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娜小说网 > 我在异世召唤全史名将 > 第413章 召唤统帅(数据 介绍章)
第413章 召唤统帅(数据 介绍章)
推荐阅读:宇宙职业选手、斗罗大陆V重生唐三、万相之王、星门、剑道第一仙、雪中悍刀行、一剑独尊、牧龙师、临渊行、万古第一神
海娜小说网 www.hainazuche.com,最快更新我在异世召唤全史名将最新章节!
第413章 召唤统帅(数据 介绍章)
虽然说他们这边的朱雀勉勉强强也算是一个神级统帅。
但是朱雀一直以来,都是以武将的身份跟在苏夜身边。
唯一带兵的时候,还是带着那些苏夜为她组建的三千射声营。
现在一时半会儿,把她临时拉出来统帅数万苍州军,以及重装步兵军团大戟士和虎豹骑跟白马义从这两支道兵。
苏夜心里还真有点没底。
一直以来,他苏某人打仗都是己方阵容碾压对面的阵容。
随后丝毫不费吹灰之力的拿下。
现在何时碰到过这种阵容质量有点相近的情况。
这让一直秉持稳健之道,主张奢侈碾压式作战的苏夜有点坐不祝
“叮!正在使用110召唤点召唤,系统将给出五个人物名单,请宿主去掉两个,系统将在剩下的三个人物中随机召唤一個。”
“正在召唤中,宿主请稍等”
“叮!召唤第一人,开平王常遇春,统帅98,武力104,智力89,政治761
可以,开门红昂.
朱元璋手下猛将如云,但若论名将,则首推徐达、常遇春。
徐达擅长谋略,常遇春擅长突击。
徐达治军有方,不扰百姓,而常遇春冲峰陷阵,当百万之众。
两人虽作战方式不同,却因此而相得益彰。
二人经常一起搭档出征,为朱元璋的天下南征北战,立下了汗马功劳。
至正二十七年,常遇春被拜为副将军,与大将军徐达统帅25万大军北伐,追击元顺帝,以北取中原。
徐达、常遇春的北伐意义重大,被后晋“儿皇帝”石敬瑭割让给契丹辽国的“幽云十六州”,在离开中原430年后,终于回到了汉人的手里。
然而就在这大胜之际,一幕悲剧也在悄悄上演,常遇春还师行到柳河川时,突然暴毙,年仅40岁。
他从军十五年,百战百胜,从未败北,始料未及,明朝第一猛将就这样陨落了。
因此,常遇春的死,对朱元璋来说损失重大,当他闻讯后,既震惊又悲痛,后以王礼厚葬常遇春,又因常攻下元大都有功,而被追封为开平王。
“叮!召唤第二人,后唐明宗李嗣源,统帅96,武力98,智力86,政治891
嗯.十三太保之首李嗣源?
李克用养子众多,见诸于史册的有9位,其中李嗣源居首,因此民间称呼他为“大太保”。
晚唐时期,李嗣源追随义父李克用南征北战,在剿灭黄巢叛军、对抗朱温等一系列战事中,立下赫赫战功。
李克用为嘉奖李嗣源,将其麾下五百骑兵命名为横冲都。
从此,两河地区皆称李嗣源为李横冲。
在后唐灭亡后梁的一系列战事中,李嗣源也起到极为关键的作用,其中灭梁最后一战——奇袭大梁之战,指挥者正是李嗣源。
这位也还行,况且他还有一个特别的组合——十三太保!
关系到那位将不过李的五代无可争议的第一人——十三太保李存孝!
“叮!召唤第三人,落雕都督斛律光,统帅97,武力100,智力88,政治81。”
“落雕都督”斛律光,北魏到北齐时期名将、军事家,相国斛律金之子。
善于骑射,武艺出众,从征出塞,先驱破敌,多有斩获。 抵抗北周大将达奚成兴进攻,参加洛阳之战,大破北周齐王宇文宪;参加汾水之战,大破北周柱国辛威和韦孝宽;率军攻打平阳道,攻克姚襄和白亭城戍。
治军严明,身先士卒,不营私利,多次击败北周进犯。
“叮!召唤第四人,大树将军冯异,统帅98,武力96,智力92,政治90。”
大树将军冯异!
