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章不出所料(求推荐)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盛唐风华、银狐、逆鳞、续南明、大明1617
海娜小说网 www.hainazuche.com,最快更新帝国崛起最新章节!
第六十章不出所料
“好了,都赶紧浇地吧。上午浇地,下午要是闲着没事,别就知道在家打老婆孩子玩,去村子西边的煤饼作坊干活,一个下午挣的不多,两斤米,大米小米随你选。不愿意要米,那就给铜板,铜板还不愿意要,干完活就赶紧滚蛋,本老爷不嫌干活不要钱的傻子多。”
现场又是一阵笑声,一些妇人笑的同时,眼睛就没离开过短毛神医。
“走了走了,去张铁头那报名去!”不知道谁喊了一嗓子,众人轰然而动,水都不担了。
孙国桢看着奇怪,跟在大家后面,不紧不慢的往前走时,陈燮来到跟前,拱手致意:“这位大老爷请了,在下陈燮,字思华,添为本地庄主。”
孙国桢笑着拱手回礼:“你倒是好眼力,说起来本官吃过你的药,治好了伤风。”
陈燮很明显的一怔,旋即长揖:“见过抚台大人!”孙国桢一愣道:“怎么,思华有官在身?还是捐了功名?”
这话不是乱说的,寻常百姓见了县官,都得喊一声大老爷,还得跪着喊。见官不跪,那得有功名,或者有职务在身。你要是个武职,那就更对不住了,而三品的武官,见了四品文官,潜规则就是要跪着见礼。
这些规矩,陈燮是懂的,但是他没有给人下跪的习惯。孙国桢这么问,陈燮笑的有点勉强道:“在下倒是捐了个团练大使的差事,登州王大人委的。”
孙国桢一听这个,忍不住笑了笑,也没有真的不满的意思,陈燮不是寻常人,神医嘛,对他自然不能以寻常之百姓。
“这个王大人倒是好算计,区区一个团练大使,县令就能委任。不用一分钱粮,还能卖些银子。”孙国桢心里是这么想的,嘴上却道:“原来如此,团练大使不算官,思华非常人也,不必拘泥常理。走,带本官去看看,什么小推车这么受欢迎。”
陈燮说的小推车其实是独轮车的高级版,一行人还没走太远,就看见一对夫妻在拉水。女的背个娃娃在身前,车子前面拉着一根绳子,后面的男子在推车。车上载着八个铝制的水桶,桶内放了些树叶,避免摇晃洒水。
孙国桢道:“就是这个小车么?本官倒是好奇,这水桶怎么如此奇怪?”
陈燮心说当然奇怪了,这是我从现代社会带来的铝桶。你看了不奇怪才是是怪事了。
“车还是原来的独轮车,不过做了些小小的改进。”陈燮自动过滤了铝桶的问题,上前拦住翠花嫂夫妻俩,翠花嫂的男人叫张二柱,一个憨厚的农村汉子。
“歇一会,城里来的大老爷要看看这车。”夫妻俩赶紧下跪行礼,孙国桢注意到这车子后面有两个支柱,停下之后柱子和轮子保持平稳不倒。
道理很简单,三点决定一个平面。孙国桢不懂这个,陈燮也不会去解释。
“起来吧!”孙国桢没怎么搭理夫妻俩,上前去围着车子转着看了一会才道:“车轮加了铁皮包裹,其余的好像没什么不同。”
陈燮笑了笑,上前一步道:“大人请看这里,车轴以精钢打造而成,中间嵌有轴承,只需每日往轴承上点些油脂,便可节省不少力气。大人再看这,这是为了方便运水,特意做的木头架子,水桶置于中间,不虞颠覆。”
孙国桢不懂这个,但是手下的护卫有懂的,回头看看众人道:“来一个人,上去推一把看看与寻常推车有何不同。”
一名卫士上前道:“我来!”说着两手抓住车把,往上使劲,很轻松的就给提起来了,再往前使劲,发现一个人不太费劲就能推动时,不禁惊呼:“轻,确实很轻。明明一个人就能推着走,为何要两人?”
这个问题有点白痴,张二柱夫妻俩都看看陈燮,陈老爷上前淡淡道:“推一趟确实轻松,推一个上午呢?早晨天没亮就起来,夫妻俩推水到晌午,浇完地都快午后了。”
孙国桢见卫士面露尴尬,毕竟是他身边的人,不露声色的上前一步,笑道:“好!好!好!有此车,加以深井出水,旱情不足为虑。”
小车继续上路,一行人往前,这时候孙国桢脑袋里想的东西很多。那种桶就算了,轴承、开关、软水管,这些东西都是从哪来的?都说陈思华自美洲而回,难不成这些都是美洲之物?
