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私塾
推荐阅读:神印王座II皓月当空、风起龙城、第九特区、英雄联盟:我的时代、问道章、创业吧学霸大人、道君、未来天王、主神崛起、天机之神局
海娜小说网 www.hainazuche.com,最快更新南宋不哭最新章节!
杨家私塾建在村头通往武社的路边,一栋孤零零的四合院,依然是土墙,和一般的农家小院没有两样。
“二哥,报个到咱们今天就去山上玩。”杨志勇喜滋滋地道。
昨天回来的晚,吃完饭被娘叫到屋里谈定亲的事,一个月不见,杨成文很想念秀儿和小石头。
推开呀呀响的木门,杨志勇脸上的笑容凝固了,“三十五叔,您怎么在这里?”
一名三十左右的汉子悠闲地坐在木板凳上,端起茶杯轻抿一口,笑着道:“叔托你们的福,才能这般清闲。太公下了死命令,从今往后,杨家子弟凡是进入私塾,不得中途离开,即便是睡觉也需关在里面。”
“啊,”杨志勇怪叫一声,小脸皱在一起,拔腿就往外跑,“三十五叔,我肚子疼,请假。”
“臭小子,就你最皮!”三十五叔哈哈一笑,身子一动便堵在门口,“一百二,还是乖乖进去吧。”
正屋里静悄悄的,仿佛一个人都没有。
“我为什么要起来这么早呢,晚一些时候肯定能得到信。”杨志勇自怨自艾道。
“也许有人比你来得更早,”杨成文笑了笑道。
杨成文的话音没落,虚掩的门咣当一声打开,露出一张张幸灾乐祸的小脸。
“四百八十一叔,我一向敬慕您的英勇正义,想不到,想不到您竟然和他们同流合污。”杨志勇捂着胸口,一副心灵受到摧残的样子。
“少给我戴高帽子,收起你那副令人恶心的嘴脸,”四百八十一叔瘪瘪嘴,鄙视道:“三十五哥守在门口,我有什么办法!”
“呵呵,”杨志勇得意地笑了笑,指了指围墙道:“区区牢笼焉能困住英勇无敌的杨家将。”
矮壮的一百零八指了指围墙旁边的一块木牌,嗤笑道:“一百二,今天如果你敢爬那围墙,我以后便叫你哥。”
木牌上墨迹没干,歪歪扭扭写着一行字。
“如有离开学堂者,三天不准吃饭,罚跑校场五十圈。”
“天啦,”杨志勇仰天嚎叫道。
“小声点,快快快,躲进屋里,一百零二来了。”一百零五急急叫道。
杨志勇脸上的悲伤一扫而空,乐呵呵地跑进屋内,一个个翘着屁股,透过门缝,看得格外入神。
正屋很宽敞,有现代教室一半大小,数个小板凳东倒西歪,不是缺胳膊就是断腿,几块长长的木板散乱地放在地上,布满灰尘。
杨成文摇摇头,将木板架好,板凳依次摆开。虽然简陋,总算有了一点点学堂的样子。
哈哈哈……笑声不绝于耳。
本就把私塾当作休息日的少年们一个个从幸福的天堂,瞬间跌落到地狱,那一瞬间的失落以及郁闷,或者像便秘一般纠结的样子,令杨志勇等人幸灾乐祸,一副苦中作乐的样子。
“集合,”眼见人都到齐了,三十五叔一声令下,顿时,少年们条件反射,一个个挺胸收肚站得整整齐齐。
“左转,依次做到座位上。托你们的福,叔三十几了还要来私塾,你们一定知道我的痛苦。所以,叔的心情很不好,谁要调皮捣蛋,明天武社……嘿嘿。”三十五叔阴沉着脸在正屋角落处坐下,恶狠狠地道。
杨成文心中吐槽,您老刚开始不是说心情好吗。
一向最不安份的四百八十一叔老老实实坐在小板凳上,腰挺得笔直,双眼平视前方,如果把双手背在身后,典型的乖乖小宝模样。
门轻轻推开,一个身着长袍,头戴方巾的少年匆匆走了进来,皮肤白皙,浓眉星目,颇为英俊。
更特别的是,少年虽然衣着朴素,身上有一股浓郁的书卷气息,与杨家少年完全不同,仿佛是一群野兽中掺杂着一只小白兔。
少年羞涩地笑了笑,径直做到杨成文的旁边。
杨成文左看看又看看,杨家子弟习以为常,神色没有半点变化,显然都认识。
一本书,一张纸,一只毛笔,一方砚台,将桌子摆的满满的。
那一双手洁白修长,浓浓的墨汁荡漾开来,带着一种特殊的美感。
书颜色淡黄,周围都起了毛刺,少年闭目沉思片刻,轻吐一口长气,右手执笔,润湿浸透,手腕灵动,白纸上留下一行行清晰的小楷。
横平竖直,横细竖粗,起落笔有棱有角,字形方正,笔画硬挺。此种字体,杨成文异常熟悉,前世报纸上天天见到。
咳咳咳,一个留着山羊胡须的中年书生手拿一本书缓步走了进来,他双目深陷,身材干瘦,一身棉质长袍浆洗得发白,布鞋上隐隐可见几个小洞。
“先生早!”
