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水荒
推荐阅读: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夜的命名术、最强战神、全职艺术家、龙王殿、重生之都市仙尊、财运天降、花娇、好想住你隔壁
海娜小说网 www.hainazuche.com,最快更新官途风云最新章节!
上仙桥村和下仙桥村都位于米仙山脚下,一条小溪从山里蜿蜒地流下来,在其脚下冲积出一片平地,面积五、六百亩;再绕过那高耸云天的天然石桥两边的两座剑峰,又流进一片平地里,也是五六百亩。天然石桥以北就是上仙桥村,以南就是下仙桥村。
这两片平地实际上是一片,只是被那两座笔直升向天空的石峰隔开了。米仙桥乡大多为山区,这上千亩面积的平地是乡里仅有的两片粮仓,在米仙桥乡农业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然而这两片粮仓上千亩面积完全靠这一条小溪的水来浇灌,可是米仙江上游其实只是一条宽不过十米的小溪,虽然终年有好水,但水量十分有限,一遇干旱季节,溪水灌溉两片农田严重不足,虽然用杯水车薪来比如有点过份,但是真正能旱劳保收的面积不足三百亩。
五百年前,上、下仙桥村原本就是姓魏的一家子,随着子子孙孙的繁衍,就分化成上、下两个村落。两村落原来还能和睦相处,相隔了多代以后,这亲就疏远了,所以每到干旱年份,上、下两个村落就会为水的事打斗不息。
俗话说,一笔难写两个魏,何况这两个村落原本就是一家子,魏家祖宗们就定下了一个规矩,每年从农历六月初一开始,先由上仙桥村的灌溉三天,再由下仙桥村的灌溉三天,每三天一个轮换。但水是农业的命脉,那是农民的命根子,虽然有个雷打不动的祖规,但轮来轮去总会出现一些边缘性的违规行为,所以还是矛盾不断,几乎是三年一小斗,十年一大打,一直延续了几百年。
水荒的问题一直困扰着上、下仙桥村的村民,直到1959年国家兴修水利时,在米仙山深山里修筑了一个小一型水库,虽然蓄水量不是很大,但米仙桥乡除了这两片粮仓,其它地方的农田都比较稀散,而且多有山泉水灌溉,当年修这个水库的主要目的,就是保这两片粮仓的水源。水库修成以后,除了浇灌水库周围那些农田之外,再灌溉这两片粮仓也不成问题,一条灌水渠贯穿上、下两片平地,水荒才基本上得到了解决。
可是,1982年的一场小型地震,将渠道上游的一座渡水桥彻底震垮了,水库有水却渡不过来,上、下仙桥村的村民又重新回到了历史悠久的水斗之中。
今年到目前为止又是连续二十八天没有下雨了,两片农田的土里裂开了一条条白坼,看着那长势喜人的禾苗即将枯死,村民的心里都闷得就象这六月的天气,只要有一点火星子,就会燃烧起一大片怒火。
今天是农历六月二十二,按照祖宗的规定应该是下仙桥村灌水的日子。可是上仙桥村的村民魏三进花了重本种了一片三亩地的药材,由于今年米仙江水量格外的少,按照田土的坐落位置顺序,这三天里竟还没有灌溉到他家的田,眼看着那一片药材叶垂蕊枯,再不灌水就会枯死,八千多元的本钱就打了水漂,心疼得魏三进直打胸膛。
眼看着天色启明,太阳一出来就该下仙桥村灌水了,而看情形只要再等两个小时就轮到魏三进灌田了,但祖宗的规矩却是雷打不动的,他的田就只能再等三天,那样一来,这片药材就难以保得住了。到了这个时候,还算有几分机灵的魏三进急中生智,他到小卖部买了两条好烟,匆匆走进了下仙桥村,一户户走着将烟发到今天要灌水的十七户村民手里,请求他们帮忙调半天灌水时期,让他先灌半天水,后三天都让他们灌。
