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独孤如愿:偷袭荆州
推荐阅读:宇宙职业选手、斗罗大陆V重生唐三、万相之王、星门、剑道第一仙、雪中悍刀行、一剑独尊、牧龙师、临渊行、万古第一神
海娜小说网 www.hainazuche.com,最快更新敕勒歌:两魏英雄传最新章节!
534年,十二月,荆州。
独孤如愿带领部队一路离开长安,经过了蓝田关、上洛、商县,抵达武关。
武关是关中的南大门,出关之后就进入了东魏的控制范围。
独孤如愿并不是来驻守武关的。他的目标是武关外面的荆州。
荆州是最早的汉地九州之一,广义上的概念大体相当于今湖北湖南二省全境以及河南部分地区。到了北魏的时候,这里被划分为三个行政单位,分别是荆州(东魏称为西荆州)、东荆州和南荆州,统称为三荆。其中荆州治所在襄县(今河南省邓州市),东荆州治所在沁阳(今河南省泌阳市),南荆州治所在安昌(今湖北省枣阳市南三十里)。六年前尔朱荣发动河阴之变的时候,北魏的南荆州刺史李志害怕受牵连,举州投降了南梁,北朝这边就只剩下了荆州和东荆州两部分。
自从两个多月前贺拔胜被侯景击败,逃到南梁投奔萧衍之后,荆州和东荆州就已经成了高欢的地盘。由于东魏内部还有很多不安定的州郡,所以侯景战后并没有留在这里,而是继续赶往其他地方参与平叛。
留在荆州驻守的,是东魏新任命的西荆州刺史辛纂。
辛纂就是在洛阳被高欢处死的那个尚书左仆射辛雄的堂兄。辛纂的资历其实非常老,当年尚书令李崇北伐柔然的时候,他就在军中担当录事参军,临淮王元彧救援六镇的时候,他又在军中担任长史,等到广阳王元渊北上平叛的时候,他依旧是随军长史。后来梁武帝萧衍趁北魏内乱,派大将曹义宗偷袭荆州,辛纂当时是南道行台,他在于谨的协助下,仅靠两千人坚守新野长达两年之久,终于等到了尔朱荣派来的救兵,击退了南梁的部队。
应该说,辛纂前些年的成绩还算不错,但后来的一些表现就乏善可陈了。
高欢起兵南下的时候,辛纂正好担任河内太守,他看到高欢兵临城下,打都没打,直接开门投降。
高欢本以为辛纂怎么着也会抵抗一下,没想到他居然眼睛都不眨就倒戈了,而且言辞极其卑微,完全没有朝廷重臣的身份。高欢被整得颇为尴尬,他都不好意思亲自见辛纂,派司马子如代为慰问一下了事。
因为辛纂之前的新野守卫战很出彩,所以赶走贺拔胜之后,东魏朝廷专门安排辛纂担任南道行台兼西荆州刺史,负责镇守穰城。
而西魏这边得知荆州落入高欢手中之后,为了进行战略牵制,专门任命独孤如愿为大都督、东南道行台兼荆州刺史,都督三荆州诸军事。
因为现在荆州是东魏的地盘,所以独孤如愿这个荆州刺史只是挂个名而已,实际工作就是派特务间谍过去捣捣乱,做做煽动策反啥的,主要目的是给高欢的后院制造一些麻烦,让他不能集中精力对付关中。
结果独孤如愿的敌后工作搞得太出色了,不仅成功争取到了荆州很多军民的暗中支持,还直接煽动了蛮族首领樊五能起兵造反响应西魏,占领了武关南面的淅阳郡。
这一切都得益于独孤如愿当年在荆州的政绩和声望。
独孤如愿从530年,也就是元晔当皇帝的那一年,就开始出任新野镇将,之后又升任荆州防城大都督兼南乡郡守,直到元修出走之前被调回洛阳,中间一共在荆州工作了四年左右的时间。这段时间里,独孤如愿关注民生,勤于政务,把属地治理得井井有条,深得荆州民众的爱戴。
