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韦泽(十)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盛唐风华、银狐、逆鳞、续南明、大明1617
海娜小说网 www.hainazuche.com,最快更新1852铁血中华最新章节!
太平天国的将领们心情不错,那就意味着清军将领心情不会太好。就在韦泽将抢回的东西运到了永安城,冯云山从杨秀清那里要到了韦泽的当天晚上。永安城的清军北大营统领向荣终于招待完了钦差大臣塞尚阿派遣来的御前侍卫,一脸严肃的回到了自己的中军大帐。
中午时分太平军突然出击,向荣不得不带兵北大营部队迎击。可太平军也不知道在搞什么把戏,只是骚扰了一番就回去了。向荣下午收兵,回来之后才知道三名御前侍卫赶到了北大营。
御前侍卫的级别自然无法与向荣比,可他们是能直达天听的人物,更不用说三人是来送钦差大臣塞尚阿的信,向荣也不能怠慢了他们。三名御前侍卫中的一人受伤,向荣亲自去抚慰一番,才摆酒招待了其他两名侍卫。到了晚上才算是完事。
向荣今年60岁,是满清的一员老将。以他的城府来说,即便做不到喜怒不形于色,很多事情他也是能看开的。但是此时向荣却没办法对发生的事情安之若素。向荣担心的原因倒不完全是那近千斤的食盐火药。不管怎么吆喝广西运输困难,清军永安北大营并不缺那点东西。向荣真心在乎的是钦差大臣塞尚阿到底会不会支持他的剿匪思路。
永安北大营各由向荣统领,南大营则由乌兰泰统领。这两人都是自打太平军起事开始就与太平军作战的清军将领,也都在太平军手下吃过败仗。
作为太平军的老对手,自打金田起义后没多久,向荣就已经率军围剿太平军。双方打了六七个月,在1851年9月11日,太平军放弃紫荆山根据地,向平南方向突围。向荣率部追堵,在官村遭到太平军的伏击,全军大溃,向荣骤遇此败,甚觉懊丧,他感叹道:生长兵间数十年,未尝见此贼;自办此贼,大小亦数十战,未尝有此败!之后,他退居平南县城,托病不出。太平军得以从容转移。清廷以向荣诿卸延误,给以革职处分。
但是接下来负责围剿太平军的乌兰泰屡遭失败,于是向荣被革职后没几天,又被委以北大营的军委,重新得到起复。
向荣与乌兰泰之间到没有什么基于个人原因的深仇大恨,只是双方属于非常传统的将帅不和。永安四面环山,包围永安相对容易。清军设下南北大营的目的就是四面包围,以求歼灭太平军。作为比较有能力的将领,作为都在太平军手下吃过败仗的将领,两人在战略上出现了严重分歧。
乌兰泰主张“围而击之”,以逐步拔钉子的方式逐步消灭太平军在永安城外的据点。最终在永安城内全歼太平军。向荣则主张“纵而掩之”,就是传统的“围城缺一面”的战法。
比较糟糕的事情在于,乌兰泰试图拔钉子,却是数战不胜,怎么也拔不掉太平军在城外的据点。向荣主张围三厥一,在野战中不仅没能获胜,甚至还吃了不小的亏。
于是矛盾就爆发了,既然谁的屁股都不干净,双方便更不肯承认自己不对。向荣与乌兰泰都认为是对方不肯心甘情愿的当绿叶来陪衬红花,矛盾是愈演愈烈。南北两军将领不和,南北两军自然不能协同作战,围攻半载,终无建树。
当然,向荣毕竟是老将,他更能吸收失败教训。复起之后,他倒是一改自己以前的做法,实际上采用了乌兰泰主张的“围而击之”的战术。他先把距离永安城30里的大营搬到了距离永安城15里的地方,并且对太平军在城北的据点进行了猛烈攻击。试图先解决掉太平军的外围据点后进兵永安城下。在一月份的时候,向荣数次继续向前移营,与太平军连番血战后,终于把大营继续移动到了距太平军前哨跟前。
转换战法的事能做不能说,向荣不想的就是钦差大臣以这个为借口来压制自己。更不想让乌兰泰得到了战争的主导权。
“大人,您的担心却是多余了。”师爷知道向荣的担心,他边品茶边神色自若的说道。
“如何讲?”向荣对师爷极为信赖,立刻着急的说道。
“大人,既然钦差是那么一个秉性。乌兰泰办事不利,剿匪无功。天子都对其不满,那钦差大人吃过他们的亏,自然不会重蹈覆辙。”师爷神定气闲的答道,“依在下所见,这封信里面,钦差大人就会让大人您知道他当下的想法。”
