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娜小说网 > 卑鄙的圣人:曹操(大全集) > 卑鄙的圣人:曹操.第10部,大结局_第十章 曹彰意外崛起,争储再起波澜
卑鄙的圣人:曹操.第10部,大结局_第十章 曹彰意外崛起,争储再起波澜
推荐阅读:宇宙职业选手、斗罗大陆V重生唐三、万相之王、星门、剑道第一仙、雪中悍刀行、一剑独尊、牧龙师、临渊行、万古第一神
海娜小说网 www.hainazuche.com,最快更新卑鄙的圣人:曹操(大全集)最新章节!
如此兄弟
邺城东郊旌旗林立、车马云集,甚至百姓也来凑热闹。太子曹丕恭恭敬敬立于百官之前,神色甚为肃穆,心内五味杂陈。他奉父王之命迎接弟弟曹彰——早在出征前他便预感曹彰会胜利,却没料到胜利来得这么快,功劳这么大,不但戡平乌丸叛军,还吓得轲比能称臣,一战而降两胡,这场胜利不亚于昔年柳城之役。捷报传来非但曹操喜笑颜开,百姓也欢呼雀跃,大家争相传颂鄢陵侯骁勇神武,甚至称他为捍卫华夏国土的英雄。这对身居太子之位的曹丕意味着什么?
远处尘沙喧嚣、铠甲映日,大队兵马在百姓欢呼声中缓缓归来。曹彰早换穿崭新的金甲,头戴兜鍪,坐骑白马,身披红袍,阳光照耀下甚是夺目,闪耀着灿烂光辉。加之他虎背熊腰、人高马大,又有一副黄焦焦的须髯,越发显得威武雄壮,宛如天兵神将,相较之下太子却有些相形见绌。
“大哥!”曹彰见到曹丕立刻下马,称呼依旧那么随便,“还劳你出来接我。”
曹丕堆笑上前,一把攥住他手:“你小子给咱爷们露脸,我这当兄长的帮不上忙,犒劳犒劳你这大将军还不是应该的?”他绝口不提奉命而来,想自己卖这个好。群臣也过来施礼贺功,兄弟携手揽腕共入邺城,沿街之人见太子与鄢陵侯并肩而来,无不欢呼致意。
曹彰问及:“父亲病体如何?”
曹丕道:“挺见好的,在后宫住着,也不去铜雀台了,那帮方士也不召见了。”
“我早就说,那就是一群骗子,少理会些倒是好事。”
“你打了胜仗,父王的病焉能不好?”
曹彰甚是得意:“既然如此,那我替父王平吴灭蜀岂不更妙?”
曹丕见他口气如此之大,竟丝毫没把自己放在眼里,但想来他自幼生性狂妄,也没太往心里去,却道:“这话对我说说也罢了,不可在父亲面前卖弄。他素来不喜人居功自傲,你若沾沾自喜惹他厌烦,这功劳岂不白立了?不见许攸、娄圭之事乎?”
“自家父子还计较这些?”
曹丕讪笑道:“依愚兄之见,你不如盛言诸将之功,让父亲觉你谦逊有礼,反倒更合他心意。”这实是一计,自从接到夏侯尚密信他就开始思索如何遏制兄弟,今日叫曹彰推功诸将,无形中也就削弱了自身的功劳。
“有理有理。”曹彰不住点头,“莫说众将之功,若无大哥支持,只怕这差事也落不到我头上。”曹丕听他这么说,稍觉安心。
哥俩边走边聊,不多时便至王宫,曹彰摘盔解剑,入听政殿见驾——曹操大病初愈,眉梢眼角还有一丝倦意,却神态慈祥,似乎极是喜悦;曹植、曹彪、曹均、曹林等兄弟左右相伴;还有荀纬、王象、杨修、仲长统等也手捧文书侍立在侧。
曹彰未及行礼,曹操竟先起身:“我们骁骑将军得胜而归啦!”
“孩儿叩见父王!”曹彰施礼。
曹操绕出书案:“你起来,为父腰腿不便,别叫我搀。”
曹彰赶紧起身,曹操却向前一步抓住他颔下胡须,笑道:“想不到我这黄须儿竟大有长进!”昔日曹操不喜欢曹彰,因而以他与孙氏联姻,甚至跳过他封曹植为侯,曹彰封侯尚在曹幹之后;如今他立下大功,曹操另眼相看,竟觉这个儿子哪儿都好,简直是稀罕宝贝,连一副黄须也似变了金条。
曹彰道:“孩儿天资愚钝,非建功之材,全赖田长史料敌机先,阎柔等奋勇厮杀,孩儿才能侥幸成功。”曹丕听他依自己之意,心下略慰,不过未提到夏侯尚似有些美中不足。
曹操却道:“你能这么想才是真长进了。不过将乃军之胆,军乃将之威,为父听人言讲,若非你不避弓矢冲锋在前,胜负如何还难断言。诸将有诸将之功,但首功必是吾儿!”他作为君王肯定要把首功加在自家人身上,何况曹彰名至实归。
“父王过誉。叛首能臣氐至今逃于塞外,孩儿未收全功而返已感不安,何敢言功?”
曹丕用异样的目光扫了兄弟一眼——我可没教他这套,他怎越发谦逊起来,竟还学会了以退为进?
“是吗?”曹操转身拿起份军报晃了晃,“你还不知吧?能臣氐逃出塞外后投奔步度根之兄扶罗韩。就在半月前,扶罗韩欲召集各部会盟;轲比能假意赴会趁机突袭,杀了扶罗韩、能臣氐,还吞并了他们部众。若非你恩威并施结好轲比能,这厮焉能帮咱铲除后患?”
“不错。”曹植也笑呵呵帮腔,“轲比能杀扶罗韩,便与步度根结下大仇。而轲比能本就势大,又已向咱称臣,步度根若想报杀兄之仇便要结好咱们,势必也要称臣。今后他们为仇作对,却都向咱遣使进贡,幽燕之地可得太平。这全是二哥的功劳啊!”曹彪也连声附和。
曹彰突然跪倒在地:“孩儿谨遵父命何谈功劳?父王神威普照,能臣氐、扶罗韩萤火之光怎堪与日月争辉?孩儿与三军将士全是仰仗父王之威。这些日子孩儿身在军旅,愈感统兵征战之难,想父王三十年来东征西讨,立下功勋无数。您才是我华夏砥柱,才是当之无愧的盖世英雄。”曹丕惊得眼珠都快掉出来了——这话谁教的?难道真是发自肺腑?这小子一反常态逢迎取宠,其志不可估量!曹丕倏然意识到,他这个二弟实是比三弟更厉害的对手,扮猪吃虎深藏不露,他低估曹彰的心计了。
曹操一生最骄傲之事皆在战场,听儿子这么说,真是无比激动,双目荧荧泛光:“你少时就立志为将,如今心愿得遂,为父看你英勇善战甚是可造,正式任命你为骁骑将军,随你出征的那支中军人马今后就归你调遣。”曹丕脸色煞白愈加惶恐,父王让曹彰掌握了军队,在众兄弟中还是破天荒头一遭,手握军权让这小子腰杆更硬了,这可如何是好?
曹植只一味凑趣,笑道:“二哥在北郡作战,小弟武略不济难以相助,不过舞文弄墨还凑合,因而做了首诗献与二哥,略表寸心。”说罢吟唱起来:
白马饰金羁,连翩西北驰。借问谁家子,幽并游侠儿。
少小去乡邑,扬声沙漠垂。宿昔秉良弓,楛矢何参差。
控弦破左的,右发摧月支。仰手接飞猱,俯身散马蹄。
狡捷过猴猿,勇剽若豹螭。边城多警急,胡虏数迁移。
羽檄从北来,厉马登高堤。长驱蹈匈奴,左顾陵鲜卑。
弃身锋刃端,性命安可怀!父母且不顾,何言子与妻。
名编壮士籍,不得中顾私。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捐躯赴国,视死如归!”曹操不住捋髯,“为父以为你只会摹山范水,作儿女之叹,不想这等军旅之词倒也手到擒来。下次出征你可与子文同去,壮我军威!”
