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二章 诱、惑(下)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风起龙城、第九特区、英雄联盟:我的时代、问道章、创业吧学霸大人、道君、未来天王、主神崛起、天机之神局
海娜小说网 www.hainazuche.com,最快更新一品富贵最新章节!
“国子监少监。”
“什么国子监少监?”
“宋九郎愿意来我唐国担任国子监少监,这个石头就是你的。”
韩熙载的话无疑是一个天大诱惑,两个侍卫不由紧张地看着宋九。宋朝实行的差遣官制,职差官是分开的,由是结缀,例如司马光在洛阳隐居修史时的官职:端明殿学士兼翰林侍读学士太中大夫提举西京崇福宫上柱国河内郡开国公食邑二千六百户实封一千户,那时候是隐居状态,官职还不算太长,若是范仲淹他们在西北时会更长,包括知泾州兼泾原安抚经略招讨使赐紫鱼袋等等,能结缀十几个官职。
但弄懂了就不复杂,食邑是职田数,鱼袋与上柱国、爵位等是荣誉职位,另外前面是一大堆职官散官,结得多结得高薪酬就会拿得多,中间才是差官,放在散职官与荣誉官爵食邑中间。
就象宋九,不管他多大,不管他前面是什么官,只要差了荆南路巡察使之职,就可以行驶弹劾荆南百姓,巡察民间疾苦的权利,甚至还有便宜行事的机动权。只是丁德裕他们会不会将这个实权放在眼中,是两回事。
但这个权利是有的,回到了京城,将印符一交,该干嘛去还是干嘛去,与你无关。
南唐却大多沿用了唐朝旧制,国子监少监就是少监,不会来半点虚的,真正的从四品官职,论这个职位比张琼正好还高了一级。
不过宋九没有那么傻。
自己以数理化起家,善长的也就是这个。
但南唐文学发达,李煜、宋齐丘、张洎,还有这个韩熙载,都是当世第一流的文章大家,每一文出,争相纷诵,李煜的爱后大周后刚死不久,李煜写了一篇《昭惠周后诔》,宋九还没有离开京城,京城里就在传诵这篇文章。传诵的还有很多,包括韩熙载的一些文章,如他写的《江表志》,在李煜未洗尽铅华之前,论艺术成就,昭惠周后诔的艺术成就与江表志相比,差得很远。
然而与宋朝一样,文化越发达,国家越悲催。
而且文化越发达,那是骈文,那是儒学,就越会对数理化产生排斥感,自己这门学问在宋初还能混一混,若放在北宋中期或者南唐,根本就抬不起头。自己凭什么到南唐国子监去担任少监?
他猜想了一会,问:“我想你们国主与群臣大约弄错了,我到南方是有原因的,并不是陛下的宠臣,你们将我请去,不会对陛下产生任何打击,就是产生了打击,对你们南唐也是有祸无福。”
想不通,只想出一条理由。自己南下用意不能对韩熙载说,想来南唐也刺探不到这么机密的情报,看到自己居然官拜巡察使,以为自己父亲与赵匡胤有什么过命的交情,这才拜授此职,只要自己去了南唐,那影响会很大。
但若这样想,那就错了。
韩熙载摇头:“非是,此乃潘舍人之意。”
“潘佑?”南唐的事宋九不是很清楚,然而对潘佑有点熟悉,在一本架空小说里说潘佑是潘美的哥哥,因此再问潘惟固,又让潘惟固训了一通,姓潘的人不要太多,难道姓潘就是我父亲兄弟!他是幽州人,我父亲是大名人,有何干系?