在四百八十一叔的带领下,所有的学生齐齐站起来,弯腰道。
书生愣了楞,“早……早,都坐下吧。”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
中年书生背着手,微闭眼睛,摇头晃脑,声音仰扬顿挫。
郎朗的读书声响彻四合院,散发出一种独特的气息。
杨成文头大了。
文言文往往一个字代表了多层意思,单从字面上根本难以理解,看看其他子弟,虽然热火朝天,也只是机械地跟着念。
与其说是读书,不如说是囫囵吞枣,左耳朵进右耳朵马上就出了。
史家书院绝对不一样,当初买的三字经千字文都有注解,否则薄薄一本书,哪能背上几个月。
“先生,小子鲁钝,您教的我都听不懂。”趁先生喝茶歇息的功夫,杨成文站起来问道。
“好,古人曰不耻下问,正该如此。”先生微微一愣,轻抿一口茶,点点头道:“所谓一通百通,只要熟记于心,自然便懂了。”
杨成文张了张嘴,无奈地挠挠头发坐下。
记得那会读初中时,老师还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班上的几个小文青硬是去书店买了书回来,结果,结果最后还不是一个鸟样。
心中有抵触,杨成文再无先前的专心,无意中发现一旁陌生的少年又重新拿起了毛笔,自顾自地临摹,且写的字与课堂毫无关系。
然后,少年支起手臂,挡住了某人的视线。
在郁闷加度日如年的心情中,杨成文结束了私塾的第一天,也终于明白杨家子弟为何畏学如虎了。
清明过后地里开始忙碌起来,低洼地早已开垦好了,在雨水浸泡下,变得软软的,一根根嫩绿的秧苗匍匐在水中,慢慢地直起腰杆。
即便再忙,武社的杨家子弟是不许下田的,单日学文,双日学武。
“嘶,”唐灏眼珠瞪得老大,最后捂着眼睛,一副受到了刺激的模样。
杨成文看了看白纸上几个歪歪扭扭的毛笔字,不禁摇头苦笑。
既然听不懂先生所传授的大学,杨成文索性将年前购得的三字经以及毛笔什么的带到学堂,反正先生并不管。
临摹几天石碑之后,便自信满满地试验一番,谁知白纸上立时出现了一行蝌蚪,仿佛在戏水一般。
还是有进步的,杨成文安慰自己,毫不气妥再次拿起毛笔,至于某人脸上隐隐的讥讽笑容全当做耳边风。
先生姓唐,是县里鼎鼎有名的儒生,四书五经倒背如流,君子六艺滚熟于心,虽然秀才一直没有考上,虽然一直食不果腹,虽然家徒四壁,婆姨积劳成疾病逝,可唐先生雄心不减。
杨家庄也是费了好大的劲才请来,请专人照料父子生活起居,那个陌生少年便是先生的儿子。
唐先生自负满腹经纶,是不屑当教书匠的,这不是生活所逼吗。所以平时很少出门,在四合院里研究学问,自得其乐。
杨家私塾建在村头通往武社的路边,一栋孤零零的四合院,依然是土墙,和一般的农家小院没有两样。
“二哥,报个到咱们今天就去山上玩。”杨志勇喜滋滋地道。
昨天回来的晚,吃完饭被娘叫到屋里谈定亲的事,一个月不见,杨成文很想念秀儿和小石头。
推开呀呀响的木门,杨志勇脸上的笑容凝固了,“三十五叔,您怎么在这里?”
