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独居的奶奶
推荐阅读:深空彼岸、明克街13号、夜的命名术、最强战神、全职艺术家、龙王殿、重生之都市仙尊、财运天降、花娇、好想住你隔壁
海娜小说网 www.hainazuche.com,最快更新我向往的生活最新章节!
第七章
当天傍晚,妈妈煮好饭后,开始炒菜。徐军明自告奋勇,要做红烧泥鳅给大家吃,徐妈妈好笑地看了儿子一眼,把位置让给他。
等看到儿子熟练地在热锅里倒上油,切好姜丝放下锅煸了会,又将剖好的泥鳅倒下去,仔细地摊开煎,等表面煎成黄色又翻面,终于放下心来。把灶丢给儿子,自己先盛了淘米泔水,洒上一层糠,去柴房喂猪。
等泥鳅煎好,往锅里加了水,放了酱油、黄酒、糖、生姜片,盖上锅盖。没有一会汤煮开,一股浓郁的香味就迷漫整个屋子。
徐妈妈回到厨房,看泥鳅已焖在锅里,再煮一会就炖熟烂了,就打开饭锅,开始盛饭。
徐军灿闻着那股香味,馋得直咽唾沫,主动来厨房帮妈妈把饭菜端出来。
徐军明又焖了一会,看煮得差不多了,放好盐和味精,尝了尝咸淡,就拿个大海碗盛了满满一碗,又在上面撒了一层切得细细的葱花,端出去放在桌子的中间。
“好香。”徐军灿顾不得烫,伸出筷子,急忙夹了一根放进嘴里,泥鳅红烧后炖得酥烂酥烂的,用嘴一吸,鱼肉就从鱼刺里脱下来,吐了刺后嚼了嚼,只觉得软糯滑/爽,甜咸适中,实在是天下少有的美味。
徐军明看哥哥脸上满足的表情,得意地笑了笑,回到厨房,将锅里剩下的泥鳅装在一只搪瓷碗里,准备拿去给奶奶尝尝。
“你先吃饭吧!我给你奶奶送过去。”今天难得做了道美味,徐妈妈习惯有好东西让儿子先吃。
“没事,你们先吃吧,我送去后回来吃。”徐军明想到重生后,还没去看过奶奶,正好趁这个机会走一趟,也不知道她现在身体怎么样?
在搪瓷碗上盖了一只高脚碗,徐军明捧在手里,往奶奶家走去。
***
奶奶住的老房子,在村子中间,非常老旧了。据说是太爷爷建了给两个儿子结婚用的,爷爷和大/爷爷一人一间半。爸爸兄弟姐妹四个,都在那里出生长大,成年后分家出去,在其它地方造房子,那里只剩下爷爷奶奶两个人生活。
大/爷爷大/奶奶走的早,隔壁原先住着堂伯一家,跟爷爷奶奶做伴,后来他们在村里造了新房子,搬走后这里锁着,就只剩下爷爷奶奶两个人住了。
五年前爷爷去世,奶奶一个人守在那里。
自家兄弟姐妹多,房子小,奶奶过来也住不下,大伯夫妇在虞城的农贸市场做蔬菜生意,除了过年,几乎不回家,小叔一家在甬城工作,也没有在家,倒是想叫奶奶过去住,不过奶奶不愿意,说在老房子住惯了。
徐军明清楚,如果大伯或小叔在家,奶奶或许愿意过去住,一个人年纪大了,都会怕寂寞,有儿孙在身边热闹些。
如果是去住空房子,肯定不如在自己家自在。
还没到奶奶家,远远看到她站在院子里,正弯着身子,将一个竹匾里的东西收拢来,装进一个粗布袋里。屋里的收音机里,正放着徐玉兰王文娟的经典越剧唱段——《追鱼》,徐玉兰高亢清亮的唱腔远远传出来。
“奶奶,你在收什么?”徐军明走进院子,叫道。
“是军明啊!”奶奶听到有人唤,直起腰,敲了敲后背,转身笑道:“前几天在山上摘了些栀子,晒得差不多了,收进袋子里,有空了可以去镇上的中药店换些钱。”
“摘了这么多啊?”徐军明将手里的碗放在旁边的凳子上,帮奶奶把剩下栀子装进布袋里,提起来掂了掂,惊讶不已。这东西虽轻,怕有两三斤了。
“大岙那边山上长得多,又没有人摘。”奶奶看孙子惊讶的样子,得意地笑了。
“那么远的路,你也不嫌辛苦。”徐军明把空竹匾立起来,靠在墙角,忍不住埋怨道。
奶奶今年七十了,身体虽然一向健康,可是这样满山跑,徐军明还是担心她的身体。
“没事的,奶奶身体好着呢?”奶奶这样说的时候,像个不服输的孩子,见徐军明又捧起那个碗,笑着转移话题:“你拿了什么好东西给奶奶吃啊?”