众兄弟皆道:“子文骑射出众,子建文采也是一绝。”曹丕却有些坐立不安了。
曹操早瞧出曹丕神色不定,却视而不见。他重用曹彰一来是想在曹真、曹休之外再培养个后辈将才;二来也是故意压曹丕;另外还是对他的考验。知子莫若父,曹丕外宽内忌心地刻薄曹操最清楚不过,在其看来只有现在多敲打,让他渐渐容纳众兄弟,日后才能团结手足共保家业,这位子终究还是要交到他手中的。
眼见曹丕脸上红一阵、白一阵,曹操不免有些得意——帝王之道,唯人心之所独晓,父不能禅子,兄不能教弟。寡人行事高深莫测,天下又有谁知?莫看现今少预政务,群僚子弟个个心机无不明了;可有谁品得透我的心事,逃得出我的掌握……正想及此处却见曹均、曹林等捧着一盒乳酥,你一口我一口吃着,正是匈奴阏氏赠送、他写了字的那一盒,不禁一愣:“大胆!寡人殿内之物也是你们随便动的?”
曹林差点儿噎着,赶紧放下:“儿臣失礼,是杨主簿说可以随便吃的。”
“嗯?”曹操瞥了杨修一眼,“你叫他们用的?”
杨修拱手而笑:“臣奉大王之命,请列位公子品尝。”
“寡人几时有此令?”
杨修笑嘻嘻拿起盒盖:“大王亲书‘一合酥’,这‘合’不就是‘人、一、口’么?大王曰‘一人一口酥’,就是让大家随便品尝,将此味分与众臣。”
“嘿嘿嘿……你倒聪明得紧。”曹操果是此意,但自己精心构划的玩笑被人揭穿,还是有点儿不舒服的感觉。
曹丕今天够憋屈的,不想让这帮弟弟再捣乱,朝荀纬使个眼色。荀纬会意,手捧卷宗上前:“启奏殿下,我等奉太子之命整理《新书》文稿,重新分篇定卷。此乃首卷,大王之家传,恳请过目。”
“呈上来。”曹操对此事倒挺关心。
“儿臣告退。”果不其然,曹植等众兄弟都起身请辞。
曹操接过书简:“子文远征而归,你们随他去拜见夫人。”又特意看看曹丕,“你也去。”曹丕欲言又止——自己费劲巴力要给父亲编成这部书,可连句褒奖的话都没有,本还想向父亲解说编书之心得,看意思他根本就不想听。曹丕无奈,只得跟着兄弟们去了。
曹操几乎是一字一字地审这篇曹氏家传,却只读了两行便指道:“此处不好,给寡人改!”荀纬等忙凑上观瞧,见是“汉相曹参之后”这一句,说的是祖先源流。这怎么改?改这句不成换祖宗了吗?
曹操敲着桌案道:“改成‘曹叔振铎之后’。”
曹叔振铎乃周文王之子、周武王之
弟姬振铎,西周初年分封曹国的首任国君。不过曹国封地在兖州山阳郡,曹操家乡却在豫州沛国,若说曹家是名相曹参之后还有可能,说是曹国贵族后裔就太牵强了。其实自曹操曾祖曹萌那代往上便是土里刨食的白丁,无官无爵,即便真是曹国后裔也无从考证。
荀纬、王象不解其意,仲长统却心中了然。曹家是要篡夺汉室天下的,曹参虽为名相,可终究是汉室之臣,被汉高祖喻为“功狗”,自诩曹国贵族就不一样了。曹国出于姬姓,乃周文王之后,相较而言刘邦不过泗水一亭长,这样一比曹家的血统不就高过刘家了吗?再者曹操一族以宦官起家,时隔多年难掩瑕疵,难入世家望族法眼。现在曹操把周室后裔抬出来,无疑是向他们宣告——你们不是自诩正统、倡导儒学吗?我曹家就是周室正统,这等身份还不配领导你们?不论是真是假,曹操想出这种办法提升家族地位实是用心良苦。昔日董卓自诩董太后族侄,如今曹操自称周文王之后,这便是寒门浊流之人的无奈。
让改就改呗,仲长统亲自操刀,用墨笔勾去,在旁重新写,曹操接着往后看,再未发现不如意之处,最后点点头:“就这样吧。以后宗庙祭祀一律称寡人祖先为曹叔振铎。”他心血来潮一句话成了定制,可笑宗庙里供的曹萌、曹腾、曹嵩,死去多年竟换了祖宗。
荀纬又奏:“大王家室秉承名……”他想说“名臣”但又一琢磨祖宗已换了“君”,赶紧改口,“秉承明君遗祯,治天下二十余载,名为匡扶实为开创,为一世表率。请大王再题一诗,述平生之志、为政之道,续家传之末,教谕后世子孙,不忘祖德。”这树碑立传的主意是曹丕想出来的,本欲亲口说出博父亲欢心,现在只得由荀纬代劳。
曹操果真笑了:“你们想出这等主意,倒也别致。”他搦管沉思,何以用诗述为政之道——须知这不是简简单单一首诗,要传之子孙,而他子孙不就是后世帝王吗?这不啻为教谕后辈帝室的祖训。他潜心凝思:我奔忙一生究竟要创造怎样一个世道?
蹙眉半晌,忽然提笔写道:天地间,人为贵……
只写了这六个字,曹操倏然停笔。
荀纬、王象不禁对望一眼——孟子有云“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大王必是一时匆忙写错了。但臣子不敢指斥君王之非,两人佯作不悟。
说来也怪,仲长统半日不言不语,看到这六个字却精神一振,抬起头,无比崇敬地仰望着曹操:“写得妙!接下来呢?”
曹操茫然瞥了他一眼,不知为何面露苦涩,手腕轻轻颤抖,时隔良久竟发出一声叹息,继而稳住手腕写道:立君牧民,为之轨则……
仲长统一见这八个字,神往的眼光又黯淡了,也发出一声细不可闻的叹息。
曹操再不犹豫,奋笔疾书:
天地间,人为贵。立君牧民,为之轨则。
车辙马迹,经纬四极。黜陟幽明,黎庶繁息。
于铄贤圣,总统邦域。封建五爵,井田刑狱。
有燔丹书,无普赦赎。皋陶甫侯,何有失职?
嗟哉后世,改制易律。劳民为君,役赋其力。
舜漆食器,畔者十国。不及唐尧,采椽不斫。
世叹伯夷,欲以厉俗。侈恶之大,俭为共德。
许由推让,岂有讼曲?兼爱尚同,疏者为戚。
(曹操《度关山》)
一挥而就,曹操把墨笔往旁边重重一拍,王象立时赞道:“好!古人云,‘举网以纲,千目皆张;振裘持领,万毛自整。’大王以圣贤为纲,仁义掣领,倡爱民、勤政、尚俭之德,真不朽之业也!”他把这些历代帝王都曾宣扬,又由曹操临摹一遍的话喻为不朽,显然言过其词。
荀纬见地更高一层:“墨子曰,‘兼者,圣王之道也,王公大人之所以安也,万民衣食之所以足也。’又曰,‘圣人之所以济事成功,垂名于后世者,唯能以尚同为政者也。’古者儒墨皆为显学,却若泾渭参商。大王以儒化墨,合两家之精髓,实是难得。”
曹操捏着眉头,似是完成一件极为耗神的差事,疲惫地摆摆手:“寡人想静静,出去吧……”荀王二人知他近来愈加喜怒无常,赶紧收起书简施礼而退。
“公理,你留一步。”
“诺。”仲长统似乎早料到他要留自己,站在那里动都没动。
空劳一世
仲长统等的就是这一天。他知道曹操会找他谈话,调他来邺城为的也就是这一天,他也期望着这次交谈——因为他也和曹操一样,在这世上或许只有对方这半个知己。
曹操否定天命,他也否定天命,称得起是知己。但曹操否定天命是欲破他人之天命,树己之权威;仲长统否定天命则是有感千古兴亡之轮回,欲究来世之盛衰。一个是意图问鼎天下的君王,一个是醉心世间教化的文人,完全是两条道上跑的马。从某种意义上说曹操仅是利用了仲长统和他的《昌言》,利用了抨击天命、忠君之说,但即便是这种利用也足以让仲长统感到慰藉。因为对于他这个出身寒门又独执异论的人来说,这世道太孤独,没人理解他,更不要期望什么赞许,二十年来他遭遇的只是冷眼和敌视;能有曹操这样一位君王重视他,利用他,在他看来已大喜过望。
曹操并没正视仲长统,茫然低着头,似是疲惫至极:“记得十三年前寡人初定冀州,你论及袁氏为政之失,今日看来寡人为政比昔日袁绍如何?”
