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二章 士人与商人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风起龙城、第九特区、英雄联盟:我的时代、问道章、创业吧学霸大人、道君、未来天王、主神崛起、天机之神局
海娜小说网 www.hainazuche.com,最快更新极品明君最新章节!
大明对于商税的征收率之低,却实在是令人瞠目结舌,甚至到了让人哭笑不得的地步。因为,根据大明律:凡商税,三十而取一,过者,以违令论之。
起因自然是由于在明朝开国初期,商业被元朝掠夺性的破坏,所以明太祖朱元璋为了恢复商业,宣布对大部分商业免税。帝谕户部曰:“曩者奸臣聚敛,税及纤悉,朕甚耻焉。自今军民嫁娶丧祭之物,舟车丝布之类,皆勿税。”
而就算是征收,其征收的商税也很轻:凡商税,三十而取一,过者以违令论。看看这句大明律,大家就知道知道是什么意思了,那就是说,只许低,不许收高于三十而取一的税率。
而大明整个朝代,其农税大概占百分之七十五左右,而盐税大约占百分之十,另外皇庄以及各乱七八糟的收入加起来,大概占了约百分之五,剩下的百分之十,就是大明的商税收入。
说个简单点的比喻吧,大明立国数十载,至那永乐年间,郑和打通了海上的贸易路线以来,而且,经由大明之初,一直轻商税,使得大明的相当一部份地百姓,都投入到了工商业贸易中,这其中,当然不乏读书人。
甚至可以说,大明的商业贸易的重磅,其实也就是掌握在那些读书人的家族手中。或者可以这么说,那些商人和士大夫阶层勾结在了一起共同致富才对。明朝,官员不可收税,太监同样你想收也收不着,而进士和举人,同样也在免收税赋的范围之内。
也就是说,只要你是读书人,你的家族做再大的生意,只要挂着你这位进士或者是举人的牌子,就可以明目张胆,并且合情合理的避税。
另外还有一件重大事项就是明朝海禁,洪武年间,明太祖朱元璋出于政治上防范的需要和经济上重商主义的考量杜绝贵金属外流,以及沿海军阀余党与海盗滋扰,在对外贸易上除允许部分国家或部族通过“朝贡”的方式进行贸易外,其他私人海外贸易一律禁止。
--------------------
这也就是海禁的由来,海禁的主要对象就是是商禁,禁止中国人赴海外经商,也限制外国商人到中国进行贸易。此令于永乐年间伴随郑和航海,随着大明海防的巩固和社会的稳定,禁令渐弛,最终曾告取消。但是,永乐年间,虽然开了海禁,却没有一个人拿出一个合理合规合法的章程来,告诉大家这海事该怎么做,该怎么贸易通商,该怎么征收税赋,这些,完全没有,以至于朱祁镇听到了罗亨信这位永乐年间就已经上班的老大臣地这番话之后,特别的无语。
一个国家,既然要进行海上贸易,居然连个章程都没拿出来,甚至于连个试行条例也没有,这也实在是显得太瞎扯蛋了点。而且,至太宗亡故之后,海贸之事,自然更加地显得安静,或者说又仿佛被大明的官员们很默契地遗忘。
总之,每年,海贸所获得的税赋收入实在是少得有些可怜,以至于让那数位大明天子都不怎么上心。
更让朱祁镇遗憾的就是,大明朝的几代帝王,都没有想到,或者说根本就没有去考虑,根据郑和下西洋所获得的宝贵经验和实践继续推进中国的海洋事业,没有将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转变为商业化、外交化的贸易和知识国家。
徒自留下了蜗居、孤立状态的历史遗憾,否则,当重写世界历史。郑和的伟大不仅仅是传播了中华民族的“黄色文明”,同时在于他开创了一个新的时代,为蓝色文明的崛起,提供了经验和技术保障。而朱祁镇真要不抓着这一契机去做的话,那他除非是穿越的时候,脑袋让门缝给夹过还差不多。
嗯,跑题了,再转回之前的话题,朱祁镇如果不是穿越者倒也还好,可他终究是穿越人士,当然很明白,也很清楚,现如今的大明朝已非是数十年之前的战火纷飞的时代,已经和平了数十载之久,大明的各个方方面面都获得了空前并且是飞速的发展。
不但农业获得了飞速的发展,工商业同样如此,再加上大明朝立国以来,士大夫阶层与商人紧密地勾结在了一块,有了这一层的保护,更是让工商业以一种近乎肆无忌惮的夸张的速度迅猛地发展了起来。
公元一三六八年,朱元璋建立的明朝,可以说是建立在废墟上,但是经历了将近一百年的时间的和平时期的飞速发展,到了现如今,大明朝的繁荣程度,完全可以用世界第一来形容。
想想后世,中华人民和共国建立五、六十年,就已经从一个近乎赤贫的国家,零九年的时候,国内生产总值世界第三名了。
而大明获得了近百年的和平发展期,并且没有什么经济制裁,更没有什么乱七八糟的经济贸易,其发展速度难道还能够低于后世吧?