魏三进的全部家当都到了那三亩地里,并东拼西凑地向亲戚们借了五千多元,才种下那片药材,如果那片药材枯死了,魏三进就成了一个大到村民们都不敢想象的欠债户。而他怀孕的老婆眼看就要生产,也还需要借钱,但没有药材地,谁还会借钱给他?都说农民现实,但他们也是最纯朴的,他们有一颗善良的心,魏三进说清了这些,且只是要求换半天灌水期,况且人家礼数周到,所以绝大多数村民就同意了,个别人就算有想法,也不好过于反对,毕竟大家都是乡里乡亲。
送完了十七包烟,魏三进欢欢喜喜地往回走,一路还哼着流行小曲,脚步也轻快得如腾云驾雾一般。种药材不象种稻谷,需水量少,只要灌了这一跑水,下一次不让他灌,这药材也能保住了,明年药材收获时,除了成本,那一亩地至少能赚三千多元,三亩地就是一万多元,到那时,他就成了这米仙桥乡第三个万元户。
魏三进重新回到米仙江的上江坝,看着那清水哗哗地向自己家的地里流去,心里乐开了花。看到自己的地里灌水正常后,就准备去通知一下附近田的户主,告知他们是他帮他们换了半天灌水时间,还花了自己两条好烟,那可是讨好人的事,魏三进当然愿意去做了。
正在要去叫那几个农户赶快来看水的时候,后面传来了嫂子急切的叫喊:“三牙子你快回来啊,你老婆马上要生产了,快送她去乡卫生院。”
魏三进一听,心中又是一喜,心想今天真是个好日子,万事俱顺,双喜临门。魏三进第一胎生了个女儿,本来想接着生二胎,但在计划生育紧锣密鼓的宣传下,弄不到二胎指标,看看女儿都七岁了,费了好大的劲才弄来个二胎指标,当然就要慎重了,找了不少熟人,才到文沧市做了个B超,认定了二胎是个男孩子,预产期就在这两天。听嫂子这么一喊,应了一声,就把天大的事都忘记了,丢下锄头就往家里跑。
下仙桥村的村民到了中午不见江里下来水,四个正等着灌水的农户就一齐到上江坝看个究竟,这一看,就看出一肚子气来。上江坝坝口紧闭,水面到了坝口,沿着一条小灌水渠缓缓地向一片农田流去,可流到魏三进的地里后,只见那水从田坎上溢了出来,白花花的清水越过田坎又流进了邻近的田里,漫过下一块田,又在灌再下一块。
天旱之时,水贵如油,农民把水看得比命还重,一般来说,每块田灌水只能灌个湿润,跑一遍水将禾苗救下了,就马上灌下一块。而象这样的灌法,尿大水流量的米仙江一天能灌得了几块地?一见上仙桥村的人如此浪费水源,而自己那些田里还等着水救禾,一下子气得怒火中烧,每个人的手里都撵着一把看水的锄头,七手八脚将堤坝挖开以后,还不解气,走到魏三进的地里,将那一片药材毁坏了一大块。
这情形让三进的弟弟魏四宝看见了,他本来就是一个好事的烂仔,一见下仙桥村的四个人在挖哥哥的药材,就想冲上去打架,可瞧见他们手里的一把把锄头,心想自己一个人肯定是打不过他们的,便跑回了村里,叫来了十几个平时玩得好的青年小伙子,一人一根扁担冲了过来,不由分说就是一顿扁担功,打得那四个人弃锄逃跑了。
四个人被一阵扁担舞轰回了村,身上都带有不轻不重的伤,心里那个气啊,就只想找地方出,这原本就占着理的事,却吃了一顿哑巴亏,哪里能服气?与村民们一说,下仙桥村的村民就气炸了,商量着来一场历史悠久的斗水大战。