“一些红烧泥鳅。”徐军明拿开上面盖着的碗,端到奶奶面前给她看。“下午哥去田里捉了些泥鳅,晚上红烧了,拿些给奶奶下酒。”
“哦,烧得真香。”徐奶奶抽了抽鼻子,脸上的笑容更浓了,她提着袋子往屋里走,嘴里乐呵呵地嚷道:“奶奶晚上有口福啰!”
“酒还有吗?”徐军明知道奶奶喜欢喝点酒,过年时小辈送的黄酒白酒,她会小心存起来,平时舍不得喝,有时候累了,或者有好的下酒菜,才拿出来倒小半杯喝。
“有,有。”奶奶走进屋,把布袋放进竹篮里,挂到墙上的钩子上,这样悬空挂着,不会犯潮。她拍拍手上的灰,打开一个柜子,从里面拿出一瓶黄酒,向徐军明得意地晃了晃,放在桌上,转身去里屋洗手。
徐军明把碗放在八仙桌上,去碗柜拿了只小酒碗和一双筷子,帮奶奶把酒倒上,看奶奶已洗好手出来了。
“你吃了没有?”徐奶奶在椅子上坐下来,拿起酒杯喝了一小口,舒服地眯起了眼睛,又夹了一根泥鳅放进嘴,扁了扁嘴,把鱼刺吐出来,惊讶地问:“这菜谁烧的?怎么手艺比以前好了许多?”
“是我烧的。”徐军明在奶奶面前,恢复了小孩子习性,“怎么样,你猜不到吧?”
“你还会烧菜?骗鬼吧?”徐奶奶斜了孙子一眼,才不相信他有这个本事。“叫你写篇怎么红烧泥鳅的文章还差不多?”
“奶奶,你太小看我了?”徐军明被奶奶的话逗乐了,他在椅子上坐下来,再次说了句:“真是我烧的。”
“哦,那你比以前能干多了。”徐奶奶听说那个只会读书的孙子,居然有这个厨艺,意外地笑了。
这个孙子,因为从小念书好,老二夫妻把他当成宝,养得又肥又白不说,还什么事都不让他干。
她虽然读书不多,见识还是有一些的,知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道理,所以早看不惯了老二这样培养儿子了,担心他们会把孙子养废。没想到孙子长大了,菜都做得这么好,看来自己白担心了。
“当然。”徐军明站起来。“奶奶,那你慢慢喝,我先回去吃饭了,空了再来看你。”
“好,去吧。”徐奶奶朝他挥挥手,嘴里忍不住又唠叨:“你也不小了,别信你爸那一套歪理,男孩子书要读好,其它本事也得学点,否则就是书呆/子了——”
“我知道了,奶奶。”徐军明边走边应道。
他一直觉得奶奶是个智慧的老人,即使一个人生活,也会把日子过好。
旁边半间屋子里,放了一个木架子,上面一层层放了许多大竹匾,不用猜也知道,里面是奶奶养的蚕宝宝。外面院子的墙角,鲜红色的凤仙花开得正艳,让破旧的老房子,看起来生机勃勃。低矮的围墙上,养很多盆葱,一看就知道养得不错。
院子围了一角,里面养了十多只鸡鸭,柴房里养了两头猪。春天奶奶会去摘茶叶卖给茶厂,上山拔野笋到市场卖,平时有空上山采些中草药,拾掇好后卖给中药店。
就这样一个七十岁的老人,一年的收入加起来,比爸爸还多。
第七章
当天傍晚,妈妈煮好饭后,开始炒菜。徐军明自告奋勇,要做红烧泥鳅给大家吃,徐妈妈好笑地看了儿子一眼,把位置让给他。
等看到儿子熟练地在热锅里倒上油,切好姜丝放下锅煸了会,又将剖好的泥鳅倒下去,仔细地摊开煎,等表面煎成黄色又翻面,终于放下心来。把灶丢给儿子,自己先盛了淘米泔水,洒上一层糠,去柴房喂猪。
