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七章 还乡
推荐阅读:我的帝国无双、明天下、唐枭、乘龙佳婿、长宁帝军、盛唐风华、银狐、逆鳞、续南明、大明1617
海娜小说网 www.hainazuche.com,最快更新甜园福地最新章节!
过黄河,阿圆还专门在上次被射冷箭的地方瞻仰了一番,被遗忘了很久的不堪记忆,再次,让她的眸子变得阴冷。
这女人,记仇。
冬日的黄河水,还很欢实,这个时候的泥沙量并不大,靠近河岸的地方,还能留有清澈的水草痕迹。
“其实,沿着黄河走水路,也挺舒服,可能路程还短些。”小阿文小心翼翼的提着建议,少年郎深怕嫂子发现了他的小心思,再发起飙来。
“不走水路,我心里不踏实。坐在船上,不知道水下面会有什么未知的危险,还是陆地上视野更好些,最起码,碰到个强盗啥的,也能看清楚个模样。”
阿圆丝毫不考虑弟弟的建议,她是个旱鸭子,对于江河湖海,有一种天生的恐惧。
打小就没有安全感的孩子,对哪里,又真的放心呢?
此行的护卫不算少,二十个汉子坐了三辆马车,前面两辆开路,后面一辆断后。
护卫头子张大山,就乐悠悠的坐在断后的马车上,车帘卷起,两条小腿垂在车厢外,跟几个手下在吹牛打屁。
然后,发现了异常。
“启禀郡主,似乎,可能,有人尾随在咱的马车后面,咱们快他就快,咱们慢他就慢,老是保持那么些距离……”。
其实,这纯属一个老护卫多少年培养出来的警醒劲儿,真不一定就是敌情。
阿圆的脑海里,迅速把自己得罪过的仇人都过了一遍,貌似,除了马王爷那里还有点危险的苗头,其余的,都不值得千里追踪万里夺命。
会不会是马王爷贼心不死,还幻想抢走咱家的孩子当孙子去?
“有多少人?”小阿文攥紧了拳头,上次嫂子太莽撞了,以一个平民的身份孤身进京,遭遇不少险情,这一次,是哪个敢太岁头上动土,把爪子伸到司马跟郡主头上来了?
张大山老脸一红:“只发现——一个——”。
单枪匹马想行凶?跟六辆马车的车队,三十几个人?
“也可能是先来踩点儿的,总之大家都警醒些,尤其是保护好三个孩子……”。小阿文的出门历练不是没用的,一出口,已经完全去掉了少年的稚嫩和犹豫。
三个宝贝蛋,还是习惯于马车一颠簸,就沉沉安睡,然后是只要有一个醒来,另外两个也再不肯睡,“娘——啊——抱——”,的咿呀学语声此起彼伏。
没错,去掉发声最早的“小老二”,已经能够完整清晰的用一个字来表达需求之外,另外两个也在勤学苦练,争取能赶上“小老二”的水平。
这次回乡,阿文还顺便拐来了郡主府上常驻的老王太医,阿福病好了,皇帝就撤走了一个,王太医是自愿留下的,他民间出身无权仗恃,兼之无儿无女又中年丧妻,自嘲说是贪图郡主府热闹,伙食吃的也舒坦。
其实最关键的,是身在郡主府比较自由惬意吧?都是泥腿子爬出来的,谁也不会瞧不起谁,郡主的脾气又大而化之,不存在耍心眼玩阴招的动作,王老太医这是给自己找了个养老的好去处呢!