宋九捏着鼻子不能作声。
实际真相是宋九自建造高炉时南唐就密切注视,若真是造出虹桥或者玻璃就那么一回事,这个时代钢铁太重要了。小的情报刺探不到,大的情报还是能听到的。
南唐于是派人注意。
然后就听到宝石的事。
南唐最巅峰时疆域不小,包括整个淮北,以及湖北东部,福建大部,甚至包括湖南,经济又发达,许多番商带来奇货与唐人交易。现在不行了,压缩到常州以西,仅有苏南部分与皖南以及江西与福建部分地区。
与后来北宋无比的相似,内困外忧之下,商业经济却十分发达,以至大量使用钱币交易,不得不铸造铁币代替。然而李煜显然不能说是一个太好的皇帝,用费比较奢侈,在他带动下,许多大臣铺张浪费,国家用费大,再加上时不时交宋朝大量贡品与金银,国家经济十分紧张。潘佑一直想发起改革,并且他是宋朝立国以后的第一个改革家,王安石变法就借用了他一些措施。现在潘佑未动手,有了朦胧的想法。得到宋九,就等于得到宋九的那些钢铁技术。至于算术的什么,并没有放在心上。
于是苦劝李煜,派人找了找,南唐比宋朝富裕,还真找到了两颗。两颗宝石是弄不来宋九的,又加了一个国子监少府监之职用来诱惑。并且也非是宋九所想的那样,他们也打听到宋朝对宋九也没有多重视,不然也不敢招揽。宝石为饵,官职是砝码,再让韩熙载亲自来鼓说,以表诚意。不仅是钢铁,他们也想得到火药。
韩熙载不会将内幕说出,额首。
宋九忽然大笑。
别人不知道,这个潘佑似乎还真知道一点,后来因为是北人,被李煜干掉了,于是说:“韩学士,潘佑提议,你前来,你们都是北人,有没有中一些人的诡计!”
两个侍卫终于放下心,不由卟哧乐了。
遇到了这个货,韩熙载也怂了,他说道:“国主让我来就是为了表达诚意,有何诡计!”
“韩学士,说实话,这两块石头我是想要,对我有些作用,对你们来说,它只是石头,要么算是宝石吧,价值几十贯钱的宝石。用上也许值价,用不上仅是几十贯钱。再说国子监少监,我朝乃是泱泱大国,陛下亲自留你,你是北人,都不愿意留下,返回江南。我虽没有妻儿,也有亲人,她们地位不亚于父母妻儿。我又怎可能为了一些富贵,抛弃国家,抛弃亲人,前去你们唐国?”
实际去了南唐,发财机会更多,毕竟南唐的经济基础比宋朝好。宋九还知道南唐国子监就在朱雀桥北,依靠着秦淮河,风景也不错。但不能去,现在去了,不知道这个少监背后有什么故事,就是没有故事,十年后曹彬大军一到,自己只有掉脑袋的份!
给国子监正监自己也不会去!
韩熙载没有再劝,甚至他本身都不想来。
宋九答应了,他会瞧不起,而且只十九岁,侥幸随西方的老师学了一些奇技怪学,让朝廷掏去,早晚会被打压下去,会有十九岁的少监吗?甚至下场会很惨。
若不来,自己劝也没有用。
而且他心思越来越淡,为了避祸,几乎快成了大隐于朝,更不想多事。只是到现在,潘佑一颗心仍然不死,想唐国强大。但宋朝收了湖南,如今又用兵巴蜀,吴越钱俶一抹黑随着北人走到底,唐国用什么来抵抗北宋崛起?况且君臣如此。
韩熙载呷口茶,一指青衣童子道:“他父亲乃是和州人氏,战乱投向江南,夫妻失散,投入我门下,对我忠心耿耿,闻听其妻尚在人间,奈何大江隔阻,生死两茫,郁郁而终。韩某听闻你善长算术,青衣也对此道十分感兴趣,韩某可否麻烦你一事,将青衣带回北国。若你看得中就收他为学子,若看不中,让他去和州寻他母亲。”
去年正月赵匡胤送了一些马羊与骆驼给李煜,意思我要打荆湖了,你看着办,李煜诚惶诚恐,派使犒军。然后赵匡胤又下了一令,江淮在后周时打来打去,赵匡胤上台扬州又叛乱。现在扬州平安,可是昔日唐朝最繁荣的城市成了一座鬼城,赵匡胤便下令李煜,凡是中朝将士在江南者,以及扬州百姓迁于江南者,让李煜还故土,将他们送回来。