王秘书就是下仙桥村的,听到村里几个老一辈嚷嚷着要纠集全村人去上仙桥村斗水,他辈小,在这个事上威望和号召力哪里能与几个长辈相提并论?而村长这时候又在他办的竹艺厂里,通知他已经来不及了,为了争取时间,他就直接跑到乡政府里来报案了。(未完待续)
上仙桥村和下仙桥村都位于米仙山脚下,一条小溪从山里蜿蜒地流下来,在其脚下冲积出一片平地,面积五、六百亩;再绕过那高耸云天的天然石桥两边的两座剑峰,又流进一片平地里,也是五六百亩。天然石桥以北就是上仙桥村,以南就是下仙桥村。
这两片平地实际上是一片,只是被那两座笔直升向天空的石峰隔开了。米仙桥乡大多为山区,这上千亩面积的平地是乡里仅有的两片粮仓,在米仙桥乡农业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然而这两片粮仓上千亩面积完全靠这一条小溪的水来浇灌,可是米仙江上游其实只是一条宽不过十米的小溪,虽然终年有好水,但水量十分有限,一遇干旱季节,溪水灌溉两片农田严重不足,虽然用杯水车薪来比如有点过份,但是真正能旱劳保收的面积不足三百亩。
五百年前,上、下仙桥村原本就是姓魏的一家子,随着子子孙孙的繁衍,就分化成上、下两个村落。两村落原来还能和睦相处,相隔了多代以后,这亲就疏远了,所以每到干旱年份,上、下两个村落就会为水的事打斗不息。
俗话说,一笔难写两个魏,何况这两个村落原本就是一家子,魏家祖宗们就定下了一个规矩,每年从农历六月初一开始,先由上仙桥村的灌溉三天,再由下仙桥村的灌溉三天,每三天一个轮换。但水是农业的命脉,那是农民的命根子,虽然有个雷打不动的祖规,但轮来轮去总会出现一些边缘性的违规行为,所以还是矛盾不断,几乎是三年一小斗,十年一大打,一直延续了几百年。
水荒的问题一直困扰着上、下仙桥村的村民,直到1959年国家兴修水利时,在米仙山深山里修筑了一个小一型水库,虽然蓄水量不是很大,但米仙桥乡除了这两片粮仓,其它地方的农田都比较稀散,而且多有山泉水灌溉,当年修这个水库的主要目的,就是保这两片粮仓的水源。水库修成以后,除了浇灌水库周围那些农田之外,再灌溉这两片粮仓也不成问题,一条灌水渠贯穿上、下两片平地,水荒才基本上得到了解决。
可是,1982年的一场小型地震,将渠道上游的一座渡水桥彻底震垮了,水库有水却渡不过来,上、下仙桥村的村民又重新回到了历史悠久的水斗之中。
今年到目前为止又是连续二十八天没有下雨了,两片农田的土里裂开了一条条白坼,看着那长势喜人的禾苗即将枯死,村民的心里都闷得就象这六月的天气,只要有一点火星子,就会燃烧起一大片怒火。
今天是农历六月二十二,按照祖宗的规定应该是下仙桥村灌水的日子。可是上仙桥村的村民魏三进花了重本种了一片三亩地的药材,由于今年米仙江水量格外的少,按照田土的坐落位置顺序,这三天里竟还没有灌溉到他家的田,眼看着那一片药材叶垂蕊枯,再不灌水就会枯死,八千多元的本钱就打了水漂,心疼得魏三进直打胸膛。
眼看着天色启明,太阳一出来就该下仙桥村灌水了,而看情形只要再等两个小时就轮到魏三进灌田了,但祖宗的规矩却是雷打不动的,他的田就只能再等三天,那样一来,这片药材就难以保得住了。到了这个时候,还算有几分机灵的魏三进急中生智,他到小卖部买了两条好烟,匆匆走进了下仙桥村,一户户走着将烟发到今天要灌水的十七户村民手里,请求他们帮忙调半天灌水时期,让他先灌半天水,后三天都让他们灌。