走到村口,远远可见一户人家,门前有数十村民围拢,想来是那些去领小车的百姓。
“思华,本官问你,要那么些煤炭欲做何为?”孙国桢忍不住问,陈燮笑道:“大人很快就能看见了,届时自然知晓。”
孙国桢很快就看见了一个棚子,三面以砖石为墙,一面空着,期间有百姓忙碌不休,近前一观,有人在以泥、煤、水搅拌不休,期间加入木屑少许,完后倒入一个模子,木板压平之后,翻转模子,压制而成的煤饼多有小孔。
陈燮上前道:“这叫蜂窝煤。”说着又一指一具煤炉道:“大人请看,蜂窝煤在此炉中燃烧,其火绵延不绝。农户之家以稼杆为薪,城中百姓则无此便利。此炉小巧轻便,以铁皮敲打烟囱,烧煤之毒不留室内。……。”
没一会孙国桢就没了兴趣,他现在关心的是旱情,烧什么不是重点。缺乏兴趣,自然不肯多留,陈燮想做什么买卖,一点都不关心。
“思华,时值青黄不接,天旱无雨。本官欲解百姓之困,奈何府库空空,只能指望登州士绅慷慨解囊。本官以为,此等大善之举,思华必当仁不让也。”孙国桢一点都不客气,直接提出让陈燮捐钱粮的事情。
“燮必不落人后!”陈燮给了一个含糊的答案,什么叫不落人后?别人捐多少,我就捐多少。指望我多出一点钱粮,这好像说不过去吧?
这个答案,也在孙国桢预料之中了,但是能有这句话,就很给巡抚面子了。陈燮不是本地积年的大户,他一个海外归来的,能有多少家当?再说了,看看张家庄,人家能把这里的问题都解决了,还想怎么地?
“如士绅大户皆如此,登莱治下何瞅天旱?”孙国桢也只能发出这样的感慨,对未来的募捐钱粮活动,并不抱太大的希望。
匆匆离开张家庄,除了看到一个不一样的地主老财,什么都没看到。哦,还是个神医。怎么解决登莱两地的旱情,还得看各地的官府的办事能力。不管怎么说,陈燮给孙国桢留下的印象不错,至少是愿意为本地相亲谋利的一个地主。现在陈燮,还不算士绅。
孙国桢连午饭都没吃就走了,这个出乎陈燮的预料,目送他匆匆离开,心里不免有点无奈。巡抚大人来此,是为了找一个解决旱情的手段,可惜他看见的事情,并不适合在登莱巡抚治下的州县推行。陈燮拿钱粮帮助相亲渡过灾年,那是自觉自觉的事情。别的地主豪绅,能这么干么?很明显,不能!
孙国桢的烦恼,就不是陈燮该关心的事情了。陈燮在张家庄做的事情,不过是要刷声望。这年月,一个人的好名声很重要,等到陈燮成为了登州治下善名最响的地主时,想做点啥事情都很便利。
从现代回来之后,陈燮一头扑在张家庄的基地建设上头。学堂的建设速度之慢,超出了陈燮的估计。毕竟不是现代社会,有那么多机械可以提高效率。这里就是靠人来干,有水泥也只能提高一点点效率。
按照文八斤的预计,学堂怎么也得七月才能交付。这个事情只能先放一放,陈燮转过头一边督促张铁头,一边让人修水池,忙活了半个月,独轮车升级强化版出炉了,水池也修好了。这个水池可不是什么小事,历史上的崇祯朝,前后十七年,旱情根本就没断过。而且是一年比一年严重,所以马虎不得。至于独轮车的重要程度,主要体现在将来的战争中。目前不过是给张铁匠一个扩大经营的机会,独轮车、煤炉,就这两样买卖,张铁匠就已经紧急招募逃亡匠户三十余人。这买卖里头有神医老爷的四成股份,所以在张家庄安置这些人也没啥难度,就是搭几个棚子的事情。
有一口饱饭吃,想要多少人都不怕招不到,这就是明朝的现状。
现在的张铁头,实际上是个小型资本家了。靠陈燮的扶持,年后一段时间,事业急剧膨胀。同样膨胀的还有文八斤等有技术有能力的人,他们也是因为陈燮的缘故,身家急剧膨胀。
登州道王廷试广邀大户豪绅聚会于府衙,不出所料,陈燮也收到了帖子。快马扬鞭,连夜进了登州城,见到张瑶,商谈此事。
张瑶不以为然道:“此事寻常尔,各地官府素来如此,稍有灾情,便大张旗鼓报于朝廷。对上所要钱粮,对下要求募捐,一番搜刮,最后没几粒粮食落尽灾民的肚子里。”
c
第六十章不出所料
“好了,都赶紧浇地吧。上午浇地,下午要是闲着没事,别就知道在家打老婆孩子玩,去村子西边的煤饼作坊干活,一个下午挣的不多,两斤米,大米小米随你选。不愿意要米,那就给铜板,铜板还不愿意要,干完活就赶紧滚蛋,本老爷不嫌干活不要钱的傻子多。”
现场又是一阵笑声,一些妇人笑的同时,眼睛就没离开过短毛神医。
“走了走了,去张铁头那报名去!”不知道谁喊了一嗓子,众人轰然而动,水都不担了。
孙国桢看着奇怪,跟在大家后面,不紧不慢的往前走时,陈燮来到跟前,拱手致意:“这位大老爷请了,在下陈燮,字思华,添为本地庄主。”
孙国桢笑着拱手回礼:“你倒是好眼力,说起来本官吃过你的药,治好了伤风。”
陈燮很明显的一怔,旋即长揖:“见过抚台大人!”孙国桢一愣道:“怎么,思华有官在身?还是捐了功名?”