当然,就算是低于后世,但是,大明的工商业的飞速发展,却没有给国家带来更多的税收,甚至有时候还在下降,这说明什么?
而今大明朝的经贸的飞速发展,不但带动了全国各国的经济产业,同样,也让物价开始发生了变化,而国家的税赋收入,却仍旧是老样子,虽然有所增长,却增长不大,这不能不让朱祁镇重视这件事。
毕竟,国家强大,可不光是让百姓富裕,更何况,现如今的大明,是财富集中到了士人阶层和商人的手中,而不是说均匀地分配在国民的手中,甚至连国家的利益,都受到了这两个结合在一起的集团的侵害。
朱祁镇虽然不是啥子经济专家之类的人物,但是好歹对于历史也是知道一些的,很清楚,现如今的大明的贸易活跃程度,绝对不亚于前宋,而宋朝的工商业的税赋收入,能与其农业税赋收入持平,甚至还有超出。
所以,现如今大明的税赋收入,绝对是陷入了一个古怪的怪圈子里边,商人联合了士人集团,控制了国家的经济命脉,而国家,只能够从从事农业生产的平民百姓的手中去获得国家应得的赋税收入,来维持大明帝国的统制。
--------------------
这让朱祁镇越了解大明的国内状况,就越发地觉得触目心惊,人类的贪欲是无穷的,商人对于利益的追求同样是无穷的,而正是因为商人骨子里那种赤裸裸的利益观,渗入了士人阶层之后,那大明的士人阶层也随之开始变得腐朽。
他们一面在嘴里对儒家继续歌功颂德,以此来粉饰他们的外表。而另外一面,却赤裸裸,毫无顾忌地掠夺着他人的财富以及国家的利益,一句话,自从商人集团和士人阶层结合之后,就形成了一个最形象的比喻:既当,又还立牌坊。
当文人感受到了财富带来的享受的时候,他们的风骨,也就开始消融了,或者说,他们的气节,渐渐地为赤裸裸的利益所取代,所替换,虽然不是说所有的士人都被腐蚀了,但是可以肯定的说,大部份的士人已经开始变质。
官员们同样渐渐地被利益所同化,他们只会尽一切的办法阻挠国家去侵害他们的利益,设法地去获得更大的利益。可以说,大明帝国之所以崩溃,除了其他多方面的因素之外,与与此有着密切的关系,当一个帝国的内部的当权者们都只为了自己的个人利益而盘算的时候,那么,这个国家,就会丧失掉最后的凝聚力。
水榭内的所有人都安静地看着那只说了几句话之后便陷入了沉思的朱祁镇,看着朱祁镇那严肃而又沉重的表情,大家都很清楚,朱祁镇这位太上皇陛下,又在思考着重大的问题。
“……钱钟。”朱祁镇过了好久才抬起了头来,摆脱了那种压抑而又沉闷的思考,目光落在了那钱钟的身上。
“微臣在。”钱钟听得此言,赶紧打起了精神恭敬地答道:“陛下有何吩咐。”
“告诉袁彬,草原方面的消息要加紧刺探,另外,最晚这个月底,朕的亲军,要移师万全右卫,所有军械物资,最迟必须在这个月中,准备到位。”
朱祁镇站起了身来,缓缓踱步到了那钱钟的跟前,略想了想之后,声音低得只有两人可闻:“另外,遣人联系诸边镇总兵,告诉他们,三五月内,瓦刺必生大乱。”
钱钟愣愣地瞅着朱祁镇,不太明白,朱祁镇何以会要这么吩咐,而朱祁镇只是淡淡一笑:“告诉他们,是朕说的。其他的,就没有必要说得太多了,我相信,我大明的边镇将士,没有谁不渴望建功立业,更不会不知道什么叫做落井下石。”
“微臣遵旨,定然着人将陛下您的意思,传谕于各边镇总兵。”钱钟听了此言,用力地点了点头之后,便快步疾行而去。
朱祁镇转过身来,走到了那已经坐起了身来的钱一娘的身边,扫了一眼这几位千娇百媚的心爱女子,看着那一张张虽然满是笑容,却隐隐透出离愁与低怨的娇颜,朱祁镇露出了一个显得颇有些无奈地笑脸,声音显得那样地温和,却又无比地坚定。“我们要分开一段时间了,不过,我向你们保证,我一定会回来……”
--------------------
:更新到,累了,钻被窝,大伙慢瞅,明天,朋友开张大吉,得去瞅瞅。RO
大明对于商税的征收率之低,却实在是令人瞠目结舌,甚至到了让人哭笑不得的地步。因为,根据大明律:凡商税,三十而取一,过者,以违令论之。