“臣不敢言。”
“但言无妨,说好说坏寡人无怪。”话虽这么说,曹操却未与他有一丝眼神交流,甚至有些害怕与他对视——天底下没人能比仲长统更了解君王和权力的真面孔,在他面前曹操毫无神秘可言。
“诺。”仲长统深施一礼,缓缓道,“以在下观之,大王如今之政与昔日袁氏相比……五十步笑百步耳。”这话大胆犯上,却一语中的——如今曹魏之政已转而以世家大族为本,以儒家经学为教,与当年袁绍有何不同?只不过那些豪强大族还不那么猖獗,还不能左右曹魏国政罢了。
“哼。”曹操苦笑一声,对这个答复毫不意外,“寡人生平最欲击败的对手就是袁本初,原以为官渡一战是非已分,没想到时至今日仍不能摆脱他的阴影。”
“不过……窃以为大王与袁本初绝非同路。袁绍四世三公豪强之人,视黎民如草芥;大王却有悲天悯人之心。”
“悲天悯人?”这话连曹操自己都不甚了然,“你是聪明之人,何必像那些俗吏一般恭维寡人?”
“非是微臣谄媚。敢问大王,方才您所书那首《度关山》,为何开头要写‘天地间,人为贵’?”
曹操的眼神又移开了,似乎不想提这个:“孟子言‘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民与人又有何异?”
“民与人无异吗?”仲长统反诘道,“人者,万物之灵、天地之心也。而民……说穿了不过是圣君圣王统治下之人,即便说什么‘爱民如子,盖之如天,容之若地’,也不过是把人看作子民,君王自诩为父、为天、为地。须知人可以自出手眼,创亘古未有之业,行前人未行之事,开百家之先河,人能主宰自己命运,受帝王桎梏之民能办到吗?换言之,手握乾坤、树自家威福的君王能允许他们办到吗?”
曹操默然不语——仲长统又一语中的了。曹操曾向往带给天下人安定、自由,立志远迈尧舜,甚至“恩德广及草木昆虫”(曹操《对酒歌》录),一切生灵平等,创亘古未有之大同之世。这么美的理想终究破灭了……现在坐在这里的不再是那个满腹热忱、以苍生为念的年轻人,早已蜕变为一个称孤道寡、家天下的君王。或许那梦想依然深埋他心底,但眼下他最在乎的是如何巩固自家权威,如何让这位子永远由自己儿孙坐着。
然而就在曹操提起笔来写诗的一刻,那个沉睡的梦忽又悸动了,他无意间写下“天地间,人为贵”六字。人是天地的主人,上至帝王、下至奴仆都是人,也都是天地之主,那彼此之间还有何差别?君王又凭什么坐享富贵统治黎民?曹操不知所措了……他岂能告诉天下人:你们其实可以有与君王一样的权力,也可随心所欲,追求自由?那岂不是把曹家唯我独尊的权力否定了?
所以他赶紧笔锋一转,又写下“立君牧民,为之轨则”——要想牧役人民永世不败,就不能承认自由人性,君王永是不可逾越的天。任何人的权力必须是君王的施舍,任何思想和创造必得在君王允许的范畴,百姓只能跪在地下感谢恩赐。即便他在后文赞扬皋陶、唐尧、虞舜、许由,甚至提到了墨子的“兼爱尚同”,但这一切都必须在他牧民的轨则内……黎民逃不脱君王的统治,而曹操本人也逃不脱千年来的窠臼,他绕得再远终究还要回到老路上。不管他心中梦想和实际利益哪个更重要,也不管是否愿意接受,他都别无选择。
仲长统感觉到自己揭了曹操伤疤,既有些不忍又慑于君王之威,心下甚是忐忑,也低下头,不敢再看他一眼。曹操却笑了:“无怪你能写出《昌言》这样的书。扬雄破善恶之别,桓谭破谶纬之说,王充破鬼神之谈,你索性连天命君权都给破了,敢把天捅出个窟窿,当真胆大妄为!不过句句都是说到寡人心坎里了。”
仲长统暗甩一把冷汗,谦虚道:“微臣不过信口胡言。”
“人人都在虚言粉饰,若
有一人敢说实话,那众人眼中他自然就成了信口雌黄。”曹操又打起精神,“今日寡人就是想听你说实话、说真话。寡人之治究竟如何?天下日后会变成何样?我曹魏究竟能不能长治久安?你放胆说!”
“诺。”仲长统吸一口气,似下了很大决心才道,“孝景帝时名臣晁错算过一笔账。估算一农夫五口之家,服役者不下二人,其能耕者不过百亩,百亩之收不过百石。春耕、夏耘、秋获、冬藏,伐薪樵,治官府,给徭役,春不得避风尘,夏不得避暑热,秋不得避阴雨,冬不得避寒冻。四时之间无日休息,送往迎来、吊死问疾、养孤长幼皆赖这百石收益。即便勤苦如此,不时遭遇水旱之灾、急政加赋、横征暴敛。先朝之际尚且如此……”说到此处仲长统深施一礼,“大王恕微臣斗胆相问。今之农家以五口为计,服役者可下二人,可耕之田可有百亩,居家安泰可优于前朝,水旱、蝗虫、瘟疫之灾可轻于往昔?”
当然不会,曹操心里有数,常年征战奋命沙场者早超越五丁抽二的旧制,阖门父子效力于军也不稀奇,他甚至抓民间寡妇充当军妓。而战乱也扰乱了土地,富家划地兼并,虽然他百般扼制终不能阻止这大趋势;流民迫于生计当屯民,身背五六成的重赋,如今战乱稍息,不少人宁可逃回乡给地主当佃户也不愿再给国家当佃农,天下还剩下多少自耕之农?但曹操并未因此背负太多自责,毕竟天下未定,为了支持军队,庞大的开支是无奈之举,至于瘟疫、灾害只有在安定之世才能妥善治理,如今仗还没打完,怎能兼顾?
仲长统似乎看穿了曹操的侥幸心理,又道:“微臣还想为大王再算一笔账,试算世家豪门生计如何。井田之变,豪人货殖,馆舍布于州郡,田亩连于方国,闭门成庄划地建园,一应衣食住行之物皆自给自足。每年正月伊始,女工织布、酿酒;二月粜粟,裁布制衣;三月开桑蚕之利;四月种禾、种瓜,粜大麦;五月、六月种豆、胡麻等;七月、八月果蔬俱丰还可种麦;九月籴粟;十月山林渔猎;十一月再屯粟豆余粮;岁末修缮农具,收民田租,饲养耕牛,以备来年事……大王算算,一年多少收益?这还不是全部,居官者有俸禄,封爵者有岁邑,显职者有厚赂,掌兵者有战利,放贷收息榨民血汗,化钱铸器与国争利!微臣没夸大其词吧?”
