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住村小
推荐阅读: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夜的命名术、最强战神、全职艺术家、龙王殿、重生之都市仙尊、财运天降、花娇、好想住你隔壁
海娜小说网 www.hainazuche.com,最快更新陈庆之升迁记最新章节!
嗯,是的,陈庆之很喜欢这种宁静,它能够让人的心平静下来。如果是在一线大城市,是无法享受这样宁静的夜晚。特别是在广东,半夜十二点似乎才是夜生活的开始,大街上传来的喧闹声时刻在提醒着人们,这里的生物钟是那样的跟内地截然不同。
晚上,躺在床上的陈庆之不自觉地思索着今天的经历。从今天短暂的接触来看,陈庆之感觉北山村干部似乎不是那么难打交道,都还算比较通情达理。其中村书记刘铁成给人的印象是,热情地外表下藏着几分霸道蛮横。会计刘四话不多,但从他是刘铁成手上提拔的来看,肯定唯刘铁成马首是瞻。胡大海为人看似热情大方,但是眼睛里透着些许精明,是一个比较看重利益的人。
“村班子看着似乎没有什么问题,我该怎样才能跟他们打成一片呢?”
“乡里的干部都说北山村有‘三最’,路途最遥远,班子最难搞,工作最难抓,我该从什么地方打开一个缺口呢?”
“只要是人就有特点,也就既会有优点,也会有缺点,我只要找准了村干部的特点,对症下药,就一定能搞定他们。”
“北山这地方确实偏远,我到底是要安心在这里大干一场,还是要想办法脱离北山村?其实说起来,好像哪个地方都会有不成文的规定,会有所谓的惯例。自己暂时是肯定走不了,还是先安安心心在这里待着吧。”
在北山村的第一个夜晚,注定是陈庆之人生中又一个辗转反侧的难眠之夜。
次日一早六点半,陈庆之从睡梦中醒来。在附近寻了一个僻静地方打拳,随后被胡大海喊过去吃早餐。
“小陈主任,关于你住宿的问题,有两个选择,一是在我这里住宿,二是由村里跟小学协商一下,在里面给你找个住宿房间,你看怎么样安排好?”胡大海边吃边说起了住宿的事情。
“还是跟小学协调下,帮我找个住宿的地方,这样离村委会也近。住您这里,一是离村委会稍远了点,二是给您添麻烦。就是不知道小学那边是否方便?”
客观地说,住胡大海家里肯定要更舒适些,但是经常麻烦人家也不好。跟村干部既要打成一片,又要注意保持适当距离,这是陈庆之跟一位老同志聊天时总结出来的。因此,他觉得还是住在村小里面为好,但是就是不知道村小的条件怎么样。
“村小只有个年级,个老师,一位是年纪大的男老师石生民,另外两位是年轻的女老师文淑雅、李静。石老师有时会在学校住,两位女老师平时一般都住在学校里面。房间还是能腾出来,你要是住过去,既能多个伴,又能当个护花使者。”胡大海笑眯眯地看着陈庆之。
“那要不还是先去学校看看,等看过之后再作决定吧。”听说有两位女老师住在学校里面,陈庆之有点犹豫,但是略一思索,想到幸好有两位女老师,要是只有一位女老师,孤男寡女住在一起,难免有瓜田李下之嫌,所以就答应先去看看再定。
这一段时间陈庆之也经常下乡,感觉这里的农村还是很保守,或者说仍然残留着封建思想的余毒。因此,作为一名干部,还是要适当注意下,尽量保持良好的外在形象。
陈庆之跟着胡大海一起来到学校,只见陆陆续续有学生往学校赶来。两人来到了学校办公室,胡大海向三位老师介绍了驻村干部陈庆之,说明了来意。
“胡村长,我没有什么意见,房间我们还是可以腾出一间来。如果陈主任这里住,对于两位女老师来说,也更安全点,毕竟我有时候不住在学校,就是不知文老师、李老师有没有意见。”石生民很爽快地表明了自己的态度。
“如果陈主任能来跟我们作伴,我举双手双脚欢迎!”文淑雅笑着应道。
“我没有意见。”李静把眼睛从办公桌上移开,抬头看了看两人,淡淡地答道。