三个从李薇那儿拐来的丫鬟都要带回家,郡主给她们完成不了的婚事儿,回去接着跟旧主子一同完成。
一进入登州府地界,眼前,就间或出现几座红砖瓦房,让阿圆和小阿文忍不住停车驻足。
小五在京城的一来一去,留下的足迹可真不少。
终于能够看到自己的心血在大宋的国土上生根发芽,而且逐渐的枝繁叶茂起来,阿圆的心里,别有一番感动。
“阿文,不出两年,咱们的红砖,就一定能够走到大江南北,回家以后,再多安排几个跑业务的人,跟着小五多出去走走,还有水泥,先从京城铺开……”。
阿圆保持了一路的低沉情绪终于完全消散,看向阿文的眼睛恢复了光彩:“我们现在不缺钱了,回去了,就重新盘算价格,只要能维持砖窑运营,就可以把最普通的红砖红瓦出售给老百姓……”。
钱这东西,生不带来,死不带去,够花够用就可以了。
还省得老是担忧有贼人惦记着要来“杀富济贫”,自己提前“济”出去……
张大山严密监视的尾随者,却迟迟没有任何异动,直到朱阳县附近,才倏忽不见了。
再回朱阳县,恍如隔世。
大街还是那几条大街,店铺推陈出新了不少,可是,比起大宋的国都东京的繁华程度来,到底,还是差了不是一点半点儿的距离。
“女子美丽坊”,重新装修过了,白色的木板包裹起了整个外墙面,彩虹桥上下,是繁花点点,五彩落英直坠尘埃……
曾经那样热闹过的“兄弟拉面馆”,已经找不出留下的半点痕迹。
阿文的眼睛有些湿润,帮嫂子掀开车帘的手指,还有点颤抖。
这是白家最初发家的地方,一文钱一文钱的积攒的家业,买下的店铺……
也是在这里,白老三遇到阿福,跟嫂子反目,然后血染赌场,全了叔嫂的情意……
也是在这里,自己夜夜苦读诗书,大哥霍然远走从军,嫂子有孕,为侄儿们诵书胎教……
也是在这里,爱臭美的姐姐采莲,开辟出一间小小的门脸做生意,化妆、做衣服,认识卢苗苗……
三个丫鬟抱着三个还睡的小脸通红的孩子下车,每人肩上搭着一个花被子,再盖过孩子们的头脸和全身。
阿圆微笑着拢了头发,在阿文的扶持下跳下车来,美丽坊前,一个花一般的少女,保持了一个僵立的姿势。
门帘,是一串一串心形的荷包连接而成,五颜六色,衬托出门口的少女一身浅紫的衣袍淡雅沉静。
微细的眼睛正在试图睁得更大些,但是明显泪雾弥漫。
头发依旧有些黄,梳着普通的双丫髻,但是,在两侧垂下的小辫子,精心又精心的簪着细小的碎花儿,每半寸一道缠绕起来。
“小黄毛丫头,还是那么臭美!”
阿圆轻啐,伸开双臂,就要揉上这个发呆的丫头的脑袋。
“还不赶紧让孩子们进屋,没看到都在外面冻着呢!”小阿文吸吸鼻子,率先曲起一根食指,弹上了小姑娘的脑门儿。
“嫂子——阿文——呜呜——呜——”,发呆的小丫头,终于回了魂儿,又哭又笑的,还没忘本能的护住自己美丽的发型。
进了屋子,又是一番混乱,两个年轻的小姑娘相帮着丫鬟把孩子们安顿到床上休息,三个主人,一忽儿抱头痛哭,一忽儿又笑又闹。
后院里的几间小房子也修缮过了,都是采莲的设计,室内布置的温馨典雅,甚至,有一间屋子一打眼,就是给阿圆母子准备的。
紫色的大床旁边,三架带着护栏的小床齐头并进,蓝色的被褥的睡了“小老大”,绿色的睡了“小老二”,粉色的小公主床上,黑炭“小老三”,还没从连日的奔波中苏醒过来。
“阿文的屋子也在隔壁——”,采莲的小脸已经哭花了,还坚持着要把这个“新家”给一一介绍。
“安排个客栈,让大家也都休息一下。”阿圆扑倒在大床上,越是接近家园,就越是赶路赶得心急,骨头都要被颠散了。
“嘻嘻,嫂子你还不知道,我——自己做主,把隔壁也买下来了,就怕你们回来的时候没地儿住,小五也早早的就盼着你们回家过年呢,现在隔壁的屋子也都铺好了床,等开了春,我还打算把两处院子通开,那边比这边可宽绰的多。”
采莲得意洋洋,终于可以把自己的功勋跟亲人显摆显摆了。一个人的成功,太寂寞了!
“又哭又笑,小猪放水!”小阿文看不得别人爱显摆,伸出小指头去刮脸,虽然做了司马,在京城要板出一副成熟官样儿,还是会在至亲的人面前显露原形。
阿圆已经合上双眼,摆手让他们自去安排,兄妹俩忙着归置丫鬟和护卫们休息,然后采莲去照应美丽坊的生意,阿文精神正好,决意要先去拜会袁县令,顺便预定酒席。
少年郎的飞黄腾达,每一步里,都有袁县令的大力托举,如今,又像一只刚刚学会飞翔的乳鸟,扑打着翅膀,渴望飞回到老巢里去继续偎依母亲父亲的怀抱。
重新走上朱阳县的街头,走上自己曾经挎着小竹篮兜售糖葫芦的每个拐角儿,曾经的探花郎,如今的白司马,浑然不觉旅途的劳累,相陪的师爷,独自驾着一辆普通的马车,缓缓跟在他的身后。
马车上,是他要送给恩师的礼物,不是金银财宝,不是绝世器皿,只有辞别老师之后,自己的每一道足迹,每一日的见闻,与思索。
还有在京中搜集的好文章,都是袁县令最爱的东西。
此次拜见,不是什么司马的身份,只是一个弟子,对授业的恩师,问一声“好”,或者,依照阿文的习惯,随时随地,对最亲近的人,把自己的辉煌成绩,显摆一下而已。RS
过黄河,阿圆还专门在上次被射冷箭的地方瞻仰了一番,被遗忘了很久的不堪记忆,再次,让她的眸子变得阴冷。
这女人,记仇。
冬日的黄河水,还很欢实,这个时候的泥沙量并不大,靠近河岸的地方,还能留有清澈的水草痕迹。
“其实,沿着黄河走水路,也挺舒服,可能路程还短些。”小阿文小心翼翼的提着建议,少年郎深怕嫂子发现了他的小心思,再发起飙来。
“不走水路,我心里不踏实。坐在船上,不知道水下面会有什么未知的危险,还是陆地上视野更好些,最起码,碰到个强盗啥的,也能看清楚个模样。”
阿圆丝毫不考虑弟弟的建议,她是个旱鸭子,对于江河湖海,有一种天生的恐惧。
打小就没有安全感的孩子,对哪里,又真的放心呢?