各国百姓都少得可怜,李煜这一回没有同意,反而加强了长江封锁。
这是私人请求,与南唐国无关,宋九想了想道:“可以。”
“宋九郎,带上此两物,韩某要回去了。”
青衣伏下哭泣,能回去找他母亲当然很高兴,但这一别离,恐怕再难见到韩熙载了。韩熙载用枯瘦的手摸着他的头说道:“傻孩子,有聚有散,这才是人生真谛。”
说完让船夫开船,又坐在船头唱道:“
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
手持绿玉杖,朝别黄鹤楼。
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
庐山秀出南斗傍,屏风九叠云锦张,
影落明湖青黛光,金阙前开二峰长,
银河倒挂三石梁,香炉瀑布遥相望,
回崖沓嶂凌苍苍。翠影红霞映朝日,
鸟飞不到吴天长。登高壮观天地间,
大江茫茫去不还。黄云万里动风色,
白波九道流雪山。好为庐山谣,兴因庐山发。
闲窥石镜清我心,谢公行处苍苔没。
早服还丹无世情,琴心三叠道初成。
遥见仙人彩云里,手把芙蓉朝玉京。
先期汗漫九垓上,愿接卢敖游太清。”
声音沙哑而苍凉,在江面上经久不散,船只顺流而下,速度却是很快,眨眼之间成为一个黑点。
宋九默默站在江边,让他学韩熙载这样的人物,他是学不来的,活得太累了。但不得不对这些品德高尚的人物感到深深的折服。这是一段小插曲,并且无意中让他得到两颗钻石。前面的事很多,南方一行才是他的重点所在。赵匡义是说了,有办法最好,没办法也不怪你,若真拿不出一个有效的办法,会被人做文章的。这让宋九也感到头痛,有没有真正管用的办法未必可知,就是有了人家不听还等于是一场空。
不过眼下得解决一件事,宋九看着青衣。
C
“国子监少监。”
“什么国子监少监?”
“宋九郎愿意来我唐国担任国子监少监,这个石头就是你的。”
韩熙载的话无疑是一个天大诱惑,两个侍卫不由紧张地看着宋九。宋朝实行的差遣官制,职差官是分开的,由是结缀,例如司马光在洛阳隐居修史时的官职:端明殿学士兼翰林侍读学士太中大夫提举西京崇福宫上柱国河内郡开国公食邑二千六百户实封一千户,那时候是隐居状态,官职还不算太长,若是范仲淹他们在西北时会更长,包括知泾州兼泾原安抚经略招讨使赐紫鱼袋等等,能结缀十几个官职。
但弄懂了就不复杂,食邑是职田数,鱼袋与上柱国、爵位等是荣誉职位,另外前面是一大堆职官散官,结得多结得高薪酬就会拿得多,中间才是差官,放在散职官与荣誉官爵食邑中间。
就象宋九,不管他多大,不管他前面是什么官,只要差了荆南路巡察使之职,就可以行驶弹劾荆南百姓,巡察民间疾苦的权利,甚至还有便宜行事的机动权。只是丁德裕他们会不会将这个实权放在眼中,是两回事。
但这个权利是有的,回到了京城,将印符一交,该干嘛去还是干嘛去,与你无关。
南唐却大多沿用了唐朝旧制,国子监少监就是少监,不会来半点虚的,真正的从四品官职,论这个职位比张琼正好还高了一级。
不过宋九没有那么傻。
自己以数理化起家,善长的也就是这个。
但南唐文学发达,李煜、宋齐丘、张洎,还有这个韩熙载,都是当世第一流的文章大家,每一文出,争相纷诵,李煜的爱后大周后刚死不久,李煜写了一篇《昭惠周后诔》,宋九还没有离开京城,京城里就在传诵这篇文章。传诵的还有很多,包括韩熙载的一些文章,如他写的《江表志》,在李煜未洗尽铅华之前,论艺术成就,昭惠周后诔的艺术成就与江表志相比,差得很远。
然而与宋朝一样,文化越发达,国家越悲催。
而且文化越发达,那是骈文,那是儒学,就越会对数理化产生排斥感,自己这门学问在宋初还能混一混,若放在北宋中期或者南唐,根本就抬不起头。自己凭什么到南唐国子监去担任少监?