“哦?”向荣已经拿到了塞尚阿命令御前侍卫带给向荣的信,只是尚未打开观看。听师爷这么说,向荣立刻打开了塞尚阿的信,只看了一遍,向荣的眉头就完全舒展开来。信中也没说别的,塞尚阿命令向荣裁撤掉一千名“不愿赴敌”的桂林壮勇。这帮桂林状勇本不是向荣的部下,要裁撤壮勇只用塞尚阿下令就行。可塞尚阿偏偏把这个任务交给北大营统领向荣执行。除此之外,这封信的没有别的任何内容。
官场上很多事情是无须说明的,就这么一个简单的命令,其中表达的意思已经再明白不过,钦差大臣塞尚阿这是对向荣表达了坚定支持。
把信读认真读了几遍,确定自己没有疏漏任何地方,向荣悬着的心完全回到肚子里面。把信交给了师爷,向荣终于一身轻松的端起茶杯喝起茶来。师爷也仔细读了几遍信,他满脸喜色的说道:“恭喜大人,这次终于不用再受姚莹的中伤。”
“嗯!”向荣平淡的应了一声。几个月前,塞尚阿觉得向荣不可靠,一切行动都采纳乌兰泰的建议为。加上塞尚阿的参军姚莹完全偏向乌兰泰这边,姚莹与乌兰泰联手,弄到向荣“欲见塞尚阿哭诉而不能”。这次看来不会再出现此类情况了。
对官场上的这些,师爷可比向荣更加精通,他立刻劝说道:“大人,这次听闻天子督促钦差大人塞尚阿‘就近督查’。钦差大人若是还想如以前那样专依姚莹、乌兰泰之流,自然就在新圩督战。而到现在为止,钦差大人始终没有提及此事。反倒是派遣御前侍卫到咱们北大营。这既是钦差大人意图到北大营督战。既然钦差有如此打算,还请大人赶紧请钦差大人前来北大营督战。”
向荣听了这话恍然大悟,既然清军在永安有南北大营,钦差大臣到了哪个营地督战,哪个营地就成了主营。向荣立刻答道:“既然如此,现在便写信,请钦差大人前来北大营。”
师爷却摇摇头,“大人,酒席间御前侍卫提及的逆贼束发的事情,大人不妨先查一查。”
不久前三位御前侍卫到了向荣这里,领头的御前侍卫科隆多反复询问太平军到底都是些什么人。“拜上帝教”到底是何等宗旨。特别是太平军们到底是什么发型。向荣对此一开始很不理解。好在那位师爷倒真的不是吃干饭的货色,下面一询问押运运粮的清军刘把总,得知了袭击运粮队的那些人如同道士般的发型,向荣的师爷总算是想明白发生了什么。
挽起的发髻是汉人的传统发型。满清最怕的就是汉人要恢复汉家江山。当年满清为了让汉人留起金钱鼠尾的辫子,杀了无数的反抗者。不留辫子而采用汉人的发型,对于满清来说是噩梦一样的事情。若是汉人都恢复了汉家的服饰发型,满清那帮留辫子的旗人立刻就被凸显出来。那时候可不仅仅是亡国的事情,旗人定然会遭到汉人最无情的屠戮。亡国灭种,绝对不是一个形容词。满清对辫子的事情可是极为敏感的。
向荣倒是对这件事其实一点都不在乎。他认为只要能灭了太平军,把逆贼们统统杀了,剩下的什么问题都不算事。如何尽快请钦差大臣到北大营督战,尽快歼灭永安城内的太平军,这才是当务之急。
师爷看向荣如此不以为然,干脆提到了乾隆年间著名的“叫魂案”。这案子本身没什么了不起的,完全是一个民间的经济纠纷。地方官很简单的把几个当事人给处置了。在公文里面,地方官也是个雏,天知道他怎么想的,把案情中出现的一个谣言也给写进了公文里面。
谣传内容很扯淡,据说有人可以通过割了对方辫子,将被割辫子的人变成行尸走肉般的傀儡。
但得知这件事的乾隆仿佛裤裆里面的蛋蛋被人猛踹一脚般亢奋起来,他立刻大张旗鼓的对此事进行了“彻查”。辫子是满清这个异族统治汉人的象征,辫子被割了,意味着满清对汉人的统治也完蛋了。
于是这原本屁大点的案子被反复折腾,闹得沸沸扬扬。
师爷这个行当可不是吃素的,他们必须很熟悉历史,熟知官场上的制度规矩。熟悉这些的师爷,自然知道满清朝廷对辫子的重视。
师爷们都读过书。“自束发以来”是书上很常见的用语,可那都是汉人时代的言语,满清时代根本没有束发这个概念。从御前侍卫那里得知了逆贼中居然出现了真实的束发,师爷知道此事可马虎不得。
“该如何处置?”向荣行伍出身,对这些并无概念。只是他相信师爷说的没错,却也想不出什么立刻能查出太平天国内部关于发型的问题。
