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二章 九州宾服
推荐阅读:宇宙职业选手、斗罗大陆V重生唐三、万相之王、星门、剑道第一仙、雪中悍刀行、一剑独尊、牧龙师、临渊行、万古第一神
海娜小说网 www.hainazuche.com,最快更新夏鼎最新章节!
话说应龙率军赶至一线蛇门谷,忽听见两边山林脚步声窸窸窣窣,不时还传来笑声。他忙提起黄钺,下令众军警戒。
这时,山林之间走出一队六七十个头戴藤环,身披树叶的人,身后还跟着虎豹熊罴等猛兽,为首的正是伯益。
伯益拱手道,“应龙将军辛苦,总师和策羽命我在此处接应。将军可率兵沿山林幽径至一线蛇门谷上与总师会合,此处便交给我们。”
说罢,伯益命人将身后的灌木枯叶遮蔽的木栅栏挪开,显现出一条山路。
应龙抱拳道:“如此,便有劳伯益首领!蛮兵凶悍,又有藤甲藤牌之助,首领且要小心!”
伯益还礼道:“多谢应龙将军相告!伯益定会小心斡旋,你们还是速去与总师策羽会合!”
应龙道:“是!夏师前军听令,沿山林疾行,噤口屏声,不得发出声响,违令者斩!”
夏师前军皆称是随行。
望着应龙和夏师前军消失在山林深处,伯益又命人将木栅栏关闭,重新放上树枝枯叶,并命士兵重新埋伏在路边灌木草丛之中,时刻戒备。
而此刻驩蒙正率领三苗蛮兵气势汹汹地杀向一线蛇门。蛮兵骑着蛮牛,尘土飞扬,黄沙滚滚。
大禹和方溪隐正在一线蛇门上方的半山之上隐蔽,望见蛮兵杀气腾腾,声势浩大。
待到驩蒙赶至一线蛇门之前,遥遥望见山谷之上雾气缭绕,松柏森森。忽然,从两侧山林冲出两队虎豹熊罴等野兽,绕到驩蒙蛮兵身后。
只听山林之间传来几声清脆的口哨声,虎豹奔腾跳跃凶猛异常,熊罴咆哮如雷挥动巨掌。三苗蛮兵纵然久经战阵,座下野牛却战战兢兢,气喘不已,被这野兽阵势所震慑,不住后退,渐渐退向一线蛇门谷中。
驩蒙见一线蛇门谷狭长蜿蜒,仅容数人通过,此时又被野兽追击,只得下令三苗蛮兵撤入一线蛇门谷内。
待到三苗蛮兵悉数撤入谷内,驩蒙又下令找石块堵住谷口。纵然如此,仍有几只虎豹攀援跳跃,气势汹汹。
驩蒙大手一挥道,“放箭!”
只见三苗蛮兵羽箭飞射,如蝗虫一般,几只虎豹中箭倒下,在地上蹬腿呜咽。群兽见状,也是惊慌逃窜,向两旁山林奔去。
驩蒙见状大笑道:“哈哈!这定然是夏师的无耻伎俩!好在我三苗将士久经战阵,箭法百步穿杨,纵然是虎豹,我辈族人也丝毫不惧!他们还有什么招数,哈哈!”
正在这时,应龙率军赶至一线蛇门的另一处谷口,对着谷中的驩蒙和三苗蛮兵叫阵道:“驩蒙,你可敢出来与我决一死战?!”
驩蒙眼见应龙叫阵挑衅,怒道:“应龙小儿,你早已是我手下败将,还敢在此叫嚣!待本总兵杀出谷去,取你项上人头,以报有苗大酋长!兄弟们,跟我冲,杀出谷去!”
三苗蛮兵斗志昂扬,喊声震壁,都挥舞着藤牌长戈向应龙所在谷口冲杀。无奈这一线蛇门谷狭窄蜿蜒,最窄处仅容一人侧身而过,两边谷壁更是不时有碎石滑落,端的是一处险地。如今驩蒙的八千藤甲兵挤在一处,又身负藤甲,行动不便,难免互相拥挤,越是向前越是寸步难行。
驩蒙见状怒喝道,“给我冲!谁敢回退逡巡,贻误军机,一律斩首!”
闻听此言,三苗藤甲兵更是使出浑身劲力向前冲杀。可向前的劲力又被两旁的士兵冲散,如同江心颠簸旋转的一条大船,始终无法向前。
就在这时,忽然从山谷之上扔下一捆又一捆的干茅草,还有松油、柏枝等物落下。
三苗藤甲蛮兵正在诧异,不知发生何事。驩蒙心头一惊,道:“不好!快,快撤!”