他猜想了一会,问:“我想你们国主与群臣大约弄错了,我到南方是有原因的,并不是陛下的宠臣,你们将我请去,不会对陛下产生任何打击,就是产生了打击,对你们南唐也是有祸无福。”
想不通,只想出一条理由。自己南下用意不能对韩熙载说,想来南唐也刺探不到这么机密的情报,看到自己居然官拜巡察使,以为自己父亲与赵匡胤有什么过命的交情,这才拜授此职,只要自己去了南唐,那影响会很大。
但若这样想,那就错了。
韩熙载摇头:“非是,此乃潘舍人之意。”
“潘佑?”南唐的事宋九不是很清楚,然而对潘佑有点熟悉,在一本架空小说里说潘佑是潘美的哥哥,因此再问潘惟固,又让潘惟固训了一通,姓潘的人不要太多,难道姓潘就是我父亲兄弟!他是幽州人,我父亲是大名人,有何干系?
宋九捏着鼻子不能作声。
实际真相是宋九自建造高炉时南唐就密切注视,若真是造出虹桥或者玻璃就那么一回事,这个时代钢铁太重要了。小的情报刺探不到,大的情报还是能听到的。
南唐于是派人注意。
然后就听到宝石的事。
南唐最巅峰时疆域不小,包括整个淮北,以及湖北东部,福建大部,甚至包括湖南,经济又发达,许多番商带来奇货与唐人交易。现在不行了,压缩到常州以西,仅有苏南部分与皖南以及江西与福建部分地区。
与后来北宋无比的相似,内困外忧之下,商业经济却十分发达,以至大量使用钱币交易,不得不铸造铁币代替。然而李煜显然不能说是一个太好的皇帝,用费比较奢侈,在他带动下,许多大臣铺张浪费,国家用费大,再加上时不时交宋朝大量贡品与金银,国家经济十分紧张。潘佑一直想发起改革,并且他是宋朝立国以后的第一个改革家,王安石变法就借用了他一些措施。现在潘佑未动手,有了朦胧的想法。得到宋九,就等于得到宋九的那些钢铁技术。至于算术的什么,并没有放在心上。
于是苦劝李煜,派人找了找,南唐比宋朝富裕,还真找到了两颗。两颗宝石是弄不来宋九的,又加了一个国子监少府监之职用来诱惑。并且也非是宋九所想的那样,他们也打听到宋朝对宋九也没有多重视,不然也不敢招揽。宝石为饵,官职是砝码,再让韩熙载亲自来鼓说,以表诚意。不仅是钢铁,他们也想得到火药。
韩熙载不会将内幕说出,额首。
宋九忽然大笑。
别人不知道,这个潘佑似乎还真知道一点,后来因为是北人,被李煜干掉了,于是说:“韩学士,潘佑提议,你前来,你们都是北人,有没有中一些人的诡计!”
两个侍卫终于放下心,不由卟哧乐了。
遇到了这个货,韩熙载也怂了,他说道:“国主让我来就是为了表达诚意,有何诡计!”
“韩学士,说实话,这两块石头我是想要,对我有些作用,对你们来说,它只是石头,要么算是宝石吧,价值几十贯钱的宝石。用上也许值价,用不上仅是几十贯钱。再说国子监少监,我朝乃是泱泱大国,陛下亲自留你,你是北人,都不愿意留下,返回江南。我虽没有妻儿,也有亲人,她们地位不亚于父母妻儿。我又怎可能为了一些富贵,抛弃国家,抛弃亲人,前去你们唐国?”
