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盛唐风华、银狐、逆鳞、续南明、大明1617
海娜小说网 www.hainazuche.com,最快更新盛世文豪最新章节!
所幸封蔚没懒多久就有事干了。
他哥召唤他回京城论功行赏了。
“说实话,我一点也不想回去。”封蔚抱着余柏林,把头搁在余柏林肩膀上闭目养神道,“回去肯定有很多人像苍蝇一样在我耳边嗡嗡嗡,烦人。”
“陛下很久没见到你了,虽然有许多烦心事等着你,但能见到陛下,你应该高兴才是。”余柏林安抚道,“再说,那些人再怎么烦你,也不能拿你怎样。”
“可我和你分开这么久,刚回来不久啊。”封蔚委屈道,“难道我又要走了,你一点都不难过。”
余柏林无奈笑道:“若是陛下不准备让你驻守北疆,我应该也会很快调回京城。马上就快到入京叙职的时间了,不过也是比你晚一两月的事。”
封蔚道:“话虽是如此,但总是要分开的。你一点都不难过吗?”
余柏林见封蔚反反复复问,知道没给他一个他想听的答案,是别想耳根清净了,便忙道:“当然难过。”
封蔚委屈:“你敷衍我。”
余柏林:“……”
这人好烦!
最终他们还是在床上解决了这个想不想爱不爱的问题,这都是套路。
大宝本来早就应该回京,不过他任了运粮官之后,就一直做到出征回来,因此这次要和封蔚一起回京。
大宝有些迷茫。
北疆论生活条件比起京城差得远,余柏林和封蔚对大宝也没有像宫里养的那样精细,大宝还得做许多工作,怎么说,也是京城来的更舒坦。
大宝却莫名不想离开这里。
或许是因为做得太多,接触了太多人,又在兵营训练,又在将领那里接受指导,又跟着余柏林去衙役做事,又下田劳作,又和北疆平民聊天,比起在京城里,能接触到的寥寥无几的几人,大宝显得生活充实多了,对这里感情也深厚多了。
但他再不舍,也知道自己必须得回去了。他是太子,京城才是他该呆的地方。
“这次回到京城之后,你也会忙起来的。”余柏林道,“你在这里学了很多,回到京城,都能用上。要多听陛下的话,陛下是一位贤明的君王,是你学习的榜样。当然,这并不是说你事事都要像陛下一样。每个君王的个性和施政方针都不一样。”
大宝一个劲儿的点头:“林早点回来。”
虽然又要向父皇学习又不能和父皇完全一样什么的听起来很难的样子,但只要林回来教我就没关系了吧。
“好。”余柏林微笑道。
依照他对皇帝陛下的了解,既然北疆没什么事了,驻守北疆肯定轮不到封蔚身上。他在北疆的任期满之后,应该也会调回京城。
毕竟他来北疆,纯粹是为了协助封蔚。
“长青,你这就不厚道了。”封蔚插嘴道,“跟大宝就说这么多话,对我就这么敷衍。”
余柏林挑眉道:“你是长辈!”
封蔚梗着脖子道:“我才五岁!我也需要照顾!”
余柏林和大宝同时无语。
好吧,封五岁,你赢了。
“林,辛苦了。”大宝凑到余柏林耳边,小声道。
经过这么久时间,大宝也知道自己父皇母后心里应该明白王叔和林之事。而他们居然没有反对,而是持以默认甚至支持的态度,大宝看着现在这场景,心中明白了几分。
只是苦了林。大宝还是希望林会有小宝宝,这样他就可以带着林的宝宝,把他从林那里学到的东西再交给他。那一定很有意思。
余柏林眼皮子跳了跳,幽幽的叹了口气。
封蔚明明在公事和大事上挺靠谱,但私底下怎么永远也不靠谱。
果然个性问题和年龄阅历完全没关系,有些熊孩子就算到了年老的时候,也是老顽童。
封蔚估计也就这幅德性,改不了了。
皇帝陛下说要封蔚回京,封蔚即使再在余柏林面前说怎么不舍得,还是得收拾妥当之后就按时启程。
大宝也随行其中。
北疆的将领也回去了一半,论功行赏。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画风不怎么和谐的人在其中,一起跟着回去。
这些人就是当年涉及袭击大宝一事的人。
其实在出征后不久,金刀卫就查了出来。只是那时候晖朝的重心在出征上,审讯之事就暂且压后了。
皇帝陛下知道封蔚这次功劳极大,也足够任性。回朝之后,肯定会有人上蹿下跳又要弹劾他。
为了封蔚的耳根子清静,他准备在封蔚回朝之后,将此事抛出,直接将群臣视线转移到太子袭击一案上。等关一批人砍一批人,朝堂大概也就没精力再针对他心爱的弟弟了。
不得不说,皇帝陛下不愧是皇帝陛下,这阳谋用的妥妥的。即使群臣知道皇帝陛下打的小九九,也只能跟着他的计划走。
太子被袭击这件事,可比封蔚在出征途中那点小小的浪重要多了。
所以说,晖朝现在的大臣也是挺奇葩的。封蔚打到了国境线之外,把人家都城都攻了下来,对他们而言,也就是小小的浪而已。
那大大的浪,不知道是怎么浪。或许割地赔款不算,直接合并版图?