东汉初兴,将星云集。
冯异身为“云台二十八将”之一,最为世人熟知的是他谦让的人品。
其实,无论为人处世还是谋略武功,冯异都有不让同侪的过人之处。
冯异出身儒生,曾为郡吏,精通《左氏春秋》《孙子兵法》。
河北平定,拜孟津将军,统率河内、魏郡二郡军兵驻守河上,伺机进攻洛阳。
冯异运用分化策略,瓦解洛阳守军,不失时机地进言劝刘秀即帝位。
此后冯异大破赤眉和延岑等割据势力,安定关中。
作战勇敢,善用谋略,治军严明。
以征西大将军的身份兼三辅、北地、安定、天水诸郡太守。
除在军事方面取得赫赫战功外,冯异在治理郡政上也业绩斐然,史称其在关中时,“怀来百姓,伸理枉结,出入三岁,上林成都”。
“叮!召唤第五人,战国四大名将廉颇,统帅100,武力96,智力89,政治75。”
战国四大名将之廉颇,名震七国的赵之良将!
其作战勇猛,战功赫赫,曾以13万兵力横扫60万燕国大军。
围绕他而产生的成语、故事可以称得上流传千古,深入人心。
可就是这样一位居功至伟、威震诸侯,也未到“鸟尽弓藏”阶段,可以救赵国于危局的名将,晚年光景却十分凄凉。
虽然廉颇一心报国,忠心耿耿,但因为廉颇直来直去的的态度,赵王越来越不喜欢他。
公元前262年,长平之战爆发。一开始,赵国的主帅是廉颇。
当时,长平被秦军三面围攻,形势极其严峻。
廉颇坚守阵地,避而不战,遏制住了秦军的进攻。
本来廉颇的做法是没问题的,但由于他自认问心无愧,忽略了和赵王解释,导致赵王疑心重重。
而且,新上任的赵王是赵惠文王的儿子赵孝成王,对廉颇更加不了解。
在秦军的反间计下,赵孝成王连续几次催促廉颇出兵后,发现廉颇始终不搭理、不解释、不应对,遂动怒,撤掉了廉颇,换上了“纸上谈兵”的赵括。
结果,赵国四十万兵卒被白起活埋,从此一蹶不振。
长平之战后,廉颇曾经消失过一段时间。
一直到公元前251年,燕国攻打赵国时,77岁的廉颇再次披挂上阵,他采取孤军深入直取燕都的战术,长途奔袭二百五十多公里,最终以13万的兵力横扫燕国60万大军,俘虏了燕国丞相栗腹,逼得燕国割地求和。
(本章完)
第413章 召唤统帅(数据 介绍章)
虽然说他们这边的朱雀勉勉强强也算是一个神级统帅。
但是朱雀一直以来,都是以武将的身份跟在苏夜身边。
唯一带兵的时候,还是带着那些苏夜为她组建的三千射声营。
现在一时半会儿,把她临时拉出来统帅数万苍州军,以及重装步兵军团大戟士和虎豹骑跟白马义从这两支道兵。
苏夜心里还真有点没底。
一直以来,他苏某人打仗都是己方阵容碾压对面的阵容。
随后丝毫不费吹灰之力的拿下。
现在何时碰到过这种阵容质量有点相近的情况。
这让一直秉持稳健之道,主张奢侈碾压式作战的苏夜有点坐不祝
“叮!正在使用110召唤点召唤,系统将给出五个人物名单,请宿主去掉两个,系统将在剩下的三个人物中随机召唤一個。”
“正在召唤中,宿主请稍等”
“叮!召唤第一人,开平王常遇春,统帅98,武力104,智力89,政治761
可以,开门红昂.
朱元璋手下猛将如云,但若论名将,则首推徐达、常遇春。
徐达擅长谋略,常遇春擅长突击。
徐达治军有方,不扰百姓,而常遇春冲峰陷阵,当百万之众。
两人虽作战方式不同,却因此而相得益彰。
二人经常一起搭档出征,为朱元璋的天下南征北战,立下了汗马功劳。
至正二十七年,常遇春被拜为副将军,与大将军徐达统帅25万大军北伐,追击元顺帝,以北取中原。
徐达、常遇春的北伐意义重大,被后晋“儿皇帝”石敬瑭割让给契丹辽国的“幽云十六州”,在离开中原430年后,终于回到了汉人的手里。
然而就在这大胜之际,一幕悲剧也在悄悄上演,常遇春还师行到柳河川时,突然暴毙,年仅40岁。
他从军十五年,百战百胜,从未败北,始料未及,明朝第一猛将就这样陨落了。
因此,常遇春的死,对朱元璋来说损失重大,当他闻讯后,既震惊又悲痛,后以王礼厚葬常遇春,又因常攻下元大都有功,而被追封为开平王。
“叮!召唤第二人,后唐明宗李嗣源,统帅96,武力98,智力86,政治891
嗯.十三太保之首李嗣源?