魏三进的全部家当都到了那三亩地里,并东拼西凑地向亲戚们借了五千多元,才种下那片药材,如果那片药材枯死了,魏三进就成了一个大到村民们都不敢想象的欠债户。而他怀孕的老婆眼看就要生产,也还需要借钱,但没有药材地,谁还会借钱给他?都说农民现实,但他们也是最纯朴的,他们有一颗善良的心,魏三进说清了这些,且只是要求换半天灌水期,况且人家礼数周到,所以绝大多数村民就同意了,个别人就算有想法,也不好过于反对,毕竟大家都是乡里乡亲。
送完了十七包烟,魏三进欢欢喜喜地往回走,一路还哼着流行小曲,脚步也轻快得如腾云驾雾一般。种药材不象种稻谷,需水量少,只要灌了这一跑水,下一次不让他灌,这药材也能保住了,明年药材收获时,除了成本,那一亩地至少能赚三千多元,三亩地就是一万多元,到那时,他就成了这米仙桥乡第三个万元户。
魏三进重新回到米仙江的上江坝,看着那清水哗哗地向自己家的地里流去,心里乐开了花。看到自己的地里灌水正常后,就准备去通知一下附近田的户主,告知他们是他帮他们换了半天灌水时间,还花了自己两条好烟,那可是讨好人的事,魏三进当然愿意去做了。
正在要去叫那几个农户赶快来看水的时候,后面传来了嫂子急切的叫喊:“三牙子你快回来啊,你老婆马上要生产了,快送她去乡卫生院。”
魏三进一听,心中又是一喜,心想今天真是个好日子,万事俱顺,双喜临门。魏三进第一胎生了个女儿,本来想接着生二胎,但在计划生育紧锣密鼓的宣传下,弄不到二胎指标,看看女儿都七岁了,费了好大的劲才弄来个二胎指标,当然就要慎重了,找了不少熟人,才到文沧市做了个B超,认定了二胎是个男孩子,预产期就在这两天。听嫂子这么一喊,应了一声,就把天大的事都忘记了,丢下锄头就往家里跑。
下仙桥村的村民到了中午不见江里下来水,四个正等着灌水的农户就一齐到上江坝看个究竟,这一看,就看出一肚子气来。上江坝坝口紧闭,水面到了坝口,沿着一条小灌水渠缓缓地向一片农田流去,可流到魏三进的地里后,只见那水从田坎上溢了出来,白花花的清水越过田坎又流进了邻近的田里,漫过下一块田,又在灌再下一块。
天旱之时,水贵如油,农民把水看得比命还重,一般来说,每块田灌水只能灌个湿润,跑一遍水将禾苗救下了,就马上灌下一块。而象这样的灌法,尿大水流量的米仙江一天能灌得了几块地?一见上仙桥村的人如此浪费水源,而自己那些田里还等着水救禾,一下子气得怒火中烧,每个人的手里都撵着一把看水的锄头,七手八脚将堤坝挖开以后,还不解气,走到魏三进的地里,将那一片药材毁坏了一大块。
这情形让三进的弟弟魏四宝看见了,他本来就是一个好事的烂仔,一见下仙桥村的四个人在挖哥哥的药材,就想冲上去打架,可瞧见他们手里的一把把锄头,心想自己一个人肯定是打不过他们的,便跑回了村里,叫来了十几个平时玩得好的青年小伙子,一人一根扁担冲了过来,不由分说就是一顿扁担功,打得那四个人弃锄逃跑了。
四个人被一阵扁担舞轰回了村,身上都带有不轻不重的伤,心里那个气啊,就只想找地方出,这原本就占着理的事,却吃了一顿哑巴亏,哪里能服气?与村民们一说,下仙桥村的村民就气炸了,商量着来一场历史悠久的斗水大战。
王秘书就是下仙桥村的,听到村里几个老一辈嚷嚷着要纠集全村人去上仙桥村斗水,他辈小,在这个事上威望和号召力哪里能与几个长辈相提并论?而村长这时候又在他办的竹艺厂里,通知他已经来不及了,为了争取时间,他就直接跑到乡政府里来报案了。(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