曹操不语——他曹家在先帝年间也曾过这种日子,虽不能与郡望大族相比,收支大体也差不多。倘要豪强之家与黎民百姓相比,简直一在天上,一陷泥中。
“大王英明睿智,专以豪强为治能否让天下太平,想必大王心中自然明了。”
曹操并不明白,或者说不愿弄明白,辩解道:“世家大族以经义为本,忠君顺德,施恩百姓,有何不可?”其实这话连他自己说着都没底气,他当年何尝不是以打击豪门为己任?
仲长统见他矢口否认,更放胆直言:“大王之言固是出于好意,然吾恐日后之事非大王现今所能揣度。大王乃是先朝入仕,想必昔日外戚、宦官之家,袁氏、杨氏之流是何情状您还记得吧?在郡为绅,在朝为臣,子孙锦衣玉食,造就者登临官寺,不肖者横行乡里。他们爱不爱乡民百姓,您比微臣更清楚。我记得名士崔骃曾写过一篇《博徒论》,其中讥讽一老农‘子触热耕耘,背上生盐,胫如烧椽,皮如领革,锥不能穿,行步狼跋,蹄戾胫酸。谓子草木,肢体屈伸;谓子禽兽,形容似人。何受命之薄?禀性不纯’。恐怕那些权门大族眼中,百姓与禽兽草木无异,秉性不纯,活该受苦受贫吧?一律以这些人为官,微臣替大王惶恐。”
曹操额角渗出一滴冷汗,手指不住颤抖,有些事他并非不知道,而是不得不这么做。他近来对政务的玩忽不仅仅因为身体不佳寻求方术,而是对国政路线不满又无力改变。今天这些隐忧却让仲长统挑明了,曹操内里怆然,却仍强辩道:“选官之事自在寡人之手,明断优劣尚可挽回人心。”
仲长统又道:“政之为理者,取一切而已,非能斟酌贤愚之分,以开盛衰之数也。世族豪强之家尽栖朝堂,选官又岂能公平?郡望之族虽以经义起家,然门生故吏流于九州,既登权位利欲熏心,焉能再守仁德?为师无以教,弟子不受业,奉货行贿以自固结,求志嘱托规图仕进。以顽鲁应茂才,以桀逆应至孝,以贪婪应廉吏,以昏暗应明经,以怯弱应武猛。名实不相符,求贡不相称。富者乘财力,贵者凭权势。政以贿行,官以私进,选举不实,邪佞遍布!吏治怎能清?人心何可挽回?”
曹操早已汗流浃背,却越发提高声音:“还有严刑峻法!孝武帝曾杀魏其侯,光武帝曾诛欧阳歙,难道寡人会坐视他们胡为?”
“臣不敢藐视君威,大王纵横天下三十载自然无人不服,但后世君王呢?他们必有似大王之威、如大王之德?”仲长统长叹一声,“况君子用法至于化,小人用法至于乱。均是一法也,苟使豺狼牧百姓,盗跖主征税,贪鄙掌刑狱,谄懦宣教化,国家昏乱,官吏放肆,则其法何以服百姓?百姓不服,则奸谋构乱无所不为。富者骄而邪,贫者穷而奸,谄邪居上,奸猾在下,富者恣睢,穷者仇富,世间混沌善恶不明,虽尧舜复生岂能治哉?这便是世家一党治国的结……”
“住口!你这是危言耸听!”曹操的心理底线终于承受不住了,早忘了是自己让人家放胆直言的,抓起案头一卷竹简,向仲长统用力掷去。
仲长统既惊且惧,竟没躲开,被竹简打得披头散发,冠戴落地,顾不得去拾,赶紧瘫跪在地:“微臣失礼,大王息怒……”
曹操充耳不闻,气得浑身哆嗦,在帅案后踱来踱去:“可恶……可恶……”其实仲长统对日后社稷的断言他都能预见到,若世家大族为政,凭他一己之力虽可斧正一时,却不能压制一世,他死之后儿孙还有这能力吗?恐怕用不了几十年光景,必使寒门无在朝之士,世族垄断朝纲,上涉君权下压百姓,对曹氏统治而言不啻为一把双刃剑。曹操看得一清二楚,可他有选择吗?若不接纳世家大族,人家可以反叛,可以投奔他人。外有孙刘未灭,内有百废待举,若陷入无休止的内斗,天下还有安定之日吗?曹家还能坐稳江山吗?形势逼人,须知孙权早已与顾陆朱张等江东大族融为一体,刘备也绞尽脑汁要把荆州之士捆绑在战车上,曹魏不这么干何以稳定内部,何以积蓄实力与他们决战?士族政治固然危害无穷,但若连眼下困难都解决不了,何谈将来?即便这是杯毒酒,也只能强忍着往下咽。
曹操实是无比痛苦,他击败了袁绍,但他却要向自己的手下败将低头,接受手下败将的为政之道,无异于向全天下士人宣布自己这半辈子错了!身为君王还有比这更屈辱的吗?他自欺欺人的谎言完全被仲长统戳穿了,气愤填膺,不住咆哮:“你这大胆狂生!好好好……你口口声声说寡人不对,那你想要寡人怎么办?寡人还能怎样?你说啊!”
这次轮到仲长统无言以对了——是啊,还能指望曹操怎样?世家豪强自秦汉以来就是难治的顽症,中兴二百载早已发展到无法扼制的地步。虽然曹操专横跋扈不惧天命,但要他与数百年的历史潮流斗争,这现实吗?
“臣有罪……”仲长统不得不低头,“大王息怒,保重身……”
“闭嘴!你等文人就会乱发狂言!谁知寡人之苦、寡人之烦?”曹操踱来踱去,越想越气,却已搞不清究竟是跟仲长统生气,还是跟自己;满腹怨烦无处可泄,抬腿一脚,把帅案踢翻了。
殿外伺候的寺人、武士早惊动了,涌上殿来一看——曹操如同一个疯魔的白发老人,一瘸一拐蹒跚着,抓起一切能抓的东西乱砍乱砸;仲长统早吓得瘫软在地。
严峻心思灵动,手指仲长统,招呼众侍卫道:“此人欺君罔上惹怒大王,还不速速拿下?”
众武士气势汹汹一拥而上,将仲长统死死按住。饶是仲长统胆大包天此刻也心灰意冷,料想必有一场塌天大祸,恐怕要蹈边让、孔融的覆辙了。
哪知曹操却突然喊道:“谁让你们擒他的?把他、把他……把他给我轰出去!轰回许都,寡人永不再见此人!”气归气怒归怒,无论嘴上如何狡辩,他都无法否定仲长统之预言,而且人家越是直言越是出于挚诚。曹操杀的人多了,因言获罪的也不少,但他从来要杀谁就痛痛快快杀;让人家推心置腹放胆直言,却引为把柄置人死地,曹操毕竟英雄一世,不会行此下作伎俩。
“谢大王不杀之恩……”仲长统颤巍巍咕哝一声,不禁流下两行热泪——毕竟曹操对他有知遇之恩,若不是赶上这个动乱的年代,若不是有曹操这样敢于挑战天命的主公,焉能容他这等发“逆天”之论的人混迹庙堂?
“轰走!快快轰走!”曹操扭过头死命挥着衣袖,仿佛是要驱走一件不祥之物,又好像充满畏惧不敢面对。
仲长统被武士推推搡搡出了大殿,又忍不住回头瞧曹操最后一眼——泪水模糊了视线,泪光中的曹操变得无比扭曲、无比狰狞、无比丑陋,兀自咆哮着、摔打着、挣扎着,却显得那么无力,他注定无法与命运抗争。谁是他最大的敌人?是他自己……
青春没有了,朋友没有了,父子亲情也没有了,匡扶汉室的本志已背弃,要当帝王的渴望还需压抑,统一天下遥遥无期,如今就毕生的理想追求都被他自己扼杀了。都破灭了……除了那个带给他孤独的王者之位,他还有什么?