.....................................
封蔚回京之后,余柏林的日子就闲了下来。
都快到进京述职的时候了,余柏林在北疆早已经稳定下来,许多事情已经成了正规。
原本准备跟余柏林对着干的北疆豪强和地方官吏,还没商议出个所以然来,就被余柏林指挥的团团转。
事务太多太忙每天都忙得脚不沾地,渐渐的就把什么试探什么拉拢排挤统统忘到脑后。等他们回归神来,都已经习惯余柏林的领导,并且觉得很不错了。
比如那几块田地。以前他们是可鄙视那种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劳作,觉得有辱斯文。现在每天不在田里晃悠一圈,看看新长出来的苗苗,就觉得心里不自在。
养花养草是一件雅事,养出能吃的,谁说不是一种雅事呢?反正也都是植物啊。
嗯,开的花也挺漂亮的。
现在余柏林任期将满,这些官员很不舍得。
封疆大吏也有多次留任的。北疆现在虽然和平了,但也是军事重地。余柏林深受皇帝陛下信任,是不是会继续留在这啊?
假如余柏林被召回去了,继任的人还能继续余柏林的政策,好好的把北疆弄好吗?
现在北疆越来越繁荣,民众生活过得越来越好,连官吏豪强都觉得日子比以前更舒坦了。要换一个乱来的,他们真不乐意啊。
于是在一些豪强的串联下,他们准备给京城寄去万民书,希望余柏林留任。
好歹再留一个任期啊。
余柏林得知之后,哭笑不得。
曾毓道:“即使有万民书,你大概也留不下来。”
余柏林笑道:“说的好像你能留下似的。”
曾毓叹气道:“我是不能留下来,我准备去更北的地方了。”
余柏林惊讶道:“蒙古行省还是新疆行省?”
曾毓道:“应该是蒙古行省。”
余柏林道:“你啊……若是你愿意,立刻就能调回六部,至少是个侍郎。你何必去新建立的行省?不但不安全,而且又那么荒芜人眼。”
曾毓笑道:“正因为那是一片空白,我才回去。作为文人,青史留名,是最终的事功追求。你那圈地放牧的法子我看了,觉得很不错。正想去试验一下。若是能让那些游牧民族乖乖安定下来。只要居住的地方不流动,就能建立城镇,就能够管理。”
余柏林摸摸鼻子,心想,曾毓若是能做到他所说的,那肯定青史留名没得跑了。那史书上他的头衔,说不得就是个著名政治家之类的。
不知道自己在后世史书中,是个什么名号。著名文学家肯定是没得跑了吧?其余的,他还不怎么有把握。
若是余柏林知道他后世一连串头衔中,还有军事家这个名头,他一定会非常诧异。
封蔚是军事家也就罢了,他都没有上过战场,更别说主持战役什么的,怎么就成为了军事家?
余柏林不知道,后世学者把晖朝对外扩张政策的功劳(骂名)安他头上,让他背锅(虽然他也至少该背一半的锅),这扩张就有战争,几次著名战争都是封蔚指挥,每次封蔚指挥余柏林总在身边。
这以讹传讹,负责后勤的余柏林不知道怎么就在史书中成了料事如神能掐会算的军师一类人物了。
只能说,历史啊,在流传下来的时候,总是有些改变的。
而野史中余柏林各种出谋划策,料敌于千里之外,甚至据说还有一册得之便能平天下的神级兵书著作遗失在历史长河中。
对于余柏林曾经所著兵书,几乎已经是军事研究者所公认的事实了,他们和历史学家考古学家一起,从几百年前各种蛛丝马迹中论证了这部兵书存在的痕迹,并且为华*事史上一部重要的瑰宝的遗失而感到深深遗憾。
余柏林对此表示“呵呵”,兵书是什么鬼?他怎么不知道?历史上还有第二个余柏林吧?