实际去了南唐,发财机会更多,毕竟南唐的经济基础比宋朝好。宋九还知道南唐国子监就在朱雀桥北,依靠着秦淮河,风景也不错。但不能去,现在去了,不知道这个少监背后有什么故事,就是没有故事,十年后曹彬大军一到,自己只有掉脑袋的份!
给国子监正监自己也不会去!
韩熙载没有再劝,甚至他本身都不想来。
宋九答应了,他会瞧不起,而且只十九岁,侥幸随西方的老师学了一些奇技怪学,让朝廷掏去,早晚会被打压下去,会有十九岁的少监吗?甚至下场会很惨。
若不来,自己劝也没有用。
而且他心思越来越淡,为了避祸,几乎快成了大隐于朝,更不想多事。只是到现在,潘佑一颗心仍然不死,想唐国强大。但宋朝收了湖南,如今又用兵巴蜀,吴越钱俶一抹黑随着北人走到底,唐国用什么来抵抗北宋崛起?况且君臣如此。
韩熙载呷口茶,一指青衣童子道:“他父亲乃是和州人氏,战乱投向江南,夫妻失散,投入我门下,对我忠心耿耿,闻听其妻尚在人间,奈何大江隔阻,生死两茫,郁郁而终。韩某听闻你善长算术,青衣也对此道十分感兴趣,韩某可否麻烦你一事,将青衣带回北国。若你看得中就收他为学子,若看不中,让他去和州寻他母亲。”
去年正月赵匡胤送了一些马羊与骆驼给李煜,意思我要打荆湖了,你看着办,李煜诚惶诚恐,派使犒军。然后赵匡胤又下了一令,江淮在后周时打来打去,赵匡胤上台扬州又叛乱。现在扬州平安,可是昔日唐朝最繁荣的城市成了一座鬼城,赵匡胤便下令李煜,凡是中朝将士在江南者,以及扬州百姓迁于江南者,让李煜还故土,将他们送回来。
各国百姓都少得可怜,李煜这一回没有同意,反而加强了长江封锁。
这是私人请求,与南唐国无关,宋九想了想道:“可以。”
“宋九郎,带上此两物,韩某要回去了。”
青衣伏下哭泣,能回去找他母亲当然很高兴,但这一别离,恐怕再难见到韩熙载了。韩熙载用枯瘦的手摸着他的头说道:“傻孩子,有聚有散,这才是人生真谛。”
说完让船夫开船,又坐在船头唱道:“
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
手持绿玉杖,朝别黄鹤楼。
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
庐山秀出南斗傍,屏风九叠云锦张,
影落明湖青黛光,金阙前开二峰长,
银河倒挂三石梁,香炉瀑布遥相望,
回崖沓嶂凌苍苍。翠影红霞映朝日,
鸟飞不到吴天长。登高壮观天地间,
大江茫茫去不还。黄云万里动风色,
白波九道流雪山。好为庐山谣,兴因庐山发。
闲窥石镜清我心,谢公行处苍苔没。
早服还丹无世情,琴心三叠道初成。
遥见仙人彩云里,手把芙蓉朝玉京。
先期汗漫九垓上,愿接卢敖游太清。”
声音沙哑而苍凉,在江面上经久不散,船只顺流而下,速度却是很快,眨眼之间成为一个黑点。
宋九默默站在江边,让他学韩熙载这样的人物,他是学不来的,活得太累了。但不得不对这些品德高尚的人物感到深深的折服。这是一段小插曲,并且无意中让他得到两颗钻石。前面的事很多,南方一行才是他的重点所在。赵匡义是说了,有办法最好,没办法也不怪你,若真拿不出一个有效的办法,会被人做文章的。这让宋九也感到头痛,有没有真正管用的办法未必可知,就是有了人家不听还等于是一场空。
不过眼下得解决一件事,宋九看着青衣。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