如此兄弟
邺城东郊旌旗林立、车马云集,甚至百姓也来凑热闹。太子曹丕恭恭敬敬立于百官之前,神色甚为肃穆,心内五味杂陈。他奉父王之命迎接弟弟曹彰——早在出征前他便预感曹彰会胜利,却没料到胜利来得这么快,功劳这么大,不但戡平乌丸叛军,还吓得轲比能称臣,一战而降两胡,这场胜利不亚于昔年柳城之役。捷报传来非但曹操喜笑颜开,百姓也欢呼雀跃,大家争相传颂鄢陵侯骁勇神武,甚至称他为捍卫华夏国土的英雄。这对身居太子之位的曹丕意味着什么?
远处尘沙喧嚣、铠甲映日,大队兵马在百姓欢呼声中缓缓归来。曹彰早换穿崭新的金甲,头戴兜鍪,坐骑白马,身披红袍,阳光照耀下甚是夺目,闪耀着灿烂光辉。加之他虎背熊腰、人高马大,又有一副黄焦焦的须髯,越发显得威武雄壮,宛如天兵神将,相较之下太子却有些相形见绌。
“大哥!”曹彰见到曹丕立刻下马,称呼依旧那么随便,“还劳你出来接我。”
曹丕堆笑上前,一把攥住他手:“你小子给咱爷们露脸,我这当兄长的帮不上忙,犒劳犒劳你这大将军还不是应该的?”他绝口不提奉命而来,想自己卖这个好。群臣也过来施礼贺功,兄弟携手揽腕共入邺城,沿街之人见太子与鄢陵侯并肩而来,无不欢呼致意。
曹彰问及:“父亲病体如何?”
曹丕道:“挺见好的,在后宫住着,也不去铜雀台了,那帮方士也不召见了。”
“我早就说,那就是一群骗子,少理会些倒是好事。”
“你打了胜仗,父王的病焉能不好?”
曹彰甚是得意:“既然如此,那我替父王平吴灭蜀岂不更妙?”
曹丕见他口气如此之大,竟丝毫没把自己放在眼里,但想来他自幼生性狂妄,也没太往心里去,却道:“这话对我说说也罢了,不可在父亲面前卖弄。他素来不喜人居功自傲,你若沾沾自喜惹他厌烦,这功劳岂不白立了?不见许攸、娄圭之事乎?”
“自家父子还计较这些?”
曹丕讪笑道:“依愚兄之见,你不如盛言诸将之功,让父亲觉你谦逊有礼,反倒更合他心意。”这实是一计,自从接到夏侯尚密信他就开始思索如何遏制兄弟,今日叫曹彰推功诸将,无形中也就削弱了自身的功劳。
“有理有理。”曹彰不住点头,“莫说众将之功,若无大哥支持,只怕这差事也落不到我头上。”曹丕听他这么说,稍觉安心。
哥俩边走边聊,不多时便至王宫,曹彰摘盔解剑,入听政殿见驾——曹操大病初愈,眉梢眼角还有一丝倦意,却神态慈祥,似乎极是喜悦;曹植、曹彪、曹均、曹林等兄弟左右相伴;还有荀纬、王象、杨修、仲长统等也手捧文书侍立在侧。
曹彰未及行礼,曹操竟先起身:“我们骁骑将军得胜而归啦!”
“孩儿叩见父王!”曹彰施礼。
曹操绕出书案:“你起来,为父腰腿不便,别叫我搀。”
曹彰赶紧起身,曹操却向前一步抓住他颔下胡须,笑道:“想不到我这黄须儿竟大有长进!”昔日曹操不喜欢曹彰,因而以他与孙氏联姻,甚至跳过他封曹植为侯,曹彰封侯尚在曹幹之后;如今他立下大功,曹操另眼相看,竟觉这个儿子哪儿都好,简直是稀罕宝贝,连一副黄须也似变了金条。
曹彰道:“孩儿天资愚钝,非建功之材,全赖田长史料敌机先,阎柔等奋勇厮杀,孩儿才能侥幸成功。”曹丕听他依自己之意,心下略慰,不过未提到夏侯尚似有些美中不足。
曹操却道:“你能这么想才是真长进了。不过将乃军之胆,军乃将之威,为父听人言讲,若非你不避弓矢冲锋在前,胜负如何还难断言。诸将有诸将之功,但首功必是吾儿!”他作为君王肯定要把首功加在自家人身上,何况曹彰名至实归。
“父王过誉。叛首能臣氐至今逃于塞外,孩儿未收全功而返已感不安,何敢言功?”
曹丕用异样的目光扫了兄弟一眼——我可没教他这套,他怎越发谦逊起来,竟还学会了以退为进?
“是吗?”曹操转身拿起份军报晃了晃,“你还不知吧?能臣氐逃出塞外后投奔步度根之兄扶罗韩。就在半月前,扶罗韩欲召集各部会盟;轲比能假意赴会趁机突袭,杀了扶罗韩、能臣氐,还吞并了他们部众。若非你恩威并施结好轲比能,这厮焉能帮咱铲除后患?”
“不错。”曹植也笑呵呵帮腔,“轲比能杀扶罗韩,便与步度根结下大仇。而轲比能本就势大,又已向咱称臣,步度根若想报杀兄之仇便要结好咱们,势必也要称臣。今后他们为仇作对,却都向咱遣使进贡,幽燕之地可得太平。这全是二哥的功劳啊!”曹彪也连声附和。
曹彰突然跪倒在地:“孩儿谨遵父命何谈功劳?父王神威普照,能臣氐、扶罗韩萤火之光怎堪与日月争辉?孩儿与三军将士全是仰仗父王之威。这些日子孩儿身在军旅,愈感统兵征战之难,想父王三十年来东征西讨,立下功勋无数。您才是我华夏砥柱,才是当之无愧的盖世英雄。”曹丕惊得眼珠都快掉出来了——这话谁教的?难道真是发自肺腑?这小子一反常态逢迎取宠,其志不可估量!曹丕倏然意识到,他这个二弟实是比三弟更厉害的对手,扮猪吃虎深藏不露,他低估曹彰的心计了。
曹操一生最骄傲之事皆在战场,听儿子这么说,真是无比激动,双目荧荧泛光:“你少时就立志为将,如今心愿得遂,为父看你英勇善战甚是可造,正式任命你为骁骑将军,随你出征的那支中军人马今后就归你调遣。”曹丕脸色煞白愈加惶恐,父王让曹彰掌握了军队,在众兄弟中还是破天荒头一遭,手握军权让这小子腰杆更硬了,这可如何是好?
曹植只一味凑趣,笑道:“二哥在北郡作战,小弟武略不济难以相助,不过舞文弄墨还凑合,因而做了首诗献与二哥,略表寸心。”说罢吟唱起来:
白马饰金羁,连翩西北驰。借问谁家子,幽并游侠儿。
少小去乡邑,扬声沙漠垂。宿昔秉良弓,楛矢何参差。
控弦破左的,右发摧月支。仰手接飞猱,俯身散马蹄。
狡捷过猴猿,勇剽若豹螭。边城多警急,胡虏数迁移。
羽檄从北来,厉马登高堤。长驱蹈匈奴,左顾陵鲜卑。
弃身锋刃端,性命安可怀!父母且不顾,何言子与妻。
名编壮士籍,不得中顾私。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捐躯赴国,视死如归!”曹操不住捋髯,“为父以为你只会摹山范水,作儿女之叹,不想这等军旅之词倒也手到擒来。下次出征你可与子文同去,壮我军威!”
