只是融合画追求的是打破界限,跳出传统。
画家对于固有学过的技法教科书式的肌肉记忆,在两种画法相互融合的时候,容易让人陷入往日思维局限中,造成阻碍。
顾为经画画时的违和感,不少就来源于此。
这是思维和旧有习惯相互冲突的结果。
理论上,学习融合画反而要做到类似张三丰教张无忌打太极拳,忘掉旧有的绘画规则,在大师的指点下,做到无招胜有招的地步。
比如央美的副校长朱乃正老爷子,就只取油画的精意,抛弃了油画的画法,喜欢用中国式的毛笔画油画。
理论上,这样的画法,似一张白纸一样的小孩子更加容易掌握。
说太早,
则是因为无论是国画还是油画,顾为经又都离达到融会贯通,举重若轻的地步还远。
真正能以画入道的大师们,
自然也能超脱于旧有习惯的阻碍。
然而这就更难了。
这种融合画的风格,林涛都没有尝试过。
不是他画不了。
只是以林涛的地位,自然不能以一般标准要求自己。
东夏画坛艺术家中将传统东方元素融入西方油画做的最好的艺术家大概有三人。
以林涛教授对自己的判断。
论对东方美学意象的把握他不如赵无极,论水墨结构和西方色彩的结合他不如吴冠中,论线条的工整和对油画用笔的改造,他也不如有几十年书法功底的大画家朱乃正。
自己毕竟是曹老在世最年长的弟子。
做不到最好,画不出自己的特点,
就有东施效颦的嫌疑。
地位更高,压力也就更大。
“毕竟是小朋友,不知道天高地厚。”
林涛有些好笑。
这幅画在他看来,实在是太过有野心了。
就像是小孩子尝试去挥舞两对沉重的大铁锤,踉踉跄跄的样子,未免让人想要莞尔一笑。
中国画和油画的两种不同的艺术风格把整个画面撞的七凌八落。 但是画面的布局和用笔本身,算的上是错落有致,让人惊喜。
至少,林涛认为,这一个月顾为经的整个画功相比进步还是很大的。
这个消息应该和老师分享一下。
他想了想,并没有单独私发给曹老,而是将这张照片转发到了师门群中。
“一个想要参加画展的年轻人画的,你们评价呢?”
林涛打字道。
“风格很割裂,不过瑕不掩瑜。笔触处理的可以,人物线条画的很精准,小细节也不错。如果画的人还是个学生的话,未来可期。”
三师妹周茗率先回复。
“这种画风,又是个年轻人,是香江画廊崔轩祐的儿子崔小明早期的作品么。”周茗追问道。
“是那个二十岁开个展的小画家?我几年前见过他的画,单论用笔水平并不比这幅画好太多,但整体感觉要和谐的多。小崔如今的一幅画能卖个三万美元了吧。”
林涛摇摇头。
融合画的风格过于难走。
目前年轻一代所有的新生代画家中,有些名气的,林涛能想到的唯一尝试走这条路的年轻人就是崔小明。
如果想要准确的概括这位年轻的绘画俊杰,那么大概就是“年长十岁的酒井胜子“版本。
崔小明的很多方面都和酒井胜子很像。
他父亲“大崔”是德裔华人艺术家崔轩祐,母亲则是德国的一位写实风格的油画家。
这就创造了他超过绝大多数普通绘画生的先天条件。
据说,他小时候还不会说话的时候,就拿着毛笔沾着油画颜料在画板上挥毫泼墨。
如母语教育类似。
有灵气的小孩子特意被父母暴露在这种融合文化的环境下,成长阶段处处特意往融合画的方向培养,就更加容易的不拘泥于界限的将两种画法相互融为一体。
说他父母艺术教育思路精明也好,敏锐也罢。
效果是显著的。
如今,崔小明本人的绘画技巧或许在职业画家中不算太过突出,
可就靠着这一手融合画,他的一些精品画作如今的价格也已经达到了三万美元的量级。
这个数额已经非常高了。
画家本身就是一个非常陡峭的金字塔,挣大钱的画家挣的比抢银行还快,但普通画家眼中,一两千美元都算的上是大单。
很多人都对画家的职业收入没有概念。
拿胡润艺术家富豪榜为例,榜单排名前十的东夏艺术家都是以亿为单位的,一年作品能总共拍个五亿人民币以上的有不少,小十亿的几乎年年都有。
前几名的画家个人总身家没个十几亿都不好意思见人。
但榜单的末尾处,也不乏一些“只能”卖个百万出头的画家。
有些艺术市场较为冷淡的年份,你一年全部作品加起来,能卖个八九十万人民币也就能杀进排行榜了。
这可是全球最大的美术市场之一,所有美术绘画从业者都算上的前一百名。
考虑到小崔才二十多岁。
市场普遍认为,只要他再在融合画的道路上走几年,市场价格超过自己的父亲大崔,只是单纯的时间问题而已,
前途不可限量。
“竟然不是他?又是哪个不知道天高地厚的学生想要挑战工笔油画了。”
周茗话语中的意思有些完味:“我是该说他不知道轻重呢,还是勇气可嘉呢,这条路可不好走。”
“谁画的?”