只见数百个燃烧的火把,如火鸟一般坠入谷中,正落在藤甲兵之中,顿时火光冲天,烈焰熊熊,映得谷中亮如火场炭窑一般。火光之中,只见藤甲浑身着火,一个接着一个,火势沿着山谷蔓延,直烧得两边石壁都烫得发红。藤甲兵抱头哭嚎,声音撕心裂肺,间杂有松油柏枝燃烧的哔哔剥剥的爆裂声,当真是惨不忍睹。满谷之中火光冲天,道遇藤甲,无有不着。不消半晌,便将三苗的八千藤甲兵烧死大半,蜷缩拥抱,死在一线蛇门谷中。惟有驩蒙带着数十个轻健蛮兵在后方从后突围,被伯益率兵俘虏,才侥幸留下性命。
大禹和众人望见一线蛇门谷中焦尸累累,横陈蜷缩,一派凄惨模样,无不唏嘘感叹。
正是:
风云争斗起刀兵,藤甲蛮兵逞强凶。
不知烟消火灭处,八千子弟灰飞冢。
要知虎豹啸山林,柏影森森鸟无踪。
谁知蛇形蜿蜒谷,成败由来荒骨垄。
且说夏师在一线蛇门谷火烧三苗八千藤甲兵,生擒驩蒙,有苗氏大为震动,一病不起,三苗其他小部落首领也是战战兢兢,不敢妄动。夏师则是一鼓作气,先克江陵,后取石首,兵至澧县,将三苗蛮兵赶至沅江以南,湘江以西。
有苗氏眼看大势已去,又有三苗的几个小首领苦苦哀求他和夏师求和,便同意和夏师和谈,归顺华夏部落联盟。
大禹得到有苗氏的承诺,同意三苗的和谈。双方在南巢会面,有苗氏将酋长青玉权杖双手捧起,献给大禹,立誓归顺华夏部落联盟,并承诺每年向华夏交十抽一税。大禹郑重接过青玉权杖,赐给有苗氏白壁一百,金石十方,蚕丝二百匹。自此,从尧帝时便经常挑起战乱和部落争斗的三苗部落彻底归顺华夏,成为华夏部落联盟的一部分,有苗氏也在归顺不久后溘然离世,他的后辈自此也接受华夏的统治。
战后,方溪隐谢绝大禹赐予的策羽之位,决心归隐深山,终老林泉之间。大禹见他去意已决,不能勉强,便取下随身携带的一块黑玉,上书“华夏之地,方氏溪隐子孙皆可耕用”十四个小字,赠与溪隐先生。方溪隐躬身长拜,随后长笑高歌,转身走向深山密林之中。
歌曰:“凤求凰兮云从龙,遭逢干戈遇英雄。山河峥嵘桑田变,五湖四海息彤弓。”
平定三苗后,大禹率夏师向北回朝,开始休养生息,发展生产。自从禹目睹三苗之战的惨状,便格外注意与民休息,恢复民生。
舜帝四十二年,玄都氏来朝,贡宝玉。
舜帝四十七年冬,天陨霜,不杀草木。舜帝有感,向天祭祀,自陈罪责,带着娥皇、女英,巡狩天下,观天下百姓疾苦。自舜帝都城蒲坂向南,三年之后,来到帝丘西南的鸣条。舜帝在此处停下脚步,开始在鸣条定居。
舜帝晚年整日抚琴劳作,日出而作,日入而息。有一天,他听闻熊耳山有一位老农能吟唱尧帝时的歌谣,便打算拄杖亲自去拜访。
年老的舜帝体力大不如前,娥皇、女英曾要随他前去,他坚持要自己一个人去。
正是秋风萧瑟,枫叶如丹,阳光照在年老的舜帝身上,他拄着一根有些干裂的竹杖,踱着步子,颤颤巍巍地向熊耳山走去。
熊耳山群山环抱,层峦叠嶂,雾气氤氲,飞瀑直下。熊耳山主峰更是笼罩在白云一片之中,颇有云莱仙境之感。
舜帝行走在崎岖的山路之中,偶尔碰到砍柴的樵夫和打猎的部民,他也亲切地微笑问候。可此处的山民并不识得舜帝,只是觉得这个老态龙钟的人很有威严,又很慈祥亲切,也微笑问候。
舜帝行到朝阳洞前,只见一线观天,雾雨蒙蒙,宛如水龙喷雾,青青欲雨。正在此时,忽然一道金光洒落,水雾显出五彩虹霓之色,煞是好看。
远处山坡上一个苍老的声音响起,“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帝力于我何有哉!”