这话不是乱说的,寻常百姓见了县官,都得喊一声大老爷,还得跪着喊。见官不跪,那得有功名,或者有职务在身。你要是个武职,那就更对不住了,而三品的武官,见了四品文官,潜规则就是要跪着见礼。
这些规矩,陈燮是懂的,但是他没有给人下跪的习惯。孙国桢这么问,陈燮笑的有点勉强道:“在下倒是捐了个团练大使的差事,登州王大人委的。”
孙国桢一听这个,忍不住笑了笑,也没有真的不满的意思,陈燮不是寻常人,神医嘛,对他自然不能以寻常之百姓。
“这个王大人倒是好算计,区区一个团练大使,县令就能委任。不用一分钱粮,还能卖些银子。”孙国桢心里是这么想的,嘴上却道:“原来如此,团练大使不算官,思华非常人也,不必拘泥常理。走,带本官去看看,什么小推车这么受欢迎。”
陈燮说的小推车其实是独轮车的高级版,一行人还没走太远,就看见一对夫妻在拉水。女的背个娃娃在身前,车子前面拉着一根绳子,后面的男子在推车。车上载着八个铝制的水桶,桶内放了些树叶,避免摇晃洒水。
孙国桢道:“就是这个小车么?本官倒是好奇,这水桶怎么如此奇怪?”
陈燮心说当然奇怪了,这是我从现代社会带来的铝桶。你看了不奇怪才是是怪事了。
“车还是原来的独轮车,不过做了些小小的改进。”陈燮自动过滤了铝桶的问题,上前拦住翠花嫂夫妻俩,翠花嫂的男人叫张二柱,一个憨厚的农村汉子。
“歇一会,城里来的大老爷要看看这车。”夫妻俩赶紧下跪行礼,孙国桢注意到这车子后面有两个支柱,停下之后柱子和轮子保持平稳不倒。
道理很简单,三点决定一个平面。孙国桢不懂这个,陈燮也不会去解释。
“起来吧!”孙国桢没怎么搭理夫妻俩,上前去围着车子转着看了一会才道:“车轮加了铁皮包裹,其余的好像没什么不同。”
陈燮笑了笑,上前一步道:“大人请看这里,车轴以精钢打造而成,中间嵌有轴承,只需每日往轴承上点些油脂,便可节省不少力气。大人再看这,这是为了方便运水,特意做的木头架子,水桶置于中间,不虞颠覆。”
孙国桢不懂这个,但是手下的护卫有懂的,回头看看众人道:“来一个人,上去推一把看看与寻常推车有何不同。”
一名卫士上前道:“我来!”说着两手抓住车把,往上使劲,很轻松的就给提起来了,再往前使劲,发现一个人不太费劲就能推动时,不禁惊呼:“轻,确实很轻。明明一个人就能推着走,为何要两人?”
这个问题有点白痴,张二柱夫妻俩都看看陈燮,陈老爷上前淡淡道:“推一趟确实轻松,推一个上午呢?早晨天没亮就起来,夫妻俩推水到晌午,浇完地都快午后了。”
孙国桢见卫士面露尴尬,毕竟是他身边的人,不露声色的上前一步,笑道:“好!好!好!有此车,加以深井出水,旱情不足为虑。”
小车继续上路,一行人往前,这时候孙国桢脑袋里想的东西很多。那种桶就算了,轴承、开关、软水管,这些东西都是从哪来的?都说陈思华自美洲而回,难不成这些都是美洲之物?