众兄弟皆道:“子文骑射出众,子建文采也是一绝。”曹丕却有些坐立不安了。
曹操早瞧出曹丕神色不定,却视而不见。他重用曹彰一来是想在曹真、曹休之外再培养个后辈将才;二来也是故意压曹丕;另外还是对他的考验。知子莫若父,曹丕外宽内忌心地刻薄曹操最清楚不过,在其看来只有现在多敲打,让他渐渐容纳众兄弟,日后才能团结手足共保家业,这位子终究还是要交到他手中的。
眼见曹丕脸上红一阵、白一阵,曹操不免有些得意——帝王之道,唯人心之所独晓,父不能禅子,兄不能教弟。寡人行事高深莫测,天下又有谁知?莫看现今少预政务,群僚子弟个个心机无不明了;可有谁品得透我的心事,逃得出我的掌握……正想及此处却见曹均、曹林等捧着一盒乳酥,你一口我一口吃着,正是匈奴阏氏赠送、他写了字的那一盒,不禁一愣:“大胆!寡人殿内之物也是你们随便动的?”
曹林差点儿噎着,赶紧放下:“儿臣失礼,是杨主簿说可以随便吃的。”
“嗯?”曹操瞥了杨修一眼,“你叫他们用的?”
杨修拱手而笑:“臣奉大王之命,请列位公子品尝。”
“寡人几时有此令?”
杨修笑嘻嘻拿起盒盖:“大王亲书‘一合酥’,这‘合’不就是‘人、一、口’么?大王曰‘一人一口酥’,就是让大家随便品尝,将此味分与众臣。”
“嘿嘿嘿……你倒聪明得紧。”曹操果是此意,但自己精心构划的玩笑被人揭穿,还是有点儿不舒服的感觉。
曹丕今天够憋屈的,不想让这帮弟弟再捣乱,朝荀纬使个眼色。荀纬会意,手捧卷宗上前:“启奏殿下,我等奉太子之命整理《新书》文稿,重新分篇定卷。此乃首卷,大王之家传,恳请过目。”
“呈上来。”曹操对此事倒挺关心。
“儿臣告退。”果不其然,曹植等众兄弟都起身请辞。
曹操接过书简:“子文远征而归,你们随他去拜见夫人。”又特意看看曹丕,“你也去。”曹丕欲言又止——自己费劲巴力要给父亲编成这部书,可连句褒奖的话都没有,本还想向父亲解说编书之心得,看意思他根本就不想听。曹丕无奈,只得跟着兄弟们去了。
曹操几乎是一字一字地审这篇曹氏家传,却只读了两行便指道:“此处不好,给寡人改!”荀纬等忙凑上观瞧,见是“汉相曹参之后”这一句,说的是祖先源流。这怎么改?改这句不成换祖宗了吗?
曹操敲着桌案道:“改成‘曹叔振铎之后’。”
曹叔振铎乃周文王之子、周武王之
弟姬振铎,西周初年分封曹国的首任国君。不过曹国封地在兖州山阳郡,曹操家乡却在豫州沛国,若说曹家是名相曹参之后还有可能,说是曹国贵族后裔就太牵强了。其实自曹操曾祖曹萌那代往上便是土里刨食的白丁,无官无爵,即便真是曹国后裔也无从考证。
荀纬、王象不解其意,仲长统却心中了然。曹家是要篡夺汉室天下的,曹参虽为名相,可终究是汉室之臣,被汉高祖喻为“功狗”,自诩曹国贵族就不一样了。曹国出于姬姓,乃周文王之后,相较而言刘邦不过泗水一亭长,这样一比曹家的血统不就高过刘家了吗?再者曹操一族以宦官起家,时隔多年难掩瑕疵,难入世家望族法眼。现在曹操把周室后裔抬出来,无疑是向他们宣告——你们不是自诩正统、倡导儒学吗?我曹家就是周室正统,这等身份还不配领导你们?不论是真是假,曹操想出这种办法提升家族地位实是用心良苦。昔日董卓自诩董太后族侄,如今曹操自称周文王之后,这便是寒门浊流之人的无奈。
让改就改呗,仲长统亲自操刀,用墨笔勾去,在旁重新写,曹操接着往后看,再未发现不如意之处,最后点点头:“就这样吧。以后宗庙祭祀一律称寡人祖先为曹叔振铎。”他心血来潮一句话成了定制,可笑宗庙里供的曹萌、曹腾、曹嵩,死去多年竟换了祖宗。
荀纬又奏:“大王家室秉承名……”他想说“名臣”但又一琢磨祖宗已换了“君”,赶紧改口,“秉承明君遗祯,治天下二十余载,名为匡扶实为开创,为一世表率。请大王再题一诗,述平生之志、为政之道,续家传之末,教谕后世子孙,不忘祖德。”这树碑立传的主意是曹丕想出来的,本欲亲口说出博父亲欢心,现在只得由荀纬代劳。
曹操果真笑了:“你们想出这等主意,倒也别致。”他搦管沉思,何以用诗述为政之道——须知这不是简简单单一首诗,要传之子孙,而他子孙不就是后世帝王吗?这不啻为教谕后辈帝室的祖训。他潜心凝思:我奔忙一生究竟要创造怎样一个世道?
蹙眉半晌,忽然提笔写道:天地间,人为贵……
只写了这六个字,曹操倏然停笔。
荀纬、王象不禁对望一眼——孟子有云“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大王必是一时匆忙写错了。但臣子不敢指斥君王之非,两人佯作不悟。
说来也怪,仲长统半日不言不语,看到这六个字却精神一振,抬起头,无比崇敬地仰望着曹操:“写得妙!接下来呢?”
曹操茫然瞥了他一眼,不知为何面露苦涩,手腕轻轻颤抖,时隔良久竟发出一声叹息,继而稳住手腕写道:立君牧民,为之轨则……
仲长统一见这八个字,神往的眼光又黯淡了,也发出一声细不可闻的叹息。
曹操再不犹豫,奋笔疾书:
天地间,人为贵。立君牧民,为之轨则。
车辙马迹,经纬四极。黜陟幽明,黎庶繁息。
于铄贤圣,总统邦域。封建五爵,井田刑狱。
有燔丹书,无普赦赎。皋陶甫侯,何有失职?
嗟哉后世,改制易律。劳民为君,役赋其力。
舜漆食器,畔者十国。不及唐尧,采椽不斫。
世叹伯夷,欲以厉俗。侈恶之大,俭为共德。
许由推让,岂有讼曲?兼爱尚同,疏者为戚。
(曹操《度关山》)
一挥而就,曹操把墨笔往旁边重重一拍,王象立时赞道:“好!古人云,‘举网以纲,千目皆张;振裘持领,万毛自整。’大王以圣贤为纲,仁义掣领,倡爱民、勤政、尚俭之德,真不朽之业也!”他把这些历代帝王都曾宣扬,又由曹操临摹一遍的话喻为不朽,显然言过其词。
荀纬见地更高一层:“墨子曰,‘兼者,圣王之道也,王公大人之所以安也,万民衣食之所以足也。’又曰,‘圣人之所以济事成功,垂名于后世者,唯能以尚同为政者也。’古者儒墨皆为显学,却若泾渭参商。大王以儒化墨,合两家之精髓,实是难得。”
曹操捏着眉头,似是完成一件极为耗神的差事,疲惫地摆摆手:“寡人想静静,出去吧……”荀王二人知他近来愈加喜怒无常,赶紧收起书简施礼而退。
“公理,你留一步。”
“诺。”仲长统似乎早料到他要留自己,站在那里动都没动。
空劳一世
仲长统等的就是这一天。他知道曹操会找他谈话,调他来邺城为的也就是这一天,他也期望着这次交谈——因为他也和曹操一样,在这世上或许只有对方这半个知己。
曹操否定天命,他也否定天命,称得起是知己。但曹操否定天命是欲破他人之天命,树己之权威;仲长统否定天命则是有感千古兴亡之轮回,欲究来世之盛衰。一个是意图问鼎天下的君王,一个是醉心世间教化的文人,完全是两条道上跑的马。从某种意义上说曹操仅是利用了仲长统和他的《昌言》,利用了抨击天命、忠君之说,但即便是这种利用也足以让仲长统感到慰藉。因为对于他这个出身寒门又独执异论的人来说,这世道太孤独,没人理解他,更不要期望什么赞许,二十年来他遭遇的只是冷眼和敌视;能有曹操这样一位君王重视他,利用他,在他看来已大喜过望。
曹操并没正视仲长统,茫然低着头,似是疲惫至极:“记得十三年前寡人初定冀州,你论及袁氏为政之失,今日看来寡人为政比昔日袁绍如何?”