值得一提的是,当时隔壁淅阳郡守韦孝宽的政绩也很突出,因为独孤如愿跟韦孝宽同属荆州,成绩抢眼,私交也很好,时人称之为“连璧”。
正因为这些前期成绩,所以荆州此时虽然被东魏占领,但当地百姓依然怀念当初独孤如愿跟韦孝宽在的日子,连带着倾向于支持西魏。
辛纂得知淅阳失守之后,打算出动军队去征剿叛军,但行台郎中李广觉得不妥,他站出来对辛纂说:“刺史大人,我觉得现在不适合出兵。淅阳那里只有一座孤城,城外根本没有百姓,而且山路深险,周边又有太多的土着蛮族,派的人少了根本不顶事,而都派去那边的话,荆州这边又会空虚。现在咱们的主要任务是确保荆州核心区的安全,淅阳这种不重要的地方还是先放一放比较好,否则一旦失利,搞不好会出现连锁反应,那时候恐怕穰城会有危险。”
李广这么说是有理由的。因为前段时间荆州东边的颍川太守元洪威造反,荆州很多人马被抽调过去平叛了,留在穰城里的守军数量非常有限,而且由于独孤如愿的策反工作,荆州军民内部不稳定的情况已经非常明显,这种情况下出兵折腾的确会有很大的风险。
但辛纂在堂弟辛雄被处死之后,一直处于很紧张的状态,急于证明自己的忠心,他反问李广道:“我作为一州刺史,身负保境安民的重任,岂能纵容叛军在辖区内如此猖狂?”
李广道:“现在荆州兵力有限,实在没办法面面俱到,必须抓主要矛盾才行。只要守住穰城,区区淅阳暂时丢了也没有大碍。等官军平叛回来之后,收复淅阳易如反掌,您又何必现在冒险呢?”
辛纂不听。现在是敏感时期,积极摆姿态表忠心非常重要,如果不出兵,万一领导怀疑我有二心怎么办?
尽管李广再三劝诫,辛纂依然一意孤行,把穰城的大部分守军都派去淅阳平叛。
结果不出李广所料,官军在山里中了埋伏,一败涂地,领军的将领们害怕被辛纂追责,都不敢回去了,很多人直接投降了西魏。
辛纂得知派出去的官军全军覆没,也知道害怕了,他一面加强穰城的警戒,同时飞马向朝廷请求救援。
但这时荆州州民发现机会来了,他们自发派人偷偷去长安跟独孤如愿联络,告诉他现在荆州有机可乘,请他赶紧领兵过来,州民们愿意做西魏大军的内应。
独孤如愿得知荆州内部空虚,非常兴奋,当即去找宇文泰请求领兵出征。
宇文泰有点儿纠结。在荆州捣乱他很支持,但要不要派兵去占领荆州就是另一回事儿了。
荆州离关中实在太远了,中间的武关道又非常难走,两边联络起来极其困难。而从高欢那边看,无论是从洛阳南下,还是从豫州西进,到荆州都非常方便,所以即使这次运气好能把荆州打下来,未来也很难守住。
更严重的问题是现在根本没兵可派。关西的总兵力本来就不多,东边对付高欢需要兵,陇右维持治安需要兵,镇守长安需要兵,剩下的机动部队又都被派出去攻打灵州曹泥了,宇文泰实在拿不出更多的人马分给独孤如愿。
但独孤如愿实在不甘心看着大好机会白白溜走。他对宇文泰说,只要你同意我去就行,人的问题我自己解决,以后有危险也不用关中派兵去救。
宇文泰见好兄弟如此坚持,只能勉强同意,他最终咬牙硬挤出了几百人分给独孤如愿。
咱们家底太薄,真的只有这么多人了,兄弟你看着办吧。
独孤如愿把自己所有部曲都补充进去,再加上一些临时招募的,统共凑了不到一千人。
有多少算多少吧,时间紧急,没太多的时间准备了。