舜帝闻言想要叫住老者,却只觉声音渐行渐远,最终消失在山雾云岚之间,只能听见清泉漱石之声。
舜帝默念老者所吟歌谣,怅然若失,叹息道:“帝力于我何有哉!帝力于我何有哉!”
叹罢,他也转身离开熊耳山,回到鸣条,带着娥皇、女英南行,一直到苍梧之地,隐居在九嶷山。
第二年,舜帝崩于苍梧,葬九嶷山。华夏百姓莫不恸哭缟素,向南边九嶷山方向跪拜九次。帝妃娥皇、女英更是泪洒斑竹,留下斑斑泪痕,后人将状若泪痕的竹子传为“湘妃竹”。
大禹更是带领华夏部民守孝三年,愿将帝君之位让给舜帝之子商均。
大禹回到夏后氏部落,为舜帝守孝三年,同时兴农修民,推行舜帝德政。四方诸侯皆以姒禹仁义忠孝,逐渐归附夏后氏部落。商均的有虞氏部落也出现分歧,有人支持姒禹继承帝君之位,兴盛华夏部落联盟。同时,商均也对部落政事不太热心,更热衷于管弦丝竹之乐,终日聚集部落擅长乐器的族人和擅长歌舞的女子宴会,有虞氏部落也逐渐走向衰落和式微。
舜帝崩三年,部落诸侯集会,共同推举姒禹为华夏部落联盟的共主,任帝君之位。姒禹率领群臣定都阳城,祭祀天地,即位登基,立国号“夏”,成为夏朝第一位后主。
“夏”以夏后氏部落为首,共含十二部落。分别是姒姓夏后氏、有扈氏、有男氏、斟鄩氏、彤城氏、褒氏、费氏、杞氏、缯氏、辛氏、冥氏、斟灌氏十二个氏族部落。“夏后”为十二部落之首,因此姒禹建立夏朝后就以“夏”为国号。
舜帝之时,以冀州之北广大,分置并州。燕、齐辽远,分燕置幽州,分齐为营州。于是为十二州也。
夏后禹即位后,以昆仑之铜铸造九鼎,分封天下为“九州”,分别为豫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梁州、雍州、冀州、兖州。九州幅员辽阔,纵横南北。九州之内,莫不宾服。至此,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真正意义的王朝“夏”登上历史舞台,掀开了夏朝波澜壮阔的历史大幕。
话说应龙率军赶至一线蛇门谷,忽听见两边山林脚步声窸窸窣窣,不时还传来笑声。他忙提起黄钺,下令众军警戒。
这时,山林之间走出一队六七十个头戴藤环,身披树叶的人,身后还跟着虎豹熊罴等猛兽,为首的正是伯益。
伯益拱手道,“应龙将军辛苦,总师和策羽命我在此处接应。将军可率兵沿山林幽径至一线蛇门谷上与总师会合,此处便交给我们。”
说罢,伯益命人将身后的灌木枯叶遮蔽的木栅栏挪开,显现出一条山路。
应龙抱拳道:“如此,便有劳伯益首领!蛮兵凶悍,又有藤甲藤牌之助,首领且要小心!”
伯益还礼道:“多谢应龙将军相告!伯益定会小心斡旋,你们还是速去与总师策羽会合!”
应龙道:“是!夏师前军听令,沿山林疾行,噤口屏声,不得发出声响,违令者斩!”
夏师前军皆称是随行。
望着应龙和夏师前军消失在山林深处,伯益又命人将木栅栏关闭,重新放上树枝枯叶,并命士兵重新埋伏在路边灌木草丛之中,时刻戒备。
而此刻驩蒙正率领三苗蛮兵气势汹汹地杀向一线蛇门。蛮兵骑着蛮牛,尘土飞扬,黄沙滚滚。
大禹和方溪隐正在一线蛇门上方的半山之上隐蔽,望见蛮兵杀气腾腾,声势浩大。
待到驩蒙赶至一线蛇门之前,遥遥望见山谷之上雾气缭绕,松柏森森。忽然,从两侧山林冲出两队虎豹熊罴等野兽,绕到驩蒙蛮兵身后。
只听山林之间传来几声清脆的口哨声,虎豹奔腾跳跃凶猛异常,熊罴咆哮如雷挥动巨掌。三苗蛮兵纵然久经战阵,座下野牛却战战兢兢,气喘不已,被这野兽阵势所震慑,不住后退,渐渐退向一线蛇门谷中。
驩蒙见一线蛇门谷狭长蜿蜒,仅容数人通过,此时又被野兽追击,只得下令三苗蛮兵撤入一线蛇门谷内。
待到三苗蛮兵悉数撤入谷内,驩蒙又下令找石块堵住谷口。纵然如此,仍有几只虎豹攀援跳跃,气势汹汹。
驩蒙大手一挥道,“放箭!”