所幸封蔚没懒多久就有事干了。
他哥召唤他回京城论功行赏了。
“说实话,我一点也不想回去。”封蔚抱着余柏林,把头搁在余柏林肩膀上闭目养神道,“回去肯定有很多人像苍蝇一样在我耳边嗡嗡嗡,烦人。”
“陛下很久没见到你了,虽然有许多烦心事等着你,但能见到陛下,你应该高兴才是。”余柏林安抚道,“再说,那些人再怎么烦你,也不能拿你怎样。”
“可我和你分开这么久,刚回来不久啊。”封蔚委屈道,“难道我又要走了,你一点都不难过。”
余柏林无奈笑道:“若是陛下不准备让你驻守北疆,我应该也会很快调回京城。马上就快到入京叙职的时间了,不过也是比你晚一两月的事。”
封蔚道:“话虽是如此,但总是要分开的。你一点都不难过吗?”
余柏林见封蔚反反复复问,知道没给他一个他想听的答案,是别想耳根清净了,便忙道:“当然难过。”
封蔚委屈:“你敷衍我。”
余柏林:“……”
这人好烦!
最终他们还是在床上解决了这个想不想爱不爱的问题,这都是套路。
大宝本来早就应该回京,不过他任了运粮官之后,就一直做到出征回来,因此这次要和封蔚一起回京。
大宝有些迷茫。
北疆论生活条件比起京城差得远,余柏林和封蔚对大宝也没有像宫里养的那样精细,大宝还得做许多工作,怎么说,也是京城来的更舒坦。
大宝却莫名不想离开这里。
或许是因为做得太多,接触了太多人,又在兵营训练,又在将领那里接受指导,又跟着余柏林去衙役做事,又下田劳作,又和北疆平民聊天,比起在京城里,能接触到的寥寥无几的几人,大宝显得生活充实多了,对这里感情也深厚多了。
但他再不舍,也知道自己必须得回去了。他是太子,京城才是他该呆的地方。
“这次回到京城之后,你也会忙起来的。”余柏林道,“你在这里学了很多,回到京城,都能用上。要多听陛下的话,陛下是一位贤明的君王,是你学习的榜样。当然,这并不是说你事事都要像陛下一样。每个君王的个性和施政方针都不一样。”
大宝一个劲儿的点头:“林早点回来。”
虽然又要向父皇学习又不能和父皇完全一样什么的听起来很难的样子,但只要林回来教我就没关系了吧。
“好。”余柏林微笑道。
依照他对皇帝陛下的了解,既然北疆没什么事了,驻守北疆肯定轮不到封蔚身上。他在北疆的任期满之后,应该也会调回京城。
毕竟他来北疆,纯粹是为了协助封蔚。
“长青,你这就不厚道了。”封蔚插嘴道,“跟大宝就说这么多话,对我就这么敷衍。”
余柏林挑眉道:“你是长辈!”
封蔚梗着脖子道:“我才五岁!我也需要照顾!”
余柏林和大宝同时无语。
好吧,封五岁,你赢了。
“林,辛苦了。”大宝凑到余柏林耳边,小声道。
经过这么久时间,大宝也知道自己父皇母后心里应该明白王叔和林之事。而他们居然没有反对,而是持以默认甚至支持的态度,大宝看着现在这场景,心中明白了几分。
只是苦了林。大宝还是希望林会有小宝宝,这样他就可以带着林的宝宝,把他从林那里学到的东西再交给他。那一定很有意思。
余柏林眼皮子跳了跳,幽幽的叹了口气。
封蔚明明在公事和大事上挺靠谱,但私底下怎么永远也不靠谱。
果然个性问题和年龄阅历完全没关系,有些熊孩子就算到了年老的时候,也是老顽童。
封蔚估计也就这幅德性,改不了了。
皇帝陛下说要封蔚回京,封蔚即使再在余柏林面前说怎么不舍得,还是得收拾妥当之后就按时启程。
大宝也随行其中。
北疆的将领也回去了一半,论功行赏。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画风不怎么和谐的人在其中,一起跟着回去。
这些人就是当年涉及袭击大宝一事的人。
其实在出征后不久,金刀卫就查了出来。只是那时候晖朝的重心在出征上,审讯之事就暂且压后了。
皇帝陛下知道封蔚这次功劳极大,也足够任性。回朝之后,肯定会有人上蹿下跳又要弹劾他。
为了封蔚的耳根子清静,他准备在封蔚回朝之后,将此事抛出,直接将群臣视线转移到太子袭击一案上。等关一批人砍一批人,朝堂大概也就没精力再针对他心爱的弟弟了。
不得不说,皇帝陛下不愧是皇帝陛下,这阳谋用的妥妥的。即使群臣知道皇帝陛下打的小九九,也只能跟着他的计划走。
太子被袭击这件事,可比封蔚在出征途中那点小小的浪重要多了。
所以说,晖朝现在的大臣也是挺奇葩的。封蔚打到了国境线之外,把人家都城都攻了下来,对他们而言,也就是小小的浪而已。
那大大的浪,不知道是怎么浪。或许割地赔款不算,直接合并版图?