一名三十左右的汉子悠闲地坐在木板凳上,端起茶杯轻抿一口,笑着道:“叔托你们的福,才能这般清闲。太公下了死命令,从今往后,杨家子弟凡是进入私塾,不得中途离开,即便是睡觉也需关在里面。”
“啊,”杨志勇怪叫一声,小脸皱在一起,拔腿就往外跑,“三十五叔,我肚子疼,请假。”
“臭小子,就你最皮!”三十五叔哈哈一笑,身子一动便堵在门口,“一百二,还是乖乖进去吧。”
正屋里静悄悄的,仿佛一个人都没有。
“我为什么要起来这么早呢,晚一些时候肯定能得到信。”杨志勇自怨自艾道。
“也许有人比你来得更早,”杨成文笑了笑道。
杨成文的话音没落,虚掩的门咣当一声打开,露出一张张幸灾乐祸的小脸。
“四百八十一叔,我一向敬慕您的英勇正义,想不到,想不到您竟然和他们同流合污。”杨志勇捂着胸口,一副心灵受到摧残的样子。
“少给我戴高帽子,收起你那副令人恶心的嘴脸,”四百八十一叔瘪瘪嘴,鄙视道:“三十五哥守在门口,我有什么办法!”
“呵呵,”杨志勇得意地笑了笑,指了指围墙道:“区区牢笼焉能困住英勇无敌的杨家将。”
矮壮的一百零八指了指围墙旁边的一块木牌,嗤笑道:“一百二,今天如果你敢爬那围墙,我以后便叫你哥。”
木牌上墨迹没干,歪歪扭扭写着一行字。
“如有离开学堂者,三天不准吃饭,罚跑校场五十圈。”
“天啦,”杨志勇仰天嚎叫道。
“小声点,快快快,躲进屋里,一百零二来了。”一百零五急急叫道。
杨志勇脸上的悲伤一扫而空,乐呵呵地跑进屋内,一个个翘着屁股,透过门缝,看得格外入神。
正屋很宽敞,有现代教室一半大小,数个小板凳东倒西歪,不是缺胳膊就是断腿,几块长长的木板散乱地放在地上,布满灰尘。
杨成文摇摇头,将木板架好,板凳依次摆开。虽然简陋,总算有了一点点学堂的样子。
哈哈哈……笑声不绝于耳。
本就把私塾当作休息日的少年们一个个从幸福的天堂,瞬间跌落到地狱,那一瞬间的失落以及郁闷,或者像便秘一般纠结的样子,令杨志勇等人幸灾乐祸,一副苦中作乐的样子。
“集合,”眼见人都到齐了,三十五叔一声令下,顿时,少年们条件反射,一个个挺胸收肚站得整整齐齐。
“左转,依次做到座位上。托你们的福,叔三十几了还要来私塾,你们一定知道我的痛苦。所以,叔的心情很不好,谁要调皮捣蛋,明天武社……嘿嘿。”三十五叔阴沉着脸在正屋角落处坐下,恶狠狠地道。
杨成文心中吐槽,您老刚开始不是说心情好吗。
一向最不安份的四百八十一叔老老实实坐在小板凳上,腰挺得笔直,双眼平视前方,如果把双手背在身后,典型的乖乖小宝模样。
门轻轻推开,一个身着长袍,头戴方巾的少年匆匆走了进来,皮肤白皙,浓眉星目,颇为英俊。
更特别的是,少年虽然衣着朴素,身上有一股浓郁的书卷气息,与杨家少年完全不同,仿佛是一群野兽中掺杂着一只小白兔。
少年羞涩地笑了笑,径直做到杨成文的旁边。
杨成文左看看又看看,杨家子弟习以为常,神色没有半点变化,显然都认识。
一本书,一张纸,一只毛笔,一方砚台,将桌子摆的满满的。
那一双手洁白修长,浓浓的墨汁荡漾开来,带着一种特殊的美感。
书颜色淡黄,周围都起了毛刺,少年闭目沉思片刻,轻吐一口长气,右手执笔,润湿浸透,手腕灵动,白纸上留下一行行清晰的小楷。
横平竖直,横细竖粗,起落笔有棱有角,字形方正,笔画硬挺。此种字体,杨成文异常熟悉,前世报纸上天天见到。
咳咳咳,一个留着山羊胡须的中年书生手拿一本书缓步走了进来,他双目深陷,身材干瘦,一身棉质长袍浆洗得发白,布鞋上隐隐可见几个小洞。
“先生早!”