只见三苗蛮兵羽箭飞射,如蝗虫一般,几只虎豹中箭倒下,在地上蹬腿呜咽。群兽见状,也是惊慌逃窜,向两旁山林奔去。
驩蒙见状大笑道:“哈哈!这定然是夏师的无耻伎俩!好在我三苗将士久经战阵,箭法百步穿杨,纵然是虎豹,我辈族人也丝毫不惧!他们还有什么招数,哈哈!”
正在这时,应龙率军赶至一线蛇门的另一处谷口,对着谷中的驩蒙和三苗蛮兵叫阵道:“驩蒙,你可敢出来与我决一死战?!”
驩蒙眼见应龙叫阵挑衅,怒道:“应龙小儿,你早已是我手下败将,还敢在此叫嚣!待本总兵杀出谷去,取你项上人头,以报有苗大酋长!兄弟们,跟我冲,杀出谷去!”
三苗蛮兵斗志昂扬,喊声震壁,都挥舞着藤牌长戈向应龙所在谷口冲杀。无奈这一线蛇门谷狭窄蜿蜒,最窄处仅容一人侧身而过,两边谷壁更是不时有碎石滑落,端的是一处险地。如今驩蒙的八千藤甲兵挤在一处,又身负藤甲,行动不便,难免互相拥挤,越是向前越是寸步难行。
驩蒙见状怒喝道,“给我冲!谁敢回退逡巡,贻误军机,一律斩首!”
闻听此言,三苗藤甲兵更是使出浑身劲力向前冲杀。可向前的劲力又被两旁的士兵冲散,如同江心颠簸旋转的一条大船,始终无法向前。
就在这时,忽然从山谷之上扔下一捆又一捆的干茅草,还有松油、柏枝等物落下。
三苗藤甲蛮兵正在诧异,不知发生何事。驩蒙心头一惊,道:“不好!快,快撤!”
只见数百个燃烧的火把,如火鸟一般坠入谷中,正落在藤甲兵之中,顿时火光冲天,烈焰熊熊,映得谷中亮如火场炭窑一般。火光之中,只见藤甲浑身着火,一个接着一个,火势沿着山谷蔓延,直烧得两边石壁都烫得发红。藤甲兵抱头哭嚎,声音撕心裂肺,间杂有松油柏枝燃烧的哔哔剥剥的爆裂声,当真是惨不忍睹。满谷之中火光冲天,道遇藤甲,无有不着。不消半晌,便将三苗的八千藤甲兵烧死大半,蜷缩拥抱,死在一线蛇门谷中。惟有驩蒙带着数十个轻健蛮兵在后方从后突围,被伯益率兵俘虏,才侥幸留下性命。
大禹和众人望见一线蛇门谷中焦尸累累,横陈蜷缩,一派凄惨模样,无不唏嘘感叹。
正是:
风云争斗起刀兵,藤甲蛮兵逞强凶。
不知烟消火灭处,八千子弟灰飞冢。
要知虎豹啸山林,柏影森森鸟无踪。
谁知蛇形蜿蜒谷,成败由来荒骨垄。
且说夏师在一线蛇门谷火烧三苗八千藤甲兵,生擒驩蒙,有苗氏大为震动,一病不起,三苗其他小部落首领也是战战兢兢,不敢妄动。夏师则是一鼓作气,先克江陵,后取石首,兵至澧县,将三苗蛮兵赶至沅江以南,湘江以西。
有苗氏眼看大势已去,又有三苗的几个小首领苦苦哀求他和夏师求和,便同意和夏师和谈,归顺华夏部落联盟。
大禹得到有苗氏的承诺,同意三苗的和谈。双方在南巢会面,有苗氏将酋长青玉权杖双手捧起,献给大禹,立誓归顺华夏部落联盟,并承诺每年向华夏交十抽一税。大禹郑重接过青玉权杖,赐给有苗氏白壁一百,金石十方,蚕丝二百匹。自此,从尧帝时便经常挑起战乱和部落争斗的三苗部落彻底归顺华夏,成为华夏部落联盟的一部分,有苗氏也在归顺不久后溘然离世,他的后辈自此也接受华夏的统治。
战后,方溪隐谢绝大禹赐予的策羽之位,决心归隐深山,终老林泉之间。大禹见他去意已决,不能勉强,便取下随身携带的一块黑玉,上书“华夏之地,方氏溪隐子孙皆可耕用”十四个小字,赠与溪隐先生。方溪隐躬身长拜,随后长笑高歌,转身走向深山密林之中。
歌曰:“凤求凰兮云从龙,遭逢干戈遇英雄。山河峥嵘桑田变,五湖四海息彤弓。”
平定三苗后,大禹率夏师向北回朝,开始休养生息,发展生产。自从禹目睹三苗之战的惨状,便格外注意与民休息,恢复民生。