“臣不敢言。”
“但言无妨,说好说坏寡人无怪。”话虽这么说,曹操却未与他有一丝眼神交流,甚至有些害怕与他对视——天底下没人能比仲长统更了解君王和权力的真面孔,在他面前曹操毫无神秘可言。
“诺。”仲长统深施一礼,缓缓道,“以在下观之,大王如今之政与昔日袁氏相比……五十步笑百步耳。”这话大胆犯上,却一语中的——如今曹魏之政已转而以世家大族为本,以儒家经学为教,与当年袁绍有何不同?只不过那些豪强大族还不那么猖獗,还不能左右曹魏国政罢了。
“哼。”曹操苦笑一声,对这个答复毫不意外,“寡人生平最欲击败的对手就是袁本初,原以为官渡一战是非已分,没想到时至今日仍不能摆脱他的阴影。”
“不过……窃以为大王与袁本初绝非同路。袁绍四世三公豪强之人,视黎民如草芥;大王却有悲天悯人之心。”
“悲天悯人?”这话连曹操自己都不甚了然,“你是聪明之人,何必像那些俗吏一般恭维寡人?”
“非是微臣谄媚。敢问大王,方才您所书那首《度关山》,为何开头要写‘天地间,人为贵’?”
曹操的眼神又移开了,似乎不想提这个:“孟子言‘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民与人又有何异?”
“民与人无异吗?”仲长统反诘道,“人者,万物之灵、天地之心也。而民……说穿了不过是圣君圣王统治下之人,即便说什么‘爱民如子,盖之如天,容之若地’,也不过是把人看作子民,君王自诩为父、为天、为地。须知人可以自出手眼,创亘古未有之业,行前人未行之事,开百家之先河,人能主宰自己命运,受帝王桎梏之民能办到吗?换言之,手握乾坤、树自家威福的君王能允许他们办到吗?”
曹操默然不语——仲长统又一语中的了。曹操曾向往带给天下人安定、自由,立志远迈尧舜,甚至“恩德广及草木昆虫”(曹操《对酒歌》录),一切生灵平等,创亘古未有之大同之世。这么美的理想终究破灭了……现在坐在这里的不再是那个满腹热忱、以苍生为念的年轻人,早已蜕变为一个称孤道寡、家天下的君王。或许那梦想依然深埋他心底,但眼下他最在乎的是如何巩固自家权威,如何让这位子永远由自己儿孙坐着。
然而就在曹操提起笔来写诗的一刻,那个沉睡的梦忽又悸动了,他无意间写下“天地间,人为贵”六字。人是天地的主人,上至帝王、下至奴仆都是人,也都是天地之主,那彼此之间还有何差别?君王又凭什么坐享富贵统治黎民?曹操不知所措了……他岂能告诉天下人:你们其实可以有与君王一样的权力,也可随心所欲,追求自由?那岂不是把曹家唯我独尊的权力否定了?
所以他赶紧笔锋一转,又写下“立君牧民,为之轨则”——要想牧役人民永世不败,就不能承认自由人性,君王永是不可逾越的天。任何人的权力必须是君王的施舍,任何思想和创造必得在君王允许的范畴,百姓只能跪在地下感谢恩赐。即便他在后文赞扬皋陶、唐尧、虞舜、许由,甚至提到了墨子的“兼爱尚同”,但这一切都必须在他牧民的轨则内……黎民逃不脱君王的统治,而曹操本人也逃不脱千年来的窠臼,他绕得再远终究还要回到老路上。不管他心中梦想和实际利益哪个更重要,也不管是否愿意接受,他都别无选择。
仲长统感觉到自己揭了曹操伤疤,既有些不忍又慑于君王之威,心下甚是忐忑,也低下头,不敢再看他一眼。曹操却笑了:“无怪你能写出《昌言》这样的书。扬雄破善恶之别,桓谭破谶纬之说,王充破鬼神之谈,你索性连天命君权都给破了,敢把天捅出个窟窿,当真胆大妄为!不过句句都是说到寡人心坎里了。”
仲长统暗甩一把冷汗,谦虚道:“微臣不过信口胡言。”
“人人都在虚言粉饰,若
有一人敢说实话,那众人眼中他自然就成了信口雌黄。”曹操又打起精神,“今日寡人就是想听你说实话、说真话。寡人之治究竟如何?天下日后会变成何样?我曹魏究竟能不能长治久安?你放胆说!”
“诺。”仲长统吸一口气,似下了很大决心才道,“孝景帝时名臣晁错算过一笔账。估算一农夫五口之家,服役者不下二人,其能耕者不过百亩,百亩之收不过百石。春耕、夏耘、秋获、冬藏,伐薪樵,治官府,给徭役,春不得避风尘,夏不得避暑热,秋不得避阴雨,冬不得避寒冻。四时之间无日休息,送往迎来、吊死问疾、养孤长幼皆赖这百石收益。即便勤苦如此,不时遭遇水旱之灾、急政加赋、横征暴敛。先朝之际尚且如此……”说到此处仲长统深施一礼,“大王恕微臣斗胆相问。今之农家以五口为计,服役者可下二人,可耕之田可有百亩,居家安泰可优于前朝,水旱、蝗虫、瘟疫之灾可轻于往昔?”
当然不会,曹操心里有数,常年征战奋命沙场者早超越五丁抽二的旧制,阖门父子效力于军也不稀奇,他甚至抓民间寡妇充当军妓。而战乱也扰乱了土地,富家划地兼并,虽然他百般扼制终不能阻止这大趋势;流民迫于生计当屯民,身背五六成的重赋,如今战乱稍息,不少人宁可逃回乡给地主当佃户也不愿再给国家当佃农,天下还剩下多少自耕之农?但曹操并未因此背负太多自责,毕竟天下未定,为了支持军队,庞大的开支是无奈之举,至于瘟疫、灾害只有在安定之世才能妥善治理,如今仗还没打完,怎能兼顾?
仲长统似乎看穿了曹操的侥幸心理,又道:“微臣还想为大王再算一笔账,试算世家豪门生计如何。井田之变,豪人货殖,馆舍布于州郡,田亩连于方国,闭门成庄划地建园,一应衣食住行之物皆自给自足。每年正月伊始,女工织布、酿酒;二月粜粟,裁布制衣;三月开桑蚕之利;四月种禾、种瓜,粜大麦;五月、六月种豆、胡麻等;七月、八月果蔬俱丰还可种麦;九月籴粟;十月山林渔猎;十一月再屯粟豆余粮;岁末修缮农具,收民田租,饲养耕牛,以备来年事……大王算算,一年多少收益?这还不是全部,居官者有俸禄,封爵者有岁邑,显职者有厚赂,掌兵者有战利,放贷收息榨民血汗,化钱铸器与国争利!微臣没夸大其词吧?”