独孤如愿带着这一小队人马离开长安,从武关道火速南下荆州。
随军将领只有独孤如愿在荆州的老部下杨忠和宇文虬。
出了武关就是淅阳,到这里还算顺利,但淅阳到穰城要走很多山路,非常难走,而且东魏那边也已经知道了独孤如愿出兵的消息,紧急派北面的恒农太守田八能出兵阻击。
当时荆州一带蛮族的势力非常大,不论哪个政权占据这里,都需要拉拢当地的蛮族洞主才能稳定统治。田八能也是荆州本地的蛮族洞主之一,跟之前造反的樊五能不同,他选择站在东魏这一边。
田八能领命之后,立刻组织自己麾下的各个蛮族部落在淅阳的山路上设立营垒,堵住出山的道路,同时派都督张齐民带领三千步兵和骑兵绕到独孤如愿部队的后面,打算前后夹击,把独孤如愿这一小队人马直接吃掉。
前有群蛮,后有追兵,独孤如愿的将士们都很紧张。他们人数太少,身处险境,后路又被切断了,搞不好真有全军覆没的风险。
很多人建议别往前走了,先回头把张齐民的部队干掉再说,这样起码保证退路是畅通的,实在打不过了还可以往回跑。
独孤如愿也知道现在是关键时候,他对大家道:“诸位不要慌乱,我很了解这帮蛮族,他们向来都是欺弱怕强的作风,如果咱们此时回头去打张齐民,那么这帮人就会以为我们害怕了要逃跑,肯定会乘机追杀过来,那时候腹背受敌更麻烦。不如我们继续前进,抢在张齐民追上来之前一鼓作气击溃田八能,那时张齐民的部队必然不战自溃。我们现在兵不满千,此处又是死地,望诸君戮力同心,切莫迟疑。”
此时的独孤如愿已经从当年贺拔胜身边的翩翩少年成长为智勇双全的一代名将。
唯一不变的是,他依然保持着自己标志性的俊美形象。
独孤如愿本人极其注重仪容仪表,很久之前在葛荣旗下的时候,就因为年少倜傥,服饰色彩与众不同,在一群流民叛军之中格外抢眼,留下了独孤郎的美名。
但这只是假象,贺拔胜也绝不会是因为长得好看才一直提拔他当自己副手的。实际上,独孤如愿的武力值不会输给任何一个北镇将领。当年韩楼叛乱的时候,独孤如愿曾经随同贺拔胜在中山镇守,当时韩楼还打算出兵试探一下,结果独孤如愿单人匹马出阵挑战,直接生擒了叛军的渔阳王袁肆周,把韩楼吓得一溜烟儿逃回幽州再也没敢南下。后来尔朱荣出兵对付元颢和陈庆之,独孤如愿被任命为先锋,他在战斗过程中屡有军功,官至安南将军,封爰德县侯。
在荆州的时候,虽然名义上还是隶属于贺拔胜麾下,但独孤如愿已经完全可以独立作战了,他甚至还有了像杨忠和宇文虬这样的副手班底。
杨忠和宇文虬对领导的决策能力非常信任,他们收到命令之后毫不迟疑,带领部队直接杀进了田八能的阵地。
不出独孤如愿所料,田八能这边的蛮族部队虽然看来吓人,但根本没经过正规训练,眼见着西魏部队跟天兵天将一样不畏箭矢杀到了眼前,全都吓坏了,纷纷扔下武器各自逃命,田八能喊破了嗓子也没人理他。最终西魏部队大获全胜,通往穰城的道路完全打开。
后面的张齐民一看西魏部队如此神勇,也不敢再追了,领着人转身就跑。
独孤如愿领兵乘胜直接杀到穰城之下。
辛纂听说西魏部队已经杀到门口了,起初还很紧张,但登城一看被气得哭笑不得。敌军看起来统共才几百人的样子,跟偌大的穰城对比起来,城外这孤零零的一小撮人马显得非常可怜。
宇文泰就派这点儿人过来是开玩笑呢么?我这里的守军再少,至少也是你的四五倍以上。