舜帝四十二年,玄都氏来朝,贡宝玉。
舜帝四十七年冬,天陨霜,不杀草木。舜帝有感,向天祭祀,自陈罪责,带着娥皇、女英,巡狩天下,观天下百姓疾苦。自舜帝都城蒲坂向南,三年之后,来到帝丘西南的鸣条。舜帝在此处停下脚步,开始在鸣条定居。
舜帝晚年整日抚琴劳作,日出而作,日入而息。有一天,他听闻熊耳山有一位老农能吟唱尧帝时的歌谣,便打算拄杖亲自去拜访。
年老的舜帝体力大不如前,娥皇、女英曾要随他前去,他坚持要自己一个人去。
正是秋风萧瑟,枫叶如丹,阳光照在年老的舜帝身上,他拄着一根有些干裂的竹杖,踱着步子,颤颤巍巍地向熊耳山走去。
熊耳山群山环抱,层峦叠嶂,雾气氤氲,飞瀑直下。熊耳山主峰更是笼罩在白云一片之中,颇有云莱仙境之感。
舜帝行走在崎岖的山路之中,偶尔碰到砍柴的樵夫和打猎的部民,他也亲切地微笑问候。可此处的山民并不识得舜帝,只是觉得这个老态龙钟的人很有威严,又很慈祥亲切,也微笑问候。
舜帝行到朝阳洞前,只见一线观天,雾雨蒙蒙,宛如水龙喷雾,青青欲雨。正在此时,忽然一道金光洒落,水雾显出五彩虹霓之色,煞是好看。
远处山坡上一个苍老的声音响起,“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凿井而饮,耕田而食,帝力于我何有哉!”
舜帝闻言想要叫住老者,却只觉声音渐行渐远,最终消失在山雾云岚之间,只能听见清泉漱石之声。
舜帝默念老者所吟歌谣,怅然若失,叹息道:“帝力于我何有哉!帝力于我何有哉!”
叹罢,他也转身离开熊耳山,回到鸣条,带着娥皇、女英南行,一直到苍梧之地,隐居在九嶷山。
第二年,舜帝崩于苍梧,葬九嶷山。华夏百姓莫不恸哭缟素,向南边九嶷山方向跪拜九次。帝妃娥皇、女英更是泪洒斑竹,留下斑斑泪痕,后人将状若泪痕的竹子传为“湘妃竹”。
大禹更是带领华夏部民守孝三年,愿将帝君之位让给舜帝之子商均。
大禹回到夏后氏部落,为舜帝守孝三年,同时兴农修民,推行舜帝德政。四方诸侯皆以姒禹仁义忠孝,逐渐归附夏后氏部落。商均的有虞氏部落也出现分歧,有人支持姒禹继承帝君之位,兴盛华夏部落联盟。同时,商均也对部落政事不太热心,更热衷于管弦丝竹之乐,终日聚集部落擅长乐器的族人和擅长歌舞的女子宴会,有虞氏部落也逐渐走向衰落和式微。
舜帝崩三年,部落诸侯集会,共同推举姒禹为华夏部落联盟的共主,任帝君之位。姒禹率领群臣定都阳城,祭祀天地,即位登基,立国号“夏”,成为夏朝第一位后主。
“夏”以夏后氏部落为首,共含十二部落。分别是姒姓夏后氏、有扈氏、有男氏、斟鄩氏、彤城氏、褒氏、费氏、杞氏、缯氏、辛氏、冥氏、斟灌氏十二个氏族部落。“夏后”为十二部落之首,因此姒禹建立夏朝后就以“夏”为国号。
舜帝之时,以冀州之北广大,分置并州。燕、齐辽远,分燕置幽州,分齐为营州。于是为十二州也。
夏后禹即位后,以昆仑之铜铸造九鼎,分封天下为“九州”,分别为豫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梁州、雍州、冀州、兖州。九州幅员辽阔,纵横南北。九州之内,莫不宾服。至此,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真正意义的王朝“夏”登上历史舞台,掀开了夏朝波澜壮阔的历史大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