此行的护卫不算少,二十个汉子坐了三辆马车,前面两辆开路,后面一辆断后。
护卫头子张大山,就乐悠悠的坐在断后的马车上,车帘卷起,两条小腿垂在车厢外,跟几个手下在吹牛打屁。
然后,发现了异常。
“启禀郡主,似乎,可能,有人尾随在咱的马车后面,咱们快他就快,咱们慢他就慢,老是保持那么些距离……”。
其实,这纯属一个老护卫多少年培养出来的警醒劲儿,真不一定就是敌情。
阿圆的脑海里,迅速把自己得罪过的仇人都过了一遍,貌似,除了马王爷那里还有点危险的苗头,其余的,都不值得千里追踪万里夺命。
会不会是马王爷贼心不死,还幻想抢走咱家的孩子当孙子去?
“有多少人?”小阿文攥紧了拳头,上次嫂子太莽撞了,以一个平民的身份孤身进京,遭遇不少险情,这一次,是哪个敢太岁头上动土,把爪子伸到司马跟郡主头上来了?
张大山老脸一红:“只发现——一个——”。
单枪匹马想行凶?跟六辆马车的车队,三十几个人?
“也可能是先来踩点儿的,总之大家都警醒些,尤其是保护好三个孩子……”。小阿文的出门历练不是没用的,一出口,已经完全去掉了少年的稚嫩和犹豫。
三个宝贝蛋,还是习惯于马车一颠簸,就沉沉安睡,然后是只要有一个醒来,另外两个也再不肯睡,“娘——啊——抱——”,的咿呀学语声此起彼伏。
没错,去掉发声最早的“小老二”,已经能够完整清晰的用一个字来表达需求之外,另外两个也在勤学苦练,争取能赶上“小老二”的水平。
这次回乡,阿文还顺便拐来了郡主府上常驻的老王太医,阿福病好了,皇帝就撤走了一个,王太医是自愿留下的,他民间出身无权仗恃,兼之无儿无女又中年丧妻,自嘲说是贪图郡主府热闹,伙食吃的也舒坦。
其实最关键的,是身在郡主府比较自由惬意吧?都是泥腿子爬出来的,谁也不会瞧不起谁,郡主的脾气又大而化之,不存在耍心眼玩阴招的动作,王老太医这是给自己找了个养老的好去处呢!