等泥鳅煎好,往锅里加了水,放了酱油、黄酒、糖、生姜片,盖上锅盖。没有一会汤煮开,一股浓郁的香味就迷漫整个屋子。
徐妈妈回到厨房,看泥鳅已焖在锅里,再煮一会就炖熟烂了,就打开饭锅,开始盛饭。
徐军灿闻着那股香味,馋得直咽唾沫,主动来厨房帮妈妈把饭菜端出来。
徐军明又焖了一会,看煮得差不多了,放好盐和味精,尝了尝咸淡,就拿个大海碗盛了满满一碗,又在上面撒了一层切得细细的葱花,端出去放在桌子的中间。
“好香。”徐军灿顾不得烫,伸出筷子,急忙夹了一根放进嘴里,泥鳅红烧后炖得酥烂酥烂的,用嘴一吸,鱼肉就从鱼刺里脱下来,吐了刺后嚼了嚼,只觉得软糯滑/爽,甜咸适中,实在是天下少有的美味。
徐军明看哥哥脸上满足的表情,得意地笑了笑,回到厨房,将锅里剩下的泥鳅装在一只搪瓷碗里,准备拿去给奶奶尝尝。
“你先吃饭吧!我给你奶奶送过去。”今天难得做了道美味,徐妈妈习惯有好东西让儿子先吃。
“没事,你们先吃吧,我送去后回来吃。”徐军明想到重生后,还没去看过奶奶,正好趁这个机会走一趟,也不知道她现在身体怎么样?
在搪瓷碗上盖了一只高脚碗,徐军明捧在手里,往奶奶家走去。
***
奶奶住的老房子,在村子中间,非常老旧了。据说是太爷爷建了给两个儿子结婚用的,爷爷和大/爷爷一人一间半。爸爸兄弟姐妹四个,都在那里出生长大,成年后分家出去,在其它地方造房子,那里只剩下爷爷奶奶两个人生活。
大/爷爷大/奶奶走的早,隔壁原先住着堂伯一家,跟爷爷奶奶做伴,后来他们在村里造了新房子,搬走后这里锁着,就只剩下爷爷奶奶两个人住了。
五年前爷爷去世,奶奶一个人守在那里。
自家兄弟姐妹多,房子小,奶奶过来也住不下,大伯夫妇在虞城的农贸市场做蔬菜生意,除了过年,几乎不回家,小叔一家在甬城工作,也没有在家,倒是想叫奶奶过去住,不过奶奶不愿意,说在老房子住惯了。
徐军明清楚,如果大伯或小叔在家,奶奶或许愿意过去住,一个人年纪大了,都会怕寂寞,有儿孙在身边热闹些。
如果是去住空房子,肯定不如在自己家自在。
还没到奶奶家,远远看到她站在院子里,正弯着身子,将一个竹匾里的东西收拢来,装进一个粗布袋里。屋里的收音机里,正放着徐玉兰王文娟的经典越剧唱段——《追鱼》,徐玉兰高亢清亮的唱腔远远传出来。
“奶奶,你在收什么?”徐军明走进院子,叫道。
“是军明啊!”奶奶听到有人唤,直起腰,敲了敲后背,转身笑道:“前几天在山上摘了些栀子,晒得差不多了,收进袋子里,有空了可以去镇上的中药店换些钱。”
“摘了这么多啊?”徐军明将手里的碗放在旁边的凳子上,帮奶奶把剩下栀子装进布袋里,提起来掂了掂,惊讶不已。这东西虽轻,怕有两三斤了。
“大岙那边山上长得多,又没有人摘。”奶奶看孙子惊讶的样子,得意地笑了。
“那么远的路,你也不嫌辛苦。”徐军明把空竹匾立起来,靠在墙角,忍不住埋怨道。
奶奶今年七十了,身体虽然一向健康,可是这样满山跑,徐军明还是担心她的身体。
“没事的,奶奶身体好着呢?”奶奶这样说的时候,像个不服输的孩子,见徐军明又捧起那个碗,笑着转移话题:“你拿了什么好东西给奶奶吃啊?”