小师妹唐宁言简意赅的问道。
“@唐宁。下个月在香江有伱的春拍专场吧,到时候我们约个时间聚一聚。在这里先祝小宁师妹的专场交易额突破两亿港币。”
见到一项很忙碌的小师妹冒了泡,周茗@了一下师妹。
“好,到时候再约。也预祝师姐今年在克勒兹画廊举办的巴黎个展一帆风顺。”
小师妹唐宁再度把画题切回了顾为经的画上。
“@林涛,是谁画的?”
她似乎对这个问题份外的有兴趣。
“林师兄画室里的优秀学生吧。应该让孩子收收心,踏踏实实的画油画或者中国画,有这个水平参加京城美术展的学生组并不难。这个风格还不是现在的他所能掌握的。”
周茗推测道。
“学生组可不够,曹老对他的期望可是新加坡双年展,大师组获奖。”
群里安静了十几秒钟片刻。
“@林涛,是那个……那个缅甸的小孩?”
周茗问道。
曹老和顾为经的赌约只在很小范围内流传,不过他们这几名弟子自然是知情的。
“对,是顾为经的画。”
“看上去有点意思,但也只是普通中的优秀。比小宁这个年纪差远了,小宁,你说呢?”
自从得到曹老可能想要再收一个徒弟的消息后,周茗就一直有些好奇自己的这位出身江南书画世家的小师妹心中是如何想的。
物以稀为贵。
曹老的亲传弟子,几乎可以说是亚洲绘画圈最响当当的一块金字招牌。
自然是人数越少越值钱。
面对可能随时多出一个小师弟,
林涛、周茗这样的年长些的徒弟虽然心中有些怪异,但也不是不能接受。
遭受最大“损失”的则是小师妹唐宁。
关门弟子和普通弟子的含义永远是不一样的。
就算在西方现代化师生关系中,实验室里大牛导师年纪最小的学生,都会被人高看一眼。
在东方式的更加亲密的师门关系中,关门弟子往往更是最受老师偏爱的那个。
曹老的大徒弟已经不在人世,谁是关门弟子,几乎就可以被外界认定为曹老的接班人。
如果所料不差的话,
也是艺术遗产的继承人。
不管你喜欢与否,客观上投机收藏家炒作艺术作品都更喜欢炒各种概念和故事。
关门弟子的身份能让唐宁小师妹的作品市场价格翻倍有些不切实际,单在基础价格上上浮十到十五个百分点还是很真实的。
听到曹老的决定,唐宁小师妹的心情想必会比较微妙难言。
“好高骛远,没学好走,就想要跑。光是曹老的中国画,就够他学一辈子了。”
果然,
唐宁的语气有些小小的不爽。
“我到是不这么认为。想当个画家,没有开创新风格的勇气,不如去当个油漆工好了。他要是只能亦步亦趋学我曹轩一辈子,反而让人失望。这小子很和我胃口。这一点,你们都不如他。”
这句话无人反驳,
因为说话的是曹轩本人。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