“大人,这几日从永安城中逃出来的天地会人等越来越多,不妨问他们就行了。”师爷给出了更详细的方法。
太平天国的将领们心情不错,那就意味着清军将领心情不会太好。就在韦泽将抢回的东西运到了永安城,冯云山从杨秀清那里要到了韦泽的当天晚上。永安城的清军北大营统领向荣终于招待完了钦差大臣塞尚阿派遣来的御前侍卫,一脸严肃的回到了自己的中军大帐。
中午时分太平军突然出击,向荣不得不带兵北大营部队迎击。可太平军也不知道在搞什么把戏,只是骚扰了一番就回去了。向荣下午收兵,回来之后才知道三名御前侍卫赶到了北大营。
御前侍卫的级别自然无法与向荣比,可他们是能直达天听的人物,更不用说三人是来送钦差大臣塞尚阿的信,向荣也不能怠慢了他们。三名御前侍卫中的一人受伤,向荣亲自去抚慰一番,才摆酒招待了其他两名侍卫。到了晚上才算是完事。
向荣今年60岁,是满清的一员老将。以他的城府来说,即便做不到喜怒不形于色,很多事情他也是能看开的。但是此时向荣却没办法对发生的事情安之若素。向荣担心的原因倒不完全是那近千斤的食盐火药。不管怎么吆喝广西运输困难,清军永安北大营并不缺那点东西。向荣真心在乎的是钦差大臣塞尚阿到底会不会支持他的剿匪思路。
永安北大营各由向荣统领,南大营则由乌兰泰统领。这两人都是自打太平军起事开始就与太平军作战的清军将领,也都在太平军手下吃过败仗。
作为太平军的老对手,自打金田起义后没多久,向荣就已经率军围剿太平军。双方打了六七个月,在1851年9月11日,太平军放弃紫荆山根据地,向平南方向突围。向荣率部追堵,在官村遭到太平军的伏击,全军大溃,向荣骤遇此败,甚觉懊丧,他感叹道:生长兵间数十年,未尝见此贼;自办此贼,大小亦数十战,未尝有此败!之后,他退居平南县城,托病不出。太平军得以从容转移。清廷以向荣诿卸延误,给以革职处分。
但是接下来负责围剿太平军的乌兰泰屡遭失败,于是向荣被革职后没几天,又被委以北大营的军委,重新得到起复。
向荣与乌兰泰之间到没有什么基于个人原因的深仇大恨,只是双方属于非常传统的将帅不和。永安四面环山,包围永安相对容易。清军设下南北大营的目的就是四面包围,以求歼灭太平军。作为比较有能力的将领,作为都在太平军手下吃过败仗的将领,两人在战略上出现了严重分歧。
乌兰泰主张“围而击之”,以逐步拔钉子的方式逐步消灭太平军在永安城外的据点。最终在永安城内全歼太平军。向荣则主张“纵而掩之”,就是传统的“围城缺一面”的战法。
比较糟糕的事情在于,乌兰泰试图拔钉子,却是数战不胜,怎么也拔不掉太平军在城外的据点。向荣主张围三厥一,在野战中不仅没能获胜,甚至还吃了不小的亏。
于是矛盾就爆发了,既然谁的屁股都不干净,双方便更不肯承认自己不对。向荣与乌兰泰都认为是对方不肯心甘情愿的当绿叶来陪衬红花,矛盾是愈演愈烈。南北两军将领不和,南北两军自然不能协同作战,围攻半载,终无建树。
当然,向荣毕竟是老将,他更能吸收失败教训。复起之后,他倒是一改自己以前的做法,实际上采用了乌兰泰主张的“围而击之”的战术。他先把距离永安城30里的大营搬到了距离永安城15里的地方,并且对太平军在城北的据点进行了猛烈攻击。试图先解决掉太平军的外围据点后进兵永安城下。在一月份的时候,向荣数次继续向前移营,与太平军连番血战后,终于把大营继续移动到了距太平军前哨跟前。
转换战法的事能做不能说,向荣不想的就是钦差大臣以这个为借口来压制自己。更不想让乌兰泰得到了战争的主导权。
“大人,您的担心却是多余了。”师爷知道向荣的担心,他边品茶边神色自若的说道。
“如何讲?”向荣对师爷极为信赖,立刻着急的说道。
“大人,既然钦差是那么一个秉性。乌兰泰办事不利,剿匪无功。天子都对其不满,那钦差大人吃过他们的亏,自然不会重蹈覆辙。”师爷神定气闲的答道,“依在下所见,这封信里面,钦差大人就会让大人您知道他当下的想法。”