于是辛纂又膨胀了。对付这么点儿人还用得着守城么?我直接出去几个打一个也把他们灭了。他确认城外没有埋伏之后,立刻点齐城内的官军,亲自领兵出去跟独孤如愿对阵。
但辛纂又一次失算了。他身后的荆州守军大都是本地人,当年都受过独孤如愿的恩惠,心里都向着西魏。他们巴不得独孤如愿能早日回来接管荆州,根本没想着拼死打仗。
独孤如愿也很清楚这个情况,所以他并没有急于开战,而是在阵前直接做起了政治思想工作。独孤如愿历数了高欢欺君罔上的诸多罪状,宣称自己奉旨前来收复三荆,希望大家不要助纣为虐,赶紧放弃抵抗投降朝廷才是正路。
辛纂没搞明白独孤如愿为啥要长篇大论说这么多废话,直接开打不久完了么。等他发现身后队伍出现骚动的时候,一切已经晚了。在几个带头将士的鼓动下,荆州官军纷纷扔下武器,四处逃散,几千人马顷刻之间就剩了个零头。
辛纂晕了,他从没见过独孤如愿这样的敌人,仅凭三言两语就搞垮了自己的几千大军。眼看着野战是没戏了,他只好下令紧急撤退,打算回去重新组织人马死守穰城。
但现在再想撤退为时已晚,独孤如愿见辛纂要跑,立刻挥手发起进攻,西魏部队奋勇直前,很快就把剩下的荆州官军击溃。
辛纂本人在亲兵的拼死掩护下,总算跑回了穰城,但城门还没来得及关上的时候,杨忠等人已经追到城下。杨忠见守门的官军正打算关城门,厉声呵斥道:“朝廷大军已在城外,城里也有官军的内应,你们想活命的话就赶紧跑,顽抗到底只有死路一条!”
守门的官军也看明白形势了,没人想当冤大头,大家扔下城门一哄而散。
杨忠领人飞马杀入穰城,径自冲进辛纂的府邸。此时辛纂的亲兵卫队还有一百多人,但都已经被杨忠吓破了胆,纷纷扔下武器下马投降。辛纂最终也没有跑掉,被活捉之后斩首示众。
独孤如愿顺利拿下穰城,他积极抚慰民众扩充队伍,之后又四处出兵略地,很快就占领了荆州的大部分地区。
荆州就这样戏剧性地被独孤如愿领着一千人马偷袭成功,而高欢这时还在疲于处理北面和东面的事情,暂时腾不出手来管南面,只能先任由独孤如愿在荆州折腾。
534年,十二月,荆州。
独孤如愿带领部队一路离开长安,经过了蓝田关、上洛、商县,抵达武关。
武关是关中的南大门,出关之后就进入了东魏的控制范围。
独孤如愿并不是来驻守武关的。他的目标是武关外面的荆州。
荆州是最早的汉地九州之一,广义上的概念大体相当于今湖北湖南二省全境以及河南部分地区。到了北魏的时候,这里被划分为三个行政单位,分别是荆州(东魏称为西荆州)、东荆州和南荆州,统称为三荆。其中荆州治所在襄县(今河南省邓州市),东荆州治所在沁阳(今河南省泌阳市),南荆州治所在安昌(今湖北省枣阳市南三十里)。六年前尔朱荣发动河阴之变的时候,北魏的南荆州刺史李志害怕受牵连,举州投降了南梁,北朝这边就只剩下了荆州和东荆州两部分。
自从两个多月前贺拔胜被侯景击败,逃到南梁投奔萧衍之后,荆州和东荆州就已经成了高欢的地盘。由于东魏内部还有很多不安定的州郡,所以侯景战后并没有留在这里,而是继续赶往其他地方参与平叛。
留在荆州驻守的,是东魏新任命的西荆州刺史辛纂。