“那就这样说定了,麻烦你们腾个房间出来,陈主任平时也在你们这里搭个伙,按你们的规定来缴纳伙食费。”根据刚才在路上时商量的,陈庆之决定还是在村小搭伙吃饭,所以胡大海一并讲了搭伙吃饭的事情。
离开学校的时候,陈庆之又小声问了胡大海关于石生民的情况。原来,刚才在学校里面,陈庆之看到石生民左边衣袖似乎是空荡荡地,猜想他是否只有一只手,但是在现场又不好问,怕引起尴尬。胡大海来之前忘了介绍,连忙解释了起来。
石生民很年轻的时候就出过车祸,最后导致左手被截肢了,好在有点文化,就一直呆在村里当代课老师,没有出去务工赚钱,到现在也大概有三十来年了。
不过,石生民一直都是生性豁达,性格也很开朗,对自己的独臂倒不是很在意,根本不在乎陌生人的异样眼光。有时候,他还会自己拿独臂开涮,逗旁人一笑。
这三十年来,北山村小学不知换了多少老师,送走了多少批学生,而唯一不变的“风景”,就是始终坚守在三尺讲台的石生民举着独臂板书的身影。
由于位置偏远,教学条件艰苦,大凡分到村里的老师,就跟安排在这里驻村的乡干部一样,都属于分配性质的,呆不了多久就会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一个个都想办法先后调走了,石生民就成为了北山村小学的“不倒翁”,一道永不褪色的风景线。两位女老师文淑雅、李静,分别是去年、今年分配来的,按照胡大海的大胆猜测,两人肯定也都呆不了多久,很快,她们就会前后脚调走。
石生民由于残疾而无法选择更好地谋生手段,再加上实在是喜欢老师身上那道深受村民尊敬的光环,因此在村小一呆就是三十多年。教师身上的光环极好地掩盖了他的残疾缺陷,让他仿佛就像一个正常人一样,得到了应有的尊重,即使由于各种原因,始终没能转为正式教师,他仍然选择坚守在三尺讲台上。“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句古诗,可以说就是石生民几十年教书育人生涯的真实写照。
在胡大海家里吃过中午饭后,陈庆之便回乡政府去了。次日一早,在乡政府里面和几拨不同干部的喝过几圈早茶后,回房间里面把早已收拾好的几件生活物品绑在自行车上,便往北山村出发去了。(未完待续)
嗯,是的,陈庆之很喜欢这种宁静,它能够让人的心平静下来。如果是在一线大城市,是无法享受这样宁静的夜晚。特别是在广东,半夜十二点似乎才是夜生活的开始,大街上传来的喧闹声时刻在提醒着人们,这里的生物钟是那样的跟内地截然不同。
晚上,躺在床上的陈庆之不自觉地思索着今天的经历。从今天短暂的接触来看,陈庆之感觉北山村干部似乎不是那么难打交道,都还算比较通情达理。其中村书记刘铁成给人的印象是,热情地外表下藏着几分霸道蛮横。会计刘四话不多,但从他是刘铁成手上提拔的来看,肯定唯刘铁成马首是瞻。胡大海为人看似热情大方,但是眼睛里透着些许精明,是一个比较看重利益的人。
“村班子看着似乎没有什么问题,我该怎样才能跟他们打成一片呢?”
“乡里的干部都说北山村有‘三最’,路途最遥远,班子最难搞,工作最难抓,我该从什么地方打开一个缺口呢?”
“只要是人就有特点,也就既会有优点,也会有缺点,我只要找准了村干部的特点,对症下药,就一定能搞定他们。”
“北山这地方确实偏远,我到底是要安心在这里大干一场,还是要想办法脱离北山村?其实说起来,好像哪个地方都会有不成文的规定,会有所谓的惯例。自己暂时是肯定走不了,还是先安安心心在这里待着吧。”
在北山村的第一个夜晚,注定是陈庆之人生中又一个辗转反侧的难眠之夜。
次日一早六点半,陈庆之从睡梦中醒来。在附近寻了一个僻静地方打拳,随后被胡大海喊过去吃早餐。
“小陈主任,关于你住宿的问题,有两个选择,一是在我这里住宿,二是由村里跟小学协商一下,在里面给你找个住宿房间,你看怎么样安排好?”胡大海边吃边说起了住宿的事情。
“还是跟小学协调下,帮我找个住宿的地方,这样离村委会也近。住您这里,一是离村委会稍远了点,二是给您添麻烦。就是不知道小学那边是否方便?”