“哦?”向荣已经拿到了塞尚阿命令御前侍卫带给向荣的信,只是尚未打开观看。听师爷这么说,向荣立刻打开了塞尚阿的信,只看了一遍,向荣的眉头就完全舒展开来。信中也没说别的,塞尚阿命令向荣裁撤掉一千名“不愿赴敌”的桂林壮勇。这帮桂林状勇本不是向荣的部下,要裁撤壮勇只用塞尚阿下令就行。可塞尚阿偏偏把这个任务交给北大营统领向荣执行。除此之外,这封信的没有别的任何内容。
官场上很多事情是无须说明的,就这么一个简单的命令,其中表达的意思已经再明白不过,钦差大臣塞尚阿这是对向荣表达了坚定支持。
把信读认真读了几遍,确定自己没有疏漏任何地方,向荣悬着的心完全回到肚子里面。把信交给了师爷,向荣终于一身轻松的端起茶杯喝起茶来。师爷也仔细读了几遍信,他满脸喜色的说道:“恭喜大人,这次终于不用再受姚莹的中伤。”
“嗯!”向荣平淡的应了一声。几个月前,塞尚阿觉得向荣不可靠,一切行动都采纳乌兰泰的建议为。加上塞尚阿的参军姚莹完全偏向乌兰泰这边,姚莹与乌兰泰联手,弄到向荣“欲见塞尚阿哭诉而不能”。这次看来不会再出现此类情况了。
对官场上的这些,师爷可比向荣更加精通,他立刻劝说道:“大人,这次听闻天子督促钦差大人塞尚阿‘就近督查’。钦差大人若是还想如以前那样专依姚莹、乌兰泰之流,自然就在新圩督战。而到现在为止,钦差大人始终没有提及此事。反倒是派遣御前侍卫到咱们北大营。这既是钦差大人意图到北大营督战。既然钦差有如此打算,还请大人赶紧请钦差大人前来北大营督战。”
向荣听了这话恍然大悟,既然清军在永安有南北大营,钦差大臣到了哪个营地督战,哪个营地就成了主营。向荣立刻答道:“既然如此,现在便写信,请钦差大人前来北大营。”
师爷却摇摇头,“大人,酒席间御前侍卫提及的逆贼束发的事情,大人不妨先查一查。”
不久前三位御前侍卫到了向荣这里,领头的御前侍卫科隆多反复询问太平军到底都是些什么人。“拜上帝教”到底是何等宗旨。特别是太平军们到底是什么发型。向荣对此一开始很不理解。好在那位师爷倒真的不是吃干饭的货色,下面一询问押运运粮的清军刘把总,得知了袭击运粮队的那些人如同道士般的发型,向荣的师爷总算是想明白发生了什么。
挽起的发髻是汉人的传统发型。满清最怕的就是汉人要恢复汉家江山。当年满清为了让汉人留起金钱鼠尾的辫子,杀了无数的反抗者。不留辫子而采用汉人的发型,对于满清来说是噩梦一样的事情。若是汉人都恢复了汉家的服饰发型,满清那帮留辫子的旗人立刻就被凸显出来。那时候可不仅仅是亡国的事情,旗人定然会遭到汉人最无情的屠戮。亡国灭种,绝对不是一个形容词。满清对辫子的事情可是极为敏感的。
向荣倒是对这件事其实一点都不在乎。他认为只要能灭了太平军,把逆贼们统统杀了,剩下的什么问题都不算事。如何尽快请钦差大臣到北大营督战,尽快歼灭永安城内的太平军,这才是当务之急。
师爷看向荣如此不以为然,干脆提到了乾隆年间著名的“叫魂案”。这案子本身没什么了不起的,完全是一个民间的经济纠纷。地方官很简单的把几个当事人给处置了。在公文里面,地方官也是个雏,天知道他怎么想的,把案情中出现的一个谣言也给写进了公文里面。
谣传内容很扯淡,据说有人可以通过割了对方辫子,将被割辫子的人变成行尸走肉般的傀儡。
但得知这件事的乾隆仿佛裤裆里面的蛋蛋被人猛踹一脚般亢奋起来,他立刻大张旗鼓的对此事进行了“彻查”。辫子是满清这个异族统治汉人的象征,辫子被割了,意味着满清对汉人的统治也完蛋了。
于是这原本屁大点的案子被反复折腾,闹得沸沸扬扬。
师爷这个行当可不是吃素的,他们必须很熟悉历史,熟知官场上的制度规矩。熟悉这些的师爷,自然知道满清朝廷对辫子的重视。
师爷们都读过书。“自束发以来”是书上很常见的用语,可那都是汉人时代的言语,满清时代根本没有束发这个概念。从御前侍卫那里得知了逆贼中居然出现了真实的束发,师爷知道此事可马虎不得。
“该如何处置?”向荣行伍出身,对这些并无概念。只是他相信师爷说的没错,却也想不出什么立刻能查出太平天国内部关于发型的问题。
“大人,这几日从永安城中逃出来的天地会人等越来越多,不妨问他们就行了。”师爷给出了更详细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