起因自然是由于在明朝开国初期,商业被元朝掠夺性的破坏,所以明太祖朱元璋为了恢复商业,宣布对大部分商业免税。帝谕户部曰:“曩者奸臣聚敛,税及纤悉,朕甚耻焉。自今军民嫁娶丧祭之物,舟车丝布之类,皆勿税。”
而就算是征收,其征收的商税也很轻:凡商税,三十而取一,过者以违令论。看看这句大明律,大家就知道知道是什么意思了,那就是说,只许低,不许收高于三十而取一的税率。
而大明整个朝代,其农税大概占百分之七十五左右,而盐税大约占百分之十,另外皇庄以及各乱七八糟的收入加起来,大概占了约百分之五,剩下的百分之十,就是大明的商税收入。
说个简单点的比喻吧,大明立国数十载,至那永乐年间,郑和打通了海上的贸易路线以来,而且,经由大明之初,一直轻商税,使得大明的相当一部份地百姓,都投入到了工商业贸易中,这其中,当然不乏读书人。
甚至可以说,大明的商业贸易的重磅,其实也就是掌握在那些读书人的家族手中。或者可以这么说,那些商人和士大夫阶层勾结在了一起共同致富才对。明朝,官员不可收税,太监同样你想收也收不着,而进士和举人,同样也在免收税赋的范围之内。
也就是说,只要你是读书人,你的家族做再大的生意,只要挂着你这位进士或者是举人的牌子,就可以明目张胆,并且合情合理的避税。
另外还有一件重大事项就是明朝海禁,洪武年间,明太祖朱元璋出于政治上防范的需要和经济上重商主义的考量杜绝贵金属外流,以及沿海军阀余党与海盗滋扰,在对外贸易上除允许部分国家或部族通过“朝贡”的方式进行贸易外,其他私人海外贸易一律禁止。
--------------------
这也就是海禁的由来,海禁的主要对象就是是商禁,禁止中国人赴海外经商,也限制外国商人到中国进行贸易。此令于永乐年间伴随郑和航海,随着大明海防的巩固和社会的稳定,禁令渐弛,最终曾告取消。但是,永乐年间,虽然开了海禁,却没有一个人拿出一个合理合规合法的章程来,告诉大家这海事该怎么做,该怎么贸易通商,该怎么征收税赋,这些,完全没有,以至于朱祁镇听到了罗亨信这位永乐年间就已经上班的老大臣地这番话之后,特别的无语。
一个国家,既然要进行海上贸易,居然连个章程都没拿出来,甚至于连个试行条例也没有,这也实在是显得太瞎扯蛋了点。而且,至太宗亡故之后,海贸之事,自然更加地显得安静,或者说又仿佛被大明的官员们很默契地遗忘。
总之,每年,海贸所获得的税赋收入实在是少得有些可怜,以至于让那数位大明天子都不怎么上心。
更让朱祁镇遗憾的就是,大明朝的几代帝王,都没有想到,或者说根本就没有去考虑,根据郑和下西洋所获得的宝贵经验和实践继续推进中国的海洋事业,没有将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转变为商业化、外交化的贸易和知识国家。
徒自留下了蜗居、孤立状态的历史遗憾,否则,当重写世界历史。郑和的伟大不仅仅是传播了中华民族的“黄色文明”,同时在于他开创了一个新的时代,为蓝色文明的崛起,提供了经验和技术保障。而朱祁镇真要不抓着这一契机去做的话,那他除非是穿越的时候,脑袋让门缝给夹过还差不多。
嗯,跑题了,再转回之前的话题,朱祁镇如果不是穿越者倒也还好,可他终究是穿越人士,当然很明白,也很清楚,现如今的大明朝已非是数十年之前的战火纷飞的时代,已经和平了数十载之久,大明的各个方方面面都获得了空前并且是飞速的发展。
不但农业获得了飞速的发展,工商业同样如此,再加上大明朝立国以来,士大夫阶层与商人紧密地勾结在了一块,有了这一层的保护,更是让工商业以一种近乎肆无忌惮的夸张的速度迅猛地发展了起来。
公元一三六八年,朱元璋建立的明朝,可以说是建立在废墟上,但是经历了将近一百年的时间的和平时期的飞速发展,到了现如今,大明朝的繁荣程度,完全可以用世界第一来形容。
想想后世,中华人民和共国建立五、六十年,就已经从一个近乎赤贫的国家,零九年的时候,国内生产总值世界第三名了。
而大明获得了近百年的和平发展期,并且没有什么经济制裁,更没有什么乱七八糟的经济贸易,其发展速度难道还能够低于后世吧?