走到村口,远远可见一户人家,门前有数十村民围拢,想来是那些去领小车的百姓。
“思华,本官问你,要那么些煤炭欲做何为?”孙国桢忍不住问,陈燮笑道:“大人很快就能看见了,届时自然知晓。”
孙国桢很快就看见了一个棚子,三面以砖石为墙,一面空着,期间有百姓忙碌不休,近前一观,有人在以泥、煤、水搅拌不休,期间加入木屑少许,完后倒入一个模子,木板压平之后,翻转模子,压制而成的煤饼多有小孔。
陈燮上前道:“这叫蜂窝煤。”说着又一指一具煤炉道:“大人请看,蜂窝煤在此炉中燃烧,其火绵延不绝。农户之家以稼杆为薪,城中百姓则无此便利。此炉小巧轻便,以铁皮敲打烟囱,烧煤之毒不留室内。……。”
没一会孙国桢就没了兴趣,他现在关心的是旱情,烧什么不是重点。缺乏兴趣,自然不肯多留,陈燮想做什么买卖,一点都不关心。
“思华,时值青黄不接,天旱无雨。本官欲解百姓之困,奈何府库空空,只能指望登州士绅慷慨解囊。本官以为,此等大善之举,思华必当仁不让也。”孙国桢一点都不客气,直接提出让陈燮捐钱粮的事情。
“燮必不落人后!”陈燮给了一个含糊的答案,什么叫不落人后?别人捐多少,我就捐多少。指望我多出一点钱粮,这好像说不过去吧?
这个答案,也在孙国桢预料之中了,但是能有这句话,就很给巡抚面子了。陈燮不是本地积年的大户,他一个海外归来的,能有多少家当?再说了,看看张家庄,人家能把这里的问题都解决了,还想怎么地?
“如士绅大户皆如此,登莱治下何瞅天旱?”孙国桢也只能发出这样的感慨,对未来的募捐钱粮活动,并不抱太大的希望。
匆匆离开张家庄,除了看到一个不一样的地主老财,什么都没看到。哦,还是个神医。怎么解决登莱两地的旱情,还得看各地的官府的办事能力。不管怎么说,陈燮给孙国桢留下的印象不错,至少是愿意为本地相亲谋利的一个地主。现在陈燮,还不算士绅。
孙国桢连午饭都没吃就走了,这个出乎陈燮的预料,目送他匆匆离开,心里不免有点无奈。巡抚大人来此,是为了找一个解决旱情的手段,可惜他看见的事情,并不适合在登莱巡抚治下的州县推行。陈燮拿钱粮帮助相亲渡过灾年,那是自觉自觉的事情。别的地主豪绅,能这么干么?很明显,不能!
孙国桢的烦恼,就不是陈燮该关心的事情了。陈燮在张家庄做的事情,不过是要刷声望。这年月,一个人的好名声很重要,等到陈燮成为了登州治下善名最响的地主时,想做点啥事情都很便利。
从现代回来之后,陈燮一头扑在张家庄的基地建设上头。学堂的建设速度之慢,超出了陈燮的估计。毕竟不是现代社会,有那么多机械可以提高效率。这里就是靠人来干,有水泥也只能提高一点点效率。
按照文八斤的预计,学堂怎么也得七月才能交付。这个事情只能先放一放,陈燮转过头一边督促张铁头,一边让人修水池,忙活了半个月,独轮车升级强化版出炉了,水池也修好了。这个水池可不是什么小事,历史上的崇祯朝,前后十七年,旱情根本就没断过。而且是一年比一年严重,所以马虎不得。至于独轮车的重要程度,主要体现在将来的战争中。目前不过是给张铁匠一个扩大经营的机会,独轮车、煤炉,就这两样买卖,张铁匠就已经紧急招募逃亡匠户三十余人。这买卖里头有神医老爷的四成股份,所以在张家庄安置这些人也没啥难度,就是搭几个棚子的事情。
有一口饱饭吃,想要多少人都不怕招不到,这就是明朝的现状。
现在的张铁头,实际上是个小型资本家了。靠陈燮的扶持,年后一段时间,事业急剧膨胀。同样膨胀的还有文八斤等有技术有能力的人,他们也是因为陈燮的缘故,身家急剧膨胀。
登州道王廷试广邀大户豪绅聚会于府衙,不出所料,陈燮也收到了帖子。快马扬鞭,连夜进了登州城,见到张瑶,商谈此事。
张瑶不以为然道:“此事寻常尔,各地官府素来如此,稍有灾情,便大张旗鼓报于朝廷。对上所要钱粮,对下要求募捐,一番搜刮,最后没几粒粮食落尽灾民的肚子里。”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