三个从李薇那儿拐来的丫鬟都要带回家,郡主给她们完成不了的婚事儿,回去接着跟旧主子一同完成。
一进入登州府地界,眼前,就间或出现几座红砖瓦房,让阿圆和小阿文忍不住停车驻足。
小五在京城的一来一去,留下的足迹可真不少。
终于能够看到自己的心血在大宋的国土上生根发芽,而且逐渐的枝繁叶茂起来,阿圆的心里,别有一番感动。
“阿文,不出两年,咱们的红砖,就一定能够走到大江南北,回家以后,再多安排几个跑业务的人,跟着小五多出去走走,还有水泥,先从京城铺开……”。
阿圆保持了一路的低沉情绪终于完全消散,看向阿文的眼睛恢复了光彩:“我们现在不缺钱了,回去了,就重新盘算价格,只要能维持砖窑运营,就可以把最普通的红砖红瓦出售给老百姓……”。
钱这东西,生不带来,死不带去,够花够用就可以了。
还省得老是担忧有贼人惦记着要来“杀富济贫”,自己提前“济”出去……
张大山严密监视的尾随者,却迟迟没有任何异动,直到朱阳县附近,才倏忽不见了。
再回朱阳县,恍如隔世。
大街还是那几条大街,店铺推陈出新了不少,可是,比起大宋的国都东京的繁华程度来,到底,还是差了不是一点半点儿的距离。
“女子美丽坊”,重新装修过了,白色的木板包裹起了整个外墙面,彩虹桥上下,是繁花点点,五彩落英直坠尘埃……
曾经那样热闹过的“兄弟拉面馆”,已经找不出留下的半点痕迹。
阿文的眼睛有些湿润,帮嫂子掀开车帘的手指,还有点颤抖。
这是白家最初发家的地方,一文钱一文钱的积攒的家业,买下的店铺……
也是在这里,白老三遇到阿福,跟嫂子反目,然后血染赌场,全了叔嫂的情意……
也是在这里,自己夜夜苦读诗书,大哥霍然远走从军,嫂子有孕,为侄儿们诵书胎教……
也是在这里,爱臭美的姐姐采莲,开辟出一间小小的门脸做生意,化妆、做衣服,认识卢苗苗……
三个丫鬟抱着三个还睡的小脸通红的孩子下车,每人肩上搭着一个花被子,再盖过孩子们的头脸和全身。
阿圆微笑着拢了头发,在阿文的扶持下跳下车来,美丽坊前,一个花一般的少女,保持了一个僵立的姿势。
门帘,是一串一串心形的荷包连接而成,五颜六色,衬托出门口的少女一身浅紫的衣袍淡雅沉静。
微细的眼睛正在试图睁得更大些,但是明显泪雾弥漫。
头发依旧有些黄,梳着普通的双丫髻,但是,在两侧垂下的小辫子,精心又精心的簪着细小的碎花儿,每半寸一道缠绕起来。
“小黄毛丫头,还是那么臭美!”
阿圆轻啐,伸开双臂,就要揉上这个发呆的丫头的脑袋。
“还不赶紧让孩子们进屋,没看到都在外面冻着呢!”小阿文吸吸鼻子,率先曲起一根食指,弹上了小姑娘的脑门儿。
“嫂子——阿文——呜呜——呜——”,发呆的小丫头,终于回了魂儿,又哭又笑的,还没忘本能的护住自己美丽的发型。
进了屋子,又是一番混乱,两个年轻的小姑娘相帮着丫鬟把孩子们安顿到床上休息,三个主人,一忽儿抱头痛哭,一忽儿又笑又闹。
后院里的几间小房子也修缮过了,都是采莲的设计,室内布置的温馨典雅,甚至,有一间屋子一打眼,就是给阿圆母子准备的。
紫色的大床旁边,三架带着护栏的小床齐头并进,蓝色的被褥的睡了“小老大”,绿色的睡了“小老二”,粉色的小公主床上,黑炭“小老三”,还没从连日的奔波中苏醒过来。
“阿文的屋子也在隔壁——”,采莲的小脸已经哭花了,还坚持着要把这个“新家”给一一介绍。
“安排个客栈,让大家也都休息一下。”阿圆扑倒在大床上,越是接近家园,就越是赶路赶得心急,骨头都要被颠散了。
“嘻嘻,嫂子你还不知道,我——自己做主,把隔壁也买下来了,就怕你们回来的时候没地儿住,小五也早早的就盼着你们回家过年呢,现在隔壁的屋子也都铺好了床,等开了春,我还打算把两处院子通开,那边比这边可宽绰的多。”
采莲得意洋洋,终于可以把自己的功勋跟亲人显摆显摆了。一个人的成功,太寂寞了!
“又哭又笑,小猪放水!”小阿文看不得别人爱显摆,伸出小指头去刮脸,虽然做了司马,在京城要板出一副成熟官样儿,还是会在至亲的人面前显露原形。
阿圆已经合上双眼,摆手让他们自去安排,兄妹俩忙着归置丫鬟和护卫们休息,然后采莲去照应美丽坊的生意,阿文精神正好,决意要先去拜会袁县令,顺便预定酒席。
少年郎的飞黄腾达,每一步里,都有袁县令的大力托举,如今,又像一只刚刚学会飞翔的乳鸟,扑打着翅膀,渴望飞回到老巢里去继续偎依母亲父亲的怀抱。
重新走上朱阳县的街头,走上自己曾经挎着小竹篮兜售糖葫芦的每个拐角儿,曾经的探花郎,如今的白司马,浑然不觉旅途的劳累,相陪的师爷,独自驾着一辆普通的马车,缓缓跟在他的身后。
马车上,是他要送给恩师的礼物,不是金银财宝,不是绝世器皿,只有辞别老师之后,自己的每一道足迹,每一日的见闻,与思索。
还有在京中搜集的好文章,都是袁县令最爱的东西。
此次拜见,不是什么司马的身份,只是一个弟子,对授业的恩师,问一声“好”,或者,依照阿文的习惯,随时随地,对最亲近的人,把自己的辉煌成绩,显摆一下而已。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