辛纂就是在洛阳被高欢处死的那个尚书左仆射辛雄的堂兄。辛纂的资历其实非常老,当年尚书令李崇北伐柔然的时候,他就在军中担当录事参军,临淮王元彧救援六镇的时候,他又在军中担任长史,等到广阳王元渊北上平叛的时候,他依旧是随军长史。后来梁武帝萧衍趁北魏内乱,派大将曹义宗偷袭荆州,辛纂当时是南道行台,他在于谨的协助下,仅靠两千人坚守新野长达两年之久,终于等到了尔朱荣派来的救兵,击退了南梁的部队。
应该说,辛纂前些年的成绩还算不错,但后来的一些表现就乏善可陈了。
高欢起兵南下的时候,辛纂正好担任河内太守,他看到高欢兵临城下,打都没打,直接开门投降。
高欢本以为辛纂怎么着也会抵抗一下,没想到他居然眼睛都不眨就倒戈了,而且言辞极其卑微,完全没有朝廷重臣的身份。高欢被整得颇为尴尬,他都不好意思亲自见辛纂,派司马子如代为慰问一下了事。
因为辛纂之前的新野守卫战很出彩,所以赶走贺拔胜之后,东魏朝廷专门安排辛纂担任南道行台兼西荆州刺史,负责镇守穰城。
而西魏这边得知荆州落入高欢手中之后,为了进行战略牵制,专门任命独孤如愿为大都督、东南道行台兼荆州刺史,都督三荆州诸军事。
因为现在荆州是东魏的地盘,所以独孤如愿这个荆州刺史只是挂个名而已,实际工作就是派特务间谍过去捣捣乱,做做煽动策反啥的,主要目的是给高欢的后院制造一些麻烦,让他不能集中精力对付关中。
结果独孤如愿的敌后工作搞得太出色了,不仅成功争取到了荆州很多军民的暗中支持,还直接煽动了蛮族首领樊五能起兵造反响应西魏,占领了武关南面的淅阳郡。
这一切都得益于独孤如愿当年在荆州的政绩和声望。
独孤如愿从530年,也就是元晔当皇帝的那一年,就开始出任新野镇将,之后又升任荆州防城大都督兼南乡郡守,直到元修出走之前被调回洛阳,中间一共在荆州工作了四年左右的时间。这段时间里,独孤如愿关注民生,勤于政务,把属地治理得井井有条,深得荆州民众的爱戴。
值得一提的是,当时隔壁淅阳郡守韦孝宽的政绩也很突出,因为独孤如愿跟韦孝宽同属荆州,成绩抢眼,私交也很好,时人称之为“连璧”。
正因为这些前期成绩,所以荆州此时虽然被东魏占领,但当地百姓依然怀念当初独孤如愿跟韦孝宽在的日子,连带着倾向于支持西魏。
辛纂得知淅阳失守之后,打算出动军队去征剿叛军,但行台郎中李广觉得不妥,他站出来对辛纂说:“刺史大人,我觉得现在不适合出兵。淅阳那里只有一座孤城,城外根本没有百姓,而且山路深险,周边又有太多的土着蛮族,派的人少了根本不顶事,而都派去那边的话,荆州这边又会空虚。现在咱们的主要任务是确保荆州核心区的安全,淅阳这种不重要的地方还是先放一放比较好,否则一旦失利,搞不好会出现连锁反应,那时候恐怕穰城会有危险。”
李广这么说是有理由的。因为前段时间荆州东边的颍川太守元洪威造反,荆州很多人马被抽调过去平叛了,留在穰城里的守军数量非常有限,而且由于独孤如愿的策反工作,荆州军民内部不稳定的情况已经非常明显,这种情况下出兵折腾的确会有很大的风险。
但辛纂在堂弟辛雄被处死之后,一直处于很紧张的状态,急于证明自己的忠心,他反问李广道:“我作为一州刺史,身负保境安民的重任,岂能纵容叛军在辖区内如此猖狂?”
李广道:“现在荆州兵力有限,实在没办法面面俱到,必须抓主要矛盾才行。只要守住穰城,区区淅阳暂时丢了也没有大碍。等官军平叛回来之后,收复淅阳易如反掌,您又何必现在冒险呢?”
辛纂不听。现在是敏感时期,积极摆姿态表忠心非常重要,如果不出兵,万一领导怀疑我有二心怎么办?