“一些红烧泥鳅。”徐军明拿开上面盖着的碗,端到奶奶面前给她看。“下午哥去田里捉了些泥鳅,晚上红烧了,拿些给奶奶下酒。”
“哦,烧得真香。”徐奶奶抽了抽鼻子,脸上的笑容更浓了,她提着袋子往屋里走,嘴里乐呵呵地嚷道:“奶奶晚上有口福啰!”
“酒还有吗?”徐军明知道奶奶喜欢喝点酒,过年时小辈送的黄酒白酒,她会小心存起来,平时舍不得喝,有时候累了,或者有好的下酒菜,才拿出来倒小半杯喝。
“有,有。”奶奶走进屋,把布袋放进竹篮里,挂到墙上的钩子上,这样悬空挂着,不会犯潮。她拍拍手上的灰,打开一个柜子,从里面拿出一瓶黄酒,向徐军明得意地晃了晃,放在桌上,转身去里屋洗手。
徐军明把碗放在八仙桌上,去碗柜拿了只小酒碗和一双筷子,帮奶奶把酒倒上,看奶奶已洗好手出来了。
“你吃了没有?”徐奶奶在椅子上坐下来,拿起酒杯喝了一小口,舒服地眯起了眼睛,又夹了一根泥鳅放进嘴,扁了扁嘴,把鱼刺吐出来,惊讶地问:“这菜谁烧的?怎么手艺比以前好了许多?”
“是我烧的。”徐军明在奶奶面前,恢复了小孩子习性,“怎么样,你猜不到吧?”
“你还会烧菜?骗鬼吧?”徐奶奶斜了孙子一眼,才不相信他有这个本事。“叫你写篇怎么红烧泥鳅的文章还差不多?”
“奶奶,你太小看我了?”徐军明被奶奶的话逗乐了,他在椅子上坐下来,再次说了句:“真是我烧的。”
“哦,那你比以前能干多了。”徐奶奶听说那个只会读书的孙子,居然有这个厨艺,意外地笑了。
这个孙子,因为从小念书好,老二夫妻把他当成宝,养得又肥又白不说,还什么事都不让他干。
她虽然读书不多,见识还是有一些的,知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道理,所以早看不惯了老二这样培养儿子了,担心他们会把孙子养废。没想到孙子长大了,菜都做得这么好,看来自己白担心了。
“当然。”徐军明站起来。“奶奶,那你慢慢喝,我先回去吃饭了,空了再来看你。”
“好,去吧。”徐奶奶朝他挥挥手,嘴里忍不住又唠叨:“你也不小了,别信你爸那一套歪理,男孩子书要读好,其它本事也得学点,否则就是书呆/子了——”
“我知道了,奶奶。”徐军明边走边应道。
他一直觉得奶奶是个智慧的老人,即使一个人生活,也会把日子过好。
旁边半间屋子里,放了一个木架子,上面一层层放了许多大竹匾,不用猜也知道,里面是奶奶养的蚕宝宝。外面院子的墙角,鲜红色的凤仙花开得正艳,让破旧的老房子,看起来生机勃勃。低矮的围墙上,养很多盆葱,一看就知道养得不错。
院子围了一角,里面养了十多只鸡鸭,柴房里养了两头猪。春天奶奶会去摘茶叶卖给茶厂,上山拔野笋到市场卖,平时有空上山采些中草药,拾掇好后卖给中药店。
就这样一个七十岁的老人,一年的收入加起来,比爸爸还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