曹操不语——他曹家在先帝年间也曾过这种日子,虽不能与郡望大族相比,收支大体也差不多。倘要豪强之家与黎民百姓相比,简直一在天上,一陷泥中。
“大王英明睿智,专以豪强为治能否让天下太平,想必大王心中自然明了。”
曹操并不明白,或者说不愿弄明白,辩解道:“世家大族以经义为本,忠君顺德,施恩百姓,有何不可?”其实这话连他自己说着都没底气,他当年何尝不是以打击豪门为己任?
仲长统见他矢口否认,更放胆直言:“大王之言固是出于好意,然吾恐日后之事非大王现今所能揣度。大王乃是先朝入仕,想必昔日外戚、宦官之家,袁氏、杨氏之流是何情状您还记得吧?在郡为绅,在朝为臣,子孙锦衣玉食,造就者登临官寺,不肖者横行乡里。他们爱不爱乡民百姓,您比微臣更清楚。我记得名士崔骃曾写过一篇《博徒论》,其中讥讽一老农‘子触热耕耘,背上生盐,胫如烧椽,皮如领革,锥不能穿,行步狼跋,蹄戾胫酸。谓子草木,肢体屈伸;谓子禽兽,形容似人。何受命之薄?禀性不纯’。恐怕那些权门大族眼中,百姓与禽兽草木无异,秉性不纯,活该受苦受贫吧?一律以这些人为官,微臣替大王惶恐。”
曹操额角渗出一滴冷汗,手指不住颤抖,有些事他并非不知道,而是不得不这么做。他近来对政务的玩忽不仅仅因为身体不佳寻求方术,而是对国政路线不满又无力改变。今天这些隐忧却让仲长统挑明了,曹操内里怆然,却仍强辩道:“选官之事自在寡人之手,明断优劣尚可挽回人心。”
仲长统又道:“政之为理者,取一切而已,非能斟酌贤愚之分,以开盛衰之数也。世族豪强之家尽栖朝堂,选官又岂能公平?郡望之族虽以经义起家,然门生故吏流于九州,既登权位利欲熏心,焉能再守仁德?为师无以教,弟子不受业,奉货行贿以自固结,求志嘱托规图仕进。以顽鲁应茂才,以桀逆应至孝,以贪婪应廉吏,以昏暗应明经,以怯弱应武猛。名实不相符,求贡不相称。富者乘财力,贵者凭权势。政以贿行,官以私进,选举不实,邪佞遍布!吏治怎能清?人心何可挽回?”
曹操早已汗流浃背,却越发提高声音:“还有严刑峻法!孝武帝曾杀魏其侯,光武帝曾诛欧阳歙,难道寡人会坐视他们胡为?”
“臣不敢藐视君威,大王纵横天下三十载自然无人不服,但后世君王呢?他们必有似大王之威、如大王之德?”仲长统长叹一声,“况君子用法至于化,小人用法至于乱。均是一法也,苟使豺狼牧百姓,盗跖主征税,贪鄙掌刑狱,谄懦宣教化,国家昏乱,官吏放肆,则其法何以服百姓?百姓不服,则奸谋构乱无所不为。富者骄而邪,贫者穷而奸,谄邪居上,奸猾在下,富者恣睢,穷者仇富,世间混沌善恶不明,虽尧舜复生岂能治哉?这便是世家一党治国的结……”
“住口!你这是危言耸听!”曹操的心理底线终于承受不住了,早忘了是自己让人家放胆直言的,抓起案头一卷竹简,向仲长统用力掷去。
仲长统既惊且惧,竟没躲开,被竹简打得披头散发,冠戴落地,顾不得去拾,赶紧瘫跪在地:“微臣失礼,大王息怒……”
曹操充耳不闻,气得浑身哆嗦,在帅案后踱来踱去:“可恶……可恶……”其实仲长统对日后社稷的断言他都能预见到,若世家大族为政,凭他一己之力虽可斧正一时,却不能压制一世,他死之后儿孙还有这能力吗?恐怕用不了几十年光景,必使寒门无在朝之士,世族垄断朝纲,上涉君权下压百姓,对曹氏统治而言不啻为一把双刃剑。曹操看得一清二楚,可他有选择吗?若不接纳世家大族,人家可以反叛,可以投奔他人。外有孙刘未灭,内有百废待举,若陷入无休止的内斗,天下还有安定之日吗?曹家还能坐稳江山吗?形势逼人,须知孙权早已与顾陆朱张等江东大族融为一体,刘备也绞尽脑汁要把荆州之士捆绑在战车上,曹魏不这么干何以稳定内部,何以积蓄实力与他们决战?士族政治固然危害无穷,但若连眼下困难都解决不了,何谈将来?即便这是杯毒酒,也只能强忍着往下咽。
曹操实是无比痛苦,他击败了袁绍,但他却要向自己的手下败将低头,接受手下败将的为政之道,无异于向全天下士人宣布自己这半辈子错了!身为君王还有比这更屈辱的吗?他自欺欺人的谎言完全被仲长统戳穿了,气愤填膺,不住咆哮:“你这大胆狂生!好好好……你口口声声说寡人不对,那你想要寡人怎么办?寡人还能怎样?你说啊!”
这次轮到仲长统无言以对了——是啊,还能指望曹操怎样?世家豪强自秦汉以来就是难治的顽症,中兴二百载早已发展到无法扼制的地步。虽然曹操专横跋扈不惧天命,但要他与数百年的历史潮流斗争,这现实吗?
“臣有罪……”仲长统不得不低头,“大王息怒,保重身……”
“闭嘴!你等文人就会乱发狂言!谁知寡人之苦、寡人之烦?”曹操踱来踱去,越想越气,却已搞不清究竟是跟仲长统生气,还是跟自己;满腹怨烦无处可泄,抬腿一脚,把帅案踢翻了。
殿外伺候的寺人、武士早惊动了,涌上殿来一看——曹操如同一个疯魔的白发老人,一瘸一拐蹒跚着,抓起一切能抓的东西乱砍乱砸;仲长统早吓得瘫软在地。
严峻心思灵动,手指仲长统,招呼众侍卫道:“此人欺君罔上惹怒大王,还不速速拿下?”
众武士气势汹汹一拥而上,将仲长统死死按住。饶是仲长统胆大包天此刻也心灰意冷,料想必有一场塌天大祸,恐怕要蹈边让、孔融的覆辙了。
哪知曹操却突然喊道:“谁让你们擒他的?把他、把他……把他给我轰出去!轰回许都,寡人永不再见此人!”气归气怒归怒,无论嘴上如何狡辩,他都无法否定仲长统之预言,而且人家越是直言越是出于挚诚。曹操杀的人多了,因言获罪的也不少,但他从来要杀谁就痛痛快快杀;让人家推心置腹放胆直言,却引为把柄置人死地,曹操毕竟英雄一世,不会行此下作伎俩。
“谢大王不杀之恩……”仲长统颤巍巍咕哝一声,不禁流下两行热泪——毕竟曹操对他有知遇之恩,若不是赶上这个动乱的年代,若不是有曹操这样敢于挑战天命的主公,焉能容他这等发“逆天”之论的人混迹庙堂?
“轰走!快快轰走!”曹操扭过头死命挥着衣袖,仿佛是要驱走一件不祥之物,又好像充满畏惧不敢面对。
仲长统被武士推推搡搡出了大殿,又忍不住回头瞧曹操最后一眼——泪水模糊了视线,泪光中的曹操变得无比扭曲、无比狰狞、无比丑陋,兀自咆哮着、摔打着、挣扎着,却显得那么无力,他注定无法与命运抗争。谁是他最大的敌人?是他自己……
青春没有了,朋友没有了,父子亲情也没有了,匡扶汉室的本志已背弃,要当帝王的渴望还需压抑,统一天下遥遥无期,如今就毕生的理想追求都被他自己扼杀了。都破灭了……除了那个带给他孤独的王者之位,他还有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