客观地说,住胡大海家里肯定要更舒适些,但是经常麻烦人家也不好。跟村干部既要打成一片,又要注意保持适当距离,这是陈庆之跟一位老同志聊天时总结出来的。因此,他觉得还是住在村小里面为好,但是就是不知道村小的条件怎么样。
“村小只有个年级,个老师,一位是年纪大的男老师石生民,另外两位是年轻的女老师文淑雅、李静。石老师有时会在学校住,两位女老师平时一般都住在学校里面。房间还是能腾出来,你要是住过去,既能多个伴,又能当个护花使者。”胡大海笑眯眯地看着陈庆之。
“那要不还是先去学校看看,等看过之后再作决定吧。”听说有两位女老师住在学校里面,陈庆之有点犹豫,但是略一思索,想到幸好有两位女老师,要是只有一位女老师,孤男寡女住在一起,难免有瓜田李下之嫌,所以就答应先去看看再定。
这一段时间陈庆之也经常下乡,感觉这里的农村还是很保守,或者说仍然残留着封建思想的余毒。因此,作为一名干部,还是要适当注意下,尽量保持良好的外在形象。
陈庆之跟着胡大海一起来到学校,只见陆陆续续有学生往学校赶来。两人来到了学校办公室,胡大海向三位老师介绍了驻村干部陈庆之,说明了来意。
“胡村长,我没有什么意见,房间我们还是可以腾出一间来。如果陈主任这里住,对于两位女老师来说,也更安全点,毕竟我有时候不住在学校,就是不知文老师、李老师有没有意见。”石生民很爽快地表明了自己的态度。
“如果陈主任能来跟我们作伴,我举双手双脚欢迎!”文淑雅笑着应道。
“我没有意见。”李静把眼睛从办公桌上移开,抬头看了看两人,淡淡地答道。
“那就这样说定了,麻烦你们腾个房间出来,陈主任平时也在你们这里搭个伙,按你们的规定来缴纳伙食费。”根据刚才在路上时商量的,陈庆之决定还是在村小搭伙吃饭,所以胡大海一并讲了搭伙吃饭的事情。
离开学校的时候,陈庆之又小声问了胡大海关于石生民的情况。原来,刚才在学校里面,陈庆之看到石生民左边衣袖似乎是空荡荡地,猜想他是否只有一只手,但是在现场又不好问,怕引起尴尬。胡大海来之前忘了介绍,连忙解释了起来。
石生民很年轻的时候就出过车祸,最后导致左手被截肢了,好在有点文化,就一直呆在村里当代课老师,没有出去务工赚钱,到现在也大概有三十来年了。
不过,石生民一直都是生性豁达,性格也很开朗,对自己的独臂倒不是很在意,根本不在乎陌生人的异样眼光。有时候,他还会自己拿独臂开涮,逗旁人一笑。
这三十年来,北山村小学不知换了多少老师,送走了多少批学生,而唯一不变的“风景”,就是始终坚守在三尺讲台的石生民举着独臂板书的身影。
由于位置偏远,教学条件艰苦,大凡分到村里的老师,就跟安排在这里驻村的乡干部一样,都属于分配性质的,呆不了多久就会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一个个都想办法先后调走了,石生民就成为了北山村小学的“不倒翁”,一道永不褪色的风景线。两位女老师文淑雅、李静,分别是去年、今年分配来的,按照胡大海的大胆猜测,两人肯定也都呆不了多久,很快,她们就会前后脚调走。
石生民由于残疾而无法选择更好地谋生手段,再加上实在是喜欢老师身上那道深受村民尊敬的光环,因此在村小一呆就是三十多年。教师身上的光环极好地掩盖了他的残疾缺陷,让他仿佛就像一个正常人一样,得到了应有的尊重,即使由于各种原因,始终没能转为正式教师,他仍然选择坚守在三尺讲台上。“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句古诗,可以说就是石生民几十年教书育人生涯的真实写照。
在胡大海家里吃过中午饭后,陈庆之便回乡政府去了。次日一早,在乡政府里面和几拨不同干部的喝过几圈早茶后,回房间里面把早已收拾好的几件生活物品绑在自行车上,便往北山村出发去了。(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