尽管李广再三劝诫,辛纂依然一意孤行,把穰城的大部分守军都派去淅阳平叛。
结果不出李广所料,官军在山里中了埋伏,一败涂地,领军的将领们害怕被辛纂追责,都不敢回去了,很多人直接投降了西魏。
辛纂得知派出去的官军全军覆没,也知道害怕了,他一面加强穰城的警戒,同时飞马向朝廷请求救援。
但这时荆州州民发现机会来了,他们自发派人偷偷去长安跟独孤如愿联络,告诉他现在荆州有机可乘,请他赶紧领兵过来,州民们愿意做西魏大军的内应。
独孤如愿得知荆州内部空虚,非常兴奋,当即去找宇文泰请求领兵出征。
宇文泰有点儿纠结。在荆州捣乱他很支持,但要不要派兵去占领荆州就是另一回事儿了。
荆州离关中实在太远了,中间的武关道又非常难走,两边联络起来极其困难。而从高欢那边看,无论是从洛阳南下,还是从豫州西进,到荆州都非常方便,所以即使这次运气好能把荆州打下来,未来也很难守住。
更严重的问题是现在根本没兵可派。关西的总兵力本来就不多,东边对付高欢需要兵,陇右维持治安需要兵,镇守长安需要兵,剩下的机动部队又都被派出去攻打灵州曹泥了,宇文泰实在拿不出更多的人马分给独孤如愿。
但独孤如愿实在不甘心看着大好机会白白溜走。他对宇文泰说,只要你同意我去就行,人的问题我自己解决,以后有危险也不用关中派兵去救。
宇文泰见好兄弟如此坚持,只能勉强同意,他最终咬牙硬挤出了几百人分给独孤如愿。
咱们家底太薄,真的只有这么多人了,兄弟你看着办吧。
独孤如愿把自己所有部曲都补充进去,再加上一些临时招募的,统共凑了不到一千人。
有多少算多少吧,时间紧急,没太多的时间准备了。
独孤如愿带着这一小队人马离开长安,从武关道火速南下荆州。
随军将领只有独孤如愿在荆州的老部下杨忠和宇文虬。
出了武关就是淅阳,到这里还算顺利,但淅阳到穰城要走很多山路,非常难走,而且东魏那边也已经知道了独孤如愿出兵的消息,紧急派北面的恒农太守田八能出兵阻击。
当时荆州一带蛮族的势力非常大,不论哪个政权占据这里,都需要拉拢当地的蛮族洞主才能稳定统治。田八能也是荆州本地的蛮族洞主之一,跟之前造反的樊五能不同,他选择站在东魏这一边。
田八能领命之后,立刻组织自己麾下的各个蛮族部落在淅阳的山路上设立营垒,堵住出山的道路,同时派都督张齐民带领三千步兵和骑兵绕到独孤如愿部队的后面,打算前后夹击,把独孤如愿这一小队人马直接吃掉。
前有群蛮,后有追兵,独孤如愿的将士们都很紧张。他们人数太少,身处险境,后路又被切断了,搞不好真有全军覆没的风险。
很多人建议别往前走了,先回头把张齐民的部队干掉再说,这样起码保证退路是畅通的,实在打不过了还可以往回跑。
独孤如愿也知道现在是关键时候,他对大家道:“诸位不要慌乱,我很了解这帮蛮族,他们向来都是欺弱怕强的作风,如果咱们此时回头去打张齐民,那么这帮人就会以为我们害怕了要逃跑,肯定会乘机追杀过来,那时候腹背受敌更麻烦。不如我们继续前进,抢在张齐民追上来之前一鼓作气击溃田八能,那时张齐民的部队必然不战自溃。我们现在兵不满千,此处又是死地,望诸君戮力同心,切莫迟疑。”
此时的独孤如愿已经从当年贺拔胜身边的翩翩少年成长为智勇双全的一代名将。
唯一不变的是,他依然保持着自己标志性的俊美形象。
独孤如愿本人极其注重仪容仪表,很久之前在葛荣旗下的时候,就因为年少倜傥,服饰色彩与众不同,在一群流民叛军之中格外抢眼,留下了独孤郎的美名。