当然,就算是低于后世,但是,大明的工商业的飞速发展,却没有给国家带来更多的税收,甚至有时候还在下降,这说明什么?
而今大明朝的经贸的飞速发展,不但带动了全国各国的经济产业,同样,也让物价开始发生了变化,而国家的税赋收入,却仍旧是老样子,虽然有所增长,却增长不大,这不能不让朱祁镇重视这件事。
毕竟,国家强大,可不光是让百姓富裕,更何况,现如今的大明,是财富集中到了士人阶层和商人的手中,而不是说均匀地分配在国民的手中,甚至连国家的利益,都受到了这两个结合在一起的集团的侵害。
朱祁镇虽然不是啥子经济专家之类的人物,但是好歹对于历史也是知道一些的,很清楚,现如今的大明的贸易活跃程度,绝对不亚于前宋,而宋朝的工商业的税赋收入,能与其农业税赋收入持平,甚至还有超出。
所以,现如今大明的税赋收入,绝对是陷入了一个古怪的怪圈子里边,商人联合了士人集团,控制了国家的经济命脉,而国家,只能够从从事农业生产的平民百姓的手中去获得国家应得的赋税收入,来维持大明帝国的统制。
--------------------
这让朱祁镇越了解大明的国内状况,就越发地觉得触目心惊,人类的贪欲是无穷的,商人对于利益的追求同样是无穷的,而正是因为商人骨子里那种赤裸裸的利益观,渗入了士人阶层之后,那大明的士人阶层也随之开始变得腐朽。
他们一面在嘴里对儒家继续歌功颂德,以此来粉饰他们的外表。而另外一面,却赤裸裸,毫无顾忌地掠夺着他人的财富以及国家的利益,一句话,自从商人集团和士人阶层结合之后,就形成了一个最形象的比喻:既当,又还立牌坊。
当文人感受到了财富带来的享受的时候,他们的风骨,也就开始消融了,或者说,他们的气节,渐渐地为赤裸裸的利益所取代,所替换,虽然不是说所有的士人都被腐蚀了,但是可以肯定的说,大部份的士人已经开始变质。
官员们同样渐渐地被利益所同化,他们只会尽一切的办法阻挠国家去侵害他们的利益,设法地去获得更大的利益。可以说,大明帝国之所以崩溃,除了其他多方面的因素之外,与与此有着密切的关系,当一个帝国的内部的当权者们都只为了自己的个人利益而盘算的时候,那么,这个国家,就会丧失掉最后的凝聚力。
水榭内的所有人都安静地看着那只说了几句话之后便陷入了沉思的朱祁镇,看着朱祁镇那严肃而又沉重的表情,大家都很清楚,朱祁镇这位太上皇陛下,又在思考着重大的问题。
“……钱钟。”朱祁镇过了好久才抬起了头来,摆脱了那种压抑而又沉闷的思考,目光落在了那钱钟的身上。
“微臣在。”钱钟听得此言,赶紧打起了精神恭敬地答道:“陛下有何吩咐。”
“告诉袁彬,草原方面的消息要加紧刺探,另外,最晚这个月底,朕的亲军,要移师万全右卫,所有军械物资,最迟必须在这个月中,准备到位。”
朱祁镇站起了身来,缓缓踱步到了那钱钟的跟前,略想了想之后,声音低得只有两人可闻:“另外,遣人联系诸边镇总兵,告诉他们,三五月内,瓦刺必生大乱。”
钱钟愣愣地瞅着朱祁镇,不太明白,朱祁镇何以会要这么吩咐,而朱祁镇只是淡淡一笑:“告诉他们,是朕说的。其他的,就没有必要说得太多了,我相信,我大明的边镇将士,没有谁不渴望建功立业,更不会不知道什么叫做落井下石。”
“微臣遵旨,定然着人将陛下您的意思,传谕于各边镇总兵。”钱钟听了此言,用力地点了点头之后,便快步疾行而去。
朱祁镇转过身来,走到了那已经坐起了身来的钱一娘的身边,扫了一眼这几位千娇百媚的心爱女子,看着那一张张虽然满是笑容,却隐隐透出离愁与低怨的娇颜,朱祁镇露出了一个显得颇有些无奈地笑脸,声音显得那样地温和,却又无比地坚定。“我们要分开一段时间了,不过,我向你们保证,我一定会回来……”
--------------------
:更新到,累了,钻被窝,大伙慢瞅,明天,朋友开张大吉,得去瞅瞅。R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