李克用养子众多,见诸于史册的有9位,其中李嗣源居首,因此民间称呼他为“大太保”。
晚唐时期,李嗣源追随义父李克用南征北战,在剿灭黄巢叛军、对抗朱温等一系列战事中,立下赫赫战功。
李克用为嘉奖李嗣源,将其麾下五百骑兵命名为横冲都。
从此,两河地区皆称李嗣源为李横冲。
在后唐灭亡后梁的一系列战事中,李嗣源也起到极为关键的作用,其中灭梁最后一战——奇袭大梁之战,指挥者正是李嗣源。
这位也还行,况且他还有一个特别的组合——十三太保!
关系到那位将不过李的五代无可争议的第一人——十三太保李存孝!
“叮!召唤第三人,落雕都督斛律光,统帅97,武力100,智力88,政治81。”
“落雕都督”斛律光,北魏到北齐时期名将、军事家,相国斛律金之子。
善于骑射,武艺出众,从征出塞,先驱破敌,多有斩获。 抵抗北周大将达奚成兴进攻,参加洛阳之战,大破北周齐王宇文宪;参加汾水之战,大破北周柱国辛威和韦孝宽;率军攻打平阳道,攻克姚襄和白亭城戍。
治军严明,身先士卒,不营私利,多次击败北周进犯。
“叮!召唤第四人,大树将军冯异,统帅98,武力96,智力92,政治90。”
大树将军冯异!
东汉初兴,将星云集。
冯异身为“云台二十八将”之一,最为世人熟知的是他谦让的人品。
其实,无论为人处世还是谋略武功,冯异都有不让同侪的过人之处。
冯异出身儒生,曾为郡吏,精通《左氏春秋》《孙子兵法》。
河北平定,拜孟津将军,统率河内、魏郡二郡军兵驻守河上,伺机进攻洛阳。
冯异运用分化策略,瓦解洛阳守军,不失时机地进言劝刘秀即帝位。
此后冯异大破赤眉和延岑等割据势力,安定关中。
作战勇敢,善用谋略,治军严明。
以征西大将军的身份兼三辅、北地、安定、天水诸郡太守。
除在军事方面取得赫赫战功外,冯异在治理郡政上也业绩斐然,史称其在关中时,“怀来百姓,伸理枉结,出入三岁,上林成都”。
“叮!召唤第五人,战国四大名将廉颇,统帅100,武力96,智力89,政治75。”
战国四大名将之廉颇,名震七国的赵之良将!
其作战勇猛,战功赫赫,曾以13万兵力横扫60万燕国大军。
围绕他而产生的成语、故事可以称得上流传千古,深入人心。
可就是这样一位居功至伟、威震诸侯,也未到“鸟尽弓藏”阶段,可以救赵国于危局的名将,晚年光景却十分凄凉。
虽然廉颇一心报国,忠心耿耿,但因为廉颇直来直去的的态度,赵王越来越不喜欢他。
公元前262年,长平之战爆发。一开始,赵国的主帅是廉颇。
当时,长平被秦军三面围攻,形势极其严峻。
廉颇坚守阵地,避而不战,遏制住了秦军的进攻。
本来廉颇的做法是没问题的,但由于他自认问心无愧,忽略了和赵王解释,导致赵王疑心重重。
而且,新上任的赵王是赵惠文王的儿子赵孝成王,对廉颇更加不了解。
在秦军的反间计下,赵孝成王连续几次催促廉颇出兵后,发现廉颇始终不搭理、不解释、不应对,遂动怒,撤掉了廉颇,换上了“纸上谈兵”的赵括。
结果,赵国四十万兵卒被白起活埋,从此一蹶不振。
长平之战后,廉颇曾经消失过一段时间。
一直到公元前251年,燕国攻打赵国时,77岁的廉颇再次披挂上阵,他采取孤军深入直取燕都的战术,长途奔袭二百五十多公里,最终以13万的兵力横扫燕国60万大军,俘虏了燕国丞相栗腹,逼得燕国割地求和。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