但这只是假象,贺拔胜也绝不会是因为长得好看才一直提拔他当自己副手的。实际上,独孤如愿的武力值不会输给任何一个北镇将领。当年韩楼叛乱的时候,独孤如愿曾经随同贺拔胜在中山镇守,当时韩楼还打算出兵试探一下,结果独孤如愿单人匹马出阵挑战,直接生擒了叛军的渔阳王袁肆周,把韩楼吓得一溜烟儿逃回幽州再也没敢南下。后来尔朱荣出兵对付元颢和陈庆之,独孤如愿被任命为先锋,他在战斗过程中屡有军功,官至安南将军,封爰德县侯。
在荆州的时候,虽然名义上还是隶属于贺拔胜麾下,但独孤如愿已经完全可以独立作战了,他甚至还有了像杨忠和宇文虬这样的副手班底。
杨忠和宇文虬对领导的决策能力非常信任,他们收到命令之后毫不迟疑,带领部队直接杀进了田八能的阵地。
不出独孤如愿所料,田八能这边的蛮族部队虽然看来吓人,但根本没经过正规训练,眼见着西魏部队跟天兵天将一样不畏箭矢杀到了眼前,全都吓坏了,纷纷扔下武器各自逃命,田八能喊破了嗓子也没人理他。最终西魏部队大获全胜,通往穰城的道路完全打开。
后面的张齐民一看西魏部队如此神勇,也不敢再追了,领着人转身就跑。
独孤如愿领兵乘胜直接杀到穰城之下。
辛纂听说西魏部队已经杀到门口了,起初还很紧张,但登城一看被气得哭笑不得。敌军看起来统共才几百人的样子,跟偌大的穰城对比起来,城外这孤零零的一小撮人马显得非常可怜。
宇文泰就派这点儿人过来是开玩笑呢么?我这里的守军再少,至少也是你的四五倍以上。
于是辛纂又膨胀了。对付这么点儿人还用得着守城么?我直接出去几个打一个也把他们灭了。他确认城外没有埋伏之后,立刻点齐城内的官军,亲自领兵出去跟独孤如愿对阵。
但辛纂又一次失算了。他身后的荆州守军大都是本地人,当年都受过独孤如愿的恩惠,心里都向着西魏。他们巴不得独孤如愿能早日回来接管荆州,根本没想着拼死打仗。
独孤如愿也很清楚这个情况,所以他并没有急于开战,而是在阵前直接做起了政治思想工作。独孤如愿历数了高欢欺君罔上的诸多罪状,宣称自己奉旨前来收复三荆,希望大家不要助纣为虐,赶紧放弃抵抗投降朝廷才是正路。
辛纂没搞明白独孤如愿为啥要长篇大论说这么多废话,直接开打不久完了么。等他发现身后队伍出现骚动的时候,一切已经晚了。在几个带头将士的鼓动下,荆州官军纷纷扔下武器,四处逃散,几千人马顷刻之间就剩了个零头。
辛纂晕了,他从没见过独孤如愿这样的敌人,仅凭三言两语就搞垮了自己的几千大军。眼看着野战是没戏了,他只好下令紧急撤退,打算回去重新组织人马死守穰城。
但现在再想撤退为时已晚,独孤如愿见辛纂要跑,立刻挥手发起进攻,西魏部队奋勇直前,很快就把剩下的荆州官军击溃。
辛纂本人在亲兵的拼死掩护下,总算跑回了穰城,但城门还没来得及关上的时候,杨忠等人已经追到城下。杨忠见守门的官军正打算关城门,厉声呵斥道:“朝廷大军已在城外,城里也有官军的内应,你们想活命的话就赶紧跑,顽抗到底只有死路一条!”
守门的官军也看明白形势了,没人想当冤大头,大家扔下城门一哄而散。
杨忠领人飞马杀入穰城,径自冲进辛纂的府邸。此时辛纂的亲兵卫队还有一百多人,但都已经被杨忠吓破了胆,纷纷扔下武器下马投降。辛纂最终也没有跑掉,被活捉之后斩首示众。
独孤如愿顺利拿下穰城,他积极抚慰民众扩充队伍,之后又四处出兵略地,很快就占领了荆州的大部分地区。
荆州就这样戏剧性地被独孤如愿领着一千人马偷袭成功,而高欢这时还在疲于处理北面和东面的事情,暂时腾不出手来管南面,只能先任由独孤如愿在荆州折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