在四百八十一叔的带领下,所有的学生齐齐站起来,弯腰道。
书生愣了楞,“早……早,都坐下吧。”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
中年书生背着手,微闭眼睛,摇头晃脑,声音仰扬顿挫。
郎朗的读书声响彻四合院,散发出一种独特的气息。
杨成文头大了。
文言文往往一个字代表了多层意思,单从字面上根本难以理解,看看其他子弟,虽然热火朝天,也只是机械地跟着念。
与其说是读书,不如说是囫囵吞枣,左耳朵进右耳朵马上就出了。
史家书院绝对不一样,当初买的三字经千字文都有注解,否则薄薄一本书,哪能背上几个月。
“先生,小子鲁钝,您教的我都听不懂。”趁先生喝茶歇息的功夫,杨成文站起来问道。
“好,古人曰不耻下问,正该如此。”先生微微一愣,轻抿一口茶,点点头道:“所谓一通百通,只要熟记于心,自然便懂了。”
杨成文张了张嘴,无奈地挠挠头发坐下。
记得那会读初中时,老师还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班上的几个小文青硬是去书店买了书回来,结果,结果最后还不是一个鸟样。
心中有抵触,杨成文再无先前的专心,无意中发现一旁陌生的少年又重新拿起了毛笔,自顾自地临摹,且写的字与课堂毫无关系。
然后,少年支起手臂,挡住了某人的视线。
在郁闷加度日如年的心情中,杨成文结束了私塾的第一天,也终于明白杨家子弟为何畏学如虎了。
清明过后地里开始忙碌起来,低洼地早已开垦好了,在雨水浸泡下,变得软软的,一根根嫩绿的秧苗匍匐在水中,慢慢地直起腰杆。
即便再忙,武社的杨家子弟是不许下田的,单日学文,双日学武。
“嘶,”唐灏眼珠瞪得老大,最后捂着眼睛,一副受到了刺激的模样。
杨成文看了看白纸上几个歪歪扭扭的毛笔字,不禁摇头苦笑。
既然听不懂先生所传授的大学,杨成文索性将年前购得的三字经以及毛笔什么的带到学堂,反正先生并不管。
临摹几天石碑之后,便自信满满地试验一番,谁知白纸上立时出现了一行蝌蚪,仿佛在戏水一般。
还是有进步的,杨成文安慰自己,毫不气妥再次拿起毛笔,至于某人脸上隐隐的讥讽笑容全当做耳边风。
先生姓唐,是县里鼎鼎有名的儒生,四书五经倒背如流,君子六艺滚熟于心,虽然秀才一直没有考上,虽然一直食不果腹,虽然家徒四壁,婆姨积劳成疾病逝,可唐先生雄心不减。
杨家庄也是费了好大的劲才请来,请专人照料父子生活起居,那个陌生少年便是先生的儿子。
唐先生自负满腹经纶,是不屑当教书匠的,这不是生活所逼吗。所以平时很少出门,在四合院里研究学问,自得其乐。