.....................................
封蔚回京之后,余柏林的日子就闲了下来。
都快到进京述职的时候了,余柏林在北疆早已经稳定下来,许多事情已经成了正规。
原本准备跟余柏林对着干的北疆豪强和地方官吏,还没商议出个所以然来,就被余柏林指挥的团团转。
事务太多太忙每天都忙得脚不沾地,渐渐的就把什么试探什么拉拢排挤统统忘到脑后。等他们回归神来,都已经习惯余柏林的领导,并且觉得很不错了。
比如那几块田地。以前他们是可鄙视那种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劳作,觉得有辱斯文。现在每天不在田里晃悠一圈,看看新长出来的苗苗,就觉得心里不自在。
养花养草是一件雅事,养出能吃的,谁说不是一种雅事呢?反正也都是植物啊。
嗯,开的花也挺漂亮的。
现在余柏林任期将满,这些官员很不舍得。
封疆大吏也有多次留任的。北疆现在虽然和平了,但也是军事重地。余柏林深受皇帝陛下信任,是不是会继续留在这啊?
假如余柏林被召回去了,继任的人还能继续余柏林的政策,好好的把北疆弄好吗?
现在北疆越来越繁荣,民众生活过得越来越好,连官吏豪强都觉得日子比以前更舒坦了。要换一个乱来的,他们真不乐意啊。
于是在一些豪强的串联下,他们准备给京城寄去万民书,希望余柏林留任。
好歹再留一个任期啊。
余柏林得知之后,哭笑不得。
曾毓道:“即使有万民书,你大概也留不下来。”
余柏林笑道:“说的好像你能留下似的。”
曾毓叹气道:“我是不能留下来,我准备去更北的地方了。”
余柏林惊讶道:“蒙古行省还是新疆行省?”
曾毓道:“应该是蒙古行省。”
余柏林道:“你啊……若是你愿意,立刻就能调回六部,至少是个侍郎。你何必去新建立的行省?不但不安全,而且又那么荒芜人眼。”
曾毓笑道:“正因为那是一片空白,我才回去。作为文人,青史留名,是最终的事功追求。你那圈地放牧的法子我看了,觉得很不错。正想去试验一下。若是能让那些游牧民族乖乖安定下来。只要居住的地方不流动,就能建立城镇,就能够管理。”
余柏林摸摸鼻子,心想,曾毓若是能做到他所说的,那肯定青史留名没得跑了。那史书上他的头衔,说不得就是个著名政治家之类的。
不知道自己在后世史书中,是个什么名号。著名文学家肯定是没得跑了吧?其余的,他还不怎么有把握。
若是余柏林知道他后世一连串头衔中,还有军事家这个名头,他一定会非常诧异。
封蔚是军事家也就罢了,他都没有上过战场,更别说主持战役什么的,怎么就成为了军事家?
余柏林不知道,后世学者把晖朝对外扩张政策的功劳(骂名)安他头上,让他背锅(虽然他也至少该背一半的锅),这扩张就有战争,几次著名战争都是封蔚指挥,每次封蔚指挥余柏林总在身边。
这以讹传讹,负责后勤的余柏林不知道怎么就在史书中成了料事如神能掐会算的军师一类人物了。
只能说,历史啊,在流传下来的时候,总是有些改变的。
而野史中余柏林各种出谋划策,料敌于千里之外,甚至据说还有一册得之便能平天下的神级兵书著作遗失在历史长河中。
对于余柏林曾经所著兵书,几乎已经是军事研究者所公认的事实了,他们和历史学家考古学家一起,从几百年前各种蛛丝马迹中论证了这部兵书存在的痕迹,并且为华*事史上一部重要的瑰宝的遗失而感到深深遗憾。
余柏林对此表示“呵呵”,兵书是什么鬼?他怎么不知道?历史上还有第二个余柏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